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果道
[佛光大辭典]指趣向勝果之道,即望勝上之果而欲趣求之道。又稱勝勝道、勝道。四果之中,除阿羅漢果外,其餘三者皆有勝上之果可求,故得果以後必更趣求之,稱為勝果道。如一來向、不還向、阿羅漢向等之向道,即為趣至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等勝果之道;以其勝於前之果位,且更趣向後之果位,故稱勝果道。〔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卷一七一、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 p4862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九[彳*扁]知
(名數)見修無學之三道中,特於見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建立九種之區別也。蓋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雖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稱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斷煩惱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斷為徧知。所謂斷徧知是也。
俱舍論光記二十一云:「斷徧知,謂諸斷擇滅為體。徧知是智,即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徧知。而是名徧知者,此於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
九者,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立六,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三,是也。
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有六種者,於欲界繫苦集二部之所斷,立一徧知。又於滅道二部之所斷各立一徧知。故欲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合有三徧知。
又色無色二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亦與欲界同,有見苦集與見滅及見道等之三徧知。
總之如是三界見諦所斷法之斷,有六種徧知。
其餘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有三種者,於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是五順下分結盡徧知也。於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是色愛盡徧知也。於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一切結永盡徧知也。總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斷法之斷,有三種徧知。見修合而成九徧知。
但修道所斷法之斷,於色無色二界,別各立一徧知。見道所斷合之各不別立,其故,以修所斷為對治不同也。
其中見斷法斷之六種徧知,為忍之果。修斷法斷之三種,為智之果。一一之斷,不別立徧知,唯於如是九位建立之者。總由於有四緣。所謂見斷六忍之果,由於具得無漏離繫得與缺有頂及滅雙因之三緣,故特立徧知之名。
得無漏之離繫得者,無漏道所斷,必有離繫得。是簡有漏斷。缺有頂者,言亦斷有頂地之惑。滅雙因者,言滅自部之同類因及他部之徧行因。由是異生之位,有滅雙因者,而無無漏斷之得,又以未缺有頂,故雖得斷,亦不名為徧知。若聖位中,入於見諦,而苦類忍未現行以前,雖已得無漏斷之得,而未缺有頂,未滅雙因。至於苦類智集法忍之位,則雖缺有頂,而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所斷之諸適行因,至於後之法智類智位,以諸所得之斷,三緣具故,方得建立徧知。
又修斷三智之果,由於前三者外,別加越界緣,總具四緣,特立徧知之名。越界緣者,為越界之意,即斷欲界並色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時,具前三緣及越界緣之四緣,故各立一徧知。但於諸越界之位,皆必滅雙因,而滅雙因時,皆非越界,故於滅雙因之外,別立越界緣也。
