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三昧

(術語)一三昧之略。惟專心思一事,不顧其他也。


一乘

(術語)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故謂之乘。

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同品曰:「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文句四上曰:「圓頓之教,為一佛乘。」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勝鬘寶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依法華論,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第十四名一乘經。起信論義記上曰:「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案方便品所說,即開會三乘之別執,悉歸趣於平等大會,等使一切眾生成佛道也。

蓋大乘佛教中,所謂權大乘家,立一切有情為法爾,五性各別之說。故其中定性二乘及無性,畢竟無由成佛。是故諸佛之法,自不可無三乘之別。定性二乘,必由聲聞緣覺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薩種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華等經,或說唯有一乘者,是引攝不定性者,不使墮於二乘地,進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來密意之說也。又以所趣之真如無差別,三乘解脫等相等,故說為一乘耳。實則非無二三之別也。如大乘莊嚴經論第五,攝大乘論釋第十,廣列十義或八義意趣而論之。是為所謂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經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張也。

至於實大乘則不然。蓋其所立之說,一切眾生,本無五性之別,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說三乘各別之法者,不過為對於權機假說之方便耳。此為所謂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華嚴等宗家所主張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華經,主對於三乘之人,說其教之所以方便,開會之,使歸於一佛乘,華嚴經主對於十地之大菩薩,廣說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儼賢首,分一乘而更論同教別教之二種。五十要問答上,謂「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謂「一乘之義,分別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所說,方便乘有十義」云云。又五教章上,謂「一乘教義之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並廣釋述之。

今擇要言之,則在同於三乘而說一乘為同教,於三乘全不共而別說一乘為別教。彼法華譬喻品所謂宅內所指之門外三車,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車,是別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為別說。或謂一同於三,或謂三同於一,互相交參,是欲使成根欲性,進而入於華嚴別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種:

一、為存三之一乘,所謂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說為一乘。如攝大乘論之十義意趣是也。

二、為遮三之一乘,會二乘之果,遮三乘之別執,而說為一乘。如法華之同教一乘是也。

三、為直顯之一乘,不對於二乘,故無可破,唯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之儀。如華嚴之別教一乘是也。

又若經五教而論之,則總有五種之一乘。一別教一乘,如華嚴是。二同教一乘,如法華是。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是。是為頓教。所謂絕想亡言之邊,名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為終教。一性皆成之邊,名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為始教。如攝論之十義意趣是。


一切如來定

(術語)稱大空三昧也。大日經一曰:「正覺之等持,三昧證知心,非從異緣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故說為大空,圓滿薩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如大般若經說: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名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多。佛佛道同,更無異路。若人初發心時,能如是正觀心佛性者,亦即名入如來定。」


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修法)金剛頂經一曰:「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得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同疏二曰:「如來在因位而入三昧耶智曼荼羅,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來藏性,以成修真言菩薩之法益,則堪任傳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頂之階位,以此而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應得一切如來之灌頂寶冠,為究竟三界之法王也。」


一切如來必定印

(術語)菩提心之德名也。以發一切如來菩提心,而為必定成佛,稱此謂之一切如來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讚嘆人,發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來必定印,為授大菩提記。」


一切智智

(術語)三智中之一切智,混聲聞緣覺之智,故為分別彼一切智,而名佛智為一切智智。大日經疏一曰:「梵云薩婆若那Sarvajñāna,即是一切智,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謂一切智智,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又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如火界,燒一切無智之薪,又如風界,除去一切諸煩惱之塵,又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又謂此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謂者如實知自心也。大悲為根者,謂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而名之也。仁王經中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一切智船

(譬喻)乘人而運於一切智地岸之船。即佛也。教信證文類二曰:「能流入願海,乘一切智舟。」


一切皆成

(術語)謂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對於五性各別而言。蓋三乘家有無性有情之一類,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說,立無餘界永滅之計。而一乘家則唱悉有佛性之義,明二乘開會之旨,為無餘界迴心之說。故謂一切眾生無不成佛者。今舉三五經說證之。法華經方便品曰:「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又「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涅槃經十曰:「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於未來世皆當歸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大海。」又第三十六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雖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當成菩提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又第十一說五種人成佛中,明須陀洹果人過未來八萬劫成菩提,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辟支佛道人過未來十千劫,成阿耨菩提之旨。大雲經第四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入楞伽經第二曰:「說三乘者,為使發起修地故,雖說諸性差別,然非究竟地,聲聞緣覺,畢竟得如來身。」中陰經上曰:「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密嚴經中曰:「十梵之處:無煩、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住彼已,漸除貪欲,從此生清淨佛土,常遊妙定,至於真解脫。」尼乾子經二曰:「為此眾生故,分別差別說。究竟皆成佛,更無餘乘有。我為化眾生,分別說餘道。漸化入於一,故無三差別。」勝鬘經曰:「聲聞辟支佛乘皆入於大乘。」圓覺經曰:「有性無性,齊成佛道。」等是也。


一切經

(術語)佛教聖典之總名。或曰大藏經。省曰藏經。隋書開皇元年,京師及諸大都邑之處,並官寫一切經,置於寺內。而又別寫藏於秘閣。一切經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稱佛所說之經律等,而今則併吾國印度日本等高僧之著作而稱之。

佛教傳播於世界各國之間,其聖典為各種之國語所翻譯舉其主要者,則原本為散斯克利圖Saskt語及巴利Páli語。翻譯而傳者,有漢譯藏,西藏藏,蒙古藏,滿洲藏(詳清字經館條),及歐譯之諸典。

散斯克利圖語之原本,自北方尼波羅地方,漸次為學者所發見,然其數未甚多。

巴利語之原本,為巴利三藏,即錫蘭暹羅緬甸等南方諸國所現傳者。其中暹羅之官版藏經,以西紀一八八八年出版,世界各國之大學或學會,均得寄贈。巴利三藏中。律藏Viuaya-Piaka,為波羅提木叉Pratimokkha註釋之悉答韋蒲般伽Sutta-vibhanga、蹇陀Khandh-aka、波利婆羅Parivāra三部,經藏Sutta-Piaka,為長阿含Digha-nikāya中阿含Majjhima-nikāya、雜阿含Sayutta-nikāya、增一阿含Aguttara-nikāya、小阿含khuddak-anikāya之五部,諭藏Abhidhamma-Piaka,為法僧伽Dhamma-Sagai以下總有七論。

西藏藏為喇嘛教徒之所護持,屬於經部者,總計八類,百五十一部,三百五十冊,更有續藏二百二十三冊,其經部為清康熙二十三年所刊,其續藏則為雍正六年所鏤刻者。

蒙古藏及滿洲藏為奉天所保存,其中滿洲藏經,世界唯有一部,日俄之戰,為日本所得。

此外各國語之藏經,雖尚有數種,而其中卷帙最浩繁,部義皆完備者,實維漢譯藏。案漢譯藏經印之最古者。則以宋太祖開寶五年,平定列國,造金銀字佛經,前後凡數藏。同年印雕佛經一藏,凡一十三萬版,為其嚆矢。尋而至道元年,高麗王治遣使至宋求官本,與其國從來所藏之前後二藏及契丹藏,參訂校舊,經十四年,全刻成。世所謂高麗藏者是也,凡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復開版藏經,有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九百十六卷,所謂宋藏者是也(詳宋藏條)。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亦翻刻藏經,至二十七年告竣,有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稱為元藏者是也(詳見元藏條)。此藏罹元末之兵燹,與宋藏共歸灰燼,惟流傳於日本者尚存。有尼法珍者(詳法珍條),慨然起興藏之志,經三十年。漸奏其功,是為方冊藏經之濫觴明成祖永樂十八年,印刻大藏經版,至正統五年,始告竣,是為北藏。藏於北京。其南藏者,為太祖洪武時所刻。成祖又安置石刻一藏於大石洞。然流通未,學者多感不便。後神宗時,密藏禪師亦發願刻方冊藏本,萬曆十七年,於五台山創刻,業未竣而入寂,後人迭繼其業,遂完成之,是謂明藏。有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藏則於雍正十三年開工。乾隆三年告竣。又有京西石經山之石刻藏經。則晉琬公法師刻石貯封石洞者也。

日本現存古寫本不少。而最著者,為堀川天皇僧侶一萬人,於一日寫一切經,順德天皇一萬五千僧,於一日寫一切經等。德川氏使天海僧正,刻活字排印大藏,其活字及藏經今尚在,有六千三百廿三卷。尋而黃檗之鐵眼和尚,又將明藏上梓。明治十三年,弘教書院以麗藏為本,與宋元明三本對校,印活字板大藏經,計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縮成四十帙,四百十八冊。明治三十三年,藏經書院又以活字印日本大藏經。藏教書院復纂輯藏經所漏者,題為日本續藏經,共七千八百七十三卷。清季上海頻伽精舍,根據弘教本,略加增減,以活字印大藏經四十帙,四百十四冊,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

晚近英法德俄諸國語之譯本,漸見於世,將來更有西文一切經,未可知也。


一切經供養

事)書寫一切經而供養之之法事。一切經為法寶故,以為三寶之一而供養之。


一切經音義

(書名)唐玄應撰,二十五卷。詳玄應音義條。又,唐慧琳撰,百卷。此書採集玄應音義慧苑音義等而成。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單本。又收入續藏中。近收入頻伽精舍大藏經中。詳慧琳音義條。


一剎那

(術語)Kaa,謂時之極少。曰一剎那。俱舍論十二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仁王經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俱舍論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度一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無性攝論六曰:「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一印二明

(術語)金胎兩部之大日菩薩印,皆為法界無所不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為,胎大日為之五字明。金剛頂經曰:「諸法本不生(二地),自性離言說(二水),清淨無垢染(二火),回業等虛空(二風二空)。」是說無所不至之塔印也。

又大日經真言品曰:「我覺本不生(二地),出過語言道(二水),諸過解脫(二火),遠離於因緣(二風),知空等虛空(二至)。」是亦說無所不至之塔印也。然則兩部之大日,俱以塔婆為三昧耶。故為一印。而兩部大日之種子兩相交替。故為二明。是曰一印二明。初傳法時。為秘而不授之印明。原雙紙云:「師傳云:體不變故,印為一也。說交替故,真言為兩種也。」口傳云:體不變故,為六大法界之體,無相無分別之義,說交替故,為設說之義也。又體不變者為口決云,兩部皆為一種之法身,故印為一也,住於理而說胎,名曰胎藏部。住於智而說金,名曰金剛頂部。故說有兩種。問以等五字為六大法界之真言可乎,以之一字,亦為法界之真言如何?答曰:為水大之種子,此字引長,則其響為字即地大之種子,而於此地大之方形。切於角違。即為字之三角火轉,又折半此水圓形。即為之半月風輪,又於風大之半月合火大之三角,則為字之團形虛空輪,故字具五大之種子。見賴瑜秘記。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術語)一與一切融即。其體無礙也。指月錄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銘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筆削記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傳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無罣礙。」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永嘉禪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舍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華嚴經第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為佛教中最究極之說。蓋以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此妙旨在華嚴天台兩家發揮最多。即約觀法而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以一心三觀,示一境三諦之圓理,約觀境而傳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於諸法上說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眾生一切眾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識一切識等,或約修證迷悟等,使明一斷一切斷,一一切,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顯一切顯,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受等。又約破立權實而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解釋也。


一句

(術語)表詮一個之義理者為一句。唯識論二曰:「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俱舍論五曰:「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無常等章。」秘藏寶鑰中曰:「一句妙法,億劫難遇。」碧嚴錄七則垂示曰:「聲前一句,千聖不傳。」


一句投火

(故事)菩薩為聞一句之法而入大火坑也。佛祖統紀智禮傳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華嚴經三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故。假令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況小火坑而不能入。」


一周忌

事)又名一回忌。死後滿一年之忌日。儒家名小祥。見年忌條。


一唾消世界火

(譬喻)佛藏經上曰:「無明相中,假名相說,皆是如來不思議力。譬如有人嚼須彌山,飛虛空,石筏渡海,負四天下及須彌山,蚊腳為梯,登至梵宮,劫盡燒時,一唾劫火即滅,一吹世界即成,以藕絲懸須彌山,手接四天下雨。」止觀五下曰:「劫火起時,菩薩一唾火即滅。」性靈集一曰:「一唾能銷百界火,一朝能滅萬人愁。」


一回忌

(術語)又名一周忌。死後滿一年之忌日也。此日多請僧佛事。儒家曰小祥。十王經曰:「一年過此轉苦辛,男女修齋福業因;六道輪回仍未定,造經造佛出迷津。」詳見年忌條。


一夏

(術語)修夏時九十日安居之也。本經曰:「作一房與彼一夏安坐。」見安居條。


一如

(術語)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名不二不異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數四曰:「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讚彌陀偈曰:「同乘一如號正覺。」教信證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事物物曰理,稱其理彼此同相曰一如。故與顯教諸法同體之一如差異,蓋顯教之一如,一法界也。密教之一如,多法界也。吽字義曰:「同一多如,多故如如。」

又(人名)明上天竺寺之僧。撰法華科註並撰大明三藏法數。見續稽古略三。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遠邁

埋拜反廣雅云邁遠也從萬從辵辵音丑略反


前蹤

上俗前字也說文先也正體從止從舟作歬說文不而進謂之前止在舟上也蔡邕加刂刂水也廣二尋深二仞曰刂刂音古外反俗從刀者非也下足庸反淮南子曰則有蹤爾雅迹也說文車迹也從足從聲也


循躬

上隨勻反爾雅循自也考聲述也順也說文循也從彳盾聲也經作循誤也下姜隆反說文躬身也正從呂作躳從身弓聲也


囉弭多

唐言彼岸到今[廷-壬+(同-(一/口)+巳)]文云到彼岸如上所說雖是本正梵語略音已難為改正般若波羅蜜多久傳於世愚智共聞今之所論為造經音解其文字及釋梵語不可不具說也但欲廣其學者知見耳實非改易經文已下諸經中有正梵語及論文字是非皆同此例取捨今古任隨本志


旃荼羅

梵語也上之然反次宅加反正梵音云奴雅反經文作荼音不切也古云旃陀羅皆訛略也西域記云屠膾主殺守獄之人也彼國常法制勒此類則闢於路左執持破竹或復搖鈴打擊為聲標顯自身恐悞觸突淨之人若不如此國有嚴刑王則治罰此人彰淨穢有異


踰繕那

上羊朱反繕音善。古云由旬。或云由延。或云瑜闍那。皆梵語訛略也。正云踰繕那。上古聖王軍一日程也。前後翻譯諸經論中互說不同。文句繁多略而不述。今且案西域記云。踰繕那者自古聖王軍程也。舊傳一踰繕那有四十里。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如上經論所說。差別不同。考其異端。各有所據。或取聖王或取凡肘或取古尺。取捨雖懷異見。終是王軍一日程適中取實今依西域記三十里為定。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此記奉對太宗皇帝所問。其言真實。故以為憑。餘皆不取


衢道

具于反爾雅一達謂之道路四達謂之衢郭璞曰交道四出也說文從瞿聲也


寘懷

之是反詩云寘彼周傳曰寘置也


驅傳

知戀反謂轉次也爾雅馹遽傳也郭璞曰皆傳車驛馬之名馹音而質反


螫虫

書亦呼各二反說文虫毒也經文作[虫*赤]非體


僥倖

又作憿徼二形同克堯反下音幸俗謂幸為之僥倖非其所當而得之小爾雅非分而謂之幸冀望得也徼遇也遇幸得也楚辭願僥倖以待時謂規求親求親遇也禮記孔子曰小人儉以僥倖是


波斯匿王

梵語也唐云月光王此王准經說已證無生法忍菩薩也助佛弘化請問護身護國菩薩乃至護佛果等甚深法要也


纂曆

祖管反考聲纂集桂苑珠藂聚也說文從糸[纂-糸]聲也[纂-糸]音桑管反下力的反孔注尚書云節氣之度也大戴禮云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以序四時之從逆故謂之曆治也從曰[麻-(序-予)+厂]聲也[麻-(序-予)+厂]音同也


金剛

金剛寶者最堅人剛以智諭焉金字說文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百鍊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生於土左右注二點象金在土中之形也從土今聲也剛字說文云強也從刀岡聲岡音同上從网下斷從山下文羅字亦從冈也


阿蘭那行

梵語也正字言阿[文*閔]拏[文*閔]音隣簡反此譯云無諍即無諍或云閑靜亦是無諍義也或云阿蘭若也


摩那婆

梵語或云摩納婆或言摩納皆梵語訛轉也此譯為年少淨


曼荼羅

荼音宅加反梵語無正翻義譯云聖眾集會處即此經一十七會曼荼羅各各差別並是修供養念誦者道場也


殘跛

上才安反下波我反顧野王云跛蹇也說文不正也從足皮聲


翩翩

音篇翩翩者如鳥飛之貌也


作傔

篋念反韻英云傔從也事主而隨者也


兩轍

纏列反韻英云車輪轍跡也說文云從車徹省聲也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續一切經音義]
豺狼

上牀皆反尒雅云豺[狂-王+苟]足也說文云狼屬也從豸才聲經文從犬作犲非也案豺有二類大曰豺郎小曰豺奴小者先共獵麞鹿殺已守之不敢即食以待豺郎後至先食飽已豺奴啖其殘肉故月令云後五日豺祭獸即其是也


[馬*橐]駝

上又作馲同音湯落反亦音郎各反下亦作駞同音唐何反考聲云胡地畜也山海經云背有肉鞍力負千斤日三百里能知水泉所在也說文二字皆形聲也經文作駱音洛爾雅云白馬黑鬣曰駱非馲駝字也


乞匃

下垓礙反說文云人亾財物則乞匃也匃亦求也字從人從亾不從包也


鈇鉞

上甫于反又音斧禮記諸侯賜斧鉞然後得殺鄭玄注云得其器乃敢其事說文鈇剉也從金夫聲下袁厥反崔豹古今注云諸侯得黃鉞者許斬持節將說文從金戉聲也戉字從[戉-戈]音厥從戈經作戊非也音茂


