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間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惡等罪感三惡道之苦者。三不動業,又曰無動行。修有漏之禪定感色界無色界之果者。是為禪定不動之行,故云不動,又感果不動,如福行罪行時,非如異變,故云不動。見智度論八十八。
(名數)福行之五波羅蜜也:一、布施,慈心施物也。二、持戒,持佛戒而慎身口意之惡也。三、忍辱,忍耐一切之苦痛陵辱而心不動也。四、精進,勇猛勵一切之善,伏一切之惡也。五、禪定,心止一處而拂去妄念也。
(名數)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別真理也,此六度為萬行之總體。前五為福行,後一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斷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名數)六波羅蜜也。舊稱波羅蜜,譯言度。新稱波羅蜜多,譯言到彼岸。度為度生死海之義,到彼岸為到涅槃岸之義,其意一也。其波羅蜜之行法有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仁王經上曰:「六度四攝一切行。」見波羅蜜條。
去[憍-(夭/口)+右]反禹所乘也蹋福行也又日倫反禹以板置泥上也福皮力反也
1.指「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參看「淨不動道」、「必至不動」。2.在「有福處」(如人天界)與「無福處」(如三惡道)之外的業報往生處,如「因此受報有福處、無福處、不動處」,《增支部6集63經》只講到「福處」與「無福處」,沒有「不動處」之說,但《相應部12相應51經》說「若為善行者,其識往善,若為不善行者,其識往不善,若為不動行者,其識往不動」,相當的《雜阿含292經》譯作「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參看「無所有行」。
「作」是「造作;為作;現行;安排」,「福」是「福德;功德」,「行」是「行蘊」的行,南傳作「造作福行」(puññaṃ ce saṅkhāraṃ abhisaṅkharoti),菩提比丘長了英譯為「產生有福的意志形成」(generates a meritorious volitional formation)。
即「非福、非不福行」,另作「無所有行」,指「無所有處之行」,此處之「行」為「行蘊」之「行」,參看「無所有處」、「行」,南傳作「不動行」,「不動」依《中部106經》註釋書的解說,指「第四禪」或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參看「淨不動道」,此處之「不動行」菩提比丘長老註解中為泛指「四無色處」之善心,是屬於「無色界」之境界。
指福勝行與智勝行。菩薩所修之福、智二行,就通相而言,一切皆福行,一切皆智行;就別相而言,如六度中之前五度屬於福,第六度屬於智,此為「剋性出體」之所談,即其體為慧者為智勝行,非慧者則為福勝行。然亦有以前三度為福,後一度為智,中間二度則通於福、智,此為「鄰近出體」之所談,即以中間二度近慧而起慧,故亦屬於慧。〔成唯識論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九〕 p234
(一)指身、口、意三業。中觀論有「起三行」之語,即為起動三業之謂。(參閱「三業」638)
(二)三行又指:(一)福行,即行十善等福,能招感天上、人間之果。(二)罪行,又稱非福行。即行十惡等罪,能招感三惡道之苦。(三)不動行,又稱無動行。即修有漏之禪定,能招感色界、無色界之果。因禪定不動,感果不動,福行罪行,非如異變,故稱不動。〔大智度論卷八十八〕 p550
指招感福德果報之業因,即布施等善根功德之總稱。據福力太子因緣經卷一載,若諸有情能勤修福因,則所獲之福果必極勝。若依諸善業因而獲得之福德果報,即稱為福果,亦可稱為福報,如於六趣中得人、天之善果。另據大乘義章卷九載,依智而起福,依福而起報。於百論卷上則謂(大三○‧一七○上):「福報滅時,離所樂事,生大憂苦。」
又吾人修行五戒、十善等行法,能招感人、天之福果,此類行法稱為福行,乃「三行」之一。此外,所獲福利足資慶喜者,稱為福慶。法華經化城喻品(大九‧二三下):「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增一阿含經卷一、灌頂經卷十二、俱舍論卷十八〕 p5854
福德與智慧之並稱。據成唯識論卷九記載,菩薩所修諸勝行中,以慧為性者稱為智,其餘則稱為福。菩薩為成就佛果,必須上求菩提(智業),下化眾生(福業),因其所具備之福、智二行(福智二業),係成佛最勝之實踐,故稱為「二種勝行」。菩薩一切行為,雖總攝於福行與智行,若加以區別,則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屬於福行,智慧屬智行;或以前三者屬福行,智慧屬智行,而居中之精進、禪定則通於智行與福行。
又以菩薩自初發心修六度萬行,具足所有福德,能顯現法身,莊嚴佛果,故稱福德莊嚴,略稱福嚴,屬利他之行;修習正智見,淨盡無明,能顯現法身,莊嚴佛果,故稱智慧莊嚴,略稱智嚴,屬自利之行。菩薩若具足二種莊嚴而自利利他,則能知佛性。〔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乘義章卷十二、大乘入道次第、釋門歸敬儀卷中〕 p5857
菩薩階位的最高位,即等覺位。或譯作一生所繫。因經此生的繫縛即可補佛位處,故稱一生補處,略稱補處。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12‧268b)︰「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六(大正11‧874c)︰「一切有學、阿那含、辟支佛,於此福行,應先發起如是勝心,得不退轉一生補處,次當作佛。」《阿彌陀經》(大正12‧347b)︰「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一般說來,此菩薩位還存有元品(根本)無明,受變易生死,故名一生;到最後斷惑入妙覺位,補前佛位處,故名補處。而將彌勒菩薩名為一生補處菩薩,主要是依據《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所說。蓋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待其此生結束後,將降在娑婆世界補釋迦之佛處。
另外,日本淨土真宗認為就信心之利益而言,一生補處可分為現益與當益二途︰
(1)如為現益,則獲得信心的念佛行者,於現世立即住於一生補處位。
(2)如是還相迴向的利他教化之位︰亦即念佛行者往生安樂淨土,快速超證滅度大果,同時住此位尊奉普賢之德,作化他之利益。
總之,彼土的一生補處有滅度與因果不二的關係。然而安樂淨土的阿彌陀如來,是盡未來際不入涅槃的報身佛,往生者雖不能補其佛處,但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補佛處之德,所以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參考資料〕 《阿閦佛國經》卷上〈發意受慧品;《師子月佛本生經》;《大日經》卷一〈具緣真言品;《菩提資糧論》卷一;《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上;《彌勒上生經宗要》;《阿彌陀經略記》;《阿彌陀經疏》。
唐代以後庶民佛教信仰的一種傳說。又稱十殿閻王。指在冥府裁斷亡者罪業輕重的十位判官,即秦廣王、初(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太山王、平等王、都巿王、五道轉輪王等十人。
相傳亡者於其亡後初七日,乃至其後的七七日、百日、一週年、三週年,將依次詣各王面前,任其裁斷罪業,決定次世生處。茲略述十王如次︰
(1)秦廣王
冥界十王的第一王。掌理亡者在冥途初七日間之事。相傳人死後,先到此地,以衡量生前罪業輕重。秦廣王的稱呼或係源自道教的說法。《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引《夷堅志》云(大正49‧322b)︰「南劍陳生既死,其弟之女見二鬼導至宮殿曰秦廣王也。王謂女曰︰欲救伯苦,可轉八師經,女寤家人來得經,請僧誦千遍,弟夢兄來謝曰︰已獲生天。」
(2)初江王
冥界十王之第二王。又稱楚江王。係監視亡者渡河的冥官。相傳人死後,中有之身於二七日(即第二個「七日」)至此王廳。其間須經三途河(即奈河),於河畔衣領樹下,有脫衣婆,待亡人來,即剝取亡人之衣,交予懸衣翁懸之於樹枝,量罪之輕重;若罪重而樹枝垂下時,引路牛頭及催行馬頭兩鬼即逐其往王廳審判。
《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引《夷堅志》,云(大正49‧322b)︰「池州郭生夢入冥府,王揖坐謂曰︰我是西門王郎,冥司錄我忠孝正直,不害物,得作初江王。」又,初江王以止住於罪人最初所渡之河三途河附近,故有是名。
(3)宋帝王
冥界十王之第三王。依流傳我國的疑偽經典《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與《預修十王生七經》所載,此王係治人邪淫罪之冥官。亡者在冥途中,於第三個七日至位於二江岸上之此王大殿,殿前惡貓群集,大蛇並出,割破亡者乳房,並繫縛其身,令其承受諸苦。此王所轄冥界第三殿,即位於大海底東南沃焦石下,廣五百由旬,附有十六小地獄之黑繩大地獄。
(4)五官王
冥界十王之第四王。即於三江間建大殿,治眾生妄語罪的冥官。出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該經云(卍續150‧771上)︰
「第四五官王宮(普賢菩薩),於三江間建立官廳。大殿左右各有一舍,左秤量舍,右勘錄舍。左有高臺,臺上有秤量幢,業匠構巧,懸七秤量,身口七罪為紀輕重。意業所作不懸秤量。次至鏡臺當見鏡影。於此秤量點目有三別,一者斤目斷為重罪,重中開輕,為二八獄罪;二者兩目斷為中罪,為餓鬼罪;三分目斷為下罪,為畜生罪。先破不妄語戒,後餘造惡。至秤前時,秤錘自動,自然低昂。課亡人言,汝所造罪,秤目定重。亡人欺咳曰,我未昂秤,闇何為,我敢不信之。爾時,訪羅取於罪人置秤盤上,秤目如故。亡人閉口,造惡變面。訪羅下之傳勘錄舍,赤紫冥官令點秤書,光祿司候印明顯錄帳,具載憲章奏閻魔宮。」
