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俱盧舍

(術語)Krośa,又作拘盧舍,拘婁舍,拘婁奢,句盧舍,拘樓賒。里程名。牛聲或鼓聲得聞之最大距離。五百弓或五里。玄應音義十八曰:「拘婁,或作句盧,今或云拘樓賒,此云五百弓。應言俱嚧舍,謂大牛鳴音聲聞五里,八俱嚧舍為一踰繕那,即四十里。」俱舍光記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百弓為一俱盧舍,計五百弓有三千二百尺。」同十一曰:「俱盧舍,此云鳴喚。」行事鈔上之一曰:「俱盧舍,明了論疏云:一鼓聲間,雜寶藏中,翻為五里。相傳用之為定。」雜寶藏經一曰:「拘屢奢,秦言五里。」俱舍論十二曰:「積四肘為弓,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計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


四天王

(天名)為帝釋之外將。須彌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頭,四王各居之,各護一天下,因之稱為護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處之最初也。稱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東持國天Dhitarāra,南增長天Virūhaka,西廣目天Virūpāka,北多聞天Dhanada,又云Vaiśramaa。長阿含經曰:「東方天王,名多羅吒,領乾闥婆及毘舍闍神將,護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毘琉璃,領鳩槃荼及薜荔神,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毘博叉,領一切諸龍及富單那,護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領夜叉羅剎將,護鬱單越人。」婆沙論謂四天王身長一拘盧舍四分之一。止持會集音義四王天曰:「東方持國天王,謂能護持國土,故居須彌山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謂能令他善根增長,故居須彌山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謂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故居須彌山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謂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須彌山水晶埵。」


由旬

(雜語)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稱踰繕那。為計里程之數目。帝王一日行軍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西域記二曰:「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惟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為七宿麥。」玄應音義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踰闍那,皆訛也。此言踰繕那,此譯云:合也,應也。計合應爾許度量,同此方驛邏也。」有部百一羯磨三曰:「言踰繕那者,既無正翻義,當東夏一驛可三十餘里,舊云由旬者訛略。若准西國俗法,四俱盧舍為一踰繕那,計一俱盧舍可有八里,即是當其三十二里。若准內教,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一俱盧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數,准其步數纔一里半餘,將八倍之當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驛。親驗當今西方踰繕那可有一驛,故今皆作一驛翻之,遮無遠滯。」註維摩經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數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一指節者,橫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運之俱舍記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證之雜記曰:「橫大母指而取其厚,以為一指也。」俱舍論十二曰:「贍部洲人身,多長十三肘半,於中少分有長四肘。」積算此指節之量可知由旬之度。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俞旬

庾朱反又作由旬或由延又作踰闍那皆一也並訛也正言踰繕那此譯云合也應也計合應爾許度量同此方驛邏也案五百弓為一拘盧舍拘盧舍為一踰繕那即此方三十里也言古者聖王一日所行之里數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兩卷

上都高反欲界第二天名也亦名三十三天在湏[弓*(乞-乙+小)]山頂上是帝釋所居也帝釋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句>旬]衣重六銖壽天千歲論云人間一百歲為卅三天一晝夜如是日月歲數卅三天壽千歲當人閒三億六百万歲也經云湏[弓*(乞-乙+小)]山頂去地八万四千由旬論云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十六里為一由旬也


[翻梵語]
由旬

亦云踰闍那 譯曰諸者曰五百弓為拘盧舍拘盧舍為一喻闍那


[佛光大辭典]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梵名 Para-nirmita-vaśa-vartin,巴利名 Para-nimmita-vasa-vattin,音譯作波羅尼蜜和耶越致、波羅尼蜜、波羅維摩婆奢、娑舍跋提。又譯作他化樂天、他化自轉天、化應聲天。單稱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即六欲天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之樂事以成己樂,故稱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論卷九(大二五‧一二二上):「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即於他化之中得自在。