游泳

上酉幽反顧野王云游浮於水上而進也鄭注周禮云備沉溺也說文從水斿聲下榮命反毛詩云潛水中為泳郭注爾雅云水底說文云從水詠省聲也


旃茶羅

梵語也或云旃陁羅此譯云嚴熾謂屠殺者種類之名也一云主殺獄卒也西域記云其人則搖鈴自標或柱破頭之竹若不然者王即與其罪也


絡腋衣

上郎各反次音亦桉有部律名僧脚崎舊云僧祇支唐云掩腋衣也淨三藏寄歸傳云本製恐汗污三衣先用掩右腋下交絡於左肩上後披袈裟相承用為覆膊者誤已久經文作掖亦通用


典謨

上多殄反爾雅云典常也虞書將遜位於虞舜作堯典孔傳云言堯可為百代常之道也下莫胡反謨議也虞書臯陶失厥謨大禹成厥功作大禹皐陶謨孔傳云大禹謨九功皐陶謨九德也禹稱大大其功謨謀也


徙寓

上斯氏反說文云移也切韻云遷也爾雅云遷運徙也郭注云今江東通言遷徙說文云從彳二止半也下牛具反玉篇云寄也從宀禺聲也禺音同上


鏗鍠

上客反禮記云子夏曰鐘聲鏗鏗是也又撞擊之聲也下音宏毛詩傳云鐘鼓鍠鍠爾雅云鍠鍠樂也說文云鐘鼓聲也從金皇聲也傳文作鍧音呼宏反鐘鼓相雜聲也


五運

下王問反爾雅云遷運徙也史記云伏犧以木德或曰春皇神農以火德木生火故也黃帝以土德以火生土故少昊以金德土生金故顓頊以水德金生水故以木火土金水五相生終而復始謂之五運又周以木德漢以火德秦非正運王在木火之間也


接踵

下之隴反切韻云足後也考聲云繼也又住也儀禮云舉前曳踵也或作[彳*重]說文云相躡也即繼前跡


刁斗

上鳥聊反下當口反孟康漢書云以銅為之受一斗晝炊飲食夜擊警眾持隨軍也今改為金鉦是古今正字云斗有柄並象形字也


太宰[壴*否]

下音丕鄙反鄭注禮記云大宰人官名也說文云從壴否聲傳文從壹丕作[壹*丕]俗字壹音竹句反


媒衒

上莫杯反說文云媒娉也字書云媒也言謀合於親姻也從女某聲下黃絹考聲云且賣也說文正作[彳*言*亍]自媒也


趙璧

上直小反切韻郡名也下必益反晏子云曾子將晏子送之曰和氏璧井里之朴良工修之則為國寚爾雅云肉信好謂之璧郭注肉邊也好孔也


悼屈原

上徒到反字書云哀也考聲云傷也又憐也從心掉省聲也屈九勿反姓屈名原字典平楚為三閭大夫王甚重之為靳尚等姤其能共讚毀之乃被流放後遊於湘潭吟澤畔著離騷云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也


室羅筏

下音伐梵語西域國名也具足應云室羅筏悉底此翻為豊德或曰聞物即舊云舍衛國也謂此城中多出人物好道德五天共聞故曰聞物又云昔有老仙於此習仙道後有少仙從其受學厥号聞物老仙沒後少仙於此建立城郭因以為号也


烏長國

正云烏仗那梵語西域記云國周五千餘里崇重佛法敬信大乘舊有伽藍一千四百所僧徒一萬八千人竝學大乘寂定為業善誦其文戒清潔特閑禁呪也


豺狼

上牀皆反山獸也爾雅云豺[狂-王+苟]足說文云亦狼屬也從豸才聲經文從犬作犲非桉豺有二種一曰豺郎二曰豺奴小者先共獵得獸殺已不敢即食以待豺郎故月令云豺祭獸是其事下洛當反說文云狼似犬銳頭白頰猛獸也從犬良形聲字


欻然

上許勿反切韻暴起也亦忽也字從炎吹省也下如延反字書云而也說文云從月音肉從犬從灬音摽灬火皃犬逐其肉以然之會意字也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八脫

音勝在二紙第二十



上羊吏反別也坐禪三昧經云得暖法人也亦名得涅槃分善根人也注云不共无漏故言異也舊言凡夫非也又大智度論云乾慧地釋云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臊-品+巳]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慈悲无常等觀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巳>已]來惣名乾慧也華嚴經云隨順世俗生長善根是童蒙凡夫人明了法


種性

大智度論作性地釋云性地者聲聞人從燸法乃至世閒第一法於菩薩則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惣名性地華嚴經云得无礙不壞信覺法自性是隨信人明了法


第八

大智度作八人釋云八人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住者惣名八人地華嚴經云勤修習法隨順法住是隨法人明了法遠離八邪向八正道是第八人明了法


[弋@人]達

上商遇反西天四姓之一也一者婆羅門此言淨也二者剎帝利王種也此言上田主三者吠舍此言商賈四者[弋@人]達羅此言農人


𣅳

上息慈反念也正作思也在第一百二十六第十二紙第八


瑜伽

上欲朱反下巨迦反此云相應亦云修道地也


達絮

息憲反亦云達湏言此等人微識佛法不能堅固修


癲癇

上丁年反下間反


扇𢯯

上尸戰反下丑皆反梵言扇𢮎半釋迦唐言黃門其類有五一半擇迦惣名也有男根用而不生子二伊利沙半擇迦此云妬謂見他欲即發不見即无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扇𢮎半擇迦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四愽又半擇迦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王留拏半擇迦此云割謂被割刑者也此五種黃門名為人中𢙣趣受身處也


癲癇

上丁年反下問反


達絮

思預反亦云達湏謂此等人微識佛法不能堅固修


癲癇

上丁田反下間反


覈諸

草反實也


六翮

草反


詳覈

革反


五陰

於今反即色受想識是也大般若云五蘊


不㧗

同上大品經云不取色受想識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經云不㧗五五陰陰即色受想識是也


第十三卷

上蒲迷反下昌尒反梵言鞞侈遮羅秦言明


麤堅

上倉胡反踈也大也物不精也正作[夕/鹿]也麤者路遠也警防也庶之性患相背而食慮人獸之𡧱故字從三鹿也字樣云相承以為[夕/鹿]及蟲字作虫不可施於經典也


生死

大般若經作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翻梵語]
鞞侈遮羅那三般那

應云鞞闍遮羅那三般那 論曰明足也


毘波尸佛

應云毘婆羅 譯曰淨種也


讖羅耶佛

應云讖摩耶羅 譯曰忍


賴毘羅耶佛

譯曰賴毘者月羅耶者


彌嘉揵尼如來

應云彌多羅耶尼 譯曰彌多羅者慈耶尼者


舍伽羅呪

應云舍歌羅 譯曰不


摩羅偈

譯曰


阿塔婆尼耶

譯者曰外道法經


優波伽

譯曰近


遮梨夜

論曰也譯曰動也


那迦羅

論曰


摩那伽

譯曰慢


路伽耶陀

譯曰世間


釋摩男菩薩

應云釋迦摩那婆 譯曰釋迦者能摩那婆者年少淨


庾迦遮羅浮迷

經曰修地也


尸利耶婆

譯曰吉


耆波伽

譯曰命


地婆比丘

譯曰駃


修摩菟波

應云修摩那婆 譯曰善人亦云善淨


醯兜摩納

應云醯兜摩耶婆 譯曰醯兜者因摩那婆者人亦云沙淨


摩訶夜移

譯曰大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阿含藏]
八道

八道(attha-pada)(巴),為一種賭博之工具,盤形,盤上共有八目。十道(pasa-pada)(巴),亦為一種賭博工具,盤形,盤上共有十目。百千道,同前,為賭博工具。印度所盛的賭博種類極多,巴利本經文上所列舉者即有十九種之多。參閱長部(D. vol. 1, p. 6)。


尼連河

尼連河(Nerañjarā)(巴),又作尼連禪河,譯為不樂著河,恆河之支流,附近有苦林,佛陀出家之後,曾於此修苦六年,後離苦林,入此河沐浴,成道之後,於此河附近之優留毗村度化三迦葉。「尼連」,麗本作「連若」,今依據聖本改作「尼連」。


眾生煩惱,無因無緣

意為「煩惱非惡之因果」之邪見。


宿緣

宿緣(pubba-yoga)(巴),又作宿,即過去生中所結之善或惡緣。


名色

「名」,在此處指「受、想、」,和「色」共為產生「識」的四種因緣。簡言之,名指心理的,色指生理的。

「色」即五蘊之「色」,「名」為五蘊之「受想識」;二者為心、物兩面。

「名」為受、想、、識四蘊,「色」為色蘊。

五蘊之總名。受、想、、識四蘊為名,色蘊為色。受想識四蘊皆心識之法,而無形體可見,但以名而知之,故稱為名。色蘊為極微所成有質礙之物體,故稱為色。色者質礙之義。十二因緣中,人在母胎漸漸生長,五蘊完具,稱為名色支。

名色(nāma-rūpa)(巴),指五蘊。色為色蘊,名為受、想、、識四蘊。


沙彌

沙彌(sāmanera)(巴),譯為勤策、息慈。勤策者,以其為大僧勤加策勵,故名。息慈者,息惡慈之義。沙彌為男子出家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之通稱,佛教僧團七眾之一。相應部(S. 19. 20. Sāmanera 沙彌)

巴利本作 samanuddesa(新學沙門)。

沙彌(sāmanera)(巴),譯為勤策、息惡,為出家受持十戒,尚未受具足戒之男子之稱。

沙彌(sāmanera)(巴),譯為勤策、息惡,為出家受持十戒,尚未受具足戒之男子之稱。


大人八念

大人八念(attha mahāpurisa-vitakkā)(巴),即大人的覺知思念有八種的法意。增一阿含八難品第六經(大二‧七五四上)之第八大人之念作:「此法精進者之所,非懈怠者之所。」又其前七念為:知足、少欲、閑居、持戒、三昧、智慧、多聞。


維那

僧團之職務名稱,又作悅眾,起源於佛制,管掌僧眾之雜事。維即綱維;那即羯磨陀那(karma-dāna)(梵)之略稱,譯為授事。十誦律卷第三十四(大二三‧二五○中):「佛在舍衛國,爾時祇陀林中僧坊中,無比丘知時,限唱時,無人打揵稚,無人灑掃塗治講堂食處,無人次第相續敷床榻,無人教淨果菜,無人看苦酒中蟲,飲食時無人水,眾散亂時,無人彈指,是事白佛,佛言應立維那。……作維那比丘,應知時限,知唱時,知打揵稚,知打掃塗治講堂食處,知次第相續敷床榻,知教淨果菜,知看苦酒中蟲,知飲食時水,眾散亂語時彈指。」


遮羅迦

遮羅迦(Caraka)(巴),意為「遊僧」。

遮羅迦(caraka)(巴),徘徊者,即腳僧。


如是,大王!如大王教。但為愚惑,不別善行

「如是,大王!如大王教。但為愚惑,不別善。」中阿含第六十四經天使經(佛光一‧四四五)作:「天王!我了敗壞,長衰永失耶?」巴利本作nāsakkhissaj, bhante; pamādassaj, bhante ti.(我無能,尊者!我放逸,尊者!)


十無學法

十無學法(dasa asekhādhammā)(巴),修佛道的果位中,前三果稱有學,第四果(阿羅漢果)稱無學,故無學法又可稱為阿羅漢道,計有十種。即:無學正見、無學正思、無學正語、無學正業、無學正命、無學正念、無學正方便、無學正智、無學正解脫。「學」,聖本作「覺」。


惠施、調伏、護持、行利、同利

此五語共稱五攝法


非汝所應之法

非汝所應之法(yaj na-tumhākaj)(巴),不是你們的;指色、受、想、、識不是我們所有的。但是諸凡夫都認為五蘊是我們的。

非汝所應之法(yaj na-tumhākaj)(巴),不是你們的;指色、受、想、、識不是我們所有的。但是諸凡夫都認為五蘊是我們的。


若眼見色……趣向彼故,守護眼根

巴利本(M. vol. 1, p. 180)作:他以眼見色已,不執相,不執隨相;他若為了諍事,不守護眼根而住,則貪欲、憂惱、惡、不善之法可能流入;為了進其防護,守護眼根,於眼根生起防護。


依倚身行

巴利本(A. vol. 5, p. 30)作 passaddhakāyasavkhāro (身輕安)。


鬼陀

鬼陀(Khitaka)(巴),婆羅門種,舍衛城人,聞目揵連神通之事,出家修。「陀」,聖本作「地」。


僧伽婆尸沙

僧伽婆尸沙(savghādisesa)(巴),又作僧殘,律中罪科之名,於比丘、比丘尼大戒中僅次於四波羅夷罪。比丘有十三僧殘,比丘尼有十七僧殘。犯者必依僧眾而懺悔,若不之,解除比丘、比丘尼資格。


無母、無父

意為正、邪均無果報。


比丘斷五支……名為上士

此段經義參閱雜阿含卷二第七一經,及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之經文,對列如下: (瑜) (雜三八七經) (雜七一經) 已斷五支… 斷五支… 斷五枝 成就六支… 成六分… 成六枝 一向守護… 守護於一… 守護一 四所依止… 依倚於四… 依四種 最極遠離獨一諦實… 捨離諸諦… 棄捨諸諦 棄捨希求… 離四衢… 離諸求 無濁思惟… 證諸覺想… 淨諸覺 身猗思… 自身所作… 身息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獨一無侶… 純一… 純一 正已立… 清白… 立梵 名已親近無上丈夫… 名為上士… 無上士   經文是敍述阿羅漢果功德,今依瑜伽卷八十七略為解說。「斷五支」是已斷五順下分結──欲貪、瞋、有身見、戒禁取、疑(按:「斷下分結」,疑尚有錯字,應為五順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成就六支,一向守護」,是得「六恆住」,六根觸境起識,能守護而不起煩惱及憂怖等。「四所依止」,是「遠離」惡象、惡犬等,「習近」如法衣食等,「除遣」散亂、疲勞等,「忍受」寒熱、蚊蟲等。總之,日常生活之衣食住,歸於正常,故又名「正依止所依」。「遠離獨一諦實」,是不起種種(唯此諦實餘為虛妄的)見雜染。「棄捨希求」,是遠離境界之欲求──愛雜染。「四衢」二字不可解,疑是希求(音聲相近)之誤。「無濁思惟」,是沒有不善的尋思──尋思雜染。「覺」是「尋」的舊譯。「證」字或是「淨」字的訛寫。「身猗思」,是出入息沒有了,第四禪離出入息。四禪名為現法樂住,是阿羅漢所住無漏禪。離愛故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獨一無侶」,是唯此一生,再不受後有了。「正已立」,即清淨(白)梵已經完成。


須達

須達(Sudatta)(巴),譯為善授,波斯匿王之大臣,性仁慈,常憐恤孤獨者,施與衣食,時人稱之為阿那邠邸(Anāthapindika)(巴),譯為給孤獨。為請佛說法,以重金購買祇陀太子之園地,建立祇樹給孤獨園施贈世尊。佛說阿羅漢具德經(大二‧八三四上):「而於眾僧常布施,給孤獨長者是,……曩修聖因具大福德,善授長者是。」


淨修梵行

參閱增一阿含六重品第九經(大二‧七一四下)作:「若有人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修得梵。」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阿含辭典(莊春江)]

1.要素;成分,如「七覺支」、「十二支緣起」。2.素質;品質,如「梵支不具足」。3.分支,如「無有支節」。4.支持,如「支身而已」。5.同「肢」,如「支弱背僂」。



五蘊中「受、想、(思)」的合稱,南傳《相應部12相應2經》另加「觸、作意」。



1.保持在……狀況,另譯作「遊」,如「具足住」、「捨無求遊」、「多住而住」。2.停留,如「佛住舍衛國」,「生、住、異、滅」。3.確立;建立,如「聖弟子住無我想」、「得正住立」、「念住」、「所知住」、「說喻住」。4.站立,如「或住立斷坐」、「住立門外」、「住坐臥」。5.停留處;依止處,如「樂住正受」、「入空三昧禪住」、「息住處」。6.持續穩定性,如「法住」。7.緊握,如「不取、不住、不計我」,「不著、不住」。



1.vicāra,修定時,將注意力集中於所緣的一點上(範圍較小,更集中)如「有尋有伺三摩地」,參看「尋」。2.等待機會,如「常伺其便」、「伺其虛短」、「增伺」(加強尋求機會,指「欲貪」)、「貪伺」。3.觀察;調查,如「四天王自案伺察」、「伺察人民施善惡」。4.指一般的思考,如「失辯無言如有所伺」。5.想法;念頭,如「若有惡伺彼便得滅」。



1.音譯為「尸羅、尸賴」(sīla),泛指一切德的習慣與規定,如「增上戒學」。2.狹義的指「學處」(sikkhāpada);出家眾遵守的戒條,違犯了需接受一定的處分。



1.身體,如「身著法服」、「身壞命終」、「身苦患」。2.身體的,如「身集」、「身」。3.親身,如「現法身作證」。4.種類;類集,如「六識身」。5.聚集(同「蘊」),如「戒身」、「五分法身」。



suñña,1.「無;沒有」的意思,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2.指「緣起生滅無實,如幻、如炎」的「不實來實去」,如「第一義空經」、「空諸」所說。3.指「無我」,如「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之「世間空」所說。



1.止息,如「病於此息」、「遠離息塵垢」。2.寧靜下來,如「身息」(使呼吸寧靜下來)。3.氣息,如「出息」(呼氣)、「入息」(吸氣)。



1.良好的。2.吸引人的。3.正確的;適當的。4.徹底的;充分地;好好地。5.熟練的,如「七處善」。6.有價值的;有德的;有福祉的。7.真正的。8.有益的。9.完全無瑕的。