五官王之稱自古散見於諸經,如《法苑珠林》卷八十八所引的《提謂經》云(大正53‧932c)︰「五官典領,校定罪福行之高下,品格萬途。」《灌頂經》卷十二云(大正21‧535c)︰「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五官料簡而除死定生。」又《經律異相》卷四十九所引《淨度三昧經》云(大正53‧259b)︰「五官者,(一)鮮官禁殺、(二)水官禁盜、(三)鐵官禁淫、(四)土官禁兩舌、(五)天官禁酒。」據此可知,五官原稱鮮官、水官、鐵官、土官、天官,被認為是制殺、盜、淫、兩舌、飲酒五惡的冥官。今《十王經》將十惡配於十王,以五官王為治妄語的冥官,即是由《淨度三昧經》所說轉化而來的。
(5)閻羅王
冥界十王之第五王。又稱閻魔羅王、閻羅天子、琰魔等名。掌理亡者死後第五七日間之事。在十王之中,惟有「閻魔王」是印度所固有的。傳說謂其本地係地藏菩薩。亡者於死後的第五個七日,詣此王廳前,定罪業輕重。據《十王經》所述,閻魔王宮有光明王院及善名稱院二者。前者的中央有業鏡(淨頗黎鏡),亡者至其前時,生前善惡業悉現,俱生神一一證之,業果難逃;善名稱院則係地藏菩薩及其眷屬所住之處。
(6)變成王
冥界十王中之第六王。又稱變性王。掌理亡者第六個七日間之事。據《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所述,亡者若有罪,此王則逼惡;若有福則勸善。
(7)太山王
冥界十王之第七王。又稱泰山王。掌理亡者第七個七日間之事。為判定罪人投生處所的冥官。《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5上)︰「第七太山王廳(藥師如來),依前三王處斷勘決兩舌之罪,善因惡緣,求於生緣。」
(8)平等王
冥界十王之第八王。掌理亡者死後第一百日之事。《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5下)︰
「第八平等王(觀世音菩薩),內含慈悲,外現怒相,且施教化之,且貪刑罰之。爾時,天尊說是偈言︰亡人百日更恓惶,身遭枷械被鞭傷,男女努力造功德,從玆妙善見天堂。」
我國自唐代以來,即有平等王的信仰。如法照《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云(大正47‧480b)︰「若得念佛深三昧,不怕三塗平等王。」又如《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引《華嚴經感應傳》所載,唐高宗儀鳳(676~678)年中,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處,因誦「若人欲了知」四句偈而得放還。此外,延壽《宗鏡錄》卷七十四也出其名。
據《慧琳音義》卷五閻魔鬼界項所載,平等王是閻魔王的意譯,司生死罪福之業及八熱八寒諸地獄的役使鬼卒。可見平等王也被認為是閻魔王的別名。另按《長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緣品〉、《大樓炭經》卷六、《起世經》卷十、《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所載,剎帝利種的始祖摩訶三摩多(mahāsammata,即大平等王)於劫初出世,掌管謫罰眾生的欲心,等分稻穀等物之收成。或謂因平等王是劫初之王,但在後世將其與閻摩混同,故產生「平等王是閻摩王別名,為地獄宰官」的傳說。
(9)都巿王
冥界十王之第九王。又稱都帝王、都弔王。死者於周年忌日,至此王之處接受審判。此王除審判死者之罪業外,並為彼等宣說《法華經》及造立阿彌陀佛像之功德。《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5下)︰「第九都巿王廳(阿閦如來),哀亡人言,於諸經中造法花經,龍女出海,無垢成道;於諸佛中造阿彌陀佛,光明遍照,除熱寒苦,緣人男女,欲救亡人,今日追善,受八齋戒,福力殊勝,男女勿瞋,能救亡苦。」
(10)五道轉輪王
冥界十王中的最後一位。指在冥途掌管亡人第三年之事的廳府官王。相傳為領二官眾獄司,治眾生愚癡煩惱的冥官。《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6上)︰「第十五道轉輪王廳(阿彌陀佛)。爾時,天尊說是偈言︰後三所歷是關津,好惡唯憑福業因,不善尚憂千日內,胎生產死夭亡身。邪見放逸過,愚癡無智罪,猶如車輪迴,常在三途獄。」
又,《私聚百因緣集》卷四描述此王治罪之相,說其中或有十目四臂之獄卒,能視人所作善業惡業,如手中之菓。點檢後,罪業輕者令轉生,邪見放逸之眾生使常輪迴於三惡趣;猶如車輪之迴轉。愚癡甚者,則有火牛車來現,牛頭馬頭之阿防羅剎拉之。或放入臼中以鐵杵搗之,或以箕簸之,斫打成微塵般。或以磐石打之,或以鋸削之。受苦之狀無以形容。
上述十王中,除第五閻羅王廣見於經論外,其餘諸王皆係受道教所影響。據《釋門正統》卷四所述,閻羅王(琰魔羅王)意為雙王,以兄主男獄,妹主女獄故名。此閻羅王如人間天子,泰山府君如尚書令錄,五道大神如六部尚書,其餘鬼道如州縣等。此一傳說乃唐‧道明神遊地府所見而傳世者。而《十王經》,即成都府大聖慈寺沙門藏川所撰。有關道明與藏川之事蹟,雖僅見於前述典籍,但此二人大抵可推定為唐朝末期之僧人。
五代以降,奉祀十王的風氣極盛,世人咸信生前齋供十王,死後受十王裁斷罪業時,業報可望減輕。相傳歐陽修曾夢見冥府十王,遂信飯僧造經的利益。此外,在大足石窟石篆山的第九龕,也有北宋十王像。
此外,將十王一一配屬本地佛或菩薩,則僅見於日本;中國與韓國則是將十王像與地藏菩薩一併供奉。
〔參考資料〕 《冥報記》;《佛祖統紀》卷四十五;《地藏菩薩像靈驗記》。
二十五卷。法稱菩薩造,宋‧法護、日稱等譯。又稱《集菩薩學論》、《學處要集》。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全書十八品,敘述菩薩應學之法;亦即揭示六波羅蜜等德目,再援引諸經所說以資證明,並略作解釋。
各品內容略如下述︰
(1)集布施學品︰發菩提心,住大悲心,捨施一切,除滅眾生一切苦惱。(2)護持正法戒品︰不捨善知識,不吝身命,尊重護持正法。(3)護法師品︰行者護持正法所遇諸難事。(4)空品︰遠離十惡等諸罪難。(5)集離難戒學品︰敘述當遠離之諸過難。(6)護身品︰護持身心之諸戒行。(7)護受用福品︰為利益眾生應護持之清淨福業。(8)清淨品︰令身心清淨之法。(9)忍辱品︰長養諸戒行之忍辱行。(10)精進波羅蜜多品︰精進之功德。(11)說阿蘭若品︰可止住之阿蘭若處。(12)治心品︰依禪定治諸煩惱。(13)念處品︰示四念處之相。(14)自性清淨品︰離毀犯時,知法自性清淨空寂。(15)正命受用品︰遠離非法邪惡之活命,可受用正命平等。(16)增長勝力品︰增長殊勝堅固力之方法。(17)恭敬作禮品︰恭敬諸佛增長福行。(18)念三寶品︰念三寶之相。
本書現行之梵本,係1902年由英國學者班達爾(C. Bendall)所刊行。譯本方面,除了漢譯本,另有西藏譯本及英譯本。英譯本係魯斯(W. H. D. Rouse)繼班達爾未成之業,從梵本迻譯而成。又,關於本書的作者,梵本闕其名,漢譯本作法稱造,藏本則作寂天(Śan-tideva)撰。
此外,本書引用之經典,為數甚多,其原典亦大多不存,故書中所引經文,頗為研究梵文原典者所重視。
◎附︰Winternitz《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第八章(依觀摘譯)
據多羅那他所述,《大乘集菩薩學論》(Śikṣāsamnccaya,學處要集)、《集經論》(Sūtrasamccaya)、《入菩提行經》(Bo-dhicaryavatāra)皆為寂天所撰。
《大乘集菩薩論》是大乘佛教的教科書,全書由二十七首偈頌及作者編纂的註釋組成。其所以謂之為「編纂」,係因作者用以作註釋的,幾乎全部取自經論。作者的博學,在書中表露無遺,但書中少有作者之創作。作者在本書序中謙虛的說︰「我絲毫沒有意圖新創,也不懂撰述文學作品。因此,個人的努力,並不是為了裨益他人;唯一希望,是要成就自己之心。雖然如此,在此一著作中,仍含有向善的期望。諸方賢達若能知此期望,則此書之撰即非白費。」
雖然作者如此表白,但本書極適合當作大乘佛教道德性教理的入門書。又由於其所引用典籍,今已大多不傳,故本書更具價值。本書的基本觀念及大乘的道德核心,係揭示在卷首的二偈中︰
如果恐怖、苦痛,
對於我以及他人,都是可憎的;
那麼,為什麼我的身體,
要比別人多一層保護﹖
你若欲達苦滅,
欲臻幸福之目的地,
你應深植信仰,
你心應趣向正覺。
此外,諸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求取正覺等,皆是取自大乘經典。而發此心者,必須否定自己,捨己為人。不畏縮承受地獄有情之罪與苦。菩薩如是言道︰
「我願承受一切有情之苦。不退縮、不逃避、不畏懼、不怖畏。我視承受一切有情之重擔為當然。我誓願救一切有情。我欲令一切有情自生、老、病之稠林中解脫。我不求自己之解脫。我欲以智慧之舟,拯救溺於輪迴洪流中之一切有情。(中略)我願以身代一切眾生之苦。」
但是,菩薩的清淨法,除了積極性的慈悲之外,也包括其他波羅蜜。尤其以禪定指導最高智(一切現象空)之洞察,以及佛陀崇拜、塔之建立形態的信仰。然而,於其中菩薩之心亦應常繫於為令一切眾生解脫。「我欲引導一切有情入涅槃之都。」係其不變之心願。
在《大乘集菩薩學論》所引用的諸多典籍中,某些引用較多或摘錄較長的經典,值得吾人注意。自《虛空藏經》所引用者,係與罪有關的,即國王的主要五罪、初發心菩薩八罪等。自《優波離所問經》取出者,係有關罪與懺悔的長短章句。自《烏格拉達塔所問經》(Ugradattaparipṛcchā),引用頗多有關婚姻生活的責任、森林行者的生活等。自《說無垢稱經》(維摩經),引用有關菩薩之德的章句。《大事》中的〈觀察世間經〉(Avalokana-sūtra),寂天以之為獨立經典而引用。自《寶光明陀羅尼經》(Ratnolkā-dhāraṇī)引用的章句,與菩薩之德有關,此中,「陀羅尼」不是僅採咒文的形態,而是與經典無異。此外,引用的經典另有《如來祕密經》(Tathā-gataguhya-sūtra)、《十地經》、《法集經》(Dharmasaṃgīti-sūtra)、《般若經》之若干異本、《悲華經》、《華嚴經》、《月燈(三昧)經》、《寶積經》、《寶雲經》、《入楞伽經》、《普曜經》、《稻稈經》、《法華經》、《金光明經》等。