又此徧知,無異生定成之理。諸聖者住於見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時,亦未成就之。至於集法智集類忍之時,唯成就一。至於集類智滅法忍之時,成就二。至於滅法智滅類忍之時,成就三。至於滅類智道法忍之時,成就四。至於道法智道類忍之時,成就五。又住於修道之位,而未得離欲界之染,及離欲退者,成就六。又全離欲,而色愛未盡,或先離欲而從道類智末起色盡之勝果道以前,唯成就順下分盡徧知之一。又有色愛者從色愛永盡,又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於未全離無色愛以前,成就順下分盡與色愛盡之二。住於無學位者,唯成就一切結永盡之一。見大毘婆沙論百八十六,俱舍論二十一,順正論五十八,瑜伽師地論五十七等。
(名數)見修無學之三道中,特於見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建立九種之區別也。蓋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雖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稱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斷煩惱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斷為徧知。所謂斷徧知是也。
俱舍論光記二十一云:「斷徧知,謂諸斷擇滅為體。徧知是智,即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徧知。而是名徧知者,此於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
九者,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立六,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三,是也。
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有六種者,於欲界繫苦集二部之所斷,立一徧知。又於滅道二部之所斷各立一徧知。故欲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合有三徧知。
又色無色二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亦與欲界同,有見苦集與見滅及見道等之三徧知。
總之如是三界見諦所斷法之斷,有六種徧知。
其餘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有三種者,於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是五順下分結盡徧知也。於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是色愛盡徧知也。於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一切結永盡徧知也。總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斷法之斷,有三種徧知。見修合而成九徧知。
但修道所斷法之斷,於色無色二界,別各立一徧知。見道所斷合之各不別立,其故,以修所斷為對治不同也。
其中見斷法斷之六種徧知,為忍之果。修斷法斷之三種,為智之果。一一之斷,不別立徧知,唯於如是九位建立之者。總由於有四緣。所謂見斷六忍之果,由於具得無漏離繫得與缺有頂及滅雙因之三緣,故特立徧知之名。
得無漏之離繫得者,無漏道所斷,必有離繫得。是簡有漏斷。缺有頂者,言亦斷有頂地之惑。滅雙因者,言滅自部之同類因及他部之徧行因。由是異生之位,有滅雙因者,而無無漏斷之得,又以未缺有頂,故雖得斷,亦不名為徧知。若聖位中,入於見諦,而苦類忍未現行以前,雖已得無漏斷之得,而未缺有頂,未滅雙因。至於苦類智集法忍之位,則雖缺有頂,而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所斷之諸適行因,至於後之法智類智位,以諸所得之斷,三緣具故,方得建立徧知。
又修斷三智之果,由於前三者外,別加越界緣,總具四緣,特立徧知之名。越界緣者,為越界之意,即斷欲界並色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時,具前三緣及越界緣之四緣,故各立一徧知。但於諸越界之位,皆必滅雙因,而滅雙因時,皆非越界,故於滅雙因之外,別立越界緣也。
又此徧知,無異生定成之理。諸聖者住於見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時,亦未成就之。至於集法智集類忍之時,唯成就一。至於集類智滅法忍之時,成就二。至於滅法智滅類忍之時,成就三。至於滅類智道法忍之時,成就四。至於道法智道類忍之時,成就五。又住於修道之位,而未得離欲界之染,及離欲退者,成就六。又全離欲,而色愛未盡,或先離欲而從道類智末起色盡之勝果道以前,唯成就順下分盡徧知之一。又有色愛者從色愛永盡,又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於未全離無色愛以前,成就順下分盡與色愛盡之二。住於無學位者,唯成就一切結永盡之一。見大毘婆沙論百八十六,俱舍論二十一,順正論五十八,瑜伽師地論五十七等。
