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婆夷淨行法門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經名)二卷,失譯。因毘舍佉母之問,廣說優婆夷之淨行者。方等部之攝。
凡二卷。譯者不詳。約譯於北涼(397~439)。又稱優婆夷淨行經、淨行經、淨行品。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本經係為毘舍佉之母而說優婆夷之淨行。共分三品:(一)修行品,列舉優婆夷應修學之十法及應遠離之五十八法。(二)修學品,舉示初學菩薩修習淨行之五十項,以及為得如來三十二大人相,所應修習之二十項。(三)瑞應品,述說菩薩處胎初生有十六種瑞應,生時有三十二種瑞應。 p6407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優婆夷淨行經
(經名)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之略。
(經名)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之略名。
梵語 usnīsa-śiraskatā,巴利語 unhīsa-sīso。乃三十二相之一。如來及菩薩之頂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稱肉髻,乃尊貴之相。音譯嗢瑟尼沙、烏瑟膩沙、鬱瑟尼沙、鬱尼沙。略稱烏沙。意譯作髻、頂髻、佛頂。又作頂上肉髻相、頂髻相、頂肉髻相、頂肉髻成相、肉髻圓好高勝相、頂肉骨成相、頂髮肉骨成相、頂上肉髻高廣平好相、頂上現烏瑟膩沙相。
據佛本行集經卷九載,佛陀頂上肉髻,高廣平好。據中阿含卷十一之三十二相經載,大人頂上有肉髻團圓相,稱為髮螺右旋,此係大人大人之相。據大般若經卷三八一載,世尊頂上之烏瑟膩沙,高顯而廣闊,猶如天蓋。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四上):「次觀大勢至菩薩,(中略)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花,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蓋此肉髻相,乃佛及菩薩所共有者,惟諸佛之相極殊勝,菩薩之相則稍遜之。據觀無量壽經載,觀世音菩薩之色身相中,唯有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肉髻相之成就,與業因有關,據寶女所問經卷四載,如來頂上肉髻自然呈現大人相,乃往古世敬奉賢聖與尊長所修得者。另據無上依經卷下如來功德品載,若菩薩於自行十善外,並化導眾生修行,見修行者即歡喜讚歎;又以無量憐愍胸懷,發弘誓心,攝受眾生歸趣正法,由此業緣得二種好相,其一即鬱尼沙頂骨涌起,自然成髻。其他諸經中有謂,由持戒、布施等因緣,亦能獲得此相。後世所造立之圖相中,多於寶髻基部之前面,嵌入紅色寶石,或將前頂頭部無髮處塗成紅色,而稱之為肉髻相。此係依據觀佛三昧海經卷一所載(大一五‧六四八下):「如來頂骨團圓,猶如合捲,其色正白,若見薄皮,則為紅色,或見厚皮,則金剛色。」〔長阿含經卷一、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觀佛三昧海經卷四、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卷下、十住毘婆沙論卷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參閱「三十二相」507、「無見頂相」5088) p2513
請參閱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
請參閱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
