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梵Amogha-pāśa-kalpa-rāja,藏Don-yod-paḥi shags-paḥi cho-ga-shib-moḥi rgyal-po)

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譯。略稱《不空羂索經》。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冊。是說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以四攝攝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的祕密真言觀行法門和修持功德的經典。

此經係唐‧神龍二年(706)夏,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於長安西崇福寺譯出,他的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至景龍三年(709)春譯成。其內分為七十八品︰(1)〈母陀羅尼真言序品〉,(2)〈祕密心真言品〉,(3)〈祕密成就真言品〉,(4)〈祕密印三昧耶品〉,(5)〈法界密印莊嚴品〉,(6)〈羂索成就品〉,(7)〈護摩增益品〉,(8)〈祕密灌頂品〉,(9)〈三三昧耶像品〉,(10)〈護摩安隱品〉,(11)〈清淨無垢蓮華王品〉,(12)〈廣大解脫曼拏羅品〉,(13)〈最勝明王真言品〉,(14)〈奮怒王品〉,(15)〈悉地王真言品〉,(16)〈廣博摩尼香王品〉,(17)〈金剛摩尼藥品〉,(18)〈如意摩尼瓶品〉,(19)〈如來加持品〉,(20)〈普遍心印真言出世間品〉,(21)〈普遍心印真言世間品〉,(22)〈不思議觀陀羅尼真言品〉, (23)〈陀羅尼真言辯解脫品〉,(24)〈最上神變解脫壇品〉,(25)〈仕真言品〉,(26)〈出世解脫壇像品〉,(27)〈一切菩薩敬禮解脫三昧耶真言品〉,(28)〈出世解脫壇印品〉,(29)〈出世相應解脫品),(30)〈根本蓮華頂陀羅尼真言品〉,(31)〈十地真言品〉,(32)〈世間成就品〉,(33)〈蓮華頂阿伽陀藥品〉,(34)〈護摩成就品〉,(35)〈根本蓮華壇品〉,(36)〈根本蓮華頂像品〉,(37)〈神變密印品〉,(38)〈神變真言品〉,(39)〈多羅菩薩護持品〉,(40)〈大眾護持品〉,(41)〈普遍解脫陀羅尼真言品〉,(42)〈普遍解脫心曼拏羅品〉,(43)〈普遍輪轉輪王阿伽陀藥品〉,(44)〈普遍輪轉輪王神通香品〉,(45)〈如意阿伽陀藥品〉,(46)〈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47)〈大奮怒王品〉,(48)〈一切種族壇印品〉,(49)〈大奮怒王字輪壇真言三昧耶品〉,(50)〈大奮怒王真言護持品〉,(51)〈執金剛祕密主問疑品〉,(52)〈廣大明王央俱捨真言品〉,(53)〈廣大明王摩尼曼拏羅品〉,(54)〈廣大明王三三昧耶品〉,(55)〈廣大明王阿伽陀藥品〉,(56)〈廣大明王央俱捨羂索曼拏羅品〉,(57)〈廣大明王圖像品〉,(58)〈大可畏明王品〉,(59)〈然頂香王成就品〉,(60)〈點藥成就品〉,(61)〈護摩祕密成就品〉,(62)〈斫芻眼藥成就品〉,(63)〈神變阿伽陀藥品〉,(64)〈召請諸天密護品〉,(65)〈大可畏明王像品〉,(66)〈大可畏明王壇品〉, (67)〈清淨蓮華明王品〉,(68)〈灌頂真言成就品〉,(69)〈灌頂曼拏羅品〉,(70)〈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71)〈祈雨法品〉, (72)〈清淨蓮華明王成就法品〉,(73)〈功德成就品〉,(74)〈供養承事品〉,(75)〈明王曼拏羅像品〉,(76)〈畝捺羅印品〉,(77)〈密儀真言品〉,(78)〈囑累品〉。

此經的內容,是敘述佛在布呾洛迦山觀世音菩薩宮殿中,時觀世音菩薩頂禮白佛,說過去劫中從世間自在王如來所授得的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羅尼,和此陀羅尼持誦的功德。次說此母陀羅尼真言中的祕密心真言並念誦法。又次說發覺、請召、啟白、結界、神變、淨治等八十餘種真言及觀行法。又次說觀世音菩薩根本印、蓮華印等三十餘種印真言法。又次說圖畫曼拏羅壇法一切手印諸器仗等。又次說羂索等八種不空王羂索三昧耶成就法。又次說護摩壇、供物、護摩木等不空王護摩三昧耶成就法。又次說觀念不空羂索觀世音的道場諸相,乃至各種有關的真言陀羅尼,各種造像法,畫造曼拏羅法,觀行念誦法,供養法,護摩法,各種入壇法,阿伽陀藥法,諸天、明王、藥叉等真言曼拏羅觀行法等,如各品名所列,不及備述。

此經也和一般瑜伽密教的經典同樣,以觀諸法性空無相的般若理趣,和三密瑜伽的事修觀行相結合,如此經卷二十三〈陀羅尼真言辯解脫品〉說(大正20‧299b)︰「一切法本無色無行,離諸染著,心不住內外,不在兩間,內外兩間亦不可得。本自清淨,平等無二,捨無我心,(中略)何以故﹖心前中後際不可得故。」這和《大日經》卷一〈入真言門住心品〉所說(大正18‧1c)「心不在內,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得」等文義相合。又此經卷三十〈根本蓮華頂陀羅尼真言品〉說(大正20‧313b)︰「自如實觀一切法性無所執著,(中略)亦復不住自性自相,若動若住不可得故。」以下說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三解脫、三摩地、十一智、四無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等,又皆與《大品般若經》卷十九〈廣乘品〉所說相類。此經和以上二經還有若干相同之點,不及一一列舉。因而此經可視為瑜伽密教中較為成熟的經典。又此經列載明王、諸天、金剛、藥叉等真言供養,乃至聽眾中有伊首羅天、摩醯首羅天等,從所包容的方面看來,均顯示此經的形成已越過中期密教的階段。又此經文中並令世間沙門、婆羅門、毗舍、首陀等同受法益(見卷二〈祕密心真言品〉等),顯見其教化範圍甚為寬宏,因而使觀音信仰轉形興盛,傳至中國也流行甚廣。

此經的別譯本,尚有隋‧闍那崛多譯的《不空羂索咒經》、唐‧玄奘譯的《不空羂索神咒心經》、菩提流志另譯的《不空羂索心經》、宋‧施護譯的《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祕密心陀羅尼經》,均各一卷,皆係由本經卷一〈母陀羅尼真言序品〉抄出的摘譯本。此外尚有唐‧阿目佉譯的《不空羂索陀羅尼儀軌經》二卷,則是由〈母陀羅尼真言序品〉、〈祕密心真言品〉、〈祕密成就真言品〉三品抄出的摘譯本。以上均稱為略本,而一般以本經為廣本。此廣本經有藏文譯本,譯者佚名。(高觀如)

〔參考資料〕 《開元釋教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四。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三佛頂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之三佛頂,表示如來三部眾德之頂。佛頂,乃如來無見頂相,於諸佛中最為尊勝。三佛頂即:(一)廣大佛頂,又作大轉輪佛頂、廣生佛頂、會通大佛頂,或稱黃色佛頂。跏坐於赤蓮花上,右手持蓮花,蓮上立獨股杵,臂當胸前。左手拇中指相捻,豎食指,掌向外,置胸前。密號破魔金剛,三昧耶形為五股金剛杵。(二)極廣大佛頂,又作高佛頂、廣大發生佛頂、極廣生佛頂。形像身黃色,坐赤蓮花上,左手持蓮當腰,蓮上有綠珠。密號難都金剛,三昧耶形為開敷之蓮花。(三)無邊音聲佛頂,又作無量聲轉輪佛頂。如來梵音之說法無量無邊,能契眾機,故稱之。形像黃色,右手豎掌,屈食指、中指,置於胸前,左手持蓮於腰側,蓮上有螺貝。密號妙響金剛,三昧耶形為蓮花上螺貝。〔大日經具緣品、密印品、祕密漫荼羅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大日經疏卷五〕 p552


三昧耶戒

又作三摩耶戒、祕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祕密戒、三世無障礙智戒、無為戒。略稱三戒,即住於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淨菩提心為戒體,法界無量萬德為行相之祕密真言戒。此戒能成就如來清淨之智,三世諸佛由此證得菩提。故又稱三世無障礙智戒。其戒相為不應捨正法、不捨離菩提心、不悋慳一切法、莫不利眾生行等四重禁。此戒係密教修行之指針,真言行者必須受持,入壇行灌頂之前先受此戒,方得入壇。

三昧耶本具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故此戒亦有四義:(一)平等,行者初發心時,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於佛地三昧道,照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二)本誓,以三平等之理為緣,起大誓願,修大悲,行四無量、四攝等,能利益眾生永不止。(三)除障,由本誓發得三三平等之戒體時,能除滅過去、現在、未來之惡業罪障。(四)驚覺,自驚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又授此戒之作法,稱為三昧耶戒儀、三昧耶戒作法;道場則稱為三昧耶戒場、三昧耶戒壇。〔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大日經疏卷九、卷十一、卷十六〕 p583


大法螺

指佛陀所宣說之大法。蓋大法之聲,猶如螺貝,能警醒人,故稱大法螺。法華經卷一序品(大九.三下):「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無量壽經卷上、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八〕(參閱「法螺」3428) p801


大精進菩薩

大精進,梵名 Śauraya,音譯輸羅野。又稱勇猛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降三世羯磨會等各外院方壇南方四尊中第二位之菩薩。密號不退金剛,種子為 (śu)或 (vi),有本性寂靜之義,即涅槃寂靜之貌,有如來言說精進堅固之義。三昧耶形為獨鈷戟或一鈷杖,表示勇猛精進,猶如獨鈷戟之能貫徹。其真言為:唵(oj)秫羅野(śūrāya,勇猛)尾(vi,種子)娑縛賀(svāhā)。其形像,身呈肉色,左手作拳,置於腰際,右手執獨鈷戟,趺坐蓮華座上。〔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廣大解脫曼拏羅品、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卷下〕 p878


不空索經→

請參閱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


女人往生

又作女人成佛。指以女人之身往生淨土,或指女人轉男身成佛。蓋因古印度女人地位甚低,不得成為梵天王、帝釋、魔王、轉輪王、佛等五者。惟女人有此五障,或淨土之中無女人等觀念,與大乘佛教所言眾生皆可成佛之思想相矛盾,故佛典中乃有女人可變身成佛之說。如阿闍世王之女阿術達發菩提願,轉女身得當來作佛之授記;羅閱祇國優迦長者之女須摩提,轉女身而為沙彌,受成佛之記。法華經中亦有「龍女成佛」之記載。關於女人往生之說,於無量壽經中言及阿彌陀佛之第三十五願,即若女人聽聞彌陀名號而心生歡喜信受,並發願往生淨土者,則可轉為男身,此為救度女人之誓願,亦即女人往生之根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三十亦有誦念真言,隨心供養承事,則比丘、比丘尼、族姓男、族姓女皆可往生西方淨土。又觀無量壽經即以韋提希夫人為正機,開念佛往生之道。〔法華經卷五、無量壽經卷上、法華文句卷二十三〕(參閱「龍女成佛」6376) p916


不空成就如來

梵名 Amoghasiddhi。又作不空成就佛。金剛界五佛之一。位於金剛界曼荼羅五解脫輪中北方月輪之中央。表五智中之成所作智,亦為五部中業部之主尊。在成身會中,不空成就如來身呈金色,左手結拳印,安置膝上,右手舒覆五指當胸,跏坐蓮華。其四方安置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等四菩薩。密號不動金剛,種子為 (ah),三昧耶形為十字羯磨杵。胎藏界稱之為天鼓雷音佛。〔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中、菩提心論、祕藏記卷末〕 p976


不空索觀音

不空羂索,梵名 Amogha-pāśa。又作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不空王觀世音菩薩、不空廣大明王觀世音菩薩、不空悉地王觀世音菩薩、不空羂索菩薩。六觀音之一。位於胎藏現圖曼荼羅觀音院第三列第四位。此菩薩以慈悲之羂索愛護接引眾生,其心願不落空。身形呈白肉色,三面四臂,其面各具三目,左手持開敷蓮華、羂索,右手執軍持瓶、數珠。另有一面、十一面、六臂、八臂、十八臂、三十二臂等異說。密號等引金剛,三昧耶形為羂索。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一母陀羅尼真言序品載,觀世音菩薩在過去九十一劫之最後劫,由世間自在王如來受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羅尼真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讀誦此陀羅尼真言,應常於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等,於此菩薩前誦持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羅尼真言,可得現世二十種功德及臨終八種利益。又密教修法中,有以不空羂索觀音為本尊而修之法。〔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卷上成就畫像幀法、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八「三三昧耶像品」、卷二十二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祕藏記卷末〕 p978


方便波羅蜜菩薩

梵名 Ārya-upāya-pāramitā,譯作方便到彼岸。為密教十波羅蜜菩薩之一。位列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央虛空藏菩薩南方上列之第二位。密號究竟金剛、究竟善巧金剛。種子為 (me)或 (mai)。三昧耶形為羂索。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曲肘持索,左手仰置胸前,受索端,坐赤蓮華座。結誦此尊之印明,可滅除無量劫無善巧方便之業種,而獲得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有情方便善巧。其印契為兩手各以無名指、小指握拇指,二中指相背而立,二食指於側面相拄。其真言為:唵(oj,歸命)摩賀(mahā,大)每怛囉(maitra,慈)唧帝(citte,心)娑嚩賀(svāhā,成就)。〔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出世解脫壇像品、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玄法寺儀軌卷下、青龍寺儀軌卷中〕 p1439


水吉祥菩薩

水吉祥,梵名 Daka-śrī。又稱大水吉祥菩薩。為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外列上方(東)第五位之尊。密號潤生金剛,種子為 (sa)字,三昧耶形為蓮花。其形像,身呈白黃色,左手持未開蓮花,右手結施無畏印,坐於赤蓮花上,左右各為燒香供養使者與塗香供養使者。〔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卷十五、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下、大日經疏卷六、卷十六〕 p1487


火天

梵名 Agni,巴利名 Aggi。音譯阿耆尼、阿哦那、惡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為密教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為東南方之守護神。於密教為重要護法神之一。密號護法金剛。有各種形像,在胎藏現圖曼荼羅中,火天位於外院東南隅,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別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別執澡瓶、仙杖,住於火焰中。在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中,火天位於西方,身呈肉色,右手持三角印,左手執仙杖。又據十二天供儀軌所載,火天乘青羊,遍身火焰,具四臂,右二手分別持青竹、軍持,左二手分別為揚掌、持念珠,有二天女手持天花,左右並置苦行仙。此外,密教修護摩法時,先設火天壇供養火天,而後供養諸尊。〔大日經卷一具緣品、略本瑜伽護摩軌、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陀羅尼集經卷十一、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七護摩增益品、大日經疏卷五、卷二十〕(參閱「八方天」278)、「十二天」331) p1493


世自在王佛

世自在王,梵名 Lokeśvararāja 或 Lokeśvara,係世(梵 loka)與自在(梵 īśvara)之合成語。音譯作樓夷亘羅佛。又稱世饒王佛、饒王佛。饒,即自在之義。又作世間自在王。指濟度眾生而得自在之佛。據無量壽經卷上載,此佛乃次於過去錠光佛乃至處世佛等五十三佛之後而出世之佛,為法藏比丘(阿彌陀佛之前身)在因位修行時之本師,曾為法藏比丘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之相,法藏乃因之而發起四十八願。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上):「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中略)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大三七‧一四八上):「梵云樓夷亘羅,此云世自在王,於一切法得自在故。」

然有關此佛於過去諸佛中出世之順序,除無量壽經外,其餘大阿彌陀經卷上、平等覺經卷一、大寶積經卷十七無量壽如來會、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及梵本無量壽經、西藏本無量壽經等,皆有不同之記載。另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出世解脫壇像品之記載,此佛乃毘盧遮那佛右方之脅士、阿彌陀佛左方之脅士。〔佛名經卷十一、卷十二、大智度論卷五十、無量壽經義疏卷上、無量壽經義記卷上〕 p1515


