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四無礙解

(術語)又云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為諸菩薩說法之智辯,故約於意業而謂為解,謂為智,約於口業而謂為辯。一法無礙,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二義無礙,知教法所詮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三辭無礙,又云詞無礙。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以前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又契於正理起無滯之言說,名為辯無礙。無滯之言說即辯也。智度論二十五曰:「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涅槃經十七曰:「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仁王經下曰:「得無礙解,法義詞辯,演說正法。」俱舍論二十七曰:「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法華玄贊二曰:「四辯者,即四無礙解。」


[佛光阿含藏]
四辯

又作四無礙解、四無礙辯、四無礙智,指四種無礙自在的解智。即:(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樂說無礙解。

即法辯、義辯、辭辯、應辯。法辯即能說諸法名稱;義辯即明諸法義理;辭辯即妙用一切語辭;應辯即知眾生之所欲,說法自在。參閱增一阿含苦樂品第二五六經(佛光二‧七六○)。

又作四無礙解(catu-patisambhidā)(巴)。巴利本(Vibh. vol. 1, p.293)作:「於義之智為義無礙解,於法之智為法無礙解,於其法之辭、說明為詞無礙解,於諸智之智為辯無礙解。」


[佛光大辭典]
四無礙解

梵語 catasrah pratisajvidah。略作四無礙、四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即:(一)法無礙解(梵 dharma-pratisajvid),又作法無礙智、法無礙辯、法解、法無礙、法辯。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二)義無礙解(梵 artha-pratisajvid),又作義無礙智、義無礙辯、義解、義無礙、義辯。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三)詞無礙解(梵 nirukti pratisajvid),又作詞無礙智、詞無礙辯、辭無礙智、辭無礙辯、詞解、詞無礙、辭無礙、詞辯、辭辯。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四)辯無礙解(梵 pratibhāna-pratisajvid),又作辯無礙智、辯無礙辯、樂說無礙解、樂說無礙智、樂說無礙辯、應辯。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八○載,法、義、詞、辯四無礙解,依次以修習數論、佛語、聲論、因論為加行;或法、詞二無礙解習外論,義、辯二無礙解習內論為加行。又於四無礙解之次第,舉出多說。如主張先起詞無礙解,次起法無礙解,再次起義無礙解,最後起辯無礙解;以先了達世俗之言詞,次了知詞所依之名、句等,其次了知名句所依之義趣,方得於理無礙應機說法。此外,成唯識論卷九認為四無礙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薩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時,始圓滿完成。〔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品類足論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卷五十、成實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法華經玄贊卷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四〕 p1778


無礙

(一)梵語 apratihata。又作無閡、無碍、無障礙、無罣礙、無所罣礙。謂無障礙。無礙有心無礙、色無礙、解無礙、辯無礙等區別。品類足論卷五載有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大寶積經卷十四舉出三種無礙,(一)總持無所罣礙,略作總持無礙。謂菩薩得大總持(大陀羅尼),不失善法,不生惡法,於一切言語諸法分別知悉無礙。(二)辯才無所罣礙,略作辯才無礙。謂菩薩得大辯才,能隨機說大小乘法,悉皆通達。(三)道法無所罣礙,略作道法無礙。謂菩薩得大智慧,能通達大小乘法與世間語言文字。

新華嚴經卷五十六載,如相迴向位(十迴向之第八)之菩薩有眾生無礙用乃至力無礙用等十種自在作用(十無礙用);同經卷四十六說諸佛具十種無障礙住。此外,華嚴經疏卷一載,毘盧遮那佛身具如下十無礙:用周無礙、相遍無礙、寂用無礙、依起無礙、真應無礙、分圓無礙、因果無礙、依正無礙、潛入無礙、圓通無礙。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載,蓮華藏世界具如下十無礙:情事無礙、理事無礙、相入無礙,相即無礙、重現無礙、主伴無礙、體用無礙、隱顯無礙、時處無礙、成壞無礙。華嚴法界玄鏡卷上有四法界之說,詳述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謂無礙有圓融無礙(萬法圓融,互不障礙)與自在無礙(對一切障礙能自在衝破)二義。又佛之智慧稱無礙智;阿彌陀佛之光明稱無礙光(十二光之一);佛稱無礙人;一乘法稱無礙道。〔大品般若經卷十六、大智度論卷六、卷七十二、華嚴經疏卷四、卷十一、卷五十六〕

