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añca phalāni。五種果之意。(一)六因所生及道力所證有為無為之果,計有五種之別。即:(一)等流果(梵 nisyanda-phala),又稱依果、習果。(二)異熟果(梵 vipāka-phala),又稱報果。(三)離繫果(梵 visajyoga-phala),又稱解脫果。(四)士用果(梵 purusakāra-phala),又稱士夫果、功用果。(五)增上果(梵 adhipati-phala)。其中,離繫果屬無為果,餘四果均屬有為果。又於有為果中,等流果係自六因中之同類、遍行二因而來,異熟果則由異熟因而來,士用果由俱有、相應二因而來,增上果由能作因而來。離繫果屬由擇滅無為,即非生法,非自六因而生,唯以道力所證,故雖說為道果,然不同於其他四果由六因而來者。此係俱舍論等之說。成唯識論等則說十因、四緣而生五果。依成唯識論卷八之意,十因之中,以牽引因、生起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得異熟果;以牽引因、生起因、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得等流果;以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得離繫果;以十因得增上果。得士用果有二義,一以觀待因、攝受因、同事因、不相違因得之;一以觀待因、牽引因、生起因、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而得。〔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俱舍論卷六、雜阿毘曇心論卷三、顯揚聖教論卷十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五、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俱舍論光記卷六〕(參閱「五種果」1180)
(二)二乘所證之果有五種,即聲聞之四果與獨覺果。聲聞四果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華嚴五教章卷三〕(參閱「五果迴心」1114)
(三)又作五菓。據三藏法數卷二十四、翻譯名義集卷三載,受戒之比丘不食生物,謂如棗、杏等果必以火熟之方食,膚殼之果則須以刀去其皮再食。此五果指:(一)核果,指棗、杏、桃、李等果。(二)膚果,指瓜、梨、柰、椹等果。(三)殼果,指椰子、胡桃、石榴等果。(四)檜果,又作糩果,指松子、柏子、蘇荏等粗糠皮類之果實。(五)角果,指菱豆、大小豆類等。此外,小叢林略清規卷上、洞上行事軌範卷中,舉出瓜、茄、麵、饅、餅為五果。〔盂蘭盆經疏卷下、盂蘭盆經新疏〕(參閱「五種淨食」1185)
(四)指現在五果,即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者。蓋以十二因緣配於三世因果,無明與行二者為過去之因;愛、取、有三者為現在之因;生、老死二者為未來之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者為現在五陰之身,係由過去業因所招感之果,故稱現在五果。(參閱「現在五果」4724) p1112
梵語 phala 之意譯。音譯頗羅。原指草木之果實;轉指由「因」所生出之結果。蓋一切有為法,乃前後相續,故相對於前因,則後生之法,稱為果。又「擇滅」雖係無為法,然以由道力所證得之故,亦稱為果。虛空與非擇滅二者,皆無相對之前因,亦無所謂後生之法,故皆屬於非果法。
有關果之種類,有五果、九果等異說。小乘有部與大乘唯識宗分為五果:(一)等流果,一切由善因所生之善果,或從惡因所生之惡果,均與因同一性質,稱為等流果。又作習果、習氣果。(二)異熟果,由善、不善之業因,即由異熟因所生之無記(非善,亦非不善)果,稱為異熟果。係與因之性質不同而生之果報,故又稱為報果。於天台宗,將上記之習果與報果合稱為二果。(三)士用果,指俱有因、相應因所生之果,即由因之力用所成之果,如同由士夫(男子)之力用,而成就之種種事業;亦即由士夫所作之因而生之果,乃同時之因果。(四)增上果,即無有障礙,而又加與助力所生之果;亦即除本身外,其他一切有為法均稱為能作因,能作因之果即為增上果。「能作」係指能夠給予力量而使果發生。以上四果係屬有為法之範圍,故稱為有為果。對此,(五)離繫果,則稱無為果。離繫,即指離開煩惱之束縛。離繫果,係指擇滅及涅槃而言。如上記所說,擇滅雖係無為法,本是不生不滅,且離繫果雖亦非由修道之因而生,然道力乃證得擇滅之因(稱為離繫得),如是,擇滅即是由道力而證得者,故擇滅稱為離繫果。或亦指果果;所謂果果,係指從修行之果(菩提)所證之涅槃而言。
