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猶言逐一也。首楞嚴經曰:「現一一形,誦一一咒。」觀無量壽經曰:「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梵網經開題曰:「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皆是諸尊法曼陀羅身。」觀智軌曰:「即以陀羅尼文字,右旋布列心月輪面上觀,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字中,流出光明,徧照無量無邊世界。」
(圖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觀無量壽經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又詳丈六條下。
(術語)該羅事物之稱。玄應音義曰:「說文云:一切,普也。普即徧具之義,故切宜從十。說文,十謂數之具,從七者俗也。」史記曰:「臣觀諸候王邸第百餘,皆高祖一切功臣。」同索隱曰:「此一切,猶一例,同時也,非如他一切,訓權時也。」勝鬘經寶窟中末曰:「一切止是該羅之名。」法苑珠林二十八曰:「一以普及為言,切以盡際為語。」無量壽經慧遠疏上曰:「舉一名餘,故云一切。」智度論三十曰:「一切有二:一、名字一切,一、實一切。」
(術語)與一切萬法同。無量壽經下曰:「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
(術語)意向於一處,無餘念,無散亂之心也。六十華嚴經五曰:「一向信如來,其心不退轉。」無量壽經下曰:「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善導之觀經疏四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探玄記八曰:「情無異念,故云一向。」
又一向者,全也、專也、偏也。藥師經曰:「彼佛國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
(雜名)尺度名。八尺曰尋。無量壽經下曰:「諸聲聞眾,身光一尋。」
(術語)其說有二:(一)極短促之時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時節極促也。」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觀無量壽經曰:「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然其時限,諸說不同。仁王般若經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往生論註上曰:「百一生滅名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摩訶僧祇律十七,則謂「二十念名為一瞬頃,二十瞬名為一彈指,二十彈指名為一羅豫,二十羅豫名為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此即一晝夜為三十須臾,一須臾二十分為一羅豫,一羅豫二十分為一彈指,一彈指二十分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為一念之說也。又大智度論三十,引經論謂「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此二說可為同意。彼翻譯名義集五,謂「剎那毘曇翻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與一剎那解為同義也。(二)思念對境一次也。其義亦多。如天台,以陰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又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淨土門諸派,以古來一念多念之論盛行,隨而一念之解,其說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稱彌陀果體所成就之佛智,謂為一念,所謂「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親鸞氏,以聞名信喜之心,名為一念,教行信證六,所謂「一念云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為一心。」是也。又依選擇集上,則謂「念與聲是一。」其證則引觀經下品下生「使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論十念即為十聲。故誦經謂之念經。誦法華謂之念法華。稱佛名謂之念佛。凡念字之義,雖通於觀念稱念,而彌陀之本願為稱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稱佛之聲也。按義寂之無量壽經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為一念,非唯生滅剎那等。」無量壽經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義也。
(術語)讀經及說法之會座。多人會合曰會。無量壽經上曰:「菩薩大士,不可稱計,一時來會。」阿彌陀經曰:「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術語)一樣平等也。無量壽經上曰:「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又同一之階級也。
(雜語)謂從劫初已來,惡王殺害親父者,有一萬八千人。此說出觀無量壽經。
(名數)諸經論所說少異。法華經受記品曰:「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無量壽經上就樹說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智度論十曰:「有七種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此珠極貴非珊瑚也)。」阿彌陀經曰:「亦以金Suvarṇa,銀Rūpya,琉璃Vaidūrya,玻璃Sphaṭika,硨磲Musā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瑪瑙Aśmagarbha,而嚴飾之。」般若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虎珀、珊瑚、為七寶。
(譬喻)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於西方極樂之邊地懈慢界者,五百歲間,不見三寶,不能得法樂,故譬之繫於七寶所成之牢獄也。無量壽經下曰:「譬如轉輪聖王別有七寶宮室,種種莊嚴,張設床帳,懸諸繒繙。若有諸王子,得罪於王,輒內彼宮中,繫以金鎖,供給飲食衣服床褥華香妓樂如轉輪王,無所乏少。於意云何?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
(雜名)七寶所成之華也。無量壽經下曰:「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術語)身長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說十二遊經曰:「調達身丈五四寸,佛身長丈六尺,難陀身丈長五四寸,阿難身長丈五三寸,其貴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餘國皆長丈三尺。」行事鈔下曰:「明了論云:人長八尺,佛則倍之丈六。」業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長八尺,佛則丈六,並依周尺以定律呂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
(術語)是為舊稱,新稱云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捨,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願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苦諦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捨,故無願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無量壽經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同下曰:「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智度論十九曰:「於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俱舍論二十八曰:「空謂非我,無相謂滅四,無願謂餘十,諸行相相應,此通淨無漏無漏三脫門。」大乘義章二曰:「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術語)三世出現之諸佛。法華經方便品曰:「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觀無量壽經曰:「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三業九品之行業也。
(術語)真宗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心也。此三心俱為疑蓋無雜之一信心,故稱為三信。文類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成滿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
又安樂集所說淳心一心相續心之三者謂之三信。見三不三信條。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一。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術語)三毒之異名。貪瞋癡也。無量壽經下曰:「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淨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斷三毒名除三垢。」
(名數)觀無量壽經曰:「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寶也,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Dharma也。隨其教法而修業者,僧寶Saṁgha也。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也。寶性論三舉所以名寶者,有六義。「偈言:真寶世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等。」法華經方便品曰:「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甄叔迦寶
上結延反梵語前觀無量壽經中已釋
土錯何反義已具釋無量壽經卷中經本作縒非
指彌陀之教。淨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稱。迦才淨土論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規,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遲東夏。」其中,「二八」指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十六觀門,「一九」則指彌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p1