〔參考資料〕 梶山雄一(等)著‧李世傑譯《中觀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一卷。提婆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係中觀入門書。篇幅極短,全文三千餘字,分成長行、偈頌兩部分,前者為後者的註釋。因此,或謂本書應名為「百字論釋」。偈頌刊在文末,為本論,凡二百字。內容主要是以印度哲學派別數論、勝論之學說為破斥對象,而發揮非一非異、因中非有果非無果,以及非有非無之理,進而論述萬物自性是空的中觀理論。
本書梵本已佚,漢譯本外,另有藏譯本。但藏譯本卷首無歸敬頌,論釋皆作龍樹菩薩造。近代日本學者山口益曾將漢藏對照研究,撰〈漢藏對照百字論及瘺譯註〉一文發表於《大谷學報》第十一卷第二號。其後有VasudevGokhale參照漢譯本與藏譯本而迻譯之為英文本《Akṣara-Śatakam,The Hundred Letters》問世。
◎附︰呂澂〈百字論釋〉(摘錄自《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三)
《百字論》為中觀入門之書。中觀根據《中論》,《中論》益以《百論》意義始備。此《百字論》又屬《百論》之心,《百論》精華皆具於此,如《心經》然。故中觀以《中論》為主,《百論》為輔,而此《百字論》則入中觀之初門也。其要若此,治中觀者可不深心一究歟。(中略)
(一)分章觀義︰此論章段,從其立義區分,凡二十章(此舉成數,實有二十一章),成為前後二周。前周八章(由初說曰何故造論,至以是故無因止),後周十二章(自外曰汝雖因果,至得證寂滅道止)。論本第一句一切法無一,至第八句如此不用因為前周;第九句汝當說體相,至二十句相亦無有異為後周。原文最後尚有一句與所立相似,即前所云譯時遺漏者。如是二周分判,乃依提婆所作《廣百論》、《百論》體例而定。《廣百論》共十六品,依護法判釋,前八品為法說百論,後八品即論議百論,護法但為後周作釋,即奘師所譯《廣百論》也。護法所判,自有見解,絕非任情去取,徵之《百論》亦爾。《百論》十品,初〈捨罪福品〉,即成一周,後九品(自〈破神品〉至〈破空品〉)又為一周。蓋後九品即與奘譯《廣百論》同,而〈捨罪福品〉,實賅前周八品要義所成也。《廣百論》前八品,初四遣除四倒(常樂我淨),第五菩薩行(除倒而入正道),第六辨斷惑,第七辨斷著,第八淨心。四倒即非法行,《百論》謂之罪行。菩薩行斷惑離著,皆為法行,《百論》謂之福行。而此法非法行,俱歸於第八淨心無相,《百論》謂之平等捨。如此《百論》初一〈捨罪福品〉,即攝《廣百論》八品以成一周,其餘九品與《廣百》後周相合,可不待解釋。今以《百字論》對比《百論》,亦復大同(《百字》後十二章同《百論》後九品)。統觀三論,後周全同,僅前周開合有異。其異處正是各論特徵,故各論未可全於同處混合視之也。自其同者而言,可知提婆所著書同名百論之故,自其異者而觀,可見各具特徵,非分二周不可也。
復次,此論大意依〈歸敬頌〉所說,明一切法之實相,而示觀行之正軌,是即作論之宗旨也。提婆著書偏重此義,如護法之釋《廣百論》亦說為顯邪執事相方便,開示三解脫門。《廣百論》原題菩薩瑜伽行,即釋觀行之書,而此《百字論》示觀行正軌,適與相同也。至《百字論》前周破執因,後周破執相,邪執破盡,實相自顯,與《廣百論》之辨明實相亦無以異。不過《百字論》破執至於執之根本(執因),尤有特色。歷來治中觀者頗忽視之,不可不糾正。又謂此論示觀行正軌者,可於釋論中見之。如十七章結文云,如經中說,如智境見一切法空,識無所取故,心識滅種子滅。此即《廣百論》卷八〈破邊執品〉末頌之意。彼頌云,識為諸有種,境是識所行,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境是識之所緣緣,即識因也)。此即現示觀行之次第。蓋生死之本雖在於識,而境為求解脫所依,故言破執,實破境執。破執相執因,亦即破境相境因之謂。如此下手,為中觀觀行正軌。昔時典籍雖不備,作家已有見及此者。如吉藏《百論疏》云,《百論》十品廣破一切,唯〈破塵品〉偏要,即是。獨惜其於全疏,未能以所見始終貫徹而成正觀耳。此《百字論》破執觀行徹底清楚,實為辨明實相而示觀行正軌之切要著作也。
(二)詳釋章義︰次釋各章文義。前周八章、乃破一切執著根本,謂因果見。凡夫外道種種執著根本在不知因之真相,謂一切法皆有實因。此因有二,即生因(常言四緣,略舉大數)、了因(常言四量,亦舉其大數)。諸法存在各有生因,其被分別又各有了因。起見生執,展轉不出此二,故知因為執著根本,即求解脫者觀行之對象。所以破執應破根本,即應先破因執,此龍樹所以先作《中論》觀因緣以破生因,復作《迴諍》、《廣破》二論(《廣破論》藏傳為龍樹五論之一)以破了因也。或者有疑,佛家如此破除二因,得非同於無因論耶。此亦不然。法之生因、了因,由佛家觀之屬於幻假一邊,凡外執著實有,即須破之,至以幻假觀法,二因皆有也。《百字論》文雖簡略,而於破執,因執相二義賅攝無遺,其成為中觀入門之書,可不待言。
即歸依佛教者所應遵守的規範。音譯尸羅。乃三學、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梵語śīla是從動詞語根śīl(「屢行」之義)衍生出來的名詞,除屢行外,又有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等諸義。《大智度論》卷十三云(大正25‧153b)︰「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俱舍論》卷十四云(大正29‧73a)︰「能平險業故,名尸羅。」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四說尸羅有清涼、安眠、數習、得定、嚴具、明鏡、增上及頭首等十義。《菩提資糧論》卷一亦提出十義,內容如下(大正32‧520a)︰
「言尸羅者謂習近也,此是體相。又本性義,如世間有樂戒苦戒等。又清涼義,為不悔因離心熱憂惱故。又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又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又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又端嚴義,以能莊飾故。又淨潔義,能洗惡戒垢故。又頭首義,能為入眾無怯弱因故。又讚歎義,能生名稱故。」
此中,「習近」相當於《婆沙論》的數習,即屢行之義,十分符合原語之意;又「本性」與《大智度論》所謂性善同義,即由數習而養成的性格;「清涼」之義,可能是由類似尸羅字音的śīta或śīt la轉化而來的解釋;此語有清涼之義,所以可離熱惱使安適,故亦附有「安穩」或「安靜」之意。又,「頭首」,可能是類似尸羅字音的śiras或śīrṣa(頭之義)轉化而來的解釋。此等諸義,多嘗試就戒的功用等義加以解釋,因此做為尸羅之本義並不適切。
根據《四分律行事鈔》卷中一的說法,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別。
此中,戒法指佛所制定的不可殺、盜等一切不善法,為修行者的規範與禁戒,有大乘戒與小乘戒之別。戒體,指行者領受戒法後,於自己身心所產生之防非止惡之作用。戒行,指發得戒體後,動作身、口、意三業而不違法。戒相,指持戒的相狀,亦即指持戒或犯戒的情形。《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之一云(大正40‧4b)云︰「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中略)二明戒體者,若依通論明其所發之業體,今就正顯直陳能領之心相。(中略)三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須廣修方便,檢察身口威儀之行,克志專崇高慕前聖。持心後起,義順於前,名為戒行。(中略)四抹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動則稱法,美德光顯,故名戒相。」
此四種之中,「戒相」雖為四種之一,同時也是四者之總名,故說戒相多途,四種為標。又註疏中解釋此四者的篇章,通常稱為隨戒釋相篇。因此,《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釋戒相篇〉云(大正40‧274c)︰「戒相者,正當本篇。相有形狀,覽而可別,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體,唯論業性,後明戒行,略示攝修,若非辨相則法體行三,一無所曉。何以然耶﹖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研考。」
戒原是佛陀針對歸依佛教者,隨時制定的規範。起初只是宣示諸惡莫作,但後來由於僧眾間漸次產生不法的行為,戒的種類乃陸續增多,所犯戒相,亦日漸複雜。按,佛教的教團中,有出家在家之別。出家而未滿二十歲的男女,需持不殺生乃至不蓄金銀財寶的十戒;其中的女子,特別是在受具足戒的前二年,即十八歲時,需另持六法戒。如是,男女眾皆滿二十歲時,男眾需持二五0戒,女眾需持三四八戒。以上五者稱為出家五眾。而在家之男女皆持不殺生乃至不飲酒的五戒,又有持一日一夜出家戒的八齋戒。總而言之,道俗七眾所受之戒雖各有不同,但總不出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四種(略稱為五八十具)。
《俱舍論》卷十四云(大正29‧72b)︰
「別解脫律儀相差別有八︰(一)苾芻律儀、(二)苾芻尼律儀、(三)正學律儀、(四)勤策律儀、(五)勤策女律儀、(六)近事律儀、(七)近事女律儀、(八)近住律儀。如是八種律儀相差別,總名第一別解脫律儀。雖有八名,實體唯四︰(一)苾芻律儀、(二)勤策律儀、(三)近事律儀、(四)近住律儀。唯此四種別解脫律儀皆有體實,相各別故。
又,《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三、《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十四等,則認為律儀有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三種。別解脫律儀是所謂欲廛戒,即如前所述的五、八、十、具戒。靜慮律儀是由靜慮所生的律儀,其稱為色廛戒或定共戒。即得色界定者所成就,得定時,其心自有防護身口七支之惡的功能。無漏律儀,是由無漏道所生的律儀,稱為無漏戒或道共戒。即學無學之聖者所成就,得無漏時,其心自有防護身口七支之惡的功能。別解脫的八種律儀,則是未得定者或未得無漏者,依羯磨作法別別受得的戒。相反的,定共、道共二戒是不依作法(即指得靜慮或無漏時,同時起的無表),七支頓得故名為隨心轉戒。