古代車上之結構,用來控制車子的進方向。



讀作「會」,1.髒東西或不正當的為。2.「小雜染」(upakkilesā,另譯為「隨煩惱;隨染,染污;垢穢,鏽」)的對譯(中阿含經)。



1.洞察,另音譯為「毘婆舍那」(vipassanā),如「止觀」。2.沈思,如「靜觀」。3.觀察,如「七處三觀」、「正觀」。4.禪修時心念持續不間斷地集中停留在所緣處(即心念之所依,如呼吸),如「有覺有觀」,另譯為「伺」,如「有尋有伺」,參看「伺」。5.審查,如「四如意足」(欲勤心觀)的「觀」(《雜阿含五六一經》另譯為「籌量」、「思惟」)。6.修習;能力的開發,如「不淨觀」。7.考慮;為了,如「觀自義」。8.看;看到了,如「觀色無常」、「如是觀者」。9.景象,如「園觀」。10. 讀作「慣」,指「樓台或修人住的房舍」,或指「樓台」,如「從觀至觀」。


一食

以每日一食為修的外道。


七財

七種修人無形的財富,即「信(自信)、戒(守戒)、慚(恥於自己之惡)、愧(恥於自己善之不足)、聞(聞法)、施(布施)、慧(智慧)」。


十善

不「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邪見(癡)」。(同義詞「十善」)


三界

1.欲界、色界、無色界(圖說)。2.色界、無色界、滅界(盡界)。3.欲界、恚界、害界。4.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5.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6.妙界、不妙界、中界。7.善界、不善界、無記界。8.學界(初果以上的聖者)、無學界(阿羅漢)、非學非無學界(凡夫)。9.斷界(斷一切)、無欲界(斷除愛欲)、滅界(一切滅)。另參看「界」。


三苦

1.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趣之苦。2.一切苦之三種分類,即「苦、苦苦、變易苦(壞苦)」(Dukkhadukkhatā, saṅkhāradukkhatā vipariṇāmadukkha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由於痛苦的苦,由於形成的苦,由於改變的苦」(the suffering due to pain, the suffering due to formations, the suffering due to change),並簡要地解說為:「苦苦」是身、心感受的痛苦。「苦」是三界中所有條件現象(all conditioned phenomena,即:所有的「有為法」),因為他們都被生滅所壓迫。「變易苦」是當樂受結束時帶來的苦。


三愛

三類渴愛,1.欲愛(欲界的渴愛)、有愛(生存的渴愛)、無有愛(不想存在的渴愛)。2.欲愛(欲界眾生的渴愛)、色愛(斷除淫欲之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之無色界眾生的渴愛)。3.自體愛(自我愛)、境界愛(貪喜俱的渴愛)、後有愛(來生之渴愛)。


口四

十種惡中有關言語(口)的四個,即「妄語(說謊)、粗語、兩舌(挑撥離間)、綺語(無意義的話)」。


不坐

以不坐下來為修的外道。


中道

majjhimā paṭipadā:1.離「永恆、斷滅」或「縱欲、苦」等極端的觀念或為。2.指八聖道,參看「八聖道」。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大辭典]
一刀兩段

因刀之一擊,而截斷有無之識見;比喻不顧情實之斷然態度,又喻禪機之活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三示方機宜(大四七.九○九上):「雖未得一刀兩段,直下坐斷報化佛頭,然卻自有箇信入處。」緇門警訓卷十鍾山鐵牛印禪師示童法晦(大四八‧一○九四下):「若是大丈夫漢,興決烈之志,屏浮濫之,從腳跟下一刀兩段,向佛祖外一覻便透,身心俱了,亦不為難。」(參閱「南泉斬貓」3742) p2


一上神通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

(二)指最優越殊勝之神通。相對於小乘佛教所說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議之神變;在禪宗則表日常住坐臥之間,悠遊自得,不為任何事務所繫縛之意。 p2


一子地

指菩薩證得化他之果,以平等、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一如己子之階位。全稱極愛一子地。住於此階位之菩薩,視眾生猶如父母之愛子,見子安穩、修善,則心生歡喜;見子煩惱、病苦,則心愁憂念。北本涅槃經卷十六(大一二.四五九上):「見諸眾生法身未增,或身、口、意業不善;菩薩見已,則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轉生死,受諸苦惱(中略)。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何以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此地復名一子。」即謂住於一子地之菩薩,心常繫念眾生,救拔不捨。〔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三十八、涅槃經義記卷五下〕 p3


一山一寧

(1247~1317)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台州(浙江臨海縣)人,俗姓胡。號一山。長入佛門,研習天台、律宗之教旨。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賜金襴之僧伽梨及「妙慈弘濟」之號,敕使東航,勸化日本,鎌倉幕府疑為游偵,加以禁錮,猶晝夜禪誦,悠然樂道。未幾解禁,先後住持建長、圓覺、南禪等諸寺,漸受後宇多天皇及公卿貴族之信任,慕德來訪者甚多。師又精通朱子學,與弟子雪村友梅同為日本五山文學之先河。其法派稱一山派,為日本禪宗二十四派之一。日本文保元年示寂,享年七十一。賜號「一山國師」。著有一山國師語錄二卷世。〔元亨釋書卷八、延寶傳燈錄卷四〕 p4


一山國師妙慈弘濟大師語錄

凡二卷。又作一山一寧國師語錄、一山寧和尚語錄、一山國師語錄、寧一山錄。係一山一寧(1247~1317)弘法之語錄,侍者了真等編。因開版於大雲庵,故又稱大雲錄。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卷上收錄了真編初住四明鰲峰山祖印禪寺語錄及惟鳳編住慶元府寶陀觀音禪寺語錄等七種語錄,及小參、法語、拈古、頌古。卷下收錄偈頌、贊佛祖、自讚、小佛事,及彥栽撰之記、中峰明本等之跋。 p4


一中

(一)一堂、一座之義。乃禪宗於點茶時之用語。又稱點茶一中。即設齋食時,於能容納全部人之堂中點茶。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大四八‧一一四二下):「今晨齋退,就庫司點茶一中,特為伏望,眾慈同垂降重。」此即謂方丈和尚集新掛搭者於一堂點茶。又天目明本禪師雜錄卷上示眾(卍續一二二‧三六五下):「前日之晚,首座與維那到菴,言:『結夏在近,請為眾道話一中。』」是為一座之義。〔禪林象器箋第二十類言語門〕

(二)中座一筵(特於中央設立一座)之義。蓋中座在中央,故有一中之稱;又此座為主人所居,若請他人坐,係表尊敬其人、得其中正之義。〔臥雲夢語集〕

(三)日中一食之義。以日食一餐,且於午時用,故稱一中。

(四)天台宗用語。一中道之意。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五中):「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參閱「一中一切中」5) p5


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佛十八不共法之一。又作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謂佛以微妙清淨之語,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故稱一切口業隨智慧。〔法界次第卷下、華嚴孔目章卷二〕 p6


一切世界讚歎諸佛莊嚴

乃由彌陀願心所生之眾生世間清淨莊嚴。此係天親淨土論所示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菩薩四種功德莊嚴之一。淨土論(大二六‧二三一中):「雨天樂花衣,妙香等供養;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指菩薩於一切世界,遍照諸佛會大眾,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故天親譽之為淨土正報中四種正修功德成就之一。(參閱「二十九種莊嚴」170) p7


一切世間最上辯

乃佛菩薩所得七種辯才之一。又作最上辯。謂菩薩於六度時,為廣濟有情而宣說大乘法,其法甚深,其聲如雷,清澈遠聞,故稱一切世間最上妙辯。大智度論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一上):「說一切世間第一之事,所謂大乘,是名世間最上辯。」〔大般若經卷四九九、法華經玄贊卷二〕 p7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指無上甚深微妙之法,廣大而難以言說,故為一切世間眾生所難以信受奉者。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八上):「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又法華經序品(大九‧三下):「欲令眾生咸得聞之,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p8


一切如來必定法印

即菩提心之德名。人以發菩提心之功德,乃得如來為其授大菩提記,將來必定成佛,故稱菩提心為一切如來必定法印。〔大日經疏卷五〕 p8


一切如來定

即大空三昧。即如實入如來地,內證聖智而觀一切眾生悉具佛性之三昧。大日經卷一(大一八‧九上):「佛說一切空,正覺之等持,三昧證知心,非從異緣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故說為大空,圓滿薩婆若。」另依大日經疏卷六之說,謂入於正覺三昧時,乃覺諸法本不生之理,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稱金剛三昧、般若波羅蜜。若人初發心時,能如是正觀心性,則稱入如來定。〔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八〕 p8


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

凡七卷。西藏譯名作試一切如來身語意大密密聚大王本續。略稱七卷教王經、金剛三業經、祕密大教王經。北宋施護譯。係闡述瑜伽者(梵 yogin)到達瑜伽怛特羅(梵 yoga-tantra)解脫之最短過程。現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本經內容由十八分組成,依次為安住一切如來三摩地大曼拏羅分、菩提心分、金剛莊嚴三摩地分、一切如來心曼拏羅分、一切明句分、身語心加持分、祕密精妙分、甘露三昧分、最上清淨真實三昧分、觀察一切如來心分、一切如來真實三昧最上持明大士分、一切如來金剛相應三昧最上成就分、金剛相應莊嚴三昧真實觀想正智三摩地分、身語心未曾有大明句召尾日林毘多王最勝三摩地分、一切心真實金剛出生三昧分、一切曼拏羅成就金剛現證菩提分、一切如來三昧法金剛加持王分、宣說一切祕密金剛加持分。本經甚受印度之金剛乘及西藏之喇嘛教徒所重視,於西藏大藏經中,所收有關本經之註疏本約有五十餘部。〔大中祥符法寶錄卷十二、西藏大藏經總目錄〕 p8


一切如來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剛界如來為使一切阿闍梨所修法事、智慧、意願能通達無礙,一切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剛阿闍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令一切見者皆悉禮足,降伏歡喜,故住入此三摩地,為說「攝一切阿闍梨位真言」,俾令真言者日日誦持。〔瑜祇經卷上攝一切如來大阿闍梨位品〕 p9


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頂。得此灌頂,可證一切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來諸平等事業,成就大悲毘盧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剛如來,常恆住三世,饒益有情。此係如來在因位時,從灌頂師入三昧耶智曼荼羅,由阿闍梨加持弟子身中本有之如來藏性,以成修真言菩薩之法器,則堪任傳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頂之階位,以此而為初因。復由三密、四智印相應,得一切如來之灌頂寶冠,此即究竟三界之法王。〔金剛頂經卷上、金剛頂經疏卷二〕 p10


一切行禪

為九種大乘禪之一。意即大乘之一切法皆含攝於禪定中。凡有十三種:(一)善禪,此禪定能攝一切善法。(二)無記化化禪,不待作意思惟,即能於定中作種種無窮變化。(三)止分禪,攝心不散,與定相應。(四)觀分禪,分別照了,與慧相應(五)自他利禪,正定現前時,則能自利利他。(六)正念禪,正念思惟,無諸雜想。(七)出生神通力功德禪,得此大定,一切神通功德皆由此生。(八)名緣禪,於一切諸法之名相因緣皆能通達無礙。(九)義緣禪,於一切諸法之義理因緣悉能通達知曉。(十)止相緣禪,能圓明洞徹寂靜因緣之相,永離一切散亂。(十一)舉相緣禪,能清淨無礙,分別照了諸法起滅之因緣。(十二)捨相緣禪,捨離一切善惡之法相因緣,得清淨無染著。(十三)現法樂住第一義禪,依此定,即可現得法喜之樂,安住於第一義。〔菩薩地持經卷六方便處禪品、法華經玄義卷四、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四〕 p11


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佛十八不共法之一。又作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謂佛現諸勝相,調伏眾生,稱智演說一切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稱為一切身業隨智慧。〔法界次第卷下、華嚴孔目章卷二〕 p12


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

六無畏之一。略稱一切法平等無畏。真言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種差別,其六即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意指一乘之人,觀自心畢竟空性,離有為、無為二界之扼縛,了悟萬法乃一實真如,於諸法無能所本末,而住於虛空無垢之菩提心位。〔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三十〕(參閱「六無畏」1294) p12


一切法高王經

全一卷。瞿曇般若流支譯。本經係表彰菩薩之成就過程及其功德,乃三世諸佛所示法門中之最上者,故又稱一切法義王經、諸法勇王經、諸法最上王經。現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一切法高王之法門,乃明示出家受戒者入於僧團(四雙八輩),修僧業(三十七菩提分),乃至獲得僧利(四果),證一切漏盡之阿羅漢果,復發菩提心,修菩薩,以此回報眾生及一切施主恩,並以成菩提道作如來之無上供養,故為諸佛法門中之最上者。〔開元釋教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九〕 p12


一切流攝守因經

全一卷。後漢安世高譯,略稱一切流攝經、一切流經、流攝經。現收於大正藏第一冊。本經闡釋智者見者欲滅盡一切漏,能以見、攝、避、用、忍、曉、念等七者斷盡煩惱,因取七斷漏法中之第二之「攝」(攝守、制御守護感官之謂),故稱一切流攝守因經。〔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四、大唐內典錄卷一、開元釋教錄卷一、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一〕 p13


一切恐懼

指一切迷界之眾生。一切迷界之眾生因內有煩惱之怨賊,外臨生死之苦海,未得安心之宅,常處恐懼之中,故稱一切恐懼。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吾誓得佛,普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p14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PL教團

日本新興宗教。前身為德光教教師御木德一、御木德近父子所創的人道德光教。該教於1924年創立,屬於「習合(調和)神道」系統。1931年改稱「ひとのみち」(人道)教團,1937年被迫解散,1946年御木德近再以PL教團之名重建。PL即perfect liberty的簡寫,意指「完全的自由」。

基本教義有「人生即藝術」等二十一條處世訓,具有「對現實的全面肯定」與「欲望的充足」等特徵,然在社會關係與人間關係方面,則宣說「長幼之道」、「男女之道」。布教時採用社交舞蹈。在宗教團體中,也是最先應用電腦者。從事高爾夫球場、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學校、農場、觀光旅遊、雜誌等多角營運事業。每年夏天都召開一次全日本規模最大的「煙火大會」。每月舉一次信徒集會性質的座談會。

現任教主為第三代的御木貴日止。本部設在大阪府富田林。又,1946年分別由丸山敏雄、上廣哲彥所創的倫理研究所、實踐倫理宏正會,均為PL教團之支系。

〔參考資料〕 藍吉富《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新宗教事典》(弘文堂)。


一乘

又稱「一佛乘」。係與「三乘」相對的教法。三乘教法謂眾生在修習佛法時,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種差別,而一乘教法則謂小乘之聲聞、緣覺教法到最後亦終將與菩薩乘的者相同,都將成佛。因為聲聞乘與緣覺乘的教法只是一種權巧方便,並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的目的,是在引導一切眾生終皆成佛。因此,以成佛為最終歸趨的一乘教法才是佛陀弘法的真正意趣所在。這種主張是《法華經》最主要的特色所在。《法華經》〈髐隢K品 〉曾謂(大正9‧7b)︰「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中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並且以羊車、鹿車、牛車比喻三乘,而以大白牛車比喻一乘。可見該經的主張,顯然以為三乘法僅是方便法門,唯有一乘法才是真實之教。

關於一乘法的深意,後世天台、華嚴、唯識、真言等宗,各有獨特的主張。茲分述如次︰

〔天台宗的一乘說〕 依天台宗的解釋,「一乘」的「一」,即妙,即純一,所以獨得「妙」之名,因而立「四一」之說。所謂「四一」之說,始於光宅《法華經義記》,該書卷二解釋「十如」時云(大正33‧593a)︰「實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惟同書卷三以四一解釋「唯以一大事因緣」時,所述則與此稍有不同,其文云(大正33‧603a)︰「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由此可知,光宅的四一說前後不同。對此,天台智顗在《法華玄義》卷六及《法華文句》 〈方便品疏 〉曾加以破釋,並別立教、、人、理之四一,所根據之〈方便品 〉云(大正9‧8a)︰「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智顗稱「無二亦無三」為教一;「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為一;「但教化菩薩」為人一;「世間相常住」是理一。茲分釋如次︰

(1)「無二亦無三」︰約教而言,沒有通教半滿相對的二種教法;約部而言,沒有《般若》的兼帶大小二乘,所以是無二。又,約教而言,沒有藏教所分的三乘法;約部而言,無《方等》中所對的三乘,所以是無三。此為教一。

(2)「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解釋(大正34‧62c)︰「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即「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認為是教一,而《四教儀》則認為是一。二者的不同在於《法華文句》以「但說」為教一,《四教儀》以「無上道」為一,即分別就能詮、能各據一義。故有此差別。

(3)「但教化菩薩」︰是說前此一向隨順眾生根機而教化三乘,但到了法華時,由於「開三會一」,一切眾生都會歸為求無上菩提的菩薩。此時僅存菩薩而無聲聞與緣覺,故云人一。

(4)「世間相常住」︰十界依正差別的事法即是世間相;世間相的萬法悉皆相即於理,故皆常住,此即諸法實相。雖然以凡夫染礙的迷情來看世間相,必定是隔歷非常住,但只要一去隔礙的迷情,就能洞達諸法實相,覺證十界本具、依正融即之圓滿妙理。果然如此,則法界萬眾無不常住,而且既脫吾人迷情的分域,則常住就不是與無常相對的常,而是絕對的「妙常」。此即為理一。由於理一,所以教、、人也都是一。

這就是天台宗的一乘說。

〔華嚴宗的一乘說〕 華嚴宗的一乘說頗為複雜,有二種一乘、三種一乘、五種一乘等種種說法。《華嚴五教章》卷一(大正45‧477a)︰「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這種同教、別教二種一乘之說,是華嚴宗一乘說的根本。此中,同教一乘有兩種,一為「以一乘為能同,三乘為所同」的向下門的同教;二為「以三乘為能同,一乘為所同」的向上門的同教。別教則是別異於三乘權教的一乘。

《華嚴五教章》立別教為分相、該攝二門,而同教則有分諸乘、融本末二門,並廣加解釋。此中,別教一乘是以該攝門詮其法體,以分相門釋別教之名義。同教一乘是以分諸乘分顯其法體,以融本末釋同教之名義。所以,二種一乘雖各立二門,但特別以別教一乘為華嚴之本宗。