(二)(552~645)唐代僧。俗姓陳,生於成都。十歲至長安,依道安法師出家。天和三年(568)受具足戒。建德三年(574),北周武帝興法難,師遂隱遁。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復出,住永寧寺。後聽超法師講大智度論,又至長安學十地、阿毘曇等。大業二年(606),至洛陽四方館教授經論。五年,移住莊嚴寺。武德八年,返故居,修無相觀。貞觀十九年示寂,世壽九十四。

(三)(1590~1643)明代僧。歙州人,俗姓王。出家於黃山,依匡廬敬堂學經教。偶謁湛然澄公,悟別傳密旨,乃入湘鄉荊紫山隱居。崇禎十六年示寂,世壽五十四。 p5141


樂說無礙辯

梵語 pratibhāna-pratisajvid。為四無礙辯之一。係隨一切眾生所樂聞而說法無礙之辯才。又作辯無礙解、辯無礙智、樂說無礙智。就心而言,稱為樂說無礙智;就口而言,稱為樂說無礙辯。「樂說」有二義:(一)就說者適悅之情解之,謂菩薩自得勝法,樂為眾說;如父母得於勝事,樂欲與子。(二)就聞者之意樂解之,謂菩薩知眾生樂聽其說而為說法。大乘義章卷十一(大四四‧六九一下):「語稱物情,名為樂說。」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大九‧四四上):「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俱舍論卷二十七、法華義疏卷二(吉藏)〕(參閱「四無礙解」1778) p6098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十二愚

指菩薩之十地及佛地所對治的二十二種愚癡。即(1)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執著我法愚);(2)惡趣雜染愚癡;(3)微細誤犯愚癡;(4)種種業趣愚癡;(5)欲貪愚癡;(6)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7)等至愛愚癡;(8)法愛愚癡;(9)一向作意棄背生起愚癡(純作意背生死愚);(10)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純作意向涅槃愚);(11)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癡(現觀察行流轉愚);(12)相多現行愚癡;(13)微細相現行愚癡(細相現行愚);(14)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純作意求無相愚);(15)於無相作功用愚癡;(16)於相自在愚癡;(17)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18)辯才自在愚癡;(19)大神通愚癡;(20)悟入微細祕密愚癡;(21)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22)極微細礙愚癡。

依《成唯識論》卷九所釋,二十二種愚癡相當於十地所斷的十重障,以及第十地的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所斷的惑障。其中,(1)、(2)是約初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異生性障,後者是其障所發的惡趣業果。(3)、(4)是約第二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誤犯不故思的遮罪愚癡,後者是發自此愚癡所誤犯的三業。(5)、(6)是約第三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乃著於障礙勝地與修慧的五欲境而起的貪,後者則障礙總持與聞思二慧。

(7)、(8)是約第四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謂對所得的勝定起愛的愚癡,後者是對所依的深法起愛的愚癡。(9)、(10)是約第五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厭生死的愚癡,後者是樂涅槃的愚癡。(11)、(12)是就第六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取染相的愚癡,後者為灸相的愚癡。(13)、(14)是約第七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取流轉的細生相的愚癡,後者則是取還滅的細滅相的愚癡。

(15)、(16)是約第八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於無相用功用的愚癡,後者是於相不能任運自在的愚癡。(17)、(18)是約第九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對義、法、詞三種的無礙解不能自在的愚癡,後者是對辯無礙解不能自在的愚癡。(19)、(20)是約第十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對諸大神通不能自在的愚癡,後者則是對大法智雲和所含藏的功德不能自在的愚癡。(21)、(22)是就第十地的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俱生起的微細所知障,後者則是俱生起的煩惱障種子。

〔參考資料〕 《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


四無礙辯

指佛、菩薩、聖眾等所具有的四種自在無礙辯。即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辯無礙辯。又譯四無礙智、四無礙解。略稱四辯或四無礙。乃大小乘之通目。用來顯示無礙自在說法教化的德用。