梵語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網經開題(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諸尊法曼陀羅身。」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 p1
指一切迷界之眾生。一切迷界之眾生因內有煩惱之怨賊,外臨生死之苦海,未得安心之宅,常處恐懼之中,故稱一切恐懼。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p14
梵語 eka-citta。指真如、如來藏心。(一)即宇宙萬有之根本原理,絕對無二之心性。如入楞伽經卷一(大一六‧五一九上):「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為如來藏。」又宗密之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以一心配列五教來說明,即:(一)假說一心,小乘行者承認心外另有一外境存在,故心係有名無實者。(二)事一心,乃大乘權教所謂異熟之阿賴耶識。(三)理事無礙一心,即大乘實教之如來藏藏識。(四)絕對一心,指大乘頓教中超越染淨者。(五)總賅萬有一心,別教一乘已盡捨萬有者,別教稱一心為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亦即一心不外宇宙本體之意。天台宗有「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說。〔華嚴五教章卷二、宗鏡錄卷三十七〕
(二)唯識宗以唯一之根本識為一心。指萬有能變之心,即阿賴耶識。成唯識論卷二(大三一‧一○下):「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如是處處說唯一心。」〔成唯識論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
(三)專注於某種對象,而不起妄念,稱為一心。故專心念佛,又稱一心專念。淨土宗尤其重視執持阿彌陀佛之名號。據無量壽經之說,一心具有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等三信。另據觀無量壽經之說,一心包含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三心;義同阿彌陀經所說之「一心不亂」。〔觀經疏卷四、往生論註卷下〕 p21
梵語 eka-jāti-pratibaddha。原為「最後之輪迴者」之義。謂經過此生,來生定可在世間成佛。略稱補處。即指菩薩之最高位─等覺菩薩。一般皆稱彌勒為一生補處之菩薩。據彌勒上生經等記載,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待此生盡,則下生於人間,以補釋迦之佛位。此詞又作一生所繫,指僅此一生被繫縛於迷界,來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稱。另據無量壽經記卷上之說,一生補處之菩薩又分為四位次:(一)住於正定位之菩薩。(二)接近於佛地之菩薩。(三)住於兜率天之菩薩。(四)由兜率天至人間下生而成佛。〔菩薩本業經十地品、大日經具緣真言品、彌勒上生經宗要〕 p30
指觀無量壽經兩種譯本之一存一闕。據唐代智昇之開元釋教錄卷十二、卷十四等所記,一存者,乃劉宋元嘉(424~453)年中,良耶舍所譯;一闕者,即同代之曇摩密多所譯。又良忠之觀經疏傳通記說「一存二闕」,此乃據前一存一闕更增歷代三寶紀後漢失譯之一本。此失譯一本之說,乃基於僧祐之出三藏記集,以同書未舉出係良耶舍所譯而知,此失譯者當非別本。 p37
指一百種義。乃善導大師於解釋觀無量壽經之九品時,所設立之一百種義門。散善義之首,於上輩觀之文前,將每一品分科為十一門,即:(一)總明告命,(二)辨定其位,(三)總舉有緣之類,(四)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六)正明受法不同,(七)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明回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九)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速,(十)明到彼華開遲速不同,(十一)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此十一門科中,任何一種皆為九品中所說,十一門約對九品,一品中皆含此十一門,共計九十九種義門,而以一百之總數統稱之。 p42
指一佛等同一切佛。由於佛佛平等故,一佛即一切佛;又一佛即可總括一切佛,故一佛即具一切佛之義。如大寶積經卷一一六載,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又觀無量壽經第九真身觀謂,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p45
梵語 eka-purobhakta。指短促之時間。又作一食之頃。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法華經序品(大九‧四上):「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皆為短暫時間之例。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四七初分囑累品,按時間之長短依次分為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時、食頃、須臾、俄爾、瞬息頃,故知一食頃乃介於一時及須臾之間。〔大寶積經卷三十七、法華義疏卷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二末、慧琳音義卷三〕 p59
譬喻一乘之教法如海。善導之觀經疏玄義分,判觀無量壽經時,亦有「菩薩藏頓教一乘海」之說。(參閱「誓願一乘」5930) p61
乃一樣、平等、無差別心之意。與「無別」、「無異」同義,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 p70
據觀無量壽經之記載,自劫初以來,諸惡王為貪王位而殺害親父者,已有一萬八千人。 p72
乃七重行道樹,為極樂世界之寶樹。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六下):「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觀無量壽經並載寶樹觀,然於「七重」無具體之說明。唐代善導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指出,七重非為七列寶樹,而係指一樹而言,以黃金、紫金、白銀、瑪瑙、珊瑚、白玉、真珠等七重寶為根莖乃至花果等。〔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觀經疏傳通記卷十一〕 p102
梵語 sapta ratnāni。即七種珍寶。(一)又稱七珍。指世間七種珍貴之寶玉。諸經說法不一,阿彌陀經、大智度論卷十等謂七寶即:(一)金。(二)銀。(三)琉璃,又作琉璃、毘琉璃、吠琉璃等。屬青玉類。(四)頗梨,又作頗胝迦,意譯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車渠,又作硨磲。經常與碼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類。(六)赤珠,又稱赤真珠。(七)碼瑙,深綠色之玉,但異於後世所稱之碼瑙。法華經卷四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為七寶。〔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無量壽經卷上〕(參閱「寶」6737)
(二)總稱轉輪聖王所擁有之七種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又稱主藏寶)與主兵臣寶(將軍)。〔長阿含經卷三、舊華嚴經卷四十三〕(參閱「轉輪聖王」6624) p124
謂由七寶所成之蓮華。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中):「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p124
指具有七寶莊嚴之牢獄。若有人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於西方極樂之邊地懈慢界者,五百歲間將不見三寶,不能得法樂,此猶如置身於七寶所成之牢獄中。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中):「譬如轉輪聖王,別有宮室,七寶莊飾,張設床帳,懸諸繒幡。若有諸小王子,得罪於王,輒內彼宮中,繫以金鎖,供給飲食、衣服、床褥、華香、伎樂,如轉輪王,無所乏少。」 p124
佛經中表示極限或省略中間語句之詞,其梵語有二:(一)yāvat,巴利語 yāvant,中略之義,相當於英語 as far as。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大二‧二○四上):「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至正定。」(二)antaśas,係表示最少、至少等窮邊際之詞,相當於英語之 at least。善導於往生禮讚中釋之為「下至」。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參閱「乃至一念」125、「乃至十念」125) p125
指時間、心念、觀念、稱名等之極小數。即舉極少之念而攝多念。無量壽經卷下第十八願成就謂(大一二‧二七二中):「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大八‧三六五下):「菩薩於是中不生瞋恚心乃至一念。」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上(大一八‧七二二下):「若起不善思惟,速應遠離,乃至一念,勿使在心。」 p125
表示往生彌陀淨土之稱名念佛無次數之限制,即舉十念,上攝多念,下攝一念。無量壽經卷上謂,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有關乃至十念,諸家各有異說,曇鸞以其為無間相續之意念。元曉、法位、玄一等則指為彌勒發問經所說慈悲、護法等十法十念。義寂認為念乃時間之意,即稱六字名號一次之時間為一念,稱名十次為十念,念念之中,自具足慈悲、護法等十法十念。蓋以上諸師皆以十念為限。善導則倡不定限於十念之說。(參閱「十念」445) p125
於時間劃分上,從現在而言,指已經過去之時間。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 p126
即自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之九種印相。又作阿彌陀九品往生印、往生九品印、三三品印、三三品往生印。乃根據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之說,依念佛行者之罪業、修行,所分之九階級印相。例如往生有九品往生,極樂有九品淨土、九品念佛,故阿彌陀佛亦有九品彌陀之區別,其具體之表現即為九品印。然有關九品印之印相,有多種說法,較常見者,以上品印相為兩手疊合,置於丹田邊(伸三指,右手置於左手下)。中品印相為兩手當胸,掌向外並列。下品則為掌向外,右手向上,左手向下。上生印相為拇指、食指之指尖屈合。中生印相為拇指、中指之指尖屈合。下生為拇指與無名指之指尖屈合。如是各品各生之印相準此組合之,即成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之九品印。其中,上品上生之印稱妙觀察智印,又作定印、彌陀定印,其坐像乃結最通俗之印,立像為來迎印,以下品上生之印相為最普遍。中品印相又作說法印。此外,九品印相之說於諸經中並未記載,僅知此一說法自唐末以來即已流傳,後傳至日本,於真言宗及淨土教均盛行此說。 p13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佛世界