此天為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皆為嬈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有「第六天魔王」之稱。又據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載,第六天上別有縱廣六千由旬之天魔宮殿。大智度論卷五(大二五‧九九中):「魔有四種(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此天位於欲界天之最高所,在距大海百二十八萬由旬虛空密雲之上,縱廣八萬由旬,與忉利天同。於此天界,有優鉢羅花等之水生花及解脫花等之陸生花。

此天有三事勝於閻浮提,即:長壽、端正、多樂。天眾之壽量為一萬六千歲,其一晝夜約為人間一千六百年,但亦有中夭者。其身長十六由旬或一拘盧舍半,衣長三十二由旬,廣十六由旬,然重僅半銖。食自然之食。男女相視成婬,欲求子時,隨念而忽化生於膝上。初生時,如人間十歲之孩童,色貌圓滿,衣服自備。於諸經中,如大阿彌陀經卷上、海龍王經卷四法供養品、商主天子所問經、說無垢稱經卷一序品等皆述及此天之各種莊嚴景象。又於大乘諸經中,華嚴經七處八會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宮會、般若經四處十六會中之第十會他化自在天宮說般若理趣分等,即是於此天之天宮中所宣說者。

於密教中,此天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直豎,手中執箭,左手屈三指,手中持弓。種子為: (paj)。三昧耶形為荷葉上之弓箭。〔修行本起經卷下出家品、俱舍論卷八、卷十一、立世阿毘曇論卷六、法苑珠林卷二、卷三〕 p1540


由旬

梵語 yojana 之音譯,巴利語同。意譯合、和合、應、限量、一程、驛等。又作踰闍那、 踰繕那、瑜膳那、俞旬、由延。為印度計算里程之單位。蓋梵語 yojana 乃「附軛」之義,由語根 yuj 而來的名詞;即指公牛掛軛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

有關由旬之計數有各種不同說法:(一)就由旬換算拘盧舍而言:印度之國俗係採取四拘盧舍為一由旬。於佛典中,亦有以四拘盧舍為一由旬者,如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摩登迦經卷下明時分別品等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如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二等所載皆是。(二)若配合我國之里數亦有異說: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舊傳之一由旬可換算為四十里,印度之國俗為三十里,佛教為十六里;慧苑音義卷下載為十六或十七餘里。另據義淨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夾注載,印度之國俗為三十二里,佛教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學者富烈特(J. Flect)與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別基於印度之一肘(梵 hasta)為半碼或少於半碼來換算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說,並換算為公里,則舊傳之一由旬為十九點五公里,印度之國俗為十四點六公里,佛教為七點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說,則舊傳為二十二點八公里,印度國俗為十七公里,佛教為八點五公里。〔摩訶僧祇律卷九、翻梵語卷十、注維摩詰經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卷三、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 p2075


色量

佛典中,統稱各種物質之單位為色量。色,即色法,乃一切物質之總稱。依據俱舍論卷十二載,色法之極少為極微,七極微為一微(梵 anu),七微為一金塵(梵 loha-raja),七金塵為一水塵(梵 ap-raja),七水塵為一兔毛塵(梵 śaśa-raja),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梵 avi-raja),七羊毛塵為一牛毛塵(梵 go-raja),七牛毛塵為一隙遊塵(梵 vātāyana-cchidra-raja),七隙遊塵為一蟣(梵 liksā),七蟣為一蝨(梵 yūka),七蝨為一麥(梵 yava),七麥為一指節(梵 avguli-parva)。以上皆屬容積單位。印度又定指節為長度之基本單位,三指節為一指(梵 avgula),二十四指成一肘(梵 hasta),四肘為一弓(梵 dhanu),五百弓為一拘盧舍(梵 krośa),八拘盧舍成一踰繕那(梵 yojana,即由旬)。由上記,可知印度之容積度量,係採七進位法。根據俱舍論法義之解釋,謂物質無論分析至何種單位(除極微外),必具七分,即:上、下、左、右、前、後、中央。