依小乘教義而言,指︰

(1)法無礙辯︰亦稱法無礙智、法無礙解,或略稱法辯。謂於一切法相、名字有無礙自在的智解,故能善於辯說。

(2)義無礙辯︰亦稱義無礙智、義無礙解,或略稱義辯。謂關於一切法相、名字的義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辯才。

(3)辭無礙辯︰亦稱辭無礙智、辭無礙解、辭辯。謂通曉一切方言而無礙辯說的智解、辯才。

(4)辯無礙辯︰亦稱辯無礙解、辯無礙智、應辯,或稱樂說無礙辯。謂隨順眾生根機而巧妙演說,令眾生樂聞的智解、辯才。《大毗婆沙論》卷一八○、《舍利弗阿毗曇論》卷九、《品類足論》卷五等就此義有所廣說。

大乘的說法大抵類似小乘。然謂法、義、辭、辯四者窮法性,入第一義諦,甚妙難測。因此,惟有佛、菩薩真正具有四辯,小乘聖者並不具有此四辯。新譯《華嚴經》卷三十八、《大集經》卷五、南本《涅槃經》卷十五等就此有詳細的解說。又,《大乘義章》卷十一分別七門論述大小乘所說的不同,《法界次第》卷下也有略說。

關於大小乘是否皆具四無礙辯,有謂大小乘皆具。其中,小乘唯利根阿羅漢具,大乘種性已上皆具,部分十信菩薩亦具。另一說謂大乘有、小乘無,即《涅槃經》所說︰聲聞、緣覺無四無礙。

此外,唯識家又就四無礙立初地分得、九地離障、圓成佛果三種說法。謂初地已上部分得四無礙辯,入第九地永斷利他中不欲行障、斷陀羅尼與辯才中之二愚及粗重而得四無礙解,乃至佛果成滿一切圓。

〔參考資料〕 《自在王經》卷下;《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本);《法華玄贊》卷三;《華嚴大疏鈔》卷三十八(下);《俱舍論》卷二十七;《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


[法相辭典(朱芾煌)]
力與無畏差別

大毗婆沙論三十一卷四頁云:問:若十力攝四無畏,四無畏攝十力者;力、與無畏,有何差別?有說:此二無有差別。互相攝故。有說:此二、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謂名力,名無畏。復次堅強,是力;勇決,是無畏。復次安住,是力;不可傾動,是無畏。復次不可屈伏,是力;不怯弱,是無畏。復次自利,是力;利他,是無畏。復次自攝受,是力;攝受他,是無畏。復次非他所勝,是力;能勝他,是無畏。復次非他所降伏,是力;能降伏他,是無畏。復次自相智,是力;共相智,是無畏。復次智,是力;辯,是無畏。復次因,是力;果,是無畏。復次自通達,是力;能為他說,是無畏。復次通達義,是力;通達文,是無畏。復次法義無礙解,是力;詞辯無礙解,是無畏。復次於法義無礙解,究竟明了,是力;於詞辯無礙解,究竟明了,是無畏。復次積集,是力;受用,是無畏。復次如自豐財寶,是力。如能分施他,是無畏。復次如解醫方,是力;如能療病,是無畏。復次智慧明了,是力;不怯他難,是無畏。力與無畏,是謂差別。


四無礙解

瑜伽四十五卷二頁云:云何菩薩所修菩薩四無礙解?謂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門,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法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相,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義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釋詞,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詞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品別,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辯無礙解

二解 如利他中不欲行障中說。

三解 顯揚四卷六頁云:無礙解者:謂四無礙解。廣說如經。一、法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差別名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二、義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種種相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餘如前說。三、訓詞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訓釋詞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餘如前說。四、辯才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通達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四解 集論八卷四頁云:無礙解者:謂四無礙解。云何法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一切法名差別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云何義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諸相及意趣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云何訓詞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諸方言音及訓釋諸法言詞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云何辯才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諸法差別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又雜集論十四卷十三頁云:無礙解作何業?謂善說法要,悅眾生心;能絕一切諸疑網故。