佛三十二相之一。指佛頭頂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為尊貴之相。音譯嗢瑟尼沙、烏瑟膩沙、鬱瑟尼沙、鬱尼沙,略稱烏瑟。意譯為髻、頂髻、佛頂、頂上肉髻,又稱頂髻相、頂肉髻相、頂上肉髻相、頂肉髻成相、頂肉骨成相、頂髮肉骨成相、肉髻圓好高勝相、頂上肉髻高廣平好相、頂上現烏瑟膩沙相、無見頂相。如《佛本行集經》卷九云(大正3‧693a)︰「頂上肉髻高廣平好。」《中阿含》卷十一〈三十二相經〉云(大正1‧494a)︰「復次大人頂有肉髻,團圓相稱,髮螺右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大般若經》卷三八一云(大正6‧968a)︰「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云(大正27‧889a)︰「三十者烏瑟膩沙相,謂佛頂髻骨肉合成,量如覆拳,青圓殊妙。」
另外,菩薩亦具有此相,然不及諸佛殊勝。如《大智度論》卷四云(大正25 ‧91a)︰「菩薩有骨髻,如拳等,在頭上。」又《觀無量壽經》云(大正12‧344a)︰「次觀大勢至菩薩,(中略)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花。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且謂觀世音菩薩之色身相中,唯有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故不及世尊之尊貴相。
關於成就此相之業因,據《優婆塞戒經》卷一、《無上依經》卷下〈如來功德品〉所載,若菩薩自行十善,兼化眾生,見修行者即歡喜讚歎,心懷無量慈悲,發弘誓願,助眾生攝取正法,則可得肉髻、廣長舌二相。《寶女所問經》卷四云(大正13‧469b)︰「如來頂上肉髻自然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敬奉賢聖,禮尊長故。」又《十住毗婆沙論》卷八謂布施園林、甘果、橋樑、茂樹、池井、房舍等,即能得此相。《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卷下則提出持戒、持齋亦為獲此相之因緣。
《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大正15‧648c)︰「如來頂骨團圓,猶如合蓋,其色正白。若見薄皮則為紅色,或見厚皮則金剛色。」後世佛徒在造像時,多依此經所說,而在所造圖像中,將紅色寶石嵌入寶髻(即肉髻)基部之前,或於頭頂前面無髮處塗上紅色顏料,而稱為肉髻相。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一;《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觀佛三昧海經》卷四;《三十二相業因頌》;《來迎和讚》;《類聚名物考》卷二十六。
音譯伽羅越、迦羅越。指歸依佛門的在家男子。梵語原義有家長、家主、長者之義。又有居財之士或居家有道之士之意。即指吠舍(毗舍)階級的豪富者,或指在家的有德有道之士。
經律中所說的居士,通常即指四姓中的吠舍種姓之富人,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經〉云(大正1‧425c)︰「剎利、梵志、居士、工師。」《長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緣品〉云(大正1‧149b)︰「婆羅門種、居士種、首陀羅種。」《大品般若經》卷一(大正8‧220a)︰「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放光般若經》卷一(大正8‧3b)︰「尊者家、梵志大姓家、迦羅越家。」《注維摩經》卷二(大正38‧340b)︰「什曰︰外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中略)肇曰︰積錢一億入居士里。」《五分律》卷二十一(大正22‧145b)︰