又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載,阿耨(微)塵乃眼識所取之色中最細微者,唯天眼、轉輪王眼、後有菩薩眼等得見之。方廣大莊嚴經卷四載,極微塵非一切眾生所能知,唯如來及最後身之菩薩能知之。

諸經論所載色量大體一致,唯譯名或有異,例如極微或譯作鄰虛,又音譯作波羅摩呶羅闍;微或譯作阿羺、阿耨;金塵或譯作鐵塵、銅塵等。〔雜阿毘曇心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由旬」2075、「拘盧舍」3271、「極微」5479) p2548


單位

(一)為數量之數詞。即用以測量長度、質量、時間等之定量。佛教經典中有關數量之單位,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四之記載,釋尊出家前曾與算師論說數量中之數目,謂一百拘胝(梵 koti,又作俱致)為一阿由多(梵 ayuta),一百阿由多為一尼由多(梵 nayuta),一百尼由多為一更割羅(梵 kajkara),一百更割羅為一頻婆羅(梵 bimbara),一百頻婆羅為一阿芻婆(梵 aksobhya)等,共舉三十三種。長度單位則以七極微塵(梵 paramāna)為一阿耨塵(梵 anu),乃至七麥(梵 yava)為一指節(梵 anguliparvan),十二指節為一搩手(梵 vitasti),二搩手為一肘(梵 hasta),四肘為一弓(梵 dhanu),一千弓為一拘盧舍(梵 krośa),四拘盧舍為一由旬(梵 yojana)。其中拘胝、尼由多(又作那由他)等名詞散見於諸經,頻婆羅、阿芻婆(又作阿閦婆)則見於法華經卷七。搩手(拇指與中指張開之長度)為佛像之寸法。拘盧舍、由旬(約十三點五公里)則用以說明地理。數量之數詞中另有十進法,共有六十數。於俱舍論卷十二舉出一、十、百、千、萬、洛叉(梵 laksa)、度洛叉(梵 atilaksa)、俱胝(又作拘胝)、末陀(梵 madhya)、阿庾多、大阿庾多(梵 mahāyuta)、那庾多(梵 nayuta)等,依序排列至第五十二阿僧祇(梵 asajkhya),第五十三以下則已失佚。阿僧祇亦散見於諸經。此外,關於「極大數」之數詞,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舉出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之十大數。至於「極小數」之數詞,於大般若經卷四舉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梵 upanisadam)等。有關重量之單位,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四謂,二十貝齒(梵 raktikā)為一迦枳儞(梵 kakinī),四迦枳儞為一磨灑(梵 māsa),二十磨灑為一迦利沙鉢那(梵 kārsāpana,約十一點三公克至十八公克)。有關時間之單位,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舉出,百二十剎那(梵 ksana)為一怛剎那(梵 tatksana),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梵 lava),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梵 muhūrta),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佛本行集經卷十二、仁王般若經卷上觀空品、寶星經卷四、摩訶僧祇律卷九、善見律毘婆沙卷八、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卷八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俱舍論卷十二、卷二十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二、翻譯名義集卷八〕

(二)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之座位。在座床上貼有各人之名單,故稱單位。〔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遊方參請條、永平清規卷上辨道法〕 p4913


結界

梵語 sīmā-bandha,或 bandhaya-sīman(音譯畔陀也死曼)。依作法而區劃一定之地域。(一)乃依「白二羯磨」之法,隨處劃定一定之界區,以免僧眾動輒違犯別眾、離宿、宿煮等過失。有關結界之範圍、方法等,諸律所說頗有出入,今依四分律所整理者,大別為攝僧界、攝衣界、攝食界等三種。