關於一乘的種類,在華嚴宗典籍中可以覓得下列數種說法︰《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論二種一乘,云(大正35‧114b)︰
「一乘二者︰(一)破異明,如法華經破二實滅及涅槃經破無佛性,俱是對權會破,方說一乘。(二)直體顯一,如華嚴經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是故初說華嚴無權可會,終說涅槃會前諸權;是即非盡權無以顯實,是俱名一乘。」

此外,《華嚴經探玄記》也曾述及三種一乘(大正35‧114c)︰「一乘三者︰(一)存三之一,如深密等說。(二)遮三之一,如法華等。(三)表體之一,如華嚴等。」至於五種一乘,《華嚴五教章》卷一云(大正45‧482a)︰「明一乘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云云。(二)同教一乘云云。(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此終教云云。(五)密意一乘,如八意等,此約始教。」《華嚴五教章》卷一在同教之下,曾列舉七種一乘之說,文繁茲不贅。如上所述,雖有種種一乘差別,但都可收歸於同教、別教一乘(即二種一乘)。

以上華嚴宗、天台宗的一乘說,都主張一乘真實、三乘方便。此中,天台宗雖許以「圓」之名說法華時之前,但絕不許法華時之前用「一乘」之名,所以天台宗的一乘就沒有多種差別。而華嚴宗則不許以「圓」字稱頓教以前的四教,然而允許將「一乘」之名用在漸頓諸教,所以一乘就產生多種差別。

又,《法華經》以開會三乘之機為其主眼,《華嚴經》則是以對普賢大機直說一佛乘為眼目。所以華嚴、天台兩家之間雖有若干不同,但都是以一乘真實、三乘方便為其教旨。

〔唯識宗的一乘說〕 唯識宗的主張與天台、華嚴不同。此宗認為「三乘真實、一乘方便」,而每駁斥華嚴、天台的一乘說。然而此宗論據,仍然是來自對《法華經》、《涅槃經》等關於一乘的經教。如窺基《法華玄贊》卷五,即會通<方便品>「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之文,而認為是在談十地菩薩古昔之事,以及對不定姓二乘的記別。《法華玄贊》卷四(本)曾引《攝大乘論》的十因,結釋(大正34‧716b)︰「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姓,(二)應化者。(中略)非全撥其無定姓。故此一乘是密意說。」

此外,窺基在《法苑義林章》卷一裏,又會通<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之說,其文云(大正45‧267a)︰「依梵本說,經頌應言︰無第二、第三。數三乘中獨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為引不定任持所餘故,方便言無第二第三,非真破也。」

窺基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也會通了《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文,而認為(大正43‧611a)︰「涅槃據理性及性中少分一切唯說有一。」而《唯識論同學鈔》卷一之四也會通了《涅槃經》「聞說一乘一道一一緣,而言四果皆成佛者,弟子不解我意」之文,而謂(大正66‧35c)︰「諸聲聞等皆成佛者,不解佛意也。」佛意是對不定姓一機說成佛。

由上引諸文,可見唯識宗的看法與天台、華嚴是有差別的。該宗認為華嚴、天台宗的一乘說,是佛對不定姓一機的密意方便說,而以為「五姓各別」才是了義真實之教。因此該宗主張有人可成佛、也有人不會成佛。

〔真言宗的一乘說〕 真言宗立祕密一乘,而不許顯教諸宗為真正的一乘。空海《吽字義》中即有顯教一乘、祕密一乘的名目。對這一問題,《真言本母集》卷三十一有「一乘實義,限真言事。」一條,以一乘實義獨歸真言宗,認為一乘是不動迷悟諸法,直接印成佛體之義。而十界依正、迷悟諸法,係以六大為體、四曼為相,故各各體性相用皆具本不生之功德。至於顯教諸經雖依真如法性之周遍而建立一乘之名,但並非事理俱密之談,因此仍屬於三乘中之菩薩乘,雖得一乘之名而無其實。而真言教則不然,真妄事理皆法身自體,故不動迷悟即可立一乘之名。因此「一乘」應為真言教所獨有。

要言之,真言宗未破壞五姓之各異,而以同一法身加以統一。此一看法與天台宗等之廢除五姓差別而建立一佛性的意義,顯然異趣。顯密二宗對「一乘」法門的異同,由此可以窺見端倪。

此外,近代日本佛學界,對一乘思想也曾有熱烈的討論。明治以後,松本文三郎、木村泰賢、宇井伯壽、布施浩岳、勝呂信靜、板本幸男、平川彰、橫超慧日、野村耀昌等十餘位學者,先後都曾提出對《法華經》之一乘思想的獨特看法。這些看法,在《法華思想》書中的〈一佛乘的思想〉一文中,作者野村耀昌曾有摘要性的敘述。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五〈 菩薩昆品〉;《勝鬘經》〈一乘章〉;《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二〈一乘品〉;《顯揚聖教論》卷二十;《大乘莊嚴經論》卷五;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十要問答》卷上;《華嚴孔目章》卷一;《不退轉法輪經》卷一;《解深密經》卷二;《入大乘論》卷下;《法華論》卷下;《法華經義記》卷三;《大乘義章》卷九〈一乘義〉;《大乘玄論》卷三〈一乘義〉;《法華玄論》卷一、卷二、卷四;林久稚譯《法華思想》(文殊版)。


一乘思想

標榜成佛(一乘)為唯一究極果位,主張三乘也可能成佛的思想。這是《法華經》的核心教義之一。依《法華經》所說,佛教的實踐,雖有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種修方式(三乘),但最究竟的還是「一佛乘」。

《法華經》〈譬喻品〉以「三車火宅」為喻,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依次比作羊車、鹿車、牛車,而將一乘比作大白牛車。

關於一乘與三乘的關係,中國佛教界古來已有三車家與四車家的說法。三車家主張大白牛車不在三車之外,三乘中的菩薩乘即是一乘(一佛乘)。倡此說者,有嘉祥吉藏與慈恩窺基。四車家主張大白牛車與三乘中的牛車不同,前三車是權,大白牛車是實,天台智顗與賢首法藏力倡此說。

上列三車、四車這兩種說法都是根據漢譯《法華經》所作出的論議。而近代學術界則有多篇論文深入梵語原文,並參照傳統解釋試作論究。如日本平川彰解釋《法華經》「一乘」之語,即指出〈方便品〉所說的「一乘」雖有多種意思,但首要為「佛乘」之意,因為是「成佛之教說」,所以當理解作「佛乘」。也就是說,即使是聲聞乘與緣覺乘的修者,只要覺悟一乘之教,也可得到未來成佛的授記。

換言之,就是人人都有「佛性」的意思。在《法華經》中雖然看不到「悉有佛性」之語,但「理之一乘」可以說就是佛性。

《法華經》將菩薩與二乘一齊放在否定層次,但是,雖廢三乘之教而不捨三乘之人,而將三乘之人巧妙的收攝在一乘中。因此,平川彰結論是,《法華經》的作者已有一乘佛教優於以往菩薩乘思想的認識。

論述一乘思想的經典,除以上的《法華經》外,還有《勝鬘經》與《華嚴經》。中國華嚴宗徒依《華嚴經》,分一乘為同別二教,而展開判教論。法相宗人則主張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參考資料〕 藤田宏達《一乘與三乘》;平川彰《法華經偺芣ける一乘的意味》、《開三顯一の背景衹屘の形成》;野村耀昌《一佛乘の思想》。


一乘真實‧三乘方便

謂一乘教是真實教,三乘教為方便教。是天台宗、華嚴宗等一乘家的說法。一乘教是令一切眾生悉成佛果的教法。然眾生根性未熟,無由直接施與,因此另立三乘各別的因果,設三乘教加以誘導。《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9‧9c)︰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墬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一休

日本室町時代臨濟宗大德寺派之奇僧。初名周建,後改名宗純,別號狂雲子,又號夢閏。相傳為後小松天皇子嗣。六歲投安國寺,為長老像外鑑侍者。十三歲就東山慕哲攀學作詩,十五歲即以「衣宿花」一詩聞名於時。十七歲從壬生寺清叟學經錄,又訪西金寺謙翁宗為,浸淫關山派宗風五年。謙翁寂後,往近江(滋賀縣)堅田求謁華叟宗曇。華叟初閉門拒之,後受其至誠所感,始允入室。一日聞瞽者演岐王落髮故事,忽有所省,華叟書「一休」贈之,遂以為自號。後聞鴉鳴,脫然領悟,翌日呈機語,華叟大為賞識,乃授其印可之文書,然師鄙視文書之徒具型式,故擲地不受。華叟仍將該文書托將軍義教轉交。

其後,師放曠漫遊各地,居無定所。正長元年(1428)六月二十七日,華叟示寂,師至堅田為其修喪七日。永享四年(1432),隱棲於和泉(大阪府)。相傳師每出遊街巿,常持朱鞝木劍,巿人怪而問其故,則曰︰「今諸方之 知識實似此木劍,收在鞝內猶真劍,拔出則僅木片耳。殺猶不能,何況活人﹖」永享五年,後小松天皇不豫,嘗召師略演心要。九年寓於將軍義教之館,義教將華叟所托之印書與師,師慨然曰︰「今佛法陵遲,具眼者稀,纔持一紙之證則稱嗣某宗風,余恥類徒。」遂撕毀印書並投入火中。

永享十二年住大德寺如意庵,其後轉住德禪寺、攝津住吉之松栖庵、加賀大燈寺等,先後並開創尸陀寺、酬恩庵等。文明六年(1474)二月,奉敕住大德寺,為第四十七世,致力於振興禪風。九月避亂於和泉。十年回大德寺,復興寺門。十一年建法堂,重整寺觀。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病示寂,年八十八。遺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禪,虛堂來也,不直半錢。」遺骸葬於慈楊(酬恩庵)塔下。

師資性磊落,超脫世外,不計名利,不媚權勢,韜光晦跡,不拘威儀。好詠狂歌,喜吹尺八(簫),又善書畫。有《狂雲集》、《一休骸骨》、《佛鬼軍》各一卷等世。弟子有沒倫紹等、祖心紹越、岐翁紹禎。

◎附︰《本朝高僧傳》卷四十二〈京兆大德寺沙門宗純傳〉

釋宗純,字一休,號狂雲子。母藤氏,南朝簪纓之女,為後小松帝愛幸,逮其有娠,所譖后宮,出產民間。

純僅六歲,授安國像外鑑禪師為童子。聰慧絕倫,剪 納具後,學風騷於東山慕哲樊,聽教乘於壬生清叟仁,棄參謙翁為於西金寺。翁妙心無因因禪師高弟,本色之衲僧也。服膺高風,執侍六年,及翁捐世,聞華叟曇和尚鉗鎚嚴密,抵謁江之堅田,叟拒不容,止宿漁舟,或臥露地,懇求旬日,許相看。會裡枯澹,而純貧履甚,齋盂不霑,借篷支寒,令究洞山三頓棒因緣。一夕聞鴉鳴,脫然領悟。詰旦呈機,叟曰︰「此是阿羅漢境界,非作家境界也。」純曰︰「某只喜此境界,不喜作家分上。」叟頷授記,復以徹翁以降傳來印書付之,蓋表授受不妄也。純便擲地而出,叟托之宗橘夫人曰︰「吾滅後付宗純。」

橘字華林,於叟之輪下究明大事,總持末山之流亞也。橘托帖子於源丞相,純一日在源第自謂曰︰「今時佛法陵遲,罕有具眼者,龍蛇不辨,黑白不別,纔持一紙證則曰︰「乞嗣某宗風,為某的孫。」徒浩浩如麻似粟,戚哉。」便把遞代印記,投之火中。從此放曠,漫遊靡有定處。

洛之尸陀、攝之酬恩、泉之慈濟松棲等,其卓錫之地也。後小松帝讓位之後,召純入宮,常問旨要,寵遇甚厚;後花園帝相繼崇信。初,稱光帝青宮未立,睿心猶豫,純密奏曰︰「咨天曆數正在彥仁,時不可失。」帝喜曰︰「朕儲定矣。」彥仁,後花園帝也。是以純承三帝之寵,所在眾常盈席。

示眾曰︰「凡學禪道者,切須剿絕惡知惡覺,至正知正見也。惡知惡覺者,古則因緣理論文句學得底,勞而無功者也,如此之輩,對閻羅老子面前,有甚伎倆。正知正見者,日用坐斷涅槃堂裡,全身墮在火坑底,子細看來苦中有樂,若能見得不昧因果境,若見不得永不成佛。汝等勉旃。」冬至示眾︰「獨閉閑門不省方,可中誰是法中王。諸人若問冬來意,日自今朝一線長。」頌野狐話曰︰「千山萬水山僧居,甲子今年五十餘,枕上終無老來意,夢中猶讀小時書。」

到一檀家,欄有老牛,純書一偈,掛其角端曰︰「異類中是我曾,能依境也境依能,出生忘卻來時路,不識前身誰氏僧。」其夜牛斃矣,牛主來曰︰「師頌殺我牛。」純只一笑。以三轉語接學者曰︰「天高地厚,赤肉白骨,逼塞乾坤底,大人境界也無,三世了達漢,是如來禪,是祖師禪,欲知此兩轉語,須到慈氏下生。」

文明六年春,同門耆宿,捧敕黃來,請視篆大德,純作二偈謝恩,自警終不住,但賜鳳書紫袍耳。七年在薪之虎丘,門人作壽塔,純牓曰「慈楊」,作頌示眾。十三年十月初示疾,十一月二十一日就座書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禪,虛堂來也,不直半錢。」瞑目而化,壽八十八。門人舁全身瘞于慈楊之塔。

純憤當時不會祖意,而濫主大法者。尋常混跡,不拘威儀。巡城邑聚落,諭誘緇白。吹尺八,腰木劍,賦偈頌,詠和歌。頗恣其言,如風狂然。侍華叟病,手自雪穢。又大德火後,勸化四方。純建法堂,慨龍翔寺頹廢,力募緣還復舊觀,是豈狂也哉,偏大信根之所作矣。平生偈語,門人編輯,曰《狂雲集》,盛于世。

贊曰︰有摩醯眼而可見四天下也。純公出陰界之人,摩醯不能窺其度內,然憤世矯時者危言危焉。今之人,叨譏評,或以為墮撥無,或以為馳虛遠矣。夫有格外之機者有格外之事,非墨守規中者所可得而甄別焉。觀純始卒,所謂虛堂東海之兒孫也。辭世之語,不復誣而已。

〔參考資料〕 《一休和尚實》;《一休和尚年譜》;《宗長居士傳》;《紫巖譜略》;《大德寺世譜》;《延寶傳燈錄》卷二十九;徐進夫譯《東海狂雲一休禪師》。


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

密教經典。七卷。宋‧施護譯。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略稱《七卷教王經》、《金剛三業經》、《祕密大教王經》。全經主要在闡述瑜伽者到達解脫境界的最短過程。在金剛乘所說的事部、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密續中,本經屬於無上瑜伽部。內容包含自〈安住一切如來三摩地大曼拏羅分〉至〈宣說一切祕密金剛加持分〉之十八分。

關於本經的成立,巴達恰里雅(Bhat-tachāryya)認為梵文《成就法鬘》第一五九〈般若波羅蜜多母成就法〉所載的五在定佛及五明咒,曾以本經為依據,又因為此成就法的作者阿賞迦(Asaṅga)被比擬為三世紀的瑜伽學者無著,因此本經的成立應是在該成就法之前。巴達恰里雅甚至還主張本經或許就是無著所撰,至於何以在無著之後甚久本經未曾流傳於世﹖則當係由於師資密傳所致。巴達恰里雅且以《多羅那他佛教史》第二十七章獨缺從無著至八十四悉地成就者(前後約三百年)間之其他瑜伽怛特羅者的記載,作為此一推論的證據。然而根據松長有慶的研究,本經成立的上限年代,應為八世紀中葉以後,下限年代依據聖典翻譯史則應在十世紀之前。

本經的梵文寫本於1931年由巴達恰里亞校訂出版,並附解題及索引。題為《梵Guhyasa-mājatanta or Tathāgataguhyaka》。

〔參考資料〕 《大中祥符法寶錄》卷十二;《西藏大藏經總目錄》。


一切智智

意為一切智中最殊勝者,即佛陀自證的不共極智。是盡知一切的智慧。音譯作薩婆若那、薩羅婆枳孃曩。為佛智(buddha jñāna)的異名。密宗並以之為大日如來之自然覺知的智慧。《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菩薩品〉云(大正8‧837a)︰「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又,《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云(大正18‧1b)︰
「世尊,云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布,隨種種趣種種性欲,種種方便道,宣說一切智智,(中略)此一切智智道一味,所謂如來解脫味。世尊,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世尊,譬如大地,一切眾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脩羅依。世尊,譬如火界,燒一切薪無厭足,如是一切智智,燒一切無智薪,無厭足。世尊,譬如風界,除一切塵,如是一切智智,除去一切諸煩惱塵。世尊,喻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如是一切智智,為諸天世人利樂。」

就此,《大日經疏》卷一釋云(大正39‧585a)︰
「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種遍知一切法,亦知是法究竟實際常不壞相,不增不減猶如金剛,如是自證之境,說者無言,觀者無見,不同手中菴摩勒菓,可轉授他人也。」

這是以一切智為知名色等無量法門種種相的權智,而以一切智智為知法之究竟實際相的實智。

〔參考資料〕 《大日經義釋》卷一;《大日經疏鈔》卷一;《大毗盧遮那經住心鈔》卷四。


一切法

與佛典中常見的「萬法」、「一切諸法」同義。泛指一切事物、一切現象,及物質的、精神的一切存在。原意是指「由緣起而有的一切存在現象」,亦即有為法。其後,連無為法也被包含在一切法之內。

