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中

(術語)設齋食普及於一堂之中也。又云一普。聯燈會要洞山价師章曰:「令主事辨愚痴齋一中。」傳燈錄作一普。一普者及於一堂之義。象器箋十五有多解。


一個半個

(雜語)極少之數也。南泉師所謂會取佛未出世時尚不得一個半個之類是也。但原非語。而出於道安習鑿齒之故事,秦符堅陷襄陽。謂左右曰:我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習鑒齒半人也。習鑒齒跛一足,故戲之為半個。


一切經

(術語)佛教聖典之總名。或曰大藏經。省曰藏經。隋書開皇元年,京師及諸大都邑之處,並官寫一切經,置於寺內。而又別寫藏於秘閣。一切經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稱佛所說之經律等,而今則併吾國印度日本等高僧之著作而稱之。

佛教傳播於世界各國之間,其聖典為各種之國語所翻譯舉其主要者,則原本為散斯克利圖Saskt語及巴利Páli語。翻譯而傳者,有漢譯藏,西藏藏,蒙古藏,滿洲藏(詳清字經館條),及歐譯之諸典。

散斯克利圖語之原本,自北方尼波羅地方,漸次為學者所發見,然其數未甚多。

巴利語之原本,為巴利三藏,即錫蘭暹羅緬甸等南方諸國所現傳者。其中暹羅之官版藏經,以西紀一八八八年出版,世界各國之大學或學會,均得寄贈。巴利三藏中。律藏Viuaya-Piaka,為波羅提木叉Pratimokkha註釋之悉答韋蒲般伽Sutta-vibhanga、蹇陀Khandh-aka、波利婆羅Parivāra三部,經藏Sutta-Piaka,為長阿含Digha-nikāya中阿含Majjhima-nikāya、雜阿含Sayutta-nikāya、增一阿含Aguttara-nikāya、小阿含khuddak-anikāya之五部,諭藏Abhidhamma-Piaka,為法僧伽Dhamma-Sagai以下總有七論。

西藏藏為喇嘛教徒之所護持,屬於經部者,總計八類,百五十一部,三百五十冊,更有續藏二百二十三冊,其經部為清康熙二十三年所刊行,其續藏則為雍正六年所鏤刻者。

蒙古藏及滿洲藏為奉天所保存,其中滿洲藏經,世界唯有一部,日俄之戰,為日本所得。

此外各國語之藏經,雖尚有數種,而其中卷帙最浩繁,部義皆完備者,實維漢譯藏。案漢譯藏經印行之最古者。則以宋太祖開寶五年,平定列國,造金銀字佛經,前後凡數藏。同年印雕佛經一藏,凡一十三萬版,為其嚆矢。尋而至道元年,高麗王治遣使至宋求官本,與其國從來所藏之前後二藏及契丹藏,參訂校舊,經十四年,全行刻成。世所謂高麗藏者是也,凡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復開版藏經,有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九百十六卷,所謂宋藏者是也(詳宋藏條)。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亦翻刻藏經,至二十七年告竣,有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稱為元藏者是也(詳見元藏條)。此藏罹元末之兵燹,與宋藏共歸灰燼,惟流傳於日本者尚存。有尼法珍者(詳法珍條),慨然起興藏之志,經三十年。漸奏其功,是為方冊藏經之濫觴明成祖永樂十八年,印刻大藏經版,至正統五年,始告竣,是為北藏。藏於北京。其南藏者,為太祖洪武時所刻。成祖又安置石刻一藏於大石洞。然流通未,學者多感不便。後神宗時,密藏師亦發願刻方冊藏本,萬曆十七年,於五台山創刻,業未竣而入寂,後人迭繼其業,遂完成之,是謂明藏。有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藏則於雍正十三年開工。乾隆三年告竣。又有京西石經山之石刻藏經。則晉琬公法師刻石貯封石洞者也。

日本現存古寫本不少。而最著者,為堀川天皇僧侶一萬人,於一日寫一切經,順德天皇一萬五千僧,於一日寫一切經等。德川氏使天海僧正,刻活字排印大藏,其活字及藏經今尚在,有六千三百廿三卷。尋而黃檗之鐵眼和尚,又將明藏上梓。明治十三年,弘教書院以麗藏為本,與宋元明三本對校,印行活字板大藏經,計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縮成四十帙,四百十八冊。明治三十三年,藏經書院又以活字印行日本大藏經。藏教書院復纂輯藏經所漏者,題為日本續藏經,共七千八百七十三卷。清季上海頻伽精舍,根據弘教本,略加增減,以活字印行大藏經四十帙,四百十四冊,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

晚近英法德俄諸國語之譯本,漸見於世,將來更有西文一切經,未可知也。


一切處

(術語)又名處。定之名。以所觀之境,周於一切處也。有十種。名十一切處,又云十處。見法界次第下,三藏法數三十八。


一千七百則公案

(名數)五燈錄中公案之數凡一千七百則,山房夜話上曰:「且如宗門下,自二祖安心,三祖懺罪,南嶽磨磚,青原垂足。至若擎叉,毬輥,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則機緣,莫不皆八字打開兩手分付。」宗論三曰:「若緣木求魚,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瘡疣紙,千七百公案亦陳腐葛藤。」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術語)一與一切融即。其體無礙也。指月錄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銘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筆削記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傳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無罣礙。」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永嘉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舍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華嚴經第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為佛教中最究極之說。蓋以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此妙旨在華嚴天台兩家發揮最多。即約觀法而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以一心三觀,示一境三諦之圓理,約觀境而傳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於諸法上說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眾生一切眾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識一切識等,或約修證迷悟等,使明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顯一切顯,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受等。又約破立權實而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解釋也。


一味禪

(術語)對階段的漸進的之而名頓悟頓入之曰一味。瑯琊代醉編三十二曰:「有僧辭歸宗云:往諸方,學五味,歸宗云:我這裏有一味,為甚不學?」


一喝

(術語)喝為張口出叱叱之聲也。家祖師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門下二世法嗣,馬祖道一,嘗於其弟子百丈參之之時,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謂其門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參,蒙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見傳燈錄六。碧巖八則評唱曰:「德山棒,臨濟喝。」林句集坤曰:「一喝大地震動,一棒須彌粉碎。」註曰「贊臨濟德山句」蓋盛用棒喝為德山臨濟已後之事。


一圓相

(術語)在門為悟之對照而出之圓相也。有圓相之商量者,自慧忠國師始。傳燈錄五曰:「師見僧來,以手作圓相,相中書曰字,僧無對。」碧巖六十九則曰:有南泉一圓相之公案。「南泉、歸宗、麻谷,同去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皈師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麼則不去也。」


一場[怡-台+麼][怡-台+羅]

(雜語)[怡-台+羅]為梵語,譯曰慚愧。即一場之慚愧也。碧巖集第一則,達磨渡江至魏,有「不免一場[怡-台+羅]」之語。此外宗語錄多用之。


一字禪

(術語)雲門接人,好說一字,謂之一字。碧巖六則評唱曰:「雲門尋常,愛說三字:顧筡咦。又說一字。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麼處懺悔?門云:露。又問如何是正法眼藏?門云:普。」大慧語錄十曰:「一字入公門,九牛拽不出。」


一家宴

(儀式)院之語。入院之節,不請他寺,唯供養寺內大眾。曰一家宴。見象器箋九。


一宿覺

(術語)稱永嘉玄覺師也。傳燈錄曰:「永嘉師詣曹溪,語契六祖。六祖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之一宿覺。」


一寧

(人名)號一山。台州人。俗姓胡氏,長入佛門,待郡之鴻福寺無等融公。二年,辭入四明山,隨普光寺處謙,習法華諸經。後受律宗台宗之教旨。元成宗欲遣有道名僧,勸化日本歸附,眾推一寧。大德三年,成宗賜金襴之僧伽梨,並妙慈弘濟之號。使東航。日本疑為游偵,禁錮之。師晝夜誦。悠然樂道。未幾,解禁。迭主建長圓覺南諸寺。年七十一寂。有偈曰:橫行一世,佛祖吞氣,箭已離弦,虛空墜地。日本人列入本國高僧傳。


一念三千

(術語)天台宗之觀法,觀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諸法也。一心三觀,北齊慧文師於中論發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師於法華經發之。三千者,地獄,餓鬼,畜生,阿羅修,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境界為界,據由圓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則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十如之義,則相乘而為千如,此千如各有眾生,國土,五陰三世間之別,則相乘而為三千世間。於是一切之法盡矣。止觀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己,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止觀五曰:「問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答:諸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


一念不生

(術語)超越念慮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頓教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頓教為華嚴宗所立五教之一,之宗旨當之。冠註曰:「通路云:一念不生等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謂不得名佛!故達磨碑云: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華嚴清涼國師對則天武后之語曰:「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見稽古略三。


一念逾新羅

(雜語)即一念已逾海外之意。傳燈錄曰:「有僧問盛師如何是覿面事?師曰:新羅國去也。」東坡詩曰:「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一息半步

(雜語)自定起而經行時之步行法。即靜起座,先於呼吸之間,舉左足,進於右足之半,於次之呼吸,舉右足,與左足相並,次自左足始,進十步乃至二十步,則轉右而返,就原座云。如淨師語曰:一息半步,此古佛之法也。近來之長老,曾無知者。


一拶

(術語)語。謂匆促談話也。係師僧試弟子者。


一指頭禪

(術語)公案名。盡天盡地悉攝盡於一指頭上之意。景德傳燈錄第十一,金華俱胝傳,俱胝時為實際尼所勘破,憤慨不能措。偶以杭州天龍和尚到其庵。俱胝因問之。天龍時一指示之。俱胝即坐,大有所悟。由是常一指對學者參問,不別為提唱。當欲示寂,曰:吾得天龍一指頭,一生用不盡。由是一指頭,於家之間,大為喧傳。收於碧巖集第十九則及無門關第三則。


一枝花

(雜名)家語,謂金波羅華為一枝花。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尼連禪河

應云尼連那或云熙連此譯云尼者不也連那者樂著也名不樂著河也


智顗

魚豈反爾雅顗靜也聲類閑習也字書好皃也說文謹莊皃也從頁豈聲造論師名也


甘膳

戰反周禮曰膳夫上士二人掌王之膳羞鄭玄曰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言膳夫者食官之長也考聲云五味必佳曰膳說文具食也從肉善聲也經文從食作饍俗字非正體


擅美

戰反韻詮專也或作撣並從手從木非也


魔王

莫何反字書本無此字譯者變摩作之梵云麼羅古譯云能障修行出世業者又云能殺斷惠命故起世經云他化天上初之下有魔王波旬宮殿身光壽量勝下劣上威力自在與他化天王等常與諸佛捔力屬爾化天攝梵語名波畢[打-丁+彔]綠絹反唐云惡欲多愛慾故也


靜慮

舊云定說文靜審也考聲安也息也集訓云慮念也思也從心[虜-力]聲[虜-力]音盧


觶蛭

展反山海經云滑魚也狀如蛐蟮郭景純注尒雅云鱓魚似虵有班說文魚也皮可以為鼓形聲字下真日反尒雅蛭蟣也郭注云水中蛭蟲入人肉中飲立者也


滲漏

上參禁反廣雅滲盡也司馬相如封頌曰滋液滲漉說文水下漉也形聲字下樓豆反許叔重注淮南子云漏穿也顧野王云漏猶泄也失也說文云以銅器盛水漏下分時晝夜共為百刻周禮挈壺氏之所掌形聲字或為屚字象形屋屚字也


七十二君

同馬相如封書曰繼韶夏崇號謚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管子曰昔者封太山梁父者有七十二家梁父太山下小山也音善父音斧也


[廅-去+太]天

烏合反此言有光壽天是第二中初天也


四十八年

謂釋迦菩薩初出家時就欝頭藍仙習四八定即以四為四十八定為八年也又釋約十二門[示*平]自行教人讚法美人各有四品為四十八年也


二十五有

四洲四惡趣及以六欲天無想梵淨居四空及四


結加趺坐

趺音府無反。三蒼云足趺也。鄭註儀禮云足上也。按攝持鞋履之處名為足趺。慧琳云結加趺坐者加字只合單作加盤結二足更手以左右足趺加於二[骨*坒]之上名結加趺坐。其坐法差別名目頗多不可繁說。今且略敘二種坐儀。先以右足趺加左[骨*坒]上。又以左足趺加右[骨*坒]上。令二足掌仰於二[骨*坒]之上。此名降魔坐。二手亦仰掌展五指以左押在安在懷中。諸師多傅此坐是其次也若依持明藏教灌頂阿闍梨所傳授即以吉祥坐為上。降魔為次。其吉祥坐者。先以左足趺加右[骨*坒]上。又以右足趺加左[骨*坒]上。亦令二足掌仰於二[骨*坒]之上。二手准前展指仰掌。以右押左此名吉祥坐。於一切坐法之中此最為上。如來成正覺時身安吉祥之坐。左手指地作降魔之印。若修行人能常習此坐具足百福莊嚴之相。能與一切三昧相應名為最勝也


卜筮

時世反禮記云龜為卜蓍為筮並謂決嫌疑定猶豫故字從竹從巫者揲蓍取卦折竹為爻故字從竹揲音列余列二反蓍音尸


如三禪樂者

下之三地樂在五識第三樂唯在意地故樂最勝


覺觀

玉篇云覺警也察也觀見也視也成實論云覺觀在初也經云內有覺觀外感火灾唐三藏譯為尋伺也


狐狼野干

扈都反玉篇妖獸也鬼所乘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必首丘梵云悉伽羅此言野干色青黃如狗羣行夜鳴聲如狼子虛上林賦騰遠野干司馬彪郭璞注並云射干能綠木射音夜廣志云巢於危巖高木經云見一野狐又見野干故知二別


婆羅門

梵語訛不正也或曰婆羅賀摩亦訛也正梵音云沒囉憾摩唐云淨行或云梵行即色界初梵天名也彼國人民四類差別婆羅門即其一也自相傳云我從梵天口生獨取梵名以為其稱世業相傳習四圍陁論例皆愽學多知守志貞白文儒雅操高道不仕其中[聰-囪+(句-口+夕)]俊穎達者多為王者之師受封邑而自居最為上等也


攄蒲

上勅猪反考聲云攄舒也廣雅云張也司馬相如封文攄散也文字典說從手慮聲下步謨反案櫖蒲者博弈賭戱也經從雩作摴非也


襌衣

上旦蘭反鄭注禮記云襌有衣裳而無裏也廣雅云薄也說文衣不重也從衣單聲也


肴膳

上効交反賈注國語云肴爼豆也毛詩傳云肴豆實也鄭箋云豆葅實謂葅[醢-右+(乞-乙+口)]也凡非穀而食之者曰肴也下戰反鄭注周禮云膳之言善也今從肉爻善此時美物曰珍膳又注儀禮云膳猶進也說文具食也並從肉爻善皆聲經文從爻作殽從食作善皆非也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續一切經音義]
野干

梵語悉伽羅此云野干案青黃色形如狗羣行夜鳴聲如狼郭注莊子云野干能緣木廣雅云巢於危巖高木又音夜干與狐異也經云見一野狐又見野干明是二物也律文作犴音岸又莪寒反說文胡地犬也非野干字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上羊吏反別也坐三昧經云得暖法人也亦名得涅槃分善根人也注云不共无漏故言異也舊言凡夫非也又大智度論云乾慧地釋云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臊-品+巳]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无常等觀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巳>已]來惣名乾慧也華嚴經云隨順世俗生長善根是童蒙凡夫人明了法


種性

大智度論作性地釋云性地者聲聞人從燸法乃至世閒第一法於菩薩則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定水惣名性地華嚴經云得无礙不壞信覺法自性是隨信行人明了法


大梵天

天王也大智度論云梵天王名尸棄秦言大梵天智度論云[巳>已]上更無王也仁王經云若菩薩摩訶薩住万億佛剎作初梵王


極光淨天

天王也大智度論云從此[巳>已]上無王長阿含等經云菩薩不生此天仁王經云若菩薩摩訶薩住百万微塵佛剎作二梵王


遍淨天

天王也長阿含云遍淨天王名淨智四辟捉貝持輪御金翅鳥仁王經云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阿僧祇微塵數佛剎作三梵王


廣果天

天王也長阿含云嚴餝果實天王名法花光四惣名廣果天也仁王經云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作第四大梵天王為三界主



扶武反初中第二天名為梵輔亦云梵富貴


▆鉢

上西域記作卑同并弭反正作[木*庳]也又卑兮反樹名也上方作川者作[木*庳]


阿波會天

樓炭經云阿波羅四阿舍暮抄云阿波嘬羅遮此云光音即第二天王也是第二之第四天也唐云極光淨天也


首呵既那天

四阿舍暮抄云首波[詀-口+乙]票那此云遍淨智度論云韋紐天秦言遍淨四[辟-口+月]捉貝持輪騎金翅鳥是第三


惟于頗羅天

四阿含墓抄云鞞[(上/天)*(企-止+米)]呵破羅想天此云果實即第四之第四天也唐言廣果天


梵迦夷天

四阿含暮抄云梵迦夷此云淨身初通名梵加夷


𢩘天

上烏盍反正作廅也四阿含暮抄云波栗阿波此言少光第二中第二天也王篇音盍非也


𢩘波

上烏盍反四阿含暮抄云阿波摩那阿波此言无量光即第二中第四天也


闍闘

都𠋫反寶星經作堵上方經作𧰃音豆俗


壇墠

上徒丹反下戰反墠亦壇也


廅天

上烏盍反此云有光壽天二中初天也亦云少光天


道塲

直羊反平淨地也正作場也諸佛於中坐得道故名為道場也又音啇非也又別本作壕非也後現壽品亦作場


繒覩繕覩

繒与繕同市戰反繒又疾陵反非金光明經作斗是也


單衣

上音[舟-(白-日)]薄也亦作


第七卷

度无極經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翻梵語]
伽羅耆婆利頭

應云弗伽羅時婆斗 譯曰弗伽羅者人時婆者命也斗者畜生


伽那尉禪

譯曰伽那者厚也尉者國名


須陀洹

亦云須呵洹亦云須陀般那 經曰流入涅槃譯曰入流


斯陀含

應云斯已理陀伽𥧌亦云息忌陀迦 經曰往來譯曰往來


阿那含

亦云阿那伽𥧌亦云訶那迦速 經曰不來譯曰不還


阿羅漢

亦云阿蘭那 經曰無譯曰不生亦云殺賊亦云應供


迦師那阿攬摩那

律曰三十八定譯曰迦那者明阿欖摩那者境界亦云塵


三術闍

經曰三


憂禪尼國

應云優闍耶尼亦云優耶尼 譯曰憂者大也尼者勝


優禪尼城

譯曰優者大也尼者勝


尼連禪河

應云尼連那亦云熙連 譯者曰尼不也連那者樂著


欝鞞羅尼建然

亦云欝鞞羅尼建 譯曰大時不愛


蘇維屠樹

應云蘇薩尼 譯曰好亭


姤路

應云牟睺姤路 譯曰三十羅婆名牟睺姤路經曰謂一日一夜


[佛光阿含藏]
彼斷此五蓋……逮初禪成就遊

巴利本(M. vol. 1, p. 181)作:彼斷五蓋、心的垢穢、使慧羸弱者,離欲、離不善法,成就有尋、有伺、遠離、喜樂之初


尼連河

尼連河(Nerañjarā)(巴),又作尼連河,譯為不樂著河,恆河之支流,附近有苦行林,佛陀出家之後,曾於此修苦行六年,後離苦行林,入此河沐浴,成道之後,於此河附近之優留毗村度化三迦葉。「尼連」,麗本作「連若」,今依據聖本改作「尼連」。


