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禪
[佛光大辭典]禪宗公案名。又作俱胝一指、俱胝豎指、一指頭禪。宋代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以豎立一指作為化導學人之機法,世稱之一指禪。俱胝和尚初住庵時,因一尼之三問而不知應答,遂立志棄庵,往諸方參尋,後逢山神告示,得遇天龍和尚,天龍以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從此,凡有參學僧到,師皆豎一指以對。當其臨終時,謂眾(大五一‧二八八中):「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景德傳燈錄卷七、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四、碧巖錄第十九則〕 p56
禪家公案。又稱俱胝竪指、一指頭禪。指唐代婺州金華山的俱胝禪師(達磨十一代法孫南嶽下五世),對參學者每竪一指示之,別無其他作略。《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嘗敘其大悟前後原委如次(大正51‧288a)︰
「俱胝和尚初住庵,有尼名實際,到庵戴笠子執錫繞師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師又無對。尼去後,歎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氣。擬棄庵往諸方參尋。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山,將有大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果旬日天龍和尚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前事,天龍竪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參學僧到,師唯舉一指無別提唱。有一童子於外被人詰曰︰和尚說何法要﹖童子竪起指頭,歸而舉似師。師以刀斷其指頭,童子叫喚走出,師召一聲,童子回首,師卻竪起指頭,童子豁然領解。師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參考資料〕 《碧巖錄》第十九則;《從容錄》第八十四則;《無門關》第三則;《五燈會元》卷四。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俱胝一指
(公案)碧嚴十九則曰:「俱胝指頭禪。」從容錄八十四則曰:「俱胝一指。」無門關三則曰:「俱胝竪指。」五燈會元四曰:「杭州天龍和尚法嗣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時,有尼名實際來,戴笠子,執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師父又無對。尼去後,師歎曰:我雖處丈夫形,而無丈夫氣。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將有肉身菩薩來為和尚說法。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師即迎禮,具陳前事。龍竪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學者參問,師唯舉一指無別提唱。有一童子,每見人問事,亦竪指。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竪指。師一日潛袖刀子問童曰:聞汝會佛法,是否?童曰是。師曰如何是佛?童堅起指頭。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師召童子,童回首。師曰: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頭,豁然大悟。師將入寂,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禪林用語。一般指享用;禪林中,指靈活運用機法。如達於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隨己意而任運自如,稱為受用如意。又學者受到師家之點化,頓然開悟,其後不再受任何繫縛,稱為受用不盡。據禪宗無門關第三則載,俱胝禪師於示寂前告知大眾,曾得自天龍禪師之一指禪,而終身受用不盡。〔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婺州俱胝章、五燈會元卷四〕 p3100
(一)梵語 koti,巴利語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譯為億。乃印度數量之名。玄應音義卷五載,俱致,或稱俱胝,即中土所稱之「千萬」,或「億」。圓測之解深密經疏卷六(卍續三四‧四四四上):「俱胝,傳釋有三,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可見歷代所譯之殊異。
(二)唐代僧。生卒年、俗姓、鄉籍等均不詳。屬南嶽懷讓之系統。常誦俱胝(准胝)觀音咒,世人遂稱之俱胝。嘗止於浙江婺州金華,後因無以答覆實際尼之質問,遂起勇猛精進之心。未久,大梅法常之法嗣天龍禪師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其事,天龍豎一指而示之,師當下大悟。其後凡有參學僧前來問法,師皆豎一指以答之,世稱「俱胝一指」、「一指禪」。於入寂前,嘗謂(大五一‧二八八上):「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四、祖堂集卷十九、無門關第三則〕(參閱「俱胝一指」4034) p4033
寂滅無相、寂止凝住之意。在佛典中,此詞有兩種不同的用法。一指解脫境界,另一指禪定或修行過程的心理狀態。茲分述如次︰
(一)謂涅槃之寂滅無相︰是解脫境界的描述。《法蘊足論》卷三云(大正26‧468b)︰「滅為寂靜。」《佛性論》卷三云(大正31‧802a、c)︰「寂靜相者,自性清淨,諸惑本來無生。見此二空,名寂靜相。(中略)無生故說寂,無滅故說靜。」此即以「寂靜」一詞形容涅槃之境界遠離諸苦,湛然常住,無生無滅。
又,《瑜伽師地論》卷五十說,有餘依及無餘依地中各有四種寂靜。有餘依中︰(1)苦寂靜︰謂諸漏永盡,後有眾苦亦皆悉斷,得當來不生之法。(2)煩惱寂靜︰謂一切煩惱悉斷,得畢竟不生之法。(3)不損惱有情寂靜︰謂煩惱永斷,不造諸惡而修習諸善。(4)捨寂靜︰謂恒住捨性之中,不喜不憂,安住於正念正知。
無餘依中︰(1)數教寂靜︰謂諸數及言教等並息。(2)一切依寂靜︰謂有餘依中,雖有施設依乃至後邊依等八依。今此界中,總離此等諸依。(3)依依苦寂靜︰謂永滅依前八依所生之眾苦。(4)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謂亦依前八依,苦之疑慮不生。
(二)謂心凝住一處之平等安靜狀態︰《顯揚聖教論》卷十三云(大正31‧541a)︰「寂靜者,謂善能守護諸根門等,及能永拔煩惱習氣。」《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云(大正31‧741b)︰「寂靜者,於擾動、心散亂、惡覺、隨煩惱中,深見過患,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六門教授習定論》云(大正31‧775b)︰「於此喜愛,以無愛心對治,生時,無所愛樂,其心安靜,名寂靜住。」又,《往生論》云(大正26‧233a)︰「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以一心專念,成奢摩他寂靜三昧,即寂靜意。
〔參考資料〕 (一)《法蘊足論》卷四、卷六;《般若燈論》卷二;《十八空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瑜伽論記》卷二十四。(二)《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顯揚聖教論》卷四;《三無性論》卷下。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