「問言︰汝各有幾財得為居士﹖第一人言︰我錢有十三億。第二人言︰我有十四億。第三人言︰我有十四億,又有一無價摩尼珠。二十億言︰我有二十億,復有五百摩尼珠、一摩尼寶床。」
然《大智度論》等另稱居家有道之士為居士,如《大智度論》卷九十八云(大正25‧742a)︰「居士真是居舍之士,非四姓中居士。」《維摩義記》卷一(末)云(大正38‧441b)︰「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維摩經略疏》卷三亦云(大正38‧601b)︰「外國居財一億稱下居士,乃至百億名上居士,此土居家德素亦名居士。」
在我國,居士一詞原出自《禮記》〈玉藻篇〉;又,《韓非子》一書記載周時有居士任矞、華仕兄弟二人。可知在家不求仕宧,而怡然自得於道藝者,即稱為居士,故我國、日本等地,皆稱有道之處士為居士。如梁朝傅翕、北魏‧劉謙之、唐代李通玄等人都是身雖在家卻能通達佛道的著名居士。《祖庭事苑》卷三(卍續113‧86下)︰「凡具四德乃稱居士︰(一)不求仕宦,(二)寡欲蘊德,(三)居財大富,(四)守道自悟。」此說即綜合上述諸說而成。
至後世,佛教徒往往在死後之法名上附加此稱,或稱將軍及貴顯者為大居士,稱士人等為居士。至近代則泛稱一般在家佛教徒為居士。此外,對於女性亦有女居士之稱。
◎附一︰《太虛大師全書》〈居士學佛之程序〉(摘錄)
(一)有普通學識之人,或因人勸導,或因事感懷,將發生修學佛法、信從佛教之心時,須先漸次請取佛學門徑諸書籍,(中略)涉獵研讀,數月可以卒業。由是,認識佛教大概之真相,三世因果,五趣升沉,生死之輪迴,涅槃之解脫。既經完全肯定,則信心自然生起。如是信心,乃由勝解樂欲而發,是真信而非迷信,庶免盲從偏蔽之弊。
(二)既由瞭知佛法大概之真相,生起信崇之念,則當進一步以求堅定此信心,從一大德沙門乞受皈依佛法僧寶之三皈。此受三皈,即為將內心信崇佛法僧之真意,公布於世出世間聖凡大眾之公布儀式。經此公布之後,世出世間聖凡大眾,即公認為信佛徒眾中之一分子;而己身已為從佛法中所化生之一佛教徒的新人格,亦因之確定。經此公布皈佛法僧之一階級,最關要者在捨邪歸正。云何歸正﹖即從此唯以佛為師,以佛法為學,以修佛法之僧為友。換言之,即從三寶中新生得一新身命,如赤子之完全皈投於三寶慈懷中也;故云皈命三寶。云何捨邪﹖外之則永捨世間種種非清淨、非解脫、非正覺之邪教、邪說、邪師、邪友,及所起邪行;故受皈後,應持純正之佛教徒態度,處處高標佛教特勝之點,而不與異道及流俗茍同,信心乃能純潔。內之則漸捨世俗之慳貪等心,能去奢節慾,而以所餘修植福田。福田有三︰一曰恩田,對於若父母等有恩者,不吝財力以為報酬;二曰敬田,對於崇佛宏法供僧以尊奉有德之事,不吝財力以為布施;三曰悲田,對於世人乃至畜生等,遇其種種艱難困苦之事,不吝財力以為濟度。故受皈後,應即成為一樂善好施之人。
(三)由受皈行施之善信純熟,審己之所能行持者,進從大德沙門乞受持五戒。五戒者,人道之綱紀,心德之根本也。然受五戒,不必一時皆受;蓋在家居士處於習俗之中,復關職業之別,或受持一戒,若不殺生,若不偷盜,若不邪淫,若不妄語,若不飲酒、吸鴉片等,均可。一戒既能完全受持,進受二戒︰若不殺生,不偷盜;若不偷盜,不邪淫;若不邪淫,不妄語;若不妄語,不煙、酒;若不煙、酒,不殺生等;均可。能持二戒清淨,進受三戒;能持三戒清淨,進受四戒;能持四戒清淨,乃進而完全受持五戒。此之受持戒條,貴在實行,非可以務名之心出之,妄云吾能受持幾戒或全持五戒,而實際上或故犯覆藏,或誤犯而不懺,已受而不持,譬之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又,不受而行殺等,不過惡行;受而毀戒,又加一毀佛戒法之罪,及欺罔佛聖、誑取名聞之罪也。故受戒之前,大須審慎!受戒之後,時切檢點!每日當立一所受戒條之持犯格而審查之,一日能持淨無犯,則可紀功;如稍有所犯,則當發露勤求懺悔。