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向

(術語)意向於一處,無餘念,無散亂之心也。六十華嚴經五曰:「一向信如來,其心不退轉。」無量壽經下曰:「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善導之觀經疏四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探玄記八曰:「情無異念,故云一向。」

又一向者,全也、專也、偏也。藥師經曰:「彼佛國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


三輩

(名數)無量壽經說:往生彌陀淨土之人其業行之淺深有上中下之三類:一、上輩,捨家棄欲而為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念無量壽佛者。二、中輩,身不能為沙門修大功德。而能發菩提心,一向念無量壽佛,起立塔像,飯食沙門等,多少修善者。三、下輩,但發菩提心,一向念無量壽佛,乃至十念者。此三輩與觀經所說之九品有同異之諸釋。為曇鸞,淨影,嘉祥法位,龍興,憬興,源清之七師,以此為同。天台,義寂,孤山,靈芝之四家以此為別。淨土一家從鸞師之說,但視為開合之異耳。無量壽經下曰:「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者,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中略)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燈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中略)其下輩者,假令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彼國。」曇鸞之略論曰:「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


五大明王

(明王)新譯仁王經奉持品說,佛於未來世受持三寶之處,使五方菩薩護其國。而同經儀軌上引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剛頂瑜伽經,以彼經之五菩薩,配於本經之五菩薩,說此菩薩一一有正法輪與教令輪之二身,正法輪現菩薩之真實身,教令輪現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輪身而為三輪身。此三輪身,儀軌之意也。又蓮華三昧經之意,以此三身為五佛身口意之三業。然秘藏記以五菩薩與五佛皆為自性輪身,此以度眾生為菩薩之自性故也。其中教令輪身,即五大明王。自性輪身,為佛住於自性之法身,故云自性輪,正法輪身為住於菩薩以正法度人之真實身,故云正法輪,教令輪身為受佛之教令,化現忿怒形,摧伏淫剛眾生之身,故云教令輪身。而教令輪身之本地,有二說:一依仁王經儀軌等之說,則各以其正法輪身之菩薩為本地。即菩薩受本佛之教令而現忿怒也。依大日經疏等之說,則直以自性輪身之佛為本地,秘藏記依後說。但此配屬為一往,剋實則五佛各現五種之正法輪身,五種之教令輪身也。故在九會曼荼羅,為大日之自性輪身,於理趣會現金剛薩埵之正法輪身。又於降三世會,現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輪身。不動金剛者,受中央大日如來之教令,示現二臂之忿怒形,降伏一切鬼魅惑亂之明王也。降三世金剛者。受東方阿如來之教令。示現四頭八臂之忿怒形,降伏侵害正法之大自在天魔眾之明王也。軍荼利金剛者,受南方寶生如來之教令,示現八臂之忿怒形,降伏行疾疫惱害人之一切阿修羅眾諸鬼神之明王也。六足金剛者,受西方無量壽佛之教令,降伏興惡風雨害有情之一切毒龍之明王也。淨身金剛者,受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之教令,示現四臂之忿怒形,降伏奪人精氣之一切藥叉之明王也。八大童子秘要法曰:「金剛手曰:一切意相不同,或為順,或為逆。是故如來現慈悲之身,隨而作利益,解曰:諸佛之大悲,為愍眾生故。即於順者以順應之,若於逆者則以逆制之。一佛住於忿怒三昧時,十方諸佛同入於忿怒三昧。毘廬遮那於無相中示現明王時,諸佛菩薩不更現忿怒之身乎?故四方之如來現教令之身,降伏眾魔也。然本誓各有不同,且常不隨逐於行者。或降三世菩薩降伏天魔或三世之貪瞋痴,或軍荼利降伏毘那耶迦之常隨魔及人魔,或焰摩德迦降伏龍魔及諸怨敵,或金剛夜叉調伏眾魔及無智者。不動明王,恒隨行者,若天、若毘那夜迦、若鬼等所作之障礙,一時消滅。」


五如來色

(名數)總有四種:一、大疏四所謂白壇曼荼羅之五佛。中央大日如來閻浮檀紫摩金色,寶幢如來白色如朝日,其餘華開敷佛,無量壽佛,鼓音佛之三如來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謂,毘廬遮那白,是淨法界之色。為一切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寶幢如來赤,既發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滅除蓋障,故為第二。沙羅樹王如來(開敷華王如來)黃,成正覺時,萬華開敷。皆至金剛(金剛為地其色赤)實際,故為第三。無量壽如來青,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曼荼羅,猶如虛空(虛空之色青)之具含萬象,故為第四。鼓音如來(釋迦)黑,所以垂普門之者,以皆欲顯本,本即是如來自證之地住於大涅槃也,若捨加持神力時,則一切眾生之心量,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居於最後。三、大疏二十所謂由於五轉色。五佛如其次第,為黃赤白黑青。見五色條。菩提心義六會第二與第三曰:此中初義,為染色次第,是初心觀者之次第也,後義為果地佛德之次第,取青具諸色之義。以青為大日之色。四、慈氏軌等謂由五色界道之義,故為白黃赤黑青之次第,是亦依觀行者之次第也。亦與五大色相應。慈氏軌下曰:「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黑青之五道圖之,表五智之義。」尊勝軌下曰:「第三院外院畫五道,白黃赤黑青,此表五佛頂五智之義。」


五忿怒

(名數)就金剛界之五智如來而各分忿怒王也。補陀落海會軌曰:「以五智忿怒相配五智:不動尊毘盧遮那忿怒,降三世尊阿佛忿怒,軍荼利寶生佛忿怒,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

(明王)謂五大明王也。秘藏記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


五無量

(名數)一身,二心,三智,四虛空,五眾生也。見大日經六。相傳此五無量配於五佛。身為寶生佛,心為阿佛,智為無量壽佛,虛空為大日如來,眾生為不空成就佛。


俱摩羅軌

(書名)金剛童子之儀軌。有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一卷指此。


儀軌

(術語)記密部本經所說佛菩薩諸天神等念誦供養儀式軌則之書。謂之儀軌。原為龍樹所誦出,最為廣博。不空善無畏自其中抄出而傳譯之者,即今之儀軌也。宋元以下之大藏經中載之。

(術語)舊本之仁王經,不說陀羅尼,因而其念誦作法不備,及不空新經出,經中有陀羅尼,且別出念誦之儀軌。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二卷。仁王般若念誦法一卷,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皆不空譯者。

(書名)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一卷,唐不空譯。

(雜名)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第九,大毘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

(經名)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即瑜祇經第十二品),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一卷。

(經名)聖迦扼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三卷。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怒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一卷(略名俱摩羅儀軌)。


八萬四千光明

(術語)無量壽佛一一之相好,有八萬四千之光明。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八萬四千相好

(術語)對於劣應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勝應身有八萬四千之相與好。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六足尊

(菩薩)五大明王中大威德明王之別號也。此尊有六頭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獨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此尊也。為西方無量壽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薩之所現也。補陀落海會軌曰:「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文殊菩薩。」秘藏記鈔十曰:「文殊菩薩者,西方四菩薩中第二利菩薩也。此菩薩現所名六足尊,六足尊者大威德也。瑜祇經大威德名六足尊,是其證也。」見大威德明王條。


化佛

(術語)佛菩薩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變現之化佛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觀無量壽經曰:「當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中略)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是菩薩變現之化佛也。


十二光佛

(雜名)阿彌陀之十二光佛也。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燄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曰:「是內坐十二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其名曰:一切三達無量光佛,覺三明無邊光佛,智道三明無礙光佛,六真理智三明無對光佛,色善三明光燄王佛,一覺三明清淨光佛,普門三明歡喜光佛,入慧三明智慧光佛,光色三明不斷光佛,明達三明難思光佛,五德三明無稱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唱禮

(術語)法會表白,終後唱禮,師登禮盤,唱五悔五大願等之文。謂之唱禮。其唱禮初所唱奉請之佛名,有金、胎、合之三種差別。胎藏界唱禮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南無東方寶幢佛、南無西方無量壽佛、南無南方華開敷佛、南無北方天鼓雷音佛(已下諸菩薩等省略)。金剛界唱禮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南無金剛堅固自性身,南無福德莊嚴聚身阿佛,南無受用智慧身寶生佛,南無作變身阿彌陀佛,南無盡虛空法界釋迦牟尼佛(已下諸尊省略)。合部唱禮南無胎藏金剛界清淨法身大悲毘盧遮那佛、南無東方寶幢阿佛、南無南方華開敷寶生佛、南無西方無量壽阿彌陀佛、南無北方天鼓雷音釋迦牟尼佛(已下諸尊省略)。依法會而異其所用,例如阿彌陀三昧之時,用金剛界之彌陀唱禮,盂蘭盆三昧之時,用胎藏界之彌陀唱禮。


四惡比丘

(名數)佛藏經往古品曰:「過去大莊嚴如來滅度後百歲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名薩和多,四名將去,五名跋難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說之真實空義無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則以捨第一義無所得畢竟空之法,貪樂外道尼乾子之論,命終墮於阿鼻地獄,經無數劫始生人中,值一切明王佛出家,十萬億歲,勤修精進,如救頭燃然不得道果,何以故?佛說深法,是人不信,破壞違逆,為破法因緣,法當爾也。」又觀佛三昧海經九謂昔有四比丘犯律不恥,怙惡不遷。忽聞空中聲曰:謂汝所犯無救者,不然,空王如來雖復涅槃,形像尚在,汝宜入塔一觀寶像眉間之白毫。比丘隨之泣淚言曰:佛像尚爾,況佛真言。舉身投地,如大山崩。今於四方皆成正覺,東方阿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是四破戒比丘也。


四方四佛

(名數)東方香積世界阿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西方安樂世界無量壽佛,北方蓮華莊嚴世界微妙聲佛之稱。


四波羅蜜菩薩

(名數)金剛界大日如來之四親近女菩薩也。是皆由大日如來流出,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剛波羅蜜菩薩,為黑青色,左手蓮華上有函,右手結阿如來之印。金剛者,金剛堅固菩提心也。此菩薩為東方阿如來能生養育之母。二寶波羅蜜菩薩,為白黃色,左手蓮華上有寶珠,右手持四角金輪,寶者,萬善所成之功德也。此菩薩為南方寶生如來能生養育之母。三法波羅蜜菩薩,為赤肉色,結無量壽之印,蓮華上有函。法者智慧門說法之德也。此菩薩為西方無量壽佛能生養育之母。四業波羅蜜菩薩,為青色。左手蓮華上有函。右手取羯磨杵,業者眾生利益之事業也,此菩薩為北方釋迦如來能生養育之母。見兩部曼荼羅鈔上。


大忿怒金剛童子念誦瑜伽法

(經名)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怒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法之異名。說金剛童子之修法。


妙觀察智

(術語)顯教所說四智之一。轉凡夫之第六識而得至於佛果,觀察諸法而說法之智也。心地觀經二曰:「妙觀察智轉分別識得此智慧,能觀諸法自相共相,於眾會前說諸妙法,能令釋生得不退轉,以是名為妙觀察智。」

又密教所說五智之一。配於西方無量壽佛之智德。菩提心論曰:「西方阿彌陀佛由妙觀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


威神

(術語)威勢勇猛,不可測度也。無量壽經下曰:「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勝鬘寶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之曰神。」


密教阿彌陀

(圖像)大日如來五智中妙觀察智之所現也。胎藏界在中臺八葉中,西方之葉上,當大日之前面。以Am唵字為種子,中圖之五轉,主涅槃之德,東圖主證菩提之德,以蓮華為三昧耶形,密號曰清淨金剛,以譯名謂之無量壽佛,其相好如上釋。金剛界在五解脫輪中之西方解脫輪中,當大日之背面。以紇哩字為種子,其主德三昧耶形,密號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羅大鈔一,三所記。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阿彌陀佛

正云阿弭陀婆耶此云無量壽佛


滿泥自在王

滿泥自在王梵語也唐云禮拜自在王者無量壽佛


[佛光大辭典]
一心三智

指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之果。又作三智一心、不思議三智。天台宗謂修習空、假、中三觀,即可得三智;若依別教之次第三觀,則依序可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但圓教之不次第三觀,則可於一心之中同得三智,稱為一心三智。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五中):「若因緣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隨情道種權智。若一切法一法,我說即是空,即隨智一切智。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義者,即非權非實一切種智。例上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一切非權非實,遍歷一切,是不思議三智也。」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昔北齊之慧文讀此文,豁然悟圓理之極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傳智顗,智顗乃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之圓理,遂成天台一宗之核心教義。〔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二、佛祖統紀卷六〕 p23


一心專念

指一心專思於佛。往生論(大二六‧二三一中):「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二上):「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p25


一佛一切佛

指一佛等同一切佛。由於佛佛平等故,一佛即一切佛;又一佛即可總括一切佛,故一佛即具一切佛之義。如大寶積經卷一一六載,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又觀無量壽經第九真身觀謂,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p45


一願建立

日本佛教用語。於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中,獨持其中第十八願而立宗者,稱為一願建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大三七‧二五○中):「法藏比丘(中略)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日本淨土真宗遂取此義而立「一願建立」之說,而與「五願開示」(以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等五願為法門而立其宗說者)相對稱。 p84


七重行樹

乃七重行道樹,為極樂世界之寶樹。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六下):「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觀無量壽經並載寶樹觀,然於「七重」無具體之說明。唐代善導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指出,七重非為七列寶樹,而係指一樹而言,以黃金、紫金、白銀、瑪瑙、珊瑚、白玉、真珠等七重寶為根莖乃至花果等。〔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觀經疏傳通記卷十一〕 p102


九品往生

又作三輩生想、一九之生。修習淨土法門,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為九品。即:(一)上品上生,先發三心,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次修三業,即「慈心不殺,具諸戒律」、「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此人精進勇猛,臨命終時,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二)上品中生,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唯能解了第一義諦,深信因果。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等無量大眾,持紫金臺,授手迎接。

(三)上品下生,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解義,唯信因果。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及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授手來迎。

(四)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見已,心大歡喜,見己身坐蓮花臺。

(五)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或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此人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六)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至心信樂即得往生。

(七)下品上生,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題,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復教令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除卻五十億劫生死重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來迎。

(八)下品中生,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讚阿彌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九)下品下生,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即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以上九品往生,淨影寺慧遠以之為求生淨土者之九種觀法,善導則以之為求生淨土之實踐方法,二者皆以九品為凡夫。淨影以四地至六地之菩薩為上品上生,初、二、三地之菩薩為上品中生,種性以上之菩薩為上品下生,又以小乘前三果之聖者為中品上生,見道以前之內外二凡為中品中生,見道以前之凡夫為中品下生,而以始學大乘之人未辨階位,故依過之輕重分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天台則以習種性(十住)以上之菩薩為上品,外凡至十信為中品,凡夫為下品。有關九品往生之階位,諸家異說頗多。