少淨天

少淨天(Parittasubha)(巴),色界三天之一。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即四。參閱卷一「晝度樹經」註解(十一頁注(1)(3)(4)(5))。


遍淨天

遍淨天(Subhakinnā)(巴),色界三天之一。

遍淨天(devā Subhakinhā)(巴),又作首訶既那,譯為遍淨、遍淨光,位於色界第三天。

遍淨天(subhakinnā devā)(巴),色界十八天之一,即第三天之最上位,此天淨光周遍,故名遍淨天。此天有情身一想一;身一者,其有情身相皆同;想一者,唯有樂者,其思想同一也。


如意足

經從定、智慧均等之力而使所願皆能如意而得之神通力。


無想天

無想天(asajjñika-sattava deva)(梵)、(asañña-satta deva)(巴),又作無想有情天、福德天,位於色界之第四天,即外道修無想定而感之果報。  


梵加夷天宮

梵加夷天宮(Brahma kāyika-bhavana)(巴),譯為淨身,為色界初天之通稱。指天界、天宮、天人之居處。「加」,宋、元、明三本均作「迦」。


無明已除

巴利本(A. vol. 5, p. 31)作 sukhassa ca pahānā dukkhassa ca pahānā pubb' eva somanassadomanassānaj atthavgamā adukkhamasukhaj upekhāsatipārisuddhij catutthaj jhānaj upasampajja viharati.(樂滅、苦滅故,以及憂、喜已先滅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具足住。)


比丘斷五支……名為上士

此段經義參閱雜阿含卷二第七一經,及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之經文,對列如下: (瑜) (雜三八七經) (雜七一經) 已斷五支… 斷五支… 斷五枝 成就六支… 成六分… 成六枝 一向守護… 守護於一… 守護一 四所依止… 依倚於四… 依四種 最極遠離獨一諦實… 捨離諸諦… 棄捨諸諦 棄捨希求… 離四衢… 離諸求 無濁思惟… 證諸覺想… 淨諸覺 身行猗思… 自身所作… 身行息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獨一無侶… 純一… 純一 正行已立… 清白… 立梵行 名已親近無上丈夫… 名為上士… 無上士   經文是敍述阿羅漢果功德,今依瑜伽卷八十七略為解說。「斷五支」是已斷五順下分結──欲貪、瞋、有身見、戒禁取、疑(按:「斷下分結」,疑尚有錯字,應為五順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成就六支,一向守護」,是得「六恆住」,六根觸境起識,能守護而不起煩惱及憂怖等。「四所依止」,是「遠離」惡象、惡犬等,「習近」如法衣食等,「除遣」散亂、疲勞等,「忍受」寒熱、蚊蟲等。總之,日常生活之衣食行住,歸於正常,故又名「正依止所依」。「遠離獨一諦實」,是不起種種(唯此諦實餘為虛妄的)見雜染。「棄捨希求」,是遠離境界之欲求──愛雜染。「四衢」二字不可解,疑是希求(音聲相近)之誤。「無濁思惟」,是沒有不善的尋思──尋思雜染。「覺」是「尋」的舊譯。「證」字或是「淨」字的訛寫。「身行猗思」,是出入息沒有了,第四離出入息。四名為現法樂住,是阿羅漢所住無漏。離愛故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獨一無侶」,是唯此一生,再不受後有了。「正行已立」,即清淨(白)梵行已經完成。


梵身天

梵身天(Brahmakāyikā)(巴),色界初天之一。


遍淨天宮

遍淨天宮(Subha-kinna bhavana)(巴),位於色界三天。


梵天

為色界初天之最上位,又稱大梵天(Mahā-brahmā)(巴)。

色界之初天,此天已離欲界之淫欲,寂靜清淨,故云梵天。但常稱 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天」字之下,麗下有一「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梵天(Brahma-deva)(巴),為色界之初天,該天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梵天(Brahma-loka)(巴),此處指梵天界。

梵天(Brahma-deva)(巴),為色界之初天,其處住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三天。

巴利本(S. vol. 1, p. 137)作 brahmuno sahampatissa(梵天沙含巴帝),原為世尊之弟子 Sahaka,修初定生於梵天一劫壽,稱梵天沙含巴帝。


大梵天王

大梵天王(Mahā-brahmā)(巴),位於色界之初天。


善見天

善見天(Sudassā devā)(巴),位於色界十八天中之四天。


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

巴利本作 yan taj ariyā ācikkhanti: upekhako satimā sukhaviharī ti tatiyaj jhānaj upasampajja viharati(凡是諸聖所說:捨、有正念、樂住之第三成就而住。)


尼連禪河

尼連河(Nerañjarā nadī)(巴),位於優留毗羅村旁之河名,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後於此河沐浴。「尼連河」,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尼連」,明本作「熙連」。


初禪者,……是謂愛也

巴利本作 pathamajjhānasamāpattiyā pi kho atammayatā vuttā Bhagavatā; yena yena hi maññanti tato taj hoti aññathā ti(世尊說:達到初定亦無渴愛,因為由於種種思量的緣故,它就成為變異狀態。)


阿那律陀

阿那律陀(Anuruddha)(巴),佛陀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比丘。

阿那律陀(Anuruddha)(巴),增一阿含弟子品第三經(大二‧五五七中)作:「天眼第一,見十方域所,所謂阿那律比丘是。」離越哆(Revata)(巴),又作離婆多、離曰,因其父母向離婆多星祈求而得,故名。增一阿含弟子品第三經(大二‧五五七中)作:「坐入定,心不錯亂,所謂離曰比丘是。」



即拂塵、拂子,拂除蚊蟲之具。我國宗則用作莊嚴之具,住持上堂說法時,手執拂子,謂之秉拂、執行秉拂之職。

又作拂塵、拂子。


道安

俗姓衛,東晉常山扶柳(今河北)人,以「彌天釋道安」(312~385)著稱於世。幼年失怙,年十二披剃出家,受具足戒後遊學四方。曾受學於佛圖澄、竺法濟、支曇、竺僧輔等。前秦苻堅頗器重之,嘗謂「朕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也。」師善論辯,於襄陽初遇習鑿齒時,以「彌天釋道安」答「四海習鑿齒」,而傳為佳對。對般若經及觀等造詣甚深,注釋頗多。與外國沙門僧伽提婆、曇摩難提、僧伽跋澄等譯經百餘萬言,又與法和詮定音字,詳覈文旨,校正諸經。晉太元十年示寂,世壽七十二。著有「綜理眾經目錄」、「光讚折中解」、「光讚抄解」、「大十二門注」、「小十二門注」、「安般守意經解」等。對中國佛教而言,無論在經典注釋、經典目錄、翻譯經論,乃至佛教禮儀等各方面,道安都是開拓者。梁高僧傳卷五(大五○‧三五一下)有傳。

俗姓衛,東晉常山扶柳(今河北)人,以「彌天釋道安」(312~385)著稱於世。幼年失怙,年十二披剃出家,受具足戒後遊學四方。曾受學於佛圖澄、竺法濟、支曇、竺僧輔等。前秦苻堅頗器重之,嘗謂「朕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也。」師善論辯,於襄陽初遇習鑿齒時,以「彌天釋道安」答「四海習鑿齒」,而傳為佳對。對般若經及觀等造詣甚深,注釋頗多。與外國沙門僧伽提婆、曇摩難提、僧伽跋澄等譯經百餘萬言,又與法和詮定音字,詳覈文旨,校正諸經。晉太元十年示寂,世壽七十二。著有「綜理眾經目錄」、「光讚折中解」、「光讚抄解」、「大十二門注」、「小十二門注」、「安般守意經解」等。對中國佛教而言,無論在經典注釋、經典目錄、翻譯經論,乃至佛教禮儀等各方面,道安都是開拓者。梁高僧傳卷五(大五○‧三五一下)有傳。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阿含辭典(莊春江)]

1.保持在……狀況,另譯作「遊」,如「具足住」、「捨無求遊」、「多住而住」。2.停留,如「佛住舍衛國」,「生、住、異、滅」。3.確立;建立,如「聖弟子住無我想」、「得正住立」、「念住」、「所知住」、「說喻住」。4.站立,如「或住立斷坐」、「住立門外」、「行住坐臥」。5.停留處;依止處,如「樂住正受」、「入空三昧住」、「息住處」。6.持續穩定性,如「法住」。7.緊握,如「不取、不住、不計我」,「不著、不住」。



注意力的集中,音譯為「三昧、三摩地、三摩提」(samādhi),另義譯為「等持」,即「平等持心,不惛沈,不掉舉,心保持平衡、寧靜、專注於一境」。初(色界)以上者稱為「根本定」,欲界定稱為「未到地定」。



當動詞用,可以指「吃東西」,如「苦不食」,當名詞用,可以指1.食物、糧食,如「受食王廩」。2.滋養物(āhāra),如「四食、食」。3.污染的;染著的;肉體的(sāmisa),如「苦食受」。



讀作「」,「刺」的意思。



1.vitakka,修時心念集中朝向所緣處(即心念之所依,如呼吸),如「有覺有觀」,另譯為「尋」,如「有尋有伺」,參看「尋」。2.vedanā,感受(「受」的異譯);覺受,如「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三覺)」。3.bodhi,音譯為「菩提」,指解脫的證悟,如「正覺」。4.明瞭;明白,如「善見、善覺」。5.vitakka,念頭;尋思,如「三善覺」、「三覺」(貪覺、害覺、恚覺)。



1.洞察,另音譯為「毘婆舍那」(vipassanā),如「止觀」。2.沈思,如「靜觀」。3.觀察,如「七處三觀」、「正觀」。4.修時心念持續不間斷地集中停留在所緣處(即心念之所依,如呼吸),如「有覺有觀」,另譯為「伺」,如「有尋有伺」,參看「伺」。5.審查,如「四如意足」(欲勤心觀)的「觀」(《雜阿含五六一經》另譯為「籌量」、「思惟」)。6.修習;能力的開發,如「不淨觀」。7.考慮;為了,如「觀自義」。8.看;看到了,如「觀色無常」、「如是觀者」。9.景象,如「園觀」。10. 讀作「慣」,指「樓台或修行人住的房舍」,或指「樓台」,如「從觀至觀」。



讀作「」,犁頭或鋤頭。


五根

1.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2.信根(以「四不壞淨」為代表)、精進根(活力,以「四正斷」為代表)、念根(以「四念處」為代表)、定根(以「四」為代表)、慧根(以「四聖諦」為代表)。


六度

另譯「六波羅蜜多;六到彼岸;六度無極」,六種到彼岸涅槃的修行方法,即「持戒、布施、忍辱、精進、定、般若(慧)」。「波羅蜜多」(pāramitā),原意為「完美的;最高的事物」),後來大乘時期轉為指涅槃。


方便

1.具活力之精進,如「正方便起」、「勤欲方便」、「方便思」。2.方法,如「巧方便」、「下方便」、「知於方便行」。3.專心修習,如「不修方便」。4.便利,如「少作方便」。5.持續努力;勤奮,如「方便所得」。6.決定、決心,如「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舍。」


正受

音譯「三摩鉢底」(samāpatti),另義譯為「等至」,字面上的意思,「三摩」(samā)是「正」,即「正確地」,「鉢底」(patti)是「獲得;得達;到達;達到」,合起來是指1.進入初以上(根本定)之定境,故另譯為「正定現前」。2.單存地指「達成;達到;進入」,如「初正受」、「隨意正受」。


有覺

savitakka:修時心念集中朝向所緣處(即心念之所依,如呼吸)稱為「有覺」,另譯為「尋」。


有觀

savicāra:修時心念持續不間斷地集中停留在所緣處(即心念之所依,如呼吸),另譯為「伺」,參看「觀」。


坐禪

靜坐修(paṭisallāṇa),另作「宴坐、燕坐、思、獨一靜處,思思惟、獨靜思」。


初禪

paṭhamaṃ jhānaṃ,另譯為「第一」:離「五蓋」,達到「覺(尋)、觀(伺)、(踊)喜、樂、心一境」等五個條件(五支)的「定」。


思禪

即「思」,參看「思」,《長部21經》作「定;那」。


宴坐

paṭisallāṇa,另譯作「燕坐」,獨坐;靜坐修。(相關詞「從燕坐起」)


強梁

另譯作「強良」,1.強蠻橫行,如「長夜強梁」。2.未被調伏,勉強壓制,如「強梁」。


淨界

即「清淨界;美妙界」。《空之探究》:「光界與淨界,與第二名光天:第三名淨天的次第相合。」(七十四頁)


一乘道

或譯為「一道;一乘;一入道」,南傳作「無岔路之道」(Ekāyano……magg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單行道」(the one-way path),並解說,此詞常被譯為「唯一之道」(the only way, the sole way。按:北傳經文也有這樣譯者,如《別譯雜阿含102經》就譯為「唯有一道」,參看《雜阿含1189經》),意味著這是佛陀獨有之道(an exclusive path),但註釋書只說,這不是一個分支道路(na dvedhāpathabhūto,不成為歧道)。此詞在《中部12經》清楚地表示,其意思是「直通目的地之路」(a path leading straight to its destination)(編按:原文為工具格的「ekāyanena maggena」,相當的《增壹阿含50品6經》該段譯作:「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見已,便知之斯人所趣向,定至此樹不疑。」即譯為「一道」),也許這是比對其它總是無法直通目的地的法而說的。又,此詞不應與《妙法蓮華經(法華經)》(the Saddharma Puṇḍarika Satra)中心主題的「一乘」(ekayāna)混淆。按:檢視漢譯阿含經中稱「一乘道」或「一道」的法門,還有「六念」(《雜阿含550經》)、「四如意足」(《雜阿含561經》)、「戒定慧」(《雜阿含563經》)、「正定」(《中阿含189經》)等,不只是「四念住」而已,這與菩提比丘長老不贊成將之譯為「唯一之道」的觀點相順。另外《雜阿含962經》佛陀沒有「這才正確,其它都錯。」的觀念,也可參考。


九次定

律典中也譯作「九次第定」,「次」(次第)為「依照順序;一個接著一個」的意思,即九個依序進、出的定,指「初→第二→第三→第四→空無邊處(另譯為「空定」或簡為「空」)→識無邊處(簡為「識」)→無所有處(另譯為「無有欲」)→非想非非想處(另譯為「無有思想」)→滅盡定(簡為「滅」)」。(經文「意止初為一定。從一次二竟為二定。從二次三竟為三定。從三次四竟為四定。從四次竟空定為五定。從空次竟度識為六定。從識次竟度無有欲為七定。從無有欲次竟度無有思想為八定。從無有思想次竟度滅為九定。」其中「意止」的「意」指「心」,「止」音譯為「舍摩他」,參看「止」,「次竟度」的「次」是「次第;依照順序」的意思,「竟」為「結束」,「度」為「超越;出來」的意思。)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大辭典]
一人作虛

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續一一七‧三一六上):「僧問興化:『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化云:『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蓋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語言文字則失其實;此與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師之語「一犬吠虛,千猱啀實」義同。 p1


一刀兩段

因刀之一擊,而截斷有無之識見;比喻不顧情實之斷然態度,又喻機之活用。大慧普覺師語錄卷二十三示方機宜(大四七.九○九上):「雖未得一刀兩段,直下坐斷報化佛頭,然卻自有箇信入處。」緇門警訓卷十鍾山鐵牛印師示童行法晦(大四八‧一○九四下):「若是大丈夫漢,興決烈之志,屏浮濫之行,從腳跟下一刀兩段,向佛祖外一覻便透,身心俱了,亦不為難。」(參閱「南泉斬貓」3742) p2


一上神通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

(二)指最優越殊勝之神通。相對於小乘佛教所說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議之神變;在宗則表日常行住坐臥之間,悠遊自得,不為任何事務所繫縛之意。 p2


一千七百則公案

乃泛指宗無數則公案。「一千七百」並非實數,係根據景德傳燈錄中所載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傳法機緣而來。 p2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即家庭中若有一子出家學佛,則其親屬九族皆可生於天界。九族,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母、己、子、孫、曾孫、玄孫等。筠州洞山悟本師語錄(大四七‧五一六中):「故經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捨今世之身命,誓不還家,將永劫之根塵頓明般若。」故「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成為佛家之普遍用語。而俗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恐係襲轉自此,形容一個人一旦做了官,有所成就,則與其親近者,無論其能力、資格如何,皆能受其庇護而獲得昇遷或做官之機會。 p3


一山一寧

(1247~1317)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台州(浙江臨海縣)人,俗姓胡。號一山。長入佛門,研習天台、律宗之教旨。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賜金襴之僧伽梨及「妙慈弘濟」之號,敕使東航,勸化日本,鎌倉幕府疑為游偵,加以禁錮,猶晝夜誦,悠然樂道。未幾解禁,先後住持建長、圓覺、南等諸寺,漸受後宇多天皇及公卿貴族之信任,慕德來訪者甚多。師又精通朱子學,與弟子雪村友梅同為日本五山文學之先河。其法派稱一山派,為日本宗二十四派之一。日本文保元年示寂,享年七十一。賜號「一山國師」。著有一山國師語錄二卷行世。〔元亨釋書卷八、延寶傳燈錄卷四〕 p4


一山國師妙慈弘濟大師語錄

凡二卷。又作一山一寧國師語錄、一山寧和尚語錄、一山國師語錄、寧一山錄。係一山一寧(1247~1317)弘法之語錄,侍者了真等編。因開版於大雲庵,故又稱大雲錄。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卷上收錄了真編初住四明鰲峰山祖印寺語錄及惟鳳編住慶元府寶陀觀音寺語錄等七種語錄,及小參、法語、拈古、頌古。卷下收錄偈頌、贊佛祖、自讚、小佛事,及彥栽撰之行記、中峰明本等之跋。 p4


一不去二不住

林用語。謂「一」如尚未結束,其次之「二」則不來;林中每用以表示自然而然之道理。〔五燈會元卷十七黃龍慧南章〕 p5


一中

(一)一堂、一座之義。乃宗於點茶時之用語。又稱點茶一中。即設齋食時,於能容納全部人之堂中行點茶。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大四八‧一一四二下):「今晨齋退,就庫司點茶一中,特為伏望,眾慈同垂降重。」此即謂方丈和尚集新掛搭者於一堂點茶。又天目明本師雜錄卷上示眾(卍續一二二‧三六五下):「前日之晚,首座與維那到菴,言:『結夏在近,請為眾道話一中。』」是為一座之義。〔林象器箋第二十類言語門〕

(二)中座一筵(特於中央設立一座)之義。蓋中座在中央,故有一中之稱;又此座為主人所居,若請他人坐,係表尊敬其人、得其中正之義。〔臥雲夢語集〕

(三)日中一食之義。以日食一餐,且於午時用,故稱一中。

(四)天台宗用語。一中道之意。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五中):「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參閱「一中一切中」5) p5