指一佛所化導的世界。又稱一佛剎、一佛土、一佛國土。原始佛教認為在同一個世界中,不可能同時出現二佛或二轉輪王。但大乘佛教認為十方世界中諸佛同時存在,並住於各自的佛世界。至於一佛世界的範圍到底如何界定,關於這一點,原始佛教認為等同轉輪聖王統治的四天下(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洲)。後世則逐漸擴大,以三千大世界為一佛世界,甚至以無量無數世界為一佛世界。
〔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卷四十七;《瑞應本起經》;《翻譯名義集》卷三;《法苑珠林》卷八;《大智度論》卷五十;《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俱舍論》卷十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五教章通路記》卷五十二。
日本淨土真宗用語。指於現在一生即可達到往生淨土的願望。依據《無量壽經》所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二十願是(大正12‧268b)︰「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對於此願,古來一向以「三生果遂」義解釋之,然日本真宗則本著「他力念佛」的信仰立場,而主張「一生果遂」的教義。亦即依據阿彌陀佛的第二十願,主張眾生欲以自己稱念佛名之念佛力而往生者,可以在今生往生報土。
另外,三生果遂之說,係主張於第一生(過去或現在世)聽聞佛名,於第二生(現在或未來的第一生)勤行念佛,於第三生(未來或再來世)即得往生(淨土宗之說);或謂於第一生自力念佛,於第二生出於化土,於第三生生於報土(真宗之一說)。
菩薩階位的最高位,即等覺位。或譯作一生所繫。因經此生的繫縛即可補佛位處,故稱一生補處,略稱補處。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12‧268b)︰「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六(大正11‧874c)︰「一切有學、阿那含、辟支佛,於此福行,應先發起如是勝心,得不退轉一生補處,次當作佛。」《阿彌陀經》(大正12‧347b)︰「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一般說來,此菩薩位還存有元品(根本)無明,受變易生死,故名一生;到最後斷惑入妙覺位,補前佛位處,故名補處。而將彌勒菩薩名為一生補處菩薩,主要是依據《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所說。蓋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待其此生結束後,將降在娑婆世界補釋迦之佛處。
另外,日本淨土真宗認為就信心之利益而言,一生補處可分為現益與當益二途︰
(1)如為現益,則獲得信心的念佛行者,於現世立即住於一生補處位。
(2)如是還相迴向的利他教化之位︰亦即念佛行者往生安樂淨土,快速超證滅度大果,同時住此位尊奉普賢之德,作化他之利益。
總之,彼土的一生補處有滅度與因果不二的關係。然而安樂淨土的阿彌陀如來,是盡未來際不入涅槃的報身佛,往生者雖不能補其佛處,但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補佛處之德,所以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參考資料〕 《阿閦佛國經》卷上〈發意受慧品;《師子月佛本生經》;《大日經》卷一〈具緣真言品;《菩提資糧論》卷一;《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上;《彌勒上生經宗要》;《阿彌陀經略記》;《阿彌陀經疏》。
中國近代佛教學者丁福保(1874~1952)佛學著作的彙集。全書四冊,係蔡運辰於1970年在臺灣所彙編出版。丁福保生前的佛學著作甚多,流傳頗廣,影響亦深;各書均以佛學叢書之名刊行,然實際上並未彙印成冊,僅以單本流通;蔡氏有鑑於此,乃著手蒐集資料,彙編成叢書。
全書計分四編,即︰
(1)首編︰為序言、目錄及《佛學撮要》。
(2)前編︰為接引初機的八種入門書,如《佛學起信編》、《佛學指南》、《六道輪迴錄》等。
(3)中編、(4)後編︰為佛經箋註十六種,依序為《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佛經精華錄》、《觀世音經》、《高王觀世音經》、《盂蘭盆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義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心經箋註》、《心經譯註》、《金剛經》、《六祖壇經》。
(一)七種珍寶,又稱七珍。即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此七寶之名出自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經》,而玄奘譯《稱讚淨土經》則稱此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此七寶之名,古代諸經論之譯名頗有異同。茲以《無量壽經》為例,將漢、魏、唐、宋譯本之譯語對照如下︰
┌──┬──┬──┬──┬──┬──┬──┬──┐
│ │金 │銀 │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
├──┼──┼──┼──┼──┼──┼──┼──┤
│漢 │金 │銀 │琉璃│水精│車渠│珊瑚│琥珀│
├──┼──┼──┼──┼──┼──┼──┼──┤
│魏 │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碼碯│
├──┼──┼──┼──┼──┼──┼──┼──┤
│唐 │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碼碯│
├──┼──┼──┼──┼──┼──┼──┼──┤
│宋 │黃金│白銀│瑠璃│頗梨│硨磲│真珠│碼碯│
└──┴──┴──┴──┴──┴──┴──┴──┘
此外,《法華經》卷四〈寶塔品〉及《佛地經論》卷一所載,則將七寶中之玻瓈,代以玫瑰(karketana)。
(1)金(suvarṅa)︰指黃金。又稱為紫金。梵名蘇伐刺那(修跋拏),譯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讚歎佛身端嚴時,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語。《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真諦之釋,舉出金之四義(大正54‧1105b)︰「(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耳。」
(2)銀(rūpya)︰指白銀。
(3)琉璃(vaidūrya)︰又作毗瑠璃、吠瑠璃耶、鞞頭黎等。譯為「青色寶」或「不遠」。是一種類似玉的寶石。中國、日本常有人誤以為是有色玻璃。此詞古來多作「流離」,後代在使用時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義》卷一(大正54‧317b)︰「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云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鍊石造作,焰火所成瑠璃也。」
(4)玻瓈(sphaṭika)︰即水晶。又作薩頗胝迦、颯頗置加、塞頗胝迦、頗梨等。《慧琳音義》卷四(大正54‧330b)︰「古譯云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晶,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
(5)硨磲(musāragalva)︰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華經玄贊》卷二(末)云(大正34‧685b)︰「車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後世將白珊瑚及貝殼製成之物,稱為硨渠。
(6)赤珠(lohitamuktika)︰即赤真珠。《大智度論》卷十云(大正25‧134a)︰「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佛地經論》卷一云(大正26‧293a)︰「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則指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
(7)碼碯(aśmagarbha)︰此物並非今人所稱之碼碯,而是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二)佛典中常記載在理想國王(轉輪聖王)出現時,會有七寶自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此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
(1)輪寶(cakra)︰《長阿含經》卷十八曾提及轉輪聖王的七寶與四神德。謂轉輪聖王出世,於十五日,月滿之時,沐浴香湯上高殿,與婇女共相娛樂,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禮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餘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2)象寶(hasti)︰指白色六牙象。清旦乘之周行四海,食時得還。
(3)馬寶(aśva)︰指紺青色有象力之駿馬。能飛行,與象寶同為轉輪王之乘駕。
(4)珠寶(maṇi)︰指寶珠。有光明照王宮內,夜中置於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務,以為白晝。
(5)玉女寶(strī)︰指美女。顏色從容,面貌端正,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優鉢羅花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
(6)主藏寶(grahapati)︰指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地中伏藏有有主與無主;若有主則擁護之,無主則取之供王用。此寶在其他經論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寶」者,或「居士寶」者。
(7)典兵寶(parināyaka)︰指智謀雄猛英略獨決之掌兵大將。《大寶積經》卷十四云(大正11‧78c)︰
「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后,口優鉢香,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
〔參考資料〕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起世因本經》卷二;《輪王七寶經》;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三;《長阿含經》卷一、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卷七、卷十三、卷十八;《中阿含》卷十一〈七寶經 、卷十三〈說本經〉、卷三十〈教曇彌經〉。