在佛典中,「一切法」的內容分類,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指原始佛教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1)五蘊︰指色、受、想、、識蘊。蘊,舊譯為陰,那取內不揚之義,即積聚之意。色,指有形相、有質礙的物質。受,指苦樂等感受作用,由接觸客體而起的情緒反應。想,指對客體對象所呈形相的收攝。,指在受、想之後所引發施動作的意念作用。識,指對對象的認識與判斷作用。

(2)十二處︰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處。處,舊譯為入,意為所入之地及所入之法。

(3)十八界︰指眼等六根、色等六境及眼等六識。

茲將上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一切法表列如次︰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色蘊──┐┌眼 處┐ ┌眼 界
└┼耳 處┤ ├耳 界
受蘊┐ ├鼻 處┼──┼鼻 界
│ ├舌 處┤ ├舌 界
想蘊├─┐└身 處┘ └身 界
│┌┼─意 處─┬──意 界
蘊┘││┌色 處┐│ ┌色 界
││├聲 處┤│ ├聲 界
識蘊─┘│├香 處┼┼─┼香 界
│├味 處┤│ ├味 界
│└觸 處┘│ └觸 界
└─法 處─┼──法 界
│ ┌眼識界
│ ├耳識界
│ ├鼻識界
└─┼舌識界
├身識界
└意識界


(二)指部派佛教所說的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法、無為法等。就此說一切有部說有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應法十四、無為法三。

(三)大乘唯識家則將一切法開為色法十一、心王八、心所法五十一、心不相應法二十四、無為法六,共計一百種,稱為「百法」。


一切法高王經

一卷。東魏‧興和四年(542)瞿曇般若流支譯。一名《一切法義王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內容主要在彰顯菩薩的功德,謂出家受戒者進入僧團(四雙八輩)、修僧業(三十七菩提分),而得僧利(四果),自能報眾生信施之恩;菩薩者則以發大乘心、求一切智智與發菩提心等三法成就而得消受信施。

該經又謂,猶如自阿那波達多池流出之四大河,可直接間接利益沿岸及大海眾生,一切眾生也因菩薩而得安樂、生存,經中強調菩薩為天人無上之福因。故欲報一切無上恩,或過去未來如來恩者,皆應發菩提心。一切漏盡阿羅漢與發菩提心之菩薩,亦可謂為對如來無上之供養者。

文中所述發菩提心、修菩薩、成菩提道及入涅槃諸事,乃諸佛法門中之第一,堪稱一切法之高王,故經名《一切法高王經》。有《諸法勇王經》、《諸法最上王經》等異譯本。

〔參考資料〕 《開元釋教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九。


一切種智

三智之一。「三智」指一切智、道種智、與一切種智。這三智分別是聲聞緣覺二乘、菩薩與佛陀的智慧。此中,一切種智是指了知一切道、一切種、一相寂滅相與種種類差別的佛智。天台宗認為這是中觀所成之智。中觀之智是了知一切皆中道,中則不偏,以絕對為義。一法若中,則一切眾生因種和一切佛道法,皆有所歸趨。一法既是如此,一切也是如此,所以於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遮照同時,能知一相寂滅相與種種類。《大智度論》卷八十四云(大正25‧646c)︰
「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法寂滅相,復次諸法類相貌名字顯示說,佛如實知,以是故名一切種智。(中略)一切種智是佛智,一切種智名一切三世法中通達無礙智,大小精粗無事不知,佛自說一切種智義有二種相,一者通達諸法實相故寂滅相,如大海水中風不能動,以其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種智亦如是,戲論風所不能動,二者一切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說,了了通達無礙,攝有無二事,故名一切種智。」

又,《般若無知論》說有所知則有所不知,聖心以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云一切智。因此,《往生論註》卷下云(大正40‧839c)︰「心入實相,可令無知,云何得有一切種智﹖」這裡所謂的一切種智是真俗不二之智,也就是指佛智無知的智慧。

〔參考資料〕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三慧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卷五十;《大乘起信論》;《摩訶止觀》卷三;《觀音玄義》卷下;《釋摩訶衍論》卷七。


一切經音義

「一切經」謂大藏經。「音義」為某一字、詞的讀音與意義。「一切經音義」,即專為解釋佛經中之字與詞之讀音與意義的書。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二十五卷︰唐‧玄應撰。又稱《玄應音義》。收在《磧砂藏》(新文豐版)第三十冊。係就《華嚴經》、《順正理論》等四五八部經律論之難解漢字,引用眾多典籍,並參照梵語讀音,以辨明其義。為現存最古的音義書。

撰者玄應,曾於玄奘譯場任「定字偽」之職。貞觀末年奉敕撰述本書。本書雖稱為一切經,實僅就《大唐內典錄》所載入藏經論八百部中,擇其重要者略加收錄而已,未盡全藏。在以高麗本為底本的日本《縮刷藏》、《卍藏》中,本書共計二十五卷,但在《明藏》及《黃檗藏》中則分成二十六卷。另外,《法苑珠林》卷一百則謂有二十卷,且稱之為《大唐眾經音義》。

(二)百卷︰唐‧慧琳撰。又稱《慧琳音義》。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冊。係註解《大般若經》等一二二○部經律論之難解語,凡《開元釋教錄》入藏的經論皆加以註釋。其中,並轉載《玄應音義》、《慧苑音義》。

撰者慧琳為西域疎勒國人,嘗師事不空三藏,能通漢、梵二音。彼於二十餘年間傍求典籍,孜孜不倦,從建中末年至元和二年(783~807)歷時二十餘年始編成此書。書中不僅區別吳音、秦音,亦辨明清音、濁音,為音義書中最為精密、廣博者。卷首有顧齊之與景審之序文。

繼承慧琳者有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十卷,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冊。其他,另有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三十卷、處觀《大藏音》三卷及遼‧均《龍龕手鑑》八卷(藏外別)等,均是為讀藏經者解釋古字難字而作,其體裁多與以前的書不同,乃根據偏傍配列文字,與通於世之字典無異。又,古來的大藏經刻本皆在各卷末尾列出音義,此係由各種音義抄出而附加者。


一切行苦

又作一切皆苦、諸皆苦、一切諸苦。「」(梵saṁskāra,巴saṅkhārā),與諸無常中的「」意義相同,是共作之意,指現象世界而言。現象界都是在相依互存,彼此關涉的條件下興衰生滅,故名之為「」。

「一切苦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一切現象法都是苦。即原始經典所提到的,由於無常,現象法才是苦的。

「諸無常」、「諸法無我」的命題,被認為是不能否定的真理,但人們對「一切苦」的命題卻覺得不能無條件的接受,因為在現象界不但有苦,也有樂與不苦不樂,這是眼前的事實。而且苦樂是屬於感情的,雖然面對同樣的事物、環境,而由於因人因時之異,個人主觀的感受也常有不同。所以不能說現象界一切皆苦。那為什麼佛教要說「一切苦」的命題是客觀的真理呢﹖

苦可分苦苦、壞苦、苦三種苦。其中苦苦是肉體上受到打、割、擰、熱、冷等各種感覺的苦。凡有痛感神經的人或動物,都可感受到這種客觀的苦。這類苦,並不是經常感受得到,因此不可說一切苦。

其次,壞苦,是感受到破壞損失的苦。即貧乏、老衰、失望氣餒時,所遭受到的精神上的苦,可說是感受到事物衰亡的苦。但世界上不是只有衰亡,也有興盛與繁榮;有逆境之苦,也有順境之樂。所以世間不是只有壞苦而已,在這種情形下也不能說一切苦。

其次是苦,即相當於一切苦。是指現象界的苦。現象界不限於苦,但依據佛教的見解,三界六道輪迴轉生的迷惑的生活,總而言之,是苦的。惟有脫離迷惑、輪迴,達到涅槃的狀態才是真樂。在此意義上,只能對迷的凡夫說現象是苦,對悟的聖者來說,現象並不苦。因此所謂「一切苦」,是對迷界的凡夫所說的。在四諦中「苦諦」的說明裡,曾列出八苦,其中最後的「五取蘊是苦」,與這裏所說的相同。

佛教說一切現象皆苦,在四諦說裏也將苦諦置於第一位,而逆觀十二緣起時,也是以老死的苦開始的,它極力強調苦。因此,西洋的學者就責難佛教是以厭世主義(悲觀論)為基準的宗教。但他們只見到佛教的一部份,卻忽視了佛教的理想,是在於涅槃寂靜的真實之樂。

本來,宗教的目標是使人脫離現實的苦惱,以達到無苦安穩的理想境地。在此意義上,宗教的出發點是以正確地見到不完美的現實世界為開始。佛教是見到現實的苦、無常、不淨、凡愚等等而產生了宗教心,而基督教則以罪惡觀為出發點。人如果滿足於現實,對現實的苦惱沒有什麼不滿,那就不會去追求宗教或理想。而有崇高理想意識的人,認為現實充滿了苦,是不完美的,於是想脫離現實的不完美,走向理想,因此才產生了宗教意識與修。由此可知,「一切苦」是佛教的出發點,同時,此一命題也顯示出佛教的宗教性。


一初元禪師語燈

二卷。清‧悟元說,嗣法門人真開、真智等編。收在《嘉興藏》(新文豐版)第二十九冊、《禪宗全書》第六十五冊。悟元禪師為臨濟宗僧,號一初,浙江人。俗姓曹。十歲即學習讀誦《金剛經》,十八歲遭父母喪後,禮桐月庵鴛湖妙用,謁萬如通微。二十二歲皈投興善弘遠出家。二十八歲受妙用付囑,並嗣其法。順治五年(1648),入住嘉興永正禪院,開堂結制。康熙十七年(1678)示寂,世壽六十四。

本書分上、下兩卷。卷首附錄兩篇序文,分別由清‧施博及譚貞默撰題。上卷內容為上堂、示眾、小參、機緣、實;下卷為頌古、像讚、偈詩、雜著及佛事,卷末附錄譚貞默所撰〈重建永正禪院碑記〉一文。


一即一切

謂一與一切相互融即,其體無礙。指在本體上,個體(一)與全體(一切)之圓融無礙、空有相即。指華嚴、天台等圓教所說圓融無礙之極理。舊譯《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云(大正9‧395b)︰「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卷四〈盧舍那佛品〉偈云(大正9‧414b)︰「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亦謂(大正9‧450c)︰
「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中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中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

法藏《華嚴五教章》卷四更詮明其意,謂(大正45‧505a)︰
「諸法相即自在門,此上諸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成耳,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即入,重重無盡故也,然此無盡皆悉在初門中也。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一念之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義言一念即深廣無邊者,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

此謂佛教教理中,「一即一切」為最究極之說,即萬有悉為緣起相成法,故舉「一」時,「一切」皆攝入其中。這是華嚴宗「法界緣起」論中闡明現象與現象之相即關係的說法。在十玄門中的「諸法相即自在門」,所說亦即此理。

此外,天台家亦盛談此理,《法華經玄義》卷三(下)云(大正33‧715b)︰「妙者,一一切。」《摩訶止觀》卷五(上)釋三觀時,亦云(大正46‧55b)︰「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此外,又就修觀時之所觀境說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入一切入、一界一切界、一眾生一切眾生、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究竟一切究竟等;約修證迷悟等,明一斷一切斷、一一切、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位一切位、一證一切證、一智一切智、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等;約破立權實,作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釋。

〔參考資料〕 《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摩訶止觀》卷一(上)、卷六(上)、卷七(上);《大般涅槃經疏》卷十三;《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天台四教儀集解》卷下。


一向一揆

日本佛教用語。「一向」,指一向宗(淨土真宗的俗稱);「一揆」,意為暴動。日本室町時代寬正、文明以至元龜、天正年間(1460~1591),真宗僧俗一連串舉兵之事,世稱一向一揆,或說是一向宗徒之亂。寬正六年(1465),延曆寺徒攻擊真宗祖廟大谷本願寺,本願寺門徒興兵抗禦(寬正法難),此即一向一揆之始。

其後,文明三年(1471),真宗本願寺第八祖蓮如到越前(福井縣)吉崎建道場,教化北陸徒眾,本願寺門徒亦群集於此。後與高田派之徒產生本末的爭論,因加賀國(石川縣)的守護(掌兵馬或刑罰之職)富樫政親援助高田派,本願寺門徒乃舉兵滅守護(長享二年,1488),並統治加賀達百年之久。

天文年間(1532~1555),近江(滋賀縣)的六角定賴聯合京都日蓮宗徒進兵山科本願寺,細川晴元繼之來襲,一向宗徒寡不敵眾,真宗十世證如移本願寺至大坂石山。至德川時代,家康恐一向宗再起騷亂,遂通令領地內嚴禁信奉真宗。

其後,織田信長於元龜元年(1570)與真宗十一世顯如戰於石山,戰役長達十一年之久,一向宗連連潰敗,最後隨豐織政權的確立才終止紛爭。

◎附︰村上專精著‧楊曾文譯《日本佛教史綱》第三期第二十七章(摘錄)

永祿六年(1563)九月,參州發生一向起義(一向一揆)。當時德川家康還在參州的岡崎,與織田信長講和,而與今川氏真相爭。德川家康的將領酒井正親,到處徵糧,其使者佐崎進入上宮寺,突然把寺裡所藏粟米拿走。寺僧大怒,勝鬘寺、本證寺(以上稱真宗在參州的三大寺)以及善秀寺,互相聯合,結徒眾幾千人,各自據守寺院。家康的家臣中信仰念佛宗的幾百人也離開家康進入寺內,此外,如吉良義昭、荒川賴持、酒井忠尚、松平信次等人,也都據城響應,參州地方十分混亂,德川家康進征伐,互有勝敗。第二年二月,雙方達成如下協議︰保證起義黨徒的安全,原有領地照舊不動,赦免領導起義的首領,不毀壞寺院和遣散信徒。這樣才使此亂平息下去。


一向宗

日本淨土真宗的俗稱。又名本願寺宗、門徒宗。因一心一向歸命阿彌陀佛,而被稱為一向宗。或說是源於人們將一向俊聖的時宗一向派與真宗相混淆所致,但是日僧蓮如在《御文章》中否定此一說法。德川幕府時代,寺社奉的記錄及諸藩的公文書中也多將真宗記作一向宗。江戶時代(安永三年,1774),真宗各派向幕府申請定名為淨土真宗,卻引起宗名事件;直到明治時代,始被確認。

〔參考資料〕 《本朝諸宗要集》卷四;《松屋筆記》卷一一五。


一向專修

日本淨土宗用語。全心專注於念佛法門之意。日本淨土宗對於在稱名念佛之外,另輔以讀誦、觀想、禮拜阿彌陀佛等助的念佛方法,稱為專修念佛。對於不加助,只稱名念佛者,稱為一向專修。此與一向專念、一向專稱同義。

另就真宗而言,無論捨棄自力或不捨棄自力的稱名念佛,均稱一向專修。不過,前者是專中之專,是真實的一向專修。然就西山淨土宗而言,凡得到他力的安心,只求往生西方淨土,不論是否念佛或有念佛以外的助,均稱為一向專修。

〔參考資料〕 《蓮如上人遺德記》;《信長公記》卷三、卷四、卷七、卷八、卷九;《大谷本願寺通紀》卷二;笠原一男《一向一揆》;辻善之助《日本佛教史》中世篇五、近世篇一;《後鑑》卷三四四、卷三四五。


一味蘊

經量部所主張的輪迴主體。即無始以來,以同一本質相續流轉的微細意識。又稱根本蘊,為「根邊蘊(枝末蘊)」的對稱。《異部宗輪論》謂(大正49‧17b)︰「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蘊永滅,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異部宗輪論述記》謂(卍續83‧465下)︰「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曾不間斷,此具四蘊。」蓋小乘經量部主張無始以來不曾間斷的細意識,其體為受想識四蘊,展轉和合,一味而轉,故名一味蘊。此亦即大乘阿賴耶識說之基礎。

〔參考資料〕 《異部宗輪論述記目論》卷五;《異部宗輪論述記發軔》卷下;《大乘佛教史論》。


一境三諦

天台宗實相論體系中的重要思想。謂任一現象,都是空、假、中三諦相即。又稱圓融三諦或不思議三諦。為「隔歷三諦」的對稱。「隔歷三諦」是空、假、中不相即,其體各別;空是不與假相即的空,假是不與空相即的假,中是不與空、假相即的中。「一境三諦」則與此相反,是三諦相即的,謂法由因緣所生故無自性,所以是空。因緣所生而有法,所以是假。即空即假,所以是中。《摩訶止觀》卷五(上)云(大正46‧55b)︰「若法性無明合有一切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即是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如是遍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

是故微妙莊嚴的佛身,是天然三諦的妙相,猙獰可怖的獄卒,亦是法性三諦的妙相。至於風雲走,山高水長,鳶飛魚躍,柳綠花紅也都是三諦圓融的微妙相,盡是法性常住相。隨便取一法為對境,其實相皆不可得,超絕凡慮,是為空;但空非斷無,空的當相,即是法性常住的妙相,是為假;空為遮情門,假為表德門,遮情、表德原屬一體的兩面觀,遮照不二,空即假,假即空,故不可偏空,亦不可偏假,這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絕對不可思議,即名為中。於是,說空,說假,說中皆是法爾自然的妙諦,天然的性德,宇宙萬有的實相。隨舉一物為對境,無非圓融三諦,故名一境三諦。

〔參考資料〕 《天台四教儀》;《天台法華宗義集》;《一實菩提偈》;《一心三諦枕》;《始終心要》。


一夏九旬

指佛教僧侶結夏安居的日期。又稱為「一夏」。即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如《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條下(大正51‧337a)︰「曹山一生腳,到處只管九十日為一夏。」《碧巖錄》卷一第八則(大正48‧148b)︰「翠巖夏末示眾云,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禪林象器箋》〈節時門〉一夏九旬條下云︰「結制之法一年分為四期。一期是九旬。」


一多法界

一法界與多法界之併稱。「多法界」者,指萬法宛然,圓滿具足。「一法界」者,謂萬法差別相,自理平等境界觀之,悉歸於一。如《大日經疏》卷一云(大正39‧586b)︰「金剛手觀知如來獨一法界加持之相。」又,同書卷六云(大正39‧645c)︰「住如是一心法界,名為正覺之等持也。」