久之,純潔無疵,則心喜身泰,即有君子坦蕩蕩之樂,雖處人世,無異天堂。如已受此戒而自審不能堅持者,則須重向一大德沙門,當眾公布退除,免招破壞佛戒之大愆也。此受五戒,重在止惡行善之四字。所戒除之殺等,止為止惡;在於行善,即為儒家仁、義、禮、智、信之五德。唯佛法尤重止惡,蓋能止惡而行善,則為無惡之純善,雖行善而不能謹於止惡,則不成無漏清淨之善,其程度僅等於但受三皈者之隨喜行善而已。故止惡二字,為五戒較三皈進一步之特徵,居士之學佛者不可不知也!誠能集合受持五戒之人而成一家、一鄉、一邑、一國之群眾,則眷屬未有不和樂,鄰里未有不仁美,風俗未有不淳善,社會未有不安寧。由身修而家齊、而國治、而天下平,庶可徵之行實耳。竊願居士之學佛及居士之提倡佛教者,能以此交相勉勵激勸而深深注意焉。
(四)能受五戒,恆持清淨,則為人中賢聖。更進一步,當短期學習佛所行之綱略,受持八關齋戒。關者,限期關約之意,亦關閉一切惡行之義。故受持八齋戒法,最短者,期以一日一夜,稍長,則二日二夜,或七日七夜乃至百日百夜,在行者隨意期約。在乞受時,向大德沙門,將願受齋戒若干期日夜當眾陳告。由大德依法授與之後,則在期約之內,居於佛寺或淨室中,等同短期出家,全屏世間一切習染嗜好。恭對三寶,凝攝六根,晝夜精進無間,如佛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完全斷淫,非但不邪淫也──、不妄語、不飲酒、不香花嚴飾──服壞色縵衣──、不坐高廣大床、不持金銀財寶及過往歌舞觀聽、並持不過午時之齋──此之持齋,謂不過午食,非但蔬食而已──。而行者亦於所約定之期限內,如是行持,自一日夜以至百日夜,關閉諸惡,止息遊戲,脫離俗染,節減食睡,近之則成為新濯新浴之一高尚嚴潔的新人格,遠之則上通於如來清淨法界海流。在常為職業所纏而可短期靜修者,猶為特勝之方便也。此短期精進之所行,其功力每有勝過於持五戒數年者,故此亦為居士持戒之加行──居士,應曰近事士、近事女,今從中國習慣之稱呼,姑仍名居士。實則居士乃隱居不仕之士,或素封端居之士,非必學佛者之稱也──。雖未受五戒,或未受三皈者,亦可行之;然以已能受持五戒者,用為短期加行行之為更有功效也。
(五)能長守五戒或短持八關齋戒矣,若更求增進,則當淨意地之煩惱毒,而進持心戒,此即崇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惡口、兩舌、綺語,意不貪、瞋、癡是也。止身惡同於五戒;止口惡則別開出兩舌、惡口、綺語三條,益加嚴密;淨除意惡,則為十善行不共五戒之特勝點。然十善行,乃眾聖之大本,萬德之宏綱,枝條無量,繁細難盡,二地菩薩纔能持淨,至成佛時乃能圓滿,凡僧不易精嚴,何況居士﹖故當就其中之尤重者,標舉為相,俾可遵從。故當向菩薩沙門乞受梵網之十重戒而嚴持之可也。推而廣之,則由攝律儀而攝善法也,而饒益有情也;菩薩萬行胥在乎是;惟智者之超然自達而已!
(六)第一、第二,在養成信解,第三、第四、第五、在習行戒善。夫學佛之道,以起信為母,而持戒為基;信具、戒就,則本立而道生,乃可進修定、慧。定、慧若非有真信、淨戒貫持其中,則定未有不為雜魔之邪定,慧未有不為縛染之狂慧也。外道旁門之流,唯以邪定陷人;世智辯聰之輩,每將狂慧惑世;是皆無上來信根、慧根之故也。修習禪定,即修止觀,聖教中向以不淨、慈悲、緣起、數息、念佛五種止觀為方便。此中不淨、慈悲、緣起三觀,分別對治貪、瞋、癡三惑,修之匪易;數息兼治昏亂,為修定之要門;念佛總伏雜染,乃離障之捷徑。今以華土之傳習,可更加禮佛、稱名、誦經、參話、持咒之四種。前所云念佛,實為凝心以觀念佛之功德、相好為法門,此於念佛中別開出禮佛、稱名二門︰禮佛、即嚴供經像,常課或定期勤行禮拜,禮拜時觀念佛等功德相好,三業恭敬,久之,定心現前,亦為修念佛三昧。稱名念佛,即口稱佛菩薩等名號,而心維其勝德,出於《無量壽佛經》及《佛說阿彌陀經》之建立,所謂執持阿彌陀佛等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而獲一心不亂之三昧者是也。約不淨、慈悲、緣起三觀之精意,而為誦經、參話頭二門︰以誦經既能照悉心中煩惱分別,漸伏貪、瞋、癡等;而參話頭尤能使貪、瞋不行,直搗愚癡也。