如上所述,或以律儀有三種之別,或以別解脫律儀有八種差別相。但其中,根本重罪皆是殺盜淫妄四者,犯之則將被逐出教團,故稱之為四波羅夷。至大乘勃興,以六波羅蜜作為菩薩的行法。其中又認為菩薩應修的戒波羅蜜不同於聲聞戒,於是就菩薩大乘戒提出種種說法,如《大寶積經》卷十七〈寶髻菩薩會〉認為菩薩之行的戒度無極有一事戒乃至十事戒;新譯《華嚴經》卷五十三說菩薩戒有不捨菩提心等十種戒;《大智度論》卷四十六說尸羅波羅蜜總括一切戒法,譬如大海之總攝眾流,而以十善為總相戒,以餘無量戒為別相戒。這些都是認為五、八、十、具之外另有菩薩應持的戒波羅蜜。
又,《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認為菩薩戒有世教戒與正法戒二種,以及性重戒與息世譏嫌戒二種;說性重戒是殺盜淫妄的四波羅夷,息世譏嫌戒是輕秤販賣等遮制戒。亦即此戒可區分為性戒、遮戒,或重戒、輕戒二種。《優婆塞戒經》卷三〈受戒品〉說優婆塞所持的戒有殺盜淫妄及說四眾過、酤酒的六波羅夷,以及二十八輕戒;《三歸及優婆塞二十二戒》則說二十二戒(此經現已不存,但依題名可知);《灌頂經》卷十二、《藥師經》有善信菩薩二十四戒之語;《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列自讚毀他、慳惜財法、瞋不受悔、謗亂正法四波羅夷,以及三十八輕戒;《菩薩內戒經》認為輕重兩戒共有四十七項。
此外,《菩薩地持經》卷四〈方便處戒品〉說菩薩的尸波羅蜜有自性戒、一切戒、難戒、一切門戒、善人戒、一切行戒、除惱戒、此世他樂戒及清淨戒九種;就中,一切戒有律儀戒、攝善戒、攝眾生戒三種,律儀戒又有四波羅夷四十二輕戒。四波羅夷即自讚毀他等,與前述《優婆塞五戒威儀經》所述相同。《菩薩善戒經》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及《菩薩地持經》是同本異譯,均列舉三聚淨戒,但律儀戒之數稍有不同。即《瑜伽論》卷四十及卷四十一列四波羅夷及四十二輕戒;《善戒經》列八波羅夷及五十輕戒。八波羅夷是前述自讚毀他等四者加殺盜淫妄四重禁。又,《梵網經》不列三聚戒之別,但說十波羅夷、四十八輕戒。《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眾受學品〉所說三聚戒中,攝律儀戒有十波羅夷及八萬威儀戒。十波羅夷,是《善戒經》的八波羅夷加上《優婆塞戒經》所說說四眾過及酤酒二者,即綜合前述有關重戒諸說而成。
至於輕戒的廢立,雖如前述諸說紛紜,但其間仍有脈絡可尋,依之可略知大乘戒發展的情形。蓋於中國謂律儀一戒不異聲聞,仍依五、八、十、具的聲聞戒建立七眾,大小乘戒之間乃不生乖諍。日本的最澄,則認為圓頓菩薩所持的戒是《梵網經》所說的十重四十八輕戒,乃主張與聲聞戒有完全不同的相承。
◎附一︰印順《佛法概論》第十八章第一節
〔懺悔與持戒〕 八正道的內容,即戒、定、慧三增上學,今再分別的略為論說。厭倦一般生活,感到私欲佔有的家庭罪惡,痛切有情的自相殘殺,一切是無常與苦迫。發心出家的,必對於這樣的人生有所警覺,對於過去的自己有所不滿。對於生死有厭離心,即對於自己有懺悔心,這才能生活於出家的僧團而得佛化的新生。在家的信眾,也要有「住非家想」的見地,才能成解脫分善根,或者現身證覺。所以在受戒時,舉行真誠的懺悔,是非常重要的。釋尊初期的弟子,都有過人生的深切警覺與痛悔。動機的純正與真切,沒有什麼戒條,也能自然的合律。等到佛法風行,動機不純的出家者多起來,佛這才因事制戒。但在外人看起來,似乎制戒一多,僧品反而卑雜了。《中含》〈傷歌羅經〉即這樣說︰「何因何緣,昔沙門瞿曇施設少戒,然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緣,今沙門瞿曇施設多戒,然諸比丘少得道者﹖」依釋尊以法攝僧的意義說,需要激發為法的真誠;依僧團律制的陶冶,也能使學者逐漸的入律。所以說︰「我正法律,漸作漸學,漸盡漸教。(中略)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施設禁戒。」(《中含》〈瞻波經〉)。就是發心純正的出家者,有時也會煩惱衝動起來,不能節制自己而犯了戒。這對於佛法的修習,是極大的障礙,這需要給以戒律的限制;已經犯戒的,即責令懺悔,使他回復清淨。經中常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即清淨。」因為一度的煩惱衝動,鑄成大錯,即印下深刻的創痕,成為進修德行的大障礙,不能得定,不能發慧。如引發定慧,必是邪定,惡慧。佛法的懺悔制,於大眾前坦白的披露自己的過失,接受僧團規定的處罰。經過一番真誠的痛切懺悔,即回復清淨。如瓶中有毒,先要倒去毒物,洗滌乾淨,才可以安放珍味。如布帛不淨,先要以灰皂等洗淨,然後可以染色。所以惟有如法的懺悔,才能持律清淨,才能使動機不純的逐漸合律。懺悔與持戒,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戒律的軌則,不在乎個人,在乎大眾;不在乎不犯──事實上每不能不犯,在乎犯者能懺悔清淨。學者應追蹤古聖的精神,坦白的發露罪惡,不敢覆藏,不敢再作,使自己的身心清淨,承受無上的法味。
〔持戒與慈悲〕 戒律的廣義,包含一切正行。但依狹義說,重在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善。出家眾的四根本戒,比在家五戒更嚴格。淫戒,連夫婦的正淫也禁止;妄語,重在未證謂證等大妄語,這都與定學有關。不殺、盜、淫、妄為根本的戒善,出家眾多從消極的禁止惡行說。但在家眾持戒,即富有積極的同情感。要知戒善是合法則的,也是由於同情──慈悲喜捨的流露而表現於行為的。如《雜含》(卷三十七‧一0四四經)佛為鞞紐多羅聚落長者說︰「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淫盜等同。釋尊稱這是「自通之法」,即以己心而通他人之心的同情,近於儒家的恕道。所以身語根本戒的受持不犯,不但是他律的不可作,也是自律的覺得不應該作。這例如不殺,不使一切有情受殺生苦,也是給一切有情以安全感。進一步,更要愛護有情的生命,戒不即是慈悲的實踐嗎﹖《雜含》(卷三十二‧九一六經)佛為刀師氏聚落主說︰「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中略)心與慈俱。(中略)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淫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這以四無量心別對四戒,不過約他的偏重說,其實是相通的。如《中含》〈波羅牢經〉佛為波羅牢伽彌尼說︰「自見斷十惡道,念十善道已,便生歡悅;生歡悅已,便生於喜;生於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自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心。多聞聖弟子得一心已,則心與慈俱,(中略)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悲喜捨同。依五戒、八戒、十善業而說到四無量心,這是經中常見的教說。尤其是《增一含》〈三寶品〉,以施為「施福業」,五戒四無量為「平等福業」,七覺支為「思維福業」,這即是施、戒、定三福業,而佛稱戒與四無量為平等福業,屬於戒善,這是極有意義的。平等即彼此的同一,大乘所說的平等慈,同體悲,即是這一深義的發揮。慈悲喜捨與定心相應而擴充他,即稱為四無量。這本是戒的根源;由於戒業清淨,同情眾生的苦迫,即引發慈悲喜捨的「無上人上」法。戒與四無量的相關性,可證明佛法──止惡、行善、淨心的一切德行,本出於對人類──有情的同情,而求合於和樂善生的準則。戒與慈悲,是側重於「無瞋」善根的。但這在限於時機的聲聞法中,還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附二︰〈二戒〉(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二戒,指佛典中,對於戒律所作的分類。共有十一種,略如下列︰
(一)性戒與遮戒︰前者戒性罪,後者戒遮罪。有種種異名,性戒︰舊戒、主戒、性重戒;遮戒︰新戒、客戒、息世譏嫌戒、離惡戒、離戒。所謂新舊、主客係依佛所訂及不違背世間的道德而分;出自《摩訶止觀》卷四等書。性重乃因犯此戒則構成重罪而命名;息世譏嫌則因假令犯此戒,雖然只構成輕垢罪,但會受到世人的譏嫌,故仍須檢點;此二名出自南本《涅槃經》卷十一。
(二)止持戒與作持戒︰係戒律中廢惡與修善二類。又稱止持門與作持門。略稱止門與作門。止門乃消極的禁止戒。在小乘,指比丘的二五0戒及比丘尼的三四八戒;在大乘,則指攝律儀戒。作門乃積極的作善戒,在小乘,指二十犍度;在大乘,指攝善法戒與攝眾生戒。具體而言,六度是攝善法戒,四攝法是攝眾生戒,皆屬作門。
(三)定共戒與道共戒︰定共戒新譯「靜慮律儀事」,指三乘聖者若發色界定,則自然得到防非止惡的戒律功能。道共戒新譯「道生律儀」或「無漏律儀」,即指三乘聖者若發得無漏道,則自然契合廢惡修善的律儀原理。就此,小乘有部的見解和大乘唯識家之說有所不同。有部以為定共戒與有漏定共,而大乘則以為通於無漏,並通於無色界。大小乘皆認為道共戒依於無漏道,並說此二戒隨心轉。此外,另有將此二戒加上別解脫戒而成三律儀的說法。
(四)善戒與惡戒︰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善戒指隨順世法與佛制,在身、口、意三業方面防非止惡;惡戒則指如牛戒、狗戒等邪見的戒法。《華嚴玄談》卷四稱此二戒為正戒、邪戒。
(五)世間戒與出世間戒︰出自《正法念處經》卷五十九。或稱為在家戒、出家戒,《四教儀集註》卷下(末)解釋說,在家戒為五戒、八戒等,出家戒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所應受持的十戒、六法、具足戒等。又,《文殊師利問經》卷上以十戒為世間戒,以具足戒為出世間戒,更立上出世間戒,以不著於一切相為究竟。或以五戒、八戒為在家二戒,以十戒、具足戒為出家二戒。