半跏趺坐

坐法之一。又稱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結跏、半跏、半坐、賢坐。俗稱單盤坐。即單趺一足,跏於另一足上之安坐法。若兩足互交,置於兩股之上,則稱結跏趺坐、如來坐。半跏坐有吉祥、降魔二種。以右足加於左股上者,為吉祥半跏坐,密教多採此坐法,亦稱吉祥坐、普賢跏、金剛薩埵跏、薩埵跏,於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中,除虛空藏、千手觀音、金剛藏王、般若等菩薩之外,其餘數百尊菩薩皆半跏趺坐於蓮花座上。且以此坐法對應於如來坐,而稱菩薩坐。以左足加於右股上者,為降魔半跏坐,亦稱降伏坐,多為禪家所用。又據四分律卷四十九載,半跏趺坐原係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以防止經血漏出或遭蟲蛇侵害。此外,由於半跏趺坐亦稱菩薩坐,或為後世菩薩之彫繪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八、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一、摩訶僧祇律卷四十、十八契印、禪苑清規卷八坐禪儀〕(參閱「結跏趺坐」5186) p1596


四河

為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阿毘曇毘婆沙卷二等所載,閻浮洲北部之四條大河。又作四大河。(一)恆伽河(梵 Gavgā,巴同),又作恆河、[口*恒]伽河、殑伽河、競伽河、強伽河。另有天堂來、福水、生天等異稱。即現今之恆河(Ganges),為印度三大河之一。發源於尼泊爾西北之喜馬拉雅山,初向南流,其後向東注入孟加拉灣。釋迦牟尼佛一代之行化多在此河流域,故經中常見恆河之名,並以恆河沙比喻數量之無限,且古來即謂恆河水具有洗除罪障及給與福德之作用。

(二)信度河(梵 Sindh, Sindhu,巴同),又作辛頭河、新頭河、私頭河、信陀河。意譯驗河。即現今之印度河(Indus),為印度三大河之一。在今巴基斯坦境內,發源於西藏西南隅之開拉斯山(Kailas)附近,向西北流至喀什米爾北部,折而向南流經旁遮普,於喀拉蚩注入阿拉伯海。古代犍馱羅國即位於今旁遮普北部之信度河流域。

(三)縛芻河(梵 Vaksu, Iksu),又作嚩芻河、婆輸河、和叉河、薄叉河、婆叉河、博叉河。意譯作胸河、青河。相當於漢史所載之媯水、烏滸水;即現今之奧克薩斯河(Oxus),又稱阿姆河(Amu-Daria)。發源於帕米爾高原(葱嶺)東南,中流轉向西北,注入阿拉爾海(鹹海)。古代睹貨羅國即位於此河流域,曾為希臘人之殖民地,與善見律毘婆沙所載之臾那世界、漢史所載之大夏位置相當。大月氏亦曾於此地發展勢力,大興佛教。

(四)徙多河(梵 Śītā, Sītī,巴 Sītī),又作私陀河、斯陀河、斯多河、悉陀河、死陀河、枲多河。意譯冷河。即現今之錫爾河(Sir-Daria),又稱查可薩提河(Jaxartes),相當於漢史所載之藥殺河。發源於伊息庫爾湖(Issyk)南方之高原,流向西北注入阿拉爾海。然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烏鎩國條、商彌國條、斫句迦國條等之敘述,推測徙多河應為現今之葉爾羗河(Yarkand),梵名 Bhadrā,發源於喀喇昆崙山脈(Karakorum)之北,入塔里木盆地(Tarim)與喀什噶爾河(Kashgar)相會後稱為塔里木河,注入羅布泊。上記二說尚難定論。

據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載,四大河發源於阿耨達池(梵 Anavatapta),皆繞池一匝而流入大海。(一)恆河自金象口出,趨入東海。(二)信度河自銀牛口出,趨入南海。(三)縛芻河自琉璃馬口出,趨入西海。(四)徙多河自頗梨師(獅)子口出,趨向北海。又四大河各有四河為眷屬,四眷屬又各有五百眷屬,合為二千河同趨大海。

諸經論皆謂四大河源自阿耨達池,惟於四河之流向及出口之獸名則有異說。起世因本經卷一閻浮洲品、大毘婆沙論卷二、大智度論卷七等所載,與阿毘曇毘婆沙論相同。大樓炭經卷一閻浮利品則載,信度河趨向西海,縛芻河趨向南海。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徙多河趨向西海,縛芻河趨向北海。十住斷結經卷六辯才品載,恆河自象口流出,徙多河自牛口流出。大唐西域記卷一載,信度河自金象口流出,徙多河自頗胝師子口流出。

由現今四河之發源地可知,四河並非同一源頭。恆河、信度河之上游發源於阿耨達池,即喜馬拉雅山中之馬納沙湖(Mānasa-sarovara)附近,縛芻河、徙多河則發源於遙遙相隔之帕米爾高原。西方之學者如荷吉森(B.H. Hodgson)、赫定(S. Hedin)等,亦著書考證四大河之發源地及水源之獸名。

又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以四大河趨入大海皆成鹹味,比喻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出家歸佛,不復使用本姓,而皆成沙門釋迦子。

此外,耶穌教、猶太教亦有自伊甸園流出四河之說。另據爾雅載:「河出崑崙虛,色白河圖始開,曰崑崙之墟,河水出四維。」淮南子載:「崑崙有四水。」山海經卷二亦舉出河水、赤水、洋水、黑水等四水之名稱,可見我國亦有四河之說。〔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卷四十五、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最上神變解脫壇品、薩鉢多穌哩踰捺野經、俱舍釋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二、大智度論卷五十九、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卷二十五、翻譯名義集卷七、S. Hedin: Trans-Himalaya, vol. II; N.L. Dey: The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and Mediaeval India〕p1713


白衣觀音

白衣,梵名 Pāndaravāsinī,西藏名 Gos-dkar-mo,音譯作伴陀羅縛字尼、半拏囉嚩悉寧、半拏羅縛悉儞、跛拏縛悉尼,意譯作白處、白住處。指三十三觀音中之第六尊,常著白衣在白蓮花中。白,表菩提心,意即住此白淨菩提心。故稱此尊為大白衣觀音、白處尊菩薩、白處觀音、服白衣觀音、白衣觀自在母。種子為 (paj)。密號離垢(或離苦)金剛。三昧耶形為鉢曇摩花。位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列第七位。其形像於各經軌所載皆不相同,若依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之記述,則其形像為身呈白黃色,著白衣,左手持白蓮花祈求息災,右手作與願狀,即伸出五指,掌向外而安置於腰前,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另據大日經密印品記載,其印契係兩手虛心合掌,二無名指屈入掌中,二拇指並屈觸著二無名指;表示此尊為蓮華部之部母,能生蓮華部諸尊。其真言詳載於大日經真言藏品及密印品之中。又以此尊為本尊之修法,稱為白衣觀音法、白處尊法,用以祈請延命、息災等。另有一說,謂此觀音有白衣、大白衣二尊,大白衣即為白處觀音,白衣即為大明白寺觀音,位於觀音院之第一列第六位。此尊每著白衣坐於石上,古來即為水墨畫之好題材。〔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八、卷三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圖像抄卷七、別尊雜記卷二十〕 p2084  


白身觀自在菩薩

梵名 Śveta-bhagavatī。音譯尸吠多波誐嚩底。又稱溼吠多菩薩、白身菩薩、摩訶溼廢多菩薩、溼廢多白身菩薩、大白菩薩、白身觀音、白尊者、白觀自在菩薩。白,謂白淨大悲;身,謂聚集。故「白身」即聚集白淨大悲之意。位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上方第二位。密號普化金剛。種子為 (sa)。三昧耶形為開合蓮花。形像為通身呈白黃色,左手執蓮花,右手伸五指覆向肩,曲肱而安置於右膝上,右膝稍立起,坐於赤蓮花上。

關於此尊形像之含義,以其身呈白黃色、左手持蓮花,表示本來清淨之德;以修行成就,故顯佛智;右手安於膝上,表示普化眾生。此尊之印契為蓮華部普通合掌。又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四載有大白觀世音印,於卷二十三另載有此尊之五種印。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四載,此尊真言為:唵(oj)摩訶(mahā,大)鉢頭米(padme,蓮花)濕廢譡倪(śvetāvge,白身)虎嚕虎嚕(huru huru,覆覆)莎縛訶(svāhā)。此外,諸經軌中常將此尊與白衣觀音混淆為同一尊。〔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卷十五、卷三十、阿娑縛抄卷九十四、胎藏現圖曼荼羅〕(參閱「白衣觀音」2084) p2085


白檀

旃檀(梵 candana)之一種。又稱白旃檀、白檀香樹。旃檀為產於印度等熱帶地方之一種香樹,有黃、白、赤、紫諸種。白檀以樹幹帶白色,故有此稱。此種樹多供藥用,赤檀去風腫,白檀治熱病。此外尚可製香,以白檀製作為最上乘,稱為白檀香、白旃檀香。然慧琳音義卷八記載,以赤檀香為最優。密教認為焚燒白檀香,聞其香氣可滅除罪障;並以之為五香之一,修法時用之。又印度風行以其木材彫造佛像等。〔末利子提婆華鬘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八、大日經疏卷七、法苑珠林卷三十六華香篇、大唐西域記卷十秣羅矩吒國條、增廣本草綱目卷三十四〕(參閱「旃檀樹」4120) p2105


光明真言

全稱不空大灌頂光真言。略稱光言。指大日如來之真言、一切諸佛菩薩之總咒。根據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經所舉,光明真言如下:唵(oj,歸命、三身具足、供養)阿謨伽(amogha,不空)尾盧左曩(vairucana,光明遍照)摩訶母捺囉(mahāmudrā,大印)麼抳(mani,如意寶)鉢頭麼(padme,蓮華)入嚩攞(jvala,光明)鉢囉哆野(pravardaya,發生、轉)吽(hūj,菩提心、能破、恐怖)。詳釋之,即由大日如來之不空真實的大印,產生寶珠、蓮華、光明等功德,以大威神力照破無明煩惱,轉地獄之苦而令生於淨土之意。

受持真言者,可以滅生死重罪,除宿業病障,而獲得智慧辯才、長壽福樂。若以加持過真言之砂土散於死者身上,死者即可離苦得解脫。日本天台、真言,及其他各宗派,常用於日常之法會或施餓鬼會等儀式。此外,光明真言亦被刻記於塔婆上。〔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八、金剛頂經光明真言儀軌、覺禪鈔光明真言、大灌頂真言經鈔〕 p2176


光明真言法

指密教中,誦持光明真言,為滅罪、除病、息災等所修之祕法。此法尤以滅罪為主。又稱光明供、光言法。一般之土沙加持法,亦以修持此法為主。

不空羂索光真言經(大一九‧六○六中):「若有眾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真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中略)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中略)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捨所苦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華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

關於此法之本尊,諸家傳習不一。據覺禪鈔光明真言之說,或以不空羂索為本尊,或以阿彌陀佛為本尊。然深祕之傳習,則以胎藏大日如來為本尊。〔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八、光明真言土沙勸信記、薄草紙〕 p2177


光明真言曼荼羅

又作光明真言破地獄曼荼羅。即指將光明真言二十三字順時針書寫成圓形之字輪,中間書寫僧名等之曼荼羅。此係取光明真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遍照眾生界,破除無明煩惱黑暗之意。此曼荼羅為生死出離之大祕法與重罪頓滅之大神咒,由其功德可破地獄門,開菩提道。修此真言之字輪觀時,須於心內畫此曼荼羅,並順逆旋轉觀其字義。此曼荼羅法,出家、在家二者皆可傳授,出家者先結誦三昧耶戒印言,次結誦五色光印言而授之;在家者則結金剛合掌而授之。

又曼荼羅之中間,除僧名等外,尚書有胎藏界大日之五字真言,此五字為大日如來之心咒,圓形字輪之光明真言,則為大日如來之大咒。另有阿字(大日如來之心中咒),及金剛界大日、隨求、滅惡趣、一字金輪等之種子,書寫於字輪中間。〔不空羂索光真言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八、光明真言觀誦要門〕 p2177


吉祥天

梵名 Śrī-mahā-devī。音譯作室利摩訶提毘。為施福德之女神。又稱摩訶室利、室唎天女、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寶藏天女、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本為印度神話中之神,係那羅延天之妃,愛欲神(梵 Kāma)之母,後與帝釋、摩醯首羅、毘濕奴等諸神,一并為佛教所承,成為佛教之護法天神。據早期印度佛教之傳說,此天係毘沙門天之妃,其父為德叉迦,母為鬼子母神。

此天之異名眾多,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舉出十二種名稱,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舉出一○八種名稱。此外,尚有洛乞史茗(梵 Laksmī)、大海生(梵 Jaladhi-jā)等異名。

關於其形像,諸經典中說法不一,一般多作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施無畏印。在印度則有四臂、八臂之像。種子為 (śrī),三摩耶形為如意寶珠,小咒一般多用「唵摩訶室利曳莎訶」,有時亦用「阿落乞瑟弭曩捨也」。以此天為本尊而懺悔罪過之修法,稱為吉祥天女法、吉祥悔過法;修此法所用之曼荼羅,稱為吉祥天曼荼羅。此外,於修此法時,念誦隨求菩薩之真言,能消除附隨於此天之黑闇天女所作之災禍。黑闇天女為吉祥天女之妹,常伴隨其姊到處予人災禍,二姊妹相互隨逐,予人福禍,表示福禍相隨之義。

吉祥天女自古以來即受信仰,在日本亦甚受尊奉,後因盛行尊奉辯才天女為福德、增益之女神,故吉祥天女之信仰漸衰。〔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七、金光明經卷二功德天品、陀羅尼集經卷十功德天法、蘇悉地羯囉經卷中、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一、大隨求陀羅尼經卷上、毘沙門天王經、寶藏天女陀羅尼法〕 p2238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三昧耶戒

密教的戒律。又稱三摩耶戒、祕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三昧耶佛戒,略稱為三戒。乃立於三三平等一致之理,以眾生本有之清淨菩提心為戒體,法界無量之萬德為行相的祕密真言戒。為真言行者為止惡修善所修,戒法通顯密諸戒,即含攝五戒、八戒、具足戒等,而歸於「眾生諸佛平等一如」之一戒。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以此戒為三世無礙智戒,並說其戒相為四重禁︰「常不應捨法、捨離菩提心、慳吝一切法、不利眾生行。」《大日經疏》卷九釋云(大正39‧671a)︰「今此四戒如受具竟,已略示戒相,當知即是祕密藏中四波羅夷也。」而《無畏三藏禪要》稱此戒為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或稱真法戒,且以十重戒為其戒相,即(1)不退菩提心,(2)不捨三寶,(3)不謗三寶,(4)不生疑惑,(5)不令退菩提心,(6)不令發二乘心,(7)不輒說深妙大乘,(8)不發邪見,(9)不說我具無上道戒,(10)捨一切無利益事。此十重戒亦是波羅夷罪。

三昧耶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故此三昧耶戒亦具此等諸義。即︰

(1)行者初發心時,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佛地三昧道,照見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此即平等義,為三昧耶戒的根本義,故或稱此戒為生佛不二戒。

(2)既以三平等之理為緣,乃起大誓願,修大悲,行四無量、四攝等,能利益眾生,即本誓義。

(3)由本誓發得三三平等之戒體時,能除滅過去、現在、未來的惡業罪障,即是除障義。

(4)自驚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即是驚覺義。

授傳法灌頂時,須另設道場先授此三昧耶戒,其道場稱為三昧耶戒場、三昧耶戒壇。授戒的作法稱為三昧耶戒儀,或稱三昧耶戒作法。戒儀的順序如下︰先禮三寶,其次運心供養、懺悔罪障、請師、羯磨(四重戒、十無盡戒等)、授真言等。

在受三昧耶戒之後,退失本誓而不修行,稱為退三昧耶;或已受密法,卻對密藏產生疑謗之念,稱為破三昧耶;或未得阿闍梨允許,恣意見聞聖教口訣,稱為越三昧耶。此三類行,為真言宗之三大重罪,謂為三種重罪。此中,關於越三昧耶罪之義,《大日經疏》卷九嘗作如下之廣說,而謂(大正39‧675a)︰
「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為大事因緣,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

◎附︰吳明〈佛法戒律論〉(摘錄)