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指如來三昧耶之本誓。謂如來見證此三昧耶時,見一切眾生種種身語意皆與如來無異,定、智慧與實相身亦與如來平等,一切眾生悉能成佛;乃即時立大誓願,願以無量方便令一切眾生皆至無上菩提。又若有眾生隨佛發此誓願時,亦令彼所為事業悉成金剛性,故大日經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五上):「結云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師子吼,說諸法平等義故;立大誓願,當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為眾生開淨知見故,以此警覺眾生及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為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p8


一切行禪

為九種大乘之一。意即大乘之一切行法皆含攝於定中。凡有十三種:(一)善,此定能攝一切善法。(二)無記化化,不待作意思惟,即能於定中作種種無窮變化。(三)止分,攝心不散,與定相應。(四)觀分,分別照了,與慧相應(五)自他利,正定現前時,則能自利利他。(六)正念,正念思惟,無諸雜想。(七)出生神通力功德,得此大定,一切神通功德皆由此生。(八)名緣,於一切諸法之名相因緣皆能通達無礙。(九)義緣,於一切諸法之義理因緣悉能通達知曉。(十)止相緣,能圓明洞徹寂靜因緣之相,永離一切散亂。(十一)舉相緣,能清淨無礙,分別照了諸法起滅之因緣。(十二)捨相緣,捨離一切善惡之法相因緣,得清淨無染著。(十三)現法樂住第一義,依此定,即可現得法喜之樂,安住於第一義。〔菩薩地持經卷六方便處品、法華經玄義卷四、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四〕 p11


一切門禪

乃九種大乘之一。因一切定皆由此門出,故稱一切門。凡有四種,即:有覺有觀俱、喜俱、樂俱、捨俱。此四種定相當於色界之初、二、三、四,至第四定時,已無善、惡、憎、愛之心,故稱捨俱。〔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法華經玄義卷四上〕 p13


一切處

梵語 krtsna-āyatana。有二義:(一)遍處、不論何處之謂。以通於十方無有障礙,故稱一切處。(二)定之名。又作遍處。以總合萬有所觀之境周遍一切處,計有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十種,稱十一切處、十遍處。〔中阿含卷六十例經、法界次第卷下〕 p14


一切種妙足三昧

三昧,定之異稱。住此三昧時,則一切諸三昧種及一切功德莊嚴皆能具足,故稱一切種妙足三昧。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一下):「一切種妙足三昧者,得是三昧,以諸功德具足莊嚴,所謂好姓、好家、好身、好眷屬、定、智慧,皆悉具足清淨。」 p19


一切種智

梵語 sarvathā-jñā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廣義言之,一切種智同於薩婆若(一切智)。然於三智中,相對一切智,則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種智慧覺知一切道法、一切眾生之因種,並了達諸法之寂滅相及其行類差別之智。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八一中):「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謂定、智慧等諸法,佛盡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為一切種智。(中略)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大智度論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論註卷下〕 p19


一切禪

乃九種大乘之一。指能自行化他,具足一切功德之定。分為世間、出世間二種。此二種又隨其所應,各有三種,即:(一)現法樂住,謂菩薩之定遠離一切妄想,身心止息。(二)出生三昧功德,謂菩薩之定出生種種不可思議無量無邊之十力種性所攝之三昧,而入於一切無礙慧、無諍願智之勝妙功德。(三)利益眾生,即菩薩饒益有情所作之布施,滅除眾苦,如法攝眾,知恩報恩,歡喜讚歎,無怨憎之念,或以神力令眾生歡喜等功德。〔菩薩地持經卷六方便處品、法華經玄義卷四上、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p20


一心支

天定五支功德之一。心與定法相應為一。謂行者初證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喜樂心息,自然心與定一,故稱一心支。〔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p24


一手推一手拽

林用語。謂一方面推之,一方面又牽引之;乃形容師指導修行僧時自由無礙之機法。從容錄第三十五則(大四八‧二五○中):「山(夾山)云:『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一手推,一手拽)』」 p26


一火弄泥團漢

林用語。乃嘲笑人之語。謂一群俗漢所作之事,如同孩童玩泥;林中每以之為蒙昧無知者之貶稱。碧巖錄第三十六則(大四八‧一七四中):「雪竇著語云:『謝答話!(一火弄泥團漢,三箇一狀領過)』」 p27


一片白雲不露醜

林用語。以白雲包覆下界,一切醜陋隱而不現,喻真理乃包融一切有無、是非、善惡之法,而又超越這一切。 p27


一匝

指一回。苑清規卷一掛搭篇(卍續一一一‧四四○上):「從首座位巡堂一匝卻,到聖僧前問訊。」 p28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休

日本室町時代臨濟宗大德寺派之奇僧。初名周建,後改名宗純,別號狂雲子,又號夢閏。相傳為後小松天皇子嗣。六歲投安國寺,為長老像外鑑侍者。十三歲就東山慕哲攀學作詩,十五歲即以「衣宿花」一詩聞名於時。十七歲從壬生寺清叟學經錄,又訪西金寺謙翁宗為,浸淫關山派宗風五年。謙翁寂後,往近江(滋賀縣)堅田求謁華叟宗曇。華叟初閉門拒之,後受其至誠所感,始允入室。一日聞瞽者演岐王落髮故事,忽有所省,華叟書「一休」贈之,遂以為自號。後聞鴉鳴,脫然領悟,翌日呈機語,華叟大為賞識,乃授其印可之文書,然師鄙視文書之徒具型式,故擲地不受。華叟仍將該文書托將軍義教轉交。

其後,師放曠漫遊各地,居無定所。正長元年(1428)六月二十七日,華叟示寂,師至堅田為其修喪七日。永享四年(1432),隱棲於和泉(大阪府)。相傳師每出遊街巿,常持朱鞝木劍,巿人怪而問其故,則曰︰「今諸方之 知識實似此木劍,收在鞝內猶真劍,拔出則僅木片耳。殺猶不能,何況活人﹖」永享五年,後小松天皇不豫,嘗召師略演心要。九年寓於將軍義教之館,義教將華叟所托之印書與師,師慨然曰︰「今佛法陵遲,具眼者稀,纔持一紙之證則稱嗣某宗風,余恥類徒。」遂撕毀印書並投入火中。

永享十二年住大德寺如意庵,其後轉住德寺、攝津住吉之松栖庵、加賀大燈寺等,先後並開創尸陀寺、酬恩庵等。文明六年(1474)二月,奉敕住大德寺,為第四十七世,致力於振興風。九月避亂於和泉。十年回大德寺,復興寺門。十一年建法堂,重整寺觀。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病示寂,年八十八。遺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虛堂來也,不直半錢。」遺骸葬於慈楊(酬恩庵)塔下。

師資性磊落,超脫世外,不計名利,不媚權勢,韜光晦跡,不拘威儀。好詠狂歌,喜吹尺八(簫),又善書畫。有《狂雲集》、《一休骸骨》、《佛鬼軍》各一卷等行世。弟子有沒倫紹等、祖心紹越、岐翁紹禎。

◎附︰《本朝高僧傳》卷四十二〈京兆大德寺沙門宗純傳〉

釋宗純,字一休,號狂雲子。母藤氏,南朝簪纓之女,為後小松帝愛幸,逮其有娠,所譖后宮,出產民間。

純僅六歲,授安國像外鑑師為童子。聰慧絕倫,剪 納具後,學風騷於東山慕哲樊,聽教乘於壬生清叟仁,棄參謙翁為於西金寺。翁妙心無因因師高弟,本色之衲僧也。服膺高風,執侍六年,及翁捐世,聞華叟曇和尚鉗鎚嚴密,抵謁江之堅田,叟拒不容,止宿漁舟,或臥露地,懇求旬日,許相看。會裡枯澹,而純貧履甚,齋盂不霑,借篷支寒,令究洞山三頓棒因緣。一夕聞鴉鳴,脫然領悟。詰旦呈機,叟曰︰「此是阿羅漢境界,非作家境界也。」純曰︰「某只喜此境界,不喜作家分上。」叟頷授記,復以徹翁以降傳來印書付之,蓋表授受不妄也。純便擲地而出,叟托之宗橘夫人曰︰「吾滅後付宗純。」

橘字華林,於叟之輪下究明大事,總持末山之流亞也。橘托帖子於源丞相,純一日在源第自謂曰︰「今時佛法陵遲,罕有具眼者,龍蛇不辨,黑白不別,纔持一紙證則曰︰「乞嗣某宗風,為某的孫。」徒浩浩如麻似粟,戚哉。」便把遞代印記,投之火中。從此放曠,漫遊靡有定處。

洛之尸陀、攝之酬恩、泉之慈濟松棲等,其卓錫之地也。後小松帝讓位之後,召純入宮,常問旨要,寵遇甚厚;後花園帝相繼崇信。初,稱光帝青宮未立,睿心猶豫,純密奏曰︰「咨天曆數正在彥仁,時不可失。」帝喜曰︰「朕儲定矣。」彥仁,後花園帝也。是以純承三帝之寵,所在眾常盈席。

示眾曰︰「凡學道者,切須剿絕惡知惡覺,至正知正見也。惡知惡覺者,古則因緣理論文句學得底,勞而無功者也,如此之輩,對閻羅老子面前,有甚伎倆。正知正見者,日用坐斷涅槃堂裡,全身墮在火坑底,子細看來苦中有樂,若能見得不昧因果境,若見不得永不成佛。汝等勉旃。」冬至示眾︰「獨閉閑門不省方,可中誰是法中王。諸人若問冬來意,日自今朝一線長。」頌野狐話曰︰「千山萬水山僧居,甲子今年五十餘,枕上終無老來意,夢中猶讀小時書。」

到一檀家,欄有老牛,純書一偈,掛其角端曰︰「異類行中是我曾,能依境也境依能,出生忘卻來時路,不識前身誰氏僧。」其夜牛斃矣,牛主來曰︰「師頌殺我牛。」純只一笑。以三轉語接學者曰︰「天高地厚,赤肉白骨,逼塞乾坤底,大人境界也無,三世了達漢,是如來,是祖師,欲知此兩轉語,須到慈氏下生。」

文明六年春,同門耆宿,捧敕黃來,請視篆大德,純作二偈謝恩,自警終不住,但賜鳳書紫袍耳。七年在薪之虎丘,門人作壽塔,純牓曰「慈楊」,作頌示眾。十三年十月初示疾,十一月二十一日就座書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虛堂來也,不直半錢。」瞑目而化,壽八十八。門人舁全身瘞于慈楊之塔。

純憤當時不會祖意,而濫主大法者。尋常混跡,不拘威儀。巡行城邑聚落,諭誘緇白。吹尺八,腰木劍,賦偈頌,詠和歌。頗恣其言,如風狂然。侍華叟病,手自雪穢。又大德火後,勸化四方。純建法堂,慨龍翔寺頹廢,力募緣還復舊觀,是豈狂也哉,偏大信根之所作矣。平生偈語,門人編輯,曰《狂雲集》,盛行于世。

贊曰︰有摩醯眼而可見四天下也。純公出陰界之人,摩醯不能窺其度內,然憤世矯時者危言危行焉。今之人,叨譏評,或以為墮撥無,或以為馳虛遠矣。夫有格外之機者有格外之事,非墨守規中者所可得而甄別焉。觀純始卒,所謂虛堂東海之兒孫也。辭世之語,不復誣而已。

〔參考資料〕 《一休和尚行實》;《一休和尚年譜》;《宗長居士傳》;《紫巖譜略》;《大德寺世譜》;《延寶傳燈錄》卷二十九;徐進夫譯《東海狂雲一休師》。


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

大乘經典所載之人名。指一位名叫「一切世間樂見」的離車族童子。此童子以宣揚大乘教法著稱。在經典中,此人又譯作︰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一切世間樂見童子、眾生樂見比丘、樂見離車菩薩。一切世間樂見,藏文為Ḥjig-rten-thams-cad-kyis mthoṅna-dgaḥ-ba,若還原為梵文則為Sarvaloka-priyadarśa-na。

據《大法鼓經》卷下所載,一切世間樂見童子生於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迦耶梨姓家中,後離俗出家,得《大法鼓經》,讀誦通利;常為眾生宣說《大法鼓經》、《大乘空經》、《眾生界如來常住大法鼓經》;盡百年之壽時,現大神力,示般涅槃。

《大方等無想經》卷五〈增長犍度〉謂,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生於南天竺須賴吒國善方便河華鬘村一婆羅門家,年二十出家修道,徒眾頗多,修持淨戒,稱頌諸佛大乘經典,不惜身命護持正法,自造《大雲經》,制定禁戒。

此中,《大法鼓經》所載「文荼羅國」之地點究在何處,無法考證得知。然《無想經》所載之「須賴吒國」,則相當於《大唐西域記》卷十一之蘇剌佗國(Surāṣṭra),即今印度西南卡提亞瓦爾(Kāthiāwar)半島南部。

此外,《大法鼓經》卷上又載,此童子於過去阿僧祇大劫雞羅婆佛時,為轉輪聖王,以正法治化;其後,於燈光如來時,生為地自王的王子,從燈光如來至釋迦牟尼佛滅後,宣揚《大法鼓經》,後得大神通,住第八地,一身住兜率天,一身住安樂國。

〔參考資料〕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金石萃編》卷七十一〈大唐淨城故大德法藏師塔銘并序〉;《往生論註拾遺抄》卷上;望月信亨《佛教經典史論》。


一初元禪師語燈

二卷。清‧悟元說,嗣法門人真開、真智等編。收在《嘉興藏》(新文豐版)第二十九冊、《宗全書》第六十五冊。悟元師為臨濟宗僧,號一初,浙江人。俗姓曹。十歲即學習讀誦《金剛經》,十八歲遭父母喪後,禮桐月庵鴛湖妙用,謁萬如通微。二十二歲皈投興善弘遠出家。二十八歲受妙用付囑,並嗣其法。順治五年(1648),入住嘉興永正院,開堂結制。康熙十七年(1678)示寂,世壽六十四。

本書分上、下兩卷。卷首附錄兩篇序文,分別由清‧施博及譚貞默撰題。上卷內容為上堂、示眾、小參、機緣、行實;下卷為頌古、像讚、偈詩、雜著及佛事,卷末附錄譚貞默所撰〈重建永正院碑記〉一文。


一味禪

指如來、祖師等純一無雜的最上乘。又有「正傳一味佛法」之意。為雜修不純之「五味」的對稱。《宗正脈》卷二(卍續146‧53下)︰
「僧辭。師問︰甚麼處去﹖曰︰諸方學五味去。師曰︰諸方有五味,我這裡只有一味。曰︰如何是一味﹖師便打。僧曰︰會也!會也!師曰︰道!道!僧擬開口,師又打。」

後黃檗聞之,讚曰(卍續146‧54上)︰「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個個屙漉漉地,祇有歸宗較些子。」又,日僧道元《永平典座教訓》亦謂︰「作恁功夫,便了得文字上一味,去也。若不如是,被諸方五味之毒,排辨僧食,未能得好手也。」

〔參考資料〕 《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十一;《宗門統要續集》卷四。


一圓

日本臨濟宗僧。道號無住,法諱道曉。一圓為其房號。俗姓梶原。相州鎌倉人。十九歲於常陸國(茨城縣)之山寺出家。嘗隨上野長樂寺藏叟朗譽學法,後上京參東福寺圓爾,嗣其法。文永元年(1264)創尾張長母寺,自任開山。正和元年(1312)十月十日示寂,年八十七。敕賜「大圓師」。著有《沙石集》、《雜談集》等。

〔參考資料〕《延寶傳燈錄》卷十;《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三。


一夏九旬

指佛教僧侶結夏安居的日期。又稱為「一夏」。即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如《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條下(大正51‧337a)︰「曹山一生行腳,到處只管九十日為一夏。」《碧巖錄》卷一第八則(大正48‧148b)︰「翠巖夏末示眾云,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林象器箋》〈節時門〉一夏九旬條下云︰「結制之法一年分為四期。一期是九旬。」


一字不說

站在果位境界對「佛陀說法」一事的描述。謂佛所證之法遠離文字語言之相,唯佛與佛始能知見。蓋其真相無法言說,若強加解釋,則有如指月之指、渡海之舟。此即華嚴宗所謂的果分不可說、宗所謂的不立文字、天台宗所謂的四不可說。《大般若經》卷四二五(大正7‧138c)︰
「我曾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諸天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此於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參考資料〕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大般若經》卷一二五;《大智度論》卷五十四;《碧巖錄》第二十八則;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卷二十六;《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入楞伽經》卷五。


一字文殊

密教用語。指以「齒𡄦」(śrhyīṁ)或「體哩呬淫」(trhyiṁ)一字為真言的文殊菩薩。其種子字為「室利」(śrī),三昧耶形為青蓮華上載如意寶珠;尊像為童子形、金色、半跏坐於千葉白蓮華上,左手執青蓮華,花上有如意寶珠,右手向外,五指垂下,結滿願印,熙怡微笑,頭頂一髻,故東密又稱之為一髻文殊(台密則認為二者有別)。

以此菩薩為本尊的修法,名一字文殊法,修之可安產、除病。《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云(大正20‧780b)︰「咒曰唵齒𡄦,諸佛子等,此咒能滅一切惡邪、魍魎、諸鬼,是一切諸佛吉祥之法。」又云(大正20‧780b)︰
「若有女人產難之時,受吒盧沙迦根,或郎伽利迦根,咒之七遍,以無蟲水和摩之,塗於產女臍中,兒即易生。或諸男子為箭所中,鏃入筋骨,拔之不出,以十年酥三兩,咒一百八遍安瘡中,及食之,箭鏃即出。」

〔參考資料〕 《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大聖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覺鈔》〈一字文殊法〉;《薄草紙》。


一字禪

又稱一字關。即宗中,師對於修行者的種種質問,直接以啞、咦、喝、㘞、露、聻等一字,顯示的真實。此中,以雲門文偃的「雲門一字關」最為聞名,如《碧巖錄》第八則云(大正48‧148b)︰「翠巖夏末示眾云︰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看翠巖眉毛在麼﹖保福云︰作賊人心虛。長慶云︰生也。雲門云︰關。」


一宿聖

指日僧行空。為日本佛教界相傳的古代神異僧。又稱一宿聖人。籍貫不詳。因出家入道住處不定,於一處絕不二宿,故名。傳說身邊除《法華經》外,不具他物,日誦《法華經》六遍,夜亦誦《法華經》六遍。一生誦經達三十餘萬遍;行跡遍歷日本各地,迷路有天童示途,渴有神人與水,惱則天樂自臻,飢即甘飯在前。因妙法力,聖賢常現,天神附身。相傳臨終時,普賢摩頂,文殊守護,蓮華承足,天衣繫身,往生淨土。時年九十。

