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禪六妙門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六妙法門之異名,佛祖統紀名為不定止觀。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六妙法門、六妙門禪法。略稱六妙門。於三種止觀中,屬不定止觀。以闡明數息、隨息、止心、修觀、還、淨等六法,故稱六妙門。(參閱「六妙門」1265) p4049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不定觀
(術語)台家所立三種觀門之一。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無論修何法,過去宿習之所發,豁然開悟,而證實相,謂之不定觀,天台大師為陳尚書令毛喜所著,修禪六妙門是不定觀之法也。法華玄義十曰:「不定觀者,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得無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殺人也。(中略)學無作四聖行諦法華般舟等四種三昧,豁然心悟得無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殺人也。」
一卷。隋‧智顗述。又稱《修禪六妙門》、《六妙門禪法》,略稱《六妙門》。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全書主要在闡示天台三種止觀中的不定止觀法門。為智顗應尚書令毛喜之請,於金陵瓦官寺所說。自光大元年(567)至太建七年(575),歷經八年而講說完成。
書中初解「妙門」名義,妙者滅諦涅槃義,門者能通義,妙門有數息、隨息、止心、修觀、還、淨六法,故名六妙門。次述此六妙門有歷別對諸禪、次第相生、隨便宜、隨對治、相攝、通別、旋轉、觀心、圓觀、證相十門,並一一加以解說。玆依該書所述,略釋如次︰
(1)歷別對諸禪六妙門︰明三乘歷別諸禪。先以「數息」為妙門,出生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最後於非非想定覺知此非涅槃,得三乘道。以「隨息」為妙門,出生知息出等十六特勝,不著非想定得涅槃。以「止」為妙門,發地、水、虛空、金沙、金剛等五輪,證盡智無生智入涅槃。以「修觀」為妙門,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練禪十四變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脫,滅受想入涅槃。以「還」為妙門,出生空無想無作、三十七品、十二因緣,修中道正觀入涅槃。以「淨」為妙門,出生九種大禪,得大菩提果。
(2)次第相生六妙門︰數息等六法各分別修證,次第相生發三乘無漏慧。
(3)隨便宜六妙門︰次第不簡,隨機宜一一用妙門。
(4)隨對治六妙門︰三乘行者依此法,對治報障、煩惱障等一切障。
(5)相攝六妙門︰分自體相攝及巧修六門二種,六門自體各具六妙,若巧修一法,其他五門自然出生。
(6)通別六妙門︰凡夫外道二乘菩薩通修此法,因解慧不同故果報有別。
(7)旋轉六妙門︰前六門為二乘菩薩等共行之法,即依從假入空觀得慧眼一切智,菩薩進而修從空出假觀,起旋轉,得法眼道種智。
(8)觀心六妙門︰約觀心明六妙門,大根性人不由次第,可直觀心性。
(9)圓觀六妙門︰於數息門觀一心,見一切心一切法,觀一法見一切法一切心,乃至如是修其他五妙門,遂開佛知見。
(10)證相六妙門︰分別六門證相,證分次第證、互證、旋轉證、圓頓證四種,十門之前二門是次第證,第三至第六門為互證,第七門屬旋轉證,八、九二門乃圓頓證。圓證相有相似證相、真實證相二種。真實證相又分別對、通對二種。通對更分初、中、究竟三證。得一念相應慧而妙覺現前者,即究竟證。
本書之註疏,有《文句》一卷(撰者不詳)。
〔參考資料〕 《隋智者大師別傳》;《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佛祖統紀》卷六、卷二十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東域傳燈目錄》卷下。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