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ㄑㄩㄢˋ ㄐㄧㄡˇ
勸人飲酒。北周.庾信〈結客少年場行〉:「隔花遙勸酒,就水更移床。」唐.錢起〈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之二:「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
上受由反對也報也隙去逆反璺也裂也經中多誤有作酬勸酒也有作隙者正體字也有作郄地名非也
上壽由反毛詩傳云酬報也鄭注儀禮云飲食賓客而勸酒也郭注尒雅云謂相報答也說文作醻獻酬也從酉壽聲下思代反文字集略云賽酬福祭神也
ㄌㄟˋ, [動]
以酒灑地而祭。唐.李白〈山人勸酒〉詩:「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ㄔㄡˊ, [動]
1.勸酒、敬酒。《玉篇.酉部》:「酬,勸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盃。」
2.贈與。《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命童子取銀一錠,以酬潤筆之資。」
3.報答。如:「酬謝」。《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為惠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心剖出酬知己。」
4.應對、唱和。《晉書.卷六二.劉琨傳》:「諶素無奇略,以常詞酬和。」《元史.卷一七○.張昉傳》:「左酬右答,咸得其當。」
5.實現、償願。如:「壯志未酬」。宋.陸游〈倚樓〉詩:「未酬馬上功名願,已是人間老大身。」
ㄕˊ, [動]
1.損耗、虧損。如:「侵蝕」、「腐蝕」、「蝕本」。宋.梅堯臣〈劉原甫古錢勸酒〉詩:「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
2.消失、損缺。如:「日全蝕」、「月偏蝕」。
ㄅㄛ ㄈㄨˊ ㄉㄠˇ, 1.古人在席間用以勸酒的道具。刻木為人,末端削尖,置於盤中,左右欹側如舞,視傳籌所至或倒時指向,以決定應當飲酒的人。古代稱為「酒胡」。
2.一種兒童玩具。即不倒翁。《土風錄.卷三.撥弗倒》:「吳梅村有戲詠不倒翁詩,按即今兒童嬉戲之撥弗倒也。」
ㄅㄞˊ ㄊㄨˋ ㄔˋ ㄨ
白兔,月亮。赤烏,太陽。白兔赤烏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唐.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遙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ㄅㄞˊ ㄒㄧˊ ㄖㄣˊ
北方民間在吉凶宴席上執禮的人。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四.筵會假賃》:「托盤,下請書,安排坐次,尊前執事,歌說勸酒,謂之『白席人』。」
ㄆㄟˊ ㄐㄧㄡˇ
陪伴勸酒助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夜間七郎擺還席,就央他陪酒。」
ㄊㄠˊ ㄒㄧˊ
宴飲中,因怕別人勸酒,於是不終席而去。《通俗常言疏證.飲食.逃席》引《醉鄉日月》:「酒徒有逃席之病,棄之如脫屣。」
ㄊㄧˊ ㄏㄨˊ ㄌㄨˊ
動物名。一種鳥。因鳴叫聲似提壺蘆而得名。宋.王質〈林泉結契.山友辭〉:「提壺蘆,身麻斑,如鷂而小,嘴彎,聲清重,初稍緩,已乃大激烈。」宋.周紫芝〈禽言詩.提壺蘆〉:「提壺蘆,樹頭勸酒聲相呼,勸人沽酒無處沽。」也作「提壺」、「提葫蘆」。
ㄌㄨㄣˊ ㄈㄢ
依次替換。如:「輪番守衛」。《水滸傳.第三四回》:「那五位好漢,輪番把盞,陪話勸酒。」也作「輪替」。
ㄌㄨㄣˊ ㄊㄧˋ
依次替換。《水滸傳.第二二回》:「有十數個近上的莊客,並幾個主管,輪替著把盞,伏侍勸酒。」也作「輪番」。
ㄌㄩˇ ㄊㄞˋ ㄏㄡˋ ˙ㄉㄜ ㄧㄢˊ ㄒㄧˊ
呂太后,指漢高祖之妻呂雉,為人剛毅狠毒。曾宴請齊悼惠王劉肥,並在酒中下毒,試圖毒殺劉肥。又曾宴請群臣,並以軍法勸酒。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及《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後指寓有陰謀的筵席。明.徐&8e74._104_0.gif;《殺狗記.第一三齣》:「唬得我,一雙箸,拿不住,放不得。一口飯,吞不進,吐不出。嫂賜食,一似呂太后的筵席。」
ㄌㄩˇ ㄔㄡˊ
古代祭禮畢,便宴請眾賓客,賓客們互相敬酒酬答,稱為「旅酬」。《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祭如之何則不行旅酬之事矣?』」後亦指賓主依次序勸酒。《儀禮.燕禮》:「賓以旅酬於西階上。」漢.鄭玄.注:「旅,序也,以次序勸卿大夫飲酒。」
ㄎㄞ ㄐㄧㄝˋ
解除戒律。引申為對於已經戒絕的不良習慣重新再犯,或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戒酒以後再喝;戒菸以後再抽。如:「同事們不斷勸酒,讓我招架不住,只好開戒了。」
ㄏㄨㄚ ㄐㄧㄡˇ, 1.以花釀成的酒。《宋史.卷四八九.外國傳五.三佛齊傳》:「有花酒、椰子酒、檳榔酒、蜜酒,皆非麴糱所醞,飲之亦醉。」
2.酒色之事。俗稱妓女為「花」,故酒宴中有妓勸酒稱為「花酒」。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自幼頗習儒業,學成滿腹文章,只是一生不能忘情花酒。」
ㄐㄧㄡˇ ㄏㄨˊ
古人在席間用以勸酒的道具。刻木為人,而銳其下,置之盤中,左右欹側如舞,視其傳籌所至或倒時指向決定當飲的人。唐.元稹〈酬孝甫見贈〉詩一○首之三:「野詩良輔偏憐假,長借金鞍迓酒胡。」也稱為「撥弗倒」。
ㄐㄧㄡˇ ㄑㄩˇ
一種民歌。概指民間喜慶飲酒時所唱的風俗性歌曲。流傳於各個民族中,有不同的名稱。每逢婚禮、節日、親友團敘等場合,邊喝邊唱。歌詞多即興編唱,內容多為祝福、讚美、勸酒等。曲調各地不一,開朗明快。
ㄑㄧㄡ ㄌㄧㄥˊ, 1.土山。也指高低不平的地區。《孟子.離婁上》:「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文選.班固.東都賦》:「日月為之奪明,丘陵為之搖震。」
2.墳墓。唐.聶夷中〈勸酒〉詩二首之一:「歲歲松柏茂,日日丘陵多。」
3.地理學上指高度次於山岳的起伏地形。
ㄑㄩㄢˋ ㄅㄟ
勸酒用的杯子,通常體積較大。《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可惜,恁般一塊玉,如何將來只做得一副勸杯!」《崇禎本金瓶梅.第二回》:「酒至數巡,武松問迎兒討副勸杯,叫士兵篩一杯酒,拿在手裡。」
ㄑㄩㄢˋ ㄔㄡˊ
相互勸酒。《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張載傳》:「每月吉,具酒食,召鄉人高年會縣庭,親為勸酬,使人知養老事長之義。」
ㄒㄩˋ ㄔˇ
依年齡的長幼排定先後次序。《宋史.卷三一三.文彥博傳》:「用白居易九老會故事,置酒賦詩相樂,序齒不序官。」《水滸傳.第二回》:「叫莊客請這當村裡三四百史家莊戶,都到家中草堂上,序齒坐下,教莊客一面把盞勸酒。」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