(術語)聲聞緣覺之聖者,各安住於所得之證果,不更進求勝道也。俱舍論二十三曰:「住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但名住果。」法華玄義五曰:「住果聲聞猶在草庵。」
即得戒與捨戒之並稱。又作發戒失戒。發得律儀、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三種之無表色,稱為得戒;反之,捨失所得之戒體則稱為捨戒。無表色,指於身中相續恆轉,有招致樂果及防非止惡,或招致苦果及防善止善之功能的無見無對之色法。
律儀之無表色有三種,即:(一)靜慮律儀,即定共戒,乃得有漏之四根本及四近分靜慮地之心時所得之無表色,屬於色界之戒。(二)無漏律儀,即道共戒,乃得無漏根本近分靜慮地之心時所得之無表色。(三)別解脫律儀,即所謂七眾所持之戒,乃依他人教導之力而得之無表色,屬欲界之戒。又依他人教導者有從僧伽得及從補特伽羅得二種,從僧伽而得者有比丘、比丘尼及正學律儀;從補特伽羅而得者為其餘之五種戒,即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近住等五種律儀。又比丘、比丘尼之得具足戒又分自然得、見諦得、善來得、信佛得、問答得、敬重得、遣使得、邊五得、十眾得、三歸得等十種得戒之緣;對此,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毘尼母論等諸典所說各不相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一一詳載之。
不律儀,即非律儀之惡戒,得此無表色之原因有二:(一)生於以殺生等為業之家,依初所現行殺等之加行而得。(二)雖非生於不律儀之家,初起意願從事殺等之業以為活命時,即得此無表色之惡戒。
非律儀非不律儀,即處中之善戒惡戒,得此無表色有三因:(一)依因而得,即初施園林而種下諸福田時所得。(二)依受而得,例如自誓未禮佛不先食、常於六齋日施食等。(三)依重行而得,即由殷重之「作意」而行惡行善所發得之無表色。作意,係指內心警覺之精神作用。
捨戒者,亦分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三種,且其捨戒之緣,依諸部及大乘之說亦各不相同。據俱舍論卷十五載,三種律儀的捨戒之緣分別為:(一)靜慮律儀依二緣而捨:(1)易地,即由下地生於上地或由上地來生下地時。(2)退失,即由已獲勝定之功德而退失時。(二)無漏律儀依三緣而捨:(1)得果之時,捨先前之向道及果道,故亦捨先前之律義。(2)於練根之位,得利道而捨鈍道,故亦捨諸律儀。(3)以退失果道、勝果道之故。(三)於八種別解脫律儀中,除近住律儀外,比丘、比丘尼等七種律儀皆依四緣而捨,即:(1)以意樂之故。(2)以命終之故。(3)以生為二形之故,即兼具男女二根者。(4)以斷善根之故。近住律儀則有五種捨戒之緣,即於前述之因緣,另加「夜盡」而為五緣。
不律儀之惡戒,依三緣而捨戒,即命終、得戒、生為二形。非律儀非不律儀之處中戒,依受心斷壞(棄前所受)、勢力斷壞(淨信或煩惱之勢力)、作業斷壞(不復作)、事物斷壞(如捨施之事物)、壽命斷壞(所依止轉易)、善根斷壞等六緣而捨其戒。
除上記各類之捨戒外,瑜伽師地論特別論述大乘菩薩之捨戒。瑜伽師地論卷四十舉出二種捨戒之緣:(一)退菩提心,(二)犯重捨。並謂大乘菩薩若起此二緣,轉受餘生,忘失本念,如是則他日雖有機會重受菩薩戒,然已非新受,亦非新得。此外,同論卷七十五另又舉出大乘菩薩四種捨戒之緣。大抵而言,瑜伽師地論認為菩薩戒之捨戒因緣,若非由於退失菩提心或犯上品之重罪而捨戒,即可盡未來際永不退失;此係異於聲聞律儀戒之由於命終而捨戒。然若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眾受學品之說,則謂菩薩一旦受十無盡戒(即圓頓妙戒)即可永不退失。對瑜伽論與瓔珞經兩說之出入,唐代之新羅學僧義寂於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上加以闡論,以「種子之薰習功能」之說會通此一經一論之說法。〔四分律卷五十七、十誦律卷一、卷五十六、五分律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俱舍論卷十四、卷十五、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2896、「無表色」5097) p4550
指入無漏定所發生的戒體。又稱道共戒、道生律儀、無漏戒。即指學、無學聖者由得無漏定心而發的戒。《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八云(大正31‧730b)︰「無漏律儀所攝業者,謂已見諦者,由無漏作意力所得無漏遠離戒性。」
《俱舍論》卷十四說明得此律儀之相為(大正29‧74b)︰
「無漏律儀由得無漏根本、近分、靜慮地心,爾時便得,亦心俱故,彼聲為顯前靜慮心,復說聖言簡取無漏,六靜慮地有無漏心,謂未至、中間及四根本定,非三近分。」
此謂無漏律儀乃隨心轉之戒,在獲得未至、中間及四根本等六地的無漏定心時即發得,恒與無漏心俱生俱滅,不轉異心或無心等位。其餘之無漏律儀雖唯厭壞對治,但其中與未至定中九無間道俱生之無漏律儀與靜慮律儀,皆能斷欲界的惡戒及其能起的煩惱,成為斷對治,故特名之為斷律儀。如《俱舍論》卷十四云(大正29‧73b)︰「未至定中九無間道,俱生靜慮無漏律儀,以能永斷欲纏惡戒及能起惑,名斷律儀。」
