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十因緣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十二因緣中由無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屬於未來也。故明過去至現在之因緣為十因緣。涅槃經曰:「十因緣法為生作因。」


[佛光大辭典]

即十支緣起。乃十二因緣中除去二支之十支緣起。諸經典對於緣起觀之說明不一,有自無明依次至生、老死者,有逆觀十二因緣者,有始自中間至於兩方者,其中皆不必一定是十二因緣,其理由雖有各種論述,尤以十支緣起為論述之對象。(一)指十二因緣除去無明、行,自識始,至生、老死止之十支。又婆沙論引用之經典,與漢譯雜阿含一致主張生觀十支、滅觀十二支。巴利文則以生滅兩觀均為十支。(二)除去生、老死之前十支。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下):「十因緣法為生作因」,即認為生與老死之二支屬於未來,故以自過去至現在說明因緣者為十因緣。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中,以十二支解釋過、現、未三世,以無明與行為過去之二支,其他十支則為未來。〔雜阿含經卷十二、中阿含經卷二十四、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十三、發智論卷一、阿毘曇八犍度論卷二、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 p418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阿含藏]
四百四病

即因地、水、火、風四大不調,生起一一大種之百病。佛醫經(大一七‧七三七上):「風增氣起,火增熱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從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屬身、水屬口、火屬眼、風屬耳,……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從是十因緣生病。」


[法相辭典(朱芾煌)]
十種尸羅虧損因緣

瑜伽二十二卷八頁云:尸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云何十種虧損因緣?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二者、太極沈下,三者、大極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五者、發起邪願,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七者、淨命虧損所攝。,八者、墮在二邊,九者、不能出離,十者、所受失壞。


如來入於聚落乞食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頁云:由十因緣、如來入於聚落乞食。一者、當顯杜多功德故。二者、為欲引彼一分,令入乞食故。三者、為欲以同事行、攝彼一分故。四者、為與未來眾生、作大照明故。乃至令彼暫起觸證故。五者、為欲引彼麤弊勝解諸外道故。六者、為彼承聲起謗,故現妙色、寂靜威儀,令其驚歎,心生歸向故。七者、為彼處中眾生,以其少功、而樹多福故。八者、為令壞信放逸、深生恥愧。雖用小功;而獲大福故。如為放逸者,懈怠者、亦然。九者、為彼盲聾顛狂心亂眾生,種種災害,皆令靜息故。十者、為令無量無邊廣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牟呼洛伽等、隨從如來,至所入家;深生羨仰,勤加賓衛,不為惱害故。


薄塵行補特伽羅相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頁云: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者:謂無重障,最初清淨,資糧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聰慧,具諸福德,具諸功德。無重障者:謂無三障。何等為三?一者、業障,二、煩惱障,三、異熟障。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異熟障者: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騃愚鈍,盲瞽瘖,以手代言,無有能力,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最初清淨者:謂善淨戒,及正直見。由十因緣,戒善清淨。如前應知。正直見者:謂若有見,淨信相應故;勝解相應故;遠離誑諂故;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名為正直。如是正直見,淨信相應故;於佛正法及毘奈耶,不可引奪。勝解相應故;於諸如來,及聖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不可思議生處差別,甚深法教,不可記事,深生勝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遠離誑諂故;其見正直,是正直類。如其聖教而正修行,如其真實而自顯發。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於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善正思惟;善正籌量;善正觀察。由是為因,無惑無疑,遠離二路,逮得昇進。由此四相。先所說見,名正直見。資糧已具者:廣說資糧,如前應知略有四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三、先世資糧,四、現法資糧。福德資糧者:謂由此故;於今獲得隨順資具,豐饒財寶;遇真福田,為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智慧資糧者:謂由此故;成就聰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獲得隨順法教、義教、教授、教誡。先世資糧者:謂由宿世積集善根,於今獲得諸根成熟。現法資糧者:謂於今世有善法欲,諸根成熟,具戒律儀及根律儀;如前廣說。多清淨信者: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於大師,於法、於學、亦復如是。其餘廣說,如前應知。成就聰慧者:謂由此故;於法於義,速能領受。經久遠時,於法於義,能無忘失。於法於義,速能通達。具諸福德者:謂由此故;形色端嚴,眾所樂見。發清淨信,無病長壽,言辭敦肅,具大宗葉,眾所知識,成就大福,多獲衣等諸資生具。為諸國王及大臣等,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具諸功德者:謂本性成就極少欲等種種功德。如前所說沙門莊嚴,應知其相。如是等類,應知是名諸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