(一)攝僧界,即此丘集聚一處,為便利布薩(共住而行說戒懺悔之儀式)等行事,避免境域太廣而疲於奔馳所設之地區。分為自然界與作法界二類。自然界,又稱不作法界,係指不須特別加以建立,而依天然地形所劃定之地區。略分四種:(1)聚落界,有可分別聚落與不可分別聚落兩種。可分別聚落,依準十誦律之說,係指以一聚落為界。不可分別聚落,依準摩訶僧祇律之說,係以六十三步(六尺為一步)為界。(2)蘭若界,有二種,若無訶法之人,則於距離聚落一拘盧舍(一說相當於六百步,雜寶藏經謂五里)之空靜處為界;其中若有訶法之人反對之,則得以五十八餘步為限(善見律毘婆沙謂七槃陀之量),彼等反對者則於此範圍之外自行作羯磨等法。(3)道行界,比丘遊行時,可隨所住之處以縱橫一拘盧舍為界;於此範圍內,則不得有別食、別布薩之情形。(4)水界,即於離開陸地之船結界。上記四界之中,由於聚落界及蘭若界各有二種情形,故凡有六相之不同。

作法界分為三種,即:(1)大界,有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別(又稱單法同)。其中以「人法二同」為主,其餘二種隨緣別開。所謂「人同」,係指於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之界區內,僧眾和合共住;所謂「法同」,係指每半月集合,行布薩說戒之法。大界之範圍,以一伽藍地之外界為最小極限,廣至十里,乃至百里。結此大界,為欲令說戒等僧事時,使一聚之僧和集,無一人乖隔。又大界宜以其地明顯可見之山、河、樹林等為界畔,稱為界相。四分律卷三十五舉出樹下、空處、山、谷、村界等十九種界相;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列舉山相、石相、林相、樹相、路相、江相、蟻封相、水相等八種界相。大界之形狀,諸律所說亦不一,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以方形、圓形、鼓形、半月形、三角形等五種為「結界五相」。此外,結大界時,界相內眾僧會集後,久住之僧須宣唱四方之界相(山或石等),而作「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以為結界」之告白,此即稱唱相。(2)戒場,僧中有犯戒之事端,為行懺罪,或行受戒等之法,須會同四人眾乃至二十人眾,為避免僧之疲極,特結四方形之戒場,稱為四方界相。此戒場最少要容二十一人。按印度之戒場,原是露地,其內不得建僧房,但得以置佛殿及菩提樹;又因戒場僅係秉受戒法之處所,故以揀擇精粗為主。起初戒場結於大界之外,後因賊難而聽許在大界內結。結界之次第為先結戒場,後結大界;若已先結大界,必須解去大界,再結戒場,次結大界。

結界圖(出自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於大界內結戒場,必先豎立三重之標相(見圖)。即戒場四周,以自然之空地圍住,大界以自然界圍起,外部四週之黑格為大牆,內部之黑格為小牆,最內部之長方形為戒場,內部之東北兩面以小牆為標相,即小牆之下上(下即牆際,上謂地面)為自然界之體;南西兩面之大牆內,若無標相,距大牆一尺八寸之遠,以戒場之東南、西南、西北之三角形以繩連起為戒場之界。小牆之外,大牆之內,稱為大界。以小牆內院及繩標結戒場,稱為「戒場外相自然界內標」;以小牆及大牆結大界,稱為「自然界外大界內相標」;大牆四周,稱為「大界外相標」。又若大界與戒場並結,則於解界時,須先解大界,次解戒場,次第不得顛倒。(3)小界,恐因惡比丘等之從中作梗而退廢法事,故特限於某時所結之暫時界區。亦分三種,即為受戒、說戒、自恣等三種情形而結者。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大四○‧一四中):「明小界者,此並因難事,恐廢法事,佛隨前緣,故開結之。並無正量,隨人坐處即為界相。一為受戒,開結小界,舊準戒場身外有界,今依文取義,全無外相,如正加中。二為說戒事,下至四人直坐。三為自恣事,下至五人圓坐。此三無外量者,由是難開,隨人多少,若限約外量,終非遮難。故文云,今有爾許比丘集者,止取現集之僧,坐處有地,依地結之,若事作已,即制令解,不同前二以久固作法,人所依止。」亦即為遮難而臨時所結之界,稱為小界,無範圍、形狀等之限制,又非如大界及戒場之久固作法,完成所作之事即行解界。其羯磨結法,亦準前可知。總之,攝僧界之自然界中,就處所而言,有四種不同;就範圍大小而言,有六種差別。作法界中之大界、小界各有三種,再加上戒場,即成七界。