天台宗對佛經名稱的分類,為智者大師所創。共分七種,故云「七種立題」。此七種即︰單人、單法、單譬、人法、法譬、人譬、人法譬具足。又稱單三複三具足一。天台《觀無量壽佛經疏》云(大正37‧186c)︰「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複,或具。」知禮《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一更舉實例云(大正37‧198c)︰
「單人,如阿彌陀經等;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單譬,如梵網經等;(中略)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經等;人法譬具足者,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等。」
譬如《阿彌陀經》中,釋迦是「能說的人」,阿彌陀佛是「所說的人」,以此安立經題,故稱單人立題;《大般涅槃經》中,涅槃是「法」,以此安立經題,故稱單法立題;《梵網經》中,梵網是「梵天寶網的譬喻」,以此譬喻安立經題,故稱單譬立題;《文殊問般若經》中,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此二者安立經題,故稱人法立題;《妙法蓮華經》中,妙法是「法」,蓮華是「譬喻」,以此二者安立經題,故稱法譬立題;《如來師子吼經》中,如來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以此二者立安經題,故稱人譬立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勝鬘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一乘大方便方廣是「法」,以此三者安立經題,故稱人法譬具足立題。
又,諸疏所說並不限於上述七種,如法雲《法華義記》及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則除去人譬與人法譬,而立五種立題,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則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及人事等八種,《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則除去人事,另加處、時,而為九種。
〔參考資料〕 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
指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因果業感之理。其他宗教只談現在世,或只論及現在、未來二世;因此,三世之說可視為佛教教理的主要特色之一。
所謂三世因果業感之理,即現在世的苦樂乃過去世善惡的業報,而現在世善惡業又感未來世苦樂之果;現在的因招致未來的果,因果連續而有無窮生死,此乃迷界流轉的相狀。又,由於善惡業的性質及強弱不同,使得感果的時期不僅限於次生。
詳示此三世因果相狀者,為十二因緣。即由於過去世之無明、行之二因而生現在世之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果。現在之愛、取、有三因又招致未來之生、老死二果。此三世雙重因果表示因果連續無窮。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七云(大正12‧582c)︰「知從善因生於善果,知從惡因生於惡果,觀果報已,遠離惡因。」
〔參考資料〕 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俱舍論釋論》卷五;《無量壽經》卷下;《俱舍論》卷六、卷九;《成唯識論》卷八;《佛教根本問題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
又稱三世佛。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出現的諸佛。其名稱、數目,諸經論所列,並不一致,如《長阿含經》卷一、《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等列過去七佛名;《彌勒大成佛經》及《彌勒下生經》等說未來彌勒佛之出世;《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謂,未來彌勒佛、師子應佛、承柔順佛等諸佛出現;《決定毗尼經》、《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及《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等,出釋迦佛等三十五佛名;《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及《觀虛空藏菩薩經》等,列普光佛等過去五十三佛;《無量壽經》卷上,列舉錠光佛等過去五十三佛。
此外,《賢劫經》卷六說現在賢劫千佛;《三千佛名經》列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未來星宿劫千佛;《五千五百佛名經》出五千五百佛名;《賢劫經》卷八載,賢劫千佛出現後有大名稱劫,其時亦出現千佛,大名稱劫後有喻星宿劫,八萬佛出現,喻星宿劫後有重清淨劫,其時亦出現八萬四千佛。
〔參考資料〕 《信佛功德經》;《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觀無量壽經》;《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
中國佛教徒在解說佛經時,常將經文分成三個部份,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稱為「三分科經」,或稱「一經三段」。
這個分段法始於晉朝的道安,至劉宋以後,便廣受各家採用。直迄今日,這個分法仍然通行。
序分,又稱序說、序段。指一經的開頭,記述說此經的人、時、處、當機、會眾等說經因緣的一段文字。
正宗分,又稱正說、正說段。指緊接著序分,開顯所說法門的一段文字,這是全經的主要部分。
流通分,又稱流通說、流通段。指在正宗分之後,經文說「會眾歡喜奉行」以及付囑流通本經法門的一段文字。
唐‧玄奘所譯的《佛地經論》卷一亦云(大正26‧291c)︰「於此經中總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這個分法與道安所創完全相符。
這種三分科經是大部分經典所共有的,但也有例外,如圓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說《心經》只有正宗分,智顗的《法華經文句》把《法華經》分成兩重序、正、流通。
〔參考資料〕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華嚴經疏》卷四;《法華經文句》卷一;《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一;《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一;《法華義記》卷一;《無量壽經義疏》卷一;《觀經義疏》卷上;《勝鬘寶窟》卷上(本);《法華義疏》卷一。
三國佛教,指西元220至265年間魏吳蜀三國時代的佛教。
其中,魏繼後漢,建都洛陽,一切文化都承後漢的餘緒,所以魏代的佛教也可說是後漢佛教的延長。在這個時期,有天竺、安息、康居等國的沙門曇柯迦羅、曇諦、康僧鎧等,先後來到洛陽,從事經典的翻譯。魏明帝(227~239)曾大起浮屠(見《魏書》〈釋老志〉),陳思王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
吳據江南,建都建業。佛教由中原輾轉傳入。當時支謙、康僧會等先後入吳。孫權問支謙以經中深義,拜為博士,令和韋昭等一同輔導東宮(見《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又康僧會感得舍利,使孫權為之建寺塔,號建初寺。尚書令闞澤答孫權問,評比三教的高下而推尊佛法(《廣弘明集》卷一引《吳書》)。後來孫權之孫孫皓即位,將要毀壞佛寺,污穢佛像,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於從受五戒。
蜀僻處西偏,舊錄相傳有蜀《首楞嚴》二卷,蜀《普曜經》二卷(《出三藏記集》卷二),似乎已流傳佛教,但這兩部在蜀流傳的經久已逸失,其詳未見記載,所以歷代經錄中只有魏、吳錄,而無蜀錄。
戒律的傳來,是三國時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先是魏境,雖有佛法流行,然而僧眾只是剪除頭髮,也沒有稟受歸戒,且所有齋供禮儀咸取法於傳統的祠祀。到了魏廢帝嘉平二年(250),中天竺律學沙門曇柯迦羅(此云法時)遊化洛陽,主張一切行為應遵佛制,於是洛陽僧眾共請譯出戒律。迦羅恐律文繁廣,不能為大眾所接受,因而譯出《僧祇戒心》,即摩訶僧祇部的戒本一卷,又邀請當地的梵僧舉行受戒的羯磨來傳戒。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即以迦羅為律宗的始祖。
當時又有安息國沙門曇諦(此云法實),也長於律學,於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5 )來到洛陽,在白馬寺譯出《曇無德(法藏)羯磨》一卷,此書即一直在中土流行。因它原出曇無德部的廣律,即《四分律》,後來中土的律宗獨尊《四分》,和它有關。當時開始依此羯磨而受戒的有朱士行等人,一般即以士行為中土出家沙門的開始。
魏代的譯師,除曇柯迦羅、曇諦之外,還有康居沙門康僧鎧,於嘉平(249~253)末年來到洛陽,譯出《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無量壽經》二卷等四部。又有龜茲沙門帛延,於高貴鄉公甘露三年(258)來洛,譯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叉須賴經》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除災患經》一卷、《首楞嚴經》二卷等七部。此外,還有安息沙門安法賢,在魏代譯出《羅摩伽經》三卷、《大般涅槃經》二卷,翻譯年代不詳,其書也都缺失。
吳代的譯經,開始於武昌,大盛於建業。譯人有維祇難、竺將(一作律)炎、支謙、康僧會、支彊梁接等五人。
維祇難為天竺沙門,於孫權黃武三年(224)攜《法句經》的梵本來到武昌,由他的同伴竺將炎與支謙共同譯出二卷,後經校訂(現存)。
竺將炎後於黃龍二年(230),在揚都(建業)為孫權譯出《三摩竭經》、《佛醫經》各一卷(現存)。就中,《佛醫經》是和支謙共譯的。
支謙是這一時代的譯經大師,先世本月支人,他的祖父法度在東漢靈帝(168~189)時,率領國人數百東來歸化,支謙即生在中國。早年受業於支讖的弟子支亮,漢獻帝末年,避亂到武昌,更入建業,一直到吳廢帝亮建興年中(252~253),專以譯經為務。所譯廣泛涉及大小乘經律,包括大乘《般若》、《寶積》、《大集》等經,凡八十八部一一八卷,現存五十一部六十九卷(此據《開元釋教錄》卷二)。其中重要的譯典,有《維摩詰經》二卷、《大明度無極經》四卷、《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等。東漢‧支讖原傳弘方等般若之學,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和《首楞嚴三昧經》二卷(已佚),盛行於魏晉之間。支謙繼承支讖的思想體系,改譯《道行》為《明度》,文體亦變冗澀為簡潔流利。純用意譯,即向來不翻的真言也沒有例外(如《無量門微密持經》的八字真言)。又曾為他自己所譯的《了本生死經》作註,為經註的最早之作(《出三藏記集》卷六、卷十三)。
