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分別業報略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一卷,大勇菩薩撰,宋僧伽跋摩譯。一經皆為偈頌,分別五趣之業報。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業報略經

(經名)分別業報略經之略名。


[佛光大辭典]
設廁功德

即設置廁所,與人便利而有功德。據分別業報略經載,造廁除眾穢,令身心常清淨,緣此離諸垢,究竟獲大安。福田經載,佛陀因往昔安設圊廁之功德,得以世世清淨,穢染不汙,食自消化,無便利患。釋氏要覽卷下載,虛空藏經謂,若懺罪人,治廁八百日,能滅罪垢。〔增一阿含經卷十〕 p479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僧伽跋摩

南朝譯經僧。梵名意譯僧鎧、眾鎧。少而出家,清峻有戒德,通律藏,更善《雜阿毗曇心論》。劉宋元嘉十年(433),經流沙至建業(南京),住平陸寺,僧眾歸集者多,道化益加流布。又,僧尼就之受具戒者數百人,彭城王義康崇為戒範。道場寺慧觀等以其通達《雜心論》,乃請於長干寺改譯該書。其後,又譯出《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加》十卷、《勸發諸王要偈》一卷、《分別業報略經》一卷、《請聖僧浴文》一卷等。傳譯事訖,於元嘉十九年乘西域賈人之舶西歸,後不知所終。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十、卷十一、卷十四;《高僧傳》卷三。


餓鬼

三惡道之一、五道之一、六道之一。音譯薜荔多、閉戾多、閉麗多、閉黎多、鞞禮多、卑禮多、辟荔多、彌荔多、閉多、薜荔。又稱鬼道、鬼趣,或餓鬼道。《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云(大正32‧197c)︰「云何鬼道名閉多﹖閻摩羅王名閉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閉多。復說此道與餘道往還,善惡相通,故名閉多。」所謂閉多(或粃多),指人間最初的死者,亦即開劫初冥路之閻魔王。故諸經論多將閻魔王界(或稱薜荔多界、餓鬼世界)當作餓鬼的根本住所,其主為閻魔王。如《正法念處經》卷十六云(大正17‧92a)︰「餓鬼略有二種。(中略)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人中鬼者,若人夜行,有見者即是;餓鬼世界者,住於閻浮提下五百由旬。

關於餓鬼的種類,諸經論所說互有不同,如《大智度論》卷三十謂有弊鬼、餓鬼二種。弊鬼者,如天受樂,但與餓鬼同住,為餓鬼之主;餓鬼者,腹如山谷,咽如針頭,唯有黑皮、筋、骨三事,無數百歲不聞飲食之名。《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謂有有威德、無威德二種鬼。有威德者,住花林果林,乃至住餘清淨處,受諸福樂;無威德者,住廁糞水坑,乃至住種種雜穢諸不淨處,薄福貧窮。

《瑜伽師地論》卷四則謂餓鬼略有三種︰

(1)由外障礙飲食者︰謂彼有情由習上品慳故,生鬼趣中,常與飢渴相應,處處馳走。所到泉池,餘有情手執刀杖等護,令不得食。或強趣之,便見其泉變成膿血,自不欲飲。

(2)由內障礙飲食者︰謂彼口或如針,或復頸癭,其腹寬大。由是因緣,縱得飲食,無他障礙,亦不能若噉若飲。

(3)飲食無有障礙者︰如猛焰鬘餓鬼,其所飲噉,皆被燒然;或如食糞穢餓鬼,唯能飲食糞溺或極可厭惡之生熟臭穢。縱得餘香美食物,竟不能食。

依《彰所知論》卷上所載,餓鬼有外障、內障、飲食障、障飲食等四種。《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則分無財、少財、多財三種,此三者略如下列︰

(1)無財餓鬼︰包括炬口、鍼口、臭口三種餓鬼。此三者全無食物,常陷飢渴之苦。縱使偶獲食物,將食之際,又化作火焰,無法噉食。

(2)少財餓鬼︰包括鍼毛、臭毛、癭三種餓鬼,專食血、膿等。

(3)多財餓鬼︰包括希祠、希棄、大勢三種餓鬼,專食人殘物或布施物。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則廣舉迦婆離,乃至魔羅迦耶等三十六種餓鬼之名,並廣明其業因業果之相。

關於轉生於此餓鬼道之業因,諸經論多以慳貪、嫉妒為此道之業因。《十地經論》卷四,則主張作下品惡者當生於此趣。《業報差別經》則謂令眾生得餓鬼報之業因有十,即(1)身行輕惡業;(2)口行輕惡業;(3)意行輕惡業;(4)起多貪;(5)起惡貪;(6)嫉妒;(7)邪見;(8)臨終愛著資生;(9)因饑而亡;(10)枯渴而死。

關於此餓鬼之受生方式,《雜阿毗曇心論》卷八云(大正28‧936a)︰「餓鬼化生,亦有胎生。」關於其身長,《法苑珠林》卷六謂極大者身長一由旬,最小者如小兒,或僅長三寸。關於其壽命,《觀佛三昧經》謂極長壽者八萬四千歲,短者不定。《成實論》則謂極長壽者七萬歲,短者不定。《優婆塞戒經》卷七謂人間之五十(或謂五百)年,為餓鬼中之一日一夜,其極長壽者一萬五千歲,即人間之二億七千萬餘歲。

◎附︰《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摘錄)

贍部洲下五百踰繕那有琰魔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處。從彼流轉亦在餘處。於此洲中有二種鬼︰(一)有威德,(二)無威德。有威德者或住花林、果林,種種樹上、好山林中,亦有宮殿在空中者,乃至或住餘清淨處,受諸福樂。無威德者或住廁溷、糞壤、水竇、坑塹,乃至或住種種雜穢諸不淨處,薄福貧窮,飢渴所苦。東毗提訶、西瞿陀尼亦有此二。北拘盧洲惟有大威德者。有說,全無。(中略)四大王眾天及三十三天中雖有大威德鬼,與諸天眾守門、防邏、導從給使。有說,於此贍部洲西有五百渚、兩行而住。於兩行渚中有五百城,二百五十城有威德鬼住,二百五十城無威德鬼住。

〔參考資料〕 《阿毗曇毗婆沙論》卷七;《俱舍論》卷十一;《分別業報略經》;《餓鬼報應經》;《辯意長者子經》;《優婆塞戒經》卷七。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