由於往生有九種差別,故所生之淨土亦有九種(九品淨土),迎接往生者之蓮花臺亦有九種(九品蓮臺),來迎之阿彌陀佛有九種(九品彌陀),所結之手印亦有九種(九品印),往生者之念佛方法有九種(九品念佛)。日僧親鸞以為九品淨土係方便化土,然與阿彌陀佛之真實報土並無二致。〔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淨影寺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吉藏)〕 p136


九品往生經

全一卷。唐朝不空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之略。又稱九品往生阿彌陀經。內容記載無量壽佛國九品淨識三摩地名,及其境內坐十二大曼荼羅佛像名,並教以往生九品之方法。 p140


九體阿彌陀

(一)指九種佛體,往生極樂有九品之別,故佛體分為九種。〔觀無量壽佛經〕

(二)日僧覺運之觀心念佛一書謂,阿彌陀之「阿」字表空假中,乃為報身具足三身;「彌」表假空中,即為應身而具三身;「陀」為中空假,即為法身具足三身。「阿彌陀」三字各具三身之義,故一阿彌陀佛即具九體之身。 p162


了義

(一)梵語 nītārtha。乃直接顯了法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稱為了義教,如諸大乘經說生死、涅槃無異者。宣說此道理之經典,即稱了義經,為佛所說。而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顯了法義,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則稱不了義教(未了義教),如諸經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者。而說此不了義教之經典即稱不了義經(未了義經),乃菩薩因人之所說。了義教與不了義教,合稱二了。「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即為四依之一。但所謂不了義,乃大乘教所言,謂小乘教較大乘教為劣,故謂不了義。然依小乘大眾部之主張,外道之說即屬不了義。依成實論之說,無法見經典之意,而拘泥於文字之解釋者,即為不了義。又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稱,契經、應誦、記別等世尊略說,其義未了,故為不了義教;與此相違者稱為了義教。〔觀無量壽佛經疏散善義、圓覺經略疏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三時教」596)

(二)(1265~1334)元代僧。湖州(浙江)德清人,俗姓楊。號斷崖。十七歲謁高峰於天目山,給侍左右,名為從一。因見松上雪墜有省,作頌呈高峰,高峰棒之,疑甚猛參,豁然悟入,高峰為印可。乃入上山奉母隱居。久之,高峰召出為剃髮。泰定三年(1326),住錫杭州天目山正宗寺。元統二年示寂,世壽七十。諡號「佛慧圓明正覺普度大師」。〔五燈會元續略卷六、五燈全書卷五十一〕 p165


二河白道

一種信仰之譬喻。乃淨土宗大德善導於觀經疏中所說,謂道心之艱危。以水、火二河喻眾生之貪、瞋,以中間之白道喻清淨願往生之心。道心之危,如人行狹道中,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依此說而繪成圖,謂二河白道圖。〔大智度論卷三十七、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散善義〕 p202


二尊

乃指釋迦佛與阿彌陀佛二尊。善導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玄義分舉要門與弘願,同書卷四散善義舉發遣與招喚。前者具為釋迦教,後者具為彌陀教,皆係顯示二尊之教說(二尊教)。

二尊教之同異,日本淨土宗鎮西派主張二尊一致之立場,認為念佛為散善之一,弘願攝於要門中。而於西山派中,西谷流主張二尊一教,謂要門中說者釋迦佛之語並非往生行,由佛語所顯之彌陀弘願才是往生行。深草流稱為二尊二教,主張要門所顯示之定散行為釋迦教,而弘願之念佛則為彌陀教。

又日本淨土真宗謂,觀無量壽經之正宗分,表面為釋迦所說之要門,然實涵蘊彌陀本意之弘願念佛,故稱二尊二教。然自同經流通分言之,釋迦曾將念佛一行付囑阿難,乃是二尊之遣喚(發遣與招喚,即釋迦之遣與彌陀之喚)一致,故亦稱二尊一教。 p214


二尊教

指彌陀與釋迦二尊之教。淨土宗稱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攝有二尊之教義。善導對此曾有說明,以其鑒於自來慧遠、智顗、吉藏等師,皆以一尊教釋觀經,故特顯二尊教之深義,以楷定古今。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玄義分歸三寶偈(大三七‧二四六上):「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散善義、漢語燈錄卷一〕 p214


二善

(一)止善與行善。(一)止善,乃避作惡,遠離犯罪之善。(二)行善,為修善根,積極行業之善。〔菩薩戒經義疏卷上、法界次第初門卷上〕

(二)定善與散善。(一)息慮凝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稱為定善,即以禪定心修習之善業。(二)策身口意以廢惡修善,稱為散善,乃散心所修之善業。唐代善導以觀經一部所明十六想觀之行,攝於此定、散二善,以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玄義分〕

(三)未生善與已生善。(一)未生善,乃未曾修習戒、定、慧等諸善法者。(二)已生善,為已曾修習者。〔大智度論卷四十八〕

(四)事善與理善。滅事惡為淺近之善稱事善,滅理惑為深妙之善稱理善。如藏教為界內之事善,通教為界內之理善。別教為界外之事善,圓教為界外之理善,是皆以深淺相對而分事理。〔法華玄義卷五上〕 p213


二業

(一)據俱舍論卷十七載,有兩種二業,即:(一)引業與滿業。六趣各有總、別之二報,如人趣中,所有人皆同屬人趣之果報,此為總報;其中復有智愚、美醜等差異,稱為別報。引發總報之業因,稱為引業;成滿其別報之業因,則稱為滿業。(二)善業與惡業。善業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能感善趣之樂果;惡業為五逆、十惡等罪惡之所作,能引惡趣之苦果。

(二)助業與正業。淨土宗善導立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等五正行,以五正行中之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四者,名為助業,即能資助往生之業者;而唯以稱名為正業,即正為往生之正因者。〔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散善義〕 p217


二種見

即想見與正受見。(一)修觀察行,尚存覺知之所見,稱之想見,亦稱思惟見。(二)以猶有覺知故,雖見淨境,多不明了。滅盡覺知,息念靜慮之所見,稱之正受見。以內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而心境合一。〔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定善義〕 p226


二種深信

即信機與信法。乃指善導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散善義所謂之「信仰告白」。即深信自己係一罪業深重、自無始以來即於世界輪迴不止之愚癡者,並深信必須依靠阿彌陀佛之本願,始可得救。前者係機深信,又稱信機。後者為法深信,又稱信法。然日本淨土真宗認為二種深信實則為一,乃謂信仰佛之本願即是深信自己之罪障,他力信心之相雖有兩面,實即為一體。 p233


二雙四重

乃日本真宗開祖親鸞所立之教判。即就如來一代之聖道、淨土二教,判為豎出、橫出、豎超、橫超之二雙四重。豎出、橫出謂二出,豎超、橫超謂二超。據愚禿鈔卷上所載,佛一代所說之聖道、淨土二教,有大乘、小乘之別,大乘中分頓、漸二教,頓、漸亦各立難易二道。漸教中,難行道聖道權教稱為豎出,配於法相等歷劫修行之教;易行道淨土要門稱為橫出,配於觀經所說之定散、三福、邊地往生之教。頓教中,難行道聖道實教稱為豎超,配於禪、真言、天台、華嚴等即身成佛之教;易行道淨土本願真實稱為橫超,配於無量壽經所說之選擇本願真實報土即得往生之教。此中,漸教為出,頓教為超,自力聖道為豎,他力淨土為橫之意。又「橫超」一語,基於無量壽經卷上之「橫截五惡趣」、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玄義分(善導)之「橫超斷四流」;與之相對而新立豎超。又豎出、橫出之語乃出自樂邦文類卷四擇瑛橫豎二出之說。 p251


八萬四千相好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按劣應身(即化身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勝應身有八萬四千之相與好。〔觀無量壽經〕 p301


十一力

謂阿彌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種力用。即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盡除一切魔事。此中,大慈悲力與大誓願力二者,乃彌陀之因力。法藏菩薩於因位時,以大慈悲發起四十八大願,由此大慈悲、大誓願之因力故,行者臨命終時,能蒙護持之益,得無障礙。大智慧力、大三昧力二者,乃彌陀之果力,即佛之定、慧二德力。以佛之禪定、智慧二德究竟圓滿,於一切諸法上更無障礙,故稱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者,即無量壽經卷上所謂之威神力,總稱佛果上之自在神力。大摧邪力者,乃佛以自在神力摧破諸邪惡外道之力。大降魔力者,即以同於佛果上之神力降伏魔障之力。由以上諸力故,能除邪見、惡魔之障。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等三者,出於六神通中之天眼通、天耳通及他心通。以天眼通力能觀察遠方異地之事;以天耳通力能自在聞取任何遠方微細之聲;以他心通力能鑒察魔力,故依此三力,得先見魔事獲不蒙其障害之益。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者,乃攝取不捨之力,為彌陀不共之別德,他佛雖亦具此光明,然非攝取行者不捨之力,故謂為彌陀一佛不共之攝取力。〔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上(元照)〕 p322


十六觀

即十六種觀法;出自觀無量壽經。又作十六觀法、十六想觀、十六妙觀、十六正觀、十六觀門。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即:(一)日想觀,又作日觀、日想。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了。(二)水想觀,又作水觀、水想。初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三)地想觀,又作地觀、琉璃地觀、地想。觀想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等。(四)寶樹觀,又作樹觀、樹想。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一一花葉作異寶色,又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五)寶池觀,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觀。觀想極樂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之鳥,常讚念佛、念法、念僧。(六)寶樓觀,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又作總觀。亦作總觀想、總想觀。觀想其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七)華座觀,又作華座想。觀佛及二菩薩所坐之華座。(八)像觀,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花上,又觀音、勢至二菩薩像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九)真身觀,又作佛觀、佛身觀、徧觀一切色身想。觀想無量壽佛之真身;作此想即可見一切諸佛。(十)觀音觀,又作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想彌陀脅士中之觀世音菩薩。(十一)勢至觀,又作大勢至觀、觀大勢至色身想。觀想另一脅士大勢至菩薩。(十二)普觀,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自生於極樂,於蓮花中結跏趺坐。蓮花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十三)雜想觀,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雜觀想。觀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即雜觀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十四)上輩觀,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往生淨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復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發三心、修慈心不殺行等、臨終蒙聖眾迎接,及往生後得種種勝益之相。(十五)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十六)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彌陀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將此十六觀大別為二類,初之七門為觀依報,後九門觀彼之正報。又後十觀中,初之五門明佛菩薩觀,次一門明自往生觀,再次一門明佛菩薩觀,後三門明他生觀。智顗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下分之為三類,初之六觀觀依果,次七觀觀正報,後三觀明三輩九品之往生。慧遠諸師皆以此十六觀為定善觀法,善導則稱唯初十三觀為定善,後九品為散善;又定善之中,初七觀為依報觀,次六觀為正報觀。〔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玄義分、十六觀讚、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卷一、佛祖統紀卷五十三〕(參閱「九品往生」136) p396                                 (其餘三圖同於九品往生)


十佛名

又作食時十念。指每日粥、飯二時臨齋所唱之佛名;「十」係示約數,實際唱念十二佛名。相傳此法為東晉道安所創。據禪林象器箋諷唱類載,粥、飯之前,初唱三寶之總念「清淨薄伽婆(佛)、圓滿修多羅(法)、大乘菩薩眾(僧)、功德難思議」,次唱「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西方無量壽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大乘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勢至菩薩、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另據律苑事規所載者,則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下加「大小兩乘毘尼藏」、「一切法寶」兩句,「大勢至菩薩」之下加「十方三世諸大菩薩」、「南山聖師菩薩」、「大智律師菩薩」、「西天此土傳法祖師聲聞緣覺」、「得道真僧」等五句,而去掉「諸尊菩薩」等末兩句。 p433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心三智

謂三智同時於一心中證得。「三智」是指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又稱不思議三智,如《摩訶止觀》卷五(上)云(大正46‧55b)︰
「若因緣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隨情道種權智。若一切法一法,我說即是空,即隨智一切智。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義者即非權非實一切種智。例上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一切非權非實,徧歷一切,是不思議三智也。」

天台別教謂修空觀得一切智,修假觀得道種智,修中道觀得一切種智,由於次第三觀而次第發得三智;天台圓教則說空、假、中融於一心,故所發三智亦同時於一心證得,無前後之別。《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正25‧260b)︰「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中略)一切一時得。」相傳北齊‧慧文讀此文豁然證悟圓理之極致,乃授予慧思,慧思又傳予智顗,遂成天台一宗之基礎。

又,三惑、三觀、三智、三德是相關的法門,於一念中破三惑,一心中修三觀,一念證三智,一心成三德者,乃天台觀門之要諦。關於《大智度論》所列之一切智等智,天台宗人視為三智,今人印順以為其實只是二智而已。他在〈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一文中,謂︰
「天台學者的『三智一心中得』,應該是取大品經三慧品的三智,附合於初品的『一心中得』。三慧品的三智是︰『薩婆若(一切智)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這是將二乘、菩薩、佛的智慧,約義淺深而給以不同的名稱。一切智是佛智,從小品般若以來,為大乘經所通用。大毗婆沙論卷十五正義,也說一切智是佛智。佛才是一切智者,二乘那裏能說是一切智!智論引三慧品,也說︰『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是真實,聲聞、辟支佛但有名字一切智,譬如畫燈,但有燈名,無有燈用。』所以三慧品的三智,只是『一途方便』,顯示智慧的淺深次第而已。以二乘、菩薩、佛智的淺深次第,與『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相糅合,而說『三智一心中得』,是天台宗學而不是智度論義。論說『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二智一心中得。」

〔參考資料〕 《三觀義》卷下;《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二;《佛祖統紀》卷六。


一願建立

日本佛教用語。指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之一願,建立念佛往生之法門。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玄義分〉云(大正37‧250b)︰「法藏比丘(中略)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法然即取此義而說「一願建立」。

相對於此「一願建立」,親鸞將第十八願的內容,分為第十七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十二願及第十三願等五願,稱之為「五願建立」(五願開示)。蓋「一願建立」與「五願開示」雖然只見開合之異,但法門所顯有異。即「一願建立」係相對於諸行往生所彰顯的念佛往生之法,而「五願開示」則在顯示機受之真因唯信。


丁氏佛學叢書

中國近代佛教學者丁福保(1874~1952)佛學著作的彙集。全書四冊,係蔡運辰於1970年在臺灣所彙編出版。丁福保生前的佛學著作甚多,流傳頗廣,影響亦深;各書均以佛學叢書之名刊行,然實際上並未彙印成冊,僅以單本流通;蔡氏有鑑於此,乃著手蒐集資料,彙編成叢書。