〔參考資料〕 《大日本國法華經驗記》卷中;《三外往生傳》;《雲門匡真師廣錄》卷中;《今昔物語》卷十三。


一寧

元代東渡僧。屬臨濟宗楊岐派。台州(浙江省)人。俗姓胡,號一山,故俗稱一山一寧。初隨四明普光寺處謙受戒,又學律於應真寺,習天台於延慶寺,後改衣歸。先後參訪天童山簡翁居敬、育王山藏叟善珍、東叟元愷、寂窗有照、頑極行彌等,並承嗣頑極行彌之法脈。嘗住四明祖印寺及補陀山。元‧大德三年(1299),成宗賜號「妙慈弘濟大師」,任命為江浙釋教總統。同年八月,與西磵子曇、石梁仁恭等持國書東渡日本,經九州博多、京都而抵達鎌倉。

其時,鎌倉幕府北條貞時疑師為間諜,予以逮捕,拘禁於伊豆修寺。後聞師為有道高僧,遂迎至鎌倉建長寺。日本‧乾元元年(元‧大德六年,1302)移住圓覺寺。繼而遷住淨智寺。正和二年(1313),宇多上皇慕其道風,特下詔關東,請住京都南寺。後以老病數次請退,一度潛遁越州,上皇特下宸書,慰諭而歸。文保元年(元‧延祐四年,1317)十月二十四日示寂,年七十一,分葬於建長寺玉雲庵、南寺大雲庵。有《一山國師語錄》二卷行世。

一寧赴日時,年已五十三。在鎌倉、京都等地大張法筵,大振宗風,前後凡十九年,朝野上下,無不敬重。元代東渡僧頗多,但對日本文化影響最深者,首推一寧。

◎附︰《元亨釋書》卷八〈一寧傳〉

釋一寧,號一山,宋之台州胡氏之子也。幼投郡之鴻福寺融無等席下,不久去聽律于應真,學台于延慶。已而嫌義學,上天童質疑堂頭敬簡翁,又依鄮之珍藏叟。珍移而愷東叟來,及照寂窻、彌頑極,互相移來,寧奉事四師,而欽彌之好開誘;一日從容酬酢,至「我無一法與人」倏爾投契。又謁環溪橫川諸耆宿,益深造詣。覃北元革宋闡法祖印寺,香供識頑極也,居十歲移補陀山。

永仁六年,我商舶達明境。初辛巳之夏,元國樓船偵我西鄙,神靈戮力,風波破蕩,元主秦心不止奇謀百計,以我卿浮屠諭寧藩撫,寧逼不得已駕舶著大宰府,正安元年也。副元帥平貞時激怒,編管豆州;或稱寧道譽,副元帥重祖道。此冬延主巨福之席,尋移圓覺、淨智。正和二年夏圓規菴化龍山。初建治太上皇聞寧德望,屢欲召見,於是敕元帥府促寧赴上都。秋入寺,上皇幸山問道,眷遇隆渥。

其住寶陀指山門曰︰海濤澎湃,鐘鼓鏗鏘,莫是入理之門麼。喝提綱曰︰一向恁麼去煙水連天,一向與麼來塵埃滿面,直得去來不以象,動靜不以心。猶是普請邊事未出常情,山僧昨日十字街頭高提祖師心印,世出世間萬法一印印定,直是法法無差。今朝白花巖前敷揚古佛家風,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盡底揭翻,便見頭頭不昧一十二面鼻直眼橫,三十二身東倒西擂,與麼會得皇恩佛恩一時報畢。良久云︰天人群生類,皆承此恩力。再住福山,謝兩序耆舊曰︰普化成禠臨濟珍重下去,楊岐輔佐慈明時出憃語,是皆碔砆之質,豈為瑚璉之材。福山者裏,左眄則冰清玉潔,右顧則虎驟龍馳,機鋒閃星電,號令鼓風雷。山僧贏得放憨癡,閑看峰雲自去來,雖然莫便是福山為入處麼,良久云。妙舞莫誇迴雪手,三臺須是大家催。

文保元年十月寢疾,上皇時時問候,二十五日上表告辭,又書偈別眾曰︰「橫行一世,佛祖吞氣,箭已離絃,虛空落地。」奄然化,年七十一。上皇幸寢室嗟慟,便蘸宸奎贈國師之號。

贊曰︰念也悟解純真,曇也號令嚴毅,寧也波瀾浩澣。三師者,宋地之彥而此方之英,又吾道之所因也矣。

〔參考資料〕 木宮泰彥著‧陳捷譯《中日佛教交通史》;東初《中日佛教交通史》;《一山國師妙慈弘濟大師行記》;《鎌倉五山記》;《皇年代記》;《延寶傳燈錄》卷四;《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三。


一山派

日本宗二十四流之一。始祖為一山一寧(臨濟宗楊岐派頑極行彌的法嗣)。正安元年(1299),一山以元朝外交使節的身份赴日,得北條貞時及龜山、後宇多天皇的崇信,先後住持建長寺、南寺,弘傳宋朝的純粹風於日本的皇室貴族之間。

此派人才濟濟,如夢窗疎石、虎關師鍊、雪村友梅、葦航道然、桃溪德悟、鏡堂覺圓等皆為五山林的代表人物。又,一山法嗣有雪村友梅、石梁仁恭、聞溪良聰、東林友丘等人。後來,雪村法孫如雪溪友山、太清宗渭、太白真玄、南江宗沅、叔英宗播、萬里集九、季瓊真蘂、龜泉集證等人,都與夢窗派往來密切。此外,近世儒學泰斗──藤原惺窩亦為雪村的法孫。

一山被尊為日本朱子學之祖。其人對儒、道、諸子百家,乃至稗官小說、鄉談俚語皆甚為熟稔。其宗風對後世五山文學影響極大。


一心三觀

天台宗獨創的觀心法要。「三觀」指空觀、假觀與中觀。即於一心中修三觀,觀圓融之三諦。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所謂一心,是能觀的心;三觀,是空、假、中的三智。圓觀的行者就介爾陰妄之一念,觀空、假、中三諦時,所觀的三諦相即互融、非縱非橫,故能觀的三智雖各各不混其用,但並無前後次第。

三觀相即,能同時於一心中成立,故稱「三智一心中得」。語出《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乃天台宗觀心法門中最重要的依據。此三觀雖各有勝能,但同時於一心中得的狀態,是觀空非偏空,一念即圓空,是全具空、假、中三諦的空,能破三諦之相著,故說一空一切空。一空一切空,假、中無不空,故破相之用,不只是局限於空觀,而是遍於三觀。觀假非偏假,亦即一念即妙假,全具三諦之假,此假能立三諦之法,故說一假一切假。一假一切假,而空、中無不假,故立法之功,不可只偏於假觀,亦應遍於三觀。中者,非但中,觀一念即是具德之中,此中諦能妙成三諦之法,故說一中一切中。一中一切中,空、假無不中,故絕待之體,不應只配於中觀,三觀悉是絕待之體。

空、假、中三名,雖依其德用而分,但三觀皆破相、立法、絕待,其體唯一互融,故於其一心中可以同時成立三智三觀。此一心三觀正是天台宗之安心法門,天台宗認為《法華經》〈方便品〉所說的佛知見,即此一心三觀;而佛出世之本意,即在於向眾生顯示三諦三觀。

三諦三觀之義,常見於諸大乘經典,但名稱正式出現於《仁王經》、《瓔珞經》中。而三諦三觀為諸佛出世本懷的說法,正是依據《法華經》所說。如〈方便品〉云(大正9‧7a)︰「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又,〈壽量品〉說佛知見的三諦三觀為(大正9‧42c)︰「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上引經文中非如非異的「如」,是如同、即空之義;「異」是相異、即有之義,因此說非空非有為非如非異。這是在彰顯離妄想染礙之空有,既離妄染而非如非異,故示能雙照空有。此即一心三觀之相,且是佛智,因此,初心行者能修此一心三觀,亦能離佛之所離。《涅槃經》〈迦葉品〉中說「發心畢竟二不別」,即是此意。

關於一心三觀的理論問題,今人霍韜晦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中以為︰
「由圓融三諦,便可以在主觀上開出一心三觀的法。依智顗,任何一法都可以這樣『即假即空即中』的觀它。這種觀法,在時間上是無分先後,在格局上是包含著對立、統一(用智顗的話來說,就是『非縱非橫,如伊字三點』),所以不能單說觀空或觀有。它是雙觀,而且不止是平面的空有對立的雙觀,還有上下交徧的雙觀,即對立而超對立。這樣的一個觀法,根本不能以理性形式分解。『即假即空即中』的語言,正顯示了其中的弔詭性,所以智顗改名曰『圓觀』,目的即在絕一切分解之路,如此方能與三諦圓融的客觀真實相應。

依此原則,智顗於是把一心三觀的內容重加鋪排,使各種理(空、假、中)於一心中得,各種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於一心中破,各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或說三眼︰慧眼、法眼、佛眼)於一心中起,各種德(般若、解脫、法身)於一心中成,於是成一三觀、三諦、三智(或三眼),以破三惑,成涅槃三德之論。(中略)諦、智、惑、眼、德都不能各自獨立而祇是思想上的入路,但不論何種入路都是雙收雙遣而成一不縱不橫的關係,結果非達於圓觀不可。智顗之所以進於龍樹,正在於此︰他不是撥對立而見空,而是即對立而顯中道。這可說是印度般若精神升進之極之後,再向現實而翻轉。」

〔參考資料〕 《摩訶止觀》卷五(上);《止觀輔行》卷五之三;《觀經疏》;《維摩經玄疏》卷二;《維摩經略疏》卷七;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卷下。


一念不生

謂一念不生處即為佛的境界。《華嚴五教章》卷一云(大正45‧481b)︰「頓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華嚴經疏》卷二云(大正35‧512b)︰「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

此一念不生原指維摩等頓悟的教旨,因與家的主張相同,故澄觀、宗密等將其攝屬宗,其後廣為家使用。如《景德傳燈錄》卷八〈濛谿〉條下(大正 51‧262b)︰「僧問︰一念不生時如何﹖師良久。僧便禮拜。師云︰汝且作麼生會。」《佛果克勤師心要》卷上(終)(卍續120‧735上)︰「到一念不生前後際斷處,驀然透徹如桶底子脫。」《釋氏稽古略》卷三(大正49‧833b)︰「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皆為其例。

此外,《西方直指》卷上〈一心不亂〉條下(卍續108‧625上)︰「直將阿彌陀佛四字做個話頭,二六時中,自晨朝十念之頃直下提撕。(中略)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涉階梯頓超佛地。得非淨土之見佛簡易於宗門。」此處主張與其專注於坐工夫,不如憶念彌陀而達一念不生的境地。

〔參考資料〕 《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五;《淨土指歸集》卷上;《五燈會元》卷五;《皇明名僧輯》。


一慶

日本臨濟宗僧。京都人,一條經嗣之子。號雲章,又稱寶清老人。六歲投山崎成恩寺通言座下為童子。十六歲於東福寺剃髮受具。應永九年(1402),師事聖壽寺岐陽方秀;岐陽進住東福寺時,招請其為藏主。二十年(1413),遊南都,聽講《華嚴》、《法華》。二十三年(1416)於東福寺後堂寮分座說法。永享二年(1430)進住普門寺,承嗣奇山圓然之法脈。七年為後小松上皇講《元亨釋書》。嘉吉元年(1441)駐錫東福寺。寶德元年(1449)十月移住南寺,旋退居東福寺寶渚院。寬正四年(1463)正月示寂,年七十八。諡號「弘宗師」。著有《清規綱要》、《五燈一覽圖》、《一性五性列儒圖》等。

〔參考資料〕 《五山歷代》;《五岳前住籍》;《延寶傳燈錄》卷十一;《本朝高僧傳》卷四十二。


一指禪

家公案。又稱俱胝竪指、一指頭。指唐代婺州金華山的俱胝師(達磨十一代法孫南嶽下五世),對參學者每竪一指示之,別無其他作略。《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嘗敘其大悟前後原委如次(大正51‧288a)︰
「俱胝和尚初住庵,有尼名實際,到庵戴笠子執錫繞師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師又無對。尼去後,歎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氣。擬棄庵往諸方參尋。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山,將有大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果旬日天龍和尚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前事,天龍竪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參學僧到,師唯舉一指無別提唱。有一童子於外被人詰曰︰和尚說何法要﹖童子竪起指頭,歸而舉似師。師以刀斷其指頭,童子叫喚走出,師召一聲,童子回首,師卻竪起指頭,童子豁然領解。師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參考資料〕 《碧巖錄》第十九則;《從容錄》第八十四則;《無門關》第三則;《五燈會元》卷四。


一然

朝鮮高麗曹溪宗迦智山系僧。俗姓金,諱見明,字晦然,號無極、睦庵,後改稱一然。慶州章山郡(慶山)人。

師九歲入海陽無量寺,十四歲從陳田寺大雄披剃。二十二歲科應試及第。曾任三重大師、師、大師。五十六歲時,承繼知訥法統。高麗‧忠烈王九年(1283),獲冊封為「圓徑沖照國尊」。翌年住麟角寺。八十四歲示寂,諡號「普覺國尊」。為韓國佛教史上僧人稱為「國尊」之嚆矢。弟子有宏訓、混丘、竹盧等。著有《三國遺事》、《重編曹洞五位》、《新羅國東吐含山華嚴宗佛國寺事蹟》等。

◎附︰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下編〈高麗國義興華山曹溪宗麟角寺迦智山下普覺國尊碑銘并序〉(摘錄)

國尊諱見明,字晦然,後易名一然,俗姓金氏,慶州章山郡人也。考諱彥弼,不仕,以師故,贈左僕射。妣李氏,封樂浪郡夫人。初,母夢日輪入屋,光射于腹者,凡三夜,因而有娠,泰和丙寅六月辛酉誕焉。生而俊邁,儀表端嚴,豐準方口,牛行虎視。少有出塵志,年甫九歲,往依海陽無量寺。始就學而聰警絕倫,有時危坐盡夕,人異之。興定己卯,就陳田長老大雄剃度受具。於是遊歷肆,聲價籍甚,時輩推為九山四選之首。丁亥冬,赴選佛場,登上上科。厥後寄錫于包山寶幢庵,心存觀。

丙申秋有兵亂,師欲避地,因念文殊五咒,以期感應,忽於壁間,文殊現身,曰︰「無住居。」明年夏,復居是山妙門庵,庵之北有蘭若曰無住,師乃悟前記。住是庵時,常以「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之語參究之。一日,豁然有悟,謂人曰︰「吾今日乃知三界如幻夢,見大地無纖毫礙。」是年,批授三重大師;丙辰,加師。己酉,鄭相國晏捨南海私第為社,曰定林,請師主之。己未,加大師。中統辛酉,承詔赴京,住月社開堂,逄(逄疑遙字之誤)嗣牧牛和尚。至至元元年秋累請南還,寓居吾魚寺。未幾,仁弘社主萬恢讓師主席,學儷雲臻。戉辰夏有朝旨,集教名德一百員,設大藏落成會於雲海寺,請師主盟,晝讀金文,夜談宗趣,諸家所疑,師皆剖釋如流,精義入神,故無不敬服。師主仁弘十一年,是寺創構既遠,殿宇皆頹圮,又且湫隘,師並重新恢廓之,仍奏于朝,改號仁興,宸書題額以賜之。又於包山東麓,重葺涌泉寺,為佛日社。

上即祚四年丁丑,詔住雲門寺,大闡玄風。上日深傾注,以詩寄云︰「密傳何必更摳衣,金地逢抬亦是奇,欲乞璉公邀闕下,師何長戀白雲枝。」辛巳夏,因果征駕幸東都,詔師赴行在,及至,路請陞座,倍生崇敬,日取師佛日結社文題明顯入社。明年秋,遣近侍長作尹金頵,賷詔迎至闕下,請於大殿,喜溢龍顏,敕有司館于廣明寺。入院日夜半,有人立方丈外,曰︰「善來者」三,視之無有也。冬十二月,乘輿親望,咨問法要。明年春,上謂群臣曰︰「我先王皆得釋門德大者為王師,德又大者為國師,在否德獨無可乎﹖今雲門和尚,道尊德盛,人所共仰,豈宜寡人獨蒙慈澤,當與一國共之。」於是遣右承旨廉承益奉綸旨,請行闔國尊師之禮。師上表固讓,上復遣使,牢請至三,仍命上將軍羅裕等冊為國尊,號「圓徑冲照」。冊訖,四月辛卯,迎入大內,躬率百僚行摳衣禮。改國師為國尊者,為避大朝國師之號也。

師素不樂京輦,又以母老乞還舊山,辭意甚切,上重違其志而允之,命近侍佐郎黃守命護行下山寧親,朝野嘆其希有。明年母卒,年九十六;是年,朝廷以麟角寺為下安之寺,敕近侍金龍儉修葺之。又納土田百餘頃以賁常住。師入麟角,再闢九山門都會,叢林之盛,近古未曾有也。越己丑六月示疾,至七月七日,手寫上大內書,又命侍者作書,寄相國廉公,告以長往;因與諸老,問答移晷,是夜,有長星大尺圍隕于方丈。後翌日乙酉,晨起興浴而坐,謂眾曰︰「今日,吾當行矣,不是重日耶﹖」云︰「不是。」曰︰「然則可矣。」令僧撾法鼓,師至差法堂前,踞床封印寶,命掌選別監金成固重封畢,謂曰︰「適值天使來見老僧末後事。」有僧出問︰「釋尊示滅於鶴林,和尚皈真於麟嶺,未審相去多少﹖」師拈拄杖卓一下云︰「相去多少﹖」進云︰「伊麼則,今古應無墮,分明在目前。」師又卓一下云︰「分明在目前。」進云︰「三角麒麟入海中,空餘片月波心出。」師云︰「他日皈來。且與上人重弄一場。」又有僧問︰「和尚百年後,所須何物﹖」師云︰「只遮個。」進云︰「重與君王造個塔樣,又且何妨﹖」師云︰「什麼處去來﹖」進云︰「也須問過。」師云︰「知是般事便休。」又有僧問︰「和尚在世如無世,視身如無身,何妨住世轉大法輪﹖」師云︰「隨處作佛事。」問答罷,師云︰「諸德,日日報之,痛癢底,不痛癢底,模糊未辨。」乃拈拄杖卓一下云︰「這個是痛底。」又卓一下云︰「這個是不痛底。」又卓一下云︰「這個是痛底,是不痛底,試辨看。」便下座,皈方丈,又坐小床,言笑自若,俄頃,手結金剛印,泊然示滅。有五色光起方丈後,直如幢,其端煜煜如炎火,上有白雲如蓋,指天而去。時秋暑方熾,顏貌鮮白,肢體瀅澤,屈伸如生,遠近觀者如堵。丁亥闍維,拾靈骨,置于室中,門人賷遺狀印寶乘傳以聞,上震悼,遣判觀候署事令倜展飾終之禮,又命按廉使監護喪事,仍降制諡曰「普覺」,塔曰「靜照。」十月辛酉,塔于寺之東岡。享年八十四,臘七十一。

