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初禪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1.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2.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3.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初禪定又初禪天也。楞嚴經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法苑珠林,若據火劫,即是初禪。若約火劫,即是二禪。若約風劫,是其三禪。」


[佛光阿含藏]

又作初禪定。覺(新譯作「尋」,內心起粗略的分別作用)、觀(新譯作「伺」,內心起微細的分別作用)、喜、樂、心一境性(將心止於一境),此即初禪五支。離生喜樂,謂遠離欲、惡不善之法而生喜樂,故初禪定又稱作離生喜樂地。


[阿含辭典(莊春江)]

paṭhamaṃ jhānaṃ,另譯為「第一禪」:離「五蓋」,達到「覺(尋)、觀(伺)、(踊)喜、樂、心一境」等五個條件(五禪支)的「定」。


[佛光大辭典]

梵語 prathama-dhyāna,巴利語 pathama-jjhāna。新譯作初靜慮。為四禪之一。清淨心中,諸漏不動,是為初禪。具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等五支。即得八觸、十功德,心能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故稱「離生喜樂」,然仍有尋與伺之心理活動,稱為初禪。尋,舊譯作「覺」,為心之粗分別作用;伺,舊譯作「觀」,為心之細分別作用。以得此禪定之人仍有尋、伺作用,故又稱「有覺有觀」。若於現世成就初禪,即得生於色界初禪天之果報。又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貪恚害尋、苦、憂、犯戒、散亂等五種修道之障難。此外,於初禪定中,以尋、伺之心理活動,故有見、聞、觸之活動,且能起語業;二禪以上則以遠離尋伺之故,不再起語業。〔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三、俱舍論卷二十八、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十九〕(參閱「四禪」1843) p2792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1.初禪定。2.初禪天。楞嚴經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