全書計分四編,即︰

(1)首編︰為序言、目錄及《佛學撮要》。

(2)前編︰為接引初機的八種入門書,如《佛學起信編》、《佛學指南》、《六道輪迴錄》等。

(3)中編、(4)後編︰為佛經箋註十六種,依序為《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佛經精華錄》、《觀世音經》、《高王觀世音經》、《盂蘭盆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義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心經箋註》、《心經譯註》、《金剛經》、《六祖壇經》。


七種立題

天台宗對佛經名稱的分類,為智者大師所創。共分七種,故云「七種立題」。此七種即︰單人、單法、單譬、人法、法譬、人譬、人法譬具足。又稱單三複三具足一。天台《觀無量壽佛經疏》云(大正37‧186c)︰「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複,或具。」知禮《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一更舉實例云(大正37‧198c)︰
「單人,如阿彌陀經等;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單譬,如梵網經等;(中略)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經等;人法譬具足者,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等。」

譬如《阿彌陀經》中,釋迦是「能說的人」,阿彌陀佛是「所說的人」,以此安立經題,故稱單人立題;《大般涅槃經》中,涅槃是「法」,以此安立經題,故稱單法立題;《梵網經》中,梵網是「梵天寶網的譬喻」,以此譬喻安立經題,故稱單譬立題;《文殊問般若經》中,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此二者安立經題,故稱人法立題;《妙法蓮華經》中,妙法是「法」,蓮華是「譬喻」,以此二者安立經題,故稱法譬立題;《如來師子吼經》中,如來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以此二者立安經題,故稱人譬立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勝鬘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一乘大方便方廣是「法」,以此三者安立經題,故稱人法譬具足立題。

又,諸疏所說並不限於上述七種,如法雲《法華義記》及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則除去人譬與人法譬,而立五種立題,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則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及人事等八種,《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則除去人事,另加處、時,而為九種。

〔參考資料〕 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


丈六佛

謂一丈六尺的佛像。又稱丈六佛像、丈六像或佛等身像。即與佛身量相等的佛像。茲略摘歷史上之相關記載,羅列如次︰

《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謂(大正3‧612c)︰「時頻婆娑羅王久聞菩薩得成佛道,巨身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號具足,已得知見,成就五眼,證獲六通,梵釋四王皆悉奉事。」《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九(大正23‧561a)︰「云佛衣量,佛身丈六,常人半之。」

印度早就有丈六佛像的造立,如《高僧法顯傳》僧迦施國之條(大正51‧85 9c)︰「王益敬信,即於階上起精舍,當中階作丈六立像。」《大唐西域記》卷二健馱邏國之條(大正51‧880a)︰「大窣堵波石陛南面有畫佛像,高一丈六尺。」《釋迦方志》卷上說,此大塔之南百餘步,有丈六白石佛像。除此之外,現在的阿旃陀(Ajanta)、艾羅拉(Ellora)等諸窟院中也供奉不少丈六的古佛像。

我國則於東晉以後始盛行丈六佛像的造立。《廣弘明集》卷十五、《釋迦方志》卷下記載,苻秦‧道安於東晉‧寧康三年(375),在襄陽檀溪寺鑄造丈六無量壽佛像。《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珠林》卷十三等,謂慧護於東晉‧太元二年(377),在建業紹靈寺鎔鑄丈六金像。《法苑珠林》卷十三謂,北京‧沮渠蒙遜為母造立丈六石像。同書卷十五記載,江陵長沙寺僧亮造立丈六無量壽佛金像。《魏書》〈釋老志〉卷二十云,北魏‧興光元年(454),文成帝於五級大寺為太祖等五帝,以赤金二十五萬斤鑄造丈六釋迦佛像五軀。《法苑珠林》卷十四云,隋‧開皇三年(583),凝觀寺法慶造夾紵釋迦立像舉高一丈六尺。《續高僧傳》卷十九云,天台山國清寺普明鑄金銅盧舍那佛像坐高丈六。同卷又記載,慧聚寺智周作彌勒丈六夾紵像。《唐大和上東征傳》載,鑑真於唐‧天寶九年(750)在岸州造寺,內供奉丈六釋迦木像。《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八記載,贛州廉中大夫恭人縫繡丈六阿彌陀佛像。《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謂,唐‧開成五年(840)四月,圓仁於五臺山大華嚴寺涅槃道場,禮拜一丈六尺的涅槃像。《佛祖統紀》卷五十三記載,宋哲宗時楊傑圖繪丈六阿彌陀佛像。凡此種種,關於丈六佛像的記載不勝枚舉。

又,丈六佛半量的佛像,稱為半丈六像。供奉丈六佛的佛堂,稱為丈六堂。

〔參考資料〕 《無量義經》〈德行品〉;《梵摩渝經》;《大智度論》卷十;《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九;《廣弘明集》卷二。


三摩鉢底

指禪定時,身心經由定的勢力所領受的平等安和之相。又作三摩鉢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三摩𨁟,音譯為等至、正受或正定現前。

依《俱舍論》卷二十八載,四靜慮及四無色定為根本八等至。前七各有味等至、淨等至及無漏等至三種,有頂地除去無漏,唯有味等至、淨等至兩種。關於「等至」的語義,《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云(大正43‧432c)︰「其等至者,亦有二義。一云至等,謂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二言等至,由前加行伏沉、掉等能力,至此安和分位名為等至。此與等引大義少同。」

準此可知,三摩鉢底係指身心安和的狀態,即三摩地的境界。

有關三摩地(即等持)與三摩鉢底的差別,《大毗婆沙論》卷一六二曾列舉數說(大正27‧821c)︰
「有說等持一物為體,等至五蘊為體。有說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有說諸等持即等至,有等至非等持,謂無想等至、滅盡等至。有說亦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由此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

依《俱舍論光記》所載,三摩地通定散、通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於境;三摩鉢底通有心定、無心定,唯在定不通於散。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十一(大正30‧329a)︰「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瑜伽論略纂》卷五釋云(大正43‧67a)︰「三摩鉢底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諸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

三摩鉢底的種類,若廣說大乘藏所立有五百種,小乘所立有六十七種,而在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中則僅略舉境、眾類、對治、隨用、隨引及由事等六種體類差別。《十地經論》卷五所載(大正26‧158b)︰「三摩跋提者,五神通。」即約等至之用而釋。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十一〈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觀無量壽經》;《雜阿含經》卷十七;《大乘義章》卷十三;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玄義分〉;《解脫道論》卷二、卷六;《菩薩地持經》卷九、卷十;《雜阿毗曇心論》卷七。


三智

(一)指佛、菩薩觀諸法事理的智慧有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三種︰原出自《大品般若經》〈序品〉、〈三慧品〉。道種智乃菩薩化道的智慧,一切智乃知諸法總相的智慧,一切種智乃知其別相的智慧。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謂道種智云(大正25‧257c)︰「道名一道(中略)、十善道乃至一百六十二道,如是等無量道門,如是諸道盡知遍知,是為道種慧。」此以菩薩為教化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諸道的智慧為道種智。該卷又謂(大正25‧ 259a)︰「一切智譬如說四諦,一切種智譬如說四諦義。一切智者,如說苦諦;一切種智者,如說八苦相。」一切智猶如描繪時先畫輪廓,一切種智猶如在畫中施以濃淡陰影等;總之一切智是知總相的智慧,一切種智是知其別相的智慧。

對於這三智的解釋,〈序品〉與〈三慧品〉所明者稍異。〈序品〉說由道種智成一切智,由一切智成一切種智;即三智的次序為︰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而〈三慧品〉則以一切智配屬聲聞、緣覺,以道種智配屬菩薩,一切種智配屬佛;即三智的次序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此因〈序品〉是從竪的方面,依成就三智的順序立說;而〈三慧品〉是從橫的方面,依三智的配屬立說。

若約竪而言,道種智屬菩薩;一切智、一切種智屬佛。《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指出聲聞、緣覺的一切智有名無實,而後解釋一切智與一切種智的關係,謂(大正25‧ 260b)︰「佛得道時,以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如大國王得位時,境土寶藏皆已得,但未開用。」認為一心中一時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故一切智與一切種智可謂佛的平等智與差別智。

若約橫而言,一切智配聲聞、緣覺。此聲聞、緣覺的一切智若從佛的一切智來看,雖有名無實,但聲聞、緣覺尚有知諸法總相的智慧,故《大智度論》卷八十四云(大正25‧649a)︰「薩婆若是聲聞、辟支佛智,何以故﹖一切名內外十二入,是法聲聞、辟支佛總相知,皆是無常、苦、空、無我等。」

《大乘義章》卷十依此立三智義;又天台宗以此三智為空假中三觀所成,以一切智為空智,道種智為假智,一切種智為中智。而能成的三觀有隔歷、圓融之異,故所成的三智亦有次第、不次第之別。

次第的三智指空智、假智、中智三者必有次第而不融即,此為別教所立的智慧。此別教之次第三智,以空、假、中三智為三級。知諸法無生的空智屬初級;知諸法假有的假智屬次級;知中道之理的中智屬最後級。其中,因空智不超出藏通二教空觀所成空智的內容,故以義配聲聞智、菩薩智、佛智。從而三智有勝劣之別,空智劣,假智稍勝,中智最勝。然此三智在橫的方面,隔別不融通;在竪的方面,次第不相即,三必是三不是一,一必是一不是三,故稱次第的三智。

不次第的三智指空智、假智、中智三者不次第而相互融即,這是圓教所立的智慧。《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6b)︰
「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中略)一心三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名。」

因之,不次第的三智係唯一佛智。即能成的三觀是一心圓觀,故所成的三智亦一心中得,非縱非橫,如伊字三點、天主三目,三即一、一即三。雖云空智但非空智,即假智,即中智;假智、中智亦然,即一三三一,三三融即,自在無礙。

《法華玄義》卷三(下)謂(大正33‧714a)︰「圓三智者,(中略)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無礙。」

是故三智非三級,其間亦無勝劣,全是唯一佛智。然將此唯一佛智的不次第三智分次第而說,乃因論說時之必要方便。雖次第而說,然非令法有縱有橫。

(二)分凡聖的智慧為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三種︰世間智是外道凡夫的智慧,出世間智是聲聞、緣覺二乘的智慧。《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云(大正16‧500c)︰
「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悕望計著。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入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

外道凡夫的智慧係以有無的執見為本,作種種構想分別,不能離世間,故名世間智;二乘的智慧觀苦、空、無常、無我等,雖出世間,但尚墮自共相、厭生死、欣涅槃,故名出世間智;唯佛菩薩的智慧究竟,達諸法皆空之理,無有無相,無取捨想,人法俱空,故名出世間上上智。

(三)分佛智為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三種︰觀第一義,斷惑無染,名清淨智,是佛第一義諦的智慧;了知四種一切法相,名一切智;於一切法不假方便思慮即知,名無礙智。後二智都是佛的世諦智。《地持經》卷三云(大正30‧901b )︰「彼一切煩惱習究竟斷智,是名為清淨智。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一切時無礙智,是名一切智。(中略)於一切法了達無礙,是名無礙智。」

(四)指外智、內智、真智︰外智乃通達外在諸有事物與事實的智慧,內智乃向內斷惑解脫的智慧,真智乃究竟達第一義真實境的智慧。《寶藏論》〈離微體淨品〉謂(大正45‧147b)︰
「何謂外智﹖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覽古今,該通俗事,此為外智。何謂內智﹖自覺無明,斷割煩惱,心意寂靜,滅有無餘,此為內智。何謂真智﹖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穢無二,故名真智。」

(五)指俗智、真智、中道智︰俗智是觀照諸法差別的俗諦萬有之智,真智是觀照無差別平等的真諦空理之智,中道智是不偏真俗兩邊而觀照的智慧。出自《華嚴大疏鈔》卷一(上)。其中,中道智有真俗雙照與雙遮二意。《華嚴大疏鈔》卷十八謂(大正36‧137a)︰「俗即真故非俗,真即俗故非真,非真非俗即是中道。」此即雙遮之義。又謂(大正36‧137a)︰「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空有不二兩相歷然。如波即水而恒動,水即波而恒濕。」此即雙照之義。這是佛果上的智。

(六)指加行、根本、後得三智︰出自《成唯識論》卷十。

◎附︰印順〈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摘錄)

《大智度論》是解釋《大品般若經》的。〈初品〉經上(以下經論文,並見《智論》卷二十七)說︰「菩薩摩訶薩欲得道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經文是連續的,論文分為三段。第一段,解說道慧、道種慧︰「道」,論舉一道……一百六十二道,「無量道門」。論文沒有明確的分別道慧與道種慧,但道慧與道種慧總之是菩薩的二慧。第二段論說︰
問曰︰「一切智、一切種智,有何差別﹖」答曰︰「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是真實。(中略)佛是實一切智、一切種智。有如是無量名字,或時名佛為一切智人,或時名為一切種智人。」

第二段所論的,是一切智與一切種智,這二智是佛智。或說聲聞得一切智,那是「但有名字一切智」,其實佛才是一切智,佛才是一切智人,一切種智人。成佛,應該一念心中具足一切的,但經上說︰「欲以道種慧(或簡稱「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似乎有先後的意義,所以論文在第二段末,第三段初說︰
「問曰︰如佛得佛道(菩提)時,以道智得具足一切智、一切種智,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答曰︰以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約用有先後說)「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說。先說一切種智,即是一切智。道智名金剛三昧,佛初心即是一切智、一切種智。」「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佛初心即是一切智、一切種智」。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是佛智,「一心中得」。上文說︰「道智名金剛三昧」,金剛三昧是菩薩最後心,下一念就是「佛初心,即是一切智、一切種智」。所以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智,是先後而不能說「一心中得」的。道,無論是道慧、道種慧,或道智、道種智,總之是菩薩的智慧,論文說得非常明白,如說︰
「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一切善法,盡名為道。此道中思惟分別而行,是名道智,如此經後說︰道智是菩薩事。」「問曰︰佛,道事已備故,不名道智;阿羅漢、辟支佛諸功德未備,何以不名道智﹖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道,自於所行亦辦,是故不名道智,道是行相故。……(菩薩所修成)佛(之)道,大故,名為道智;聲聞辟支佛(所修之)道,小故,不名道智。」

道智是菩薩智,「道是行相」,也就是修行的道。佛已修行圓滿,更無可修,所以不名道智,名為一切智與一切種智。二乘中,阿羅漢與辟支佛,也是「所作已辦」,與佛同樣的稱為「無學」,所以二乘不名為道智。本來,二乘的因行,也是可以名為道的,但比佛的因行──菩薩遍學一切道來說,微不足道,所以不名為道智,而道智與道種智,成為菩薩智的專稱。總之,在《智論》卷二十七中,「一心中得」的,是一切智與一切種智──佛智;道智或道種智是菩薩智,論文是非常明白的!