康僧會的祖先是康居人,世居天竺,他的父親因經商遷到交阯,僧會十餘歲時出家,明解三藏。赤烏十年(247)來到建業,先後譯出《六度集經》九卷(現存)和《吳品經》(《般若》五卷,已佚)等。他又著有《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的註解,並且都作了序文。他早年從陳慧等傳承安世高「安般」之學,在《安般》序中,論述心的溢蕩乃由於內外六情而起,須修「安般」──即數息、隨、止、觀、還、淨六行以治之。這是僧會學說的要點。
支彊梁接(正無畏)於吳廢帝亮五鳳二年(255),在交州譯出《法華三昧經》,即《正法華經》六卷(已佚),為《法華經》的第一譯。此外,失譯諸經在古、舊錄中被認為是出於魏吳時代的有八十七部(《開元錄》卷二)。
這一時期中,中土沙門開始西行求法者,即朱士行其人。士行,穎州人,出家以後,研鑽《般若》。以此經舊譯文義不貫,難以通講,常慨嘆其翻譯未善;又聞西域有更完備的《大品經》,乃誓志西行尋求。以甘露五年(260)從雍州(在現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出發,越過流沙,到了于闐(今新疆和闐,當時大乘經教盛行),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九十章六十餘萬言,於晉武帝太康三年(282)遣弟子弗如檀(譯云法饒)等十人送回洛陽,後於元康元年(291)由竺叔蘭譯出,名《放光般若經》。他本人即留在于闐,到了八十歲圓寂。
三國時代佛教的傳弘,雖然範圍還不廣闊,但已逐漸和固有的文化相結合。如支謙、康僧會都是祖籍西域而生於漢地,深受漢地文化的影響,在他們的譯籍裏,不但文辭典雅,並且自由運用老式的成語,以表達佛教思想。其次,支謙依《無量壽經》和《中本起經》製作連句梵唄三契,康僧會也依《雙卷泥洹》製泥洹梵唄一契。他們都創作歌詠經中故事的贊頌聲調,通於樂曲。
舊傳康僧會來到吳地傳播佛教時,還帶來印度佛教畫本,當時畫家曹不興,即據以繪畫佛像,成為名家。這些都對佛教的傳播有大影響。至於寺塔的建築、佛像的雕塑,也各具備一些規模,只是遺物不存,難言其詳了。(黃懺華)
〔參考資料〕 E. Zurcher《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又作三途。指火塗、刀塗、血塗。分別指地獄、餓鬼、畜生三趣。又稱作三惡趣、三惡道。《大明三藏法數》云︰
「火途即地獄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常為鑊湯爐炭等熱苦所逼。(中略)刀途即餓鬼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常受刀杖驅逼等苦。(中略)血途即畜生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強者伏弱,互相吞噉,飲血食肉。」
《傳通記糅鈔》卷四也有類似的說明,謂地獄名火途,火聚多故;畜生名血途,因屢受殘害故;餓鬼名刀途,刀杖加於身故。
關於三塗的「塗」字的意義,古來有二解。《翻譯名義集》卷二云(大正54‧1092a)︰
「塗有二義︰(一)取殘害義;塗謂塗炭,如尚書曰民墬塗炭。(二)取所趣義;塗謂塗道,如易云同歸而殊塗。然春秋言,四岳三塗;應法師云,春秋有三塗危險之處,借此為名;通慧云,有本作途非也,須作塗泥之塗,後人妄云畜生餓鬼地獄名三塗,當知此單指地獄也。然此指歸之說,非但違於吾教四解脫經刀、血、火三之文,又復誣其應師音義,後學尋檢,自見妄立。」
此謂「塗」之一字,有「殘害」與「所趣」二義。而「三塗」是指三惡趣或單指地獄,亦有異解。由此亦可見此詞意義之眾說紛紜。
〔參考資料〕 《別譯雜阿含經》卷七;《賢劫經》卷一;《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玄義》卷六(下)。
指禪定時,身心經由定的勢力所領受的平等安和之相。又作三摩鉢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三摩𨁟,音譯為等至、正受或正定現前。
依《俱舍論》卷二十八載,四靜慮及四無色定為根本八等至。前七各有味等至、淨等至及無漏等至三種,有頂地除去無漏,唯有味等至、淨等至兩種。關於「等至」的語義,《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云(大正43‧432c)︰「其等至者,亦有二義。一云至等,謂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二言等至,由前加行伏沉、掉等能力,至此安和分位名為等至。此與等引大義少同。」
準此可知,三摩鉢底係指身心安和的狀態,即三摩地的境界。
有關三摩地(即等持)與三摩鉢底的差別,《大毗婆沙論》卷一六二曾列舉數說(大正27‧821c)︰
「有說等持一物為體,等至五蘊為體。有說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有說諸等持即等至,有等至非等持,謂無想等至、滅盡等至。有說亦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由此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
依《俱舍論光記》所載,三摩地通定散、通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於境;三摩鉢底通有心定、無心定,唯在定不通於散。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十一(大正30‧329a)︰「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瑜伽論略纂》卷五釋云(大正43‧67a)︰「三摩鉢底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諸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
三摩鉢底的種類,若廣說大乘藏所立有五百種,小乘所立有六十七種,而在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中則僅略舉境、眾類、對治、隨用、隨引及由事等六種體類差別。《十地經論》卷五所載(大正26‧158b)︰「三摩跋提者,五神通。」即約等至之用而釋。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十一〈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觀無量壽經》;《雜阿含經》卷十七;《大乘義章》卷十三;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玄義分〉;《解脫道論》卷二、卷六;《菩薩地持經》卷九、卷十;《雜阿毗曇心論》卷七。
(一)謂佛教教法的流通有三期之變遷︰即正法時、像法時、末法時三時期。具稱正像末三時。
根據吉藏《十二門論疏》卷上(本)、窺基《法苑義林章》卷六(本)所說,所謂正法時之「正」即是「證」,指具足教行證三法的時期。所謂像法時,「像」是相似之義,指無證果者,但教行二法尚存,即指與正法時類似的時期。末法時則指唯有教而無行證的末代微劣時期。過此三時,教法皆無,是為法滅。
此三時不僅單指釋迦佛的教法,他佛之教法亦然。如《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六〈月藏分‧法滅盡品〉謂(大正13‧379c)︰「過去諸如來,依壽而滅度。彼於七日後,正法皆隱沒。」《賢劫經》卷七〈千佛興立品〉說拘留孫佛的正法住世八萬歲,拘那含牟尼佛的正法存立千歲等,皆是其例。有關釋迦佛的三時之說,末法是在正像之後一萬年,諸說大概一致;但關於正、像二時的時限則有四說︰
(1)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說︰〈月藏分‧法滅盡品〉云(大正13‧379c)︰「今我涅槃後,正法五百年,住在於世間,眾生煩惱盡,精進諸菩薩,得滿於六度,行者速能入,無漏安隱城。像法住於世,限滿一千年,剃頭著袈裟,持戒及毀禁,天人所供養,常令無所乏。」《摩訶摩耶經》卷下的說法亦同,道宣的《釋迦譜》卷九也引用此說。其他《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一、《毗尼母論》卷三等亦屬此說。
(2)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說︰《悲華經》卷七〈諸菩薩受記品〉云(大正3‧211b)︰「般涅槃後,所有正法住世千歲,像法住世滿五百歲。」
(3)正像各五百年說︰《大乘三聚懺悔經》云(大正24‧1094a)︰「我涅槃後正法當住於五百歲,像法亦復住五百歲。」《賢劫經》卷七千佛興立品〉亦同。
(4)正像各千年說︰懷感的《淨土群疑論》卷三,依《大悲經》而作此說,即(大正47‧48c)︰「經道滅盡,依大悲經,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萬年之後經道滅盡。」吉藏《中論疏》卷一(末),引用「古涅槃經」之附記,說祇園精舍之銘亦作此說。
此外,有關正法時的增減,依《毗尼母論》卷三、《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八等所說,原本是千年,因允許婦人出家,故其數減半;其後,因為制比丘尼八敬戒,故又回復原數。
(二)指初、昔、今三時︰乃法相宗的三時教判,即初時說有教(初),第二時說空教(昔),第三時說中道教(今)。
(三)指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在論說一切事法時,均透過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而論,此稱為三時論門。
(四)於晝夜六時中選定三時作為每日修行的時間︰晝夜六時即晝三︰晨朝、日中、日沒,夜三︰初夜、中夜、後夜,合為一日一夜。行者於此六時中或選晨朝、日中、初夜三時,或選初夜、後夜、日中三時,於該三時中或修念佛,或修經行,或修禪坐,或修誦經,或修持咒。
〔參考資料〕 (一)《雜阿含經》卷二十五、卷三十二;《大乘同性經》卷下;《法華玄論》卷十;《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九;《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八;《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七;《無量壽經義疏》卷下;《安樂集》卷下;《觀彌勒上生經疏》卷上;《往生淨土論註》;《讚阿彌陀佛偈》。
一卷。全名《中峰三時繫念儀範》。古來以為係宋‧永明延壽的著作,但一般認為是元‧中峰明本所作。收在《卍續藏》第一二八冊。記載淨土行者修三時念佛儀式之次第。內容初列舉咒、雲集讚、登座偈、提綱、緣起、祝水、呈意、演念等勤修順序。次列三時佛事,第一時佛事誦《大阿彌陀經》上卷,第二時佛事誦《大阿彌陀經》下卷,第三時佛事誦《觀無量壽經》,各時均按提綱、講演、舉念、懺悔、發願、西方讚和念之順序勤修。又,第一時佛事與第二時佛事之間,行齋佛儀式;第二時佛事與第三時佛事之間修彌陀懺儀。此外,書末附有勸人念佛、念佛正因說等文。
(一)指眾生的三種根性︰即上根、中根、下根三者,又稱利根、中根、鈍根。上根指根性優良,速發智解,堪忍難行,能忍妙果者;中根次於上根;下根為最劣者。《法華玄論》卷九云(大正34‧441b)︰
「能化之佛有三世益物,所化眾生有於三根。(中略)就三世分者,若過去久習無所得觀,觀強而煩惱弱者,於過去值釋迦得了悟名為上根。二者於過去習無所得觀,觀弱而煩惱小強,故值惡知識流浪五趣,乃至漸習善根,今日釋迦出世從初出至聞說法華,皆得領悟,名為中根也。若過去習善弱而煩惱強,亦流浪五趣,然後稍習善根感釋迦出世,從初生乃至法華,歷聞諸教不悟,至涅槃唱滅方得悟解,如此之人名為下根也。」
就聲聞、緣覺、菩薩三者之優劣而言,聲聞是下根,緣覺為中根,菩薩是上根。
(二)指三無漏根︰即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屬於二十二根。《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云(大正30‧436b)︰