誦經,即常誦《般若心經》、《法華經》等之一經,如因誦《法華經》而得定,即為法華三昧等。參話頭,即抱持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等一句話頭,窮參力究等。持咒,在通常之照音稱誦,殆與誦念經佛無異;其受真言密教之傳授,依一定之儀軌,設特立之壇場,身手結印,心觀種字,同時口誦真言,三業玄密相應,行者因心與本尊之果德,同融於六大無礙之交加相持中,則更能總攝前來諸觀而速疾成就也。上之各種止觀,或按日為定時數數之常課,或約期為閉關專修之加行,則在乎行者之自擇其宜耳。行至情死智生,皆能定、慧俱獲,以先有信解與戒善為基本故也。此時,更當廣研聖教經論,多問深思,熏開勝慧,庶善識位次,離魔邪上慢,似道法愛諸過,上上昇進於解脫之聖道中,不致滯誤。若《阿含》、《寶積》、《般若》、《深密》、《楞伽》、《華嚴》等經,與《俱舍》、《成實》、《中觀》、《成唯識》、《瑜伽師地》等論,皆勝義之結晶,前聖之鴻式也。古今諸德之疏註,及拙著之《起信論略釋》、《別說》、《唯識釋》、《維摩講義》、《楞嚴研究》、《楞伽義記》、《法華講義》等,皆可參考資證,助發玄悟。由是信解融貫,定慧交修,菩提之心於是開發!
(七)上來解行無懈,可期果證。若於生死流轉中未能不怖,而又現身中未登三乘聖地,則今有一捨,勢須於五趣中更受後有,難免隔蘊之迷,蹉跎躭誤!甚或惡緣所逼,展轉沉淪,則不可不求他力之淨緣增上,上聖之大願攝持,俾盡此身之報,即往淨土而生;此則依彌勒以求生兜率內院,依彌陀以求生西方極樂之法門尚也!就今盛行之求生極樂以言,既具前來所修,信行已具,但加發一依恃阿彌陀佛之願力,專心一意,以臨命終時仗佛接引往生彼土而已。加習《阿彌陀》等經,確信必有彌陀等土之可往生,及專持彌陀佛名,則信願行尤為一貫耳。
(八)若雖未能現登三乘聖地,而能堅發深固大菩提心,悲憫五趣有情,誓於生死流轉中廣為濟拔,漸由十信進趣三賢等菩薩行位,於長劫中修菩薩一切難行之行,憑勝解力及大願力不生恐怖,不畏艱難,則可依釋迦本師行菩薩道之本生所行為師法,恆磨礪以修六度,勤策發而習四攝,譬如火中優鉢羅花,尤屬難能可貴!若怡山發願文所云近之矣。
◎附二︰歐陽漸所選輯之書目︰在家必讀內典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大方便佛報恩經》〈孝養品〉
《佛說孛經》
《佛說演道俗業經》
《中阿含經》〈大品善生經〉
《十善業道經》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以上七部為男性
居士必讀)
《佛說鹿母經》
《銀色女經》
《玉耶女經》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佛說七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以上女子必讀)
〔參考資料〕 《十誦律》卷六;《維摩經文疏》卷九;《法華經玄贊》卷十(末);《玄應音義》卷三;《翻譯名義集》卷五;《佛祖統紀》卷四十六。
如來三十二相之一。如來之男根(生殖器)常隱藏於腹中而不外現,猶如馬陰,故稱馬陰藏相。又稱馬王隱藏、陰馬藏,或稱陰藏相、勢峰藏密相。《大般若經》卷三八一云(大正6‧967c)︰「世尊陰相勢峰藏密,其猶龍馬,亦如象王。」關於馬陰藏相之業因,《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卷下云(大正14‧957b)︰
「如來於過去無量劫中作凡人時,常樂修行,善和合眾。若與父母、男女、兄弟、姊妹、親戚、眷屬、善友、知識,乃至畜生,若有別離樂和合者,悉隨所樂善能和合,令其歡喜。以此業故,所積高廣,常生天上受天福樂,下生人間,如是展轉無量無邊。至一生補處得陰馬藏。以此相故,記成千子作轉輪王,王四天下。千子勇健能伏怨敵,若出家者得成為佛。從法生子過於千萬,勇猛多力能卻魔怨。」