關於此二門之修者修證圓滿而得證果,乃多法界義,為上轉門;若自極位下轉,趣於化他,暫約流現義門,則有一法界無相之說。又將此二者配以兩部。金剛界乃智差別之曼荼羅,五智、三十七智等圓滿,故為多法界。胎藏界為理平等,以無相為極意,故為一法界。

實則兩部大經本具上下二轉,兼具一多法界,然傳譯聖者鑑於時機,乃以金剛頂系之金剛智,相承中天傳統,表多法界;而以大日經系之善無畏屬南天,表一法界。實際上,二者皆從龍智,同承一多法界,故內證當為一如。

〔參考資料〕 《大日經疏鈔》卷二;《續弦祕曲》。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

亦名:戒經為上最

子題:律、眾律、四尊、緣起、辨相開遮、法聚

含註戒本‧戒經序:「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含註戒本卷上‧二‧一)

戒本疏‧戒經序:「(一﹑通約三藏釋)一切眾律中者,合明三藏所明群,並有調伏業非之功,義稱,律即法也。戒經為上最者,指今所演。如上四尊,既同傾仰,聞何不奉?並謂三乘之夷途也。(二﹑約二藏相兼釋)又解,但餘二藏明律相處,皆名眾律。故論云隨經律是也。(三﹑局據律部釋)又解,一部律宗,雖明緣起、辨相開遮、法聚等文,俱調身口,各有正儀,應同名律。但為非結正宗,不名為最。戒本一段,親起基,言約義周,攝僧斯要,故文所云戒經最也。」  宗記釋云:「法合中,總合有三。初釋,以經論二藏,通有法義,故云義稱,明非本翻也。下句中,即約根住持,二藏不及,正宗要,毗尼不如,故稱上最四尊即前(王、海、月、佛)四喻所顯四義。既同等者,顯示序中推勝之意。夷途,平路也。次釋,雖兼二藏,不取定慧。論者未詳何文。後釋中,緣起等者,即二部戒本,初明國土、犯人、起過、白佛,即緣起也;後有廣解,即辨相開也;戒本後有二十犍度等,即也。俱下,釋眾律。但下,釋戒經為最。」(戒疏記卷二‧四九‧二○


一坐食制意

事鈔‧頭陀儀篇:「三千云,不得數數食,應一食。以長婬怒癡結,不異俗人。」  資持記釋云:「以飽食之人,多不念道,但增長三毒,非道人故。」(事鈔記卷三六‧一六‧七)


一坐食十利

事鈔‧頭陀儀篇:「一坐食者,論云,先受食處,更不得食,有十利故。一﹑無有求第二食疲苦,二﹑於所受輕少,三﹑無有所用疲苦,四﹑食前無疲苦,五﹑入細食法,六﹑食消後食,七﹑少妨患,八﹑少疾病,九﹑身體輕便,十﹑身快樂。」  資持記釋云:「一坐者,謂但一食,不同前(即不作餘食法),猶受小食。十利中,二﹑謂無所餘故;三﹑謂無作務之煩;五﹑謂一食,是食法中微細故;七﹑妨患者,謂多事妨業。」(事鈔記卷三六‧一五‧一六)

含註戒本隨講別錄:「不作餘〔食〕法,猶噉小食;一坐食者,絕無餘噉。」(含註戒本隨講別錄二三)(請參閱『不作餘食法』一六六上)


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亦名:出家弟子一心道勿念衣食

子題:法

事鈔‧僧網大綱篇:「故佛藏經言,當一心道,隨順法,勿念衣食所須者。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供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盡。由此言之,勤修戒,至誠護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寺寺開門,處處同食,必當供足,判無乏少。」  資持記釋云:「初引經文。道,道即定慧。即戒律。佛白毫相者,有百千億分福,減一分供舍利及諸弟子。」(事鈔記卷七‧四一‧二)


七日藥

子題:脂、五脂、五種脂、石蜜不得輒噉除五種人、糖漿、未捨自性、熊、羆

戒本疏‧三十捨墮法:「七日藥體。四分五藥,世人所識,故開七日。僧祇五藥及脂,清淨無食氣,一時頓受,七日服之。了論中因病故開,隨差為量,止於七日。若本無病,或限內差,又無飢渴,非時得罪。膏脂亦爾。……世中蜜煎、蜜薑,有病開服,無病貪噉,與犯法同。何況蜜藕諸湯?為貪所使,則來報鐵漿,亦是貪得。」  宗記釋云:「者,因舍利弗風病,醫教服五脂,謂熊、羆、豬、驢、魚也。」(戒疏記卷一二‧四二‧一二)

事鈔‧四藥受淨篇:「七日藥者,四分,酥、油、生酥、蜜、石蜜等五種。世人所識,當食當藥,如食飯、乾飯,不令麤現。伽論,糖漿亦得七日受,乃至未捨自性。僧祇,加脂一種。四分,舍利弗風病,醫教服五種脂,熊、羆、豬、驢、魚等也。僧祇,此藥清淨,無時食氣,一時受,七日服。有四百四病,風大百一用油脂治;火大熱病用酥治之;水病蜜治;雜病用上三藥治之。五分,見作石蜜,搗米著中,佛言,作法應爾。若合藥法如此者,聽非時服。十誦,石蜜不得輒噉除五種人:遠人、病人、食少不足人、不得食人、若施水處,和水飲之。五分,飢渴二時,以水和飲。」  資持記釋云:「七日藥中,初科,當字去呼,資益故當食,除患故當藥;簡餘三藥,各專一用。如食飯等者,明其當食也。不令麤者,誡其多貪也。伽論糖漿,今時謂水糖是也。未捨自性,謂未轉變也。僧祇加脂,則有六種;兼上糖漿,則有七矣。音雄,似豕。音碑,似熊而長頭高腳為異。」(事鈔記卷三三‧九‧一)


七日藥制限

事鈔‧四藥受淨篇:「明了論疏云,若病服七日藥,隨病為量,若差須捨。若無病復不飢,非時食者,得非時食罪,油蜜膏亦爾,故論中舉酥等。」  資持記釋云:「初示七日。隨病為量者,以病七日一轉故。復不飢者,非謂酥蜜得用充飢,然雖開病,復須飢空。論有等字,故舉油蜜類同。」(事鈔記卷三三‧一二‧一六)


七日藥受法

亦名:七日藥四法、受七日藥法

子題:熱病因緣、能授七日藥人四法、淨人授七日藥四法、所受七日藥人有二、比丘受七日藥有二、比丘受七日藥自無五過、比丘受七日藥自作四法、口受七日藥法、風病因緣、烏麻油、然燈塗足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受七日藥法。佛言,有酥、油、生酥、蜜、石蜜,世人所識,有病因緣,聽時、非時服。僧祇云,諸脂亦七日服。應義加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熱病因緣,此酥七日藥,為欲經宿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律本云,風病服油及五種脂,僧祇律具有對病設藥法云。」(隨機羯磨卷下‧五‧一四)

事鈔‧四藥受淨篇:「七日藥四法(所受藥、能授人、所受者、正受法)同上〔非時藥〕。初,明藥體自無八患。唯改第八〔手受已變動為〕非是餘比丘七日藥,或犯竟殘藥。餘七同上〔非時藥〕。二能授淨人四法:一、淨漉與時食別。謂脂除肉,油除滓等。二、火煎煮。三、水滴淨。四、施心授與,心相領當。三,所受比丘有二:初、自無五過:一﹑相續畜。若畜至七日,即日受藥不成。僧祇,比丘有第七日石蜜,即日更得石蜜,是名相汙。問:『此既未過,云何相染?』答:『非犯長相汙,由前七日服訖,病猶不差,更服無益,作法不成。若得異藥,得加七日。』二﹑相續畜。已曾畜藥至八日犯長。即日得藥入手作法,被染,更不堪服。三﹑曾食他第七日藥,即日自得,作法不成。以藥味通故。僧祇律如此。四﹑相續受。僧祇,比丘七日中日日受藥,受而不食,至八日不得更受。須一日不受間之,謂貪多過受又不服療。四分無文,準用亦好。五﹑相續犯。僧祇,比丘七日恆服,至八日正可,不得更服。不妨受於異藥。上明相續,對一蜜藥為言;若得油者,亦即加法。僧祇,生酥、熟酥、醍醐,展轉易味,七日更受。二、自作四法:一﹑仰手受。二﹑分別,言作七日油想,若本心作然燈塗足受者不成,如僧祇說。三﹑記識,言此中淨物生我當受。若離時食,不須此語。四﹑展轉,受生酥作熟酥。與淨人煮,亦得自煮。二種煮已,更從淨人受之。雖是先受,以味轉失受,不名惡觸。婆沙云,七日藥手受口受已,置一處,勿令淨人觸之。四,正加口法。應執藥,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風病因緣,此是烏麻油七日藥,為欲七日經宿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安淨地內,須者自取。餘隨對治,如前類準。」

資持記釋云:「然燈塗足,由非服食,義無加受。古云,油以除風,塗足能履水。西竺多用。(事鈔記卷三四‧二九‧一)(請參閱『非時藥受法』六五八中)


七日藥說淨

事鈔‧四藥受淨篇:「說淨者。(一,正明須否)(一、七日藥)七日一藥,(一﹑口受須說)作口法竟,偏心屬己,須說淨畜。(一)藥體貴重,貪積心多;(二)久延多時,無變動義;(三)氣味殊越,資身力強。制令說淨,捨封著也。(二﹑手受不須)手受七日,時少過希,亦不須說。(二、三藥不須)餘之三藥,反前不具,故不須淨。(二,略指淨法)淨法大同衣法,唯以長藥為異。」  資持記釋云:「初明七日又二。前明口受須說,文列三義,即體、力、味,三皆強勝,故多貪著;後明手受不須,雖具三義,止齊中前故時少,貪畜心薄故過希,希亦少也。餘下,二明三藥不須,時藥有第三義,非時有初義,盡形有第二義,或復兼二,但不具三,故云反前等。指法中,藥缽二淨,詞句無別,唯改一衣字耳。」(事鈔記卷三四‧三四‧七)(請參閱『衣說淨法』四五○上)


七治

子題:四羯磨人、三舉人

濟緣記‧釋集法篇:「七治,即四羯磨及三舉也。」(業疏記卷六‧二五‧二○)

羯磨隨講別錄:「四羯磨人:一﹑訶責羯磨,對道眾倒說四事。二﹑擯出羯磨,對俗人倒說四事、汙家惡。三﹑依止羯磨,對道俗倒說四事,癡無所知,數懺數犯。四﹑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對俗人倒說四事,並加罵謗。三舉人:一﹑不見舉,倒說四事,或不信因果。僧問:『何不見犯?』答云:『不見。』二﹑不懺舉,倒說四事,犯不肯懺,拒逆僧命。三﹑惡見不捨舉,即戒本九十單提中第六十八戒緣,倒說四事,謂欲不障道,拒逆僧命。」(羯磨隨講別錄五)(請參閱『倒說四事』七七七中)


七滅諍法制意

亦名:滅諍法制意

子題:拘睒彌國起諍之由、佛法滅盡

戒本疏‧七滅諍法:「凡心受道,我倒未傾,至於同住,多生見過,過而不除,轉增舊習。若就檢勘,懷迷致諍,諍既紛然,僧和安在?故佛制約,即須除滅。縱而不思,遂覆大法。三寶沒世,莫不由之。故拘睒彌國起諍之由,及後法滅,還於此國。」  宗記釋云:「覆大法者,佛法二寶,賴僧而住,僧義既失,佛法豈存?下引拘睒彌緣為證。律明佛在彼國,諸比丘互相[鬥@斲]諍,佛親勸喻,汝等出家為道,同一師學,如水乳合,莫共[鬥@斲]諍,如是三語,還復不止。佛不語眾僧,自持衣缽,以神足力,還舍衛國。此即如來在世之事,故云起諍由也。及後滅法者,摩耶經說,千五百歲後,俱睒彌國,三藏與羅漢弟子互殺,惡魔外道,競破塔寺,殺害比丘,一切經藏,阿耨達龍王悉持入海,於是佛法滅盡。」戒疏記卷一六‧三九‧六)


七百中論法白

子題:七百結集緣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七百中論法白者,佛滅度後一百年中,跋闍比丘擅十事,惡法罔世,事須除滅。故伽那比丘不憚勞苦,遍國搜舉,合七百人,斷絕斯事。既初論法,義須告和,因數託事為名也。」  濟緣記釋云:「七百結集。毗舍離城跋闍子擅十種非法事,皆言佛說,以化於時,耶舍伽那比丘聞已往破,云是非法,彼即和合作法舉之;伽那被舉,遂往諸國求伴,得離婆多等七百羅漢,共集斷之,重集法藏。十事如資持下卷具引。」(業疏記卷三‧一一‧一七)(請參閱『十事非法』☆五三四下)


七聚義

子題:七聚通本因、五篇唯果罪

戒本疏‧七聚重輕:「今解云,古人以戒本罪相,文籍所收,云聚一處。今不存此,以名義收。但有罪相輕重不同,或七或五,統以收之。隨名束罪,用通篇聚。若以名聚,則止如文。夏不依人犯墮罪者,非戒本收,應不篇攝。乃至眾學如法治處,其相無限。故不同昔。今但名收,無罪不盡,義可解也。」  宗記釋云:「今解為二。初出古意。今下,次申正解,又三。初立義。名義收者,如舉吉名,則總攝塵沙無邊輕罪,餘皆例之。或七或五者,言七〔聚〕通本因五〔篇〕唯果罪。篇聚二名,任稱無在。若作此解,通達無礙。與彼昔義,條然天別。若下,質非。上二句牒非。夏下,引難。特引戒本不攝之戒,難彼局文,理不可立。故下,結示。」(戒疏記卷四‧二‧二)


三事驗三道

子題:三道

事鈔‧沙彌別篇:「又以三事,驗三道也:凡夫但自為;二乘自為兼他;大乘唯為於他。此三發意別故,成果亦別。若論緣事,心乖事同。」  資持記釋云:「,即凡夫及大小二聖也。凡夫為善,力不兼人,故自為也。二乘非不化導,而非正意,故云兼他。大乘發心求道,正為度生。然凡夫自為,則耽五欲樂。二乘自為,則脫生死苦;二乘為他,則說法現通。大乘為他,則拔苦與樂。發意,是修因別;成果,即所證別。若下,示觀同異。事即所觀境,如上三觀,並觀事,故云事同;心即能觀智,性、相、唯識,淺深有別,故云心乖。」(事鈔記卷四一‧一六‧一九)


三學次第

子題:戒捉、定縛、慧殺、毗尼者即大乘學、八十部者即尸波羅蜜、由本小教歸一佛乘

事鈔‧篇聚名報篇:「故世尊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為,必以威儀為主。但由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乎。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託,云是大乘,輕弄真經,自重我教。即勝鬘經說,毗尼即大乘學。智論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羅蜜。如此經論,不入其耳,豈不為悲?」  資持記釋云:「初推戒功,先敘佛偏弘。施為者,通語一期化物軌度。威儀即目戒學。主,猶尊也。但下,出所以,初明對病。身口即業,心使是惑。勃,卒也。今下,明次治。顯戒學居初,釋成為主耳。今有下,二斥誑妄,初敘所計。位地,謂薄地凡夫;安託,謂無疑畏。輕真經者,毀律教也;重我教者,黨所習也。即下,據教反質,二文並約開會之義。由本小教歸一佛乘,故兩皆云即。八十,即目段數;部,即指根本一部。聲聞但云尸羅;菩薩則加波羅蜜,即六度之一。如下,傷其愚暗。教雖顯了,聞而不信,故云不入耳。」(事鈔記卷一四‧四九‧八)


三學相因以戒為初

亦名:無戒不生定慧

子題:會正

戒本疏‧教興所由:「(一﹑明立法次第)煩惑難清,要由方便;致設三學,用為治元。故成論云,戒如捉賊,定縛慧殺;三相因,斯須攝濟。(二﹑顯相須之意)故身口事業,動與理違。若不先防,妄隨塵欲,則心路躁擾,靜定何因?定既不修,於諸我倒,無心思擇,明慧自隱,無由會正。故初者,務先學戒,撿策非違。三業清淨,正定正慧自然而立。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後二;若無此戒,諸善不生。」  宗記釋云:「此明無戒則不生定慧。與理違者,理本真淨,體非善惡;但善清淨,可能趣理,惡業昏沈,故與理違。躁擾謂動亂也。謂證入,即聖道。(戒疏記卷一‧一一‧一九)


三寶不斷法得久住

子題:佛寶不斷、法寶不斷、僧寶不斷

事鈔‧標宗顯德篇:「華嚴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六和敬,善御大眾,心無憂悔。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能令三寶不斷,法得久住。」  資持記釋云:「華嚴有多譯,今引晉譯六十卷者,即第八明法品文,文有四段。彼云,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甚深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具足受持威儀教法,是故能令僧寶不斷此初段也。復次悉能讚歎一切大願,是故能令佛寶不斷;分別解說十二緣起,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斷即第二段復次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不憂悔,是故能令寶不斷即第三段。今鈔上五句並摘僧寶中文。初二句明別,次句即,後二句明攝眾。必依法,故無憂悔。去來已下,即第四段總結中文。三世佛法奉順無違,則護三寶故。」(事鈔記卷三‧二○‧一六


三寶功用

子題:住持三寶末世為勝、理體三寶獨勝餘三

戒本疏‧釋皈敬偈:「功用者,四寶為言,理寶為勝,由常住故,為世所歸;餘三隨設,體是有法。……有人云,住持三寶末世為勝理在冥通,但為玄德。世唯相有,假相開通;濁世鈍情,非相不動。約機接俗,信不虛也。」  記釋云:「功用,正明中。云理寶勝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淨心本,即大乘理;今須約大以論勝劣;歸敬儀云,理謂至理,天真常住,還是心體。『若爾,與一體何異?』答:『一體在迷,專據凡說;理寶約證,唯從聖論。故分二矣。』是故理體〔三寶〕獨勝餘三。」(戒疏記卷二‧一三‧一一)