「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羅漢明帝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參考資料〕 (一)《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無量壽經》卷下;《三品弟子經》;《大智度論》卷九;《摩訶止觀》卷六(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日本江戶中期,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有關宗義安心的諍論。起因於寶曆十二年(1762),功存主張的三業歸命說──眾生為得救,須以身口意三業歸依阿彌陀佛。所謂三業歸命說乃學林(新義派)的主張;以安藝為主的在野學者(古義派)則以「自力非正義」批判之。二派各以功存的《願生歸命辨》、大瀛的《橫超直道金剛錍》為代表。由於諍論愈演愈烈,以致幕府也介入其中,且於文化元年(1804)將智洞(新義派)、大瀛、道隱(古義派)召至江戶,以裁決正邪。審問中,智洞、大瀛病歿。三年十一月四日,宗主下「御裁斷御書」,以古義派為正義,統一宗意。
◎附︰村上專精《日本佛教史綱》第四期第十五章(摘錄)
在關於安心異義的糾紛中被稱為最大的糾紛,是西本願寺所謂的「三業惑亂」。所謂「三業惑亂」,是由功存發起的,而到智洞時達到頂點。功存是越前人,道心素堅,行儀嚴正,經常以親身行為啟導後進。當時在越前有倡導所謂「不凭祕事」的邪義教說,妄說在他力真宗當中不能有歸佛的思想。功存為了駁斥這種邪說,寫了《願生歸命辨》,大力主張「三業歸命」之說。這就是所謂「三業安心」。因為功存的「三業安心」雖看到邪徒偏離正道,但卻不知自己也陷於極端,所以詰難他的人很多,陸續地產生了《疑問六條》、《興復記》、《歸命本願決》、《正偽辨》、《正偽後篇》、《抉腹篇》等書。然而功存在明和六年(1769)擔任能化之職,掌握本寺學林全權以來,內擁法主,外通官府,能在十年喧囂的駁論聲中保全職位。
寬政八年(1796),功存去世。第二年,智洞繼承能化職務。智洞是美濃(在今岐阜)人,智略才學皆超過功存。他在就職那年,於學林內宣講《大無量壽經》,繼承功存的觀點,主張「三業安心」之說。儘管各地群起反對,但智洞依仗他的才學智略,而且下面又有義霜、大魯、正運等八名傑出弟子,還極力迷惑本寺的任職者,後來竟把起來反抗的人統統逮捕,決心要使真宗的教旨發生一個大的變革。然而由於道隱、大瀛二人,特別是大瀛的努力,使智洞的目的沒能達到,大瀛最初寫了十六條質疑給學林,又著述《金剛錍》三卷,措詞深刻,能暴露出智洞邪說要害,對是非的判斷已近於決定。此時學林的壓制,反而助長了各地反抗的氣焰,他們或是闖入本山(西本願寺),或是向地方領主控訴。幕府雖然向西本願寺下達鎮撫之令,但西本願寺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最後把此事上訴二條城官府。
於是,兩派的首領被召到二條城,讓他們對面辯論,後來幕府又把他們調到江戶審問,下令把智洞及其徒義霜等人處以流罪或是驅逐出去,這樣,事情才平定下來。此時是文化三年(1806)。從《願生歸命辨》開始問世到此時共四十三年;從智洞把紛爭擴大至此時也經過了十年。其宗本來就是以「一念歸命」的他力信心作為從開祖親鸞以來宗義的核心的。智洞從權勢利益的目的出發,私斷宗義,違背祖訓和師(僧朴)說,因任職關係採用功存的教說,力陳「三業安心」之說。這是這次糾紛的主要原因。
指三種福業。為往生極樂之行因,即世福、戒福、行福。依《觀無量壽經》所述,世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修十善業;戒福是持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發菩提心而行佛道。又依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之解釋,世福又名世善,指世俗本來具存的善法,如孝悌忠信之道;戒福又名戒善,指佛出世所定的戒法,其中包括人天聲聞菩薩等戒;行福又名行善,指大乘自行化他的善根。
對於此三福,諸師看法不盡相同,善導認為三者皆為凡夫所修;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謂第一福是凡夫共法,第二福是二乘共法,第三福是大乘不共法;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以為第一是世間凡夫之善(舊善),第二是小乘之善(客善),第三是大乘之善。
至於三福與九品的關係,日僧源空《選擇本願念佛集》中有詳細的說明;善導則以三福為正因、九品為正行。
〔參考資料〕 《觀無量壽佛經》卷下;《觀經疏》〈序分義〉;《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觀經序分要義釋觀門義鈔》卷四;《顯淨土方便化身土文類》卷六。
淨土宗正依的四部典籍。即(1)《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主要在揭示阿彌陀佛因位的願行及果上的功德。(2)《觀無量壽經》︰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主要在揭示往生淨土的行業。(3)《阿彌陀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主要在揭示淨土的莊嚴及執持名號、諸佛護念的利益。(4)《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略稱《往生論》)︰一卷,世親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主要在揭示淨土的教法,贊述三經的要義。
〔參考資料〕 《選擇本願念佛集》卷上;《決疑鈔直牒》卷三;《淨土法門源流章》;《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卷上;《釋淨土二藏義》卷十六。
佛教聖典的分類。指經、律、論三種聖典。可分為小乘三藏與大乘三藏兩大類。茲分釋如下︰
〔小乘三藏〕 指部派佛教的三藏。包含釋尊時代的法(經)與律,以及部派時代的論。三者之結合,即成為小乘三藏。其形成過程略如下述︰
(1)法與律︰若將教法做具體性的分類,通常都分為經律論三藏。在釋尊時代,實際上存在的教法是「法與律」(dhamma-vinaya)。「法與律」也就象徵著佛教這個宗教。進入「法與律」的話,也就等於是進入了佛教。
此處之「法」(dhamma)是指「佛所說的教法」。這些教法後來就結集為經藏。但在這些容納法的經典中,並不只包含佛的直接說法,同時還包含一些出家與在家的佛弟子、梵天與帝釋等神祇、夜叉、鬼神等等所說的法。而這些佛陀之外天人等眾生所說的法,也都經過佛的印可證明,是正確的法,因此也可以視之為佛說。
所謂律(vinaya),是佛教出家教團日常生活規則的總集,由於這些規則都是佛所制定的,所以可包含於廣義的佛說之中。總之,從釋尊在世時開始的原始佛教時代,「法與律」是佛教法財的全部。
早期的經、律,是只用口傳而未形諸文字的。佛教經典的書寫筆錄,根據巴利系統所說,在西元前一世紀錫蘭王婆他伽瑪尼(Vaṭṭa-gāmaṇi)時代,巴利聖典開始變成錫蘭文字。在北方佛教中的說一切有部,依據第二世紀所編集刻在銅板上的《大毗婆沙論》,我們推測大概這個時候已有書寫經典的風氣了。總之,佛教是最先開始將經典書寫筆錄下來的非官方或商業團體,打破了印度口耳相傳的古習。
(2)《阿含經》的成立︰在第一次結集中,結集了「法與律」,法就是經典的內容,經典就逐漸地被整理完成。最初這些教法並沒有五部與四阿含的分類組織,而是在傳承期間才被分類整理的,這就是《阿含經》(āgama)四種或五種的分類。但直到現在,我們仍不十分清楚這個分類是何時確定的,大概在佛教分裂為部派以前,也就是在原始佛教時大體上就已經有分類了吧。因為在部派佛教時代,《阿含經》分為五種或四種的說法,已經在各部派中流傳了。
現存的《阿含經》有屬於巴利佛教的五部(《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與中文本的四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以及它們的一些異譯。而且漢譯的四阿含並不屬於同一個部派,他們原本分別屬於各部派,並未經過整體安排即翻成中文而成為四阿含。本來在十八部或二十部的各部派裏,他們所流傳的經藏都有四種或五種的《阿含》(部)。在巴利文中雖然稱「阿含」為「部」(nikaya,尼柯耶),但在巴利佛教中也有阿含這個名稱。「阿含」(āgama)一詞是「傳承」的意思,指的是從釋尊時代所傳承下來的經典。所謂「部」,是指將經典依照部類來分類的意思。
(3)律藏的成立︰在第一結集中所結集出來的「律」,到後來逐漸的被整理組織,而成為今天所傳的各部派的律藏。律藏的組織大體可分為止持戒(禁止事項)與作持戒(遵守事項)兩種。止持戒指的是比丘的二五○戒和比丘尼的三四八戒。這些戒條的數目依部派的不同而有差異,將這些戒條分類整理出來的大綱,於各部派都是共通的。在律藏中對戒條也有加以分別解說註釋的文字,這個就是經分別(Sut-tavibhaṅga)。
作持戒包含的是出家教團的生活規定,如出家受戒、布薩、雨季安居、自恣,及其他關於衣食住等問題的規定。並且包含有對這些規定的註釋說明,這叫做犍度部(Khandhaka)。除了上述這兩部份以外,後世加上的附錄稱為附隨(Parivāra)。
如上所述,巴利律藏是︰{1}經分別,大分別與比丘尼分別;{2}犍度部,大品與小品,計二十二犍度;{3}附隨。律藏就是由這三部分所組成,其他部派的律藏也大體相同。現存各部派的律藏有巴利律、漢譯五種、西藏律一種,共計有七種。
┌────────┬─────────┐
│(一)巴利律 │南方上座部所屬 │
├────────┼─────────┤
│(二)五分律 │化地部所屬 │
├────────┼─────────┤
│(三)四分律 │法藏部所屬 │
├────────┼─────────┤
│(四)摩訶僧祇律│大眾部所屬 │
├────────┼─────────┤
│(五)十誦律 │說一切有部所屬 │
├────────┼─────────┤
│(六)有部新律 │根本說一切有部所屬│
├────────┼─────────┤
│(七)西藏譯律藏│根本說一切有部所屬│
└────────┴─────────┘
上列表中第(六)與第(七)是同一個,但第(六)項「有部新律」是不完全的譯本。第(七)項「西藏譯律藏」則是完全的,其梵本的一部份在基爾基特(喀什米爾北部)出土,且已被刊行。
(4)論藏的成立︰第一次結集以後,對經和律都做了分類整理,並將難解的語句下定義加以說明。對教理和修行法也加以體系化,對律的戒條與作法規定也有所說明,並加以體系組織化。像這樣對經(法)與律的種種研究稱為對法(abhidharma,abhidhamma,阿毗達磨)和對律(abhivinaya,阿毗毗奈耶)。對於律的研究是加在律藏的最後做為附錄,但在經的研究方面,由於阿毗達磨的敘述與表現方式和經典不同,所以不能加在阿含經中。但是它的初期階段的註釋與綜合,在阿含經裏還是可以看到。
可是,在阿毗達磨的研究逐漸發達以後,不久就產生了無法納入經典的不同的文學形式,這種獨立的文獻就被稱為「阿毗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論書)。將這個集錄起來就稱為論藏(Abhidharma-piṭaka,Abhidhamma-p.),這就是論藏的成立。論藏的成立,被認為是原始佛教時代已經過去,而開始進入部派佛教的時代。在這時經藏與律藏已經成立了,於是各部派做為原則的經律論三藏都保持傳承了下來。
三藏中,經藏與律藏方面,部派間共通和類似的部份很多,論藏方面雖然多少有類似之處,但不同的地方則相當多。在三藏中經藏與律藏的源泉是釋尊的說法與施設,經過第一結集在原始佛教時代流傳,這是當時所有佛教所共通的。而論藏的研究則是從原始佛教時代才開始,其成立與結集,是部派時代各部派的個別情事。實際上,部派的特徵可以說就是論藏。
現存諸部派的論藏有巴利七論、說一切有部七論,及被認為是屬於法藏部的《舍利弗阿毗曇論》。《舍利弗阿毗曇論》是巴利七論與說一切有部七論全體的綜合。巴利七論與說一切有部七論之間雖然沒有相對應的內容,但卻包含了兩者初期、中期及後期所成立的經文。表列如下︰
┌───────┬───────┐
│巴 利 七 論│說一切有部七論│
├───────┼───────┤
│法 集 論┐ │集異門論┐ │
│分 別 論┤初期│法 蘊 論┤初期│
│人施設論┘ │施 設 論┘ │
│論 事┐中期│識 身 事┐中期│