梵語三昧耶,義有多種︰(1)時(一時佛在)會(大會經)宗(顯示論)平等。(2)誓願。(3)警覺。(4)除垢障。三昧耶戒,即平等本誓戒,意謂與佛平等誓願。密宗修行,在傳法灌頂前,須先受三昧耶戒。由傳法之師男水自頭頂灌下,稱「傳法灌頂」,以示永不違越。三昧耶戒,就是以三種菩提心為戒。《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云︰
「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銳無惑,宜修佛乘。當發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餘果。誓心決定故,魔宮震動,十方諸佛,皆悉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所生之處,憶持不忘。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為次諸尊,皆同大毗盧遮那佛身。(中略)凡人願為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惟真言法中,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缺而不書。一者行願,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

所以三種菩提心,就是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以三種菩提心為戒,即三昧耶戒。此諸佛菩薩共同發心平等本誓之戒也。所謂行願者,如論云︰「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所謂勝義者,如論云︰「觀一切法無自性。」所謂三摩地者,如論云︰「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中略)照見本心,湛然清淨。」三種菩提心可分為大悲(行願)、大智(勝義)、大定(三摩地)三德。東密胎藏界則分為佛部(大定)、蓮花部(行願)、金剛部(勝義)三部。亦有分為觀音(行願)、文殊(勝義)、普賢(三摩地)三尊,或分為表德(行願)、遮情(勝義)與不二(三摩地)。

三昧耶戒,不同於一般戒律,乃祕密戒律,其中常有大阿闍黎或密宗傳人之心得,成為入密宣誓之必備儀式。按東密教法,如未受傳法灌頂,擅入密宗事相領域,將會構成「越三昧耶罪」。因行人尚未發菩提心,未能與佛平等誓願也。

「三昧耶戒」語出《大日經》〈具緣真言品〉所列舉之四重戒,即︰

(1)不應遠離菩提心︰因學密行人尚在因位,具有菩提心而未圓滿,時有遠離之虞。且菩提心為三昧耶戒之根本,菩提心存則三昧耶戒在;菩提心失,則三昧耶戒失,故首要告誡不應遠離。

(2)不離正法不(或起)邪行︰此條對出家在家行人有同有別。出家在家均不能離開正法,即不離佛法般若,此乃共同之點。但出家人為佛法常住,清淨梵行,故不能邪行,如淫事。在家人行菩薩道,需入世俗行事,有時難免邪行,如夫婦性生活。三昧耶戒於此開許,但前提是不能離開正法,即不能脫離般若,脫離菩提心而邪行,此乃差別之處。故出家人為不離正法不邪行,在家人為不離正法起邪行。

(3)於一切法不慳吝︰佛法為公,不得私有。菩薩行願,弘法利生。慳吝法施,是乃滅法。故於一切法,自人天乘以至佛乘諸法,皆應法施,不得慳吝。慳吝即失菩提心,違反平等本誓。然於此知,法施是為利人,說法施皆應當機。故對大乘根機,不應說小法令退墮;對小乘根基,不應說大法令疑謗;不應向外道輒說自具妙戒,自有大法,令其嫉恨退失。

(4)不得不饒益眾生︰此乃菩提心根本所決定,法爾如此;有「眾生有一不成佛者,我不成佛」之大定;有「觀一切法自性,法爾如是,我為法王,如法自在」之大智。有一不饒益眾生,即遠離菩提心,違犯平等本誓。

以上四重戒,即佛所說三昧耶戒。亦即諸佛之平等本誓。以後四重禁戒,具體發展成為十重戒,亦稱十波羅夷。此十重戒在顯密二教中又各不相同。

顯教十重戒即《梵網經》所說十無盡藏戒,犯此戒律,則得波羅夷罪。即戒律中之嚴重罪。顯教十重戒是︰殺、盜、淫、妄語、酤酒、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

密教十重戒有三種,其中二種是《大日經疏》所說,另一為善無畏三藏所說。《大日經疏》第一種十重戒為︰(1)不應捨正法。(2)不應捨離菩提心。(3)於一切法不應慳吝。(4)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5)不謗一切三乘教法。(6)不應於一切法生慳吝。(7)不得邪見,撥無因果。(8)於發大心人勸其深心,不令退息。(9)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說大法。(10)菩薩常當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

《大日經疏》第二種十重戒為︰(1)不捨佛寶,(2)不捨法寶,(3)不捨僧寶,(4)不捨菩提心,(5)不謗一切三乘教法,(6)不慳吝一切法,(7)不起邪見,(8)不阻止他發大心,亦不得見其懈退而不勸發,(9)不差機說法,(10)不施一切不饒益他物。

善無畏《無畏三藏禪要》之十重戒為︰(1)不應退菩提心,妨成佛故。(2)不應捨三寶皈依外道,是邪法故。(3)不應毀謗三寶及三乘教典,背佛性故。(4)於甚深大乘經典不通解處不應生疑惑,非凡夫境故。(5)若有眾生已發菩提心者,不應說如是法令退墮,趣向二乘,斷三寶種故。(6)未發菩提心者,亦不應說如是法,令彼於二乘之心,違本願故。(7)對小乘人及邪見人前,不應輒說深妙大乘,恐彼生謗獲大殃故。(8)不應發起諸邪見等法,令斷善根故。(9)於外道前不應自說我具無上菩提妙戒,令彼以瞋恨心求如是物不能辦得,令退菩提心,二俱有損故。(10)但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應作及教人作、見作隨喜,於利他法及慈悲心相違背故。

總攝上說,三昧耶之十戒條文歸納如下︰

(1)不退菩提,不離菩提心。

(2)不捨離三寶,不皈依外道。

(3)不毀謗三寶,不謗三乘法。

(4)不應捨正法,不疑大乘法。

(5)不應起邪見,不撥無因果。

(6)於法不慳吝,不差機說法。

(7)不應向大心,說法令退墮。

(8)不應向小根,輒說微妙法。

(9)不應向外道,自說具妙戒。

(10)必饒益有情,不作損害行。

藏密修學,亦首依持三昧耶戒,但其所出經典與唐密、東密略有不同。藏密三昧耶戒取自德光《律經》、慧賢《律經注》與宗喀巴《祕密戒頌》。藏密以原始乘所守為別解脫律儀,大乘所守為菩薩律儀,金剛乘所守則為密咒律儀。藏密戒中亦按修學次第等級不同而有不同之戒。未受何級灌頂修持何級密法者,即不得與聞其三昧耶戒。但菩薩戒亦為密宗戒之基礎,故學密在受「十四根本墮」三昧耶戒前,必須先受菩提戒。此為東密、台密、藏密所同,蓋非大乘菩薩行人,不得入密也。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施諸餓鬼飯食及水法》;《大日經疏》卷五、卷十一、卷十六、卷十七;《菩提心論》;空海《三昧耶戒序》;《栂尾祥雲全集》第二卷;高井觀海《密教事相大系》第三編;上田天瑞《戒律の思想と歷史》。


十一面觀音

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全稱十一面觀音菩薩。係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扒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

此一觀音的著名,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名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依佛典所載(大正20‧149a)︰「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中略)欲除一切諸魔鬼神障難不起故。」持這一神咒的人,現身可得十種功德(無病、常念佛、衣食充足等)及四種果報(臨終見佛、永不墮地獄、不為禽獸所害、命終生無量壽國)。由於神咒效驗如此,因此持誦該咒及尊崇該咒本尊十一面觀音者,歷代不乏其人。

此一觀音出現在漢譯經軌中,為時甚早,僅次於聖觀自在菩薩。依《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所說,其形像為(大正20‧150c)︰
「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瞋面,右廂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作大笑面,頂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後著光。又,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蓮花;展其右手以串瓔珞,施無畏手。」

然而,古來所見的圖像,未必皆如該經所載。其十一面的配置有種種不同,或有二臂、四臂、八臂之異。例如︰

(1)《十一面儀軌》出四臂說,謂右第一手是施無畏,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執蓮花,第二手持軍持(即瓶)。

(2)印度孟買卡內利(Kanheri)石窟安置的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安一面,合為十一面。

(3)山西省太原縣天龍山第九窟有二臂像,本面頂上的周圍刻十面,其上又安一佛面。左手屈而持鉢,右手垂下作施無畏印。

(4)新疆省高昌出土的十一面像,本面頂上有五面,其上又有二面,更上有一面,本面的左右耳各安一面。

此外,敦煌千佛洞第一○二窟的壁畫像,及西藏所傳畫像皆有八臂像。前者是本面頂上安五面,其上又安二面,二面中間安化佛一體,其上更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瞋怒相。八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月珠,第三手執幢幡,第四手結施無畏印。右第一手執紅蓮花,第二手持日珠,第三手持錫杖,第四手則剝落不明。後者是本面頂上安三面,其上再安三面,更上又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八臂中,左右第一手於胸前合掌。左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弓矢,第四手持羂索。右第二手持數珠,第三手持法輪,第四手作與願印。




此一觀音的特殊形像──十一面,有其特殊的象徵意義。十一面中,前三面為慈相,是菩薩見到行善眾生時生出慈心的大慈與樂相。左三面為瞋相,是見到行惡眾生時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見到淨業眾生時所發出的讚嘆、勸進相。最後一面是暴笑面,是見到善惡雜穢眾生時,為使其改惡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頂上的佛面,是為修習大乘的眾生所作的說法相。關於這十一面的配置,歷代佛徒所繪頗有不同。此外,或謂前左右各有三面,乃象徵度化三有之眾生。或言寂靜相三面表示清淨行者的三毒,威怒的三面表示破除障礙善男善女正道正行的三障,利牙三面表破除惡魔惡人等左道的三障,後面的笑怒相表斷三毒等之後必得一切智。此十面為大悲方便之化儀。頂上佛面則為本地法身,即此十一面表因果一體本迹不二之義。

在密教胎藏現圖曼荼羅中,此觀音位列蘇悉地院北端,具四臂,趺坐於蓮花上。本面兩側各有一面,其上有五面,更上有三面,合本面而成十一面。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軍持。

蓋蓮花表眾生本具之自性清淨心,軍持瓶是長養此蓮花的大悲甘露水,數珠表精進義,對一切眾生施無畏故結施無畏印。或言念珠表大悲之德,施無畏表大慈之德,蓮花表三昧之理,澡瓶表大悲智之義。或謂念珠表根本智、大圓鏡智,智斷煩惱,故為調伏義。施無畏乃三業之化用,是成所作智,為息災義。蓮花表觀音之體,是妙觀察智,花為人所愛,故為敬愛義。澡瓶表以甘露之智水潤澤一切眾生,是平等性智,為增益之義。四智之總體為法界體性智,故此尊為蓮華部五智圓滿之尊。

十一面觀音之密號為變異金剛,或稱慈愍金剛。種子為「迦」(ka)。以開敷蓮華或軍持為三昧耶形。印契是作金剛合掌,深叉十指,然後舉至頭上。此即行者觀十指為十面,加自己的一面而成十一面,自身即成十一面尊之身。

另外,有為除病而供養此尊之法,稱之為十一面法。有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之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

學術界中,有人以為十一面觀音係婆羅門教的神祇Ekadaśa-rudra演化而來,大約在五、六世紀時被吸收入佛教之中云云。

〔參考資料〕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陀羅尼集經》卷一、卷二、卷四、卷十二;《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 經》卷一;《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土砂加持

密教修法之一。又稱加持土砂。砂又作沙。以光明真言「oṃ amogha vairucanamaha mudra mani padma jvala pravarttyahuṁ」加持土砂一○八遍,再將土砂加持病者,則可除病苦。或將土砂撒在屍骸、墓上或塔上,亡者可滅罪生善、轉凡得聖,往生極樂淨土。

行此法須自深山幽谷或河海等人跡罕至之處,取自極清淨之土砂,用淨水洗淨,日光下曬乾,盛入淨器,置於密壇上或壇邊、壇下。如係依菩提流志所譯《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八〈灌頂真言成就品〉及不空譯《不空羂索光真言經》為準據而修,則觀土砂即舍利,舍利即寶珠。依前書〈灌頂真言成就品〉所載(大正20‧385c)︰
「若諸眾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世界,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屍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墓上塔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來不空毗盧遮那如來真實本願大灌頂只言、加持沙土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捨所苦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華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八;《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元曉《遊心安樂道》;《芝園集》卷下〈秀州呂氏靈骨贊〉;《光季言土砂勸信記》卷上;《光季言金壺集》;《溪嵐拾葉集》卷七十一。


大自在天

印度教濕婆(Śiva)神的異名。音譯摩醯首羅、摩醯伊濕伐羅。又稱商羯羅(Śaṅkara)、嚕捺羅(Rudra)、伊賒那(Iśāna)、獸主(Paśupati)、摩訶提婆(Mahādeva)等。


大自在天


在印度的文化傳統中,此神原與毗溼奴同居梵天之下,後來成為三者同位。在印度教中,大自在天被視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創造者。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後,成為居住在色究竟天(Akaniṣtha,阿迦膩吒天)的聖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視為是位居法雲地的聖者。另有人將自在天與大自在天視為同體,但自在天是欲界天,與色界中最上層次的大自在天應有所區別。而在密教中,大自在天則被視為是十二天之一。

◎附︰〈摩醯首羅〉(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摩醯首羅,係諸天之主。又稱作摩醯濕伐羅、莫醯伊濕伐羅。譯作大自在天、威靈帝。或別名為商羯羅(Saṅkara)、伊舍那(Iśana)、嚕捺羅(Rudra)。《慧苑音義》卷上云(大正54‧440c)︰「此大王於大千界中得自在故。」《外道小乘涅槃論》說摩醯首羅和梵天、那羅延是一體三分,是生滅之因,一切物皆由此天生滅。在印度,禮拜此天之一派,被稱為摩醯首羅論師。《入大乘論》卷下謂,毗遮舍摩醯首羅和伊舍那摩醯首羅是第六天王。然而一般說法則認為,摩醯首羅是以色界四禪天之頂上(即色究竟天)為住處,稱作天主、大千界主或娑婆主。

《大智度論》卷二揭示其像容,云(大正25‧73a)︰「八臂三眼,騎白牛。」佛教界自古以來皆用「伊字三點」、「天主三目」之語來比喻鼎立之三位。在密教之中,胎藏界外金剛部院西方繪有其像。《祕藏記》謂其像是紫色,持鉾,乘黑水牛。其妃稱為烏摩(Umá)。在印度教之中,認為他是三神之一的破壞神,稱為濕婆(Śiva)。古來佛教認為此天是在色究竟天之上,第十地菩薩必在此成佛。《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地品〉云(大正9‧542c)︰「於一切佛得授記故,得一切世間高大身故。」《十地論》卷一釋之而說有兩種利益為(大正26‧125c)︰「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現報利益是指在因位而受授記;後報利益是指於摩醯首羅天而成報身佛。《探玄記》卷九(大正35‧284b)︰「此是世間中最高勝處,於彼現成佛,故云世間高大之身。」又,《大乘起信論》云(大正32‧581b)︰「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寄六欲、四禪之十天而顯十地之華報,故第十地相當於色究竟天。

《成唯識論》卷七云(大正31‧40b)︰「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就此自在宮,法相宗有兩種說法︰一是第十地菩薩初往的自在宮;二是第十地滿心將成正覺之時所居的自在宮。初往的自在宮是色究竟天上所現的菩薩華報淨土,為他受用土所攝,是菩薩地前所造的業、所感的土。其分齊應在色界之頂現出。然而,菩薩於十地滿心受佛位時所居之土,並非必在色究竟之上,其所處不定。此因菩薩欲受佛位時,未必需要去此往彼,而可以不移動位置,即當處而變為自在宮。此出自《義林章》卷七(末)、《了義燈》卷六(本)。

關於所處不定之說,《佛地論》卷一為證明「如是淨土為與三界同一處所為各別耶」而舉出三說,第一是說各別有所處,在淨居天上,或在西方;第二是說同處,淨土周圓無有邊際而遍法界;第三是說如實義,即(大正26‧293c)︰「實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亦不可說即三界處,若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此所處不定之說即是根據第三說而產生的。慈恩、慧沼等師皆以此為正義。

關於此自在宮是否攝於三界,《了義燈》卷六(本)引用《瑜伽論》所說的「色界中有十八住處」而說自在宮並非攝於淨居。然而,十地菩薩是能變的第八,猶是有漏,故當攝於三界。《義林章》〈佛土章〉說有異熟識必是攝於三界。若果如此,自在宮應是別立於五淨居之外,而為色界所屬。

〔參考資料〕 《入大乘論》卷下〈願修諸行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一;《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梵網經》卷上;《大教王經》卷十一;《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下;《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六。