三寶名義

子題:佛、佛陀、浮陀、佛馱、步他、浮圖、浮頭、法、達磨、曇無、曇摩、僧、僧伽、和合眾、寶有六義

戒本疏‧釋皈敬偈:「且夫三寶三緣不同。初名義者,自可如常,不學不知,故須略引。(一、釋別名)(一.佛)言者,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馱步他浮圖,蓋傳音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名為覺者。具二義故。言覺察者,對煩惱障,四住如賊,唯聖覺知。言覺悟者,對所知障,無明如睡,唯聖獨悟。無明有二:一﹑迷事無明,善覺三趣;二﹑迷理無明,覺法實性。通而獨悟,並名為覺。(二.法)所言者,此土方言,大夏梵音即云達磨,或云曇無之異傳耳,未解聲明,故言多僻。法有二義:一﹑自體解法,如三聚等。二﹑軌模解法。今據後義。至聖演教,意在成。如車從轍,如器從模;法非目睹,以喻成也。又如必從道,道不從人;道即之所依法式,無越此也。(三.僧),天音,具云僧伽。此無其人,以相翻之,號為眾也。或有舊解,言和合眾,即體相為名。言斯等人,同具六和,四人非一,崇成眾法故也。然諸經中,但單眾翻,不兼體說,廣如羯磨疏解。(二、釋通名)此三益世,近拔三有,遠清二死。希世獨達,可重名。故寶性論喻分六義:一﹑希有義,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二﹑離垢義,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三﹑勢力義,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四﹑莊嚴義,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五﹑最勝義,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六﹑不改義,世寶鍊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戒疏記卷二‧三‧一六)


三寶四種

亦名:四種三寶

子題: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理體三寶獨出戒疏、拘鄰

戒本疏‧釋皈敬偈:「眾相中,有四種三寶。一﹑理體者,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二﹑化相者,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鄰等五為僧寶。三﹑住持,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四﹑一體者,如常所論。唯約心體,義分三相,如涅槃說三寶同性等。」  記釋云:「眾相中,他宗皆闕理寶,四位分別,獨出今疏。初明理寶,文出多論。五分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滅理,四諦滅諦涅槃。學無學者,初果已去,同見真諦,名理和僧。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故多論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止是一法,相有差別,故分三寶。化相中,三千者,所化之境。諦教即四諦;法門雖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無出此四。拘鄰此云本際,即鹿苑中初度五人,首曰拘鄰,即憍陳如也;二﹑曰頞陛;三﹑曰跋提;四﹑曰十力迦葉;五﹑曰摩訶拘利。住持中,戒法是僧體,儀相即削染也。一體中,如常論者,即指經論之宗。」(戒疏記卷二‧七‧一七)


三寶所歸無虛

子題:調達、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三逆、闡提、阿闍世二逆、黑繩地獄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如上所列,審能護者。提婆出家,本歸三寶,何造三逆,入阿鼻中?』答:『夫言救者,救於可救;惡深罪定,是以叵救。』問:『若罪叵救,無罪未須,何須能救?』答:『調達初歸三寶,心不真實,常求名利,自號為佛,有競化過。雖有神力,息機不救。故經有說,解心能改,志性未回,終名拔濟;如此之人,不名闡提。又如闍王造逆入獄,以歸深信,阿鼻罪滅,轉在黑繩,如在人中七日受盡。又調達雖在阿鼻,以本歸心,受苦亦微,有時暫息;故知三寶所歸無虛。』」  濟緣記釋云:「引問中,初問,上二句躡前;提下,正難。婆達多,此翻天熱,生時諸天心熱故。三逆者: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打殺蓮華色尼,即殺阿羅漢。將教闍王殺逆為三者非。生入阿鼻一劫受苦,是則三歸不能護之也。答中,以其難救,故所不救。次問,有罪不救,無罪不須;救義安在?答中,初約不救釋。息機謂不施用也。故下,次約能救釋,又二,初約開解釋。解心改者,了知正道故;志未回者,猶故。闡提此云無信。又下,二約轉業釋。阿闍世此云未生怨;囚殺父母,造二逆,後於佛所懺悔受歸,轉阿鼻一劫之長,為黑繩七日之短。俱舍疏云,先以黑繩拼量支體,後方斬鋸,故以為號。調達亦爾,雖不能易處,亦由歸佛力故,苦微有間。如報恩經中,佛令阿難往獄問之;調達云,我在此得三禪樂。然此小教;且據實論;若約大乘,莫非權,經云,示現三毒及邪見等是也。」(業疏記卷一○‧一○‧一四)


三寶次第

子題:理體三寶佛先法次僧後、化相三寶佛先法次僧後、住持三寶僧初法次佛後、一體三寶法先僧次佛後

戒本疏‧釋皈敬偈:「分次第者,一﹑如理體三寶,同上次列。若覈其本,證理方具,法寶為初;但理不自顯,託以彰,故先五分,佛寶居首。又解,理由人顯,道成;釋尊出世,方聞三寶;還依化相(佛先法次僧後),故理無別。二﹑明化相佛先法次僧後者,以釋迦初證,唯佛獨尊;非尊不可在初,故為首也。大聖雖現,止得動其耳目;至於煩惑,要假法除;次演聲教,用滌心惱。教之所及,是所歸;雖說無證,還同不說;故拘鄰會正,方僧寶現。此則化儀次第,不可乖也。三﹑住持中,僧初法次佛後者,由道假人弘,世途法爾;故迦竺初達,現僧儀也。述五乘為善因,明三途為惡果,現法儀也。斯法遠大,非凡小之所開;故表畫像於涼臺,推其所說,現佛儀也。四﹑一體者,法先僧次佛後。體是心體,本來無染;妄覆迷倒,故興邪正。今了法本,理實無三;隨相用分,一方化。故照理邊,即為覺義;體離名言,即法義;至理無滯,和合僧義。非法不知,故須在初。非佛不曉,故後說也。僧居中者,體未純淨,如雜血乳;分有所遣,豈喻醍醐,故不同佛也。」(戒疏記卷二‧一○‧一七)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法相辭典(朱芾煌)]
一時

佛地經論一卷三頁云: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異時,云何言一。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時者:色心等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蘊所攝。何不別顯,如下處等;但說一時?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說。又義不定。或一剎那,或復相續;不可定說。是故總相但說一時。


一乘

顯揚二十卷十一頁云:問:何故如來宣說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諸法,約無差別相說故。二、約無分別相說故。三、眾生無我及法無我,平等故。四、解脫平等故。謂差別求者,有事虛妄分別煩惱對治所緣法性,不相違故。五、善能變化住故。六、究竟故。


一趣

瑜伽八十八卷七頁云:復次應知由三種相,道名一趣。謂於異生地,以五相,觀察諸五處差別。即此觀察,於二時中,修治令淨。謂於向學地及無學地。云何名為五種相觀察諸?一者、觀察諸自性,二者、觀察諸因緣,三者、觀察雜染因緣,四者、觀察清淨因緣,五者、觀察清淨。


一法

集異門論一卷三頁云: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住;於諸善法,不放逸勝;是謂一法。如彼卷三頁至九頁廣釋。


一諦

如諦施設建立中說。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十三頁云:問:若諦有四;何故世尊說有一諦?如伽他說:一諦無有二;眾生於此疑,別說種種諦。我說無沙門。此頌意言:唯有一諦。外道猶豫,別說有多。佛說彼法中無沙門道果。沙門道果,依一諦故。脅尊者曰:言一諦者,謂四聖諦,各唯有一。唯一苦諦,無第二苦。唯一集諦,無第二集。唯一滅諦,無第二滅,唯一道諦。無第二道,故說一諦,不違說四,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為欲遮遣餘解脫故。謂諸外道,說四解脫。一、無身解脫。即空無邊處。二、無邊意解脫。即識無邊處。三、淨聚解脫。即無所有處。四、世窣堵波解脫。即非想非非想處。佛作是說。彼非真實解脫出離。是無色有。真解脫者,唯一滅諦,究竟涅槃。復次言一諦者,謂一道諦。為欲遮遣餘道諦故。謂諸外道,說多道諦。如執自餓為道,或執臥灰為道,或執隨日轉為道,或執飲風飲水食果食菜為道,或執露形為道,或執臥刺棘等為道,或執不臥為道,或執著弊故衣為道,或執服諸藥物斷食為道。佛作是說:彼非真道。是邪僻道,是虛偽道,是矯詐道。如是諸道,非諸善士所應習。是諸惡人所應遊履。真淨道者,謂一道諦。即正見等八支聖道。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永捨一切生死苦故。又一諦者,謂一道諦。能斷一切生死因故。


一行

雜集論十五卷十頁云:一者: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如是一一問一切法。


一向記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頁云:一者、一向記。謂為如理來請問者,無倒建立諸法性相。

二解 如四種記中說。

三解 佛地經論六卷十五頁云:一向記者:如有問言:一切生者,決定滅耶?佛法僧寶,良福田耶?如是等問,應一向記。此義決定。

四解 大毗婆沙論十五卷十四頁云:云何名應一向記問?此問應以一向記故。謂有問言:如來、應正等覺耶?法、善說耶?僧、妙耶?一切、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應一向記。此皆如是。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此問能引義利,能引善法,隨順梵,能發覺慧,能得涅槃;是故此問,應一向記。

五解 集異門論八卷十三頁云:云何應一向記問?答: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耶?佛所說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耶?佛弟子眾,具足妙質直如理法隨法和敬隨法耶?苦集滅道,是聖諦耶?一切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如是等問,有無量門,應一向記: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涅槃是寂靜等。是名應一向記。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以於此問,若一向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能發通慧,能正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一向記。


一意識

攝論二卷四頁云:又於此中,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又於一切所依轉時,似種種相二影像轉。謂唯義影像,及分別影像。又一切處,亦似所觸影像而轉。有色界中,即此意識,依止身故。如餘色根,依止於身。此中有頌。若遠、獨、無身、寐於窟。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境界,意各能受;意為彼依。又如所說十二處中,說六識身,皆名意處。


一中劫

瑜伽二卷六頁云:謂有如是時,世間有情,壽量無限。從此漸減,乃至壽量經八萬歲。彼復受不善法故;壽量漸減,乃至十歲。彼復獲得厭離之心,受善法。由此因緣,壽量漸增;乃至八萬。如是壽量一減一增,合成一中劫。


一來向

顯揚三卷十頁云:三、一來向。謂如有一,或世間道倍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或預流果,為斷欲界上中品惑,修對治

二解 法蘊足論二卷十四頁云:一來向者:已得無間道,能證一來果。謂此無間,證一來果。彼於欲界貪欲瞋恚,由世間道,或先已斷多分品類;於四聖諦,先未現觀,今修現觀。或住預流果已得,進求一來果證;名一來向。


一趣道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八卷八頁云:如契經說:有一趣道,能令有情清淨。謂四念住,乃至廣說。問:云何名一趣道?為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趣道?為以能超越一趣故,為以能超越一生故,為以能通達一諦故,為以能趣一究竟故,名一趣道?為以但有一道故,名一趣道耶?設爾;何過?若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趣道者;則非一趣道。界有三故。若以能超越一趣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趣有五故。若以能超越一生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生有四故。若以能通達一諦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諦有四故。若以能趣一究竟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以究竟有二種。一、事究竟,二、功用究竟故。若以但有一道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以道有多種。謂隨信道,隨法道,信勝解道,見至道,時解脫道,不時解脫道故。云何言有一趣道耶?答:即由前所說緣,及餘緣故,名一趣道。由前所說緣者:謂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趣道。即無色界。以超此界者,更不生三界故。亦以能超越一趣故名一趣道。即大趣。以超此趣者,更不往五趣故。亦以能超越一生故名一趣道。即化生。以超此生者,更不受四生故。亦以能通達一諦故名一趣道。即道諦。以此諦,從無始時來,未曾得故;及未曾通達故。亦以趣一究竟故名一趣道。即事究竟。以修功用究竟,皆為得事究竟故。亦以但有一道故名一趣道。即聖道。問:豈不有隨信道,乃至不時解脫道,如是便有多道耶?答:一切皆是趣苦滅故;說名一道。如趣苦滅,如是趣有滅世間滅生死滅流轉滅生老病死滅,說亦爾。是名由前所說緣故名一趣道。及餘緣故者:謂無異趣故,不退還故,至不退解脫故,至背五趣之一趣故。如說涅槃是阿羅漢趣。由如是義,名一趣道。復有說者,能對治異道故;名一趣道。謂諸外道,或執不食為道,或執隨日轉為道,或執臥灰飲風服水茹菜噉果裸形麤衣臥不平等,各以為道。佛為對治彼異道故;說一趣道。此意義言:彼種種道,皆非真道;但是惡邪妄道。是不善士所習近道;非諸善士所習近道。所以者何?真道惟一。謂四念住。或有說者,能趣一解脫宮門故;名一趣道。此中應引嗢底迦經所說喻。如彼說:佛告嗢底迦:如國邊城,其牆堅厚。卻敵樓櫓,睥睨寮窗,并皆嚴備。惟有一門,委一人捉。其人聰慧多聞善習,應入者聽;不應者止。彼每巡城察之,乃至不見獸往來處。況餘門耶。嗢底迦當知,彼守門者,雖不知日日有爾所有情入城出城;然其定知諸有入出,皆由此門;不從餘門。如是如來,雖不作意知爾所有情,已般涅槃,爾所有情,當般涅槃;然其定知諸有情類、已般涅槃,未般涅槃,皆由此道;不依餘道。是故以能趣一解脫宮門故,名一趣道。


一切種戒

瑜伽四十二卷二頁云:云何菩薩一切種戒?當知此戒,以要言之;六種、七種、總十三種。言六種者,一、迴向戒。迴向大菩提故。二、廣博戒。廣攝一切所學處故。三、無罪歡喜處戒。遠離耽著欲樂自苦二邊故。四、恆常戒。雖盡壽命;亦不棄捨所學處故。五、堅固戒。一切利養恭敬、他論,本隨煩惱,不能伏故;不能奪故。六、尸羅莊嚴具相應戒。具足一切戒莊嚴故。尸羅莊嚴,如聲聞地,應知其相。言七種者,一、止息戒。遠離一切殺生等故。二、轉作戒。攝一切善故。饒益有情故。三、防護戒。隨護止息轉作戒故。四、大士相異熟戒。五、增上心異熟戒。六、可愛趣異熟戒。七、利有情異熟戒。


一切種忍

瑜伽四十二卷十二頁云:云何菩薩一切種忍?當知此忍,六種、七種,總十三種。云何六種?謂諸菩薩,了知不忍非愛異熟。由怖畏故;勤修忍。於諸有情,有哀憐心;有悲愍心;有親愛心。由親善故;勤修忍。於其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樂。為圓滿忍波羅蜜多;由是因緣,勤修忍。如世尊說: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緣,不應出家受具足戒,而不忍。由法受故;勤修忍。種姓具足,先串習忍;於今現在安住自性;故能修忍。知一切法,遠離有情;唯見諸法無戲論性。諦察法故;能修忍。云何七種?謂於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一切處忍。謂於屏處,及大眾前,皆能修忍。一切時忍。謂晝初分,若晝中分,若晝後分,若夜、若日,若去、來、今,若病、不病,若臥、若起,常能修忍。由身忍。不捶打故。由語忍。不出一切非愛言故。由意忍。不憤發故。不持汙濁惡意樂故。


一切種慧

瑜伽四十三卷七頁云:云何菩薩一切種慧?當知此慧,六種、七種,總十三種。六種慧者:謂於諸諦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於究竟位盡智無生智。是名六慧。七種慧者,謂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一切門戒

瑜伽四十二卷一頁云:云何菩薩一切門戒?當知此戒,略有四種。一者、正受戒,二者、本性戒,三者、串習戒,四者、方便相應戒。正受戒者:謂諸菩薩受先所受三種菩薩淨戒律儀。即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本性戒者:謂諸菩薩,住種姓位,本性仁賢。於相續中,身語二業,恆清淨轉。串習戒者:謂諸菩薩,昔餘生中,曾串修習如先所說三種淨戒。由宿因力,所住持故;於現在世,一切惡法,不樂現;於諸惡法,深心厭離。樂修善;於善中,深心欣慕。方便相應戒者:謂諸菩薩,依四攝事,於諸有情,身語善業,恆相續轉。


一切利行

瑜伽四十三卷十三頁云:云何菩薩一切利?當知此,略有二種。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即此利,復由三門;一、於現法利,勸導利;二、於後法利,勸導利;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於現法利勸導利者: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於現法利勸導利。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於後法利勸導利者: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受乞求,以利存活。當知是名於後法利勸導利。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漸次修,趣向離欲。當知是名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由此能令於現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安樂而住。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一切事苦

瑜伽四十二卷八頁云:云何名為一切事苦?當知此苦,略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一切佛事

瑜伽五十卷十四頁云:如是如來證菩提已;遍於十方一切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云何名為一切佛事?謂諸如來,如來事業,如來所作,略有十種。如是一一如來事業,如來所作,能成無量利有情事。此外無有若過若增。何等為十?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發淨信。大丈夫身,於生淨信。為最勝故。是名如來第一作事。如是作事,諸相隨好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起一切種教授加。是名如來第二作事。如是作事,四一切種清淨所能成辦。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能斷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十力所能成辦。由前所說如來十力,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又於如來所證十力,所興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解能了。唯有如來,於彼問難,能正答故。又諸如來,普能降伏一切他論,普能成立一切自論。是名如來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無所畏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所化有情,於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來於彼,心無雜染。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種不護所能成辦。又諸如來,常以佛眼,於晝夜分,遍觀世間。是名如來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大悲所能成辦。又諸如來,頓於一切一切作事,皆無退捨。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作事,無忘失法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所儀軌,如實隨轉,無越作用。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習氣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於其所引無義聚法,於不能引有義聚法,亦不能引無義聚法,揀擇捨離;於其能引有義聚法,為眾宣說、開示、顯發。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如是如來,由前所說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一切佛事。如是佛事,若廣分別;不易可數。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說不能盡。