上記五果之說詳載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俱舍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八等。又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載,健馱邏國諸論師立有九果之說,即上記之五果,加上下列四果:(一)安立果,指依住於他法而安立之果,如依住於風輪而有水輪,依住於水輪而有金輪,依住於金輪而有大地,依住於大地而有有情、非情等。(二)加行果,指由修行所得之果,如依不淨觀等加行之力,遂生無漏智。(三)和合果,指由諸因和合而生之果,如眼根與色和合而生眼識,意與法和合而生意識。(四)修習果,指由修習聖道所生之果;又佛陀之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自在神力等佛力皆係修行而得之結果,故又稱果力。
此外,於佛教因果論中,迦濕彌羅國之諸論師立有五因五果之說,其所謂之五果,即是將上記安立果以下之四果攝入於五果中之士用果或增上果,此乃排斥健馱邏諸論師所立之九果說。
於佛典中,果有各種含義與用例。例如就相應相報之義而言,由善因可產生善果,由惡因則產生惡果;苦之果報稱為苦果,樂之果報稱為樂果。就現在、未來之相對性關係而言,識、名色、六入、觸、受等,屬於現在之五果;與之相對者,生、老死則為未來之二果。另外,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稱為四沙門果;獨覺之果,稱為獨覺果;佛之果,稱為佛果、妙果、無上果。佛之果德圓滿無缺,稱為果滿、果極;佛所證得之智慧,稱為果智;佛果所具之功德,稱為果德;若以海比喻果德之深廣,稱為果海;大乘佛教之佛果與小乘佛教之阿羅漢果均為至高無上之果,稱為極果。又果之體性,稱為果體;果之相狀,稱為果相;果之力用,稱為果用。此外,佛教教義又常就果與因之相對意義,以相對於因分者,有果分之稱;相對於因地者,有果地之稱等。〔菩薩地持經卷三、品類足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三本、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 p3320
乃清世宗雍正皇帝所撰之禪宗問題一百則。收於雍正御選語錄卷十二。雍正自幼耽於典籍,深受宮廷崇信佛教影響,尤好禪宗。嘗從學於迦陵性音禪師及章嘉呼圖克圖。登基後,嘗親自昇座說法,秉拂談禪,從學之徒,近有王室宗親,遠有僧徒道士。帝自稱圓明居士,編有雍正御選語錄一書。其所撰圓明百問,頗為清朝佛子所樂道。玆舉其中一則為例:第四十則「有因無為果,無因有為果,除此有無,以何為因?以何為果?」諸問大體類此,多蘊藏禪理,與古德公案相類。〔答圓明百問(火頭僧,香港佛教第一一七期)〕5401
因緣所生與道力所證的五種有為無為果,即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語出《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一等。小乘俱舍家以為是六因四緣所生,大乘唯識家以為是十因四緣所得。四緣五果,其名全同,因則有異,至於其義旨,因、緣、果皆不同。
(1)異熟果︰依《俱舍論》卷六之意,是六因中的異熟因所生,即有情所感的果報。異熟因是善不善業,異熟果為無覆無記,因果異類而成熟,故名異熟果。又,異熟因屬四緣中的因緣。
依《成唯識論》所述,異熟因在四緣中屬增上緣,感第八識及前六識之果報。是故有情的果報有異熟無記的種子,是為因緣。但善惡業種子資助此異熟無記的種子,令感異熟無記的果,故業種子是增上緣,而非因緣。異熟果中,第八識稱異熟或真異熟,前六識名異熟生,但異熟生一語通二者。唯獨第七識為無記性,故非異熟因,又是有覆性,故非異熟果;在十因中,是牽引因、生起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五因所引。
(2)等流果︰等流是等同流類之意,果與因相似,故稱等流果。《俱舍論》卷六說是六因中的同類、遍行二因所生,此二因皆與異時果相對。其中,同類因是就一切諸法而言;遍行因是就一切煩惱的起因(十一遍行煩惱)而言。此二因所生的結果與因相似。若就四緣說,是因緣所得。
依《成唯識論》卷八所載,等流果有二類,一是習業等所引的同類,一是似先業而後果隨轉。亦即善、不善、無記三性之名言種子所引的後念種子,及同時的現行是實等流果。又如前世造殺業,促短他命,今世因得短命報,自他第八識的長短分限相似,故名等流,然此乃假等流果,實非同性之果,故非等流果,雖是增上果所攝,因具相似之義,假名等流。此果就十因說,是牽引因、生起因、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七因所生;就四緣說,是因緣、增上緣所引。