大黑天

梵名Mahākāla,漢譯有嘛哈嘎拉、摩訶迦羅、大黑天、大黑天神等名。東密相傳此尊係大日如來為降伏惡魔所示現的忿怒藥叉形天神,藏密相傳係觀世音菩薩顯化的大護法。這是日本與西藏兩系密教都相當重視的修法對象。

大黑天具有戰鬥神、廚房神、塚間神與福德神之四種性格。其故如次︰其一,由於此神有無量鬼神眷屬,且長於隱形飛行之藥術,因此能在戰爭時加護那些向他祈求的眾生。其二,此神能使食物經常豐足,因此印度寺院與我國江南民間,常有人在廚房祀奉。其三,此神也是佛教徒在墳場中祀奉的神祇之一。其四,相傳此神及其眷屬七母女天,能予貧困者以大福德。

關於此一天神的形像,通常分為二類。一類作忿怒形,依「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所載,其身現黑色,坐在圓座上,火炎髮上竪,三面六臂。右第一手執偃月刀,二執骨念珠,三執小鼓。左第一手執天靈蓋,二執三叉戟,三執金剛繩,左右方之上雙手握住一張展開的象皮。另一類作凡人形,戴圓帽,背負一囊,持小槌,踏米袋。在修法時,忿怒形多用在作降魔法時;凡人形則用在求福德之時。

修習東密與藏密的人,對大黑天法頗為重視,其目標大多在祈禱為行者除魔,修行勝利成就與求福德。依「大黑天神法祕密成就次第」所述,此法至為祕密,非入室弟子不傳,甚至於付予萬金也不輕傳。

◎附︰〈大黑天〉(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密教守護神之一。音譯為摩訶迦羅、莫訶哥羅,意譯為大黑或大時,又稱摩訶迦神,或摩訶迦羅神、大黑神、大黑天神。印度教以此神為濕婆神(Śiva)的別名,或為濕婆之后突迦的化身(或侍者),主破壞、戰鬥;佛教則視之為大自在天的化身,或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等,諸說不一,概述如下︰

(1)《大日經疏》等以此天為毗盧遮那佛的化身,即降伏荼吉尼的忿怒神。《大日經疏》卷十謂(大正39‧687b)︰「毗盧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門,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

(2)以此天為藥叉王,為波羅奈國的守護神。據《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分布閻浮提品〉所載,大黑天女與善髮乾闥婆等俱護持養育波羅奈國。不空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謂(大正19‧423a)︰「大黑藥叉王,婆羅拏斯國。」

(3)以此天神為摩醯首羅之化身,亦即塚間神、戰鬥神。《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護國品〉云(大正8‧840b)︰「乃令斑足取千王頭,以祀塚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唐‧良賁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謂(大正33‧490a)︰「言塚間者,所住處也。言摩訶者,此翻云大。言迦羅者,此云黑天也。(中略)大黑天神,鬥戰神也,若禮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嚮祀也。」良賁且引不空三藏之說,謂大黑天神係摩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食生人血肉,有大力,所作勇猛,戰鬥等法皆得勝,故大黑天神即戰鬥神。

(4)《玄法寺儀軌》卷二列出暗夜神(即黑闇天)之真言,其下註為大黑天神。此即以大黑天神為黑闇天。

(5)以此天為財福神,司飲食。《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受齋軌則〉條載(大正54‧209b)︰
「又復西方諸大寺處,咸於食廚柱側,或在大庫門前,彫木表形,(中略)黑色為形,號曰莫訶哥羅,即大黑神也。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屬,性愛三寶,護持五眾,使無損耗,求者稱情。但至食時,廚家每薦香火,所有飲食隨列於前。(中略)淮北雖復先無,江南多有置處,求者效驗,神道非虛。」

日本諸寺根據《南海寄歸傳》所說,盛行於庫廚安置二臂大黑天像。後世更以之為七福神之一,有時且與大國主命混同,謂其乃授與世間富貴官位之福神,其信仰之風頗盛。

關於其形像,《最勝心明王經》謂,大黑天被象皮,橫把一槍,一端穿人頭,一端穿羊。《大黑天神法》載,青色三面六臂,最前面的左右手橫執劍,左次手提取人之髮髻,右次手執牝羊,次二手於背後張被象皮,以髑髏為瓔珞。《胎藏現圖曼荼羅》之像同此,唯羊與人頭左右相反。《慧琳音義》卷十說是八臂,身青黑雲色,二手於懷中橫把三戟叉,右第二手捉青羖羊,左第二手捉一餓鬼頭髻,右第三手把劍,左第三手執朅吒罔迦(Katabhaṅ-ga,髑髏鐘,此是破壞災禍之標幟),後二手各於肩上共張一白象皮如披勢,以毒蛇貫穿髑髏以為瓔珞,虎牙上出,作大忿怒形,足下有地神女天,以兩手承足。《南海寄歸傳》則說是神王形,把金囊,踞於小床而垂一腳。


大黑天


又,此天神的三昧耶形為劍,種子是「琰」(yaṃ)。《大黑天神法》載其真言為︰唵蜜止蜜止(micch micch,降伏)舍婆隸(śvare,自在)多羅羯帝(taragate,救度)娑婆訶。

此外,藏傳佛教名之為瑪哈嘎拉,為護法之主尊。其形像頗多,性質皆異,茲分述如下︰

(1)薩迦派二臂大黑天,又名刑罰主大黑天,由元代八思巴帝師傳入宮廷。一面二臂,頭戴五骷髏佛冠,鬚髮紅赤上揚,身藍黑色,右手持金剛鉞刀,左手持顱器,兩手捧杖刀,刀內隱有神兵無數。主要在保護喜金剛行者。

(2)四臂大黑天,傳為勝樂金剛之化身,身青藍,持杵、劍、戟及嘎巴拉,有雙身相者。主要護持大手印行者。

(3)六臂大黑天,有黑、白等。黑色為香巴噶舉及格魯派之主護法,手持鉞刀、小鼓、人骨念珠及顱器、三叉、金剛繩。

(4)白色六臂大黑天,為財神之一,手持摩尼寶、鉞刀、小鼓及三叉、顱器等,威神甚大。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七、卷十五、卷二十五、卷二十七;《理趣釋》卷下;《青龍寺儀軌》卷下;《諸說不同記》卷十;《寂照堂谷響集》卷四。


不空成就如來

五方佛之一。密教胎藏界稱之為北方天鼓雷音佛。顯教經典稱之為天鼓音佛、雷音王佛等名。

不空成就佛在顯教裏較不為人所知,也很少為人所單獨膜拜與供奉,其意義主要表現在密教修法時的觀想上。

在五方五佛之中,不空成就佛的方位是北方,象徵的顏色是綠色。此佛代表大日如來之成所作智,所以也象徵能以大慈方便,成就一切如來事業及眾生事業。依密教所傳,修法者由於不空成就佛的加持,於諸佛事及有情事,皆能成就;而且能成辦自他兩利之行,而遠離煩惱。


不空成就如來


依《諸佛境界攝真實經》所載,不空成就佛的印契是施無畏印,即左手執衣兩角,右手展掌、豎其五指,當肩向外。這一印相,象徵此一佛陀拔濟有情與所作成辦的功德。如勤修以此佛為本尊之法,則可證入不空成就如來三昧。

在密教圖像裏,不空成就佛的四方,通常都安有四位菩薩。四位菩薩的方位與顏色如下前方是金剛業菩薩,肉色;右方是金剛護菩薩,青色;左方是金剛牙菩薩,白黃色;後方是金剛拳菩薩,青色。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二;《祕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上;《兩部曼荼羅私鈔》卷下。


五佛

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五方佛、五聖,或稱五禪定佛(pañca dhyāni-buddhāḥ)。指密教中以大日如來為首的五尊佛,有金剛界五佛與胎藏界五佛之別。

金剛界五佛,即毗盧遮那(Vairocana)、阿閦9a39(Akṣobhya)、寶生(Ratna-saṁbhava)、阿彌陀(Amitabha)、不空成就(Amogha-siddhi)。此五佛居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的五解脫輪。其中,毗盧遮那佛身白色,結智拳印,位於中央。阿閦佛身黃金色,左手握拳置於脇部,右手下垂觸地,位於東方。寶生佛身金色,左手握拳安於臍部,右手向外結施願印,位於南方。阿彌陀佛身亦金色,結三摩地印,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亦呈金色,左手作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位於北方。此五佛之種子字依次為「鍐」(vaṃ)、「吽」(hūṃ)、「怛落」(trāḥ)、「紇哩」(hrīḥ)、「惡」(aḥ)。

胎藏界五佛,即大日、寶幢、開敷華王、無量壽、天鼓雷音;亦即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中的五佛。其中,大日如來位於中央,身呈黃金色,結法界定印。寶幢如來在東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於脇部,右手結觸地印。開敷華王如來在南方,身呈黃金色,結離垢三昧。無量壽如來在西方,身亦呈黃金色,結彌陀定印。天鼓雷音如來在北方,身呈赤金色,為入定之相。種子字依次為「噁」(āḥ)、「阿」(a)、「阿」(ā)、「暗」(aṃ)、「惡」(aḥ)。

蓋金剛界為果曼荼羅,表智;胎藏界為因曼荼羅,表理,故五佛的種子字與色相等雖然不同,其體則無差別。即大日如來與阿彌陀如來在胎金兩界中,名稱相同;而胎藏界的寶幢如來、開敷華王如來、天鼓雷音如來依次相當於金剛界的阿閦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

此五佛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乃因其為法界體性智等五智所成。五佛配於五大、五方等,此有兩傳。即︰

(1)不空三藏依本有門胎藏之義,以中因為宗,故順世間五行之配例,以地大配中央大日,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火大配南方寶生,風大配西方阿彌陀,空大配東方阿閦。

(2)善無畏三藏則依修生金剛界之義,以東因為宗,故以地大配東方阿閦,水大配西方阿彌陀,火大配南方寶生,風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空大配中央大日。此二義原係兩部之宗義,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廢。

約體大之曼荼羅言之,五佛乃大日所具的五智五佛,為本有的五大。約體相合論之曼荼羅言之,則大日乃本有的總德,為體大之位。四佛即四曼相大,乃自大日流出之修生別德。就五佛是五智輪自性論而言,般若菩薩、金剛薩埵、金剛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金剛牙菩薩依次為五佛之正法輪,不動尊、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順次為五佛之教令輪。

西藏所傳五佛,稱為五禪定佛,即住於淨土而化現人身佛的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牟尼與彌勒。此五佛生在人間化度眾生。以普賢、金剛手、寶手、蓮華手、一切手為五法子禪定菩薩,其於人身佛入滅後擔當起度生濟世之事。

此外,《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二以五明妃代表五佛的五位,即東方帝釋方安金剛明妃,南方焰魔方安遨哩明妃,西方水天方安嚩哩明妃,北方酟尾羅方安金剛拏吉尼,中央安無我明妃。此與尼泊爾所傳類似。另依《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載,五佛為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此與上述所說之五佛不同。

◎附一︰《西藏密教研究》第五章(摘錄)

獨特的密教五佛,是以大日如來為首的五尊佛。關於密教五佛的成立與展開,松長有慶博士曾作過研究,據松長有慶博士所說︰此五佛是直承自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第十六冊)和佛陀跋陀羅譯《觀佛三昧海經》(大正第十五冊)所說的下表四佛。


┌──┬────┬──────┐
│方位│佛 名│佛 國 土│
├──┼────┼──────┤
│東方│阿門佛 │妙喜國土 │
├──┼────┼──────┤
│南方│寶相佛 │歡喜國土 │
├──┼────┼──────┤
│西方│無量壽佛│極樂國土 │
├──┼────┼──────┤
│北方│微妙音候│蓮華莊嚴國土│
└──┴────┴──────┘


此二經的四佛思想,來自從空間方面擴大解釋佛陀的多佛思想,或者是伴此而起的多佛國土思想。其後,經過《一字佛頂輪王經》和《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等的過渡經典,直到《大日經》,出現解釋法身的中央大日如來,多佛思想乃轉變成統一的宇宙觀。

這種傾向,完成於瑜伽部密教的中心經典《初會金剛頂經》(別稱《真實攝經》,Tatt-vasaṃgraha),五佛即以大日如來為中尊而形成的密教世界。茲以《初會金剛頂經》以及相關的經軌(如︰阿難陀格爾巴的註釋等)所說的圖像為準,列表如下︰


┌────┬──┬──┬──┬────┬───┬────┐
│五 佛│部族│方位│色身│ 印 │ 座 │三昧耶形│
├────┼──┼──┼──┼────┼───┼────┤
│ 大日 │如來│中央│ 白 │(智拳)│ 獅子 │(法輪)│
│ │ │ │ │ 覺勝 │ │ 佛塔 │
├────┼──┼──┼──┼────┼───┼────┤
│ 阿門 │金剛│ 東 │ 青 │ 觸地 │ 象 │ 金剛杵 │
├────┼──┼──┼──┼────┼───┼────┤
│ 寶生 │ 寶 │ 南 │ 黃 │ 與願 │ 馬 │ 寶 │
├────┼──┼──┼──┼────┼───┼────┤
│ 阿彌陀 │蓮華│ 西 │ 赤 │ 禪定 │ 孔雀 │ 蓮華 │
├────┼──┼──┼──┼────┼───┼────┤
│不空成就│羯磨│ 北 │ 綠 │ 施無畏 │金翅鳥│ 羯磨 │
└────┴──┴──┴──┴────┴───┴────┘


西藏和拉達克完全的繼承瑜伽部密教的五佛,另一方面,又加入了新的成分,且在無上瑜伽密教成立之時,在思想上,導入「五佛即五蘊,五佛即五煩惱」的教義。

此二種思想,在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不是此處所要討論的,此處僅就圖像的變化作一敘述。首先,在瑜伽部密教裏,結智拳印的大日如來,在無上瑜伽密教中,則已變成轉法輪印。

第二,在曼荼羅中,金剛部的阿閦佛勢力增大,取代佛部的大日,兩者之間的位置交互相換。

第三,在瑜伽部密教裏,尚未明確地標出各尊的明妃,但在無上瑜伽密教,則有很清楚的規定。


┌────┬──┬────┬────┐
│五 佛│色身│ 印 │ 座 │
├────┼──┼────┼────┤
│ 大日 │白色│轉法輪印│獅子座 │
├────┼──┼────┼────┤
│ 阿門 │青色│觸地印 │象座 │
├────┼──┼────┼────┤
│ 寶生 │黃色│與願印 │馬座 │
├────┼──┼────┼────┤
│ 阿彌陀 │赤色│禪定印 │孔雀座 │
├────┼──┼────┼────┤
│不空成就│綠色│施無畏印│金翅鳥座│
└────┴──┴────┴────┘


其次,在拉達克的事例中,還可見到遺存下來的瑜伽、無上瑜伽的五佛。南姆格爾王朝以後的寺院,沒有瑜伽部密教的五佛,至於屬於《金剛頂經》系統的阿爾齊袞巴等古寺院的曼荼羅,或榭袞巴下的摩崖線刻的五佛,或金銅佛等,可視為壁畫以外的種別。

另外,無上瑜伽密教系的五佛,常被描繪在壁畫上,例如,飛揚袞巴正殿的左壁上,繪有線條清楚,色彩濃厚的五佛,其配列如下表︰

以上五佛,原則上是無上瑜伽密教系的表現方式,大概可從其配列方式推測是以大日為中心。同樣的,拉馬優魯袞巴獅子巖堂的五佛塑像,也是置大日如來於中央,但是,無上瑜伽密教則大都以阿閦佛代替大日如來。拉達克還有二者相當晚期的過渡期圖像。

另外,也有人稱此五佛為「五禪定佛」。這個用語是十九世紀的學者,首先在尼泊爾使用的,其後,B.巴達恰里雅等印度學者也跟著沿用。因此,遂擴展為世界性的用語。但這種稱呼,在第一手資料的梵本中並未發現。因此,能否使用,不得不多作考慮。

◎附二︰神林隆淨著‧歐陽瀚存譯《密宗要旨》第十五章(摘錄)

五佛者︰大日(Mahā-vairocana)、阿閦(Akṣobhya)、寶生(Ratna-saṃbhava)、無量壽(Amitāyus)、不空成就(Amog-ha-siddhi)。其中,大日如來稱為普門尊(Samanta-mukha-pradhāna),餘四佛稱為一門尊(Eka-mukha-pradhāna)。但法界體性智,為大日尊內證之智德,乃至成所作智,為不空成就佛之內證智德。於此五佛五智之關係,法界體性智有如何重要之位置,足可推知。自經典史上觀之,四佛之存在,既已明顯後,大日如來始現於經典中。惟就真言密教之立場,全與此相反,視四佛為大日如來之分身,乃大日如來四智之表現。大日如來之內證,雖為法界體性智,若由四智為此智之表現考之,則五智中,法界體性智為根本,故於五智中為最高之物,厥義甚明。

