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行
[法相辭典(朱芾煌)]法蘊足論十卷五頁云:云何不動行?謂四無色定諸有漏善,是名不動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阿含辭典(莊春江)]
不動處
1.指「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參看「淨不動道」、「必至不動」。2.在「有福處」(如人天界)與「無福處」(如三惡道)之外的業報往生處,如「因此受報有福處、無福處、不動處」,《增支部6集63經》只講到「福處」與「無福處」,沒有「不動處」之說,但《相應部12相應51經》說「若為善行者,其識往善,若為不善行者,其識往不善,若為不動行者,其識往不動」,相當的《雜阿含292經》譯作「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參看「無所有行」。
非福不福行
即「非福、非不福行」,另作「無所有行」,指「無所有處之行」,此處之「行」為「行蘊」之「行」,參看「無所有處」、「行」,南傳作「不動行」,「不動」依《中部106經》註釋書的解說,指「第四禪」或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參看「淨不動道」,此處之「不動行」菩提比丘長老註解中為泛指「四無色處」之善心,是屬於「無色界」之境界。
[佛光大辭典]
三行
(一)指身、口、意三業。中觀論有「起三行」之語,即為起動三業之謂。(參閱「三業」638)
(二)三行又指:(一)福行,即行十善等福,能招感天上、人間之果。(二)罪行,又稱非福行。即行十惡等罪,能招感三惡道之苦。(三)不動行,又稱無動行。即修有漏之禪定,能招感色界、無色界之果。因禪定不動,感果不動,福行罪行,非如異變,故稱不動。〔大智度論卷八十八〕 p550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因
佛典中對於原因的分類。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茲舉五種略說如次︰
(一)生因與了因︰生因指發生的因種,了因指協助生成的緣。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八云(大正12‧530a)︰「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中略)煩惱諸結是名生因,眾生父母是名了因。如穀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糞等是名了因。」該經另文又說正因、了因二因,以及正因、緣因二因等皆與此二因意義相同(大正12‧532b)︰「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尼拘陀子以地水糞作了因。」其次又云(大正12‧530b)︰
「因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緣因者如醪煖等。(中略)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中略)以有性故,故須緣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闇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中略)如尼拘陀子,須地水糞而作了因,乳中醪煖亦復如是。」
又,天台家立三因佛性之際,並沒有明顯區別了因和緣因二者。但「了因」的「了」是照了之義,乃約智慧立名,故經中嘗以燈明喻之,而「緣因」的「緣」是資助之義;二者在廣義上仍然有所不同,因此,在談論佛性時,正因用以指理性,而了因用以表智慧,緣因則表示萬行。
(二)牽引因與生起因︰牽引因指遠牽生死苦果之未潤位種子;生起因則指近引生起生死苦果之已潤位種子。例如十二因緣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為牽引因,愛、取、有為生起因。而此二因所引生的果是生、老、死。《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闡明此二因(大正30‧454b)︰
「二種因者,(一)牽引因,(二)生起因。(中略)愚癡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行能攝受後有之識,令生有芽。謂能攝受識種子故,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六處種子、觸受種子,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故;今先攝受彼法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生起因者,謂若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由境界愛生後有愛及能攝受愛品、癡品所有諸取,由此勢力,由此功能潤業種子,令其能與諸異熟果,如是一切名生起因。」
又,智儼《華嚴孔目章》卷一稱生因和引因為生引二因,謂(大正45‧545a)︰「猶如人射,放箭為生因,彎弓為引因,乃至能生果報及以命終,是其生因。枯喪相續,是其引因。」智儼所說的生、引二因,其實就是牽引因與生起因二者。
(三)近因與遠因︰直接引果的原因是近因,間接引果的原因是遠因。依《大智度論》卷九十六所述,凡夫為其後身行布施,而於後身得到相當的好結果,這是近因。又,為離欲界衰惱不淨之身而修禪定,則此禪定只是間接達成其目的的原因,所以是遠因。
(四)習因與報因︰出自智顗《法華文句》卷十八等。天台家常用的術語。習因係相對於習果而言,報因則相對於報果而言。習因的「習」,是習續之義,指令後起的果習續於前因,相續增長。報因的「報」,是果報之義,報因是引苦樂果報的原因,指善惡業。此習因、報因相當於《成實論》卷二所說三因中的習因與生因,其文云(大正32 ‧252c)︰「生因者,若法生時,能與作因,如業為報因;習因者,如習貪欲,貪欲增長。」慧遠《大乘義章》卷三闡明論意云(大正44‧516c)︰「一切善惡等業能生一切苦樂等報,故名生因。(中略)如人習善增長善法,習惡增長惡法,如是一切後起增前故名為習,用習作因名為習因。」
(五)能生因與方便因︰能生因猶如穀麥的種子,係使穀麥發生的原因;方便因猶如水土等為穀麥生長的方便。《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正30‧501b)︰「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中略)若方便因是增上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
[法相辭典(朱芾煌)]
二種愚
雜集論七卷十六頁云:問如經中說無明緣行;若福非福及與不動。云何福及不動行,緣無明生耶?答:有二種愚。一、異熟愚,二、真實義愚。由異熟愚故;發非福行。由真實義愚故;發福及不動行。由異熟愚發非福行者:由彼一向是染污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故。由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者:真實義即四聖諦。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縛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不動行。非已見諦者,能發此業。無真實義愚故。是故彼業,說因此生。