(3)離繫果︰離繫縛所得的果,稱擇滅無為。依《俱舍論》卷六之意,擇滅無為雖是道力(慧)所證,但為不生不滅之法,故非其所生,更非六因所生。唯道力對離繫果之得,有能生之功,對滅有能證之功,故道雖非滅因,而可稱擇滅為道果。
依《成唯識論》卷八之意,離繫是斷無漏道之障,所證的是善無為法,與其他四果之為有為果不同,離惑之繫縛而證,故名離繫果。依《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之釋,《雜集論》說此果永滅隨眠,《瑜伽》、《顯揚》等認為以異生的世俗智滅諸煩惱不究竟,故非此果所攝。即依有漏的六行觀所得的滅,種子不斷,故攝於增上果,不名離繫。又就斷障舉二義︰{1}唯斷煩惱障而證,所知障非縛法,故雖斷,不名離繫。{2}亦通所知障,斷而得自在故。《成唯識論》所謂斷無漏道之障,是通煩惱、所知二障。離繫果是六無為中的不動、想受滅、擇滅與真如無為四者。虛空無為與非擇滅無為不是斷惑所得法,故不攝於離繫果。如此,離繫果是十因中的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五因所得,四緣中的增上緣所得。
(4)士用果︰《俱舍論》卷六說是六因中之俱有因與相應因所得的果。稱之為士用,是依喻立名。士用詳作士夫的作用,如由士夫的作用能成諸事業,是由俱有因與相應因的作用所得,故名士用果。
依《成唯識論》卷八之意,士用指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的事業。《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釋之,舉二說︰{1}約人,謂有情的作用名士用,即農夫由稼穡、商賈由理財等所得者,名士用果,亦即因唯假,非實法。{2}約法,謂因法為作者,緣法為作具。若依此說,士用唯從喻立名,其果廣通一切有為法。《演祕》卷六(末)據《順正理論》之說,舉四種士用果,即︰{1}俱生,指同時互為因果的法,如造色與大種。{2}無間,謂引世第一法的苦法忍。③隔越,如春期下種,至秋獲穀。④不生,謂以有漏道伏,得惑之不生等。但《瑜伽》、《唯識》等大乘諸論中則散見人士夫與法士夫之說。若此,大乘的士用果當是以人士夫為主,兼法士夫之義。此果是十因中的觀待因、牽引因、生起因、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不相違因八因所引,四緣中除所緣緣外的其餘三緣所得。
(5)增上果︰依《俱舍論》卷六之意,是四緣中的增上緣,六因中的能作因所得,名為增上果,是由這些因的增上力所得,故名。其能作因有有力與無力兩種。資助他法生起者是有力的能作因。雖不資助,但不加障礙者,是無力的能作因,即此以無障礙為增上義。而增上果為有為法。
依《成唯識論》卷八之意,此果以十因與四緣為一切可得。此果廣通有為、無為一切法。《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云(大正43‧511b)︰「無為如何得增上﹖答︰十因皆得果,無不得者。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果、因也。」增上果有雜與不雜二種。若依雜亂體,一切果皆名增上果。若依不雜亂,不攝於其他四果者為增上果。
此外,《大乘義章》卷三(本)依《菩薩地持經》卷三廣加記述,但採舊譯名稱,作報果、依果、解脫果、士夫果、增上果。
◎附︰William M. Mcgovern著‧江紹原譯《佛家哲學通論》第三分(摘錄)
四緣與六因動作起來而且彼此相互影響的結果,宇宙生出。從因果的觀念立論,沒有一個存在的東西不可以說是五種果裏頭的某一種。而且每一件東西必不僅是五種果中的一種,因為每個現象不會只是一種因所生。五種果是︰(1)增上果(adhipati phala),或曰共果。(2)士用果(puruṣakāra phala),或曰同時果。(3)等流果(niṣyanda phala),或曰同分相續果。(4)異熟果(vipāka phala),或曰異性果。(5)離繫果(visaṃyoga phala),或曰解脫果。
(1)增上果︰指一個現象當作宇宙間一切法一般的生果勢力所造成的單獨效果。故此為能作因的果,而且在各種相當的情形之下,是所緣緣、等無間緣,和增上緣三緣的功效,因為這些皆為能作因的分部。一個這樣的眾法合成法,因為是很多因法活動的效果,時常被稱為共果。既然一切東西都被他們各家本身之外的一切東西影響,一切現象自然都可以算是增上果,但是事實上此名專指五因之中除去能作因就解釋不了的那些現象。然增上果不失為一重要類別,因我們身外的宇宙就被看為過去時的諸有情物共同業力所成的增上果。