又五佛之中,大日如來,備具觀照諸法界實相之智德。阿閦佛,備具明了觀見諸法法界種種相之智德。寶生佛,住於無我他彼此差別執情,平等一體之理念,備具觀照萬有種種相之智德。阿彌陀佛,對於普遍眾生界,住於攝取不捨之大慈悲心。不空成就佛,因於濟生利民,而當實際的活動。易言之,真言行菩薩,入於佛果位後,名觀照阿字諸法,本不生際不可得之理之智,為法界體性智。名如實觀照諸法萬有種種相,如實有狀態之智為大圓鏡智。又名照見生佛一如,凡即是佛之妙諦之智為平等智。以攝化利生之智,名妙觀察智。以接於直接所化眾生實行方面之智,為成所作智。在於似此意義之五智中,法界體性智,自為諸法根本之絕對真理,觀照密教所謂阿字本不生不可得之理之大智慧,而可認為精神生活中之基本物者,於佛果之位,此法界體性智為一切精神生活之綜合體,故謂自此根本智(mūla-jñāna),以生出大圓鏡智等之四智也。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法門》;《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一;《大教王經》卷三;《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一;《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二;《無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經》卷三。


火天

古印度神祇之一,為「火」的神格化。又稱火光尊、火仙或火神。梵語音譯作阿耆尼,或阿哦那。此天自《吠陀》時代即廣受崇拜,在《吠陀》的偈頌中,獲讚詠的次數僅次於帝釋天,並被視為地上諸神之首。《梨俱吠陀》更以此天為諸神中之最年輕者。

此天又與帝釋天(或風天,Vayu)、日天(Sūrya)合稱吠陀三尊。其特色係以多種形態顯現於不同的場所,象徵破除黑暗的光明、燒毀不淨的淨化力。有時他是神、人之間的使者、仲介者;有時是家庭神,給予信者恩惠,並帶來繁榮與富足;有時是守護神,保障居家平安。

在密教體系中,此天為護世八天之一、十方護法神王之一,及十二天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羅中,位列外金剛部東南隅。如《大日經疏》卷五云(大正39‧634a)︰
「東南隅布列諸火天眾,住火焰中。額及兩臂各有三灰畫,即婆羅門用三指取灰,自塗身象也。一切深赤色,當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圓中,左手持數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門之一身。為引攝火祠韋陀梵志,方便開示佛、圍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壇,淨修梵行之標幟也。」

又,在金剛界曼荼羅中,此天是外部二十天之一,被配列於西方。其形像呈肉色,左手執仙杖,右手持三角火輪。《十二天供儀軌》云(大正21‧385c)︰「東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仙,垂左腳,蹉右足。」

《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云,東南火神大梵仙,其身紅色,執軍持,乘坐紅色羖羊座;《修藥師儀軌布軌法》云,南方山羊座上之火天,身呈紅色,手持火爐。此外,另有呈一面三口四臂、三面三目四臂或四面四臂等形像。

此天的色彩形相,隨息災、增益等法之不同而有別。如《大摩里支菩薩經》卷二云,作息災法時是滅罪火天;增益法時是黃金色、身相圓滿;敬愛法時是像曼度迦花般的紅色,稱為迦目迦火天;降伏法時則身穿黑衣,口出利牙,作大惡相,如劫火洞然,稱為忿怒火天。另據《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三〈護摩法品〉所述,作增益法時,火天身呈深黃色,手執金剛杵,住本天宮,作自在相;作息災法時,火天身呈白色,穿白天衣,手持閼伽瓶,自在而住;作敬愛法時,火天身作赤色,左手放光住風天位;作調伏法時,火天身黑如煙等之色,住在天宮。

依據火焰騰空可達天界的信仰,古代印度人認為火天是神與人之間的使者,因而在行供養儀時,也常招請火神;由此思想演變為將物體投入火中以供養諸神,這就是所謂護摩(火供)。密教承襲此風,在修護摩法時,先設火天段供養火天,然後供養諸尊。如《大日經》卷六〈世出世護摩法品〉云,婆羅門認為有四十四種火神,而密教認為有十二種火神。《大日經疏》卷二十解釋其中第一位火神,云(大正39‧780c)︰「此火神即名為智。其相端嚴作金剛色,以圓仕鬘而自圍遶,處此光中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性滿足,此智光即是毗盧遮那之別名也。」意即由於火能燒燬物體,因此以護摩爐為火天之口,而投以供物,也就是表示以智火燒盡煩惱。

又因火的發熱與寒暖季節有關,因此而衍生由此天的喜怒而有寒暖等或順或違的思想,如《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云,火天喜時有二利益,一是人身熱氣隨時增減,二是時節不逆。但瞋時也有二損,一是人身熱氣非時增減,二是自然散火,焚燒諸物。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七〈護摩增益品〉;《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胎藏界七集》卷下;《金剛界七集》卷下;《阿娑縛抄》卷一五三〈火天〉;《行林》卷六十一。


光明真言

密教陀羅尼之一,為大日如來之真言、一切諸佛菩薩之總咒。又名不空大灌頂光真言、大灌頂光真言,略稱光言。即「唵、阿謨伽、尾盧左曩、摩訶母捺囉、麼抳、鉢納麼、入縛攞、鉢囉韈哆野、吽」(oṃ amogha vairaca-na mahāmudra maṇi padma jvala pravart-taya huṁ)。其中,「唵」表歸命。「阿謨伽」表不空之義。「尾盧左曩」表大日遍照之義。「摩訶母捺囉」表大印之義。「麼抳」表寶珠之義。「鉢納麼」表蓮華之義。「入縛攞」表光明義。「鉢囉韈哆野」表發生或轉義。「吽」表金剛不壞之義。全句詳釋為「由彼大日如來之不空真實大印,衍生寶珠、蓮華、光明等功德,以如來大威神力,照破無明煩惱,轉地獄之苦,令生於淨土。」

此陀羅尼流傳甚早,如新羅‧元曉《遊心安樂道》及契丹‧道㲀《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皆有引用。《不空羂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略稱《光季言經》)述其功德云(大正19‧606b)︰「若有眾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真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中略)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墓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土沙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捨所苦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華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

另外,亦能除現世病障、鬼嬈、眼病、毒蟲之害等。關於此真言之本尊,異說紛紜。或謂大日,或言不空羂索觀音,或言阿彌陀佛等等。

在日本,自明慧上人(高弁)依據《光季言加持土沙義》,宣揚光季言信仰以來,真言、天台及其他諸宗常用於施餓鬼會與日常法會。甚至塔婆亦有刻記,迄今仍然盛行。

又,依此法儀軌以修之密法,謂之「光季言法」。如依此法加持土沙以散佈亡者墓上,則謂為「土沙加持作法」。以光季言之每一梵字排列成字輪之曼荼羅,謂為「光明真言曼荼羅」或「光季言破地獄曼荼羅」。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八〈灌頂真言成就品〉;《毗盧遮那佛說金剛頂經光季言儀軌》;《圖像抄》卷二;《覺禪鈔》〈修法表白卷〉;《阿娑縛抄》卷二一五〈諸法要略抄卷〉;《大灌頂真言經鈔》;《光季言經鈔》。


四佛

(一)賢劫之最初所出現的四佛︰即拘留孫(Krakucchanda)、俱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葉(Kāśyapa)、釋迦牟尼(Śākya-muni)。此四佛皆已入滅,故稱為過去四佛。再加上過去莊嚴劫所出現的三佛,則為過去七佛。七佛的說法散見於《長阿含經》卷一、《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等小乘經典。只說四佛的經典極少。

相反的,如《佛國記》、《西域記》等,在記述印度的靈蹟中,都只說四佛之事蹟。如《高僧法顯傳》記載四佛之本生處、佛塔所在,其文云(大正51‧861a)︰
「城西五十里到一邑,名都維,是迦葉佛本生處、父子相見處、般泥洹處,皆悉起塔。迦葉如來全身舍利亦起大塔。從舍衛城東南行十二由延到一邑,名那毗伽,是拘樓秦佛所生處、父子相見處、般泥洹處,亦皆起塔。從此北行減一由延到一邑,是拘那含牟尼佛所生處、父子相見處、般泥洹處,亦皆起塔。從此東行減一由延到迦維羅 衛城。」

《西域記》卷六所揭示的位置,與上述相同。

(二)指天台宗依修證位次而立的四佛︰又作四教四佛。出於《法華文句》卷二、《法華玄義》卷七等。

(1)三藏佛︰亦稱藏教佛,指在木菩提樹下,以三十四心斷結成道,為藏教之人轉生滅四諦的法輪。住世八十年,入無餘滅者。亦即所謂劣應身佛。

(2)通佛︰亦稱通教佛,即指在七寶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之慧頓斷殘習而成道,為通教之人轉無生四諦之法輪,其機緣盡而入無餘滅者。亦即所謂帶劣勝應身佛。

(3)別佛︰亦稱別教佛,指在七寶菩提樹下,以大寶蓮花台為座,以斷十二品無明而成道,現圓滿報身,為別教之人轉無量四諦的法輪者。即所謂的須現尊特身佛。

(4)圓佛︰亦稱圓教佛,指以虛空為座,斷四十二品無明,入妙覺位,三佛具足無缺減,相即無一異,為圓教之人轉無作四諦的法輪者。即所謂不須現尊特身佛。

(三)指位於東南西北四方的四佛︰又作四方四佛。依《金光明經》卷一所說,即指東方香積世界的阿閦佛(Akṣobhya)、南方歡喜世界的寶相佛(Ratnaketu)、西方極樂世界的無量壽佛(Amitāyus)、北方蓮華世界的微妙聲佛(Dundubhisvara)。其餘諸經亦載有四佛之名號、功德。但所載不無異說。茲列簡表如下︰


┌───┬─────┬─────┬─────┬────┬─────┬────┐
│ 經據│《金光明最│《大寶積經│《大乘大方│《智炬陀│《金剛頂略│《大日經│
│方位 │勝王經》 │》卷五十八│廣佛冠經》│羅尼經》│出念誦經》│》卷五 │
├───┼─────┼─────┼─────┼────┼─────┼────┤
│ 東 │阿門佛 │集吉祥王佛│定手最上吉│智炬如來│阿門鞞佛 │寶幢佛 │門
│ │ │ │祥佛 │ │ │ │
├───┼─────┼─────┼─────┼────┼─────┼────┤
│ 南 │寶相佛 │師子勇猛奮│無邊步跡佛│金光聚如│寶生佛 │開敷華王│
│ │ │迅佛 │ │來 │ │佛 │
├───┼─────┼─────┼─────┼────┼─────┼────┤
│ 西 │無量壽佛 │摩尼積佛 │大光明照佛│實語如來│阿彌陀佛 │無量壽佛│
├───┼─────┼─────┼─────┼────┼─────┼────┤
│ 北 │大鼓音佛 │娑羅起佛 │寶開花普耀│雷音王如│不空成就佛│鼓音佛 │
│ │ │ │吉祥佛 │來 │ │ │
└───┴─────┴─────┴─────┴────┴─────┴────┘


綜合言之,屬於顯教系統的四佛,多說東方藥師、南方彌勒、西方阿彌陀、北方釋迦之四佛。而密教系統則分金胎二部,其中金剛界採《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之說,胎藏界採《大日經》卷五之說,但教義上視此二部之四佛並無不同。

〔參考資料〕 (一)《雜阿含經》卷三十四。(三)《悲華經》卷七;《稱揚諸佛功德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金石萃編》卷三十一、卷三十六;《胎藏界七集》卷上;《金剛界七集》卷上;《諸說不同記》卷二;《金剛界曼荼羅鈔》卷上;《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一。


地天

色界十二天的第十天,為主掌大地之神。音譯作比里底毗、必哩體尾、畢哩體微、鉢㗚體吠。又稱地神、地神天、堅牢神、持地神、堅牢地天、堅牢地神、地多大神。《地藏本願經》卷下〈地神護法品〉云(大正13‧787b)︰「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

依《大唐西域記》卷八所載,釋迦成道時,地神自地踊出,證成道,降伏諸魔。《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三亦謂地神恆衛護佛陀,並告知諸天佛陀轉法輪事。

此外,新譯《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說微塵數的主地神時,列有普德淨華主地神、堅福德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眾寶主地神、淨目觀樹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等名。

此神原係古代印度人所崇拜之神,《梨俱吠陀》、《阿闥婆吠陀》讚其為具備偉大、堅固、不滅性、養育群生、繁生土地等美德之女神。尤其《梨俱吠陀》且以之為諸神之母,而尊稱地母(Bhūm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謂之為堅牢地神,即取其堅固之德。後來,佛教以菩薩視之,如《法華經》卷七〈普門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廣大解脫曼拏羅品〉等處即有持地菩薩之名。

密教於胎藏界曼荼羅置男女二天。男天身呈赤肉色,戴寶冠,左手捧鉢,鉢中有鮮花,右掌向外,安胸前,坐圓座,三昧耶形是寶瓶。女天居男天左側(或後方),身白肉色,戴寶冠,左手置於股上,右手安胸前,坐圓座。置於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者則是白色女身形,開兩臂抱持圓輪,寶冠中有半月。三昧耶形是方形或寶瓶。此外,為求福、國土豐饒或鎮護土地而修的供養法,稱地天供或土公供。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十二〈大會經〉;《大樓炭經》卷四;《雜阿含經》卷十五、卷四十七;《方廣大莊嚴經》卷九;《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二;《灌頂經》卷十;《青龍寺儀軌》卷下。


忙莽雞菩薩

密教胎藏界金剛部部母,為一切諸佛菩薩的金剛母,即表般若智慧的菩薩。又作忙麼雞菩薩、忙莫計菩薩、忙莽計菩薩、摩磨雞菩薩、莽摩計菩薩、摩莫枳菩薩、莽莫枳菩薩、摩莫雞菩薩、摩莫雞金剛母菩薩、忙莫計明妃。意譯作金剛母、多母。

關於此菩薩形像,諸經所說不一︰

(1)據《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一〈畫像品〉所述,此尊身呈淡紫青色,以種種瓔珞莊嚴,右手持梵夾,左手持真多摩尼,作施願勢。坐蓮花上,儀相寂靜,住般若波羅蜜自性。

(2)據《軍荼利軌》所述,此尊頭冠瓔珞,如天女形,左手持五股金剛杵,右手施無畏勢,坐於蓮華臺。

(3)據《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一〈畫像品〉所述,此尊身呈靘白相,右手持般若梵夾,左手掌寶施之無畏,身狀顏貌一如般若菩薩。

(4)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廣大解脫曼拏羅品〉所述,此尊左手仰伸臍下,右手執三股金剛杵,半跏趺坐。

此尊之三昧耶形是三鈷,真言為「娜謨囉怛娜怛囉夜野娜麼室戰拏嚩日囉播拏曳摩訶藥叉細曩鉢跢曳唵矩闌馱哩滿馱滿馱吽發吒」。據云若修其法,可遠離一切魔障,獲大吉祥。此外,在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以位於金剛手院第一行第三位的金剛手持金剛菩薩與此菩薩同尊。

〔參考資料〕 《大日經疏》卷五、卷十;《陀羅尼集經》卷七;《慧琳音義》卷三十六;《蕤呬耶經》卷中;《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蘇悉地羯囉經》卷中;《大日經義釋》卷七。


白檀

栴檀的一種。又稱白栴檀、白檀香樹。係產於印度的香樹,以材身帶白色,故有此稱。其樹身可以製成香,稱為白檀香或白栴檀香。《大唐西域記》卷十〈秣羅矩吒國〉條下云(大正51‧932a)︰
「國南濱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嶺,洞谷深澗,其中則有白檀香樹、栴檀儞婆樹,樹類白檀,不可以別。唯於盛夏登高遠瞻,其有大蛇縈者,於是知之。猶其木性涼冷,故蛇盤也。既望見已,射箭為記,冬蟄之後,方乃採伐。」又,《法苑珠林》卷三十六〈華香篇〉謂(大正53‧573b)︰「竺法真登羅山疏曰︰栴檀出外國。元嘉末,僧成藤於山見一大樹,圓蔭數畝,三丈餘圍辛芳酷烈,其間枯條數尺,援而刃之,白栴檀也。」

