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入文解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凡講經論。先於文前論一部之大意及題號,了後,則釋本文,謂之入文解釋。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大意

(術語)講經論。初大意,次題號,次入文解釋,分三段為例。大意者,論一部始終之綱要也。止觀一曰:「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說法明眼論曰:「若供養經律論等,必應有大意釋名科文三段。」同鈔上曰:「大意者,未入文前懸談教起因由一部綱要,釋名者次解名題也。科文者正入正文分三分科等。」

又(人名)見大意經項。


釋名

(術語)凡釋諸經論,有大意,釋名,入文解釋,三段次第之,古來之通規也。大意者,先辨一經之綱要,釋名者,次釋其題目之名義,入文解釋者,入文而解一一文句也。如法華講最勝講,亦准此例。


[佛光大辭典]
大乘起信論義疏

(一)凡二卷。又稱起信論義疏。隋代曇延撰。收於卍續藏第七十一冊。為大乘起信論之注疏,現今之流傳本僅餘卷上,其卷下內容與新羅元曉之海東疏相同,故卍續藏僅收錄其卷上。內容分為三門:(一)辨大意,(二)解題號,(三)入文解釋

(二)凡四卷。隋代慧遠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又稱起信論義疏、起信論疏、淨影疏。為大乘起信論三大疏之一。解釋真諦所譯之大乘起信論而成。於文前,先分判聲聞、菩薩二藏,與修多羅、毘尼、毘曇三藏,而將起信論攝屬二藏中之菩薩藏,與三藏中之阿毘曇藏,其次闡述起信論以八識之理為體,而以行法為宗。其後,解釋起信論之題號及撰號等。其下,則為起信論之逐文解釋。本書文義淺陋,差謬處頗多,或疑非慧遠所作。〔起信論義記要決卷上、續高僧傳卷八慧遠傳、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三論宗章疏錄、大乘起信論之研究〕p824


大意

(一)指經論之大體綱要。即一部經論中,初分大意,談教起因由及其綱要;次有題號,解釋名題;後始入文解釋。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四上):「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法明眼論鈔卷上〕

(二)十六開士之一。又作上慧、廣慧。係大乘佛教最初之在家菩薩之一,其族姓、事蹟今已不詳。〔大智度論卷七〕(參閱「十六開士」392) p873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凡五卷。隋代智顗說,灌頂記。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係後秦鳩摩羅什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之注釋書。初以五重玄義敘述經之大意,次為入文解釋。據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載,智顗在陳末時宣講仁王般若經二次。本書之注釋方式與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義、四釋等解釋經,唯釋義缺乏生動,或為後人假託之釋。〔大明三藏聖教北藏目錄卷四、大明三藏聖教南藏目錄、閱藏知津卷三十六〕 p1219


孔雀經音義

凡三卷。日僧觀靜撰。為唐朝不空所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之註釋書。收於大正藏第六十一冊。全書分成述大意、釋題目、入文解釋等三門。述大意中簡述經旨,釋題目再分顯、祕兩種,以顯密二教之立場解釋「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八字。其次入文解釋則將附於經首之「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前啟請法」與經之本文加以註解。註解之語凡千四百六十,解說其字音字義或有關之事項。全書對各語解釋之精粗差別極其顯著。所引書目極多,計百三十部,舉凡經典、密部、論部、史傳、中國撰述、日本撰述、外典等皆引用之。〔釋教諸師製作目錄卷二、錄內啟蒙卷十五〕 p1379


四分律疏

(一)凡四卷。北魏慧光撰。與法礪、智首之四分律疏合稱三要疏,對法礪、智首之四分律疏言,本書又稱略疏。今已散佚不傳。

(二)凡二十一卷。唐代智首撰。收於卍續藏第六十六冊。為四分律之注釋書,與慧光之四分律疏四卷、法礪之四分律疏二十卷,並稱為四分律三要疏。對慧光、法礪之著作,本書又稱廣疏或大疏。智首乃我國律宗傳承之第八祖,南山道宣為其弟子,而道宣之說即承其說。今已散佚,僅存卷九。〔宋高僧傳卷十五圓照傳、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二、諸宗章疏錄卷二〕

(三)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法礪撰於武德元年至九年(618~626)。收於卍續藏第六十五冊。係解釋四分律之著作,為四分律三要疏之一;若對智首、慧光之作,本書略稱中疏。本書成書後,唐代懷素撰四分律開宗記十卷駁斥本書而提倡新義;故若對懷素之開宗記而言,本書則稱舊疏,乃唐代四分律相部宗之根本要典。卷一為玄談,略說律宗綱要。卷二以下入文解釋。唐代四分律有道宣之南山宗、法礪之相部宗、懷素之東塔宗,三宗立義各異,門徒互諍。懷素作開宗記(新疏)駁斥本書後,相部宗之定賓乃作四分律疏飾宗義記二十卷解說本書要義,並答懷素之評駁。由是新舊二疏之爭愈趨激烈,至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帝敕十四位大德集於安國律院,為調停二宗異說,乃編僉定四分律疏十卷,然二宗新舊疏對立之勢依然如昔。〔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中、宋高僧傳卷十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二〕