(二)攝衣界,又作不失衣界、不離衣宿界。即劃定一範圍,避免比丘動輒違犯離宿之過;然亦可視為以此特定範圍限制比丘不可違犯此過。離宿,意指比丘離其三衣而宿;若劃定一特定範圍,則於此範圍內即可不須時時攜其三衣,而免除不必要之羈絆。波羅提木叉三十捨墮法第二條即為離宿之規定。亦分自然界與作法界二種。

(三)攝食界,即規定結界食物之貯藏所、許可烹煮食物之界區,使比丘不犯宿煮之罪。所指定之地,稱為淨地(或稱淨廚);於此區域內煮食,即不犯此過。其實際作法,分為通結與別結兩種。如欲解除上述之結界,則如結界時,亦須經白二羯磨之作法方可解除。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二之一(大四○‧二○二下):「衣界者,攝衣以屬人,令無離宿罪;食界者,攝食以障僧,令無宿煮罪;僧界者,攝人以同處,令無別眾罪。」〔毘尼母經卷二、卷七、卷八、摩訶僧祇律卷八、五分律卷十八、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四分律卷四十三、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卷上二、卷中二、卷下一、卷下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二、釋氏要覽卷下〕(參閱「五種結界相」1187)

(二)指「女人結界」,即禁止女性出入之場所。

(三)佛堂內之內陣(係安置佛像之中央部分)與外陣(指內陣之周圍,或一般參拜席位之外側),此兩陣之地區,以欄杆圈圍,亦稱結界。

(四)指密教之結界法。密教於修法時,為防止魔障侵入,劃一定之地區,以保護道場與行者,稱為結界、結護(結界護身之意)。其結界之法有多種,據不空羂索經卷二、陀羅尼集經卷一等載,可加持白芥子,並散之於四方上下以為結界。蘇悉地經卷下供養品謂,以地方界、空界、金剛牆、金剛城等真言結界之。

一般密教修法常用之結界,多依準陀羅尼集經卷三、軍荼利儀軌等之說,而行下列之五種結界,即:(一)地結,又作金剛橛,立橛於大地。其橛之根或謂至金輪際,或謂至水輪際等,為十八道契印之第六。(二)四方結,又作金剛牆,若無四方之牆,則以三胡牆為牆,為十八道契印之第七。(三)虛室網,又作金剛網,以金剛網張於虛空,網端垂於金剛壇上,為十八道契印之第十四。(四)火院,又作金剛炎,以火炎旋遶於彼空網四周,可退除天魔波旬之障難,為十八道契印之第十五。(五)大三昧耶,為前火院以外之總結界。此大三昧耶,於十八道契印法及如意輪軌均未記載。

上記五種結界,於修法時各依三部、五部之別而結誦該部部主明王之印明,即佛部時用不動明王之印明,蓮華部時用馬頭明王(或大威德明王)之印明,金剛部用降三世明王之印明,寶部用軍荼利明王之印明,羯磨部則用無能勝明王(或金剛夜叉)之印明。

結界區域之廣狹,依經軌之說,極大者可至一千由旬,其次九百、七百、五百、三百、一百,乃至一由旬,小者或七肘、五肘、三肘、一肘等之量,乃至一手掌、一指甲之量。要之,皆以行者自心之廣狹而建立壇場之界區;然實際修法時,常局限於修法壇之四周,或以道場之殿堂為結界之域。