印度自古以來,風行以此香樹之木材雕造佛像。如《不空羂索陀羅尼經》於述及觀世音菩薩像之造法時,謂(大正20‧411c)︰「或用木作,亦以白檀,或紫檀香、檀木、天木。」此外,中國、日本等地亦流行此風。依《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所載,圓仁入唐時,嘗至台州開元寺瑞像閣參拜白檀釋迦像。又,白檀為五香之一,為密宗修法時所用。

〔參考資料〕 《慧琳音義》卷八;《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八、卷二十二;《浴佛功德經》;《末利子提婆華鬘經》;《慈氏菩薩略修愈誐念誦法》卷下。


白衣觀音

三十三觀音中的第六尊。音譯為半拏囉嚩悉寧、半拏羅縛悉嚩、半拏囉婆徙嚩、跛拏羅縛悉尼。 意譯為白處、白住處。又稱白處尊菩薩、大白衣觀音、服白衣觀音、白衣觀自在母。《大日經疏》卷五載(大正39‧632c)︰「多羅之右置半拏囉嚩悉寧,譯云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卷十又云(大正39‧682a)︰「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花部主也。」可知,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稱白處或白住處菩薩。係令一切苦惱消失、轉不吉為吉祥的觀音。  

此尊位在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蓮華部院西北隅。密號離垢金剛。三昧耶形為缽曇摩花或開敷蓮花。其印契,《大日經》〈密印品〉說是虛心合掌,二無名指屈入掌中,二大指並屈觸著二無名指。此印表此尊為蓮華部部母,能生蓮華部諸尊。另據《大日經》〈真言藏品〉、〈密印品〉,其真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歸命)怛他櫱多微灑也(tathāgata viṣa-ya,如來對象)三婆吠(sambhave,生)缽曇摩摩履儞(padma mālini,有蓮華鬘者)莎訶(svāhā)。  

關於此尊的形像,經軌所出各異。依《大日經疏》卷五所載,係戴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華。 《不空羂索經》卷八、卷九、卷三十載,左手持蓮華,右手揚掌或仰伸䏶上等。胎藏現圖曼荼羅、胎藏圖像所出之像大致同上,身呈白黃色,著白衣,左手執開敷蓮華,右手作與願印(即伸五指, 掌向外而安於腰前)結跏趺坐於赤蓮華上。《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三所說略異,謂左手作施願印,右手把真多摩尼寶。《阿嚕力經》另說左手持棒或羂索,右手梵篋。  

又,古來以此尊為本尊而祈請息災延命的修法, 稱為白衣觀音法、白處尊法。   


白衣觀音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玄法寺儀軌》卷一;《青龍寺儀軌》卷中;《圖像抄》卷七;《別尊雜記》卷二十。


耳璫

指耳部所戴的飾物。又作珥璫。關於此詞之梵語,諸經所載各異︰

(1)《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七云,時伊舍那以毗琉璃摩尼寶為耳璫(karṇa-cūḍaka),以師子口摩尼寶為耳輪,以大如意摩尼寶王為瓔珞,莊嚴其頸。

(2)《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二云,自在長者之長子以寶珠為耳璫(karṇikā),後用木代之。由此因緣,世號木璫(Dāru-karṇi)。

(3)《阿毗達磨俱舍釋論》卷六云,譬如金剛耳璫(vajra-vālaka)及彌梨遮飲。

由於配戴飾物與出家離俗的比丘生活不相應,故比丘戴耳璫為戒律所禁止。如《十誦律》卷三十七云(大正23‧267c)︰「六羣比丘畜莊嚴身具。諸居士呵責言︰諸沙門釋子自言善好有德,畜莊嚴身具自莊嚴身,如王如大臣。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聽比丘畜莊嚴身具,畜者突吉羅。」此外,巴利《律藏》〈小品〉(Culla-vagga)、《四分律》卷五十一等亦有同樣之記事。

又依《有部尼陀那》卷五云(大正24‧434b)︰
「給孤獨長者白佛言︰(中略)我今欲為贍部影像作諸瓔珞。佛言︰隨意。唯除腳釧、耳璫,餘皆任作。(中略)菩薩在家常著花鬘、瓔珞以為嚴飾。我今亦作用莊嚴像。佛言︰如是種種莊飾之具,我皆聽作。」可知佛陀允許在家菩薩配戴飾物,但腳釧、耳璫除外。而密教諸尊則多著耳璫,如《大藥叉女歡喜母并愛子成就法》云(大正 21‧286c)︰「作天女形,極令姝麗,身白紅色,天繒寶衣、頭冠、耳璫,白螺為釧,種種瓔珞莊嚴其身。」《穰麌梨童女經》云(大正21‧294a)︰「又想七寶瓔珞、耳璫、環釧、臂腳釧莊嚴其身。」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一〈世記經‧戰鬥品〉;《大寶積經》卷十八〈無量壽如來會〉;《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二;《慧琳音義》卷二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二〈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


佛眼佛母

密教所奉本尊之一。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及釋迦院之一尊。音譯沒陀路左曩、勃陀魯沙那;又稱佛眼、佛眼尊、佛母尊、佛母身、佛眼部母、佛眼明妃、虛空眼明妃、虛空藏眼明妃、一切如來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等。

此尊乃般若中道妙智的神格化,具五眼,能出生金胎兩部諸佛、菩薩,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置於表般若一切智的遍知、釋迦二院中。玆分述如次︰(1)遍知院的佛眼佛母︰又名虛空眼、諸佛母。位列中央一切如來智印的北方。密號殊勝金剛,種子為ga或gaṃ,三摩耶形是佛頂眼。形像為遍身肉色,頭戴寶冠,繫珠鬘,耳懸金環,臂著釧環,衣紅錦,結定印,於赤蓮華上結跏趺坐。其真言載在《大日經》卷二〈普通真言藏品〉中。(2)釋迦院的佛眼佛母︰又名遍知眼、能寂母、一切如來寶,位列中央釋迦牟尼佛北方下列的第一位。密號實相金剛,種子為ka或ta,三摩耶形是佛頂眼或蓮華上如意。形像為通身金色,右手豎掌,屈中指、無名指,小指稍屈,伸拇指和食指;左手屈臂,當心,持蓮華上如意寶,面向左方微微仰視。真言是《大日經》卷二具緣品〉的如來眼真言,及同卷〈普通真言藏品〉的一切諸佛真言。

關於此尊形像,諸經論有異說,如︰

(1)《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卷下〈金剛吉祥大成就品〉云,住大白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羽住臍,如入奢摩他,從一切支分出生十儗言我沙俱胝佛。

(2)《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經》卷二〈畫像儀軌品〉云,形如女天,坐寶蓮華,身如金色,目觀眾會,著輕縠衣,角絡而披。右手持如意寶,左手施願,圓光周遍,熾盛光明,身儀寂靜。

(3)《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九云,右手背明顯左手掌,伸置臍下,結跏趺坐。

(4)《大聖妙吉祥菩薩說除災教令法輪》云,身相紅蓮色,左作五眼契,右結如來拳。

一般多認為佛眼佛母攝屬佛部,由大日如來所變。但《瑜祇經》謂其應攝屬佛頂部,與一字金輪同體,由金剛薩埵所變。而佛眼法的特色係以星宿為眷屬。修習此法,可息災延命、福壽增長。此外,以此尊為中尊所建立的曼荼羅,稱為佛眼曼荼羅。即畫三層八葉蓮華。於第一華院中臺畫大金剛吉祥母,八葉上畫一切佛頂輪王(即一字金輪佛頂)和七曜使者;第二華院畫八大菩薩各執本標幟;第三華院畫八大金剛明王,又於華院外四方四隅畫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皆戴師子冠。

〔參考資料〕 《阿娑縛抄》卷六十二;《大品般若經》卷十四〈佛母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四〈密印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三、卷十六;《大智度論》卷六十九;《攝大儀軌》卷二。


兩界曼荼羅

密教用語。係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的諸尊配置圖。共有胎藏界與金剛界二種,故稱兩界曼荼羅。胎藏界曼荼羅係依成立於七世紀中葉的《大日經》而作,金剛界曼荼羅則根據《金剛頂經》而作成。又稱兩部曼荼羅。胎藏界曼荼羅原稱大悲胎藏生曼荼羅或胎藏曼荼羅,無「界」字。中國唐代胎、金曼荼羅併用,兩者合稱為兩部曼荼羅,後為與「金剛界」之稱對應,而稱胎藏界,兩界曼荼羅之稱遂漸普遍。

密教寺院的本堂,中央供有並列佛器、法具的法壇,兩側懸掛兩界曼荼羅。右(東)為胎藏界曼荼羅,左(西)是金剛界曼荼羅。日本現存的兩界曼荼羅,大抵為臨摹空海請回的現圖曼荼羅而廣為流布者。在空海《請來目錄》中有「大毗盧遮那大悲胎藏大曼荼羅一鋪、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一鋪」之記載,此即現圖曼荼羅。為空海之師惠果請供奉丹青李真等十餘位畫師所繪,由惠果直接傳授者。由於惠果以前未見有人組合兩曼荼羅,而且惠果曾從不空受金剛界法,從善無畏之弟子玄超受胎藏法,而在現圖曼荼羅諸尊圖像中又可見有金、胎兩界的巧妙融合,因此,現圖曼荼羅被推定為惠果所作。

〔胎藏界曼荼羅〕 此曼荼羅以五色界線區劃成。中央為八葉蓮華的中臺八葉院。八葉蓮之中心為結定印、坐白蓮上的大日如來。環繞其周圍的八葉上,東南西北有四如來。即手結與願印的寶幢如來、結施無畏印的開敷華王如來、結禪定印的無量壽如來、結降魔印的天鼓雷音如來。四佛之間由東南起各為普賢、文殊、觀音、彌勒等四菩薩。此院上部為遍智院,五尊一列,中央有三角火印。下部為持明院,亦為五尊一列,中為般若菩薩,左右各配置二明王。

在中央三院之兩側,各並列三行七列的尊像,左為觀音院,因諸尊皆持蓮華,所以又稱蓮華部院。右為金剛手院,因尊像皆持金剛杵等武器類,故又稱金剛部院。遍智院上方為二橫列的群像,中央為釋尊如來,故名為釋迦院。持明院下方是虛空藏院,亦為二橫列群像,中央是虛空藏菩薩,左右兩端為千手觀音與金剛藏王菩薩。

環繞以上諸院外圍,自上向右依序為文殊、除蓋障、蘇悉地、地藏等四院,總計為十二院。最外圍為外金剛院(或稱最外院),環列天部諸尊二百餘尊。

〔金剛界曼荼羅〕 以界線區分為九等分。此係由九種曼荼羅組成的複合曼荼羅,故又有九會曼荼羅之稱。每一尊像皆負白圓光月輪。九會中央的成身會,以具象性的佛像,表現金剛界法的大曼荼羅。內為五個白圓,各圓內皆以如來為中心,四周圍繞四菩薩。中央為大日(佛部)、東為阿閦(金剛部)、南為寶生(寶部)、西為無量壽(蓮華部)、北為不空成就(羯磨部)。寶部、羯磨部為胎藏界所無。周圍以外廓圍繞,廓內置賢劫千佛(成身會以外為賢劫十六尊)、外供養、四攝菩薩,廓外圍繞二十天。此為金剛界曼荼羅的基本形式,九會中由上算起第二、第三段的六曼荼羅皆是此基本形式。

成身會下方的三昧耶會,以三昧耶形代替尊像的描繪,是傳達甚深意念的三昧耶曼荼羅。三昧耶會左方的微細會,為表示理法的法曼荼羅。微細會上方的供養會,為羯磨(行為)曼荼羅。以上大、三、法、羯四曼荼羅,總稱為四種曼荼羅。供養會上方的四印會,似是為使大眾易於理解而簡略化的四種曼荼羅。其中,尊像與三昧耶形合併使用。

四印會右方的一印會,月輪內為結智拳印的金剛界大日如來。象徵定中與佛相應,即身成佛。其右方之理趣會,是依《理趣經》而繪的曼荼羅,內容肯定男女之愛欲且擬加以昇華。理趣會下方的降三世會,及降三世會下方的降三世三昧耶會,出現降服大自在天的降三世明王,此二會曼荼羅及理趣會可視為印度後期密教的開始。胎藏界曼荼羅表示外在現象界之「理」,金剛界曼荼羅表示凝集內觀、精神界之「智」。兩界曼荼羅具現了理智不二的密教世界觀。

〔成立〕 在七世紀中期至八世紀初葉期間阿地瞿多所譯之《陀羅尼集經》,以及菩提流志所譯之《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一字佛頂輪王經》等雜密經典中,隨處可見胎藏界曼荼羅及金剛界曼荼羅之原形。以大日如來為主的純密胎藏曼荼羅遺品,今有日本鎌倉初期的臨摹本,其原本是西元853年至858年入唐的圓珍請回之《胎藏圖像》(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及《胎藏舊圖樣》。前者為胎藏曼荼羅最古本,為善無畏所傳;後者介於《胎藏圖像》與現圖曼荼羅之間,就圖像言屬不空系。

金剛界曼荼羅之古本,有圓珍(855年抵達長安)得自法全所授、善無畏所傳的《五部心觀》(滋賀園城寺藏)。此曼荼羅由六會組成,缺現圖曼荼羅右側的理趣會、降三世會、降三世三昧耶會,尊像具異國風格,成身會諸尊坐鳥獸座,一印會中尊非大日如來,而是持三鈷杵的金剛薩埵,比現圖曼荼羅更具古樣。分析諸古本圖像,可知胎藏界曼荼羅之變遷過程應為︰《胎藏圖像》→《胎藏舊圖樣》→胎藏界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之變遷過程應為︰《五部心觀》→金剛界曼荼羅。根據諸本,可推知現圖曼荼羅大抵是如何地逐漸增廣,終於形成目前所見之在構圖上重視左右相稱的兩界曼荼羅。

〔開展〕 由於空海請回日本的兩界曼荼羅(現圖曼荼羅),損耗甚多,故曾先後進行四次臨摹。此四次之年代即弘仁十二年(821)、建久二年(1191)、永仁二年(1294)、元祿六年(1693)。元祿本的大曼荼羅,現在仍為東寺灌頂堂所用。由紫綾金銀泥繪就的《高雄曼荼羅》,係天長年間(824~834)新造高雄神護寺灌頂堂所供的兩界曼荼羅,為現存最古現圖曼荼羅。《傳真言院曼荼羅》(絹本著色,東寺,899)為最古的彩色本。依寺傳所載,此本曾是宮中真言院御修法所用的曼荼羅。但並無確證。

此外有醍醐寺五重塔(951)第一層內的兩界曼荼羅壁畫、《子島曼荼羅》(紺綾金銀泥繪,子島寺)、《血曼荼羅》(絹本著色,金剛峰寺,1150)等。此外又有台密所用的金剛界八十一尊曼荼羅,以及描自圓仁請來本的根津美術館本(十三世紀前半)與兵庫太山寺本等。石山寺版及妙法院版,是鎌倉末期到室町時代流行的木版印刷。1870年法雲的御室版對現圖曼荼羅的普及頗有貢獻。另有板雕、金銅板等工藝化的兩界曼荼羅。

◎附︰持松〈金胎兩部〉

〔名稱的總解〕 金胎兩部是「金剛界曼荼羅」和「胎藏界曼荼羅」兩部曼荼羅合起來的簡稱。「部」是部門、部族、部類的意思。金胎兩部說明毗盧遮那如來的理、智兩德,說明理德的一部分稱為胎藏界曼荼羅,說明智德的一部分稱為金剛界曼荼羅。如來的理智兩德幽深玄遠,不容易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現在假藉彩繪丹青的圖畫、形像來開示誘導一般初學的人,使他們從這些圖畫形像的標幟裏面覺悟到自己本有的理(身)智(心)兩部功德,所以金胎兩部又稱色心兩部或理智兩部。理是本有,屬因位;智是修生,屬果位,故又稱因果兩部。胎藏為發心之始,包含萬行,如東方為生長萬物之首;金剛為證得之位,顯現萬德,如西方成熟萬物之終,故又稱東西兩部。