師為人言無戲謔,性無緣飾,以真情遇物,處眾若獨,居尊若卑。於學不由師訓,自然通曉,既入道穩實而縱之以無礙辯,至古人之機緣語句,盤根錯節,渴施陂險處,扶剔疏鑿,恢恢焉游刃。又於悅之餘,再閱藏經,窮究諸家章疏,旁涉儒書,兼貫百家。而隨方利物,妙用縱橫。凡五十年間,為法道稱首,隨所住處,皆爭景慕。唯以未參堂下為耻,雖魁傑自負者,但受遺芳餘潤,則莫不心醉而自失焉。養母純孝,慕睦州陳尊宿之風,自號睦庵。年及耄期,聰岡少衰,教人不倦,非至德真慈,孰能如是乎。初龍劍之來也,馬山驛吏夢人曰︰「拚當有天使修曇無竭菩薩住行過此。」拚果至,以師之行己利人觀之,是夢豈虛也哉。其餘異跡奇夢頗多,恐涉語怪,故略之。師之所著,有《語錄》二卷、《祖圖》二卷、《大藏須知錄》三卷、《諸乘法數》七卷、《祖廷事苑》三十卷、《門拈頌事苑》三十卷等百餘卷行于世(《三國遺事》亦係師著。而此不及)。


一玉

朝鮮李朝時代之隱逸僧。全羅南道萬頃縣人,俗姓調意,號震默。七歲出家,入全州鳳棲寺學習內典。一生超脫名利之外,唯有奇行流傳於世。相傳師出家後,見其母惱於蚊害,乃令山神驅之,終使全村無蚊患。又,嘗以酒為穀茶而嗜之。晚年,住鳳棲寺,與儒士鳳谷先生金東準深交,鳳谷師徒尊稱之為真道人。嘗向鳳谷借《通鑑》,於歸途中讀畢即棄去;後謂鳳谷︰獲魚者忘筌。鳳谷試問之,全篇通曉。仁祖十一年趺坐入寂,世壽七十一。後世集錄其事蹟,整理而成《震默遺跡》(《震默祖師遺跡考》)一卷。至今仍受朝鮮僧徒景仰,尊之為釋迦小化身。

〔參考資料〕 高橋亨《李朝佛教》;忽滑谷快天《朝鮮教史》。


一禪

(一)(1488~1568)朝鮮僧。號休翁或和子。此外又有慶聖或敬聖的尊號。蔚山(慶尚南道)人。俗姓張。十三歲參斷石山海山師,三年後薙髮。二十四歲時,在妙香山(平安北道寧邊郡)文殊庵修苦行,後南遊參智異山(全羅南道)智嚴而悟旨。中宗王三十一年(1536),垂教化導於楞伽山,為官方嫌惡而遭拘禁,赦免後晦迹於西山九年。三十九年,復入妙香山普賢寺講說經論,大振風。明宗王十三年(1558)建上庵,特築慶聖堂於庵東,日祝聖壽。宣祖王二年,預知時至,遂召集門人作最後訓示,並書偈云︰「年逾八十似空花,往事悠悠亦眼花,腳未跨門還本國,故園桃李已開花。」旋置筆端坐,泊然而逝,享年八十一。

關於一的一生,現代日本學者里道德雄在《東亞佛教概說》第一章曾有綜合性的評論。他說︰
「慶聖一曾以遊方雲水的飄逸行徑,度過其泰半的生涯,歷訪了東金剛山、天摩山、五台山、白雲山、楞伽山等佛教聖地。自從住入妙香山普賢寺觀音殿後,因其道光熠耀,普照四方,遂引得天下學人蜂擁而至,蝟集於其四周,欲浸潤於其道風之中。一謙冲為懷,常慨嘆無以報答國君、父母、眾生、三寶等四恩,除自我勗勉外,並以之要求學人刻苦自勵。

的眾多子弟中,檜嚴寺義卞、普賢寺天珪乃個中翹楚,至於出人頭地,住持名剎者亦屢見不鮮,其法脈甚為鼎盛。」

(二)(1533~1607)朝鮮僧。俗姓郭,號靜觀。十五歲出家,從白霞雲學法華思想,後參西山大師休靜,傳其心印。宣祖四十一年示寂於德裕山,年七十六,法臘六十一。弟子有沖彥、太浩等,其法系稱靜觀門派。著有《靜觀集》一卷,書中收錄詩偈五十餘篇及書、跋、疏等,計有十三篇,卷首並有巿南傖叟志的序。

◎附︰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中編〈朝鮮宗臨濟嫡派〉(休翁一

妙香山慶聖堂師,諱一,號休翁,一曰和子。其先張氏,蔚山人也。父鳳韓,母林氏。母夢吞明珠,覺而有娠,弘治元年戊申十二月十二日生焉。幼失雙親,泣血三年,觀世無常,意志清虛。年至十三,入斷石山,投海山法師,服勤三年。十六薙髮,二十四入妙香山,專習苦行。頃之,南入智異山,參智嚴長老,嚴一見深器之,示一偈曰︰「風颼颼月皎皎,雲幕幕水潺潺,欲識這個事,須參祖師關。」師即深得密旨,樂而忘憂。

東入金剛山十王洞,志存大乘,冥心虛寂,不覺失笑,曰︰趙州露刃劍,寒霜光燄燦,擬議問如何,分身作兩段。喝,夢中說夢,漏逗不少。自此,詠1於口者必徑截門言句也。頃入表訓結一夏,厥後遍歷天磨五臺白雲楞伽諸山。嘉靖甲辰春,還入妙香山,棲普賢寺觀音殿,碩德高士八表雲趨,可謂海東折床會也。有時深夜,喚諸門人曰︰「大抵學者,不答活句,徒將聰慧口耳之學,衒耀於世,不踏實地,言行相違。關西湖南,討山討水,徒費粥飯,被經論賺過一生,終未免虛生浪死。又一般漢,習閒成性,不求師範,野鬼窟中,徒勞坐睡,如到寶山,空手去來,深可憐愍。」又曰︰「汝等諸人,自己靈光,蓋天蓋地,不拘文字,體露真常,夜繩不動,汝疑之為蛇,闇室本空,汝怖之為鬼。心上起真妄之情,性中立凡聖之量。請將智慧之嘴,啄破無明之殼。幸甚。」

隆慶戊辰二月三十日,特命檜巖住持茂卞、普賢住持元珪、德暉晶、學玄、燈、義淨、一精之徒,曰︰「界有成住壞空,念有生住異滅,身有生老病死。凡有始必有終,物之常也。今日老僧,欲示無常。諸仁者,須攝正念,勿懷眷戀,亦莫隨俗,為譸張不益事也。昔者莊子,以天地為棺槨之語,實自有理。莊子尚爾,況道人乎。吾常欲向不思議之嶺,作佛事,須露屍骸,飼于鳥獸可也。」言已,即拔筆大書曰︰「八十人間命,迅如一電光,臨行忽舉目,活路是家鄉。」亦繼吟於口,而書於紙曰︰「年逾八十似空花,往事悠悠亦眼花,腳未跨門還本國,故園桃李已開花。」放筆端坐,泊然而逝。及至七日,門人遵命,奉色身輦于不思議之嶺,以天竺法闍維之。神光奪夜,天地洞然,百里之外,有見之者,望拜焉,乃四月十八日亥時也。銀色舍利,鐫石鍾以安之。師壽八十一,臘六十五。

〔參考資料〕 (一)《清虛堂集》卷三;《朝鮮寺剎史料》卷下;《東師列傳》卷二;《慶聖堂休翁行錄》。(二)《朝鮮佛教通史》〈靜觀集序〉。


一篋四蛇

佛經譬喻語,為警惕眾生之眷戀色身者所作的譬喻。以一箱篋內裝有四蛇譬喻人身係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正12‧499b)︰「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見毒、觸毒、氣毒、齧毒,一切眾生遇是四毒,故喪其命。眾生四大,亦復如是,或見為惡,或觸為惡,或氣為惡,或齧為惡。以是因緣,遠離眾善。」

又,《達磨多羅經》卷下云(大正15‧318c)︰「身中諸界種,還自生苦惱。譬如養毒蛇,終為彼所害。四大生造色,即共造色住,和合相間錯,還為四大壞。」蓋吾人此身由四大合成,卻又因四大之增減而招致疾惱死滅,故經典以此喻人身的不安穩,警示眾生及早捨離,不為彼所害。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二十三;《雜阿含經》卷四十三;《達磨多羅經》卷上。


一行

中國古代有數的天文學家,也是密宗教理的組織者,密宗要典《大日經疏》的作者。原籍魏州昌樂縣(依《舊唐書》卷一九一之說,當今河南省南樂縣境,《宋高僧傳》作鉅鹿),本姓張,名遂,是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天資聰敏,過目不忘。二十歲左右,已博覽經史,精於曆象陰陽五行之學。一次,他幾天之內寫成《大衍玄圖》及《義訣》各一卷,闡釋揚雄的《太玄經》,得到名藏書家尹崇的獎譽而聲名大震。當時武三思獨攬朝政,猜忌正士,出於某種意圖,想與一行結交。一行鄙薄他的行為,隱而不見,適遇普寂師在嵩山弘揚要,參聽之後,深受感動,就禮普寂為師,落髮出家,時年約二十四、五歲。

出家之後,得到普寂許可,四出參訪,《高僧傳》說他不遠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從一位隱名的大德學習算術,內外學的造詣因而更深,名聲也更大了。唐睿宗即位(710,一行二十八歲)之後,曾派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徵聘,一行稱疾堅辭,卻徒步走到湖北當陽去從悟真律師學習毗尼。

開元五年(717),唐玄宗命一行的族叔禮部郎中親自去湖北請他入朝,協助善無畏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

唐玄宗請一行進京,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整理曆法,從新舊《唐書》 〈律曆志〉的記載看來,一行開始草擬《大衍曆》是在開元九年(721),到開元十五年(727)完成,共經過六、七年的時間。在這六、七年中,他的工作非常緊張。在曆法方面,他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如《新唐書》〈藝文志〉所載的《曆議》十卷、《曆立成》十二卷、《曆草》二十四卷、《七政長曆》三卷等書,都是為草擬《大衍曆》所提出的重要文獻。此外,他還要收集實測的資料,如《舊唐書》〈天文志〉云︰「玄宗開元九年,太史頻奏日蝕不效,詔沙門一行改造新曆。一行奏云︰今欲創曆立元,須知黃道進退,請太史令測候星度。」這是從天象方面去找立論的客觀根據,因此他又必須製造天文儀器以供測候之用。

《新唐書》(天文志〉記載︰開元十一年(723 ),一行和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用銅鐵鑄成可以測量星宿運動和考察月球運行規律的黃道遊儀。測候結果,證實了恒星的位置有移動,畫成三十六張圖,深得唐玄宗的嘉許,親為黃道遊儀制銘。接著,一行又受詔和梁令瓚等製造渾天儀。渾天儀又稱渾儀,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儀器,創始於西漢武帝時的洛下閎。東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張衡就改用漏水來轉動;後來又屢有修改,經過一行和梁令瓚的改制,才比較完備。《舊唐書》(天文志〉載:
「鑄銅為圓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別置二輪絡在天外,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西轉一匝,日東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三百六十五轉而日行匝。仍置木櫃以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下,晦明朔望,遲速有準。又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前置鐘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然擊鼓,每辰則自然撞鐘。皆於櫃中各施輪軸,鉤鍵交錯,關鎖相持。既與天道合同,當時共稱其妙。鑄成,命之曰水運渾天俯視圖,置於武成殿前以示百僚。」

由此可以考見當時的創造精妙。

《新唐書》<天文志>又載︰「中晷之法︰初(李)淳風造曆,定二十四氣中晷,與祖沖之短長頗異,然未知其孰是。及一行作《大衍曆》,詔太史(按即太史監南宮說、太史官大相元太等)測天下之晷,求其土中,以為定數。」這就是用圭表測量日影於同一時間在各地投影的差數(即所謂「影差」),以計算太陽距離赤道南北遠近的方法。如太陽走到最北而位置最高的時候,圭影最短,就是夏至節;太陽走到最南而位置最低的時候,圭影最長,就是冬至節。依此可以區分二十四節氣和測定時刻。一行根據當時實測的結果,計算出來大約五二六里(唐里小程每里為三百步,合四五四‧三六三公尺)二七步,影差二寸有餘,糾正了《周髀算經》「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說法。影差與北極的高度有關,而一地的北極高度即等於該地的緯度。所以一行「大率三五一里八十步而極差一度」的議論(《新唐書》〈天文志〉),就是說明緯度一度的長度,亦即子午線一度的長度,比西元814年回教王阿爾馬蒙的實惻午線早九十年。《新唐書》〈髐悀憪酐〉載,一行根據許多資料作《復炬圖》,南自丹穴,北至幽都,每極高移動一度,就注明它的差數,可用以確定日蝕的偏全和晝夜的長短。後來昭宗時代的邊岡重訂曆法,認為一行此圖非常精粹,是不可磨滅的作品。

《大衍曆》的主要著作《經七章》一卷(《新唐書》〈藝文志〉作《開元大衍曆》一卷),大約是一行在開元十二年(724)開始寫的。一行圓寂後,經過張說的編次,和《長曆》三卷、《曆議》十卷、《立成法》十二卷、《天竺九執曆》一卷、《古今曆書》二十四卷(或即《新唐書》〈鷖壑憪酐〉之《曆草》二十四卷)、《略例奏章》一卷,合併為五十二卷,總稱為《開元大衍曆》。後來,太史令用靈台候簿核對,證明《大衍曆》相合的十之七、八。所以《新唐書》〈鷑銣酐〉載︰「自太初(漢武帝)至麟德(唐高宗),曆有二十三家,與天雖近而未密也;至一行,密矣。其倚數立法,固無以易也;後世雖有改作者,皆依仿而已。」 

一行關於《大衍曆》的著作,可惜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當時以及後代對於他的技術之巧、曆算之精,非常景仰,因此別人的許多有關著作,也用一行的名字。查各書所載,用一行名的計有三十二種七十五卷,多數出於依托,因為大都佚失,現已無法詳細楷定。至於《舊唐書》〈一行傳 〉所說的《大衍玄圖》一卷、《義訣》一卷和《後魏書》中的《天文志》(《宋史》〈藝文志〉著錄後魏《天文志》四卷),可能是一行的作品,可惜也已散失,無從稽考了,但他對於天文學的巨大貢獻和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一行的佛教著作見於著錄的有︰《攝調伏藏》十卷(《宋高僧傳》作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大日經疏》二十卷、《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一卷、《大毗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卷、《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祕術如意法》一卷、《七曜星辰別行法》一卷、《北斗七星護摩法》一卷、《宿曜儀軌》一卷,共八種。其中《釋氏系錄》已佚。《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等,或屬於金、胎合部,或屬於胎藏部,都是通常的密教儀軌。《七曜星辰別行法》前面有一段似序非序的文字,可以證明它和相傳是「一行師修述」的《梵天火羅九曜》,皆出於後人的依托。所以一行的佛教著作應以組織密宗教理的《大日經疏》為代表。

據《續古今譯經圖紀》所載,善無畏為一行在洛陽大福先寺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而崔牧〈大日經序 〉 謂,譯畢之後,一行「重請三藏和上敷暢厥義,隨錄撰為記釋十四卷」;即《大日經疏》的著作年代,大約在開元十三年(725)。至於《經疏》的名稱,或稱《義釋》,或稱《義記》,卷數也有七卷、十卷、十一卷、十四卷和二十卷的不同,內容也不完全一致。據說一行臨終命弟子智儼、溫古改治疏文,更名《義釋》,因而傳抄有異,但理論上並無出入。

《大日經疏》對於中國密宗的貢獻,除了把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溫古〈大日經義釋序〉)的地方解釋明白,保存了善無畏所傳的圖位,和注明許多事相的作法與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發揚大乘佛教世出世間不二的積極精神,使密宗教理合理化。

據《開元釋教錄》、《續古今譯經圖紀》、《宋高僧傳》等書所說,一行又曾從金剛智咨詢密法,請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一卷,並受灌頂。因此一行是傳承胎藏、金剛兩部密法的大阿闍黎。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可惜他積勞成疾(玄宗撰碑文有「吐血忘倦」之語),不到五十歲就圓寂了。《舊唐書》〈一行傳 〉載,玄宗賜諡曰「大慧師」,並「為一行制碑文,親書於石,出內庫錢五十萬為起塔於銅人之原。明年,幸溫湯,過其塔前,又駐騎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賜絹五十匹以蒔塔前松柏焉」。可以想見當時朝廷對於一行的尊仰和懷念。(巨贊)


一行


◎附︰《宋高僧傳》卷五〈一行傳〉

釋一行,俗姓張,鉅鹿人也,本名遂,則唐初佐命郯國公公謹之支孫也。艸歲不群,聰黠明利,有老成之風。讀書不再覽,已暗誦矣。因遇普寂師大行要,歸心者眾,乃悟世幻,禮寂為師,出家剃染。所誦經法,無不精諷。寂師嘗設大會,遠近沙門如期必至,計逾千眾。時有徵士盧鴻,隱居於別峰,道高學富,朝廷累降蒲輪,終辭不起。大會主事先請鴻為導文,序讚邑社。是日鴻自袖出其文,置之机案。鐘梵既作,鴻謂寂公曰︰「某為數千百言,況其字僻文古,請求朗雋者宣之,當須面指擿而授之。」寂公呼行,伸紙覽而微笑,復置机案。鴻怪其輕脫。及僧聚於堂中,行乃攘袂而進,抗音典裁,一無遺誤。鴻愕視久之,降歎不能已,復謂寂公曰︰「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自是三學名師,罕不諮度。因往當陽,值僧真,纂成《律藏序》,深達毗尼。然有陰陽讖緯之書,一皆詳究,尋訪算術,不下數千里,知名者往詢焉。末至天台山國清寺見一院,古松數十步,門枕流溪,淡然岑寂。行立于門屏,聞院中布算,其聲蔌蔌然。僧謂侍者曰︰「今日當有弟子自遠求吾算法,計合到門,必無人導達耶﹖」即除一算子。又謂侍者曰︰「門前水合卻西流,弟子當至。」行承其言而入,稽首請法,盡授其決焉,門前水復東流矣,自此聲振遐邇,公卿籍甚。玄宗聞之,詔入,謂行曰︰「師有何能﹖」對曰︰「略能記覽,他無所長。」帝遂命中官取宮籍以示之,行周覽方畢,覆其本,記念精熟,如素所習。唱數幅後,帝不覺降榻稽首曰︰「師實聖人也。」嗟歎良久。尋乃詔對無恆,占其災福,若指于掌,言多補益。

時邢和璞者,道術人,莫窺其際,嘗謂尹小音曰︰「一行和尚真聖人也。漢‧洛下閎造曆云︰「八百歲當差一日,則有聖人定之。」今年期畢矣。屬《大衍曆》出,正其差謬,則洛下閎之言可信。非聖人孰能預於斯矣!」又於金剛三藏學陀羅尼祕印,登前佛壇,受法王寶,復同無畏三藏譯《毗盧遮那佛經》,開後佛國,其傳密藏,必抵淵府也。睿宗、玄宗並請入內集賢院,尋詔住興唐寺。所翻之經,遂著疏七卷,又《攝調伏藏》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其曆編入《唐書》〈律曆志〉,以為不刊之典。又造游儀,黃赤二道以鐵成規,於院製作。