天台學者的「三智一心中得」,應該是取《大品經》〈三慧品〉的三智,附合於初品的「一心中得」。〈三慧品〉的三智是︰「薩婆若(一切智)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這是將二乘、菩薩、佛的智慧,約義淺深而給以不同的名稱。一切智是佛智,從《小品般若》以來,為大乘經所通用。《大毗婆沙論》(卷十五)正義,也說一切智是佛智。佛才是一切智者,二乘那裏能說一切智!《智論》引〈三慧品〉,也說︰「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是真實,聲聞、辟支佛但有名字一切智,譬如畫燈,但有燈名,無有燈用。」所以〈三慧品〉的三智,只是「一途方便」,顯示智慧的淺深次第而已。以二乘、菩薩、佛智的淺深次第,與「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相糅合,而說「三智一心中得」,是天台宗學而不是《智度論》義。論說「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二智一心中得,論文是這樣的明白。

〔參考資料〕 (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六;《法華經玄義》卷三(下);《摩訶止觀》卷三(上);《金光明玄義》卷上;《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上;《觀音玄義記》卷三;《佛祖統紀》卷六。(三)《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


三福

指三種福業。為往生極樂之行因,即世福、戒福、行福。依《觀無量壽經》所述,世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修十善業;戒福是持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發菩提心而行佛道。又依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之解釋,世福又名世善,指世俗本來具存的善法,如孝悌忠信之道;戒福又名戒善,指佛出世所定的戒法,其中包括人天聲聞菩薩等戒;行福又名行善,指大乘自行化他的善根。

對於此三福,諸師看法不盡相同,善導認為三者皆為凡夫所修;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謂第一福是凡夫共法,第二福是二乘共法,第三福是大乘不共法;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以為第一是世間凡夫之善(舊善),第二是小乘之善(客善),第三是大乘之善。

至於三福與九品的關係,日僧源空《選擇本願念佛集》中有詳細的說明;善導則以三福為正因、九品為正行。

〔參考資料〕 《觀無量壽佛經》卷下;《觀經疏》〈序分義〉;《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觀經序分要義釋觀門義鈔》卷四;《顯淨土方便化身土文類》卷六。


九品往生

指往生淨土的九等品類。據《觀無量壽經》所述,往生淨土之輩,可分為上中下三類。此三類又可各開上中下三品,即成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此九品人其所修行業、日時、來迎儀相、生後得益皆有不同。玆略述如次︰

(1)上品上生︰謂發至誠心、深心及迴向發願心之三種心,又慈心不殺,修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經一日乃至七日,即可得往生。以此人精進勇猛故,臨終感阿彌陀佛及諸菩薩來迎,乘金剛台,往生彼國,即時悟無生法忍。

(2)上品中生︰謂未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然以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故,蒙聖眾來迎;往生後,經一宿蓮華乃開,一七日間,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

(3)上品下生︰謂亦信因果,不謗大乘,發無上道心,往生後一日一夜蓮華開敷,經三小劫,住歡喜地。

(4)中品上生︰謂持五戒八戒等,不造眾惡,往生即時得阿羅漢道。

(5)中品中生︰謂一日一夜持八戒齋,又,持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往生得須陀洹果,經半劫,成阿羅漢。

(6)中品下生︰謂孝養父母,行世間善事,命終時聞阿彌陀本願及國土樂事,往生後,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7)下品上生︰謂雖不謗方等經典,然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終時聞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又稱南無阿彌陀聖號,除多劫罪,往生後,經十小劫,入初地。

(8)下品中生︰謂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命終時,聞阿彌陀佛十力威德,罪滅往生,經六劫華開,發無上道心。

(9)下品下生︰謂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然命終時,至心具足十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而得罪滅,往生淨土,經十二大劫,蓮華開敷,發無上菩提心。

此外,據善導《觀無量壽經疏》卷四所述,該經有關九品的章句中,各品皆含十一門,即︰(1)總明告命;(2)辨定其位;(3)總舉有緣生類;(4)辨定三心以為正因;(5)簡別根機之堪與不堪;(6)明受苦樂二法不同;(7)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8)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9)明臨終時,聖眾迎接之不同與去時之遲疾;(10)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11)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此中,受法不同者,謂九品人所修行法各異,即︰上三品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及修行六念;中上、中中人受持五戒、八戒等,中下行世善;下三品人以稱名為生因。又,以一一行亦各通九品,故可生九九八十一品之別。

關於九品往生人之階位,古來諸家之間頗有異說。淨影以四地至六地之菩薩為上品上生人;初、二、三地之信忍菩薩為上品中生人;種性以上之菩薩為上品下生人;小乘前三果之聖者,為中品上生;見道以前之內外二凡為中品中生;見道以前之世俗凡夫為中品下生;又,下品三生皆是始學大乘者,未可辨其階降;故唯隨過之輕重而分三品。天台家以習種至解行間之菩薩,為上品人;外凡十信以下為中品人;今時之悠悠凡夫為下品人。嘉祥所說與淨影同,係以上上品為七地,上六品之根機為大小乘聖人;反之,善導主張九品悉凡夫,即︰上品三人係遇大之凡夫,中品三人係遇小之凡夫,下品三人係遇惡之凡夫。

〔參考資料〕 《略論安樂淨土義》;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智顗《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八功德水

具有八種殊勝功德之水。又稱八味水、八支德水或八定水。在諸佛淨土中有八功德水,如《阿閦佛國經》卷上〈善快品〉載(大正11‧755c)︰「其浴池中有八味水,人民眾共用之。」《阿彌陀經》載(大正12‧346c)︰「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又,環繞須彌山的七內海,也有八功德水,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俱舍論》卷十一所載。此外,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所載,摩耶夫人產下太子後,身安快樂,無有苦患,歡喜踴躍,止於樹下,前後自然忽生四井,其水香潔具八功德;爾時,摩耶夫人與其眷屬,隨所欲須自恣洗漱。

關於八種功德,即(1)澄淨︰謂澄渟潔淨,離污濁故。(2)清冷︰謂清湛涼冷,無煩熱故。(3)甘美︰謂甘旨美味,具至味故。(4)輕軟︰謂輕揚柔軟,可上下故。(5)潤澤︰謂津潤滑澤,不枯澀故。(6)安和︰謂安靜和緩,絕迅汎故。(7)除飢渴︰謂水僅止渴,今兼療飢,有勝力故。(8)長養諸根︰謂增長養育身心內外故。或說八功德水為︰輕、冷、軟、美、清淨、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

〔參考資料〕 《彌勒大成佛經》;《成實論》卷三〈四大假名品〉;《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疏鈔》卷二之一;《無量壽經義疏》卷下;《觀無量壽佛經疏》〈定善義〉;《長阿含經》卷十八。


十佛名

每日粥、飯二時所應唱念的佛名。又作食時十念。相傳為東晉1‧道安所創。首先唱念「稽首薄伽婆,圓滿修多羅,大乘菩薩眾,功德難思議」(三寶的總念),接著唱念「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西方無量壽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所謂十,乃大約之數,實際並非十佛。

另外,《律苑事規》所載,則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下,加「大小兩乘毗尼藏、一切法寶」;「大勢至菩薩」下加「十方三世諸大菩薩、南山聖師菩薩、大智律師菩薩、西天此土傳法祖師聲聞緣覺、得道真僧」,而缺「諸尊菩薩」等二句。又,《永平清規》赴粥飯法所說,是在「一切諸佛」下加「大乘妙法蓮華經」,而除去無量壽、勢至二尊。


十六觀

淨土行者的禪觀行法門。亦即觀阿彌陀佛依正二報的十六種觀法。又名十六觀法、十六觀門,或十六妙觀。出自《觀無量壽經》,是釋尊為韋提希與未來世凡夫所示往生阿彌陀佛國土的行法。茲略述十六觀之內容如下︰

(1)日觀︰又作日想觀。謂觀日落,觀想極樂世界之所在。即正坐向西,憶想四方,令心堅住,觀日沒狀如懸鼓,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2)水觀︰又作水想觀。謂見冰映徹之相,觀極樂國土琉璃地。亦即先觀水清澂,次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3)地想觀︰又作地觀。謂觀極樂國土之琉璃地,由七寶金幢所擎,又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

(4)寶樹觀︰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具足七寶華葉,一一華葉放異寶色,樹上有七重網。

(5)寶池觀︰觀極樂國土有八功德水池,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鳥,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6)寶樓觀︰又名總想觀或總觀。謂觀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有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7)華座觀︰觀佛與二菩薩所坐之華座。即觀其蓮華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玉,一一摩尼放光明,乃至施作種種佛事。

(8)像觀︰又名像想觀,或佛菩薩像觀。觀真身之前,當先觀像。即觀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華上,觀音、勢至二菩薩像隨侍左右,各放金光。

(9)真身觀︰又名佛身觀或佛觀,觀無量壽佛的真身。即觀無量壽佛身呈閻浮檀金色,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諸毛孔所放光明,猶如須彌山,圓奶有眾多化佛化菩薩,皆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照十方,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暫捨。

(10)觀音觀︰觀觀世音菩薩身呈紫金色,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頂有肉髻,項有圓光,天冠中有一立佛。眉間毫相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恆以寶手接引眾生。

(11)勢至觀︰觀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等同觀世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且天冠中現十方佛國之相,肉髻上有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12)普觀︰又名自往生觀,或普往生觀。觀自生極樂,於蓮華中結跏趺座,蓮華開時,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13)雜想觀︰觀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

(14)上輩觀︰又名上品生觀,觀往生極樂的上輩徒眾(分上中下三品)。即觀修上輩之行,發三心,慈悲不殺,臨終蒙聖眾迎接,往生後得種種勝益。

(15)中輩觀︰又名中品生觀。觀修孝養父母等中輩之行,感聖眾迎接往生等相。

(16)下輩觀︰又名下品生觀。觀雖作諸惡,臨終之時,遇善知識,稱念名號,往生淨土,蒙種種勝益。

古來聖道、淨土諸師對此十六觀所作的分類不同,茲略述如次︰

(1)聖道門諸師中,慧遠分此十六觀為兩類,以初七門為觀依報,後九門為觀正報,又後十觀中,初五門明佛菩薩觀,次一門明自往生觀,次一門又明佛菩薩觀,後三門明他生觀。智顗分之為三類,謂初六觀觀依果,次七觀觀正報,後三觀明三輩九品之往生。吉藏謂初十三觀為無量壽觀,即觀果,後三觀為九輩觀,即觀因;又,無量壽觀中,前六觀觀無量壽國,次七觀觀無量壽佛身,九輩觀觀往生淨土之因有上中下,故名作觀。

(2)淨土門的善導,以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所謂定善,即息慮凝心而修之善根;散善即散心而廢惡修善。定善十三觀中的前七觀總明依報,餘忽報。

〔參考資料〕 《觀無量壽經疏》〈定善義〉、〈散善義〉;《五會法事讚》;《釋觀無量壽佛經記》;《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卷一;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卷下。


千鉢經

十卷。唐‧不空譯。全名《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或稱《文殊大教王經》、《千臂千鉢曼殊室利經》、《千臂千鉢大教王經》。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冊。

本經係釋尊在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與毗盧遮那如來於金剛性海蓮華藏會所共說者,主要在宣示千臂千鉢曼殊室利菩薩金剛三摩地祕密根本菩提真言陀羅尼。全經以無生、無動、平等、淨土、解脫等五門九品,解說根本祕密之教,及曼殊室利菩薩的不思議力,並說普賢菩薩的行願及其靈力。此五門之擬配,略如下列︰
(1)阿字觀、無生門、毗盧遮那如來說。
(2)囉字觀、無動門、阿閦如來說。
(3)跛字觀、平等門、寶生如來說。
(4)左字觀、淨土門、無量壽佛說。
(5)曩字觀、解脫門、不空成就如來說。
據本經卷首序文所載,慧超於開元二十一年(733)在西都薦福寺,由金剛智三藏授此經法。然該序所述頗多不合史實之處,故或謂本經及序文皆屬偽作。


大威德明力

五大明王之一,或八大明王之一。梵名閻曼德迦,意為摧殺閻魔者,故別號降閻魔尊。此外,又作大威德尊、大威德忿怒明王、六足尊。若擬配五佛,則為無量壽佛的教令輪身。在現圖曼荼羅中,此尊位於胎藏界持明院。

此尊的形像,有多種。依《大日經疏》卷六云(大正39‧642a)︰「降閻摩尊是文殊眷屬,具大威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雲,作極忿怒之狀。」《八字文殊軌》云(大正20‧785c)︰「閻曼德迦金剛,青黑色,六頭、六臂、六足,各執器仗,左上手執戟,次下手執弓,次下手執索,右上手執劍,次下手執箭,次下手執棒。乘青水牛為座。」全身青黑色,身材高大,且遍身火焰,展現的是極忿怒形。

以大威德明王為本尊的修法,在日本密教中也不算少。


大威德明王


通常都用在戰爭時祈求勝利、及調伏惡人等。在佛教美術作品中,現存的大威德明王像,以日本所繪造者為多。日本密宗重鎮教王護國寺(東寺)中所藏者,即為五大明王中最早的作品。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中,也藏有一幅此一明王的畫像,是當代佛畫中的逸品。在西藏密宗中,大威德金剛是無上密最高的本尊之一。與此尊有關的密法很多,主要的作用是在除魔,與對治閻羅死魔等,是無上密即身成就的主尊。

〔參考資料〕 《阿毗遮嚕迦儀軌品》;《大妙金剛經》;《閻曼德迦立成神驗法》;《大乘方廣曼殊室利大威德儀軌品》;《仁王道場軌》卷上;《十忿怒明王經》;《焰曼德迦萬愛如意法》。


大方等無想經

六卷(或五卷、四卷)。北涼‧曇無讖譯。又稱《大方等無相大雲經》、《方等無相大雲經》、《大方等大雲經》、《方等大雲經》、《大雲無相經》、《大雲密藏經》、《大般涅槃經》,或單稱《無相經》或《大雲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闡述三昧等諸法門及如來常住不滅之義。

全經分大雲初分大眾犍度第一至增長犍度第三十七等三十七品。其中,大眾犍度第一敘述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梨車童子、天龍、夜叉及四天王、十六大國王等無量大眾俱。爾時會中的大雲密藏菩薩從座起,向如來發一百問,佛即列舉三昧等種種法門,並陳述受持此經之功德。