五解 無性釋九卷二十五頁云:頌曰: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頌顯示四無礙解。言所依者,謂諸教法。即契經等。言能依者,謂所詮義。如是二種,皆名所說。所作業故。言智二種,皆是能說。作者作具,等所起故。無礙慧者:謂於此中無退轉智。常善說者:由具四種無礙解故;常能善說。若於所依無礙覺慧;名法無礙。於法異門,無罣礙故。若於能依無礙覺慧,名義無礙。於一切法自相共相,無罣礙故。或於諸法別義意趣,無罣礙故。若於其言無礙覺慧,名訓詞無礙。於諸國土各別境界種種言詞,隨自展轉異想隨說,無罣礙故。或於諸法訓釋言詞,無罣礙故。若於分析諸法智中無礙覺慧,名辯說無礙。於能辯析諸法智中,無罣礙故。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九頁云:問:四無礙解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云何知然?如品類足說:法無礙解云何?謂於名句文身不退轉智。義無礙解云何?謂於勝義不退轉智。詞無礙解云何?謂於言詞不退轉智。辯無礙解云何?謂於無滯應理說及自在定慧中不退轉智。由此故知慧為自性。智即慧故。是謂無礙解自性是我是物是性是相是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無礙解?答:於所知境,通達無滯;名無礙解。謂法無礙解,於名句文身,義無礙解,於涅槃勝義,詞無礙解,於諸方言辭,辯無礙解,於正說及道,以不退智,解無滯礙。有說:於所知境,現見而知;名無礙解。如世於一現見事中,云我於此,解知無礙。有說:此應名深密解。謂解阿毘達磨深密處故。有說:此應名隨應解。謂隨於何境,如應解故。


四無礙解加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十二頁云:問:四無礙解加行云何?有說:法無礙解,以習數論為加行。義無礙解,以習佛語為加行。詞無礙解,以習聲論為加行。辯無礙解,以習因論為加行。於此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有說:法詞二無礙解,以習外論為加行。義辯二無礙解,以習內論為加行。如是說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如於一伽他中,應如是說彼名:習如是說,名是法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解彼義;習如是解義,是義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訓彼詞;習如是訓詞,是詞無礙解加行。應如是無滯說;習如是無滯說,是辯無礙解加行。是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


四無礙解次第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十三頁云:問:四無礙解,次第云何?為如說而起?為不爾耶?有說:如說而起。如契經中,先說義無礙解;是故前起。乃至後說辯無礙解;是故後起。謂瑜伽師,為知義故;先起義無礙解。雖已知義;而於名等,未善安布;是故次起法無礙解。雖於名等,已善安布;而於言詞,未能訓釋;是故次起詞無礙解。雖於言詞已能訓釋;而未能無滯應理而說;是故後起辯無礙解。有說:如說而起。如阿毘達磨中,先說法無礙解;是故前起。乃至後說辯無礙解;是故後起。謂瑜伽師,為知名等次第安布;是故先起法無礙解。雖知名等次第安布;而未了所詮義;是故次起義無礙解。後二如前說。有說:不如說而起。謂先起詞,次起法,次起義,後起辯。所以者何?以彼行者,先應了達世俗言詞,次知言詞所依名等,次知名等所依義起。知三事已;方能無滯應理而說。是故詞能引法,法能引義,義能引辯。


利他中不欲行障

成唯識論九卷二十二頁云: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二、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無礙解

如四無礙解中說。

二解 俱舍論二十七卷八頁云:已辯願智;無礙解者:頌曰:無礙解有四。謂法、義、詞、辯。名、義、言、說道,無退智為性。法詞唯俗智。五二地為依。義、十六,辯、九,皆依一切地。但得必具四。餘如無諍說。論曰:諸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總說,如其次第,以緣名義言及說道不可退轉智為自性。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緣所詮義,立為第二。緣方言詞,立為第三。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此則總說無礙解體,兼顯所緣。於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義無礙解,十六智攝。謂若諸法,皆名為義,義無礙解則十智攝。若唯涅槃名為義者;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辯無礙解,九智所攝。謂唯除滅。緣說道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辯無礙解,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施設足論,釋此四言:緣名句文,此所詮義。即此一二,多男女等言別。此無滯說,及所依道,無退轉智,如次建立法義詞辯無礙解名。由此顯成四種次第。有餘師說:詞謂一切訓釋言詞。如有說言:有變礙故名為色等。辯謂展轉言無滯礙。傳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慣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為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如是四種無礙解中,隨得一時,必具得四。非不具四,可名為得。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