四種轉異無明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五頁云: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復言:世尊!誰有何等轉異無明,而說無明為緣生行?世尊告曰: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由此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如是所說外法異生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非福,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如是所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雖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
有支熏習差別
世親釋三卷十九頁云:有支熏習差別者:由善不善不動行力故;於諸趣中,流轉差別。無性釋三卷二十頁云: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
有學不緣無明更造諸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五頁云: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
色無色界愛取不與彼界不動行為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六頁云:復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如說色界愛取二種,於其色界諸不動行,如是無色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應知亦爾。
因業故生因愛故轉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三頁云:復言:世尊!如佛所說因業故生,因愛故轉;依何密意,作如是說?世尊告曰:無明為緣,先於諸有,造作增長種種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動行;引發攝受種種生身種子差別。於此有中,若愛未斷;由此愛故;能令行等,轉成其有;有起後有自體功能。如是功能,不離於愛。依此密意,故說是言:因業故生,因愛故轉。
行緣識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七頁云:復言世尊!諸所有行,與六識身,相應俱有,同生同滅;何緣故說行是識緣?世尊告曰:以六識身,與福非福及不動行,相應俱有,同生同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熏習種子;引發餘生新異熟識。由此道理,是故宣說行是識緣。
二解 瑜伽十卷七頁云: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云:由引業力,識相續流;如火燄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經分別識支通於六識。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八頁云:云何行緣識?謂有一類、貪瞋癡俱生思為緣故起貪瞋癡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復有一類、無貪無瞋無癡俱生思為緣故;起無貪無瞋無癡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復次眼及色為緣,生眼識。此中眼是內有為行,色為外緣,生眼識。是名行緣識。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意識。此中意是內有為行,法為外緣,生意識。是名行緣識。復次甕喻經中,佛作是說:造福非福不動行已;有隨福非福不動識。云何造非福行已,有隨非福識?謂有一類、由貪瞋癡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三惡行,名非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於彼起識。是名造非福行已有隨非福識。如說地獄,旁生、鬼界、應知亦爾。云何造福行已有隨福識?謂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人樂,但由無明蔽動心故;造身語意三種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梵眾天眾同分中。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無想天、應知亦爾。云何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謂有一類、於空無邊處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因此欣求,勤修加行,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於此定中,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思性思類,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超諸色想,乃至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如說空無邊處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應知亦爾。如是諸識、行為緣,行為依,行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緣行識。
法智與類智差別
俱舍論二十三卷十頁云: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以後隨前而證境故。如緣苦諦欲界及餘。生法類忍法類智四。緣餘三諦,各四亦然。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卷四頁云:復次初覺知法,故名法智。後覺知法,故名類智。復次若初得法證淨相應智,故名法智。此後所得,故名類智。復次於現見法,得現量智;故名法智。此後所得,故名類智。復次欲界多有非法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等,相應煩惱。若智、是彼近對治者:名法智。色無色界、無有如是非法煩惱。對治彼者,法智後生;故名類智。復次若智、六地所攝,能緣一地;說名法智。若智、九地所攝,能緣八地;說名類智。此依有漏地說。復次若智,六地所攝,能緣六地;說名法智。若智、九地所攝,能緣九地;說名類智。此依無漏地說。復次若智、對治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者;名法智。若智、對治十四界十處五蘊者;名類智。復次若智、對治善不善無記五蘊者;名法智。若智、對治善無記五蘊者;名類智。復次若智、對治福非福不動行者;名法智。若智、對治福及不動行者;名類智。復次若智、對治段食婬欲愛者;名法智。若智、對治諸定愛者;名類智。
取緣有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八頁云:復言:世尊!若唯說愛與有作緣,不緣於取;斯有何過?世尊告曰:希求名愛。於險惡趣,無有希求。然由所作非福行故;雖求善趣;相違果生。彼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用彼取為其緣。又如所說無有愛者,希求無有。求無有時,由造福行不動行故;相違果生。此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說彼取為其緣。由此道理,非唯用愛與有為緣。
