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索神變真言經
[佛光大辭典]凡三十卷。唐代菩提流志譯。又作不空羂索經。說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之祕密修行法門。分七十八品。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不空羂索咒經(隋代闍那崛多譯)、不空羂索神咒心經(唐代玄奘譯)、不空羂索咒心經(菩提流志譯)、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祕密心陀羅尼經(宋代施護譯)等,皆出自本經卷一母陀羅尼真言序品。不空羂索陀羅尼儀軌經二卷(唐代阿目佉譯)則出自本經之母陀羅尼真言序品、祕密心真品、祕密成就真言品等。又本經經文與大日經相類處頗多,由此推知,大日經之編纂與本經亦有關聯。〔開元釋教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四〕 p978
[佛光大辭典]
神通月
又作神變月、神足月、三長齋月。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月為持齋行善之月,故稱三長齋月。據釋門正統卷四載,於此三月,諸天以神足巡行天下,考查眾生之善惡,故此時宜持齋行善,以修福德,利於果報。法苑珠林卷八十八詳引提謂經之說,其意為正月宜用小陽事,以生萬物,五月用大陽事以長萬物,九月以小陰事以藏萬物,是皆依道氣而生沒;此時若持齋修善,萬物同感,普受助益。梵網經疏及釋氏要覽卷下則謂,正月時,天帝釋以大寶鏡照南贍部洲,鑑察人民之善惡,二、三、四月照其他三洲,五月復照南洲,六、七、八照其餘三洲,九月更照南洲,故正、五、九等三月應持齋行善。
「三長齋月」之稱,早於梵網經卷下即明白舉示,然經中僅謂於此三月,不得犯殺生、劫盜、破齋等戒,蓋以此一時期,宜應受持清淨戒之故。其餘如不空索神變真言經卷二、灌頂經卷十二及大智度論卷十三等皆有類似說法,惟並無「諸天以神足考察人間善惡」之說,故現代學者主張,法苑珠林、釋門正統、釋氏要覽等之記載恐係由於道教思想之影響所致。〔佛祖統紀卷二十三、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敕修百丈清規卷一善月條〕 p4252
埋葬死者遺骸或火葬後放置遺骨之處所。亦有安置石塔及石碑之通例。古人強烈畏懼亡靈,懼其靈魂與屍體一起出而活動,故上置石塊,深埋土中,且築塚以防之。至後世,築塚設墓之意義已大異其趣,如我國之重視墓塚,實含濃厚的慎終追遠、祀亡如存之深意。一般在寺院境內或葬場附近,規劃一定之區域,設墓所,至忌日時,親族帶香花等物上供。名稱因地而異,印度稱為尸陀林(梵 sitavana) 或尸摩賒那(梵 śīmāsyāna),中國與日本則稱為墳墓、塋城、塚、墓。
關於其沿革,中印度摩揭陀國新王舍城之南、舊王舍城之北有尸陀林(寒林),將死屍及罪人棄置其處,而帝王或貴族,則另建塔安置。沙門中之高僧亦有設塔之例,如釋迦種族所居住之迦毘羅衛城西北,有為數百千之塔。釋尊入滅之際,遺身之舍利分八份,於各處設塔供養。
我國古籍如史記、後漢書中皆有關於墓之記載。一般遺骸之葬法,乃置於棺內,送往墓所,以土覆其上而作笠形,且依墓之形狀、大小,而有陵墓、墳墓、丘墓、冢墓(塚墓)之別。墓附近種植樹木,並作碑銘記,或與棺共埋,或立於墓旁,為官者之墓碑稱墓表,無官者稱墓碣。佛教東來後,遂有於墓上建塔之風氣,稱為墳塔、冢塔、雁塔等。如洛陽伽藍記卷四所載,後漢明帝崩,在陵上建祇桓(寺)。然明帝之陵是否真有建寺之事,則不明。此外,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八月,慧遠示寂,潯陽太守阮侃於廬山之西嶺設墓,並有詩人謝靈運為其作碑記,銘其遺德。又玄奘三藏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四月十四日葬於長安南郊之滻東,總章二年(669)四月八日,敕改葬於樊川北原,並建立塔宇。唐代中葉以後,對高僧沙門之示寂,或封諡號,或賜塔號。如青原行思禪師之「歸真之塔」、南嶽懷讓禪師之「最勝輪之塔」、曹溪慧能禪師之「靈照之塔」等。此外亦有尚未死而預先設塔者,稱為壽塔、壽陵。亦有納眾人之遺骨起塔,稱之為普同塔、海會塔。〔中阿含卷十三烏鳥喻經、不空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八灌頂真言成就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二、高僧傳卷三智嚴傳〕(參閱「塔」5421) p5768
增益,梵語 pustika,音譯作布瑟徵迦、布瑟置迦。西藏語 rgyas-pa。又作增長法,或增榮法。為密教三種、四種、五種、六種修法之一。即為求增長壽命、福祿、榮官、聞持不忘、金剛杵等成就所修之祕法。據蘇悉地羯囉經卷中載,修增益法得祈求長壽,或求齒落後而重生、髮白後而復黑,或求身體肥悅、福力增加,或求種種諸德之心所希求者等。據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載,修增益法能得升官榮顯、增長壽命及福德、聰慧、名聞,或得求寶藏豐饒、五穀成熟等,於所求勝事,皆得增益。亦即祈求福壽增長、功德圓滿之祕法。又增益法有多種:(一)祈求世間之福樂,稱為福德增益。(二)祈求官位爵祿,稱為勢力增益。(三)祈求無病長壽,稱為延命增益。(四)祈求獲得轉輪五位,稱為悉地增益。
增益法在五部中配於寶部,通於念誦法、護摩法等而修之。修習此法時,行者須坐於東面,衣服及所獻之花果、飲食等皆用黃色,壇形及護摩爐(修護摩法時所用)皆用方形,此為其本軌。坐於東面,係因東方於四季中屬於春季,表示陽氣之發揚;用黃色,係因黃色有增味之義,以此再加其他諸色,則表示其光增益;用方形,係因方形不動轉,即依持諸法而令此止住之義。上記之黃色、方形等皆為地大之標幟,因大地能生出眾寶諸物以助益世間,故與增益法相應。又大日經卷七持誦法則品謂,修此法所用真言之初、後,須附納摩(梵 namas,又作南無,歸敬之意)一語。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及不空索神變真言經卷九最勝明王真言品等均謂,修習此法時須用蓮華座。此外,有從增益法別開延命法而另行修法者。〔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 p5970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