此外,如《優婆塞戒經》、《無上依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中阿含經》卷十一、《寶女所問經》卷四等也皆有記載。《觀佛三昧海經》卷八則揭示觀此相之法,且廣說種種奇瑞。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一;《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
指在家之男性佛教徒。又作烏婆塞、伊蒲塞、伊婆塞、烏波索迦、鄔波索迦,或作優波娑迦、優婆娑柯。意譯近事男、近善男、近宿男、善宿男、清信士、清信等。為在家二眾之一、四部弟子之一。即指親近三寶、受持五戒之在家男子。
按,此詞原為印度各宗教所通用之名稱,原義為「侍奉者」、「服事者」,指侍奉或服事出家修行者之人。佛教取之以為男性在家佛教徒之專用語。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二所載,世尊成道後,至差梨尼迦樹林結跏趺坐時,自北天竺而來之兩位商主帝梨富娑(Trapusa,又譯提謂)與跋梨迦(Bhallika,又譯波利),曾以麨、酪、蜜所和之食物供養佛,並受三歸依(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然《五分律》等則說歸依佛、歸依法之二歸依)。此外,《五分律》卷十五、《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及南方所傳巴利《律藏》〈大品〉等書皆有此記載。據此可知,帝梨富娑及跋梨迦二人當係佛教教團中最初之優婆塞。
又據《優婆塞戒經》卷三所載,若受三歸而受持一戒者,名為一分優婆塞;受持二戒者,名為少分優婆塞;又若破一戒者,名為無分;受持三、四戒者,名為多分;受持五戒者,名為滿分優婆塞。然《有部律》不允許五戒分受,故不立上述之五種區別。
◎附一︰〈優婆夷〉(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優婆夷(梵upāsikā,巴upāsikā,藏dge-bsñen-ma),指在家之女性佛教徒。又作憂婆夷、優婆斯、鄔婆斯迦、優婆私柯、優婆賜迦、烏波斯迦。意譯近事女、近善女、近宿女、善宿女、清信女等。為在家二眾之一、四部弟子之一。即指親近三寶、受持五戒之在家女子;其所受三歸、持五戒之相,與優婆塞所持者無異。有關其淨行及齋戒之法、功德等,在《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優婆夷墮舍迦經》等經皆有所說明。又,《增一阿含經》卷三舉出佛在世時之優婆夷三十人,而以難陀陀婆羅為上首。南方所傳巴利《律藏》〈大品〉則謂第一位優婆夷為耶舍之母云云。
◎附二︰〈近事律儀〉(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近事律儀(梵upāsaka-saṃvara,藏dge-bsñen-gyi sdom-pa),即優婆塞所受之五戒。又作近事擁護。為別解脫律儀之一。親近諸善法、諸善士、諸佛法而承事之,名曰近事;能防身語之過,故稱律儀。據《俱舍論》卷十四云(大正29‧72c)︰「謂受離五所應遠離,安立第一近事律儀,何等名為五所應離﹖一者殺生,二不與取,三欲邪行,四虛誑語,五飲諸酒。」此五戒為在家優婆塞所受持,故舊稱優婆塞戒。若男子受此戒謂之為近事男律儀,女子受之稱為近事女律儀。又,說一切有部主張,若離近事律儀則不得稱近事,必受五戒方名近事。經量部則謂,僅受三歸即成近事;而《優婆塞戒經》卷三則以為,受一戒乃至四戒即可稱為優婆塞。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十三;《維摩經略疏》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九;續明《戒學述要》下篇。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