次有王媼者,行鄰里之老嫗,昔多贍行之貧,及行顯遇,常思報之。一日拜謁云︰「兒子殺人,即就誅矣,況師帝王雅重,乞奏減死,以供母之殘齡!」如是泣涕者數四,行曰︰「國家刑憲,豈有論請而得免耶﹖」命侍僧給與若干錢物,任去別圖。媼戟手曼駕曰︰「我居鄰周給迭互, 褓間抱乳汝。長成,何忘此惠耶﹖」行心慈愛,終夕不樂。於是運算畢,召淨人戒之曰︰「汝曹挈布囊於某坊閑靜地,午時坐伺,得生類投囊,速歸。」明日,果有猳彘引豚七箇,淨人分頭驅逐,猳母走矣,得豚而歸。行已備巨瓮,逐一入之,閉蓋,以六乙泥封口,誦胡語數契而止。投明,中官下詔入問云︰「司天監奏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見,何耶﹖」對曰︰「昔後魏曾失熒惑星,至今帝車不見。此則天將大儆於陛下也。夫匹夫匹婦不得其所,猶隕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切者其在葬枯骨乎!釋門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見,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依之。其夜占奏北斗一星見,七夜復初,其術不可測也。又開元中嘗旱甚,帝令祈雨,曰︰「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敕令中官同於內庫中偏視之,皆言弗類。數日後指一古鑑,鼻盤龍,喜曰︰「此真龍也。」乃將入壇場,一日而雨。其異術通感為若此也。

玄宗在大明宮,從容密問社稷吉凶并祚運終畢事,行對以他語。帝詢之不已,遂曰︰「陛下當有萬里之行。」又曰︰「社稷畢得終吉。」帝大悅。復遺帝一金合子,形若彈丸,內貯物,撼必有聲,發之不得,云︰「有急則開。」帝幸蜀,倉黃都忘斯事,及到成都,忽憶啟之,則藥分中當歸也。帝曰︰「伊藥產於此,師知朕違難至蜀當歸也。」復見萬里橋,曰︰「一行之言,信其神矣。」命中官焚香祝之,乃告謝也。及昭宗初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為梁滅,終行之言「社稷畢得終吉」也。

開元十五年九月於華嚴寺疾篤,將輿病入辭,小間而止。玄宗此夜夢瞰居,見繩紙隔開扇,曉而驗問,一如所睹。乃詔京城名德致大道場,為行祈福,危疾微愈。其寵愛如是。十月八日隨駕幸新豐,身無諸患,口無一言,忽然浴香水換衣,趺坐正念,怡然示滅。一云︰辭告玄宗後,自駕前東來嵩山謁禮本師,即寂也。時河南尹裴寬正謁寂,寂云︰「有少事,未暇與大尹款話。且請踟躕休息也。」寬乃屏從人,止於旁室,伺寂何為。見潔淨正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斯須,叩門連聲云︰「天師一行和尚至。」(僧號「天師」,始見於此,言天子師也。)行入,頗忽切之狀,禮寂之足,附耳密語,其貌愈恭。寂但頷應曰︰「無不可者。」語訖又禮,禮語者三,寂唯言「是是,無不可者。」行語訖,降階入南室,自閉其戶。寂乃徐召侍者曰︰「速聲鐘,一行已滅度。」左右疾走視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絕。四眾弟子悲號沸渭,撼動山谷,乃停神於罔極寺。自終及葬,凡經三七日爪甲不變,髭髮更長,形色怡悅,時眾驚異。帝覽奏悲愴曰︰「師捨朕,深用哀慕!」喪事官供,詔葬于銅人原,諡曰「大慧師」。御撰塔銘,天下釋子榮之。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一九一;《釋門正統》卷八;春日禮智《一行傳研究》;長部和雄《一行師研究》;蔣維喬編譯《中國佛教史》卷二。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三寶所歸無虛

子題:調達、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三逆、闡提、阿闍世二逆、黑繩地獄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如上所列,審能護者。提婆出家,本歸三寶,何造三逆,入阿鼻中?』答:『夫言救者,救於可救;惡深罪定,是以叵救。』問:『若罪叵救,無罪未須,何須能救?』答:『調達初歸三寶,心不真實,常求名利,自號為佛,有競化過。雖有神力,息機不救。故經有說,解心能改,志性未回,終名拔濟;如此之人,不名闡提。又如闍王造逆入獄,以歸深信,阿鼻罪滅,轉在黑繩,如在人中七日受盡。又調達雖在阿鼻,以本歸心,受苦亦微,有時暫息;故知三寶所歸無虛。』」  濟緣記釋云:「引問中,初問,上二句躡前;提下,正難。婆達多,此翻天熱,生時諸天心熱故。三逆者: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打殺蓮華色尼,即殺阿羅漢。將教闍王殺逆為三者非。生入阿鼻一劫受苦,是則三歸不能護之也。答中,以其難救,故所不救。次問,有罪不救,無罪不須;救義安在?答中,初約不救釋。息機謂不施用也。故下,次約能救釋,又二,初約開解釋。解心改者,了知正道故;志未回者,猶行邪行故。闡提此云無信。又下,二約轉業釋。阿闍世此云未生怨;囚殺父母,造二逆,後於佛所懺悔受歸,轉阿鼻一劫之長,為黑繩七日之短。俱舍疏云,先以黑繩拼量支體,後方斬鋸,故以為號。調達亦爾,雖不能易處,亦由歸佛力故,苦微有間。如報恩經中,佛令阿難往獄問之;調達云,我在此得樂。然此小教;且據實論;若約大乘,莫非權行,經云,示現三毒及邪見等是也。」(業疏記卷一○‧一○‧一四)


三衣敬護

亦名:袈裟敬護

子題:袈裟六年一替、稠人、大衣著用法有四、摙、坐具、大衣不許作務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十誦云,護三衣如自皮,著大衣者,不得摙土石草木雜使。」(隨機羯磨卷下‧一‧一六)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文云護三衣如皮下,明行護也。即第十門義(敬護受用)。以輕賤故,非分破裂。出家為道,乃多營衣,非本望故。理須將護,不妄揩突。律中奔車逸馬,稠人刺棘,並令自持,無有陵犯,意可見也。凡作袈裟六年一替,必中改換,如三十說。敬如塔想,深有致也,以同佛衣,誰敢輕慢?」  濟緣記釋云:「稠人謂多人處。」(業疏記卷一八‧一九‧一八)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十誦,護三衣如自皮,缽如眼目。著大衣者,不得摙木石土草,掃地敷臥具坐具等。不得腳躡,敷坐臥上,儭身著。若入聚落,不得曳衣,去村遠揲著肩上。近村有池汪水,洗手腳已,若無者,取草木拭塵土,然後著衣紐而入。若逢奔車逸馬,當在上風避。若有泥棘道迮者,不得揩突,門小側身,下者曲身。治病經,懺重罪者,脫僧伽梨,著安陀會,供僧苦役,乃至掃塔除糞,經八百日滿已,著僧伽梨入塔觀像等。」  資持記釋云:「敬護中,十誦,初通明三衣敬護之心。著下,別示大衣著用方法有四:初制作務;不得腳躡下,次制汙觸;若入下,三﹑明入聚;若逢下,四﹑明過避。,力展反,謂擔運也。坐具謂床凳坐褥等。昔人謂或著大衣,不得敷尼師壇,迷名故也。壇經,明阿難結集時,迦葉尊者披僧伽梨,捉尼師壇,至阿難前,敷尼師壇禮阿難等,斯為明據,幸無疑焉。曳謂拖曳。上風避者,恐塵坌故。泥棘謂泥塗棘刺。治病經,即明大衣不許作務此經開懺重苦役,觀像即化教中取相懺也。(事鈔記卷三○‧三七‧七)


不受食戒受食法六種

亦名:受食法六種、六種受食法

子題:器食相對受食法、身心相對受食法、單心無對受食法、連絆觸礙受食法、心境相當受食法、非心境受食法、滿茶邏、淨人受食三法、比丘受食三法、食無七過、食無八患、八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六明受食法。一、器食相對〔受食法〕了論,至邊三種:一﹑至身邊,謂以物置比丘手中。二﹑至物邊,謂俗人擔物,令比丘自取,手至物邊。三﹑至器邊,以器貯物,授與比丘,但捉器受並得。二、身心相對〔受食法〕。一﹑身受非心。心緣他事,但申缽受。二﹑心受非身。施主置食而去,但作意受。毗尼母云,以嫌比丘故,置食捨地,佛言,離手已,是與竟。若準僧祇,口加三受。三﹑身心平等(正意仰手而受)。非所遮。若已足食竟,不作殘食法,不成受。四﹑非身心受。比丘與施主先相領當,中前緣事,不得對面;便畫地作相,後置食於中。或入定,或禮佛誦經,身心不關,故並成受。三、單心無對受〔食法〕。僧祇,邪見人不與比丘食。當〔作〕滿茶邏規地作相;若葉蔽缽下時,口云:受!受!受!前畜寶戒,俗人寶器不得捉;下食時,亦云受受受,大同。明了十誦亦同,不相解等同之。五分,火燒馬屋,送食置地亦爾。僧祇,若眠與食,不覺者不成;若不欲自食,自捉與淨人。四、連絆觸礙〔受食法〕者。僧祇,若繩連器物,相連不斷,與比丘者,成受,非威儀。乃至淨人樹上搖果,比丘以衣缽承取,或以手腳口下果時觸枝葉者,更生心言受受。善見,繩繫不成受,以無口加故。僧祇,若如上成受,非威儀。四分,若遙過物,與者、受者,俱知中間無觸礙,得墮手中者得。……五、心境相當受〔食法〕。淨人作三法,比丘作三法,食無七過等。廣如四藥法中。六、非心境受〔食法〕。如上乞食自取儉開等緣,不勞心境自取無罪。」資持記釋云:「三單心者。……僧祇中,初引邪見緣。彼因登瞿國是邊地邪見,嫌比丘故,不親授食。當下,應有『作』字。滿茶邏,此云壇規圓也。口云三受,以替手法。……四中,僧祇,初明繩連。彼因蘭若比丘入井抒水。時到,恐水還滿,就井中食。令淨人盛食器中,繩繫懸下。比丘一手挽繩,一手承之,作言:受!受!非儀犯吉。乃至下,明遙擲。善見下,會異。……五中淨人三法:一﹑火淨,二﹑別藥體,三﹑施心授與。比丘三法:一﹑仰手受,二﹑或加記識,三﹑分體分。〔食無〕七過:一﹑內宿,二﹑內煮,三﹑自煮,四﹑惡觸,五﹑殘宿,六﹑未手受,七﹑受已停過須臾。準下,更有手受已變動,謂之八患。六中,言非心者,由不對境,直爾自取,故無受心。如上,即僧祇多論取石上故(殘)食,儉開即本宗八事。」(事鈔記卷二四‧一二‧一五)


不懺舉法并解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不懺舉并解者,罪從緣生,生便有業,招集增漏,偏非道務。今冒染大度,罪福本空,心同俗染,未思洗蕩。捨棄眾外,義同不足。後乃懺伏,更作法收。」濟緣記釋云:「罪從緣生,緣即心境。緣生雖空,生則成業,業必感報。雖學大教,言行相違,故云冒染。梵網云,口雖說空,行在有中是也。今世,多墮此見,但知心空,不知心有。諸大乘經,皆談二諦。若專空寂,空則非空。縱使空空,還成偏計。智者云,業性雖空,果報不失。是知玅(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因筆斯文,略言大要。」(業疏記卷三‧二七‧一九)


不足數伽論三人

子題:不足數癡鈍人、癡鈍人、愚相有五、五迷、不解律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伽論有三:一﹑者重病人;二﹑邊地人,即四分中邊不解,兩不成捨;三﹑癡鈍人。用此滿眾,俱不成就。今約癡鈍,事義須知。夫羯磨者,為通和忍,隨文解意,則非愚限。故即世行事,秖論身足,及問是非,渺同河漢。今出愚相,略有五焉:誦文合眼,恐有停延,緣入非違,傍無人覺,此一迷也。或同誦一法,前後無乖,文相能所,不識彼我,此二迷也。或約文謹攝,深練自他,增減乖務,事法錯濫,不召令住,此三迷也。或文句乃明,牒事不濫,人有別緣,是非通默,此四迷也。或人法乃具,事局界境,成否冥然,端拱送忍,此五迷也。觀此五迷,深明四法,微為弘獎,僅涉僧倫,齊五所收,義歸不足。至於隨法明非,非如霧結,自非博觀,餘復何論?」(業疏記卷四‧三四‧七)

行事鈔‧足數眾相篇:「重病人者,由心昏沈,不樂,無情緣法。邊地人者,言不領當。中國之人,亦不足邊。必後知語,二通相足。癡鈍人者,不知言義,未了是非,則非斷割之匠;必言解羯磨,齊文而已,亦開成足。」資持記釋云:「伽論三人。初重病,顯相,必約神昏。……癡鈍中,初示不足意,即不解律人。如經論宗及餘雜學,不霑律部,並在此收。縱稱學律,時過學肆,不了綱緣,都迷成敗,趨時附勢,濫豫人師,自謂精英,實同癡鈍。故業疏所解,廣列五迷,今為引之,宜乎自省。彼云,誦文合眼,恐有停延,緣入非違,傍無人覺,此一迷也。總示四法,都不檢校。或同誦一法,前後無乖,文相能所,不識彼我,此二迷也。此謂迷法。或約文謹攝,深練自他,增減乖務,事法錯濫,不召令住,此三迷也。謂迷事也。或文句乃明,牒事非濫,人有別緣,是非通默,此四迷也。即迷人也。或人法乃具,事局界境,成否冥然,端拱送忍,此五迷也。此迷界也。觀此五迷,深明四法,微為弘獎,僅涉僧倫,齊五所收,義歸不足。四法即人法事界。必言等者,言謂羯磨言義。齊字去呼。如臨說戒,止解一白言相始終,即足說戒一席之數。以人難具美,恐法事廢闕,微通此類耳。」事鈔記卷四‧三二‧八)


不非時食十利

亦名:不受非時飲食十利、持非時食戒十利

資持記‧釋頭陀篇:「食後不受非時飲食有十利:一﹑不多食,二﹑不滿食,三﹑不貪美味,四﹑少所求欲,五﹑少妨患,六﹑少疾病,七﹑易滿,八﹑易養,九﹑知足,十﹑誦身不疲極。(事鈔記卷三六‧二五‧五)(請參閱『非時食戒制意』六五三上)


世禪雖經上界終還生死

亦名:鬱頭藍上極非想還沈阿鼻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若修世,緣色緣心,雖經上界,終還生死,未有出期。如鬱頭藍,上極非想,還沈阿鼻;後作飛貍,佛記無出。」濟緣記釋云:「世四空定也。緣色故生色界,緣心故生無色界。如鬱頭緣者,具云鬱頭藍弗,坐得非非想定,嘗於林下水際修之,為魚鳥所喧,發起瞋毒,欲害魚鳥。以定力故,生無色界非非想天;以瞋害故,彼天壽終,墮飛貍中,能飛空搦禽,入水取魚以食之。」(業疏記卷一一‧九‧一八)


乞縷使非親織師戒開緣

亦名:使非親織戒開緣、自乞縷使非親織戒開緣

含註戒本‧三十捨墮法:「不犯者,二俱親里;若自織作缽囊、革屣囊、鍼氈、帶、腰帶、帽、[袖-由+末]、攝熱巾、裹革屣巾者,得也。」(含註戒本卷上‧三二‧五)


二師教誡法

子題:教授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僧祇云,日別三時,教三藏教法。不能廣者,下至略知戒經輕重,陰界入義。若受經時,共誦時,坐時,即教授。若不爾者,下至云莫放逸。」(事鈔記卷一○‧二○‧七)


二持約法優劣

子題:威儀戒、護根戒、定共戒、道共戒、外凡假名僧戒、假名僧、內凡和合僧戒、和合僧、聖人真實僧戒、真實僧

行事鈔‧持犯方軌篇:「約法而言,四種不同:一﹑威儀戒,二﹑護根戒,三﹑定共戒,四﹑道共戒。初一外凡假名僧戒,中二內凡和合僧戒,後一聖人真實僧戒。德行優劣,三品殊異。持威儀弱,護根持勝,以制心故,乃至道共為勝。」  資持記釋云:「約法中,初科,威儀〔戒〕者,隨境別護,禁身口故;護根〔戒〕者,通攝六根,制於心故;定共〔戒〕,與定俱發故;道共〔戒〕,斷惑證道,同時得故。上二散業,三是定業,四無漏業。據戒唯有三位,上二並得別脫,但約內外兩凡,麤細分之。威儀通凡聖,道共唯局聖。中二相望,通局可知。次科,初以四戒,配對三位:(外凡假名僧戒)外凡散修事觀,未緣諦理,無實德故,名為,即五停心、總別相念,及薄地凡夫也;(內凡和合僧戒)內凡多在定心,緣四諦境,分見真理,名和合,即煖、頂、忍、世第一也;(聖人真實僧戒)初果已去,證真諦理,號真實僧。德下,次約三位,顯示優劣。初劣後勝,中二兩通。乃至者,略於定共。內凡兩戒,復須分之。」(事鈔記卷二六‧二七‧一五)


五戒中制飲酒戒意

子題:酒有三十五失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多論中,四是實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結戒者,由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迦葉佛時,有優婆塞飲酒故,婬他婦、盜雞、殺人、問答云吾不作也。又能作四逆,唯不破僧。又得亂報。失一切善業。由多緣故,與性戒罪同例。智論酒有三十五失。」

濟緣記釋云:「實即性惡。所下,別釋。以遮戒無量,唯酒同結,故特示之。初徵。由下,次釋。有四意:初意引緣。婬他婦是邪行,盜雞,殺人,答吾不作即妄語。又能下,即次意。不破僧者,以立邪三寶,須自作佛;若飲酒者,人不信故。又得下,即第三意。論云雖非宿業,有狂亂報。失下,即第四意。論云,廢失正業,坐誦經,佐助眾事故。由多下,總結。智論十五失:現財空竭,眾病之門,[鬥@斲]諍之本,[仁-二+果]露無恥,醜名惡聲,覆沒智慧,所得散失,伏匿盡說,事業不成,醉為愁本醉中多失,醒後憂愁,自力轉少,身色漸壞,不知敬父,不知敬母,不敬沙門異道沙門,不敬婆羅門,不敬尊長,不知敬佛,不知敬法,不知敬僧,朋黨惡人,疏遠賢善,作破戒人,無有慚愧,不守六情,縱色放逸,人所憎惡,眾所擯棄,行不善法,棄捨善法,人不信用,遠離涅槃,種狂癡緣,死墮惡道,當來狂騃。已上三十五句,每句一種,有云三十六者非。(業疏記卷一○‧三二‧一七)


佛不受請意

戒本疏‧三十捨墮法:「所以如來不受請者,多論五意:一﹑為入寂室故,二﹑為諸天說法故,三﹑看病比丘故,四﹑為結戒故,五﹑為看房舍臥具故。比丘行後,知佛行房,必自肅慎,不令非法;又欲斷賊盜,知佛行房,不起惡故。」行宗記釋云:「佛不受請中,多論五意,且據大分為言;然經律中,如來亦多受請。寂室即坐處,比丘俱出,宜入故。二﹑中,比丘在寺,諸天不下故。三﹑佛親看病,以福勝故。四﹑、五﹑二意,即今戒緣(不揲坐具戒)。五﹑中,復有兩意,初令弟子肅慎,謂諸比丘知出行後,佛必行房,先自摒淨故。又下,二令竊盜息念,以佛在寺,躬自巡行故。(戒疏記卷一一‧七五‧四)