(2)士用果︰字面上的意思解是「人的行動所生的效果」。但是佛家有時不照字面解而照用他來取喻的意思解,這意思就是「與果同時的因」,譬如一人打鐵造馬靴時,馬靴所具的形式與此人所費的氣力是同時的。作這樣解的士用果,是俱有因和相應因兩種生果因力的效果,但此等處實在不但因與果同時,而且諸單位的相互關係密切非常,因而個個單位可以說是另一個單位的因和果。
在以上那個特別指定的意義之外,士用果又作更與字面相合的一義解釋,就是有生物所生的果,或一物動作所直接生出的另一物。此果或另一物,或是立時生出的,或是不久即生出的,或竟是若干時之後始生出的,譬如今年的收穫是農人去年下種的士用果。某種精神活動的結果把高一級的心識引起之時,此種心識同樣可算是前時精神活動之士用果。作如此解的士用果,不但是俱有因和相應因的果,也是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諸因的效果,而且自然也是能作因活動的效果。
士用果與增上果應該用造因者與結果二者關係之直接與不直接去區別。物質世界之一般情形是增上果,但某甲這一個人的勞力所造成的任何物質的物件,對於甲為士用果,對於其餘的人則為增上果。
(3)等流果︰或譯相續果。指的是一個有生物生命的此一分時為以前諸分時之果;至少是指後來的諸分時與其前諸分時,性質相等。譬如異熟因或他種因動作的結果,是甲時的情形往往可以有一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新群起來接續他。如果如此,則此新群不能說是甲的等流果。但是一切新群裏幾乎總有幾法是前時的同類的法所產生的,故這幾法即歸入等流果這類。
此種果包括同類因和遍行因活動的效果。這兩種因的分別,我們已經講明過,就是,遍行因限於能生自「地」一切不善心所法之染因,而同類因不過指各性各部各地之心所法能感生同類心所法的自然傾向。故心所諸法之法聚,有的是同類因的結果,有的是遍行因的結果,有的是這兩種因的果,有的既不是第一因又不是第二因的果。
(4)異熟果︰或曰異果,一望而知為異熟因動作之結果。果之與因既不同時,又非相隨,且性質不同者,皆稱異熟果。例如,在諸天或諸地獄中之一受生者,其「名色」(即十二支中之第四支)稱異熟果。可知異熟因與異熟果所代表的因果關係所包甚廣;然亦有以下的限制。異熟因必須或是確定善或是確定不善的,已如上說。反之,異熟果則必須是無覆無記類的。它既然不過純粹是結果,故不能說確定是善或確定不善。而且異熟果只應用於有情物。我們身外世界的全部狀況既為業力的結果,故不屬異熟果類。因為異熟果必須是個體行動的個體結果,而世界是一切有情物的行動之共同效果,故為增上果。
(5)離繫果︰與「涅槃」同義異名。照字面解釋,離繫是「遠離繫縛」,或「解脫生死輪迴」。它是某幾種精神的和道德的訓練所造之果或業,所以是異熟果的一特類,但是果性既甚超越,佛家不能不在他們所開的諸因表裏,給它一個獨立的地位。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一;《入阿毗達磨論》卷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五;《顯揚聖教論》卷十八;《百法問答鈔》卷三;《略述法相義》卷上。
遠離繫縛之意。又譯離滅。謂由斷除煩惱而遠離有漏法之繫縛。與「解脫」同義。《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一云(大正27‧163a)︰「諸有漏法無始時來,煩惱所繫,不得解脫,若斷煩惱彼離繫故,便得解脫。」《俱舍論》卷一云(大正 29‧1c)︰「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
此謂諸有漏法為煩惱所繫縛,故不得解脫。今由無漏之道力斷煩惱而遠離其繫縛,故名為離繫。按,斷一煩惱,於其所繫之有漏法雖得離繫,但彼法亦為其他煩惱所繫,故若未能斷除緣彼之一切煩惱,則於彼法亦不能離繫。《俱舍論》卷二十云(大正29‧106b)︰
「且見道位,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諸事已斷。見集所斷,遍行隨眠,若未永斷,能緣此者,於此猶繫。及修道位,隨何道生,九品事中,前品已斷,餘未斷品,所有隨眠能緣此者,於此猶繫,斷非離繫如是。」
此謂在見道位,苦智既生,若未斷苦諦下之煩惱,則見苦所斷之有漏法,雖得離繫,但集智未生,故彼法為集諦下之遍行隨眠所緣,仍不得離繫。在修道位,雖前品已斷,但其餘未斷品之隨眠能緣此者,猶於彼法隨增,故亦不得離繫。亦即就自性斷而言是已斷,但若未斷緣縛,即非離繫。《俱舍論》卷十六論述有漏善時,亦謂有漏法若非永斷所緣之一切煩惱,則不得離繫。因此,若未證阿羅漢果,則無法獲得真解脫。