(四)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懷素撰。又稱四分律開宗記。收於卍續藏第六十六、第六十七冊。為別於法礪之舊疏,故稱新疏。(參閱「四分律開宗記」1669) p1668


四分律開宗記

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東塔寺懷素撰。又稱四分律疏。收於卍續藏第六十六、第六十七冊。為解釋四分律之書。懷素原從法礪學四分律,後以其師之說未能盡善,故著此書。永淳元年(682)完成本書,彈糾法礪四分律疏之十六失。為別於相部法礪之舊疏,本書稱為新疏。卷一為玄談,有三科:一總簡藏別、二別藏宗歸、三釋藏題目。卷二以下入文解釋,就相部宗法礪舊疏之十六大義加以評破。其時,相部宗之定賓著四分律疏飾宗義記二十卷與破迷執記一卷反駁之。後世對沿用本書之一派者,稱為東塔宗。〔宋高僧傳卷十四、諸宗章疏錄卷一〕 p1669


佛典釋例

一般作經論之解釋,先說明題號、大意(稱為玄談、玄義),其次用逐文解釋(稱為入文解釋、隨文作釋)之方式。以智顗大師所著為例,法華玄義係解法華經之玄義,而法華文句則為入文解釋。智顗論玄義有名(名稱)、體(本質)、宗(目的)、用(作用)、教(佛教全體之組織)等五重玄義,其解釋採取七次共解之方式。七次共解即:(一)標章,提示名體等所論之一切問題。(二)引證,引用經典為證據。(三)生起,論名體等之順序。(四)開合,分析綜合。(五)料簡,作問答體談論問題。(六)觀心,以名體等為對象,而觀心修行。(七)會異,評價他人之異說,令眾生趨入理解。

關於解釋語句,各宗均有其固有之釋法,玆舉三論宗、天台宗、密宗等之四釋法分述如下:

(一)三論宗所採四種釋義為依名釋義(又作隨名釋義)、因緣釋義(又作互相釋義)、顯道釋義(又作理教釋義、見道釋義)、無方釋義。吉藏在其所著之二諦義、三論玄義等即採用上述釋義法。如真意謂「真實」,此即依一般意義而解,是為依名釋義;真非離俗而獨立之真,乃與俗之因緣具有相依之關係,依此故解真是俗、俗是真,是為因緣釋義;但真與俗並非固定一成不變,而本具無相之性質,故此解謂顯道釋義;無相之作用不定,故真、俗無非包含一切法,此解謂無方釋義。

(二)天台四釋例(又作四大釋例、四種消釋、四種消文)為因緣釋、約教釋、本釋、觀心釋。智顗之法華文句即採用此種釋例。如說教法興起之因緣,依四悉檀而作四種解釋,此即因緣釋;基於化法四判教,而作四種解釋者,係為約教釋;由本二門立場作二種解釋,即為本釋;攝教說之內容於自心,而觀實相理之解釋,是為觀心釋。

(三)密宗四重祕釋即淺略釋、祕密釋(又作深祕釋)、祕密中祕釋(又作祕中深祕釋)、祕祕中祕釋(又作祕祕中深祕釋)等四者,即綜合一行之大日經疏與不可思議之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所成之解釋法。如說阿字是梵王,是為淺略釋,顯教中處處說之;解大日如來說阿字本不生,是為深祕釋;解阿字自說本不生,是為祕中深祕釋;解本不生之理,自有理與智,自覺本不生之理,此解謂祕祕中深祕釋。又密宗解釋梵字、真言等,尚有所謂十六玄門釋。〔二諦義卷中、法華文句卷一上、法華文句記卷一上、卷一中、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菩提心義卷一〕(參閱「十六玄門」386) p2632


解釋

指解說、釋明經典之文義。如顯揚聖教論卷十三所說,應以六種相應,解釋一切佛經(大三一‧五四四下):「一、由遍知諸法故,二、由捨惡行大小惑故,三、由受善行故,四、由智遍知通達病等行故,五、由彼果故,六、由自他受彼果故。由如是六相及由如前建立諸相應,善解釋一切佛經。」我國註釋家註解經典時,大多初敘經文大意,次釋經文,稱為入文解釋。此外,天台宗釋經文時,每以因緣、約教、本迹、觀心等四種釋義;三論宗釋宗義時,以隨名、就因緣、顯道、無方等四種釋義。日本方面,真言宗明宗義時,以淺略、深祕、祕中深祕、祕祕中深祕等四種解釋;日蓮宗說宗旨,以文上、文底等二種解釋。以上皆為各宗獨特之解釋法。〔金剛仙論卷一、十住毘婆沙論卷一、遺教經論、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四〕 p5606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