(六)聲聞戒與菩薩戒︰又稱小乘戒、大乘戒或小戒、大戒。出於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聲聞戒係小乘聖者所受持的戒律,指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係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指《梵網經》所說的十無盡戒、四十八輕戒等。《涅槃經》卷二十六云(大正12‧774a)︰
「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
(七)作戒與無作戒︰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作、無作相當於新譯的表、無表。作戒指依據諸種表業受戒;備齊三師、七證的儀式,依據教示受戒,故又稱作教戒。無作戒指受戒後,身得戒體;又稱無教戒。《四分律行事鈔》卷中之一說(大正40‧52a)︰
「所言作者,如陶家輪動轉之時名之為作,故雜心云,作者身動身方便。言無作者,一發續現始末恆有,四心三性不藉緣辨,故雜心云,身動滅已,與餘識俱是法隨生,故名無作。成論無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
(八)權、實二戒︰係天台家所說。權戒是權教所說的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小乘戒。此與《瑜伽》、《善戒》等大乘戒,都是三乘共門所持,藏通二教界內卑淺的粗戒。實戒是實教所說的戒律,如《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獨為別圓二教、界外菩薩所受持。因此,權戒又稱粗戒,實戒又稱妙戒。然而,此妙係與粗相待而得為妙,故尚未入絕待妙之域,即待粗之妙。絕待妙戒是開會粗戒,令其進入粗即妙的法華圓教的教理。所謂毗尼即大乘,三歸五戒皆是摩訶衍的境地。
中國的天台宗雖依據《梵網》大戒,但於開權顯實之際,不見權戒之相,以為《四分》、《瑜伽》的戒法即是絕待圓頓的妙戒。然而,日本天台宗中,最澄專依《梵網》大戒,與稟承瑜伽的南都諸宗相對抗,認為南山律是權教之說,非純圓獨妙之士所依,遂在北嶺別立戒壇。
(九)事戒與理戒︰又稱隨相戒、離相戒。事戒係在三業、四威儀等事相上受持的戒法,《四分》、《瑜伽》、《梵網》等大小乘戒,皆屬於這一類。理戒是於戒不見戒相,以安住空、假、中三觀為戒律,圓頓大戒也屬於這一類,有時也稱為理觀戒。
若就乘、戒而分別,則事戒是戒,而理戒相當於乘。天台家說乘戒緩急之四句分別,就是指此而言。又,事戒、理戒有三品之別。事戒的上品得天報,中品得人報,下品得修羅報。而在理戒空觀的三品中,下品配聲聞,中品配緣覺,上品配通教的菩薩;假觀的三品中,下品配三藏的菩薩,中品配通教出假的菩薩,上品配別教的菩薩;中觀的三品中,下品配別教的菩薩,中品配圓教的菩薩,上品配佛。
(十)威儀戒與從戒戒︰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威儀戒指為得名利、受人恭敬,雖受戒但只外現威儀;從戒戒是順從佛制、清淨之業,內外相稱,如實受持戒行。
(十一)求戒與捨戒︰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求戒指求三有果報而受持戒;捨戒指捨三有果報而真實受持戒法。
◎附三︰續明《戒學述要》上篇〈戒學之性質與類別〉(摘錄)
戒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從淺處說,佛教的戒學,是人生倫理道德的規律,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準則。往深處講,戒是塑造人格乃至圓滿究竟──成佛的由路。修學佛法的人,從進入佛門信敬三寶起,一直到完成無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說的。律,為三藏教法之一,其行門之廣,蘊意之深,類別之眾,不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戒學的種類,三藏教典中隨機散說,各約一義,說有無量差別,這裡不暇一一備舉。且就幾種基本而主要的略述如次,舉一反三,其它即可循此通釋了。
戒行為五乘教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之所共遵,世間三福行(布施、持戒、修定)中,戒福行最為主要,無戒尚不得人天之身,何能享受人天福樂﹖三增上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中,戒增上學位列於首,無戒則無定慧,解脫之樂無由成就。六波羅蜜多中有尸羅波羅蜜,菩薩無戒,不足以完成上求下化之悲願。此外,如見道證真時,獲戒證淨(四證淨──佛、法、僧、戒──之一);三乘極果所具五分法身(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中,有戒分法身。其它,如六念、八正道等諸行門中,皆莫不有戒。可以說︰任何佛法的行門與果證,無不以戒為主要條件之一。雖因根器的淺深,持戒之廣狹粗細各有不同,然泛言「戒學」,實是徹上徹下而不可或缺的,不過根機愈鈍、功行愈淺,就愈見其重要吧了。《涅槃經》中將戒喻如渡海浮囊,從準備渡海時起,一直到達彼岸,是不可須臾捨離的。他人乞索甚麼東西,都可以布施給他,唯獨乞此浮囊乃至如針孔般大也不能允許,因為針孔雖小,但是在浮囊的作用上說卻是非常重大的。學佛而欲斷煩惱、了生死、成佛,全憑戒行之清淨,戒行毀缺,就如浮囊在大海中走了氣,頓時失掉憑藉。不但彼岸無法達到,且有喪失生命的危險!故「具足淨戒」,為佛教諸乘學人必須具有的行道項目,不如此即不能達到諸乘所預期的目的。故泛言一戒,實可貫通一切;若就位科人,則戒法之別目,就有無量差別了。
從釋尊言教中,知戒為諸乘所共遵。若更就戒學所詮的實質去觀察,則諸乘所標之戒相,雖多少、廣狹、粗細、大小,相差懸殊,然戒之所以為戒的實質,並沒有甚麼增減,故戒法也是一味的。吾人從「戒法一味」的觀點,進而推求釋尊處處說戒的本意,乃至諸乘施設戒法的差別,纔可以獲得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從戒法的差別去看︰有在家戒,有出家戒。出家戒中,又有止戒,有作戒;有性戒,有遮戒;有世間戒,有出世間戒等的無量差別。然無量戒法的根本實質,要而言之,就是「十善戒」。以十善戒統攝一切戒法,恰像大海之總攝眾流、諸星拱月一樣。聲聞乘的五戒、八戒(在家戒)、十戒、具戒(出家戒),固不離此,菩薩乘的三聚淨戒,也還是它。《大智度論》卷四十六說︰「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則隨義相從。戒名身業、語業,七善道所攝。十善道及初後,如發心欲殺,是時作方便︰惡口、鞭打、繫縛、斫刺,乃至垂死,皆屬於初;死後剝皮、食噉、割截、歡喜,皆名為後;奪命是本體;此三事和合,總名殺不善道。」犯一條殺戒,即有無量惡行為其眷屬,盜、淫、妄語等,亦莫不皆然,要想不犯重戒,首須防護輕戒;要想不起身語惡行,首須制止三毒惡念。凡一切過錯,無不從微至著,由隱至顯;故欲得清淨道,必須防微杜漸,嚴護於起心動念之間。比丘戒行雖多,結其所歸,不過為護︰淫、殺、盜、妄。菩薩戒行深重,乃至起心動念不於眾生有殺害等想。必如是持戒清淨,始可與道法相應,進而戡除自心之煩惱。由此觀之,佛教戒法,分位愈高,則其持守就愈加嚴密,然要其所歸,實不外此十善業道。所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吾人以十善戒法為根本,可以觀知諸乘戒法的粗細淺深;更從粗細淺深的諸乘戒法,可以窺知佛教戒法之一貫。故求解則應從本而達末,奉行亦須由粗而至細,從淺而入深。如是觀察戒法,奉行戒法,則知戒法皆為對症而制,各有聖意。吾人一時雖不能盡持,然應深生慚愧,則輕忽戒法之心,自然就可以逐漸減少了。
◎附四︰〈五篇〉(編譯組)
五篇為僧尼戒條之分科。即將比丘之二五0戒及比丘尼之三四八戒分類為波羅夷、僧殘、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等五科。《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云(大正23‧516c)︰「罪者,總五篇罪,名一切是罪,五篇戒外亦有種種罪,今佛結戒示罪輕重,故云此是波羅夷罪,此是僧殘,此是波逸提,此是波羅提提舍尼,此是突吉羅。」又名五犯、五犯聚、五眾罪,或五種制。茲分述如次︰
(1)波羅夷(pārājika)︰又譯斷頭。乃最重之罪,若犯此戒,則如人斷頭,永被擯斥,不得為比丘或比丘尼。比丘戒中的四波羅夷及比丘尼戒的八波羅夷罪即攝於此。
(2)僧殘(saṃghāvaśeṣa)︰詳稱僧伽婆尸沙,為次於前者之重罪。若犯此罪,如人生命垂危,僅餘殘命。若不及時向僧眾懺悔,無由得生,故名僧殘。比丘戒的十三僧殘及比丘尼戒的十七僧殘即攝於此。
(3)波逸提(pāyattika)︰又譯「墮」。佛典記載,犯此罪者將墮於寒熱地獄,故云。比丘戒中的三十捨墮、九十單墮及比丘尼戒的三十捨墮、一七八單墮即攝於此。
(4)波羅提提舍尼(pratideśanīya)︰又譯向彼悔。謂犯者須向其他比丘懺悔。比丘戒中的四提舍尼及比丘尼戒的八提舍尼即攝於此。
(5)突吉羅(duṣkṛta)︰又譯惡作。為身口二業所犯之過;此戒易犯,當常慎防。比丘戒及比丘尼戒的二不定、百眾學、七滅諍即攝於此。
以上五篇,居首的波羅夷罪最重,以下逐次遞減。古來順其次第,以死、流、徙、杖、笞等五刑喻之。而犯此五罪者,可依滅擯、僧法懺、對首三說、對首一說、責心悔等五法治之。但犯波羅夷的「滅擯」,則係指被擯棄於僧團之外,不得為比丘或比丘尼。
此五篇加上偷蘭遮,即成六聚。偷蘭遮(sthūlātyaya)意譯大障善道,即犯將構成波羅夷及僧殘而未遂之罪。此罪的力用能障至善道。另從突吉羅中開出惡說,而成七聚。身作的罪稱為突吉羅,即惡作。口說的罪稱惡說。通常稱戒品為五篇七聚,即從此五篇及七聚取名。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一、卷三十、卷四十四;《文殊師利問經》卷上;《菩薩善戒經》卷四;《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一;《受十善戒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二;《雜阿毗曇心論》卷八;《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六。