這兩部曼荼羅也把真言宗兩部大經《大日經》、《金剛頂經》的思想內容,用圖像表達出來。它網羅宇宙萬象,包括十界聖凡,上下尊卑,染淨邪正,兼收并蓄,可說是一幅宇宙法界的縮影,作為真言修行者的信仰和觀念的對象。真言宗就在這兩幅畫上表現出勝過其他各宗的特色。

真言宗的修學分為教相、事相兩門,教相是文字理論,事相是儀軌修法。如果只研教相,不習事相,對於莊嚴諸尊的法身就不能有親切的體會;只重事相,不通教相,對於儀軌修法就往往鑽入婆羅門的窠臼。所以兩幅畫像是真言宗事相的一個重要圖記,必須結合著教相來理解它。《大日經疏》說︰「凡祕密教中,皆記因緣事相喻以深旨。」因此,這兩幅畫在真言宗的人看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僅僅當作是多神的聚會,認為是多神教的表記,那是很外行的看法。茲分述金、胎兩界曼荼羅如次︰

(一)金剛界曼荼羅(Vajra-dhātu-maṇḍala)

(1)金剛界曼荼羅的意義︰金剛界曼荼羅是九會曼荼羅(九種曼荼羅的集合)的通稱,因為「會」字的意思就是從曼荼羅譯成的,依初會《金剛頂經》,這九種曼荼羅各有名稱,但都是金剛界曼荼羅的組成部分,所以總稱金剛界曼荼羅。至於金剛界曼荼羅這一名稱的由來,如施護的三十卷《教王經》說︰「復次,我今當渲說,最上廣大曼荼羅,其相猶如金剛界,是故名為金剛界。」因為金剛界曼荼羅是金剛界的大日如來最初為金剛手、觀音等十地菩薩在阿迦尼吒天宮(色究竟天)所示現的。但是為了攝取此會所遺漏的根機,所以下降到須彌頂重為示現,現在所圖繪的金剛界曼荼羅就是描寫當時集會的情況。其構造完全等於色究竟天和須彌頂的式樣,因此這一幅圖畫的曼荼羅也稱金剛界曼荼羅,所以說︰「其相猶如金剛界,是故名為金剛界。」

金剛界曼荼羅也是佛菩薩在阿迦尼吒天宮和須彌頂集會的場所,金剛界就是大日如來,因為是依金剛堅固的智的成分所成立的,所以名金剛界如來;對胎藏界大日如來的理界如來,又可稱智界如來。西藏的什迦彌怛羅解釋說︰「由一切如來身口意金剛本質所完成故,名曰金剛界如來。」《祕藏記》說︰「金剛者智,界者是身,持金剛者之身,身即聚集義也,言一身聚集無量身。」就是由無量無邊的金剛智體所成的身子稱為金剛界如來。

(2)金剛界曼荼羅的組織︰金剛界曼荼羅是根據密教兩部根本經典之一的《金剛頂經》所圖繪的。《金剛頂經》有十八會、十萬頌。不空三藏僅僅譯了初會中的一部分,即《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中的一品〈金剛界品〉就去世了,到了宋朝施護法師譯出三十卷《教王經》,才是初會的全經。他又譯出七卷《最上祕密大教王經》,是第十五會;法賢三藏譯出七卷《最上根本大教王經》,是第六會。

普通所稱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不是指全經十八會中的九會,而是初會經裏面有四大品(〈金剛界品〉、〈降三世品〉、〈遍調伏品〉、〈一切義成就品〉),〈金剛界品〉說六種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金剛祕密曼荼羅、金剛微妙曼荼羅、金剛事業曼荼羅、最上四印曼荼羅、最上薩埵曼荼羅),其中第六開為兩種(一印會、理趣會),成了七種;再加〈降三世品〉的二種曼荼羅,就成了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其現圖的方位如下︰


┌─────┬─────┬─────┐
│五 四 5│四 一 6│三 理 7│
│ 印 │ 印  │ 趣 │
│ 會 │ 會 │ 會 │
├─────┼─────┼─────┤
│六 供 4│九 成 1│二 降 8│
│ 養 │ 身 │ 三 │
│ 會 │ 會 │ 世 │
│ │ │ 會 │
├─────┼─────┼─────┤
│七 微 3│八 三 2│一 降 9│
│ 細 │ 昧 │ 三 │
│ 會 │ 耶 │ 世 │
│ │ 會 │ 三 │
│ │ │ 昧 │
│ │ │ 耶 │
│ │ │ 會 │
└─────┴─────┴─────┘


九會的名稱本來應依照經上所說,但為了講說方便,後人便立了圖上這些簡單的名稱。名稱雖說有九會,但總的組織只是一個金剛界曼荼羅;而金剛界曼荼羅主要又只是一個成身會,成身會是說明佛果行相的。圖裏面的阿拉伯數字和中國數字,分別表明從因向果的上轉門和從果向因的下轉門兩個方向。如果眾生從因向果,則先從(一)降三世三昧耶會漸次上升到(九)成身會;如果佛從本垂迹,則從(1)成身會次第轉入到(9)降三世三昧耶會。

中央的成身會又叫羯磨會,也就是經上所說的六種曼荼羅當中第一金剛界曼荼羅,是金剛界九會曼荼羅的根本,屬於四種曼荼羅中的大曼荼羅。真言行者觀想這裏面所畫的尊容而成就自身的佛果,所以叫成身會。又此會所表示的是諸尊的威儀事業,所以又叫羯磨會。

成身會的組織是︰中央畫大金剛輪,表示五佛所住的樓閣。四方四佛的兩側有金剛杵隔著,表示樓閣的八柱。這八柱所莊嚴的內面有五個月輪,表五佛的解脫地,稱為五解脫輪。五解脫輪中又各有五個月輪,每一月輪中有蓮花,表本有無量功德。在這些蓮花上住有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尊等。而支持這一寶樓閣的則依地、水、火、風四大天神之力,實際上應該是五大,但以空大無礙,所以只有四輪。

第二重畫賢劫千佛等,集於寶樓閣的廊廡。最外一重名外金剛部,乃護世諸天的首領──二十天──所居之地。諸尊的數目總有一千零六十一尊,但普通只說明重要的三十七尊。(中略)

此樓閣中央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由四智流出四方四佛,大圓鏡智現東方阿閦佛,平等性智現南方寶生佛,妙觀察智現西方彌陀佛,成所作智現北方不空成就佛。此四佛又流出每方的四親近──十六大菩薩──稱曰慧門十六尊(男形曰慧門)。同時,四方四佛為供養中央大日如來,故於大日如來四方現出四波羅蜜女菩薩圍繞,表示四智攝歸總體。大日如來為酬答四佛的供養,又於四方四佛之側,現出嬉、鬘、歌、舞四天女,表示心王翼贊四智。四佛更欲酬答大日,故於第二重四隅示現香、花、燈、塗四天女,表四智勝妙精進。大日如來為增加威光,又於四方四門示現鈎、索、鏁、鈴四攝天女,表攝召一切眾生。此四攝、八供及四波羅蜜,稱為定門十六尊(女形曰定門)。定慧各十六尊,加五佛,共稱三十七尊,此三十七尊,本為金剛界如來一法界身所現,所以相互供養者,表示佛作佛業,所以稱羯磨會。

這些形像,無非是為了把抽象的、無相的智慧法門,使它具體化、象徵化而已,因為密教的瑜伽,是以心的統一為根本條件的,心的統一,必須修無相觀,無相觀極難入手,故假有相觀為方便。所以《大日經疏》卷四說(大正39‧620b)︰「令初業者,措心有地,所作不空,(中略)若一切有為之法,皆悉住於實相,豈得如彼癡人,或欲逃避虛空,或欲貪著虛空乎﹖」所以將清淨法界、四智等都給以擬人化。從這些色身、手印、衣服、莊嚴等上面,體現出無相法身的性質,譬如中央毗盧遮那佛的身子是白色,就表示法界的自性清淨;蓮花座表本有萬行功德的集聚,所有一切事相儀軌,都要這樣理解,是最要緊的。

其次,第二三昧耶會,三昧耶會在九會的東方,屬於四種曼陀羅中的三昧耶曼荼羅,是畫著塔、杵、珠、刀、劍、器坏標幟,代表成身會的尊形。這種種標幟都是各尊自證化他的本誓相狀,所以稱為三昧耶形。使眾生一見到塔就知道是大日如來的表號,看到蓮花知道是彌陀的標幟。

第三微細會,在東南方,屬於四種曼荼羅中的法曼荼羅,其圖大抵同於成身會,不過各尊都畫在三股杵裏面,表示住於微細智中。

第四供養會,在南方,屬羯磨曼荼羅,因諸尊各各表現供養承事的儀式,所以叫供養會。

第五四印會,在西南方,綜合上面四種曼荼羅使不相離,所以叫四印會。

第六一印會,在上方正中央,表示大日如來獨一法身,四曼會歸一實之義。

以上六種曼荼羅,在佛的三輪業用中屬於「自性輪身」的曼荼羅。

第七理趣會,在左上方,以總攝五智之金剛薩埵為主,屬於以正法化人的「正法輪身」曼荼羅。

第八降三世會,在左方中央,以諸尊皆現忿怒的降三世明王之身,表示降伏四魔及三毒。

第九降三世三昧耶會,在左下方,大意與降三世會同,但此會則是畫降三世的三昧耶形,這兩會都是大日心中的金剛薩埵所現的「教令輪身」,受佛教令,為調伏剛強難化的大自在天(即根本無明)等,以大悲心,現忿怒相。

(3)金剛界曼荼羅的部類︰金剛界曼荼羅是始覺上轉的法門,轉因位九識成果上五智,所以建立五部。中央法界體性智以大日為主,屬於佛部;南方平等性智,以寶生為主,屬寶部;西方妙觀察智,以彌陀為主,屬蓮花部;北方成所作智,以不空成就為主,屬羯磨部;東方大圓鏡智,以阿閦為主,屬金剛部。依著因果順序說︰則第一蓮花部是眾生本有清淨菩提心,在生死泥中不染,猶如蓮花出在污泥,故名蓮花部。第二金剛部是眾生在自心之理的處所,同時又具有堅固不壞的智慧、能破煩惱,猶如金剛不壞,能壞一切。第三佛部上面的理智二德,在凡夫時作用未顯,入佛果後理智顯現,覺道圓成,故名佛部。第四寶部在佛的萬德圓滿中,福聚無邊,故名寶部。第五羯磨部佛為眾生成辦一切慈悲事業,故名羯磨部。此中第一、第二為在纏之因德,第三是理智具足出纏的果位,第四、第五是從佛部中開出來的,從佛的自證圓滿開為寶部,從佛的化他事業開為羯磨部。

(二)胎藏界曼荼羅(Garbha-dhātu-maṇḍala)

(1)胎藏界曼荼羅的意義︰胎藏界曼荼羅的具足名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它是根據密教根本經典之一的《大日經》所圖繪的。梵語蘗喇婆譯為胎藏,有胞胎胎藏、蓮花胎藏之分。《大日經疏》卷三解釋說(大正39‧610a)︰
「今且約胎藏為喻,行者初發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緣,識種子初托胎中,爾時漸次增長,(中略)乃至始誕育時,諸根百體,皆悉備足,始於父母種姓中生。猶如依真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又此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事業,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緣利物,濟度眾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中略)今以蓮花喻此漫荼羅義。如蓮種在堅殼之中,枝條花葉之性,已宛然具足,猶若世間種子心(初發的菩提心)從此漸次增長,乃至初生花苞時,蓮台果實隱於葉藏之內,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大悲胎藏)又由此葉藏所包,不為風寒眾緣之所傷壞,淨色須蕊日夜滋榮,猶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敷,如方便滿足。」

又,卷五說(大正39‧635c)︰「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花台,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為大悲胎藏曼荼羅也。」西藏譯的《大日經》把蘗喇婆譯作本質,藏譯《大日經》(北京版《祕密經》第十卷上)的〈具緣品〉說︰「祕密主,復次廣大曼荼羅悉能救濟無邊有情界,故名大悲本質生。」佛陀瞿呬耶的疏(北京版本續解前六十五函上)裏面解釋說︰「大悲本所生者,此曼荼羅從大悲生,世尊得一切智智後,以大悲力,出生身等無盡莊嚴曼荼羅,故云從大悲生,本所者,是生之根源,彼大悲者,是此曼荼羅生之所依;或從此曼荼羅出生大悲,是則從曼荼羅門出生如來大悲功德等,令得一切智智故。」這就是說︰大悲胎藏曼荼羅是從佛的大悲願力,為化益眾生現種種身,為種種有情說種種法,適應種種眾生的根性欲望開示種種本誓的心,以此身口意三無盡莊嚴藏為對境而圖繪的形像,就叫大悲胎藏生曼荼羅。

這一解釋,是從佛攝化眾生的「向下門」說的,如果從眾生「向上門」的進取來解釋,則是一切眾生觀見此曼荼羅,依之修行,能開悟自心的大悲菩提,所以叫大悲本所生。因此大悲本所生曼荼羅,一方面是象徵從佛的大悲功德所發生的三無盡莊嚴藏的活動;一方面是在行者的心中體現出佛的大悲三無盡莊嚴藏,所以叫曼荼羅。

(2)胎藏界曼荼羅的組織︰胎藏曼荼羅是根據《大日經》而圖繪的,《大日經》的中心教義,就是「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三句。因此胎藏界曼荼羅的組織也就是標誌這三句的意旨,而繪出三重現圖的曼荼羅。

胎藏曼荼羅的圖位,說法極不一致,普通說有三種不同。{1}經疏曼荼羅,即《大日經》和疏中所說的圖位。《大日經》〈具緣品〉所說的屬於大曼荼羅,表示身無盡莊嚴藏;〈轉字輪品〉所說的屬於法曼荼羅,表語無盡莊嚴藏;〈祕密曼荼羅品〉所說的屬於三昧耶曼荼羅,表意無盡莊嚴藏。這三種中,以〈具緣品〉所說的大曼荼羅為圖位的基本依據。{2}阿闍黎所傳曼荼羅,是善無畏三藏在他所著的兩部儀軌《攝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花胎藏海會悲生曼荼羅廣大念誦儀軌方便會》(簡稱《攝大軌》)和《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簡稱《廣大軌》)中所說的圖位。{3}現圖曼荼羅,即現行流布的圖畫曼荼羅中的位次,如圖示。



┌───────────────────┐
│ │
│ ┌─┬──────────┬─┐ │
│ │ │ (7)文殊院 │ │ │
│ ├─┼──────────┼─┤ │
│ │ │ (6)釋迦院 │ │ │
│ │ ├─┬──────┬─┤ │︵│
│ │ │ │(2)遍知院│ │ │1│
│ │︵│︵├──────┤︵│︵│2│
│ │9│4│ 中  │5│8│︶│
│ │︶│︶│ 台 │︶│︶│外│
北│ │地│觀│(1)八 │金│除│金│南
│ │藏│音│ 葉 │剛│蓋│剛│
│ │院│院│ 院 │手│障│部│
│ │ │ ├──────┤院│院│院│
│ │ │ │(3)持明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大護院不繪形像故實際止十二院
西


中台第一重,八葉蓮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蓮花表心,是八瓣肉團心,梵語「汗栗馱」譯云肉團心,即物所的心臟,通有情及非情,其狀如蓮花合而未開,佛心則如開敷蓮花。金剛界以月輪表心,是質多心。梵語「質多」譯曰慮知,限於有情。今此中台八葉院是使行者在自心中觀八葉九尊之德,開發自己本有的菩提心,所以表菩提心德,第二重表大悲德,第三重表攝化方便德,《大日經疏》卷三解釋說(大正39‧610b)︰
「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現八葉中胎藏身,從金剛密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身。若以輪王灌頂方之,則第三重如萬國君長,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內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花台常智為大曼荼羅王也。若自本垂迹,則從中胎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重種種門,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若行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攝成就能見中胎藏。」

這三重曼荼羅分作十三大院(實際只十二院)。中央的八葉院畫八葉蓮花,最中央的蓮台上是大日如來;八葉上面畫四佛、四菩薩,表示大日如來的四智四行,總稱八葉九尊,為毗盧遮那全體,又為胎藏界曼荼羅的根本總體。《大日經疏》卷四說明四佛的意義是︰「東方寶幢佛是菩提心義,菩提心猶如大將幢旗,如來萬行亦以一切智願為幢旗。南方開敷花王佛是大悲萬行開敷義。北方天鼓雷音佛是如來涅槃說法智,不同二乘涅槃永寂,故以天鼓為喻。西方無量壽佛,是如來方便智,以眾生界無盡故,大悲方便亦無盡,故名無量壽。」又,卷二十說明花台四隅四菩薩的意義是︰「東南普賢是菩提心,若無此妙因,終不能至大果,故最初得名。西南文殊是大智慧,斷無始無明之根。雖有菩提心而無慧行,即不能成果,故次明之。西北彌勒是大悲,若慧而無悲,則方便不具不得菩提,故次說也。東北觀音即是行願成滿,若未成果時觀之,此則差次淺深,今以如來平等慧觀,從因至果但是如來一身一智行耳,是故八葉皆是大日如來一體也。」