三昧犍度第二至如來涅槃犍度第三十六之初等三十五犍度,乃順次應一百個問題,略說四百三昧、三十六種陀羅尼、二十三種密語、十神通行入有生行藏微妙光王法門、十生死煩惱業田得心定願藏法門、十種智狂不可思議神通王所入法門、十智甚深入無畏行法王法門,乃至十種真實神通安樂樂王所入法門等,並於其下列舉五言四句或八句的攝頌。如來涅槃犍度第三十六之大梵大乘教義以下,更說深進淨水大海所入三昧。

增長犍度第三十七則先說明本經有大雲、大般涅槃、無想三名︰謂本經乃大雲密藏菩薩所問,故名大雲;如來常住無有畢竟入涅槃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名大般涅槃;受持讀誦如是經典斷一切想,故名無想。然後就本經的流布時代、世相等予以詳說,謂佛滅後千二百年,有南天竺國王名娑多婆呵那及須賴吒國中的婆羅門子名眾生樂見,不惜身命護法,並自造《大雲經》。其次說信受本經之功德及常樂我淨之德。最後舉淨光天女於佛滅七百年後,出生於南天竺無明國,為等乘王之女,名增長,繼王位,崇佛敬法,尊信本經,壽盡往生無量壽佛國,復蒙授記為淨實增長佛。

關於本經之譯者,《出三藏記集》卷二載為曇無讖於北涼‧玄始六年(417)譯出,《法經錄》卷一及《彥琮錄》卷一則載是前秦‧竺佛念於長安譯出,又《歷代三寶紀》卷八載竺佛念譯《方等無相經》五卷,同書卷九載曇無讖譯《方等大雲經》六卷,《開元釋教錄》卷十一則謂本經初譯本闕,曇無讖所譯為第二譯。而近來在敦煌發現的《大雲無想經》卷九,其文則專說陀羅尼。又據《舊唐書》〈本紀〉卷六及〈列傳〉卷一三三所載,本經係唐則天武后為鞏固其君權,特勅令沙門十人所偽撰。

本經之別行本有《大雲密藏菩薩問大海三昧經》一卷、《人弘法經》一卷、《善德婆羅門求舍利經》一卷、《善德婆羅門問提婆達經》一卷、《大雲密藏菩薩請雨經》一卷及《四百三昧名經》一卷等六部。

〔參考資料〕 《大唐內典錄》卷六;《古今譯經圖紀》卷三;《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教錄》卷六、卷二十一;《大宋僧史略》卷下;《佛祖統紀》卷三十九;《三階教之研究》。


大足石刻

四川省大足縣境內所分布的石刻群。大足縣位於四川省東南,離重慶二八○公里。縣境裏丘陵連綿,東有寶頂山,南有南山,西有妙高山、石篆山,北有北山。石刻即錯落於縣城西南、西北、東北的山區。石刻的題材徧涵三教(儒、釋、道),但以佛教為主,多半取自佛教故事,亦即所謂「佛經變相」。大多建於晚唐、五代及兩宋。總數約有五萬餘,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河南龍門並稱為我國四大石窟。

大足石刻共分七處︰北山、寶頂區、南山、舒成區、石門區、石篆區,以及妙高區。其中規模最宏偉、造像最突出的是北山與寶頂山兩地。

北山舊名龍岡山。石窟的開發始於唐昭宗景福元年(892),由昌州刺史韋君靖在此建永昌寨,並鑿浮雕造像為肇端。後於歷代各有增益。北山之雕刻中心在一數十丈之彎形山巖,俗稱「佛灣」,窟高四公尺,深六公尺,有二百五十個龕窟。最引人注目的是「心神車窟」與淨土變相雕刻──包括彌勒淨土變、觀經變。技法洗練準確,起伏縐褶,飄逸圓潤。較之早期北方之佛像雕刻更有現實生命的趣味。

寶頂山是大足石刻的第二重鎮,為南宋大足人趙智鳳所經營。趙氏為傳承唐末四川密宗居士柳本尊法系之修行者。雲遊募化,在寶頂山建寶頂寺(今名聖壽寺),並鑿窟刻像。因此本區有許多密教石刻,相當特殊。造像區域以聖壽寺西北山谷的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延展二百多公尺,其間有甚多佛龕及摩崖雕像,如釋迦涅槃像、降生像、孔雀明王龕、觀經變相、地獄變相、圓覺經變相、牧牛十圖等。作品各自成組,但彼此呈有機之銜接,足見整體之安排計劃細密。而且雖已經歷數朝,卻無重覆、凌亂之弊。技巧上更臻活潑自然,例如釋迦誕生圖中九龍浴太子像,設計人巧妙地利用了山上的泉水,在崖壁上刻了九個龍頭,引泉水由龍嘴中流出,噴在高約三尺的太子身上,為生硬的石壁增添了動人的生趣。四川古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的傳說,可見此地深受人們所喜愛。

中國的佛教雕刻,最初是鑿石雕像,後以銅像為主,中唐之後則為繪畫所取代。故晚唐之後,石窟藝術已近晚期。但四川石刻的興起,卻是在晚唐之後。因此,大足石刻所顯示的特色,已擺脫了印度犍陀羅藝術之影響,而形成自己民族的風格。因此大足石刻不僅是了解我國雕刻史、佛教演進史的重要資料,對於當時的經濟、文化、民俗各方面的研究而言,亦深具參考價值。

◎附︰溫廷寬〈大足佛教摩崖造像的藝術價值及其現況〉(摘錄自《大足石刻研究》)

南山和北山

大足縣氣候溫和,物產豐足。縣境分布著摩崖造像甚多,最重要的有北山、寶頂、南山、石門村、石篆山、妙高寺、舒成岩、七拱橋、佛安橋、朝陽洞、玉灘等十餘處。而數量最多,分布得最集中的是寶頂和北山兩處。(中略)

南山山頂有一座道觀,叫玉皇觀,道教的摩崖石刻都在觀內。計有三清洞、聖母洞、真武洞、龍洞四部分,多數是宋代作品。三清、聖母、真武三部分的造像,除了道士面部有鬚,衣服、裝飾、手持法物等遵依道教的規式外,每一龕的結構佈局和陪襯的侍從人物,大體上都是吸取了佛教造像的手法。在人物的造型上,一般的也都能作到比例勻稱,刻畫具體,但在思想感情的表現上,就我們初步的認識卻覺得並無突出的成就。道教石刻造像在國內究屬少見,作為研究道教雕刻的資料,還是很重要的。

龍洞的那條張牙舞爪的「孽龍」,身體折成三疊,大部懸空,龍頭上揚,左爪抓住石壁(已斷裂),右爪上伸,神氣凶猛,肌肉轉折有力,好像一下子就要竄出洞去,這種氣勢,還是別處少見的。過去傳說,如果陰雨連綿,都是它在作怪,有時也跑到地裡吃莊稼,老鄉們管它叫作「孽龍」,在下面點火燒它,雨就不下了,莊稼也得到保護了。這哪裡是「孽龍」作怪,而是雕刻家的藝術力量在作怪,使老鄉編造出這樣的神話來,但通過這神話也反映了這一作品的形象刻畫,是極為成功的。

北山分為佛灣、佛耳岩、觀音坡、營盤坡等幾處,除了佛灣大部分造像比較完整外,其餘幾處都風化得厲害,完整的不多了。在佛灣對面的山頂上,還有一座宋塔,叫作北塔或多寶塔,塔裏的牆壁上,嵌著許多造像龕,裏面光線很暗,須用燈光才能看到。石龕內容豐富,絕大多數是宋刻,除了佛、菩薩、天王像外,還有連續不斷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題材,是描寫善財童子經文殊菩薩指引,向南走參禮了五十三位菩薩、比丘、仙、神等,受到佛教各種法門的教育。

北山的佛灣,規模較大,共有二百九十個龕洞,造像六、七千尊,創建於晚唐昭宗景福至乾寧年間(890年前後),是當時昌州刺史韋君靖在這裡建永昌寨時主持開鑿的。佛灣是一段灣形山崖,造像龕洞,由南向北,分為三段,包括了晚唐、五代和宋初的作品。

在佛灣,我們覺得具有代表性的宋代作品,要算一三六號心神(又名星辰)車窟了。在這洞的入門處有一個帶座的八角石亭,上連窟頂,俗稱心神車,下部為須彌座,四周刻著一條蟠龍,亭的周圍有欄杆,欄杆上刻著各種遊戲的小孩︰有騎著的,有伏著的,有橫爬的,有的用手揪著另一小孩的雙腳,有的用頭頂著另一小孩的屁股,姿勢動作十分可愛,甚至引起觀者發笑,從那頭身比例和圓胖的四肢上,大體可以認出都是三四歲的樣子,這些動作表情也正和他們的年紀相符,所以感覺非常真實,把兒童的天真爛漫,活潑頑皮的神情充分刻畫出來。

洞裡共分兩進,主像為釋迦,兩旁有菩薩八尊和迦葉、阿難、供養人等。釋迦頂上放出兩道毫光,經過窟頂,直出洞外,這麼長的毫光,是相當特殊的。左壁騎象的普賢菩薩,是這洞中最美的一尊,修長、腴潤、典雅、秀麗,成功地表現了當時人們所追求的這種美的典型,菩薩下面有一個牽象人,姿勢威武,體魄健壯,和菩薩成為明顯的對比。使得菩薩的理想性格更為突出。

與普賢菩薩相對的騎獅文殊菩薩,所體現的形象、感情又和普賢不同,他的身軀、面孔都較飽滿,結實有力,表現出充沛的生命力和開曠明朗的性格,是這一作品的精神特點。文殊右側有一尊日月觀音,趺坐於方形台上,表情端莊溫和,頗像一位中年的慈母。

我們說心神車窟是這裡的宋刻代表作,除了它們真實地、典型地體現了某些生活感情外,還值得我們特別重視的是那洗練的石刻技法。這些作品能夠具有令人信服的藝術力量,是和充分表現了體積感的雕刻技法分不開的。在表現佛、菩薩、供養人的肌體上,分面、分塊明確清楚,那裡是骨,應該凸起,刻出硬度,那裡是肉,應該圓潤,刻出彈性,都能恰如其分。至於衣服的處理,雖是一律用了雄快爽利的刀法,線條勁健,棱角分明,但在應該表現轉折、起伏、疊縐、拖垂、飄動的地方,卻給人以各不相同的真實感。心神車窟作品的刻法準確而拄,毫無拖泥帶水、模糊混沌之處。作為向古代石雕技法的學習,是良好的範本。

佛灣第一二五號數珠手觀音,是這裡最出名的菩薩像之一。龕為方形,菩薩身後有橢圓形背光,像高不過三尺,從風格面貌和衣飾特點看,可能是五代作品。當觀者發現這個菩薩時,不能不被它所吸引,這是一尊具有高度藝術性的典型作品,以致放在這許多龕洞中間顯得那麼突出,它兩手斜搭在胸前,上身微微向後側轉,頭部有些前傾,眼梢嘴角流露著微妙的喜悅,全身姿態在安靜中顯出了輕微的動勢,肌體柔和,質感很強,特別是那臨風飛舞的衣帶,更加強了優美、舒適的氣氛,據說這尊像很受群眾欣賞,過去經常有人在上面翻模仿製過,再加上長期風化,已經顯得相當模糊了。

在佛灣,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內容豐富的淨土變題材的雕刻作品。這裡有兩龕,即彌勒淨土變和觀經變,內容組織嚴密,華美多采,帶有池觀樓閣、飛禽走獸。刻得相當細膩,結構佈局也頗具匠心,富於變化,無重複繁瑣的毛病,如果沒有高度的藝術修養,是很難把這麼豐富的內容處理到這樣好的。觀經變又叫觀無量壽經變,這龕主要是描寫釋迦牟尼為瓶沙王夫人韋提希說法,勸令發願往生所謂沒有人間眾苦相煎但受諸樂的西方極樂世界,很多菩薩、諸天、供養人作著虔敬或受感動的表情,或立或坐,大的如瓶,小的如指,層次分明,嚴正而不單調。在龕的四框刻有「十六觀」,以連環圖畫的形式,刻出了韋提希靜坐冥想的十六種境界。在龕的下部台基上,刻著與十六觀相接連的浮雕,內容敘述阿闍世王之故事。雕刻家通過這些佛經故事,結合了人間現實的手法,在建築、服裝、人物形象上,卻刻畫了宋代人們生活的面貌。

在佛灣,我們看到了相當別緻的觀音、地藏同龕的作品,這樣擺法,在佛經上是找不到根據的。在民間傳說著觀音菩薩常常作各種化身,深入民間救苦救難;地藏菩薩是發願深入地獄援救罪人的。在五代到北宋這一時期,戰亂連年,苦難的人民,最歡迎這兩位菩薩出現來解除自己的痛苦,就這觀音地藏同龕的創造來看,在客觀上是更為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某些願望,具有一定的現實因素。

北山雕刻,除了圓雕和浮雕外,還有一幅精彩的線刻畫,內容是文殊見維摩問疾圖,據說原是昌州惠因寺藏經殿的一幅北宋畫家石恪壁畫,恐怕年久損壞,宋代紹興年間,又把它摹刻在這裡。這幅畫形象真實,線條流動,病容滿面而又進行雄辯的維摩形象,是表現得相當成功的。可稱為一幅傑出的作品。

古代雕刻家,雖然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但過去勞動人民社會地位低微,這些雕刻家並不被重視,各處著名的石窟,在歷史記載中,只提到開創的發起、經營,或組織者,付出巨大的勞動的雕刻家,反而沒沒無聞。像雲岡最古的五個大窟,一直稱作「曇曜五洞」,倒好像只是曇曜一人的功績,龍門奉先寺石刻,只留下「支料匠」李、成、姚三位名字,究竟是否雕刻家,還成為問題;樂山大佛也是一樣,只提到海通和尚和韋皋。古代無數的優秀雕刻家,是被淹沒在歷史的巨流中了。在北山的彌勒淨土變、孔雀明王、地藏王化身等龕,卻清晰地刻著四位雕刻家的名字︰伏元俊、伏世能、伏小六、伏小八。這幾位的名字是和他們的傑出作品一樣不會令人忘懷的。

寶頂
寶頂風景優美,遍山遍野的蒼松翠竹與大量傑出的雕刻窟群互相輝映,剛到這裡的觀者,真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感覺。

寶頂石刻的開鑿年代,經一生致力於大足石刻研究的陳習刪先生考證,大約是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間開始的。據說唐朝末年,四川省有個姓柳的居士,學習佛教密宗,人稱柳本尊,會「祕密咒法」,「能祛鬼怪,療疾疫」。傳道時作了許多苦行如剜目、割耳、斷臂等,得到當時群眾的信仰和前蜀王建的支持,封他為成都「瑜伽教主」。南宋紹興年間,又有一個叫趙智鳳的,大足縣人,承襲了柳本尊的教統,雲遊四方募化,在寶頂山建了一座「寶頂寺」,並在山頂和大佛灣等處招工人雕刻了大批的造像,現在山頂的聖壽寺,則是明清培修的。