隨順歡喜之意,即見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隨之心生歡喜。《大品般若經》卷十一〈隨喜品〉云(大正8‧297b)︰「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云(大正9‧46b)︰
「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中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又,《大智度論》卷六十一對隨喜的意義曾作詮釋。其文云(大正25‧487c)︰
「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若離福德,人與畜生同行三事。三事者,淫欲、飲食、戰鬥。能修行福德,行道之人,一切眾生所共尊重愛敬。譬如熱時清涼,滿月無不樂仰,亦如大會告集,伎樂餚饌無不畢備,遠近諸人咸共欣赴。修福之人亦復如是。(中略)諸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三世諸佛及菩薩聲聞辟支佛,(中略)於此福德中,生隨喜福德,是故名隨喜。(中略)問曰︰求佛道者,何以不自作功德而心行隨喜﹖答曰︰諸菩薩以方便力,他勤勞作功德,能於中起隨喜者,福德勝自作者,復次是隨喜福德,即是實福德。所以者何﹖念過去佛即是念佛三昧,亦是六念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等。因行清淨戒入禪定,起畢竟智慧和合故,能起正隨喜,是故不但隨喜而已,亦行是實法。」
此謂行福德者為諸人所尊重愛敬,而隨喜福德,其功德更勝於自作者,且隨喜福德亦可視為實德。
《法華玄論》卷十謂隨喜有通別二種,「通隨喜」者,見聞覺知他人所作之福,皆隨順歡喜「別歡喜」者,乃依五十功德之說,而特別對《法華經》隨順歡喜。此外,又說大小二乘隨喜之不同,大乘隨喜廣通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小乘唯局三世佛;大乘隨喜法身功德,小乘唯限於迹身功德;大乘迴向薩婆若,趣一切智,小乘則無此迴向;大乘通有漏、無漏,小乘唯局於有漏心。又,隨喜原屬化他門,然在隨喜之時,內心自除嫉妒煩惱,故亦通於自行門。
◎附︰印順〈隨喜功德〉(摘錄自《華雨集》第二冊第三章第二節)
隨喜(anumodana),是對於他人的所作所為,內心隨順歡喜,認可為行得好,合於自己的意思,所以「隨喜」是通於善惡的。簡略的說,佛法是淺深不等的離惡行善,這是要自己身體力行的,但不只是自己行就夠了。任何一種離惡行善的善行,可分四類︰(1)「自行」,自己去做;(2)「勸他行」,還要勸別人去做;(3)「隨喜行」,知道別人做了,起認可歡喜心;(4)「讚歎行」,讚歎這一善行,讚揚行此善行的人,以激勵大眾。大家都向於離惡行善,才是佛教的理想。善行如此,惡行也有「自行」、「勸他行」、「隨喜行」、「讚歎行」;如惡行而具足四行,那可是惡性深重了。
這裏,約隨喜功德說。一切善行,不外乎一般人的人、天福德;聲聞與緣覺乘──有學、無學功德;菩薩發大心,廣修福慧,自利利他的功德;如來圓滿大菩提,現成佛、說法、入涅槃等最勝功德。對於這一切功德,都「心生歡喜」,如《普賢行願品》說︰「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般若經》〈隨喜品〉也是這樣,不過與般若相應,無相無著(是難行道)而已。《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聽聞隨喜而轉化他人。「隨喜功德」,是一切大乘法門所重視的。《大智度論》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這不是說,不需要身語的實際善行,是說見他修福而心生歡喜,是有很大功德的。依《智度論》說︰隨喜功德之所以有大福德,
(1)確信福德因果,「得正見故,隨而歡喜」。(2)「我應與一切眾生樂,而眾生能自行福德」,作福的一定能得安樂,那就與自己行善一樣。(3)「眾生行善,與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隨喜」。
眾生是自我中心的,雖明知行善是應該的,但從自我而起顛倒,每對他人的善行善事,福德慧德,會引起嫉妒,障礙或破壞,這是修菩薩行的大障。如能修隨喜行,時時隨喜一切功德,那一定能慈心普利,趣入菩提的大道。隨喜是「禮佛三品」之一,是在佛前修的,佛菩薩的功德,當然是隨喜的主要內容,但如來化導眾生,不棄人、天、聲聞、緣覺功德,所以一切功德,都是發菩提心者所隨喜的。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一〈壽命品〉;《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摩訶止觀》卷七(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四;《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經玄贊》卷十(本);《觀經散善義》;《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九。
「願」有志願、欲願、願求等義,指得某物的欲求。其梵語為pranidhāna;此是由語根dhā(放置)加上接頭語pra(進或前)及ni(近),再加上接尾語na 而成的,即將心放在目的物之前,所以譯作「願」。
性相家曾對「願」的體性提出諸說,《成唯識論》卷九列舉二說,其一將「願」當作「慧」之心所;另一將「願」當作「欲、勝解、信」之心所。《瑜伽論記》卷十一(上)云(大正42‧557b)︰
「論願體性諸師不同,有古師依成實以忍為體,備師云以智為性,故此論云智於後後希求故。三藏云思欲信上假立願也。景師云,用勝解欲思信為體。」
由於在佛道修行上首先要發起求菩提的願心,故《大智度論》卷七云(大正25‧108b)︰「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復如是,福德如牛,願如御者。」
「願」又可稱為本願、因願、誓願。主要有總願與別願二種。《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舉出發心願、受生願、所行願、正願、大願五種;其正願又有總、別二種;大願又分供養願、受持正法願、攝法上首願、增長眾生心行願、教化眾生願、知世界願、淨佛國土願、同心同行願、三業不盡願、成菩提願十種。此外,《成唯識論》卷九又提出求菩提願與利樂他願二種。
按,所謂「四弘誓願」即是總願;而彌陀的四十八願、藥師的十二上願、釋迦的五百大願則是別種大願。
關於「願」的性質,可分「要期願」、「悕求願」二種。《探玄記》卷三(大正35‧162b)︰「以大誓自要,要成此果,即要期願也。又所修福行悕成此果,即悕求願也。」此即必期成就,以及期望結果到來之意。於因位,為成佛而發大誓願,屬於前者;修因行而趣求佛果則屬於後者。
又,行者在內心發起總願或別願之心,謂之「發願」。發願須與行業(實踐)相輔,始能有成,此二者合稱「願行」,如一切菩薩以四弘誓願為總願,然仍須以六波羅蜜之行業促成之。此外,在我國佛教界,信徒在修善作福之時,往往有陳述施主發願之文辭。此等文辭,謂之「發願文」,或稱「願文」。《廣弘明集》中,即收有不少此類願文。
〔參考資料〕 《道行般若經》卷六;《放光般若經》卷十九;《大阿彌陀經》卷上;《悲華經》卷三、卷四、卷七;《文殊師利發願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發菩提心經論》卷上。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出家行
資持記釋云:「戒取見,見即執見
,以專持戒,名戒取;又以戒為上勝,名見取;此即五利使中二使,故云煩惱。欲界下業,即是人道;縱得生天,止在六欲。若下,明修定。即四禪四空定。多聞講誦,即習慧。準知修道,事行難分;自非達人,何由可識?」(事鈔記卷四一‧七‧七)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出已乃
行凡福。(一、出家之本)凡出家者,出有為家,為解脫者,謂脫纏縛,此為本也。如五分說,不為解脫出家,不得名僧,次不受供。(二、明凡福行相)(一﹑持戒)今有行者,但知持戒,無心在道。道在虛通達累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餘講解修習觀務,悉為非道;內多瞋忿,久污淨心。此戒取結,謂為最勝;又是見取,體是欲界,增生下業。(二﹑修禪)若修世禪,緣色緣心,雖經上界,終還生死,未有出期。如鬱頭藍,上極非想,還沈阿鼻,後作飛貍,佛記無出。(三﹑多聞)若修多聞講誦經典,不為解脫,並增欲有,未成無漏。(四﹑營事)若營世事供養三寶塔寺等相,心無欣道,最是我所,或淪下趣。由造善時,自愛憎他,行諂行誑,雜惑成樹,故受鬼趣相似果報,以心非實,生在惡道,以福事成,故受勝處。(三、引二論通證)如智論云,世間法者,孝順父母、供養沙門、布施持戒、四禪四空、念佛法僧、九想等是也。又成實云,智者不應持戒多聞禪定等少利事中,自以為足,以貪著故,忘失大利。謂有解脫也。」(業疏記卷一一‧九‧二)
亦名:沙彌別行篇、沙彌篇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沙彌別