圍繞著前後左右的十二院是由總體所具的無量差別智所現。如上方的遍知院,中央畫三角形的遍知印,又名一切如來智印,象徵大圓鏡智一切遍知的功德。中台北方的觀音院以觀自在為主尊,又稱蓮花部院,相當於妙觀察智,表示如來的大悲下化。南方的金剛手院以金剛薩埵為主尊,又稱薩埵院,相當於成所作智,表示大智上求。下方持明院畫五大尊忿怒明王,是大日如來所現的教令輪身,稱為持明使者,所以叫持明院,又稱五大院,相當於平等性智,表示淨除自他的煩惱入於平等實相,象徵折伏攝受二德。

以上是第一重受用身的曼荼羅。第二重上方的釋迦院以變化身的釋迦牟尼為主尊,表示方便攝化德。上方第三重文殊院。這裏面的文殊院、除蓋障院、地藏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等五院,是為了開發中台大日如來三無盡莊嚴藏的實相而證悟向上的菩薩大眷屬曼荼羅。文殊院居東方,表示開悟實相的般若妙慧。左方第二重除蓋障院以除蓋障菩薩為主,從金剛手菩薩的大智慧門,除一切眾生煩惱、所知蓋障,而悟入三無盡莊嚴藏的實相。右方第二重地藏院以地藏菩薩為主,這是得了除蓋障功德的結果,不但有耐怨害、安受苦、諦察法的三種忍,而且從觀音的大悲門爭取到最苦的惡道裏面去,解救一切眾生的苦難,譬如大地載負萬物不以為勞,反能出生萬物,所以名為地藏。

下方第二重虛空藏院在持明院之西,以虛空藏菩薩為主,這是得了地藏耐苦功德的結果,譬如虛空無有障礙,又如虛空包含萬德,滿一切眾生願。下方第三重蘇悉地院,此院實際就是虛空藏院裏面的第三列位次,經軌不另開一院,但因上方有釋迦、文殊二院,下方不能不別開一院,取得畫面上的相稱,所以用虛空藏院的蘇悉地羯羅菩薩為主,表示二利成就之德。最外一重外金剛部院,在外圍四方畫著諸天、藥叉、人、非人、七曜、十二宮、二十八宿等,表示隨類應化凡聖不二之理。此院包括極廣,凡一切經典中所說的諸天神等,乃至世人所信奉的外道五通仙圍陀事火之類,都可列入。《大日經疏》卷六說(大正39‧642a)︰「凡此等諸尊若餘經中具說形相者,亦可依彼圖畫入曼荼羅中,(中略)其山海河池、林樹穀藥、城邑道路等神,各以本名為標幟相,山神坐山、河神在河、其樹藥等或手執持,或依其上,當以義類推之,華嚴中更有足行神、身眾神,(中略)亦可依次列之,(中略)當知毗盧遮那普門身中純是雜類鬼神傍生等,圖中無別名相者,多在其中,所攝最多也。」

(3)胎藏界曼荼羅的部族︰胎藏界曼荼羅十二院,總數四一四尊,從它的部族分類來說,有三個部類──佛部、蓮花部、金剛部。這三個部類表示胎藏界為本覺下轉的化他門,所以就大日如來的大定、大悲、大智三德而分三部。佛部是佛果上理智具足之尊,即中台八葉院及上下諸院,屬大定德。蓮花部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比作蓮花,即右方觀音院、地藏院等,屬大悲德。金剛部是佛的智慧力用,能摧破惑業苦三障,故比作金剛,即左方金剛手院、除蓋障院等,屬大智德。這三德在表現上雖然有三部,實際是互具不離的。如《大日經疏》卷五說(大正39‧632a)︰「大凡此第一重上方(遍知院)是佛身眾德莊嚴;下方(持明院)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觀音院)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花部。左方(金剛手院)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佛陀瞿呬耶的《大日經廣釋》說︰「佛部從大圓鏡智和平等性智發生是大定德,蓮花部從妙觀察智發生是大悲德,金剛部從成所作智發生是大智德。」如果配四種法身,則中台八葉名自性身,三部眷屬是自受用身,第二重的諸大心眾生是他受用身,第三重的釋迦佛等是變化身,九界眷屬為等流身。

(三)兩界互具不二︰為了表示色心二法、理智二門,所以分為金胎兩部。胎藏以蓮花為體,即表眾生八葉肉團心,在此處建立壇場,故曰胎藏界。金剛界以五股金剛杵為體,五股金剛杵表五智,即大日如來的三昧耶形,在五股金剛杵上建立壇場,故曰金剛界。胎藏界從眾生煩惱欲處起,金剛界從佛果智上起。因此,胎藏為生界本有,屬理,故諸尊住在蓮花內的月輪中。蓮花表理,月輪表智,智住理內,表示不二。金剛界為佛界修生,屬智,故諸尊住在月輪內蓮花中。理住智內,也是不二。因此金胎兩部是色心理智互具不二的,為了說明的便利,所以分成兩部。

〔參考資料〕 《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一;《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法》;《金剛界曼荼羅鈔》卷上;《祕密漫荼羅教付法傳》卷二〈惠果〉條;《大日經疏》卷三;《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一;《兩部曼荼羅私抄》;《十住心論》;《即身義》(異本);松長有慶、杉浦康平(合編)《マンダラの世界》;吉祥真雄《曼荼羅圖說》。


法螺

(一)譬喻語。用以譬喻佛說法之盛儀。如《無量壽經》卷上以「扣法鼓,吹法螺」比喻佛說法之莊嚴。

(二)佛事中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在卷貝的尾端附笛製成,狀似喇叭。依《洛陽伽藍記》卷五記載,烏場國有早晚吹法螺以禮佛的習俗。《廣清涼傳》卷上記載,五台山大孚靈鷲寺啟建法會時,即以法螺、箜篌、琵琶齊奏。

(三)密教之中,法螺係千手觀音持物之一,且是灌頂所須之法器。如《注進醍醐寺三寶院并遍智院道具繪樣等三昧耶戒道具事》載,灌頂所用的法螺為白色,長須五寸二分。

(四)日本修驗道於山峰經行法會時的重要法器。按法螺原係修驗道於山峰經行時,為驅逐猛獸而攜帶之重要用具,後亦作為徒眾進退之依據。

(五)俗稱誇大倨傲、賣弄辭語者為「吹法螺」。

〔參考資料〕 《法華經》卷一〈序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八;《大日經》卷四〈密印品〉。


那羅延天

印度之古代神祇。意譯生本、人生本。又作堅固力士、那羅天、那羅延金剛、那羅延力執金剛、鉤鎖力士、金剛力士、人中力士,或單稱力士。《中論疏》卷一(末)以其為鳩摩羅伽天之別名。《玄應音義》卷二十四以之為梵王。《住心品疏》卷五以其為毗紐天之別名。又,《慧琳音義》卷六云(大正54‧340a)︰「那羅延,梵語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紐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養,若精誠祈禱多獲神力也。」

關於其形像,《慧琳音義》卷四十一云(大正54‧576a)︰「此天多力,身緣金色,八臂,(乘)金翅鳥王,手持鬥輪及種種器仗,每與阿修羅王戰爭也。」此外,《大集經》卷十一、《無量壽經》卷上、《最勝王經》卷四、《雜寶藏經》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順正理論》卷七十五等,均稱佛、菩薩的堅固和大力為那羅延身、那羅延力。由於此天具有大力,後世乃將之與密迹金剛共稱二王尊,以為伽藍之守護神。

在密教,此天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西方。身色青黑,左拳叉腰,右手上屈,食指竪舒承輪臍,乘迦樓羅鳥。有三面,正面是菩薩形,有三目;右面是白象;左面作黑猪著寶冠瓔珞。此尊右側為那羅延天妃,趺坐於圓座,身肉色,左手持華葉。此外,《別尊雜記》卷五十二、《尊容鈔》、《覺禪鈔》〈那羅延天〉、《圖像抄》卷九等,皆有記載,但略有不同。

〔參考資料〕 《陀羅尼集經》卷十一;《大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


毗盧遮那

佛的報身或法身。音譯又作毗盧舍那、毗樓遮那、吷𡀔者那;意譯為大日如來、遍照、光明遍照或淨滿、三業滿、廣博嚴淨等。

關於毗盧遮那佛,《華嚴經》、《梵網經》、《觀普賢經》、《大日經》等經所載,不盡相同。據舊譯《華嚴經》卷二〈盧舍那佛品〉所述,盧舍那佛於無量劫海修功德成正覺,住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放大光明照十方,由身上諸毛孔出化身雲,演出無邊契經海。據《梵網經》記載,此盧舍那佛於百千阿僧祇劫,修行心地,成正覺,住蓮華台藏世界,化現千葉百億大小釋迦,說菩薩心地法門。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則云毗盧遮那身遍一切處,住於常樂我淨四波羅蜜所攝成的常寂光土。

此「毗盧遮那」一語,最早出現於《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的「破壞諸闇冥,光明照虛空,今毗盧遮那,清淨光明顯」,此中所指的「毗盧遮那」一詞,係「太陽」之意。其次《華嚴經》等有「盧舍那佛」之說;又《佛本行集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大乘四法經》等經典卷前皆有「歸命大智海毗盧遮那佛」之語;《大乘同性經》卷下又云(大正16‧650b)︰「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遮那智藏大海。」其後《大日經》則以摩訶毗盧遮那(大日如來)為全法界的體性。

至於「毗盧遮那」的語義,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所述,其意為光明遍照;《大日經疏》卷一與卷十六則以毗盧遮那為「日」的別名;《金剛頂經義訣》卷上以毗盧遮那為「最高顯廣眼藏如來」,「毗」即為「最高顯」,「盧舍那」為「廣眼藏」。梵語vairocana,是由「光輝」、「照耀」之意的ruc轉化為rocana,再加上前置詞vai(vi的變化)而成。意指「附屬於太陽的」或「太陽之子」。意譯遍照或光明遍照,或係依此義而來。又virocana,是在rocana之前,加上vi,有光耀之意,意指太陽或太陽神。《大日經疏》以毗盧遮那為「日」之別名,當係依此義。總而言之,此「毗盧遮那」一語與「太陽」確有關聯。

在大乘佛教之中,「毗盧遮那」原是釋尊的理想化,舊譯《華嚴經》卷四〈如來名號品〉云(大正9‧419a)︰「此四天下佛號不同,或稱悉達,或稱滿月,或稱師子吼,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神仙,或稱盧舍那,或稱瞿曇。」即將釋迦牟尼比喻為太陽(盧舍那)。

中國各家在論述佛之三身時,係以毗盧遮那或盧舍那為三身之一,然於二者之所屬則頗有異說。智顗《法華經文句》卷九(下)以毗盧遮那為法身如來,盧舍那佛為報身如來。此乃依據《觀普賢經》敘述毗盧遮那身遍一切處,故以之為法身;《梵網經》敘述盧舍那為千葉台上之主,故以其為報身。吉藏在《三論略章真應義》中舉地論師所說,而將盧舍那配為報身佛。《法華玄論》卷九以為《梵網經》的盧舍那佛是迹身。而華嚴家則以《華嚴》的盧舍那具足十身,此義大異於前說。十身是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謂毗盧舍那具有此等十身,而此十身又稱為融三世間之十身,或稱解境十佛。十身中的如來身,有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等十身,名之為行境十佛,又稱十身具足之舍那。

密教稱毗盧遮那佛為摩訶毗盧遮那佛。此佛住廣大金剛法界宮,為自內眷屬說三密平等之法門,以理智二法身為其體。智法身住於實相之理,為自受用現三十七尊身,表金剛界之教主。理法身住於如如寂照之智,為自他受用現三重曼荼羅身,表胎藏界的教主。毗盧遮那即是此理智不二之體。但《理趣釋》卷上云,毗盧遮那如來名為遍照,是報身佛,在色界頂第四禪色究竟天成等正覺,為諸菩薩說四種自證自覺的聖智。《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又云(大正18‧298a)︰「於是印成法界體性智自受用身,即塔之正中毗盧舍那如來也。」二者主要是將智法身當作報身、受用身。

此外,密教除以毗盧遮那為大日如來,單獨將其刻畫於金胎兩部曼荼羅外,又另外別立盧舍那或毗盧舍那佛。如《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有「毗盧遮那佛變」一語。《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及《佛祖統紀》卷三十九等,嘗記載唐高宗咸亨三年善導等人,在龍門石壁鐫刻高八十五尺的盧舍那佛像。《廬山記》卷一記述廬山乾明寺供有張僧繇所繪的盧舍那佛像。《廣清涼傳》卷中記載,五台山瑞相殿北十三重大佛殿中安奉盧舍那佛像,其四周並雕有一萬尊菩薩像。

◎附︰《佛菩薩聖德大觀》〈盧舍那佛〉條
依照智者大師的《法華經文句》所說,毗盧遮那是法身如來,盧舍那是報身如來,釋迦牟尼是應身如來。這裏的報身如來就是通常所說的報身佛。在佛陀的三身中,報身是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的無邊功德,也是由因位之本願與行持所修得之享受佛果境界的佛身。又稱為受用身,或受法樂身。

據《梵網經》所載,盧舍那佛已修行過百阿僧祇劫,成佛以後住在蓮花台藏世界。蓮花台周圍有一千葉。每一葉是一個世界,千葉總共為一千世界。每一葉世界,又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而有千百億無量數釋迦正在說法。這無量數釋迦化身的本源,就是盧舍那佛。

六十卷《華嚴經》裏,也曾以這樣的偈頌讚嘆盧舍那佛︰「無量劫海修功德,供養十方一切佛。教化無邊眾生海,盧舍那佛成正覺。(中略)盧舍那佛大智海,光明普照無有量。」依《華嚴經》所說,佛陀報身的淨土是蓮華藏世界,而盧舍那佛則是蓮華藏世界的教主。這與密教所供奉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其梵語雖然同字,但所指卻並不相同。因此,除了密教的大日如來像之外,顯教也常單獨供奉盧舍那佛。在佛教造像史上,我國龍門石壁及日本東大寺所造的盧舍那大佛像,都是膾炙人口的傑作。

〔參考資料〕 新譯《華嚴經》卷六〈如來現相品〉;《大日經》卷一;《法苑義林章》卷六(本)、卷七(末);《法華文句》卷八(下);《法華玄義》卷六(上);《像法決疑經》;《勝鬘寶窟》卷上(本);《華嚴五教章》卷二;《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九十一;《廣清涼傳》卷上;《參天台五台山記》卷五;望月信亨《淨土教の起原及發達》。


阿伽陀藥

阿伽陀,又作阿揭陀、阿竭陀。意譯無價、無病、普去。亦稱不死藥或丸藥。據《慧苑音義》卷上所載,服此藥者,身中諸病普皆除去,故稱普去。又服此藥後,更無有病,故亦稱無病。《慧琳音義》卷二十五亦云(大正54‧468c)︰「阿云普,竭陀云去,言服此藥普去眾疾。又,阿言者無,竭陀云價,謂此藥功高,價直無量。」關於此藥之製法,《陀羅尼集經》卷八云(大正18‧854b)︰「取囉娑善那,人莧菜根,各取二兩,粳米泔汁及蜜共和為丸訖,誦前心咒二十一遍,分為小丸,大如梧子,如法服之,其病即差。此名阿伽陀藥。」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中,有〈蓮華頂阿伽陀藥品〉、〈普遍輪轉王阿伽陀藥品〉、〈廣大明王阿伽陀藥品〉、〈神變阿伽陀藥品〉等諸品,皆說阿伽陀是真言加持的靈藥,並述及其藥味、藥法及德益。此外,經論中常以此藥之靈效比喻法之妙益。如新譯《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云(大正10‧67c)︰「如阿揭陀藥,能療一切毒,佛福田如是,滅諸煩惱患。」

〔參考資料〕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翻梵語》卷十;《翻譯名義集》卷三。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