佛制比丘相敬之意

亦名:比丘相敬之意

子題:相敬為除慢法、三鳥獸相恭敬法、鵽鳥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所以敬者為除慢法故。四分中,由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訶責已,告言,汝謂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耶?諸比丘言各不定,或云十二頭陀者、大姓、多聞、法師、持律、師等。佛言,汝等各各長慢,故作是語。廣說三鳥獸相恭敬法。便說偈言:『其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隨法訓。汝等於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上座,迎逆問訊。」資持記釋云:「四分下,引釋,文出房舍犍度,彼云,爾時佛從王舍城,與諸比丘,人間遊行,詣毗舍離。時六群先往取房,為和尚親厚等。時舍利弗、目犍連後至,不得房宿,臥埵上,因集眾訶誡,如鈔所引。初引佛問;諸下,眾答;佛下,訶責,即見制意;廣下,引緣。彼云,過去有三親厚,象、獼猴、鵽,當刮反。爾雅注云,大如鴿,亦言鳩,或言雀。依一尼拘律樹,彼作是念,我等共住,不應不興恭敬。互相問言,憶事近遠。象言,我憶小時,此樹觸我臍;猴言,我憶此樹,舉手及頭;鳥言,我憶雪山右面,有大尼拘律樹,我於彼食果,來此便出,即生此樹。時象即以猴置頭上,猴以鳥置肩上,遊行村聚。說偈如鈔。上句行敬,次句顯益,三即現報,四是後果。汝下,勸依。自下,立制。今時僧眾,不別尊卑,宿德晚生,互相作禮;受戒徒分時分,坐夏空數淺深。堪嗟世薄情浮,深痛律崩法壞。有心弘護,宜切依承。」(事鈔記卷三七‧三‧一七)


佛磔手

亦名:磔手、一磔手、[打-丁+桀]手

子題:張磔、中人三[打-丁+桀]手長、姬周尺斗為定、佛[打-丁+桀]手依五分二尺為定、律曆、唐尺但加周尺二寸、周尺秤斗、唐尺秤斗、尺秤多別、南吳尺、姬周尺、唐尺、山東尺、羅柯尺、衡、量、藥秤、忽、一忽、絲、一絲、毫、一毫、釐、一釐、分、一分、寸、一寸、尺、一尺、丈、一丈、引、一引、步畝、一畝、頃、一頃、晉、魏、關輔、[打-丁+桀]

戒本疏‧十三僧殘法:「佛磔手者,磔,謂張磔,可從石也。今有從手從足,俗字耳。」行宗記釋云:「張磔者,謂以大母指,與中指張開,相去之間。今下,點非。以律本中,多從手作。」(戒疏記卷八‧五八‧一○)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總引諸異)佛[打-丁+桀]手尺量不定。今總會諸部,校勘是非。僧祇,佛[打-丁+桀]手長二尺四寸。明了論同之。善見云中人三[打-丁+桀]手長,佛一[打-丁+桀]手。多論云,佛一[打-丁+桀]手,凡人一肘半。五分,佛[打-丁+桀]手長二尺。已上通明尺寸分量不定者,由翻經有南北二國,三藏生處不同,故致多別,各相矛盾。(二、約義去取)(一﹑判定)今以義約。佛在人倍人,身量同爾。此震旦國法,尺寸隨俗不同。而用律曆定勘,則以姬周尺斗為定;通古共遵,百王不易。故隋煬帝立斗尺秤,準古立樣;余親見之。唐朝御宇;任世兩用,不違古典。故唐令云,尺者,以尺二寸為尺;斗秤二種,例準增加。準論以言,此方人長八尺,佛則丈六。以此為率,佛[打-丁+桀]手依五分二尺為定;當律無文,可以用之。……(二﹑斥濫)即大國唐朝,文軌無二。及論用尺,五種不同;必以姬周尺秤以定。官市衡量,無事不平。此則閻浮通用,豈止姬周古法?乃至缽量,三斗為上,下者斗半。以文校勘;尺秤依古,彌彰上言。故今藥秤,古法不改。六尺為步,忽絲為先。如是準酌,想定綱旨。余曾遊晉魏,及以關輔;諸方律肆,每必預筵;至論尺斗廢興,並未霑述。故即刪補(補闕),反光九代。(三、正示數量)今用五分尺寸。即以為率,廣(長)二丈四尺,長(廣)一丈四尺也。善見云,皆謂明內為言。僧祇,邊壁高一丈二尺。」資持記釋云:「勘尺量中,初文為三,初通標。僧下二正引。僧祇了論數同。善見即三尺。多論肘半,二尺七寸也。五分是今所取。已下,三出所以。有二,一譯處異,二譯人異。聞見不同,各據所見故。南即揚都,北指京洛;又東晉、宋、齊、梁、陳相繼為南朝,後魏、後周、隋謂之北朝。僧祇,東晉佛陀羅與法顯譯;了論,陳真諦譯;善見,南齊僧伽跋陀羅譯;多論失譯,獲本西蜀;五分,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譯;其間生、顯是華人,餘並梵僧;故云生處不同也。矛即鏘戈,盾謂旁牌。韓子云,宋人有賣矛盾於市,有買矛者云,此矛甚利,所刺皆陷;有買盾者云,此盾極堅,無能陷者。或人謂云,用子之矛,刺子之盾,如之何?因而絕對。今喻語之互違耳。次科,判定中,初標示佛量。文見了論,多論亦同。此下定尺寸,初二句通示不同。疏云,元魏撥亂,文籍焚除,無可依據,故隨世立,是也。而下,明周法可準。律曆即俗中陰陽數曆,定星辰纏度分秒無差故。姬即周姓,周乃國號。故隋下,引兩朝以證。煬帝隋第二主。準古即姬周也。唐朝即神堯受隋改號唐國。御字謂君臨宇宙也。兩用謂周唐並行,至今亦爾。唐尺但加周尺二寸,故云不違古也。唐令即唐朝律令,魏徵撰,二十卷。十寸為,五斤為,三升三合等為加二寸,斗秤增兩倍。準下,示所取。論即多了二論。此方據南洲也。八尺之人,可張一尺;佛身既倍,明知二尺;方彰五分所譯無差,故為今取矣。率字,戒疏音律;率猶算也。……(斥濫)舉證有四,初據時用,上二句敘國法大同。文謂文章,軌即制度。及下明尺秤多別。五種者,舊云南吳尺短周二寸姬周尺十寸為定唐尺加周二寸,尺二為尺山東尺加唐二寸,尺四為尺;潞州羅柯尺加山東二寸,尺六為尺。國家不禁,致此多別。至於公用,還準周尺,故云必以等謂秤之斤兩,即尺之分寸。今朝私用周尺,公用唐尺。此下,推其本始。通閻浮者,顯是輪王之舊法耳。乃下,準缽量以律。斗量,正用姬周;則尺秤從周,不足疑慮,故云以文等也。疏釋缽量文云,姚秦時政,用古未訛,故此翻文,頗有通允,是也。故下,明存古。藥秤,即今世中五斤秤也。六下,示本立法。孫子算經云,數之始起為即蠶口初出也,十忽為,十絲為,十毫為,十釐為,十分為,十寸為,十尺為,十丈為,六尺為,二百四十步為,百畝為。如下,結告。斥闕略中,即河東,即相部,關輔即關中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中京兆,共輔長安廢興,即如前用舍。刪補字傳誤;累得古本,並云補闕。古今傳講,既無霑述,豈得有刪?準古為定。此明從古未論,方今考定,則垂範後昆,光逾前代矣。正示中,廣長字寫互;比對戒本及疏,迴易讀之。次引善見示量法。下引僧祇明豎量,使有分齊;必過此外,應非正犯。」事鈔記卷一九‧一九‧六)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打-丁+桀],吒革反。謂展大母指與中指相去也,此字應法[打-丁+桀]字,才邊桀也。足邊桀者,此字也,癡革反。謂足一舉為磔,二舉為步。二義各別。……諸部論[打-丁+桀]不定。今依五分,佛一[打-丁+桀]手長二尺。準唐尺者,則一尺六寸七分彊;此用二尺為[打-丁+桀]手,準姬周尺也。此通陰陽諸國常準不改即唐令云,尺者用一尺二寸為尺;但隨流俗,則不定量。就此唐國用尺,則有五六種不同。明了論云,人長八尺,佛則倍之丈六是也。故廣引正證,知尺大小。

資持記釋云:「應法謂合字書。若準戒疏,從石為正,即訓張也。足下,點非。佛一[打-丁+桀]長二尺,二[打-丁+桀]即四尺;廣[打-丁+桀]半即三尺。……周尺一尺二寸,為唐一尺;七寸二分為六寸;所餘八分,為唐七分不啻,故云強也。」(事鈔記卷三一‧一‧五)(請參閱附錄四『周尺考』二八○頁)


作骨牙角鍼筒戒開緣

亦名:牙角針筒戒開緣

子題:眼鎞、鏢、錫杖[矛*贊]飾、傘蓋子、斗頭鏢、如意、玦鈕、匕、鉤衣[金*刮]、眼藥錍、揥齒物、摘齒物、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不犯者,若銅、鐵、鉛錫、鑞、竹、木、葦、舍羅草,用作鍼筒;若以牙角作錫杖頭鏢 子管反、傘蓋子斗頭鏢、纏蓋斗;若作曲鉤、刮舌刀、如意、玦鈕、匕、杓、鉤衣[金*刮]、、刮汗刀、揥齒物、挑耳鎞、鎮、熏鼻筒,一切不犯。」資持記釋云:「不犯中,初明諸物作筒,非牙角故。若下,次明牙角非作筒故,總十七物,律文並以若字間之。一﹑錫杖頭及鏢[矛*贊]。音飄,或去呼,刀劍鞘下飾,今謂錫杖[矛*贊]也。傘下六字,一事二物。指歸云,傘蓋子,即傘莖上簦柄。斗頭,亦傘上仰承斗,以牙角飾也。寄歸傳說西國僧多自持小傘故。四﹑纏蓋斗,未詳何物。七﹑如意,即爪杖用以搔痒。八﹑玦鈕,音決,謂環不相連。二衣篇云,以衣繞身訖,用帶圍繞收束之也。九﹑即匙。十一﹑鉤衣[金*刮],音滑,謂鈕中橫鉤。十二﹑律云眼藥錍。十四﹑,宅歷反,律正作。十六﹑,即坐時鎮頂用也。」(事鈔記卷二五‧二九‧二)


供養五種有德生現世福

亦名:請五種有德生現世福

子題:入見諦、大盡智、滅定人、緣四無量、行無諍、諍有三種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多論云,以請舍利弗迦葉等,能與現世福:一﹑入見諦,二﹑大盡智者,三﹑入滅定人,四﹑緣四無量,五﹑行無諍者。各出其相,廣如論引。」行宗記釋云:「多論明所請之德,略提名數,指廣如論,今提注之。一、入見諦。今證見諦。無始邪見,皆悉無餘,不壞信見,今始成就。見有二種,邪見所斷,此見即惑;信見所成,此見即智。諦謂真理,由智證真,故云見諦。入即是證,即初果也。二、大盡智。今得盡智,無始癡愛慢三垢永盡,盡即是滅,滅即滅諦涅槃能證之智,名為盡智。此即斷盡思惑無學果人。三、定人。論出三意,若出滅定,亦令眾生得現世福;又云,從滅定出,正似從泥洹中來故;又云,若入滅定,必次第入無所有處,乃至初,遍遊諸,功力深故。四、緣四無量。謂心緣無邊眾生,拔苦與樂,益物深廣故,謂慈悲喜捨也。五行無諍諍有三種:一﹑ 煩惱諍,二﹑五陰諍,三﹑[鬥@斲]諍。一切羅漢,煩惱諍盡,五陰有餘故未盡,有此五陰,能發人諍;唯無諍三昧,能滅此諍。餘聖但自無諍,若無諍羅漢,能令彼此無諍。論文五種,並以生現世福別別結之。據論,前二諸聖通具,身子目連必應高勝,後三別德,時或有之。」(戒疏記卷一四‧二一‧一二)


修善法

亦名:生善道之法

含註戒本‧十三僧殘法:「樂閑靜處,時到乞食,著糞掃衣,作餘食法不食,一坐食,一摶食,塚間坐,樹下坐,常坐,隨坐,持三衣;唄匿;多聞;能說法;持毗尼;。是也。」(含註戒本卷上‧一○‧七)

戒本疏‧十三僧殘法:「修善法者,謂頭陀等相,並生善道之法也。註解中分六位:初舉頭陀,明節儉法;二﹑舉唄匿,明稱讚法;三﹑舉多聞,明廣見法;四﹑舉說法,明開智法;五﹑舉持律,明奉行法;六﹑舉,明剋道法。」行宗記釋云:「修善註中,初科。六位,統收善法。束六為二,不出解行;或復為三,即是三學。」(戒疏記卷八‧三七‧一九)


僧制非法

亦名:非法僧制

子題:賕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一、總列諸過)寺別立制,多不依教。飲酒醉亂,輕欺上下者。罰錢及米,或賒貨賕,當時同和,後便違拒不肯輸送,因茲犯重;或行杖罰枷禁鉗鎖;或奪財帛以用供眾;或苦役治地、斬伐草木、鉏禾收刈,或周年苦役;或因遇失奪,便令倍償。或作破戒之制,年別依次鉏禾刈穀,若分僧食及以僧物,科索酒肉,媒嫁淨人,賣買奴婢及餘畜產;或造順俗之制,犯重囚禁,遭赦得免,或自貨賕,方便得脫,或奪賊物,因利求利;或非法之制,有過罪者,露立僧中,伏地吹灰,對僧杖罰。如是眾例,皆非聖旨。(二、推釋所以)(一﹑正示非法)良由綱維(即眾首)不依法網,同和而作,惡業深纏,永無改悔。眾主有力,非法伴多,如法比丘,像末又少,縱有三五,伴勢無施。故佛預知有不令同法,如後引之。(二﹑引證如法)僧祇云,若作非法制者,應訶令止;不者,當說如法欲已,起去。若眾中有力者不聽,當語旁人言,此非法制,止得三人;不得趣爾而作,應知識邊作。若不得者,說見不欲,與護心相;應云,彼自有業行,何關我事,如失火燒舍,脫身便罷。毗尼母云,見眾非法事,獨不須諫,應作默然;如上說。」資持記釋云:「大科第二,非法中,總列分三,初二句總標。飲下,二列相,初列諸非治,或作下,二明三種非制。初中,飲酒等者,示所犯過。罰錢下,列能治法。大分五種。初罰財物,亦財寶,輸即盡也。雖非法制,以先同和,不送成重。餘四可解。周年苦役一句,連屬上文為一種。鉏,墾;刈,割也。次列三種制者,同今眾院規繩之類,初破戒制中。所列多相,並律明禁,反立為制。鉏刈即犯掘壞,分僧食即盜常住,賣買等即畜不淨物,自餘可知。即今眾不知戒相,普集僧眾,擇菜造食,舉世盛傳,矜為正則。流弊斯久,孰為改之?科索,謂率斂也。畜即生口,產謂田土。順俗制中三種。赦即放也;俗王普赦,僧取為制。貨賕得脫者,效俗贖刑。因利求利者,失少奪多也。非法制中亦三。露立即[仁-二+果]身。吹灰謂吹地灰塵。如是下,三通結。」(事鈔記卷七‧三四‧九)


僧眾大小約夏分位

子題:下座、中座、上座、耆舊長老、長老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毗尼母云,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門國王之所尊敬,是耆舊長老。」

資持記釋云:「母論四名,局據夏限;若如五分,取上無人,隨時受稱,則通大小。今時眾,無論老小,例稱上座;不知孰為下座乎?(事鈔記卷三七‧二一‧一四)


僧祇食法造受如非

亦名:大眾食法造受如非、常住食法造受如非、僧食造受如非

子題:平等與僧食無高下、一斛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薩婆多云,僧祇食法,隨處有人多少,應有常限;計僧料食,一日幾許,得周一年;若一日一斛得周年者,應以一斛為限。若減一斛,名盜僧祇,應得者失此食故。增出一斛,亦盜僧祇,即令僧祇斷絕不續。既有常限,隨其多少,一切無遮,隨僧多少,皆共食之;若人少有餘長者,留至明日,次第先行;如是法者,一切無過。應是儉時,故法令一定。行僧餅,錯得一番,不還僧者,即犯盜罪。僧祇云,若行食時,滿杓與上座者,上座應斟量,得遍當取,不得偏饒上座;若沙彌淨人偏與本師大德者,知事人語言,平等與僧食無高下也。五百問云,上座貪心偏食僧食,犯墮;不病稱病索好食,得者犯重。餘僧食難消,如僧護等經說之。」資持記釋云:「造受中,多論,前段明造,初明常限。趣舉一斛以示其相;十斗,今所謂一石也。若減下,明增減。兩結盜罪,並約知事。既下,明人多少。多則均之,少則留之。注決論文,豐必不爾。次若下,明受須均等。不得過分。下引律論,意亦同之。論中偏食,彼約眾僧偏與故輕。不病索食,正入盜科,兼復妄語,理得二罪。餘下,指經。彼說迦葉佛時比丘,為僧上座;不能誦,不解戒律;飽食熟睡,但能論說無益之語,精餚供養,先僧飲食;以是因緣,入地獄中作大肉瓮,火燒受苦,至今不息,彼經事廣,須者尋之。今時眾主,多有斯過;雖傳經律,不識因果;別修異饌,對眾獨餐,縱恣貪心,侵虧常住。豈念違於佛教,傷彼眾情?著少頃之甘肥,為長夜之苦楚。深嗟鄙吝,知復何心。」(事鈔記卷七‧四四‧一二)


八正道

亦名:聖道、八正真

子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濟緣記‧釋疏序:「一﹑者正見四諦分明故。二﹑正思惟思惟發動覺知,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除四邪命,攝口業 ,住正語中故。四﹑正業除身邪業,住清淨正身業故。五﹑正命除三業中五邪命,住清淨正命故。六﹑正精進勤精進修涅槃道故。七﹑正念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八﹑正定入諸 定故。此八通名正道,出世正業,簡邪行故;亦名聖道,四聖所修,簡凡位故。準下疏云:語、業、命三,是其道戒;念、定、方便,義方便即是精進;正思及見,此為慧觀。」(業疏記卷一‧三‧五)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法相辭典(朱芾煌)]
正覺山