雜集論七卷十六頁云:問如經中說無明緣行;若福非福及與不動。云何福及不動行,緣無明生耶?答:有二種愚。一、異熟愚,二、真實義愚。由異熟愚故;發非福行。由真實義愚故;發福及不動行。由異熟愚發非福行者:由彼一向是染污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故。由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者:真實義即四聖諦。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縛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不動行。非已見諦者,能發此業。無真實義愚故。是故彼業,說因此生。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五頁云: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復言:世尊!誰有何等轉異無明,而說無明為緣生行?世尊告曰: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由此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如是所說外法異生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非福,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如是所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雖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五頁云: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三頁云:復言:世尊!如佛所說因業故生,因愛故轉;依何密意,作如是說?世尊告曰:無明為緣,先於諸有,造作增長種種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動行;引發攝受種種生身種子差別。於此有中,若愛未斷;由此愛故;能令行等,轉成其有;有起後有自體功能。如是功能,不離於愛。依此密意,故說是言:因業故生,因愛故轉。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七頁云:復言世尊!諸所有行,與六識身,相應俱有,同生同滅;何緣故說行是識緣?世尊告曰:以六識身,與福非福及不動行,相應俱有,同生同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熏習種子;引發餘生新異熟識。由此道理,是故宣說行是識緣。
二解 瑜伽十卷七頁云: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云:由引業力,識相續流;如火燄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經分別識支通於六識。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八頁云:云何行緣識?謂有一類、貪瞋癡俱生思為緣故起貪瞋癡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復有一類、無貪無瞋無癡俱生思為緣故;起無貪無瞋無癡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復次眼及色為緣,生眼識。此中眼是內有為行,色為外緣,生眼識。是名行緣識。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意識。此中意是內有為行,法為外緣,生意識。是名行緣識。復次甕喻經中,佛作是說:造福非福不動行已;有隨福非福不動識。云何造非福行已,有隨非福識?謂有一類、由貪瞋癡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三惡行,名非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於彼起識。是名造非福行已有隨非福識。如說地獄,旁生、鬼界、應知亦爾。云何造福行已有隨福識?謂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人樂,但由無明蔽動心故;造身語意三種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梵眾天眾同分中。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無想天、應知亦爾。云何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謂有一類、於空無邊處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因此欣求,勤修加行,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於此定中,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思性思類,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超諸色想,乃至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如說空無邊處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應知亦爾。如是諸識、行為緣,行為依,行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緣行識。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頁云:又時時間、能正受學施福業事,造作種種差別福行。所謂看病,事佛法僧,躬為執當。如是等類,名作福行。
法蘊足論十卷五頁云:云何非福行?謂諸不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業異熟果故。是名非福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八頁云:復言:世尊!若唯說愛與有作緣,不緣於取;斯有何過?世尊告曰:希求名愛。於險惡趣,無有希求。然由所作非福行故;雖求善趣;相違果生。彼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用彼取為其緣。又如所說無有愛者,希求無有。求無有時,由造福行不動行故;相違果生。此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說彼取為其緣。由此道理,非唯用愛與有為緣。
二解 瑜伽十卷八頁云: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一頁云:由取為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說名為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招後有業,說名為有。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二十八頁云:云何取緣?有謂取為緣,施設多有。謂佛或說三界五蘊名有,或說能感後有業名有,或說生分五蘊名有。云何說三界五蘊名有?如說三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云何說能感後有業名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若業,能感後有;名有。云何說生分五蘊名有?如世尊告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復次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諸有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緣謂取。廣說乃至若全無取;為可施設有諸有不?不也;世尊。是故慶喜,諸有皆以取為其緣。是名取緣有。如是諸有,取為緣,取為依,取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取緣有。
五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四卷三頁云:取緣有者:若有煩惱,復能發業,牽後有果。非無煩惱。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三頁云:復言:世尊!若世尊說愛是轉因;何緣但說取為有緣,非愛緣有?世尊告曰:若離於取;有愛不能為緣,轉變非福行等,令成有支,生諸惡趣。又若離取;諸無有愛,不能為緣,轉變福行不動行等,令成有支,於不定地,及於定地,生諸善趣。是故非唯愛為有緣。然彼有支定緣於取。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三頁云:復言世尊!云何名為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世尊告曰:謂有一類、愚於當來後有自體,即便發起後有希求。由愚所生後有希求,便於後有,見勝功德。若於現法執著可愛不可愛境,邪分別故;造非福行。彼於資具、生貪瞋故;或於怨憎、生瞋恚故;及彼相應不能決了功德過患放逸愚故;造斯惡行。即於後世所有過失、不能思惟不能解了行相無明、能作如是非福行緣。若於後有見勝功德,或見出離、便造福行、或不動行。彼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思擇、及修習故;能造斯行。應知如是思擇修習、雖在善心;然不如理作意思惟,故是後有愚癡所引。謂於後有見勝功德,癡覆藏故;及見出離、癡覆藏故。如是非福福不動行、障礙對治;與六識身、俱生俱滅;能於現在已得生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三種習氣。由此方便,攝受後有新生種子。攝受後有新種子故;於當生中所起後有所攝名色六處觸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於現已得異熟識中,但起因性;未有果性。是故但名所引緣起。如是名為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五頁云:復言:世尊!何緣欲界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為緣?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死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五頁云:復言:世尊!何緣欲界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為緣?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死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復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如說色界愛取二種,於其色界諸不動行,如是無色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應知亦爾。彼於色界或無色界有過患身,起有功德作意想見;或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如是非理作意;能為彼界不動行緣。如是所起非理作意,無明所引。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為伴,能為彼界不動行緣。是故應知彼不動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悕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為諸行緣。