此戒如別解脫律儀,無有表業,唯有無表業。說一切有部以無表業為實色,故生於無色界的聖者雖成就此戒,然不必現起。唯識家則認為一切無表業並非實色。其中,凡能與色、無色界所有無漏道俱轉,以斷犯戒之非的功能為無漏律儀,並將其假立在現行之思上,故色無色界也皆應有此無漏戒。
關於捨戒之緣,《俱舍論》卷十五說有三緣,即(1)由得果,謂得果時捨前向道及果道故;(2)由練根,謂練根位由得利道捨鈍道故;(3)由退失,謂得退時退失果道勝果道故。但《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表無表色章〉認為有止息捨、暫無捨、得果捨、練根捨、入無餘涅槃一切永捨等五緣。
此外,《成實論》卷八十七〈善律儀品〉說善律儀有戒律儀、禪律儀、定律儀三種。無漏律儀屬於後二。
〔參考資料〕 《雜阿毗曇心論》卷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俱舍論》卷十六;《順正理論》卷三十六、卷三十九;《大乘義章》卷十。
又作遍知。原指周遍了知四諦之理的無漏智(智遍知)。由於以此智為因而斷一切煩惱、證得擇滅則是其結果,故在「果」上附與「因」之名,而稱「斷」為遍知。因此,在佛典中,遍知有二種,即「智遍知」與「斷遍知」。印度之部派佛學,對於斷遍知有綿密而繁瑣的分析。茲略述如次︰
《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一云(大正41‧327c)︰
「斷遍知者,謂諸斷擇滅為體。遍知是智,即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遍知。而言遍知,此於果上假立因名。」
斷遍知有九種,稱為九遍知。即於見、修、無學三道中,特將見、修二道所斷煩惱等之「斷」,分為九種。《俱舍論》卷二十一云(大正29‧112a)︰
「諸斷總立九種遍知,謂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斷立六遍知,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斷立三遍知。」
就中,所謂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斷」有六種,係於欲界繫的苦、集二部所斷,立一遍知;又於滅、道二部所斷,各立一遍知。如此,欲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合有三遍知。另外,色、無色二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亦同於欲界,有見苦集、見滅、見道等三遍知。因此,三界見諦所斷之法的「斷」總有六種遍知。
又,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斷」有三種,係於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遍知,此即五順下分結盡遍知。色界所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遍知,此即色愛盡遍知。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遍知,此即一切結永盡遍知。如此,三界修道所斷之法的「斷」總有三種遍知。因此,見修合成九遍知。茲將九種遍知列表如下︰
見苦集所斷───欲見苦集斷結盡遍知
┌欲 界 見苦集所斷───上二界見苦集斷結盡遍知
│ 見滅所斷────欲界見滅斷結盡遍知
┌見斷┤ 見滅所斷────上二界見滅斷結盡遍知
│ └上二界 見道所斷────欲界見道斷結盡遍知
遍知┤ 見道所斷────上二界見道斷結盡遍知
│ ┌─欲界修道所斷──五順下分結盡遍知
└修斷─────┼─色界修道所斷──色愛結盡遍知
└─無色界修道所斷─一切結永盡遍知
上述修道所斷之法的「斷」係於色、無色二界各別立一遍知,而見道所斷則合而不別立,其原因在於修所斷上二界的對治道不同,而見道所斷則係對治道相同。
又,見斷法斷的六種遍知係忍之果,修斷法斷的三種為智之果。而於見修惑八十九品的斷唯九位立遍知之名,乃因見道斷的六位係具三緣之位、修道斷的三位為具四緣之位,故立遍知之名。
所謂三緣,即(1)得無漏離繫得,(2)缺有頂五部之惑,(3)滅自部同類因與他部遍行因之雙因。依此,異生之位雖有斷欲界九品之惑,即滅雙因,但無無漏的離繫得,又未缺有頂,故雖得斷而不名遍知。若聖位中,入見道而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未現行以前,雖已得無漏斷之得,但未缺有頂,未滅雙因;至苦類智、集法忍之位,雖更缺有頂,但未滅雙因;後至法智、類智之位,諸所得斷具三緣,故方得建立遍知。
另外,修道斷所具四緣,係於前三緣之外更加越界緣。越界,指分離欲,或色,或無色諸界之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法。即由於完全分離欲界九品之惑而越欲界,由於完全分離第四靜慮九品之惑而越色界,由於完全分離有頂九品之惑而越無色界。諸越界之位皆必滅雙因,而滅雙因時皆非越界,故於滅雙因之外別立越界緣。