│界 說 論┘ │界 身 論┘ │
│雙 論┐後期│品 類 論┐後期│
│發 趣 論┘ │發 智 論┘ │
└───────┴───────┘
這七論應該是在西元前二、三百年間發展形成的。後來,這七論的註釋書與教理綱要書也相繼作出來,這屬於三藏聖典以後的藏外文獻。
〔大乘三藏〕 以上所述是部派佛教聖典經律論三藏的概說。《法華經》〈安樂行品〉中曾有「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的語句,同樣的,中國佛教所稱的三藏教也是指小乘教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論是說「三藏教」或「三藏學者」,這時候的「三藏」通常都是指小乘部派佛教的經律論而言。
另外,像玄奘三藏或義淨三藏,他們也被稱為三藏法師,這是通曉三藏聖典或一切聖典的意思。這種頭銜是學僧的最高榮譽。
可是中國人在編列一切經的目錄時,也將大乘教分為經律論三藏,但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並沒有「三藏」這個稱呼。前面也提過,在印度的經與論方面也有大乘佛教,但因為大乘沒有出家教團,所以就沒有必要制定教團規律的律藏。可是到了後世的大乘,如大乘佛教的根據地──那爛陀寺,有數千位僧侶生活在一起,因此生活規定就是必要的了。於是大概就沿用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藏,來做為生活上的規範。也就是說,雖然是大乘佛教,但是卻沿用小乘佛教的戒律,並未另製作律藏。
中國的大乘佛教把《梵網經》(梵網戒)與《善戒經》(瑜伽戒)當成大乘戒,但《梵網經》在印度大概已經沒有了。而雖然瑜伽戒是印度瑜伽行派所說,但不論梵網戒或瑜伽戒,與小乘部派的戒律與律藏都不相同,也不是教團日常生活的規定。因此我們不能視之為印度大乘教團實際應用的戒律。
關於大乘佛教的經典與論書,依照其成立年代可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個階段。另外,即使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其成立的地點與所崇奉的學派也並不相同。不過並不像小乘有那麼多的派別。
譬如說,從初期大乘經典中可發現︰在同樣的般若諸經裏,在六百卷中的《大品般若》、《小品般若》與《金剛般若》,他們應用不同的用語,也有不同的傾向。另外《法華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也各含有不同的思想與語言,相互之間也缺乏連繫。這大概是由於成立的時代、地域與經典作者思想傾向不同的緣故吧。
到了中期大乘,有如來藏、佛性系統、瑜伽行派系統與中觀派產生。這些系統與學派內異說紛起,絕不屬於某一部派或某一學派,其思想也不是統一的。因此印度並不曾像中國那樣,曾將大乘佛教文獻做完全的綜合或分類整理。(取材自《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
◎附︰谷響〈什麼叫做三藏〉(摘錄)
三藏是佛教聖典的分類總聚,即一切佛教聖典可分攝為三類︰(1)素怛纜,舊稱修多羅,意譯為經,新譯為契經。(2)毗奈耶,舊稱毗尼,意譯為律,新譯為調伏。(3)阿毗達磨,舊稱阿毗曇,意譯為論,新譯為對法。又阿毗達磨或稱為摩得勒伽,或又名為鄔波題鑠。這三種聖典的彙集,都稱為藏。
三藏的名義,如唐‧宗密《盂蘭盆經疏》卷上說︰
「三藏者︰(一)修多羅,此云契經。契者,契理、契機。經者,佛地經云︰貫攝為義。謂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化生故。此教於三學中詮於定學。(二)毗奈耶,此云調伏。調謂調練三業,伏謂制伏過非。此教詮於戒學。(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法謂涅槃、四諦;對謂對向、對觀。其能對者,即是妙慧。此教詮於慧學。」
三藏的作用是顯示戒定慧學︰其中素怛纜藏所顯示的,是趣向解脫的教法,這就是定學。毗奈耶藏所顯示的,是實際行為的訓誡,這就是戒學。阿毗達磨藏所顯示的,是闡揚抉擇佛教法義,這就是慧學。又這三藏雖是各詮一學,但也往往交互顯示三學︰即素怛纜藏顯示定學,但有時也顯示戒學和慧學。毗奈耶藏顯示戒學,但有時也顯示定學和慧學。阿毗達磨藏顯示慧學,但也有時顯示戒學和定學。如《大毗婆沙論》卷一說︰
「若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若依增上戒論道,是毗奈耶;若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毗達磨。(中略)有作是說︰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若依增上戒論道即毗奈耶,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毗達磨。毗奈耶中,依增上戒論道是毗奈耶,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毗達磨。阿毗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毗達磨,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毗奈耶。」
又三藏所顯示三學的廣狹也有差別︰即素怛纜藏能顯示戒、定、慧三學,毗奈耶藏顯示戒、定二學,阿毗達磨藏只顯示慧學。如《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說︰
「為欲開示三種學故,建立素怛纜藏。所以者何﹖要依此藏所化有情解了三學,由此藏中廣開三種所修學故。為欲成立增上戒學增上心學故,建立毗奈耶藏,要依此藏二增上學方得成立。所以者何﹖廣釋別解脫律儀學道聖教為所依止,方能修治淨尸羅故;依淨尸羅生無悔等,漸次修學心得定故。為欲成立增上慧學故,建立阿毗達磨藏,要依此藏增上慧學方得成立。所以者何﹖由此藏中能廣開示簡擇諸法巧方便故。」
《大乘莊嚴經論》卷一、《攝大乘論世親釋》卷一也同此說。
三藏的建立,據《攝大乘論世親釋》卷一說有九種因緣,即建立素怛纜藏是為了︰(1)對治疑惑,(2)顯示三學,(3)能說法義。建立毗奈耶藏是為了︰(1)對治苦樂二邊受用,(2)成立戒定二學,(3)成滿法義。建立阿毗達磨藏是為了︰(1)對治自見取執,(2)成立慧學,(3)能於法義抉擇善巧。這是說三藏的建立各有三種意義。《大乘莊嚴經論》卷四、《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六也同此說。又唐‧窺基列舉建立三藏不增不減有十義,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諸藏章〉所說。
〔參考資料〕 龍山章真《インド佛教史》。
指往生淨土的九等品類。據《觀無量壽經》所述,往生淨土之輩,可分為上中下三類。此三類又可各開上中下三品,即成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此九品人其所修行業、日時、來迎儀相、生後得益皆有不同。玆略述如次︰
(1)上品上生︰謂發至誠心、深心及迴向發願心之三種心,又慈心不殺,修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經一日乃至七日,即可得往生。以此人精進勇猛故,臨終感阿彌陀佛及諸菩薩來迎,乘金剛台,往生彼國,即時悟無生法忍。
(2)上品中生︰謂未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然以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故,蒙聖眾來迎;往生後,經一宿蓮華乃開,一七日間,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
(3)上品下生︰謂亦信因果,不謗大乘,發無上道心,往生後一日一夜蓮華開敷,經三小劫,住歡喜地。
(4)中品上生︰謂持五戒八戒等,不造眾惡,往生即時得阿羅漢道。
(5)中品中生︰謂一日一夜持八戒齋,又,持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往生得須陀洹果,經半劫,成阿羅漢。
(6)中品下生︰謂孝養父母,行世間善事,命終時聞阿彌陀本願及國土樂事,往生後,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7)下品上生︰謂雖不謗方等經典,然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終時聞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又稱南無阿彌陀聖號,除多劫罪,往生後,經十小劫,入初地。
(8)下品中生︰謂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命終時,聞阿彌陀佛十力威德,罪滅往生,經六劫華開,發無上道心。
(9)下品下生︰謂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然命終時,至心具足十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而得罪滅,往生淨土,經十二大劫,蓮華開敷,發無上菩提心。
此外,據善導《觀無量壽經疏》卷四所述,該經有關九品的章句中,各品皆含十一門,即︰(1)總明告命;(2)辨定其位;(3)總舉有緣生類;(4)辨定三心以為正因;(5)簡別根機之堪與不堪;(6)明受苦樂二法不同;(7)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8)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9)明臨終時,聖眾迎接之不同與去時之遲疾;(10)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11)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此中,受法不同者,謂九品人所修行法各異,即︰上三品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及修行六念;中上、中中人受持五戒、八戒等,中下行世善;下三品人以稱名為生因。又,以一一行亦各通九品,故可生九九八十一品之別。
關於九品往生人之階位,古來諸家之間頗有異說。淨影以四地至六地之菩薩為上品上生人;初、二、三地之信忍菩薩為上品中生人;種性以上之菩薩為上品下生人;小乘前三果之聖者,為中品上生;見道以前之內外二凡為中品中生;見道以前之世俗凡夫為中品下生;又,下品三生皆是始學大乘者,未可辨其階降;故唯隨過之輕重而分三品。天台家以習種至解行間之菩薩,為上品人;外凡十信以下為中品人;今時之悠悠凡夫為下品人。嘉祥所說與淨影同,係以上上品為七地,上六品之根機為大小乘聖人;反之,善導主張九品悉凡夫,即︰上品三人係遇大之凡夫,中品三人係遇小之凡夫,下品三人係遇惡之凡夫。
〔參考資料〕 《略論安樂淨土義》;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智顗《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一)淨土宗用語︰指不同眾生所感得的九種淨土。語出《觀無量壽經》。謂阿彌陀佛淨土有九等品位。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九種。由於眾生的機類有九品,其行業各各不同,故往生後所感的淨土果相也有九品的差別。
此外,密教也有《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其中,說到九品淨土,謂(大正19‧79c)︰
「無量壽國在九品淨識三摩地,是即諸佛境界如來所居。三世諸佛從是成正覺,具足三明增長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無垢地、上品下生離垢地、中品上生善覺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無漏地、下品上生真覺地、下品中生賢覺地、下品下生樂門地,是名曰九品淨識真如境。(中略)若有眾生欲往生如是九品淨土,奉視十二圓妙,日夜三時稱如是九品淨土名,讚十二光佛號,即永出三界火宅,定生真如。」