二解 瑜伽十卷六頁云: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簡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問:如經中說:諸業以貪瞋癡為緣;何故此中唯說癡為緣耶?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貪瞋癡緣,唯生非福業故。問:身業語業,思所發起,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云:謂諸愚夫,於緣生法,不知唯行;妄起我見,及我慢執,為自受樂非苦樂故;造作身等各三種業。謂為自身受當樂故;造諸福業。受當來樂非苦樂故;造不動業。受現樂故;造非福業。如是名為無明緣行。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四頁云:云何無明緣行?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因,無明為緣故,貪瞋癡起。此貪瞋癡性,是名無明緣行。復次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前行,無明為幟故;起無量種惡不善法。謂無慚無愧等。由無慚無愧故;起諸邪見。由邪見故;起邪思惟。由邪思惟故;起邪語。由邪語故;起邪業。由邪業故;起邪命。由邪命故;起邪勤。由邪勤故;起邪念。由邪念故;起邪定。此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勤,邪念,邪定,是名無明緣行。復次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起無量種惡不善法,一切皆以無明為限,無明為集,是無明類,從無明生。墮無明趣者,不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諸法。不如實知此諸法故;便起邪見,邪思惟,乃至邪念,邪定。是名無明緣行。又云:如是福非福不動行,無明為緣,無明為依,無明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無明緣行。
五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六頁云:問:無明為緣,通生十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次無明緣行,勢用隨順。餘則不爾。復次無明緣行,勢用強勝。餘則不爾。復次無明於行,能作近緣,是故偏說。於識等十,但作遠緣,是故不說。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亦爾。復次無明與行,作不共緣;是故偏說。與識等十,但作共緣;是故不說。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後次第,展轉相生。若說無明緣無明;便無前後。若說無明緣識等;便非次第。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五頁云:復言:世尊!云何無明轉異殊勝?世尊告曰: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復言:世尊!誰有何等轉異無明,而說無明為緣生行?世尊告曰: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由此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如是所說外法異生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非福、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如是所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雖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是故惟依外法異生,我說順次雜染緣起、最極圓滿。非住內法。是名無明轉異殊勝。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六頁云: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
法蘊足論十卷五頁云:云何無明為緣造福行?謂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悕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悕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與諸人眾、同受快樂。於彼復造諸福行等。是名無明為緣造福行。有不繫心悕求人樂,但由無明蔽動心故;造身語意三種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復造諸福行等。是名無明為緣造福行。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悕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梵眾天眾同分中。因此悕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復造諸福行等。是名無明為緣造福行。有不繫心悕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復造諸福行等。是名無明為緣造福行。如說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隨其所應,廣說亦爾。復有一類,於無想天,繫心悕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無想天眾同分中。因此悕求,勤修加行,思惟諸想是麤苦障,思惟無想是靜妙離。由此思惟,能滅諸想,安住無想。彼諸想滅住無想時,名無想定。入此定時,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無想天眾同分中。於彼亦能造少福行。是名無明為緣造福行。有不繫心悕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思惟諸想是麤苦障,思惟無想是靜妙離。由此思惟,能滅諸想,安住無想。彼諸想滅住無想時,名無想定。入此定時,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無想天眾同分中。於彼亦能造少福行。是名無明為緣造福行。
法蘊足論十卷五頁云:云何無明為緣造非福行?謂有一類、由貪瞋癡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三惡行、名非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於彼復造非福行等。是名無明為緣造非福行。如說地獄、傍生、鬼界、應知亦爾。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六頁云: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六頁云: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悕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為諸行緣。
顯揚十七卷九頁云:論曰:於業報中,不應思議。修福行者、定往善趣;為惡行者,定往惡趣;不決定故。又過去世淨不淨業,若處若事,若因若報等,不可思議。
瑜伽十卷六頁云: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揀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
法蘊足論十卷八頁云:云何造福行已有隨福識?謂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人樂,但由無明蔽動心故;造身語意三種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梵眾天眾同分中。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無想天,應知亦爾。
福行、罪行、不動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業;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惡等之惡業;不動行是四禪、四空處的禪行,也可以說是無漏解脫三昧的出世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