西域記八卷十六頁云:伽邪迦葉波事火東,渡大河,至缽羅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覺山。如來將證正覺,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覺也。)如來勤求六歲,未成正覺;後捨苦行,示受乳糜。行自東北,遊目此山,有懷幽寂,欲證正覺。自東北岡,登以至頂。地既震動;山又傾搖。山神惶懼告菩薩曰:此山者非成正覺之福地也。若止於此,入金剛定;地當震陷,山亦傾覆。菩薩下自西南,山半崖中;背巖面澗,有大石室。菩薩即之,加趺坐焉。地又震動,山復傾搖。時淨居天空中唱曰:此非如來成正覺處。自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處不遠,有卑缽羅樹,下有金剛座,去來諸佛,咸於此座而成正覺。願當就彼。菩薩方起,室中龍曰:斯室清勝,可以證聖。唯願慈悲,勿有遺棄。菩薩既知非取證所;為遂龍意,留影而去。(影在昔日,賢愚咸睹。洎於今時,或有得見也。)諸天前導,往菩提樹。逮乎無憂王之興也,菩薩登山上下之跡,皆樹旌表,建窣堵波。度量雖殊,靈應莫異。或花雨空中,或光照幽谷。每歲罷安居日,異方法俗,登修供養,信宿乃還。前正覺山西南,行十四五里,至菩提樹。周垣壘磚,崇峻險固。東西長,南北狹。周五百餘步。奇樹名花,連陰接影。細沙異草,彌漫綠被。正門東闢,對尼連河。南門接大花池。西阨險固。北門通大伽藍。壖垣內地,聖跡相鄰。或窣堵波,或復精舍,并贍部洲諸國君王大臣豪族,欽承遺教,建以記焉。


如來受乳糜及麥蜜處

西域記八卷二十五頁云:憍陳如等住處東南,有窣堵波。菩薩入尼連那河沐浴之處。河側不遠,菩薩於此受食乳糜。其側窣堵波,一長者獻麥蜜處。佛在樹下,結跏趺坐,寂然宴默,受解脫樂。過七日後,方從定起。時二商主行次林外,而彼林神告商主曰:釋種太子,今在此中初證佛果,心疑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隨有奉上,獲大善利。時二商主、各持行資麥蜜奉上。世尊納受。長者獻麥側,有窣堵波。四天王奉缽處。商主既獻麥蜜;世尊思以何器受之。時四天王從四方來,各持金缽而以奉上。世尊默然而不納受。以為出家不宜此器。四天王捨金缽,奉銀缽;乃至頗胝琉璃馬瑙真珠等缽。世尊如是,皆不為受。四天王各還宮,奉持石缽,紺青映徹,重以進獻。世尊斷彼此故,而總受之。次第重壘,按為一缽。故其外則有四際焉。


香象侍母處

西域記九卷一頁云:菩提樹東、渡尼連那河、大林中有窣堵波。其北有池。香象侍母處也。如來在昔修菩薩行,為香象子。居北山中,遊此池側。其母、盲也。採藕根,汲清水;恭行孝養,與時推移。屬有一人、遊林迷路,彷徨往來,悲號慟哭。象子聞而愍焉。導之以示歸路。是人既還;遂白王曰:我知香象遊捨林藪。此奇貨也。可往捕之。王納其言,興兵往捕。是人前導。指象示王。即時兩臂墮落,若有斬截者。其王雖驚此異;仍縛象子以歸。象子既已維縶多時;而不食水草。典廄者以聞。王遂親問之。象子曰:我母盲冥,纍日飢餓。今見幽厄,詎能甘食。王愍其情也,故遂放之。其側窣堵波,前建石柱。是昔迦葉波佛於此宴坐。其側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所。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一轉語

時轉機的一語。


七宗

律宗、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宗。


三光

1.色界的第二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與光音天等三天,叫做三光。2.指星星月亮太陽。


三味

出家味、讀誦味、坐味。


三學

戒學、定學、慧學。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定即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澄心;慧即智慧,論藏之所詮,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痴。修此三學,可以由戒得定,由定發慧,最終獲得無漏道果,所以三學又名為三無漏學。


三慧

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定能生智慧。


三摩鉢底

又作三摩鉢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等,是定的一種。


三業

1.身業、口業、意業。身業即身之所作,如殺生、偷盜、邪淫、酗酒等事是;口業即口之所語,如惡口、兩舌、綺語、妄語等之言語是;意業即意之所思,如貪、瞋、痴等動念是。2.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業是良善的行為造作;惡業是惡劣的行為造作;無記業是非善非惡無可記別的作業。3.漏業、無漏業、非漏非無漏業。漏業是有煩惱的作業,可召感分段生死的果報,乃凡夫的作業;無漏業是無煩惱的作業,可召感方便有餘土的果報,乃二乘人的作業;非漏非無漏業可召感實報土的果報,乃菩薩的作業。4.順現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順現受業是此生造業此生就受果報;順生受業是此生造業要在來生才受果報;順後受業是此生造業要到二生以後才受果報。5.罪業、福業、不動業。罪業就是罪惡之業,造了罪惡之業,將會墮落到三惡道中去受苦;福業就是福德之業,造了福德之業,將來就會招感人天的福報,享受世界上的福樂;不動業是約所修的定說的,如修四定,將來就會生到色界天去,如修四無色定,將來就會生到無色界天去,在色無色界天中,享受定之樂,不為外境所動,故名不動業。


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三界九地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下起地獄,上至他化天,其中眾生,因有淫食二欲,故名欲界。下起初,上至有頂,其中眾生,雖已斷欲,尚有色身,故名色界。再上則四空天,其中眾生,並色身亦無,故名無色界。九地者:欲界彙為一地,名五趣雜居地。色界有四地,即初名離生喜樂地,二名定生喜樂地,三名離喜妙樂地,四名捨念清淨地。無色界有四地,即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合為九地。


三禪

色界的第三天,因此天的天人定深妙,人人身心快樂,又因此天的快樂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為定生喜樂地。悲華經說:「身心快樂,無有疲極,譬如比丘入第三。」


三種律儀

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別解脫律儀之別解脫是戒法的別名,戒所以各別解除身口意之惡,如受五戒八戒等戒法,能生身內的善無表色,合於律儀,故名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靜慮是定的別名,行者入於定時,身中自然發出防非止惡的無表色,合於律儀,故名靜慮律儀,亦名定共戒,即與定同時共生的戒法;無漏律儀是聖者發無漏智時,身中自然具有防非止惡的無漏無表色,合於律儀,故名無漏律儀,亦名道共戒,即與道同時共生的戒法。


三種禪

小乘、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如五停心觀、四念處觀、八背捨、十一切處等,皆屬小乘;若修次第三觀,先從假入空,次從空入假,後乃雙離空假,入中道第一義觀,是名出世間;若於一法,圓觀空假中三諦,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異,是名出世間上上


三行

福行、罪行、不動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業;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惡等之惡業;不動行是四、四空處的行,也可以說是無漏解脫三昧的出世間行。


不動滅無為

生於色界第四天,滅苦樂二受粗動,所得的真如,名不動滅無為。


世間禪

三種定之一,即色界無色界的定。


丹霞燒佛

鄧州丹霞山天然師,曾到洛東慧林寺,因天寒,遂取殿中木佛,燒之取暖,院主見之呵曰:為何燒我木佛?師以仗撥灰說:吾燒取舍利。院主說:木佛那有舍利?師說:既無舍利,再取兩尊燒之。院主遂悟自性。這是破除世人執外間土木偶像為佛,不見自性佛之弊。


九地

又名九有。三界共有九地,其中欲界佔一地,其他色界和無色界各佔四地,即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以上九地,因皆貪著境界,不肯離去,所以叫做地。又因為是從有漏業因所得來的果報,所以又名九有。見下表:

三界九品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地
無所有處地
識無邊處地
空無邊處地
色界捨念清淨地
離喜妙樂地
定生喜樂地
離生喜樂地
欲界五趣雜居地


九想

又名九相,即對人的屍體作九種的觀想,以便去除人們對幻軀的留戀,以及覺知人身的不淨,為觀中的不淨觀。一、新死想,即觀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狀堪哀。二、青瘀想,即觀數日未歛,瘀紫發臭,目不忍覩,手不敢觸。三、膿血想,即觀死屍潰爛,肉腐成膿,腸胃融化,膏血欲滴。四、絳汁想,即觀腐膿再化,成為血水,處處流出,臭不可聞。五、蟲噉想,即觀腐屍日久,遍體生蛆,穿筋囓骨,身如蜂窠。六、筋纏想,即觀皮肉鑽盡,筋骨猶存,如繩束薪,得以不散。七、骨散想,即觀筋亦爛壞,骨節縱橫,零落骷髏,不成人狀。八、白骨想,即觀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九、燒灰想,即觀白骨被焚,成為灰燼,如沙如土,還歸大地。


九有情居

三界中有情樂住的地方共有九所,叫做九有情居,或九眾生居,簡稱九有,或九居,即欲界之人與六天、初天、二天、三天、四天中之無想天、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九梵

指四天的九天,即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等諸天。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ㄧˋ, [動]

1.關閉、深閉。《說文解字.門部》:「閟,閉門也。」清.段玉裁.注:「引申為凡閉之偁。」宋.文天祥〈正氣歌〉:「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明.高啟《高太史鳧藻集.卷四.南宮生傳》:「患求者眾,遂自閟,希復執筆。」

[形]

幽深的。如:「閟宮」。宋.曹勛〈驀山溪.烏龍雲洞神護紅塵外〉詞:「松露閟,紫煙深。」清.王士禎〈聖安寺僧聯句〉:「肅肅僧寮清,穆穆宮閟。」



ㄅㄨ, [名]

申時。約當午後三時至五時。一般泛指下午或黃昏。通「餔」。《廣韻.平聲.模韻》:「晡,申時。」漢.馬第伯〈封儀記〉:「早食上,晡後到天門。」《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行周跳馬出戰,自午至晡,彼此各有勝敗。」



(一)ㄆㄤˊ, [形]

1.大。《文選.司馬相如.封文》:「湛恩厖鴻,易豐也。」唐.李善.注:「厖、鴻,皆大也。」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天錫皇帝,厖臣碩輔。」

2.雜亂。如:「厖雜」。《書經.周官》:「推賢讓賢,庶官乃和,不和政厖。」唐.皮日休〈憶洞庭觀步十韻〉:「仙犬聲音古,遺民意緒厖。」



(一)ㄆㄨ, [動]

1.跌倒而伏在地上。《漢書.卷四七.梁孝王傳》:「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

2.傾倒、橫陳。唐.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或立或仆。」宋.王安石〈遊褒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ㄇㄟˋ, [名]

病。唐.劉禹錫〈謁柱山會師〉詩:「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聊齋志異.卷七.梅女》:「年十六歲,無問名者,父母憂念成痗。」

[動]

憂傷。《詩經.衛風.伯兮》:「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一)ㄇㄢˋ, [動]

1.水滿而外溢。《新唐書.卷一七六.張籍傳》:「其流波漫。」

2.蒙、覆蓋。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三.混沌燈》:「令其僕買大竹作燈毬,漫以黑紙,挂于几桉之側。」

[形]

1.遍布的、充滿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霧」。

2.放縱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經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傳》:「諸鎮入衛之兵,嫌非統屬,漫無紀律。」

3.模糊不可辨認的樣子。宋.王安石〈遊褒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4.長、遠。如:「漫漫長夜」。《文選.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還望顧舊鄉,長路漫浩浩。」

[副]

1.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詩:「漫勞車馬駐江干。」宋.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詞:「漫悲歌、傷懷弔古。」

2.莫、不要。如:「漫說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張謂〈贈趙使君美人〉詩:「羅敷獨向東方去,漫學他家作使君。」

3.隨便、胡亂。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聊齋志異.卷二.蓮香》:「生疑其妒,漫應之。」



(一)ㄈㄚˇ, [名]

1.律令。如:「法令」、「法律」。《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

2.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3.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4.途徑。如:「方法」、「辦法」。

5.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法壇」。《五燈會元.卷六.谷山藏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6.方術、技巧。如:「道士作法」、「魔法」。

7.法國的簡稱。舊音ㄈㄚˋ f?。如:「中法戰爭」、「英法戰爭」。

8.姓。如漢代有法雄。

[動]

仿效。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形]

1.可為法則的。如:「法書」、「法帖」。

2.屬於佛家的。如:「法衣」、「法號」。



ㄈㄥ, [名]

1.兵器銳利的部分。如:「刀鋒」、「劍鋒」。

2.泛指器物的尖端部分。如:「筆鋒」、「針鋒」。

3.借指刀、劍等兵器。《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晉.陸機〈從軍行〉:「飛鋒無絕影,鳴鏑自相和。」

4.軍隊的前列或在前領導的人。如:「先鋒」、「前鋒」。

5.銳利的情勢。如:「詞鋒」、「鋒」。《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此乘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

6.氣象學上指密度、溫度、溼度等性質不同的兩氣團間之交界面或交替帶。如:「冷鋒」、「暖鋒」。

[形]

銳利的。如:「鋒刃」。



ㄉㄡˇ, [名]

1.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十升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紅樓夢.第四二回》:「如今這一個裡頭裝 了兩斗御田粳米。」

2.酒器。《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斗。」《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3.形狀像斗的器具。如:「漏斗」、「熨斗」、「米斗」、「菸斗」。

4.星座名:(1) 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有六顆星,通稱為「南斗」。(2) 北斗七星。

5.圓形的指紋。參見「斗箕」、「斗紋」等條。

6.姓。如宋代有斗蓋。

7.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比喻小。如:「斗室」、「斗城」。

2.比喻大。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至如牽鉤壯氣,斗膽豪心。」

3.險峻、陡峭。通「陡」。《史記.卷二八.封書》:「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閩遊日記》:「蓋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線為暗磴,百丈為明梯。」

[副]

驟然、突然。唐.韓愈〈答張十一功曹〉詩:「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ㄉㄢ, [動]

沉迷。通「耽」。《列子.楊朱》:「方其聃于色也,屏親昵,絕交遊。」

[形]

耳朵大且長。宋.蘇軾〈補月羅漢贊〉九首之二:「聃耳屬肩,綺眉覆顴。」

[名]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李耳的字。也稱為「老聃」。



(一)ㄉㄢˋ, [名]

沙灘。《爾雅.釋水》:「潬,沙出。」晉.郭璞.注:「今江東呼水中沙堆為潬。」《北齊書.卷四二.陽斐傳》:「又移津於白馬,中河起石潬,兩岸造關城,累年乃就。」

[形]

潬潬:輾轉互動的樣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封》:「圖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萬物盡化。』言至德所被也。」



ㄉㄧˇ, [名]

雕花的弓。《孟子.萬章上》:「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漢.趙岐.注:「弤,彫弓也。天子曰彫弓,堯舜天下,故賜之彫弓也。」



(一)ㄉㄧㄝˊ, [名]

即夾衣。中間無綿絮的雙層衣服。《儀禮.士喪禮》:「襚者以褶,則必有裳。」《禮記.玉藻》:「為絅,帛為褶。」漢.鄭玄.注:「褶,有表裡而無著。」



ㄊㄨˊ, [名]

1.泥。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下.釋詁》:「塗,泥也。」如:「泥塗」。《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於塗中乎?」

2.道路。通「途」。《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孟子.梁惠王上》:「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3.姓。如漢代有塗

[動]

1.粉刷、敷抹。如:「塗飾」。《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 :「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宋.陸游〈阿姥〉詩:「猶有塵埃嫁時鏡,東塗西抹不成妝。」

2.擦去、抹去。如:「塗改」、「這幾個字一塗掉,整篇文章便顯得乾淨俐落。」

3.隨意畫、寫。如:「塗鴉」。

4.沾汙、汙染。《莊子.讓王》:「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



ㄌㄚˋ, [名]

1.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說文解字.肉部》:「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閉門不出入,猶用漢家祖臘。」

2.陰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唐.李頻〈湘口送友人〉詩:「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醉及新年。」《鏡花緣.第七回》:「遊來遊去,業已半載,轉瞬臘盡春初。」

3.僧受戒得度的年歲。唐.劉禹錫〈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問年八十二,問臘六十一。」《景德傳燈錄.卷四.第一世法融師》:「壽六十四,臘四十一 。 」

4.醃製的肉類。如:「燒臘」。



(一)ㄍㄨㄢ, [動]

1.察看、審視。如:「察言觀色」、「坐井觀天」、「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易經.繫辭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宋.程顥〈秋日偶成〉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2.欣賞。如:「觀賞」、「參觀」。《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請觀於周樂。」宋.辛棄疾〈沁園春.三徑初成〉詞:「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

3.顯示。《左傳.僖公四年》:「觀兵於東夷。」晉.杜預.注:「觀兵示威。」《呂氏春秋.不苟論.博志》:「上二士者可謂能學矣,可謂無害之矣,此其所以觀後世已。」

[名]

1.景象、情景。如:「奇觀」、「外觀」、「恢復舊觀」。《文選.司馬相如.封文》:「皇皇哉此,天下之壯觀。」

2.看法。如:「人生觀」、「世界觀」。《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上.黃香傳》:「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

3.姓。如春秋時楚國有觀起。



ㄎㄞ, [動]

1.擦、抹。如:「揩汗」、「揩桌椅」。《五燈會元.卷一二.興化仁岳師》:「癩馬揩枯柳。」

2.撈取、榨取。如:「揩油」。



ㄏㄡˊ, [名]

1.中國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公羊傳.隱公五年》:「其餘大國稱侯。」《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泛指達官貴人。如:「侯門」。《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3.士大夫間彼此的尊稱。唐.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

4.箭靶。《詩經.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宋.朱熹.注:「侯,張布而射之者也。大射則張皮侯而設鵠,賓射則張布而設正。」

5.姓。如戰國時魏國有侯嬴。

[形]

美好。《詩經.鄭風.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鄭玄箋引韓詩云:「侯,美也。」

[代]

何。表示疑問。《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君乎!君乎!侯不邁哉!」司馬貞索隱引李奇曰:「侯,何也。言君何不行封之事也。」

[助]

發語詞。相當於「惟」、「維」、「伊」。《詩經.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漢書.卷一○○.敘傳上》:「侯屮木之區別兮,苟能實而必榮。」唐.顏師古.注:「侯,發語辭也。」



ㄏㄤ, [名]

用來敲打地基,使其結實的工具。如:「木夯」、「石夯」、「鐵夯」。

[動]

1.脹滿、鼓脹。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怎敢來俺莊上,不由的忿氣夯胸膛。」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氣夯破肚別人行怎又不敢提?獨自向銀蟾底。」

2.北方方言。指用力以肩扛物。如:「夯行李」。明.凈善重集.林寶訓一:「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返累及他人擔夯,無乃大勞乎!」

3.用夯砸地。如:「夯實」、「夯地」。



ㄏㄨㄛˋ, [副]

也許。如:「或許」。《史記.卷二八.封書》:「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

[連]

表示選擇或列舉。如:「或是」、「或者」、「喜或怒」、「哀或樂」、「去或不去?」《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今之刑賞,或由喜怒,或出好惡。」《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或駕小舟游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於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

[代]

1.泛指人或事物。相當於「有人」、「有的」。《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群山叢突,小石峰或朝或拱,參立前塢中。」

2.誰。表示疑問的語氣。《詩經.豳風.鴟鴞》:「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文選.潘岳.藉田賦》:「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繼之者,鮮哉希矣。」



ㄏㄨㄤˊ, [形]

光亮、明亮。如:「燈火輝煌」。《文選.司馬相如.封文》:「采色炫燿,煥炳煇煌。」《文選.張衡.東京賦》:「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