大佛灣是一個「A」字形的峽谷,山崖最高處約二十多公尺,石刻由東崖開始,大部分都刻在南北崖上,向西延展二百多公尺。全部作品共分十九組,計釋迦涅槃像(大臥佛)、釋迦降生像(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龕、毗盧洞、七佛龕、雲雷音菩薩像、佛牙伽藍龕、觀無量壽佛經龕、六賊圖、十佛龕(附地獄變相)、柳本尊龕、菩提龕、圓覺洞、牧牛圖、護摩像龕、六趣唯心圖、廣大寶樓閣、三世佛龕和千手觀音龕。就過去我們所見到的大規模石窟群,因為經歷幾個朝代,造像人隨意雕刻,無論在排列上、內容上、形式上,多多少少總是使人感到凌亂、重複甚至單調。這裡則不同,由於全部雕刻經過趙智鳳的統籌安排,無一龕洞重複,幾乎在所有的雕像中也找不出兩個相同的來。這是大佛灣造像異於他處最明顯的特點之一。

釋迦涅槃像,是這裏最大的雕刻,臥佛僅刻到膝部,已長達七丈,面容慈祥寧靜,兩眼微閤,成功地描寫了釋迦滅度前的神態。佛前立著十六弟子,都作半身像,按照要求,弟子們應表現出悲慟的感情來,但這些面孔卻比較平板。臥佛頭部左方是描寫釋迦降生後九龍噴水浴身的故事,設計人巧妙地利用了山上的泉水,在崖壁刻了九個龍頭,引導泉水從龍嘴中流出,噴射在高約三尺的太子身上。這個結合了雕刻題材的古代噴水池的設計,給大佛灣增加了動人的生意。

在九龍浴太子的西邊,有一龕高大的孔雀明王像,主像騎在孔雀背上,高約兩丈,主像頭上現化佛八尊,後壁殘裂,尚存有佛、藥叉、鬼怪等二、三十個雕像。孔雀明王西邊,是這裡最稱華美細緻的龕洞之一的毗盧洞,洞高兩丈,進身不過八尺,頂上及左壁已坍圮,據說是有一年(清‧康熙以前)大風雨,山頂大樹被刮倒,樹根撐裂石縫,把這洞壓壞。洞正中刻了一座半爿的八角攢尖雙重檐亭,亭座及四柱圍繞著蟠龍,主像毗盧佛趺坐亭中的蓮座上,左右兩壁還有不少佛、菩薩像,這些造像都是體態端莊、神情靜穆、面像圓滿美麗,能繼承和發展唐代造像的優良傳統,在大佛灣的佛菩薩中,可稱為典型性的代表作。洞中前壁刻著文殊、普賢菩薩,兩旁侍立著力士和獅、象奴,菩薩腳下,倒跪著兩個天女,這種後背朝向觀者而不見面孔的形象,是我們過去沒有見過的,這個創造性的處理,給整組作品增加了崇高、威嚴的氣氛。

毗盧洞以西是七佛龕,分上下兩重,上重刻有迦葉、拘那含、拘樓孫等七佛,下重刻父母恩重經變作品,這些經變雕刻十分可貴,用連續的表現方法刻出了一對夫婦由結婚、懷孕、臨蓐、保育直到孩子長大、父母衰邁等一系列的生活情節,這些情節的處理真實動人,給觀者以極深的感染。如結婚一組,從年青夫婦的面孔流露出難以比擬的欣喜。哺育一組,母親臥在床上給孩子把尿,那種謹慎細心的動作,充分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撫愛。遠行憶念一組,敘述了年老父母切盼兒子歸來,父親注視前方,母親面孔上現出愛慮和懷疑,好像在向父親說︰「怎麼還不回來啊﹖」它深刻地描寫了老年父母對兒女的深摰懷念。

過了七佛龕,有一段懸崖,在上面刻著雷公、電母、雨師、風伯和雲神,有的以槌擊鼓(雷)、有的持鏡放光(閃)、有的乘龍布雨、有的鼓袋作風、有的散播雲霧,表現手法豪放,個個飛騰跳躍,動作誇張,作為一種想像的興風作雨的神來說,真使人感覺出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

佛牙伽藍龕是這裡的大型摩崖龕之一,主像為半身釋迦佛,下邊是一座大石函,石函上刻有佛牙讚。左右兩邊刻著各種本生故事,及《大方便佛報恩經》,計有六師外道謗佛不孝、闍提太子割肉供父母、薩埵太子捨身濟虎、忍辱太子挖睛出髓治父病、鸚鵡行孝、釋迦抬父棺、雪山求法、釋迦探父病、剜肉求法、文殊問相、白雁啣書、睒子行孝等十二組。都是具有故事情節的題材,大部分是頌揚古印度孝道的思想。裡面最精采的有兩組,一組為六師謗佛,描寫六個「異教徒」在指手劃腳地詆毀釋迦捨棄父母,中間有個孝子擔著年老的父母,旁邊站著入城乞食的阿難,他聽到這種話,看到這情景,引起了對釋迦的懷疑和不滿,從阿難緊閉著嘴、微縐著眉、作著側耳靜聽的姿態中,是能夠令人體會到這種複雜心情的。釋迦抬棺一組,雕刻家採取了簡潔的手法,全組七人,抬棺三人,身向前傾,作前進的動勢,中間一人一手扶棺、一手扶杠,肩部壓下,好像很吃力,說明了棺材的重量,後面的阿難,雙手合十,面孔呈現著深沉的悲痛。這一些都能增強送葬行列的氣氛。

無量壽佛經變是大佛灣唯一的淨土變大龕,這龕分為內外二重,以欄杆為界,主像三尊,一佛二菩薩,都是半身胸像,主佛頭上有六角形寶蓋,兩旁刻有樓閣橋池、飛天、青雀、七寶樹等裝飾物,佈置得華美大方。像觀經變這種題材,無論在繪畫作品上和四川省其它摩崖雕刻上,一般的都是採取了基本對稱形式,但這裡則隨著山石的凸凹高低雕刻,並沒有機械地強求對稱,反而取得了靈活自由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龕中雕刻著的許多兒童︰有的坐在欄杆上,有的坐在蓮座上,有的被荷葉包裹僅露半身,有的在盛開的蓮花中現出一個頭,他們的動作表情,大多是天真活潑,喜笑顏開,給這一座「佛國世界」增加了青春的活力,吸引觀者對它更加喜愛;雕刻家通過這一宗教題材,寄托了生活的歡樂和美的理想。在觀經變龕的周圍,還刻有「十六觀」,排列的方法也和他處不同,它沒有整齊規矩的界格,而是利用龕邊的空隙,犬牙交錯地刻出了韋提希的十六種冥想境界,每一境界都用流動的雲彩隔開,這是吸收了古代繪畫的佈局方法,使得這些日、月、水、池、樹等觀的情景更富於詩意。

六賊圖,是用馬、魚、狸、蛇、鳥、犬來象徵眼、耳、鼻、舌、身、意,它和六趣唯心圖都是為了宣揚佛教理論的象徵性雕刻,我們很難理解。倒是西邊的十佛龕中的帶有情節性的作品引起了我們很大的興趣。這一大龕分三重,上重中間是地藏菩薩,兩邊十個帝王形象就是所謂「十殿閻羅」,下兩重,主要的是地獄變相,刻著刀山、油鍋、鋸解、寒冰、熱火……等地獄,裡面有各樣服役的獄卒,按照宗教要求,應該造成一種恐怖氣氛,但從藝術角度來欣賞它們,每個形象卻體現了不同的典型性格和感情,有著富於戲劇性的姿勢動作,正像我們欣賞其他古典神話題材的文學、戲劇、舞蹈一樣,引起了某種情感的共鳴,這就是藝術美,這種藝術美也正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在下重,除了各種地獄題材外,還穿插著幾組直接描寫生活的情節,其中有戒酒一幕,敘述人們醉後各種昏亂的情形。一組是父不識子︰兒子用手按著坐在台上的父親衣袖,父親醉眼乜斜,全然不睬。一組是夫不識妻︰妻子溫存體貼地撫摸著丈夫的頭,拉著他的手,這醉漢卻閉著眼,敞著胸,完全無動於衷。一組是兄不識弟︰弟弟關切地扶著醉倒在地的哥哥,哥哥喃喃自語,視而不見。一組是姊不識妹︰年幼的妹妹挽著姐姐右手,姐姐在那裡斜著身體,彷彿搖搖擺擺,前仰後合。雕刻家對這同是醉不相識的四組情節,作了富於變化毫不重複的安排,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他們的身份和彼此關係,而且把每個醉人都表現得精神恍惚,醉態可掬,如果對生活沒有深刻的觀察和高度的藝術手法,很難設想會處理得如此真實動人的。另一組刻著一個養雞的婦女,她面孔現著生產勞動的愉快,掀開雞籠,有一隻雛鷄正伸著頭要爬出來,在籠外還有兩隻大雞,爭奪著一條蚯蚓,按宗教內容所要求表現的主題思想,養雞是屬於「非律儀」的行為,但在藝術效果上,我們並沒有發生厭惡的感覺,反而覺得養雞者十分可愛,整組作品富有新鮮的生活氣息。這正是雕刻家忠實地反映了生活,從而歌頌了生產勞動(也許是不自覺的),使我們認識到現實主義作品的客觀規律。

在柳本尊大龕的下部,排列著十大明王的造像,這一龕大概是大佛灣最後雕刻的,十大明王中有幾個還沒有刻完,明王都是半身像,有六臂的,有四臂的,個個身體健壯神態威猛。例如那個憤怒明王,兩眼圓睜,眉頭聳起,頭部微側,用嘴咬著左拳,好像憤怒到了極點;又如大穢迹明王,劍眉插鬢,豹眼凸出,鼻翼開張,嘴唇翻起,真有叱吒風雲的氣概,特別是緊抓圓輪的那隻手,更顯示出這一明王蘊蓄著無窮力量。作為宗教要求來說,通過這些形象,讚美了金剛神的威力,但它們之所以吸引觀者產生某種感情上共鳴的,還是從現實的人的生活中吸取、提煉得來而加以集中的。尤其是技法的洗練是足可與北山心神車窟作品媲美。

圓覺洞在南崖西端,菩提龕之右,是大佛灣唯一的大洞。洞口刻有一大型麒麟,洞深約三丈,正壁刻坐佛三尊,兩壁刻菩薩十二尊(即十二圓覺),趺坐台上,面相端麗,衣飾華美,雕刻手法細膩圓熟,衣服肌肉的質感真實,幾乎看不出石刻的痕跡,倒像是泥塑作品,這說明了雕刻家的技術水平已達到十分洗練的程度。在洞的四壁刻滿了各種壁畫、樓閣、樹石、山水、雲海、花草、天仙、人物,陪襯得使這些造像更加富麗堂皇。按《圓覺經》記載,這一題材原是文殊、普賢等十二菩薩一一向佛自述修行法門,一般作品都刻菩薩十二尊,這裡卻不同,除了兩旁的十二菩薩外,在主佛面前還跪著一尊菩薩,後背朝外,很像毗盧洞倒跪天女那樣的安排,所不同的,它是圓雕,走到主佛面前,還可看到前身,他的頭部略向下低,眼皮也下垂,嘴唇緊閉,合掌當胸,那種恭敬虔誠的心情狀態,被刻畫得相當深刻。這是非常新奇的創造,用戲劇性的手法來具體說明答問法的情節,使這一洞窟增加了動人的生活意味。

緊接圓覺洞的東面,是大佛灣、最傑出的作品之一「牧牛道場」。所謂牧牛道場,就是用牧牛的方法來比喻修習禪觀鍛鍊思想的過程。全組雕刻共分未牧、初調、受制、回首、馴伏、無礙、任運、相忘、獨照、雙忘十段,段與段之間,連續交插,很難截然分開。有的牛在翹尾狂奔,牧童用力牽繩;有的牧童強使牛跪;有的拉牛上山;有的是兩個牧童並坐撘臂談笑,牛在旁邊吃草飲水;有的是牧童仰臥憩息,牛是散步徐行;……這些雕刻造型相當簡練明快,而表現的內容又那麼富於變化。雕刻家用了極為自由的手法,描寫了在崎嶇的山路上,在幽靜的林泉間,牧童和牛的各種生動意態,給觀者以充分的生活美感。如果說,從佛教立場來理解牧牛道場的主題思想,是要通過間接的牧牛比喻來闡發直接「牧心」的禪觀哲學,那麼,在我們看來,卻是雕刻家用了寫實的藝術手法直接地反映了農村生活中的詩的意境。

在牧牛道場東邊,是大佛灣的入口,再往東還有九神九獸的護摩像龕、巨口獠內鬼怪啣著巨輪的六趣唯心圖、雙重檐建築內刻佛像的廣大寶樓閣和身軀高大的三世佛龕四組。到了南崖東頭,是一座高大的木結構殿宇,覆蓋著名符其實的千手觀音石刻像。這尊菩薩是坐像,高不過八尺,但身後的手卻實在有千隻左右,密密麻麻地像孔雀開屏一樣刻在崖上,每隻手的正側向背,彎曲平直,各有各的樣式,千變萬化,無一相同,掌、指的比例和肌肉骨節的質感也相當真實,不要說這是石頭雕刻作品,就是用我們自己的真手來做,也很難設想會擺出這麼多種樣式,它不能不使人驚佩古代雕刻家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藝術才能。像這樣真正刻出一千隻各不相同的千手觀音,還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也可以說是大佛灣石刻中特殊的創造。

寶頂大佛灣石刻作品在題材內容的豐富多彩,結構布局的穿插變化,藝術形象的真實優美,技法風格的洗練明快,都能切合群眾的審美要求,富有人民性,它不僅在四川省的各處石刻作品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從全國範圍來說,也是最優秀的石刻造像群之一。在四川,以前曾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的說法,據當地保管人員介紹,說過去來寶頂朝拜的經常超過去峨眉山的人數。而峨眉山是以秀麗的風景見稱,寶頂卻主要是以傑出的雕刻作品吸引著人們。這十九組作品都刻著詳細的文字說明,能使觀者很清楚地理解這些佛教藝術作品的內容情節,實在是一座最理想的古代石刻展覽館。


五佛

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五方佛、五聖,或稱五禪定佛(pañca dhyāni-buddhāḥ)。指密教中以大日如來為首的五尊佛,有金剛界五佛與胎藏界五佛之別。