又,依慧之簡擇力斷除煩惱、遠離有漏法之繫縛,證得擇滅無為之果,此果謂之「離繫果」(visaṃyoga-phala);獲得此離繫果,謂之「離繫得」。依《成唯識論》卷八所說,所謂「離繫」,指斷無漏道障所證得之善無為法,異於其餘四果之有為果,且由脫離惑之繫縛而證得,故稱為「離繫果」,而證得此果即稱為「離繫得」,包括六無為中之不動、想受滅、擇滅和真如無為等四種,虛空及非擇滅二無為以未斷惑故,並不攝屬在內。又《顯揚論》卷十八云︰「若諸異生由世間道諸煩惱滅,非究竟轉,故非離繫果。」此謂依有漏之六行觀所得之滅,並未斷除種子,故雖得增上果仍不能稱之為離繫得。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二、卷三十三;《俱舍論》卷六;《順正理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
俱舍論二十四卷十六頁云:何謂沙門性?此果體是何?果位差別,總有幾種?頌曰: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經說: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乃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涅槃故;非真沙門。有為無為,是沙門果。契經說此差別有四。理實就位有八十九。皆解脫道擇滅為性。謂為永斷見所斷惑,有八無間八解脫道;及為永斷修所斷惑,有八十一無間,八十一解脫道。諸無間道,唯沙門性;諸解脫道,亦是沙門有為果體。是彼等流士用果故。一一擇滅,唯是沙門無為果體。是彼離繫士用果故。如是合成八十九種。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頁云:云何修果?謂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此中云何名沙門?云何名果?謂聖道名沙門。煩惱斷名果。又後生道、或中或上,是前生道所生之果。問:何故建立如是四果?答:對治四種諸煩惱故。謂諸無事能感惡趣往惡趣因煩惱斷故;及能斷彼對治生故;立預流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立此果者;謂依三品,有三種結,障礙聖道,令不生故。一、在家品。二、惡說法毘奈耶品。三、善說法毘奈耶品。依在家品,有薩迦耶見。由此見故;先生怖畏,最初不欲發趣聖道。依惡說法毘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雖已發趣;而行邪僻。由是不能生起聖道。依善說法毘奈耶品,有疑。由此疑故;雖已發趣,不行邪僻;而於正道未串習故;於如實見所知事中,猶預疑惑;障礙聖道,不令生起。由是因緣,唯說斷此,立預流果。此預流果、極餘七有。由是因緣,多生相續。若斷再生相續煩惱,生無重續;立一來果。謂若永斷天有所攝人有所攝再生相續所有煩惱,極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故於爾時,立一來果。若已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唯於天有,當可受生;即於爾時,立不還果。若已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建立最上阿羅漢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縛貪瞋癡,立一來果。永斷能順五下分結,立不還果。永斷一切煩惱究竟,建立最上阿羅漢果。是名修果。
二解 顯揚三卷十八頁云:果者:謂四沙門果。廣說如經。一、預流沙門果。若隨勝攝;三結永斷。謂身見、戒禁取、及疑。若全分攝;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彼斷故;得預流果,不墮落法。或極七返,或復家家。二、一來沙門果。若隨勝攝,三結永斷,薄貪瞋癡。若全分攝;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永斷;及欲界繫修道所斷上品中品煩惱永斷。由彼斷故;得一來果,或復一間。三、不還沙門果。若隨勝攝;五順下分結永斷。所謂身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若全分攝;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永斷;及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永斷,或色界繫煩惱永斷,或無色界一分煩惱永斷。由彼斷故;得不還果。或中間寂滅,或生寂滅,或無行寂滅,或有行寂滅,或復上流。四、阿羅漢沙門果。若隨勝攝;貪欲瞋癡,無餘永斷。若全分攝;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永斷無餘。由彼斷故;得阿羅漢果,諸漏永盡。乃至廣說阿羅漢六恒住法。