一剎那量

俱舍論十二卷一頁云: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度一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


一切種妙智

瑜伽五十卷十二頁云: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當知此中,若諸如來,或於能引無義聚法,或於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總於如是一切法中,無顛倒智;是名如來一切種智。若諸如來,於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當知是名如來妙智。即於此中,若一切種智,若妙智,總合為一,名一切種妙智。

二解 顯揚四卷十一頁云:一切種妙智者:謂證得如來最極清淨智斷故。謂於染汙清淨二法一切種數相差別中,無礙智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又復如來住無漏界,為作一切有情所作事故;於十方土,示佛生有現身言說,心有所,有所宣說,成等正覺,轉妙法輪,入大寂滅,無礙智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是亦名為一切種妙智。

三解 雜集論十四卷十一頁云:一切種妙智者:謂於蘊界處一切種妙智性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云何於蘊界處一切種妙智性具足。謂於蘊等自性差別相,通達一切差別邊際智成滿故。又云:一切種妙智作何業?謂能絕一切有情一切疑網;令正法眼,長時得住。由此有情,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絕疑網者:於一切處,智無礙故。令正法眼得久住者:於彼彼時方,為斷所化有情疑惑,宣說種種法門差別;諸結集者,次第集結,令不滅故。依此法眼,未成熟有情,令速成熟;已成熟者,令速解脫。


一切種精進

瑜伽四十二卷十八頁云:云何菩薩一切種精進?謂此精進,六種、七種,總十三種。云何菩薩六種精進?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故。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故。三、等流精進。謂先因力所任持故。四、加精進。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故。五、無動精進。一切苦觸不能動故;亦不轉成餘性分故。六、無喜足精進。少分下劣差別證中,不喜足故。菩薩成就如是六種一切種精進發勤精進故;所以說言: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其軛。云何菩薩七種精進?一、與欲俱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數於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願隨長養故。二、平等相應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不染汙心,亦不纏心。由此精進,能令菩薩於諸善法,等習而住。三、勝進精進。謂諸菩薩,若為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染心纏心;為斷如是諸煩惱故;精進勇猛,如滅頭然。四、勤求精進。謂諸菩薩,勇猛勤求一切明處,無厭倦故;五、修學精進。謂諸菩薩,於所學法,如應如宜,普於一切法隨法,能成辦故。六、利他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於如前說十一種相,應知其相。七、善護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起正加,善自防守。若有所犯;如法悔除。如是菩薩十三種精進,名一切種精進。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一三昧

三昧的簡稱。


一如頓證

謂一切修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頓證菩提。


一生入妙覺

在此一生中即能登入妙覺之佛位。天台宗說三論唯識等各宗的法門,非經三大阿僧祇劫不能達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圓頓妙覺,若信之之,即能在此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躍而登於妙覺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張三密相應,即生成佛的。


一行一切行

在一之中同時具足一切之的意思,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之佛是,華嚴宗叫做圓。見條。


一行三昧

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即把心定於一而修正定。


一體三寶

1.又名同體三寶,或同相三寶,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即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無違諍過,是僧寶;法係佛法身,是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是僧寶;僧具觀智,是佛寶,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對宇宙萬有,立五位七十五法,以總括之。五位者:一、色法,有十一,即吾人依正二報所具的種種色質,內五根外五塵皆是。二、心法,有一,即六識的作用。三、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法,有四十六,係屬於心王者。四、不相應法,有十四,謂不如色法之有形,亦非如心王心所之無形,與此三法皆不相應,非心非物,乃宇宙萬有變化的幻象。五、無為法,有三,謂無生滅變化之可得,而寂然常住之法,以上共七十五。茲將其內容列表說明如下: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 法─┤五境(色、聲、香、味、觸)├───────十一┐
     │    └無表色          ┘         │
     │心 法─(亦名心王法,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
     │     身識、意識)────────────────一│
     │    ┌大地法(受、想、思、觸、欲、慧、念、     │
     │    │    作意、勝解、三摩地)────────十│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無貪 │
┌有為法─┤    │     、無瞋、不害、勤)────────十│七
│    │心所法─┤大煩惱地法(癡、放逸、懈怠、不信、昏沉、   ├十
│    │    │      掉舉)─────────────六│五
宇    │    │大不善地法(無慚、無愧)──────────二│法
宙    │    │小煩惱地法(忿、覆、慳、嫉、惱、害、恨、諂  │
萬    │    │      誑、憍)────────────十│
有    │    └不定地法(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  │
│    │          疑)───────────────八│
│    └不相應法(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命 │
│          根、生、住、異、滅、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無為法──(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三┘


七寶獄

一個疑惑佛智但憑自身善而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邊埵懈慢界的人,他於五百歲間不能見三寶和獲得法樂,這情形好像一個人被關在由七寶所成的牢獄裡一樣,所以稱為七寶獄。


七種布施

一、施客人,即羈旅他鄉的人;二、施人,即欲遠的人;三、施病人,即身體有病的人;四、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五、施園林,即以園林施給寺廟;六、施常食,即布施錢財或田園給十方僧供常食;七、隨時施,即不論何時何地隨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七覺分

又名七菩提分、七覺支、七等覺支,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一、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二、精進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七、捨菩提分,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正法。


七賢

1.指小乘的七賢,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位,都是聲聞乘人在見道以前的修位,其位是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是三賢位,後四是四善根。2.指大乘的七賢。仁王經天台疏上日:「一初發心人,二有相人,三無相人,四方便人,五習種性人,六性種性人,七道種性人,俱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


七賢七聖

小乘俱舍宗所立的賢位與聖位。七賢見七賢條。七聖又名七士夫,或七大夫,或七聖人。俱舍論說:「學無學位有七聖者,一切聖者皆此中攝。一隨信,二隨法,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


七逆

七種大逆不道的為,即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梨、破羯摩僧及轉法輪僧、殺聖人(小乘是阿羅漢,大乘是地上菩薩)。


三不退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不退,於所修之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


三世佛母

出生三世諸佛之母,即般若波羅密多,因諸佛若不修般若波羅密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說般若波羅密多是出生三世諸佛之母。


三世間

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又名假名世間,即假五陰和合之名而有的眾生,亦即眾生的正報;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即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亦即眾生的依報;五陰世間又名五眾世間,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識,亦即構成依正二報的要素。


三乘

1.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乘又名小乘,其人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終於聞如來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惑,可証阿羅漢果;緣覺乘又名中乘,其人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破無明,終於悟十二因緣之理,可証辟支佛果;菩薩乘又名大乘,其人於無數劫間,修六度,更於百劫間,值三十二相福因,可證無上佛果。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聲聞乘,中乘即緣覺乘,大乘即菩薩乘。


三佛性

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佛性,因為是自性,所以常住,三惡道的眾生就只有這一種;引出佛性是眾生憑著自己修的功夫,漸漸地把本具的佛性引導出來,這種佛性為三乘者所具有;至得果佛性是修因滿足了,本具的佛性顯發無餘,這是諸佛的佛性。


三修

1.無常修、非樂修、無我修。無常修是聲聞乘人因不知法身常住的德性,所以只是觀察一切有為法的無常;非樂修是聲聞乘人因不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的快樂,所以只是觀察諸法的苦而已;無我修也是聲聞乘人因不知有自在無礙的真我,所以只是觀察五蘊之空而已。以上三修都是聲聞乘人的劣三修。2.常修、樂修、我修。常修是菩薩知法身的理體乃常住不滅,所以破除聲聞乘人對於無常的執著;樂修是菩薩知諸法中自有涅槃之樂,所以破除聲聞乘人對於苦的執著;我修是菩薩知無我法中自有真我的存在,所以破除聲聞乘人對於無我的執著。以上三修是菩薩乘人的勝三修。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二、如來加持力,即如來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導力。3.佛威力、三昧力、者本願功德力。


三劫

1.三大阿僧祇劫的簡稱,又名三無數劫,即菩薩修成佛所須經過的年數。2.指過去現在未來三劫,過去劫名莊嚴劫,現在劫名賢劫,未來劫名星宿劫。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ㄚˊ, [動]

1.拉出、抽出。如:「拔草」、「拔旗」、「拔劍」。《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2.吸取。如:「拔毒」、「拔出膿來」。

3.除去。如:「拔禍根」、「拔去眼中釘,肉中刺」。

4.選出。如:「提拔」、「選拔」。《漢書.卷七五.李尋傳》:「閉絕私路,拔進英雋。」

5.特出。《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

6.拉高。如:「拔起嗓門尖叫。」

7.動搖、改變。如:「堅忍不拔」、「牢不可拔」。《易經.乾卦.文言》:「樂則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

8.攻取、占領。如:「連拔五城」。《孫子.謀攻》:「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9.矯治。如:「用藥膏將扭傷的脖子拔直。」

[名]

括,箭的尾端。《詩經.秦風.駟驖》:「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漢.毛亨.傳:「拔,矢末也。」

[副]

急速。《禮記.少禮》:「毋拔來,毋報往。」漢.鄭玄.注:「拔、赴皆疾也。」



ㄅㄚˊ, [動]

1.陸地走稱為「跋」。如:「跋山涉水」。《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漢.毛亨.傳:「草曰跋,水曰涉。」

2.踐踏。如:「跋胡疐尾」、「跋前疐後」。

3.迴轉。唐.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詩:「韓公堆上跋馬時,迴望秦川樹如薺。」《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唐紀七.高祖武德九年》:「(建成、元吉)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元.胡三省.注:「跋馬者,搖駷馬銜,偏促一轡,又以兩足搖鼓馬腹,使之迴走。」

[名]

1.文體名。寫於書籍、文章、字畫或碑帖等後面言簡意賅的文字稱為「跋」。跋文內容多屬評介、鑑定或考據等性質。

2.姓。如五代後梁有跋異。



ㄅㄚˋ, [名]

河川名。即灞水。源出大陸地區陝西省藍田縣,流經長安東南,向北注入渭水。灞水上有橋,古時長安送者,多至此折柳贈別。


?

ㄅㄛ, [形]

足剌?:兩個腳掌向外張開走的樣子。《說文解字.?部》:「?,足剌?也。」

[動]

走。五代周.衛元嵩《元包經.卷二.少陽四》:「漸,?之?。」唐.蘇源明.傳:「足有所也。」唐.李江.注:「?,也。」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



ㄅㄛ, [動]

1.橫向推開或排除。如:「撥草」、「撥雲見日」。

2.用手轉動、挑動或拉動。如:「撥鐘」、「撥弦」、「撥轉馬頭」。

3.扭轉。《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

4.提出部分發放。如:「撥一筆基金給孤兒院。」

5.碰觸撞擊。唐.岑參〈走馬川奉送出師西征〉詩:「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戈相撥。」

[名]

1.挑動、彈動弦索樂器的用具。唐.白居易〈琵琶〉:「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2.量詞。計算成批或分組人群的單位。如:「有一撥人馬剛打這裡經過。」、「分成兩撥人進工作。」



ㄅㄛˊ, [形]

走的樣子。《說文解字.犬部》「犮」字.清.段玉裁.注:「犮,犬走貌。」

[動]

拔除。通「拔」。《周禮.秋官.司寇》「赤犮氏」句下漢.鄭玄.注:「赤犮猶言捇拔也。」



(一)(讀音)ㄅㄛˊ, [名]

1.兄長。古人以為兄弟長幼排的次序,伯最大。

2.稱謂:(1) 尊稱父親的哥哥。如:「大伯」、「二伯」。(2) 尊稱丈夫的哥哥為「伯」。(3) 尊稱年齡或輩分較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3.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第三等。

4.用以稱擅長某種才藝的人。如:「詩伯」、「畫伯」。

5.姓。如春秋時晉國有伯宗,楚國有伯州犁。



ㄅㄛˊ, [名]

傳說中的猛獸。《山海經.西山經》:「中曲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

[動]

1.駁正、非難。參見「駮議」條。

2.矛盾、違逆。《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條奏越律與漢律駮者十餘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

3.辯論、提出異議。《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宣謂修三年服少能之者,兄弟相駮不可,修遂竟服,繇是兄弟不和。」

[形]

1.顏色雜亂。如:「斑駮」。

2.雜亂。《荀子.王霸》:「粹而王,駮而霸。」



ㄅㄛˋ, [動]

1.下種,將種子撒在土裡。《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漢.鄭玄.箋:「播,猶種也。」

2.宣揚、傳布。《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唐.魏徵〈論時政疏〉:「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3.放送。如:「轉播」、「衛星直播」、「三臺聯播」、「歌曲點播」。

4.分開、分散。《書經.禹貢》:「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禮記.禮運》:「播五於四時。」唐.孔穎達.正義:「播謂播散五金、木、水、火、土之氣於春夏秋冬之時也。」

5.遷移、逃亡。如:「播遷」。《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唐.章懷太子.注:「播,遷也。」《金史.卷二八.禮志一》:「宣宗南播,疆宇日蹙。」

6.搖動。《莊子.人間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唐.成玄英.疏:「筴,小箕也。精,米也。言其掃市場,鼓其筴,播揚土,簡精麤也。」《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勞航芥在房裡被風浪顛播的十分難過。」



(一)(語音)ㄅㄞˇ, [名]

1.數目字。十的十倍。《說文解字.白部》:「百,十十也,?一白。數十十為一百。」大寫為「佰」。

2.姓。如古時有百倏,戰國時有百丰。

[形]

1.眾多。如:「百病不侵」。

2.總指一切所有的詞。《詩經.邶風.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



(一)(語音)ㄅㄞˇ, [名]

1.百的大寫。如:「壹佰參拾伍元整」。

2.職官名。古時軍隊中掌管一百人的指揮官。《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躡足伍之間,俛仰仟佰之中。」唐.司馬貞.索隱:「仟佰謂千人百人之長也。」



ㄅㄞˋ, [動]

1.一種禮節為:(1) 對人低頭拱手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2) 對神明的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大拜拜」、「拜佛吃素」。

2.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語法。如:「回拜」、「拜見」。

3.引申為祝賀的意思。如:「拜壽」。

4.任官、授職。《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名]

1.姓。如宋代有拜瑚。

2.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byte)。如:「在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ㄅㄟ, [形]

1.低下、低微。如:「卑賤」、「天尊地卑」。《文選.沈約.恩倖傳論》:「人主謂其身卑位薄,以為權不得重。」

2.衰微、沒落。《國語.周語上》:「王室其將卑乎?」

3.簡陋。《文選.張衡.東京賦》:「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4.品格低劣。《孟子.公孫丑上》:「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5.謙恭。如:「謙卑」、「卑躬屈膝」、「卑詞厚禮」。

[名]

低下的地方。如:「登高必自卑」。

[動]

1.使簡陋、低俗。《論語.秦伯》:「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唐.孔穎達.正義:「言禹卑下所居之宮室而盡力以治田間之溝洫。」

2.輕視、藐視。《國語.晉語四》:「秦、晉匹也,何以卑我?」



ㄅㄟ, [名]

1.豎起來的大石塊或木柱。古代用來觀測日影、拴綁牲口、引棺入穴等。上或有穿孔。《說文解字.石部》:「碑,豎石也。」清.段玉裁.注:「《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2.刻上文字或圖案的石塊,豎立起來作為標誌,或紀念之用。如:「界碑」、「里程碑」、「紀念碑」。

3.文體名。刻在石上的文詞,用以頌揚功德,或記載死者的誼等。如:「北魏嵩高靈廟碑」、「東魏敬史君碑」。

4.碑刻的書法資料。指將碑的正面(碑陽)、背面(碑陰)、兩旁(碑側)、上頭(碑額)、下座(碑趺)上面的文字搨摹下來,以供書法臨寫。如:「禮器碑」、「曹全碑」、「北魏張猛龍碑」。



ㄅㄟ, [動]

1.哀傷。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思念、顧念。《詩經.豳風.東山》:「我東日歸,我心西悲。」《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之後,吾魂魄猶思沛。』」

[名]

1.哀痛。如:「忍悲」、「含悲」、「樂極生悲」。唐.白居易〈新樂府.上陽白髮人〉:「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2.佛學中拔除眾生痛苦的為、心境。如:「慈悲」。

[形]

1.哀傷的。《詩經.豳風.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2.淒厲的。如:「悲曲」、「悲聲」。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一)(語音)ㄅㄟˇ, [名]

1.方位名:(1) 相對於「南」而言。如:「北方」、「漠北」。(2) 地圖的上方。

2.敗逃的軍隊。《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形]

在北方或從北來的。如:「北國」、「北風」。《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動]

1.向北。《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鴈北。」

2.失敗、敗逃。如:「敗北」。《韓非子.五蠹》:「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副]

向北,表示動的方向。如:「北上」、「北征」。《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京索既扼,引師北討。」



(二)ㄅㄟˋ, [動]

1.違背、違反。《荀子.性惡》:「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國語.周語上》:「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而不悖。」

2.衝突、矛盾。《淮南子.脩務》:「聖人憂民如此其明也,而稱以無為,豈不悖哉!」



ㄅㄟˋ, [名]

傳說中的一種狼屬野獸。前腳很短,與狼相附而。參見「狼狽」條。



ㄅㄟˋ, [名]

1.家族的世代、長幼的次。如:「長輩」、「平輩」、「晚輩」、「前輩」。

2.同類、同等級的人。引申為某物之類。如:「汝輩」、「鼠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3.量詞。計算輩分的單位。如:「他大我兩輩,是我的叔公。」

[動]

比較。《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序》:「邊鳳,延篤先後為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廣漢)、張(敞)。」


?

ㄅㄟˋ, [名]

車?。馬車上的飾物。《廣韻.去聲.至韻》:「?,《說文》曰:『車?也。』」

[動]

將鞍轡等裝備套於馬上。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我一馬難將兩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著一疋好馬,腰束弓箭短劍,一鞭獨。」


?

ㄅㄠ, [動]

包裹。「包」的本字。《說文解字.?部》:「?,裹也,象人曲,有所包裹。」清.段玉裁.注:「今字『包』,而『?』廢矣。」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