金剛界五佛,即毗盧遮那(Vairocana)、阿閦9a39(Akṣobhya)、寶生(Ratna-saṁbhava)、阿彌陀(Amitabha)、不空成就(Amogha-siddhi)。此五佛居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的五解脫輪。其中,毗盧遮那佛身白色,結智拳印,位於中央。阿閦佛身黃金色,左手握拳置於脇部,右手下垂觸地,位於東方。寶生佛身金色,左手握拳安於臍部,右手向外結施願印,位於南方。阿彌陀佛身亦金色,結三摩地印,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亦呈金色,左手作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位於北方。此五佛之種子字依次為「鍐」(vaṃ)、「吽」(hūṃ)、「怛落」(trāḥ)、「紇哩」(hrīḥ)、「惡」(aḥ)。

胎藏界五佛,即大日、寶幢、開敷華王、無量壽、天鼓雷音;亦即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中的五佛。其中,大日如來位於中央,身呈黃金色,結法界定印。寶幢如來在東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於脇部,右手結觸地印。開敷華王如來在南方,身呈黃金色,結離垢三昧。無量壽如來在西方,身亦呈黃金色,結彌陀定印。天鼓雷音如來在北方,身呈赤金色,為入定之相。種子字依次為「噁」(āḥ)、「阿」(a)、「阿」(ā)、「暗」(aṃ)、「惡」(aḥ)。

蓋金剛界為果曼荼羅,表智;胎藏界為因曼荼羅,表理,故五佛的種子字與色相等雖然不同,其體則無差別。即大日如來與阿彌陀如來在胎金兩界中,名稱相同;而胎藏界的寶幢如來、開敷華王如來、天鼓雷音如來依次相當於金剛界的阿閦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

此五佛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乃因其為法界體性智等五智所成。五佛配於五大、五方等,此有兩傳。即︰

(1)不空三藏依本有門胎藏之義,以中因為宗,故順世間五行之配例,以地大配中央大日,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火大配南方寶生,風大配西方阿彌陀,空大配東方阿閦。

(2)善無畏三藏則依修生金剛界之義,以東因為宗,故以地大配東方阿閦,水大配西方阿彌陀,火大配南方寶生,風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空大配中央大日。此二義原係兩部之宗義,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廢。

約體大之曼荼羅言之,五佛乃大日所具的五智五佛,為本有的五大。約體相合論之曼荼羅言之,則大日乃本有的總德,為體大之位。四佛即四曼相大,乃自大日流出之修生別德。就五佛是五智輪自性論而言,般若菩薩、金剛薩埵、金剛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金剛牙菩薩依次為五佛之正法輪,不動尊、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順次為五佛之教令輪。

西藏所傳五佛,稱為五禪定佛,即住於淨土而化現人身佛的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牟尼與彌勒。此五佛生在人間化度眾生。以普賢、金剛手、寶手、蓮華手、一切手為五法子禪定菩薩,其於人身佛入滅後擔當起度生濟世之事。

此外,《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二以五明妃代表五佛的五位,即東方帝釋方安金剛明妃,南方焰魔方安遨哩明妃,西方水天方安嚩哩明妃,北方酟尾羅方安金剛拏吉尼,中央安無我明妃。此與尼泊爾所傳類似。另依《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載,五佛為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此與上述所說之五佛不同。

◎附一︰《西藏密教研究》第五章(摘錄)

獨特的密教五佛,是以大日如來為首的五尊佛。關於密教五佛的成立與展開,松長有慶博士曾作過研究,據松長有慶博士所說︰此五佛是直承自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第十六冊)和佛陀跋陀羅譯《觀佛三昧海經》(大正第十五冊)所說的下表四佛。


┌──┬────┬──────┐
│方位│佛 名│佛 國 土│
├──┼────┼──────┤
│東方│阿門佛 │妙喜國土 │
├──┼────┼──────┤
│南方│寶相佛 │歡喜國土 │
├──┼────┼──────┤
│西方│無量壽佛│極樂國土 │
├──┼────┼──────┤
│北方│微妙音候│蓮華莊嚴國土│
└──┴────┴──────┘


此二經的四佛思想,來自從空間方面擴大解釋佛陀的多佛思想,或者是伴此而起的多佛國土思想。其後,經過《一字佛頂輪王經》和《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等的過渡經典,直到《大日經》,出現解釋法身的中央大日如來,多佛思想乃轉變成統一的宇宙觀。

這種傾向,完成於瑜伽部密教的中心經典《初會金剛頂經》(別稱《真實攝經》,Tatt-vasaṃgraha),五佛即以大日如來為中尊而形成的密教世界。茲以《初會金剛頂經》以及相關的經軌(如︰阿難陀格爾巴的註釋等)所說的圖像為準,列表如下︰


┌────┬──┬──┬──┬────┬───┬────┐
│五 佛│部族│方位│色身│ 印 │ 座 │三昧耶形│
├────┼──┼──┼──┼────┼───┼────┤
│ 大日 │如來│中央│ 白 │(智拳)│ 獅子 │(法輪)│
│ │ │ │ │ 覺勝 │ │ 佛塔 │
├────┼──┼──┼──┼────┼───┼────┤
│ 阿門 │金剛│ 東 │ 青 │ 觸地 │ 象 │ 金剛杵 │
├────┼──┼──┼──┼────┼───┼────┤
│ 寶生 │ 寶 │ 南 │ 黃 │ 與願 │ 馬 │ 寶 │
├────┼──┼──┼──┼────┼───┼────┤
│ 阿彌陀 │蓮華│ 西 │ 赤 │ 禪定 │ 孔雀 │ 蓮華 │
├────┼──┼──┼──┼────┼───┼────┤
│不空成就│羯磨│ 北 │ 綠 │ 施無畏 │金翅鳥│ 羯磨 │
└────┴──┴──┴──┴────┴───┴────┘


西藏和拉達克完全的繼承瑜伽部密教的五佛,另一方面,又加入了新的成分,且在無上瑜伽密教成立之時,在思想上,導入「五佛即五蘊,五佛即五煩惱」的教義。

此二種思想,在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不是此處所要討論的,此處僅就圖像的變化作一敘述。首先,在瑜伽部密教裏,結智拳印的大日如來,在無上瑜伽密教中,則已變成轉法輪印。

第二,在曼荼羅中,金剛部的阿閦佛勢力增大,取代佛部的大日,兩者之間的位置交互相換。

第三,在瑜伽部密教裏,尚未明確地標出各尊的明妃,但在無上瑜伽密教,則有很清楚的規定。


┌────┬──┬────┬────┐
│五 佛│色身│ 印 │ 座 │
├────┼──┼────┼────┤
│ 大日 │白色│轉法輪印│獅子座 │
├────┼──┼────┼────┤
│ 阿門 │青色│觸地印 │象座 │
├────┼──┼────┼────┤
│ 寶生 │黃色│與願印 │馬座 │
├────┼──┼────┼────┤
│ 阿彌陀 │赤色│禪定印 │孔雀座 │
├────┼──┼────┼────┤
│不空成就│綠色│施無畏印│金翅鳥座│
└────┴──┴────┴────┘


其次,在拉達克的事例中,還可見到遺存下來的瑜伽、無上瑜伽的五佛。南姆格爾王朝以後的寺院,沒有瑜伽部密教的五佛,至於屬於《金剛頂經》系統的阿爾齊袞巴等古寺院的曼荼羅,或榭袞巴下的摩崖線刻的五佛,或金銅佛等,可視為壁畫以外的種別。

另外,無上瑜伽密教系的五佛,常被描繪在壁畫上,例如,飛揚袞巴正殿的左壁上,繪有線條清楚,色彩濃厚的五佛,其配列如下表︰

以上五佛,原則上是無上瑜伽密教系的表現方式,大概可從其配列方式推測是以大日為中心。同樣的,拉馬優魯袞巴獅子巖堂的五佛塑像,也是置大日如來於中央,但是,無上瑜伽密教則大都以阿閦佛代替大日如來。拉達克還有二者相當晚期的過渡期圖像。

另外,也有人稱此五佛為「五禪定佛」。這個用語是十九世紀的學者,首先在尼泊爾使用的,其後,B.巴達恰里雅等印度學者也跟著沿用。因此,遂擴展為世界性的用語。但這種稱呼,在第一手資料的梵本中並未發現。因此,能否使用,不得不多作考慮。

◎附二︰神林隆淨著‧歐陽瀚存譯《密宗要旨》第十五章(摘錄)

五佛者︰大日(Mahā-vairocana)、阿閦(Akṣobhya)、寶生(Ratna-saṃbhava)、無量壽(Amitāyus)、不空成就(Amog-ha-siddhi)。其中,大日如來稱為普門尊(Samanta-mukha-pradhāna),餘四佛稱為一門尊(Eka-mukha-pradhāna)。但法界體性智,為大日尊內證之智德,乃至成所作智,為不空成就佛之內證智德。於此五佛五智之關係,法界體性智有如何重要之位置,足可推知。自經典史上觀之,四佛之存在,既已明顯後,大日如來始現於經典中。惟就真言密教之立場,全與此相反,視四佛為大日如來之分身,乃大日如來四智之表現。大日如來之內證,雖為法界體性智,若由四智為此智之表現考之,則五智中,法界體性智為根本,故於五智中為最高之物,厥義甚明。

又五佛之中,大日如來,備具觀照諸法界實相之智德。阿閦佛,備具明了觀見諸法法界種種相之智德。寶生佛,住於無我他彼此差別執情,平等一體之理念,備具觀照萬有種種相之智德。阿彌陀佛,對於普遍眾生界,住於攝取不捨之大慈悲心。不空成就佛,因於濟生利民,而當實際的活動。易言之,真言行菩薩,入於佛果位後,名觀照阿字諸法,本不生際不可得之理之智,為法界體性智。名如實觀照諸法萬有種種相,如實有狀態之智為大圓鏡智。又名照見生佛一如,凡即是佛之妙諦之智為平等智。以攝化利生之智,名妙觀察智。以接於直接所化眾生實行方面之智,為成所作智。在於似此意義之五智中,法界體性智,自為諸法根本之絕對真理,觀照密教所謂阿字本不生不可得之理之大智慧,而可認為精神生活中之基本物者,於佛果之位,此法界體性智為一切精神生活之綜合體,故謂自此根本智(mūla-jñāna),以生出大圓鏡智等之四智也。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法門》;《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一;《大教王經》卷三;《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一;《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二;《無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經》卷三。


五分戒

將戒法依受持的多寡分為五種類別。即一分戒、少分戒、無分戒、多分戒及滿分戒五種。《優婆塞戒經》卷三(大正24‧1049a)︰「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歸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歸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若受三歸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

此外,也有分為四類或三類者,如《正法念處經》卷四十四將優婆塞的持戒分為四種︰一分行者,唯持一戒;半分行者,謂取三戒,行於三戒;數數行者,不常受戒;一切行者,受持五戒。而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二〈序分義〉謂三歸戒、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二十戒等,並謂(大正37‧259c)︰「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四;《俱舍論》卷十四;《成實論》卷八〈五戒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觀經疏傳通記》。


五小部

(一)天台五小部︰即智顗大師所撰的《金光明經玄義》二卷、《金光明經文句》六卷、《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等五部。其中,前四部由門人灌頂筆錄,惟獨《觀經疏》闕筆錄者之名,且古來早有真偽之疑。而《金光明經玄義》分廣略二本,文中有關觀行釋的真偽,即天台山家、山外二派論諍的主因。

四明知禮曾為此五部分別作疏,即《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金光明經文句記》八卷、《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三卷。由此五部可知天台念佛義、四明約心念佛義、天台十種三法融即無礙義、四明山外派的觀心說,及天台性惡法門,故與三大部同是天台宗重要之典籍。

(二)指日本台密的五小部︰即不空譯《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圓珍撰《大日經指歸》、圓珍撰《講演法華儀》、安然撰《祕密即身義》、不空譯《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參考資料〕 (一)《山家正統學則》卷上;《鹽尻》卷八十二;《天台の密教》。


元照

字湛然,俗姓唐,浙江餘杭人,是北宋時期弘傳律宗和淨土教的一位高僧。他幼時依錢塘祥符寺慧鑒律師為童行(沙彌候補者),治平二年(1065)遇度僧考試,因通誦《妙法蓮華經》得度,時年十八。熙寧元年(1068)和同學擇瑛從神悟處謙(1011~1075)習天台教觀,同時博究諸宗,而以戒律為主。後覽天台《淨土十疑論》,始歸心淨土法門。並依善導之說一意專持阿彌陀佛名號,發願領眾同修念佛,更編成《淨業禮懺儀》(今佚),以自修持。又因神悟勸令「闡明法華宗旨,以弘四分戒律」,於是歷遊溫、台二州,從事參學。元豐元年(1078),他從廣慈慧才受菩薩戒於西湖雷峰。此後,博究南山一宗律學,搜集道宣著作,撰《南山律師撰集錄》。常布衣持鉢,乞食於巿。後住靈芝崇福寺從事著述。

元豐八年(1085)十二月,高麗僧統義天(﹖~1101)率弟子眾來求法,主客(接待外賓官名)學士楊傑陪伴到杭州,曾至西湖靈芝寺謁請元照開示律儀,時元照正講《四分律刪補羯磨疏》,即為演說律宗綱要並授菩薩戒,義天並請得元照所著書攜歸高麗雕板流通。

其後,元照鑒於當時禪僧輕視戒律和念佛,乃於紹聖三年(1096)翻刻唐《慈愍三藏文集》(即慧日著《往生淨土集》),倡導依經律修持,因此引起僧眾的攻擊,並被控偽造《慈愍文集》。元照乃上書敘明顛末,並檢附古本為證,其事始寢。

紹聖五年(1098)二月,元照於明州(今浙江寧波)開元寺,建築戒壇依律傳戒。政和六年(1116)九月一日圓寂,年六十九,葬於靈芝寺西北隅。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諡號「大智律師」,一般稱為靈芝律師。

元照的思想,主張戒律和淨土並重。他常對門徒說︰「生弘律範,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此法門。」又說︰「化當世無如講說,垂將來莫若著書。」因此他出家後數十年間,以奉持戒律,專修淨土自行;以聚徒講學,弘法著書,並詳究律宗傳承,楷定南山九祖,後世稱為律宗中興的大師。

元照力說比丘持淨戒的必要。他說︰「出家之人,若禪若教,以至房居,所習雖殊,未有不登壇受戒者。世多偏學,見學律者薄為小乘,見持戒者斥為執相;而不觀己身削髮染衣,復不思自心登壇納具。且受而不持,雖受何益﹖」元照認為入道歸心,須有始有終。有始即須受戒,專志奉持,一切時中,不可暫忘。有終謂歸心淨土,決誓往生。他的往生觀,又屬於他力本願的範疇。他說末法之時,自無道力,唯淨土法門是修行徑路。因此門全假他力,即彌陀世尊本誓願力,光明攝取之力,但具信願行三法,即得往生。