三解 法蘊足論二卷十七頁云: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沙門果。何等為四?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云何預流果?謂預流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預流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學根力,有學尸羅,有學善根,八有學法,及彼種類諸有學法,是名有為預流果。所言無為預流果者:謂於此中三結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即是八十八諸隨眠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是名無為預流果。云何一來果?謂一來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一來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學根力,有學尸羅,有學善根,八有學法,及彼種類諸有學法,是名有為一來果。所言無為一來果者:謂於此中三結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即是八十八諸隨眠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并貪瞋多分永斷,及彼種類結法多分永斷。是名無為一來果。云何不還果?謂不還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不還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學根力,有學尸羅,有學善根,八有學法,及彼種類諸有學法,是名有為不還果。所言無為不還果者:謂於此中五順下分結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即是九十二諸隨眠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是名無為不還果。云何阿羅漢果?謂阿羅漢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阿羅漢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無學根力,無學尸羅,無學善根,十無學法,及彼種類諸無學法,是名有為阿羅漢果。所言無為阿羅漢果者:謂於此中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皆已永斷,超一切趣,斷一切道,三火永靜,渡四瀑流,憍逸永離,燋渴永息,窟宅永破,無上究竟,無上寂靜,無上愛盡離滅涅槃;是名無為阿羅漢果。
四解 大毗婆沙論六十五卷九頁云:問:四沙門果,自性是何?答:品類足論,作如是說:預流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預流果?謂證預流果者,於諸學法,已正當得。已得者:謂過去。正得者:謂現在。當得者:謂未來。云何無為預流果?謂證預流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已得者:謂過去。正得者:謂現在。當得者:謂未來。問:道是有為,墮在三世;可說於彼已正當得。斷是無為,不墮三世;云何說於彼已正當得耶?答:品類足論,應作是說:於諸結斷,得獲觸證。不應說言已正當得。作是說者,有別意趣。欲顯彼斷得及相續。得者:謂彼斷得。在過去,名已得。在現在,名正得。在未來,名當得。相續者:謂正斷相續。在過去,名已得。在現在,名正得。在未來,名當得。又彼論說:一來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一來果?謂證一來果者,於諸學法,已正當得。餘如前說。云何無為一來果?謂證一來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餘如前說。不還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不還果?謂證不還果者,於諸學法,已正當得。餘如前說。云何無為不還果?謂證不還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餘如前說。阿羅漢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阿羅漢果?謂證阿羅漢果者,於諸無學法,已正當得。餘如前說。云何無為阿羅漢果?