結界之形狀,多依所修之法而異,若修息災法,採用圓相,修增益法用方相,修降伏法用三角相,修敬愛法用蓮花相。又密教之結界亦以事、理而別為二種,如上記所說劃定區域、結誦印明等之實際作法即屬於「事結界」;若行者僅以觀想之法完成結界,則屬於「理結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准提大明陀羅尼經、大日經疏卷十、祕藏記鈔卷六、十八道鈔卷上〕(參閱「十八契印」354、「十八道」359) p518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由旬

印度的里程單位。梵名又音譯作俞旬、由延、踰繕那、踰闍那。意譯為一程、限量、應、和合、合。梵語yojana,原指牡牛掛軛行走一日的里程。但有關此一日里程的距離,有多種說法。佛典中,《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二等,以八拘盧舍(krośa)為一由旬;《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摩登迦經》卷下〈明時分別品〉、《摩訶僧祇律》卷九等,以四拘盧舍為一由旬。

若將由旬配合中國的里數,亦有數說。

(1)《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以四十里為一由旬。《注維摩詰經》卷六(中)僧肇所說亦同。

(2)《大唐西域記》卷二載,踰繕那乃指聖王一日行軍的路程。舊傳一踰繕那為四十里,印度國俗為三十里,佛教則惟十六里。

(3)《慧苑音義》卷下說,一由旬有十六里或十七里餘。

(4)義淨於《有部百一羯磨》卷三的夾註記載,印度的國俗是三十二里,佛教為十二里。

另據近代學者的說法,弗烈特(J. Flect)以印度的一肘為半碼而換算由旬,認為佛教的一由旬十六里相當於七點三公里,印度國俗的三十里相當於十四點六公里,舊傳的四十里大約是十九點五公里。然而,浮斯特(MajorVost)以一肘為半碼多來換算,佛教是八點五公里,國俗約十七公里,舊傳約二十二點八公里。

〔參考資料〕 《翻梵語》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卷三;《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七;《翻譯集》卷八;烈維著‧馮承鈞譯《正法念處經閻浮提洲地誌勘校錄》;S. N. Majumdar《Cunninghamś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色量

「色」指物質。「色量」即物質之份量。即泛指印度之容量及長度之計算單位。依《俱舍論》卷十二所解釋,色法之極少,稱為「極微」(paramānu),由此依七進法,漸次稱「微塵」、「金塵」、「水塵」等。其文謂(大正29‧62b)︰
「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積七金塵為水塵量,水塵積至七為一兔毛塵,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積羊毛塵七為一牛毛塵,積七牛毛塵為隙遊塵量,隙塵七為蟣,七蟣為一虱,七虱為穬麥,七麥為指節。」

以上所述,主要乃論其容積之份量;在長度方面,則以指節作基本,以定長度之單位,文云(大正29‧62b)︰
「三節為一指。(中略)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豎積四肘為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許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說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

真諦譯本則稱極微為隣虛,微稱阿羺,金塵稱鐵塵,兔毛塵以下稱兔塵、羊塵、牛塵;又將隙遊塵譯為隙光中塵,十二指譯為一磔手(vitasti),踰善那譯為由旬。《雜心論》卷二所說悉同於《俱舍論》,唯以阿羺為阿耨,金塵為銅上塵,水塵等以下為︰水上塵、兔毫上塵、羊毛上塵、牛毛塵、向遊塵等。

關於拘屢舍之說明,《雜心論》卷二謂以五百弓為一拘屢舍,此乃摩竭提國之算法。至其北方則名半拘屢舍。《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所述與此相同。且解釋摩揭陀國與其北方相異之原由。謂前者土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後者地高低,遠猶聲及之故。