元照以二種教觀,判別釋迦一代佛教,以求在娑婆世界入聖得果的教法,為娑婆入道教觀;以修行往生淨土的教法,為淨土往生教觀。此土入聖的教觀,有大小偏圓之殊;淨土往生的教觀,則是圓頓純一大乘。元照的弟子戒度評價這二教觀說︰「約娑婆、淨土二土,分別教觀之純雜,為前古所未聞」(《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元照以為娑婆入道,以觀心為主;淨土往生,以觀佛為要。他在《觀經義疏》,盛倡觀佛之法;後來在《阿彌陀經義疏》,一轉而高揚執持名號的功德。他勸不能觀佛者,可依稱名之法而往生。元照又因得襄陽龍興寺石刻《阿彌陀經》拓本,有「專持名號即是多善根」之語,遂依之以稱名為首要,布施、造寺等一切福業次之。由於稱名善根故,即能滅罪往生(戒度《阿彌陀經疏聞持記》)。

元照又唱律、禪、教三學一源之說。他說︰「律,佛所制也;教,佛所說也;禪,佛所示也。」這是遠承慈愍慧日的思想而來的。他又說︰律非學無以自明,教非學無以自辨,禪非學無以自悟。故律、教、禪,同出而異名,即同出於一心,主張無分別地加以修學。顯見他對律教禪三學的調和主張。

元照倡導律、淨二學相結合,並著書、造像、講學、傳戒,從事於多方面的弘法活動,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望。蘇東坡即受其影響為母和妻的冥福而畫彌陀佛像供養於佛寺中。元照在傳戒方面,撰有《受戒方便》、《授大乘菩薩戒儀》、《剃髮儀式》等文(俱見《芝苑遺編》卷中),是今日研究北宋時代傳戒儀式的重要史料。他說︰三藏三學,以戒律為首,但受戒的人心有明昧,對於初受戒時未發大心的人,佛開重增(一作重受或增受)一法,是名增戒。他的弟子中如宗利和思敏,就是依律增受戒法的,其一生為人增授戒法達六十餘會。但有些同道以他為矯異駭眾,故尋短失,以致鬥訟,幾欲置之於獄。因而他在推行增戒中也受到不少挫折。

律宗傳至宋代,以南山道宣一系為盛。但南山律宗祖承,歷代取捨不一,元照乃作《南山律宗祖承圖錄》,楷定南山九祖。他認為南山道宣傳承出於智首,智首以上,為法聰、道復、慧光、道雲、道洪相承。法聰初傳四分,其本則承受於曇摩迦羅(法時),而宗於曇無德(法正)部。故元照以四分開宗為始,斷自曇無德,而下至於南山(道宣),躡迹傳通共九人。宋‧志磐《佛祖統紀》卷二十九依之,作為南山律宗傳承,後附允堪和元照二人略傳。清初福聚著《南山宗統》,即依元照所立九祖次第,於道宣下續文綱、滿意、大亮、量一、辯一、道澄、澄楚、允堪至靈芝元照,定為中國律宗十六祖。

元照的著述,在律學方面有解釋南山三大部的《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四十二卷、《四分律羯磨疏濟緣記》二十二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二十一卷。淨土方面有《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對天台、善導等所著《觀經疏》舊疏,稱為新疏)三卷、《阿彌陀經義疏》一卷。雜著《芝園集》二卷、《補續芝園集》一卷、《芝苑遺編》三卷。他又撰《法住記》(釋《遺教經論》)、《報恩記》(釋《盂蘭盆經疏》)、《應法記》(釋道宣《釋門章服儀》)、《佛制比丘六物圖》、《道具賦》(三衣、鉢、坐具、漉水囊)等各一卷,並刪定《比丘尼戒本》,共計著書百餘卷。道宣所著《行事鈔》,自唐至宋,解者六十餘家,而以允堪的《會正記》和元照的《資持記》二書最負盛名。允堪於慶曆間(1041~1048)主錢塘西湖菩提寺(即後之昭慶寺),撰《會正記》,以釋南山的《行事鈔》。後來元照律師出,因爭論繞佛左右、衣制短長等,遂別撰《資持記》。於是《會正》、《資持》,遂分二家(《佛祖統紀》卷二十九)。當時律宗學者稱之為會正派和資持派;但後代學者專弘《資持記》,推為南山律宗正統,允堪《會正記》遂不流傳。

元照的及門弟子見於史傳的有用欽、戒度、行詵、慧亨、道言、宗利、思敏等,而傳持他的律宗法脈的為智交。

用欽,從元照學律,並專修淨業。著有《白蓮記》四卷釋元照《觀經疏》,《超玄記》一卷釋《阿彌陀經疏》。

戒度,號拙庵,居四明龍山。學《四分律》,晚年專修淨業,撰《正觀記》三卷釋元照《觀經疏》,《無量壽佛贊注》一卷釋《無量壽佛贊》等。當時山家學匠草庵道因,見元照的《觀經疏》中有排斥知禮的「約心觀佛之說」,作《輔正解》一卷破之。戒度因撰《觀經扶新論》一卷反破,大張元照之說。淳熙四年(1177)又作《和陶淵明歸去來辭》一篇,以見歸心淨土之志。

行詵、慧亨、道言、宗利、思敏也都修習念佛法門。

智交的事蹟不詳。他的門下出惟一,惟一門下出法政,法政門下出如庵了宏和石鼓法久,了宏門下出鐵翁守一,法久門下出上翁妙蓮。這些人到南宋時還傳持著元照的律系。鐵翁守一著有《律宗會元》、《終南家業》;上翁妙蓮著有《蓬折直辨》和《蓬折箴》各二卷,都是有關律學的著作。

南宋‧慶元五年(1199),日僧俊芿(1166~1227)入宋,於四明景福寺,師事了宏三年,專修律學,於大小部文,悉皆通達。不久,淨業(1187~1259)繼之,於嘉定七年(1214)、紹定六年(1233)兩度入宋,從守一增受戒法,並究律藏,守一為撰《重受戒文》示之(《終南家業》卷中)。後來,真照又入宋,於開慶元年(1259)從妙蓮和其門人行居傳受戒法。俊芿回國時,請回許多律宗典籍和南山、靈芝真影各一幅,於日本京都大弘律法,成為日本律宗泉涌寺派的開祖。淨業等亦於京都戒光寺、西林寺、東林寺等廣說戒法,盛傳元照一系的律學(望月信亨《支那淨土教理史》第二十九章)。(林子青)

〔參考資料〕 《佛祖統紀》卷二十九、卷四十八;《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釋氏稽古略》卷四;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下卷第四編。


化身

佛之三身或四身之一。指佛菩薩為教化救濟眾生而變化示現各種形相之身。由於古來對佛身有三身、四身等異說,故化身也有下列不同的說法。

(一)應身的異稱︰佛應眾生之根機,由法身或報身所化現之身,稱為應身,此乃就應眾生根機而言。至於稱為化身,則係就由本身化現而言。此說係依據三身說而來。《法華論》所載三佛菩提中之應化佛菩提,亦同於此。

(二)指報身或應身的分身化佛︰如《觀無量壽經》載(大正12‧344b)︰「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此為報身之化身。另如《大乘義章》卷十九所載,即為應身之化身。其文曰(大正44‧840c)︰「王宮所生道樹現成,說為應身。依此應身出生無量無邊化佛,名為化身。」

(三)指應身所變化之人、天、鬼、畜等身︰佛應機而現的佛形身,稱為應身。非佛形身則稱為化身。此係依據法、應、化三身說及法、報、應、化四身說而有的說法。

(四)指變化身︰相對於自性身、受用身。即佛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而化現的化佛或五趣隨類應同之身。範圍略與法、報、化三身中的化身相同,主要為法相宗所說。

◎附︰印順《成佛之道》第五章(摘錄)

化身是為地前菩薩、二乘、凡夫而現起的佛身。依法身而起法性所流身,如依太陽而有光與熱;光與熱遍一切處,但不能離於太陽。化身卻不同了,如水中的月影一樣,只是經水的反映而現起月的影子。法身佛是常住的,沒有來去,也沒有出沒,所以說「得不動身」。但由悲願所熏發,為了化度三有眾生,能無功用地現起化身,有來有去,有生有沒,如長者入火宅那樣。化身的化導眾生,示現的佛身,有高大身──千丈、百丈,或者丈六身。示現的壽命,或千劫、百劫,或八十歲。示現的國土,或是淨土,或示現穢土。雖然,圓滿報土,遍一切處,只要眾生的智慧增進,什麼地方,當下就是圓滿的淨土。如娑婆世界是穢土,但在螺髻梵王看來,是寶莊嚴淨土。如極樂世界,也是化土,但依《淨土論》說,如圓修五門成就──智慧,慈悲,方便迴向功德成就,也就能入圓滿報土。但約適應部分眾生的善根成熟而現起來說,凡國土而可說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的;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如釋迦佛出穢土,彌勒佛出淨土,佛法並沒有什麼差別。又如穢土修行不容易,佛勸人往生淨土,容易成就。但《維摩詰經》、《無量壽佛經》卻說︰穢土修行一日,勝於在淨土修行一劫,穢土比淨土修行更容易。又如經中,釋迦佛讚歎淨土,使大眾羡慕,而淨土菩薩來參加釋迦佛的法會,淨土佛總是告誡大眾,不要生輕慢心。所以,這是佛的悲願,應化三界眾生的二大方便,目的都是令入涅槃,出離生死,同歸佛道。(中略)

化身佛的說法,是不盡一致的。有的佛土,雜說五乘,三乘法,有出家與在家。有的但說一乘法,沒有出家眾;有的佛也不現出家相(傳說天王佛如此)。有的說三乘而終歸於一乘法的;有的說三乘法,因為聽眾的根機不成熟,沒有說一乘而佛就入了涅槃(傳說多寶佛如此)。以釋迦佛應化娑婆世界而說法來說,起初說三乘法,末後才會歸一乘。

〔參考資料〕 《金剛般若論》卷上;《安樂集》卷上;《大乘義章》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十;《攝大乘論》;《佛地論》;《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望月信亨《淨土教の起原及發達》。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瞻病須隨緣說法

行事鈔‧瞻病送終篇:「其瞻病者,隨其前人,病有強弱,心有利鈍,業有麤細,情有去取;當依志願,隨後述之。或緣西方無量壽佛,或兜率彌勒佛,或靈鷲釋迦本師。或身本無人,妄自立我;或外相似有,實自空無,如至燄處則無水相;或為說唯識無境,唯情妄見。各隨機辯,而誘導之。」(事鈔記卷四○‧一四‧九)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八功德水想

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觀之一,即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八功德水之相的行法。


八萬四千光明

無量壽佛的每一相好,都含有八萬四千的光明。


八萬四千相好

觀無量壽經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無稱光佛

無量壽佛的別名,為十二光佛之一。


無量覺

無量壽佛的簡稱。


阿彌陀佛

譯義為無量光,或無量壽,故亦稱為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國語辭典(教育部)]
戴逵

ㄉㄞˋ ㄎㄨㄟˊ
人名。(約西元325~396)字安道,譙郡(今安徽宿縣)人,後徙會稽之剡縣(今浙江新昌)。為東晉雕塑家、畫家、學者。善彈琴,人品很高,反對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尤善畫宗教人物,兼擅山水風俗、畜獸等體。雕塑藝術上,相傳曾為會稽山陰靈寶寺作木雕無量壽佛及?侍菩薩時,隱於幕後,聽取意見,反復修改,三年始成。他為瓦棺寺所塑的五世佛,和顧愷之的維摩詰像壁畫,獅子國(斯里蘭卡)送來的玉佛,在當時並稱為「三絕」。著有《釋疑論》、《與名僧慧遠等辯論》。


觀無量壽經

ㄍㄨㄢ ㄨˊ ㄌㄧㄤˋ ㄕㄡˋ ㄐㄧㄥ
佛教典籍。一卷。南朝宋?良耶舍譯。此經典主要教導十六種觀法。是淨土宗的修行者修觀法的主要依據之一。簡稱為「觀經」。也稱為「觀無量壽佛經」。


哈哈

ㄏㄚ ㄏㄚ, 1.狀聲詞。形容笑聲。《紅樓夢》第二九回:「張道士先哈哈笑道:『無量壽佛!』」

2.表示喜或怒的驚嘆詞。如:「哈哈!你竟敢違背我,莫非你膽子變大了?」


阿彌陀佛

ㄜ ㄇㄧˊ ㄊㄨㄛˊ ㄈㄛˊ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譯自胡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為阿彌陀佛。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也稱為「無量壽佛」。


阿彌陀經

ㄜ ㄇㄧˊ ㄊㄨㄛˊ ㄐㄧㄥ
佛教典籍。後秦鳩摩羅什譯,一卷。內容敘說阿彌陀佛淨土的種種,並強調若人在七日中心志集中的念阿彌陀佛,死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自會來接引往生淨土。此經和《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合稱為「淨土三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


無量壽經

ㄨˊ ㄌㄧㄤˋ ㄕㄡˋ ㄐㄧㄥ
書名。佛教典籍,二卷。三國魏康僧鎧譯。本經和《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合稱淨土三經。現存除僧鎧的譯本外,尚有支婁迦讖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支謙譯的《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菩提流志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法賢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都是本經的異譯本。本經述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由來。對阿彌陀佛的信仰和中國淨土宗的成立有決定性的作用。本經現除漢譯本外,尚有梵文原典和藏文譯本傳世。


微行

ㄨㄟˊ ㄒㄧㄥˊ, 1.帝王或顯貴者為隱匿身分,便裝出行。《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始皇為微行咸陽。」南朝宋.裴駰.集解:「張晏曰:『若微賤之所為,故曰微行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原來燕王裝作了軍官,同護衛數人出來微行的。」

2.小徑、小路。《詩經.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宋.蘇軾〈殘臘獨出〉詩二首之二:「江邊有微行,詰曲背城市。」

3.深入細膩的修行方法。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序〉:「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騖,可謂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


圓光

ㄩㄢˊ ㄍㄨㄤ, 1.佛教用語。指佛或菩薩頭頂四週的光明。《觀無量壽佛經》:「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2.古代的一種幻術。江湖術士以鏡或白紙施以咒語,令童子視之,可以看見各種形象,謂此能占事或治病。《醒世姻緣傳.第四回》:「叫瞎子算命,請巫婆跳神,請磕竹的來磕竹,請圓光的圓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就是甚麼兼精辰州符,失物圓光的那個,天天在報上上告白的。」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