此外,關於成就此遍知,異生無定成之理。諸聖者住見道之中,從初至集法忍時亦未成就,至集法智、集類忍時唯成就一遍知,至集類智、滅法忍時成就二,至滅法智、滅類忍時成就三,至滅類智、道法忍時成就四,至道法智、道類忍時成就五,住修道位而未離欲界之染及離欲退者成就六。其次,完全離欲而色愛未盡,或先離欲而從道類智未起色盡勝果道以前,唯成就順下分盡遍知;有色愛者從色愛永盡到未完全離無色愛以前,以及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到未完全離無色愛以前,成就順下分盡與色愛盡二遍知;住無學位者,唯成就一切結永盡遍知。
〔參考資料〕 《品類足論》卷六;《阿毗達磨發智論》卷四;《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四、卷一八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五十八;《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五;《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一。
俱舍論二十三卷十四頁云:若先已離欲界九品,或先已斷初定一品,乃至具離無所有處;至此位中,名第三果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謂不還果。又云: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果向。先斷三四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果時,乃至未修後勝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間。未成治彼無漏根故。若斷第九;成不還果。必不還來生欲界故。此惑名曰五下結斷。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
大毗婆沙論六十七卷十二頁云:尊者佛護、作如是說: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有六事不共。一者、在欲界;不在色無色界。二者、依靜慮;不依無色定。三者、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四者、用法智;不用類智。五者、是已退,非未退。六者、住果;非住勝果道。問:彼何故在欲界、非在色無色界耶?彼作是答:由說法力,方能轉根。唯欲界中有說者故。問:彼何故依靜慮、不依無色定耶?彼作是答:學位練根、要依得果地。無依無色定、得學果者。故學轉根、不依無色。問:彼何故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耶?彼作是答:要猛利道、方能轉根。世俗道鈍,故彼不用。問:彼何故唯用法智、不用類智?彼作是答:要生欲界,方能轉根。欲界唯得法智自在,故彼不用類智轉根。問:彼何故是已退者,非未退者?彼作是答:厭患退者,方求練根。要曾退已,而有厭患。故未退者、無轉根義。問:彼何故住果、非住勝果道?彼作是答:若住勝果道而練根者;應練根時、捨多道,得少道。彼應名退,不應名進。故唯住果、有轉根義。以練根時、唯得果故。阿毗達磨諸論師言:學轉根時,於彼六事,三事應理;三事不可。謂彼所說學位轉根在欲界非在色無色界者,此事應理。唯欲界有轉根義故。又彼所說彼依靜慮不依無色定者,此亦應理。唯依靜慮得學果故。又彼所說彼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者,此亦應理。學位練根、如見道故。然彼所言彼用法智不用類智者,此事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生欲界,或有於法智得自在,非類智,或有於類智得自在,非法智故。又彼所言是已退者非未退者,此亦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或已退。或復未退,然怖畏退,或求勝根而練根故。又彼所言彼住果非住勝果道者,此亦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學練根、或住果位,或住勝果道。求利根故。或畏退故。問: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捨多道,得少道;豈非退耶?答:彼求利根,不求多道;故無有失。如多銅鐵,貿少金銀;豈名失利。
俱舍論十五卷八頁云:無漏善法、由三緣捨。一、由得果。謂得果時,捨前向道,及果道故。二、由練根。謂練根位、由得利道,捨鈍道故。三、由退失。謂得退時,退失果道,勝果道故。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一頁云:問:幾補特伽羅,有練根耶?答:一切有學及無學五退思護住堪達種姓。非諸獨覺,亦非菩薩。性利根故。問:若預流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證一來果耶?答:證。問:亦證不還果耶?答:不證。對治難得故。所應得義,極廣大故。問:若不還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進離欲耶?答:進。問:亦證阿羅漢果耶?答:不證。由前因故。轉根已後,一切皆證。