謂證阿羅漢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餘如前說。施設論中,亦作是說:預流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預流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此果得者:謂有為無為預流果得。此得得者:謂此果得之得。由此果得故,成就預流果。由此得得故,成就此果得。若諸學根學力學戒學善根八學法,及此種類諸學法,是名有為預流果。云何無為預流果?謂三結永斷,及此種類諸結法永斷,八十八隨眠永斷,及此種類隨眠法永斷,是名無為預流果。一來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一來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餘如前說。若諸學根學力學戒學善根八學法,及此種類諸學法,是名有為一來果。云何無為一來果?謂三結永斷,及此種類諸結法永斷,八十八隨眠永斷,及此種類隨眠法永斷,貪瞋癡倍斷,及此種類煩惱法倍斷,是名無為一來果。不還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不還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餘如前說。若諸學根學力學戒學善根八學法,及此種類諸學法,是名有為不還果。云何無為不還果?謂五順下分結永斷,及此種類諸結法永斷,九十二隨眠永斷,及此種類隨眠法永斷,是名無為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云何有為阿羅漢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餘如前說。若諸無學根無學力無學戒無學善根十無學法,及此種類諸無學法,是名有為阿羅漢果。云何無為阿羅漢果?謂貪瞋癡永斷,及一切煩惱永斷,越一切趣,斷一切路,滅三種火,渡四瀑流,摧諸傲慢,離諸渴愛,破阿賴耶,無上究竟,無上寂靜,無上安樂,及諸愛盡離滅涅槃,是名無為阿羅漢果。是謂四沙門果自性我物相分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沙門果?沙門果,是何義?答:所有聖道,是沙門性,有為無漏。及諸擇滅,是此果故;名沙門果。如彼卷七頁至十四頁,具廣分別。
五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一卷十二頁云: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此四各以二法為性。一、無為,二、有為。無為果者:謂預流果,以三界見所斷擇滅為性;一來果,以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前六品擇滅為性;不還果,以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擇滅為性;阿羅漢果,以三界見修所斷擇滅為性。有為果者:隨其所應,皆以無漏五蘊為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何故名沙門果?答:無倒勇勵,息除染法;名曰沙門。是諸沙門所引所證,名沙門果。此亦如餘處廣說。
六解 集異門論六卷十五頁云: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預流果云何?答:預流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預流果。無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應知亦爾。阿羅漢果云何?答:阿羅漢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無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阿羅漢果。無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阿羅漢果。
ㄅㄠˋ ㄓㄤˋ
用紙捲裹火藥做成的鞭炮。參見「爆竹」條。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忽作一聲如霹靂,謂之『爆仗』。」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除》:「至於爆仗,有為果子人物等類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