二解 瑜伽十卷八頁云: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一頁云:由取為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說名為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招後有業,說名為有。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二十八頁云:云何取緣?有謂取為緣,施設多有。謂佛或說三界五蘊名有,或說能感後有業名有,或說生分五蘊名有。云何說三界五蘊名有?如說三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云何說能感後有業名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若業,能感後有;名有。云何說生分五蘊名有?如世尊告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復次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諸有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緣謂取。廣說乃至若全無取;為可施設有諸有不?不也;世尊。是故慶喜,諸有皆以取為其緣。是名取緣有。如是諸有,取為緣,取為依,取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取緣有。
五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四卷三頁云:取緣有者:若有煩惱,復能發業,牽後有果。非無煩惱。
取為有緣非愛緣有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三頁云:復言:世尊!若世尊說愛是轉因;何緣但說取為有緣,非愛緣有?世尊告曰:若離於取;有愛不能為緣,轉變非福行等,令成有支,生諸惡趣。又若離取;諸無有愛,不能為緣,轉變福行不動行等,令成有支,於不定地,及於定地,生諸善趣。是故非唯愛為有緣。然彼有支定緣於取。
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三頁云:復言世尊!云何名為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世尊告曰:謂有一類、愚於當來後有自體,即便發起後有希求。由愚所生後有希求,便於後有,見勝功德。若於現法執著可愛不可愛境,邪分別故;造非福行。彼於資具、生貪瞋故;或於怨憎、生瞋恚故;及彼相應不能決了功德過患放逸愚故;造斯惡行。即於後世所有過失、不能思惟不能解了行相無明、能作如是非福行緣。若於後有見勝功德,或見出離、便造福行、或不動行。彼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思擇、及修習故;能造斯行。應知如是思擇修習、雖在善心;然不如理作意思惟,故是後有愚癡所引。謂於後有見勝功德,癡覆藏故;及見出離、癡覆藏故。如是非福福不動行、障礙對治;與六識身、俱生俱滅;能於現在已得生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三種習氣。由此方便,攝受後有新生種子。攝受後有新種子故;於當生中所起後有所攝名色六處觸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於現已得異熟識中,但起因性;未有果性。是故但名所引緣起。如是名為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
牽引因
瑜伽五卷十頁云:依習氣因依處,施設牽引因。所以者何?由淨不淨業,熏習三界諸行,於愛不愛趣中,牽引愛不愛自體。復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是故依諸行淨不淨業習氣依處,施設牽引因。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二頁云:牽引因者:謂於二果,發起愚癡。愚癡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行能攝受後有之識,令生有芽。謂能攝受識種子故;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六處種子觸受種子。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故;今先攝受彼法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
三解 瑜伽三十八卷九頁云: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無記中云:由彼各別自種子故;種種稼穡,差別而生。即說彼種子,為此牽引因。無記中云:於現法中無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牽引因。清淨中云: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界。彼望清淨為牽引因。
四解 成唯識論八卷一頁云:三、習氣依處。謂內外種未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牽引因。謂能牽引遠自果故。
無明因行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五頁云: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答:餘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說: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問:一經雖說無明因行;而多經說無明緣行。有何意耶?答: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染污不染污行。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罪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罪福不動行。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因緣。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四緣。故多經說無明緣行。
無明緣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五頁云:復言:世尊!何緣欲界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為緣?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死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復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如說色界愛取二種,於其色界諸不動行,如是無色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應知亦爾。彼於色界或無色界有過患身,起有功德作意想見;或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如是非理作意;能為彼界不動行緣。如是所起非理作意,無明所引。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為伴,能為彼界不動行緣。是故應知彼不動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悕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為諸行緣。