二解 雜集論十四卷二十二頁云:復次若諸菩薩性是利根;云何復令修練根耶?謂令依利軟根,引發利中根;復依利中根,引發利利根故。前已說一切菩薩性是利根,而復說於時時中應修練根者;由於自種類,復有軟等三品,後後相引發故;說名練根。若異此者;諸利根種姓補特伽羅應,根唯一品。諸菩薩等,根品差別,應不可得。然有可得。是故利根,復有差別。
三解 俱舍論二十五卷八頁云:如上所言有練根得,無學有學,正練根時,各幾無間,幾解脫道?何性攝,何所依?頌曰:練根無學位,九無間解脫。久習故學一。無漏依人三。無迷依九地。有學但依六。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論曰:求勝種姓修練根諸,無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九無間九解脫道,如得應果。所以者何?彼鈍根性,由久慣習,非少功力可能令轉。學無學道所成堅故。有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一無間一解脫道。如得初果,上相違故。彼加行道,諸位各一。如是無間及解脫道,一切唯是無漏性攝。聖者必無用有漏道而轉根理。非增上故。依、謂身地。此所依身,唯人三洲。餘無退故。此所依地,無學通九。謂未至,中間,四定,三無色。有學唯六。謂除後三。所以者何?夫轉根者,容有捨果及勝果道。所得唯果,非向道故。無有學果,無色地攝。故學練根,但依六地。
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三頁云:復有三法。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學法云何?答:學五蘊。問:無學法云何?答:無學五蘊。問:非學非無學法云何?答:有漏五蘊,及三無為。問:學等三法,其義云何?答:以無貪瞋癡道,學斷貪瞋癡,是學義。以無貪瞋癡道,不學斷貪瞋癡。已學斷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以無愛道,學斷愛非愛事,是學義。以無愛道學斷愛者:遮無學道。非愛事者:遮世俗道。以無愛道,不學斷愛,已學斷故。亦非愛事。是無學義。以無愛道,不學斷愛者:遮學道。非愛事者:遮世俗道。與此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學斷煩惱,學諦現觀,是學義。不學斷煩惱,已學斷故。亦不學諦現觀,已學諦現觀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學斷二求,謂欲求有求。學滿一求,謂梵行求。是學義。不學斷二求,已學斷故。不學滿一求,已學滿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若相續中,有煩惱得,亦有無漏道得,而學斷煩惱;是學義。若相續中,無煩惱得,而有無漏道得,不學斷煩惱;已學斷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若相續中,未離貪愛,有無漏道得,而學斷貪愛;是學義。若相續中,已離貪愛,而有無漏道得,不學斷貪愛,已學斷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見修道攝,是學義。無學道攝,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見修地攝,是學義。無學地攝,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未知當知,已知根攝,是學義。具知根攝,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五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慧解脫俱解脫二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四向及前三果七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第四果一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十八學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九無學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問:住學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諸無漏道,云何名學?答:學阿世耶,猶未息故;彼無漏道,亦名學。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