《大毗婆沙論》卷二謂阿耨塵乃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此惟三種眼能見,(1)天眼,(2)轉輪王眼,(3)後有菩薩眼。《方廣大莊嚴經》卷四,亦謂極微塵為波羅摩呶羅闍,乃一切眾生皆不能知,唯如來及最後身菩薩方能解。又謂凡七極微塵成一阿耨塵,七阿耨塵成一都致塵(truṭiraja),七都致塵成一牖中眼所見塵,七眼所見塵成一兔毛上塵。其下依七進法,順次為羊毛上塵、牛毛上塵、蟣、芥子(sarsapa)、麥、指節。十二指節成一搩手,兩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千弓成一拘盧舍,四拘盧舍成一由旬。

又,《大唐西域記》卷二云(大正51‧875c)︰
「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譌略)。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惟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為七宿麥,乃至蝨、蟣、隙塵、牛毛、羊毛、兔毫、銅、水,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復析,析即歸空,故曰極微也。」

此上諸說中,稱極微為隣虛者,乃因極微係隣近空無之微少量之故;波羅摩呶羅闍即其音譯。「微」作「阿羺」或「阿耨」,乃出於意譯或音譯之相異。金塵、鐵塵、銅塵則為同一梵語之異譯,如《俱舍論光記》卷十二釋云(大正41‧192c)︰「金、銀、銅、鐵總名為金。雜心云︰銅塵。舊俱舍云︰鐵塵。皆局一偏。塵於金中往來不障,故名金塵;又解積微至七方於金上住,故名金塵。水塵兩釋亦爾。」

此外,《俱舍論光記》又釋兔毛塵等。謂兔毛塵量等兔毛端,故名兔毛塵;解積水塵至七方於兔毛端上住,故名兔毛塵。《俱舍論頌疏》卷十二亦全依之。

《俱舍論法義》卷十二謂此七進法,云(大正64‧192c)︰
「瞿曇家依算數法,寄觀門以說之,謂以有方必有六方,中間七分,故簡擇惠分析之,從麁至細,漸漸去七分,方至阿拏,不能更析,若析之,則成空,不成色。由此理,故集成時,亦七七積集,是即但算數之法,約觀門,非實事成也。」


阿蘭若

比丘的住處。又作阿練若、阿蘭那、阿蘭拏、阿練茹、阿蘭攘,略稱蘭若、練若。意譯無諍、無諍聲、無諍行、空寂,或最閑處,為森林、原野、沙磧等之義。即距離村落或城巿一拘盧舍乃至半拘盧舍處。由於離聚落不遠,僧眾、信徒往來不困難,又因不近村,故最適宜修梵行。《大日經疏》卷三云(大正39‧616a)︰「阿練若,名為意樂處,謂空寂,行者所樂之處。或獨一無侶,或二三人,於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為造,或但居樹下空地,皆是也。」

《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云(大正23‧756c)︰「在阿蘭若住處者,去村五百弓,有一拘盧舍名阿蘭若處。」拘盧舍(krośa)譯曰「聲」或「鳴喚」。指牛之鳴喚聲或鼓聲可聽聞之距離。然而,由於土地有平地或山地等之別,音響所達之距離有異,故一拘盧舍之長度並不一致。《俱舍論光記》卷十三載,「阿」言無,「練若」名喧雜。《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謂︰「阿,此云無。練若,有兩義。一曰聲,謂無人聲及無鼓譟等聲;二曰斫,謂無斫伐等諠鬧。雖言去聚落一俱盧舍為阿練若處,亦須離斫伐處也。」

又《慧苑音義》卷上認為阿蘭若有三種︰(1)達磨阿蘭若(dharmāraṇya,諸法本來湛寂),(2)摩登伽阿蘭若(mātaṅgāraṇya,即墳場),(3)檀陀迦阿蘭若(dandakāraṇya,指沙磧處)。至後世,阿蘭若一語與梵剎、精舍等詞混用,被用作寺院的別稱。