二解 瑜伽十卷六頁云: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簡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問:如經中說:諸業以貪瞋癡為緣;何故此中唯說癡為緣耶?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貪瞋癡緣,唯生非福業故。問:身業語業,思所發起,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云:謂諸愚夫,於緣生法,不知唯行;妄起我見,及我慢執,為自受樂非苦樂故;造作身等各三種業。謂為自身受當樂故;造諸福業。受當來樂非苦樂故;造不動業。受現樂故;造非福業。如是名為無明緣行。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四頁云:云何無明緣行?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因,無明為緣故,貪瞋癡起。此貪瞋癡性,是名無明緣行。復次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前行,無明為幟故;起無量種惡不善法。謂無慚無愧等。由無慚無愧故;起諸邪見。由邪見故;起邪思惟。由邪思惟故;起邪語。由邪語故;起邪業。由邪業故;起邪命。由邪命故;起邪勤。由邪勤故;起邪念。由邪念故;起邪定。此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勤,邪念,邪定,是名無明緣行。復次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起無量種惡不善法,一切皆以無明為限,無明為集,是無明類,從無明生。墮無明趣者,不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諸法。不如實知此諸法故;便起邪見,邪思惟,乃至邪念,邪定。是名無明緣行。又云:如是福非福不動行,無明為緣,無明為依,無明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無明緣行。
五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六頁云:問:無明為緣,通生十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次無明緣行,勢用隨順。餘則不爾。復次無明緣行,勢用強勝。餘則不爾。復次無明於行,能作近緣,是故偏說。於識等十,但作遠緣,是故不說。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亦爾。復次無明與行,作不共緣;是故偏說。與識等十,但作共緣;是故不說。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後次第,展轉相生。若說無明緣無明;便無前後。若說無明緣識等;便非次第。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無明轉異殊勝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五頁云:復言:世尊!云何無明轉異殊勝?世尊告曰: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復言:世尊!誰有何等轉異無明,而說無明為緣生行?世尊告曰: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由此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如是所說外法異生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非福、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如是所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雖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是故惟依外法異生,我說順次雜染緣起、最極圓滿。非住內法。是名無明轉異殊勝。
無明為緣造不動行
法蘊足論十卷七頁云:云何無明為緣造不動行?謂有一類、於空無邊處天,繫心悕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因此悕求,勤修加行,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於此定中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思性、思類、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復能造不動行。是名無明為緣造不動行。有不繫心悕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於此定中,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思性、思類、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復能造不動行。是名無明為緣造不動行。如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應知亦爾。
無明與諸不動行為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六頁云:彼於色界或無色界有過患身,起有功德作意想見;或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如是非理作意;能為彼界不動行緣。如是所起非理作意,無明所引。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為伴,能為彼界不動行緣。是故應知彼不動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
無明與福不動行為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六頁云: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悕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為諸行緣。
愛取不與行為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五頁云:復言:世尊!何緣不說愛取二種,能生緣起、與行為緣?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有分齊故。所以者何?欲界愛取、與彼色界或無色界諸不動行為等起緣、不應道理。非境界故。如說欲界愛取二種於不動行,如是色界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若無色界愛取二種、於欲界行或色界行,及以色界愛取二種、於欲界行,當知亦爾。
福不動行仍用無明為緣
瑜伽十卷六頁云: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揀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
熏習相
世親釋二卷十二頁云:是為熏習相者:謂阿賴耶識,有剎那滅等,是熏習相。剎那滅故。與諸轉識俱時有故。乃至對治恆隨轉故。或窮生死恆隨轉故。定與善等為因性故。待福非福不動行緣,於善惡趣,異類熟故。如是等義,於轉識中,一切異法,皆應成立。是故唯此阿賴耶識,與如是等勝德相應,可受熏習。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福行、罪行、不動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業;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惡等之惡業;不動行是四禪、四空處的禪行,也可以說是無漏解脫三昧的出世間行。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