(二)指日本的九個靈跡︰依《塵添壒囊鈔》卷十七所列,上品上生為高野山、上品中生天王山、上品下生賀峰山(攝津)、中品上生師子岩屋(河內)、中品中生金峰山、中品下生大安寺、下品上生熊野山、下品中生東寺、下品下生東大寺。
1.觀無量壽經說:「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2.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純一;三、相續心,即信心相續不雜餘念。3.由歡喜地至法雲地之十地中,每一地都分為入住出三位,叫做三心,入心是初入其地的時分,住心是住於其地的時分,出心是將出其地以便進入於後一地的時分。
1.無量壽經說往生極樂的人,聽到七寶樹林的聲音,便得三種之忍,即一、音響忍,就樹林的聲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順忍,心柔智順,對實相的道理很信順;三、無生法忍,安住於無生的法理,而不動心。2.指唯識論所說的三忍,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三種的迴向心。觀無量壽經說:「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淨土門所依的經論,即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淨土論。
觀無量壽經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十一,即觀想大勢至菩薩身相的觀法。
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種觀想,即日想、水想、地想、樹想、八功德水想、總觀想、花座想、像想、遍觀一切色身想、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普觀想、雜觀想、上輩生想、中輩生想、下輩生想。
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觀,因乃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門戶,所以叫做十六觀門。見十六觀條。
宗名 | 教義 | 始祖 |
俱舍宗 | 以世親菩薩造的俱舍論為主,發揚諸法的有諦,闡明無我之理。認為宇宙間的業力不滅,所以萬法皆是實有。至於人,則係諸法的假和合而成,所以在諸法中,實無有虛妄的我,這法有我空的看法,便是本論的主旨。本論主張以無漏真智,觀四諦之理,而證涅槃之果。 | 梁武帝時真諦三藏。 |
成實宗 | 以訶黎跋摩法師的成實論為依據,發揮人法二空之理,立我法二空觀以斷除煩惱及所知二障,人法既空則世間萬有悉歸於涅槃寂滅之境。 | 姚秦時僧叡等 |
禪宗(又名佛心宗) | 以不著言論,不立文字,偏重修心,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教義。 | 在印度以摩訶迦葉為始祖,在中國以梁武帝時達摩為始祖。 |
天台宗 | 以法華經為主,對宇宙萬象都用三諦說明。講修持要斷三惑,故立一心三觀以斷惑。 | 此宗肇始於北齊慧文,而集大成於隋之智顗。 |
華嚴宗(又名賢首宗) | 以華嚴經為依據,顯示法界緣起,十玄六相的妙義,表現事事無礙,相融相即的旨趣。 | 唐初杜順和尚。 |
真言宗(又名密宗) | 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真言秘教為依據,以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四曼(即大、三、法、羯四種曼荼羅)及三密(即身口意)為教義,謂三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 | 唐玄宗時善無畏及金剛智。 |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唯識宗、相宗、有宗) | 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及成唯識論等為主要依據,其教義為宇宙萬有,悉為識所轉變,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曉得了一切事物的實相,就可以轉識成智而入佛智。 | 在印度以戒賢大師為祖,在中國以唐時玄奘三藏為始祖。 |
淨土宗(又名念佛宗、蓮宗) | 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為依據,教人起信發願,以念佛為行持,以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受阿彌陀佛的教導,壽命無限,直到成佛為止。 | 東晉時慧遠大師。 |
律宗(又名南山宗) | 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為依據,主張遵守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來節制日常的思想行為與觀念,久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就可以證得佛果。 | 唐初終南山道宣律師。 |
三論宗(又名法性宗、性宗、空宗、般若宗) | 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理論根據,說宇宙間萬事萬物皆無固定的自性,是隨關係變動的,所謂緣生的,因之說「自性本空」。主張理解佛理,使內心解脫流轉,證入真空本性。 | 東晉時鳩摩羅什。 |
觀無量壽經中所說的下品下生者的往生法,就是造諸惡業的凡夫,在臨命終時,若遇到善緣的相助,急念十聲的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菩薩名,為西方三聖之一。觀無量壽經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謂萬法唯一心,故心外無佛,亦無淨土,彌陀即己身中之彌陀,淨土即我心內之淨土。這是一個由諸法唯心萬法一如之理性而談的法門。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觀經疏也說:「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名心是佛。」
又叫做淨土三部,即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
念佛完畢之後所唱的回向文,就是觀無量壽經所記載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十六個字。
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八功德水的相狀的觀法。
淨土宗所依持的七部經典,即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鼓音聲三陀羅尼經。
觀無量壽經說修淨業正主的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一。
ㄉㄚˋ ㄐㄧㄥ, 1.常道。《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2.佛教指卷數較多或最主要的經典。如在淨土三部中,《無量壽經》是大經;天台宗以《大般涅槃經》是大經。般若經中,以《摩訶般若經》為大經。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大經所說,當轉法輪;大品之言,皆紹尊位。」
ㄊㄢˊ ㄌㄨㄢˊ
人名。(西元476~542)雁門(治所在今的山西省代縣)人,為南北朝弘楊淨土的高僧。早年出家,研修四論和關於佛性的學說,後因病,故希求長生,而到江南拜訪陶弘景,得仙經,歸途中遇到菩提流支,受觀《無量壽經》,決心專修淨土。並得到廣大信徒的歸依。魏主尊他為「神巒」,敕居并州大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時常到介山之陰集眾念佛。曇鸞的淨土思想,強調依佛本願力。著有《往生論注》、《略論安樂淨土義》、《贊阿彌陀佛偈》等行世。也作「曇巒」。
ㄏㄡˋ ㄕˋ, 1.將來的世代。《論語.季氏》:「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2.後代子孫。《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紅樓夢.第八八回》:「人說二奶奶利害,果然利害。一點兒都不漏縫,真正斬釘截鐵。怪不得沒有後世!」
3.佛教用語。指下輩子。《佛說無量壽經.卷下》:「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後世轉劇至成大怨。」
ㄐㄧㄥˋ ㄊㄨˇ ㄗㄨㄥ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僧人善導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等經義創立。主張五濁惡世的眾生要靠自力解脫很難,若乘佛的願力,只要一心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死時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再輪迴。故以念佛為主要修行方法,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淨土宗奉東晉慧遠為初祖,中唐以後廣為流行,並傳入日本。也稱為「蓮宗」。
ㄔㄥ ㄇㄧㄥˊ ㄋㄧㄢˋ ㄈㄛˊ
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修行方法之一。用口誦阿彌陀佛的名號攝心,累積功德,以達到往生極樂淨土的目標。《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有說淨土之行雖復眾多,唯有二類。一緣事行,稱名念佛故;二依理行,息攀緣故。」
ㄜ ㄇㄧˊ ㄊㄨㄛˊ ㄐㄧㄥ
佛教典籍。後秦鳩摩羅什譯,一卷。內容敘說阿彌陀佛淨土的種種,並強調若人在七日中心志集中的念阿彌陀佛,死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自會來接引往生淨土。此經和《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合稱為「淨土三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
ㄨˇ ㄏㄨㄟˋ ㄋㄧㄢˋ ㄈㄛˊ
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修行方法之一。唐代法照依無量壽經所創。由三、五至六、七人一起共修,在一坐的時段,依念佛聲調的不同分成五會,即第一會平聲緩念,第二會上聲緩念,第三會非緩非急念,第四會漸急念,以上皆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五會四字轉急念,只念阿彌陀佛。五會念畢後即誦寶鳥諸雜讚。此方法一直為後來淨土宗道場通用。《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本》:「五會念佛竟,即誦寶鳥諸雜讚。」
ㄨㄤˇ ㄕㄥ ㄌㄨㄣˋ
佛教典籍。全名《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世親著,北魏菩提流支譯,一卷。內容讚述阿彌陀佛淨土莊嚴,勸人修行往生,為淨土宗依據的基本論典。
ㄩㄥˇ ㄇㄥˇ ㄐㄧㄥ ㄐㄧㄣˋ
佛教謂積極努力的修行。《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專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