〔參考資料〕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大乘義章》卷十五;《慧琳音義》卷二、卷五。


結界

(一)(梵sīmābandha,巴sīmam samman-nati)僧尼為使其戒行無缺失而區劃一定的區域以從事修持活動,稱為結界。可分為︰

(1)攝僧界︰為集聚僧侶以行布薩等行事,而劃定的某一特定區域。有自然界與作法界之別。前者為︰以自然界中的特定場所為界。具體而言,即聚落界、蘭若界(村莊外的安靜場所)、道行界(僧侶遊行時可依所住之處縱橫一拘盧舍為界)、水界(水所流經處)。作法界︰指僧尼用來作僧事的地方,依其作法可劃分為大界、戒場、小界。

(2)攝衣界︰僧尼為使其離三衣而宿時,不犯離宿之過,所劃定的區域。

(3)攝食界︰僧尼為使其貯存食物或烹煮食物時,不犯宿煮之過,所劃定的區域。

(二)指伽藍的區域,或劃定堂塔、伽藍的區域。

(三)指密教於修法時,為使魔障不入,所劃定的區域。該劃定區域稱為結界地。如日本之高野山、比叡山。

(四)指禪宗所區劃的,作為修行道場的一定區域。

(五)特指禁止女性、魚、肉等進入之處。該記號之石塊稱為結界石。如日本三鈷寺門外有石碑,刻有「不許女人、魚肉、五辛等,妄入山門。」

◎附︰《傳戒正範》卷一〈淨堂集眾〉(摘錄)

凡欲作法,須先結界。若三重界相如法,無諸妨礙,乃能成辦一切。所謂律制僧居,必依結界,僧弘律制,豈越於斯。初發心者,來入伽藍從僧乞戒,應先集僧唱方結界畢。次預請和尚允示日期,即白引禮師,便於淨堂集眾。次則通啟二阿闍黎師,方可入室禮請。結界時,新求戒者,須驅出至眼見耳不聞處。若久行律處所,戒場久定,不須逐期唱方。

〔參考資料〕 (一)《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二;《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之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僧羯磨》卷上;《尼羯磨》卷上。(二)《金剛頂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中;《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南山律學辭典]
別眾食戒約界內不盡集辨犯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界內不盡集。(一﹑普召往赴通局)五分,若請比丘僧,應比丘沙彌往;若請二部僧,五眾應往。(二﹑諸界辨集分齊)多云,凡別眾食,必於界內。言界者,謂眾僧結界、聚落界、家界、曠野處一拘盧舍界。此諸界內,不得別食別布薩。若僧食竟,有客比丘來,檀越與食,四人已上無罪,以僧食竟,不合同味,無乖別過。若僧未食,客來入界,受檀越食,咽咽成犯別。狂癡滅擯比丘,及沙彌,無犯。上沙彌等三人非別眾,若不與僧食是盜僧祇。若沙彌是僧次請來,則免四比丘已上別眾罪,俱福田故。(三﹑三位皆通不集)四分諸律,並云別請、別乞故犯。不言不集。多論,別請、別乞如律,又加食處不集;雖僧次來,但使同界不集,又名別眾。如上所列。」資持記釋云:「明三位中,初示諸部止有二種;次明多論復加僧次。註指上者,前文廣引。問:『戒初已列三位,何以重明?』答:『前文但標所出,此明三位通有不集,故不同也。』」事鈔記卷二三‧三○‧二○)


尼大界量

子題:一拘盧舍拘盧舍

行事鈔‧結界方法篇:「薩婆多云,尼結界者,唯得方一拘盧舍。必有難緣,可用僧祇三由旬內隨意結取。」資持記釋云:「尼界中,初明常途量。一拘盧〔舍〕者,準前道行,多論拘盧定取二里;尼鈔注云義準五里,五字應誤,以雜寶藏則五里故;疏云,以恐遠險易陵辱也。必下,二明難開量,則同大僧。彼因王賊等難,故開寬結,隨意往避,不出界故。」(事鈔記卷六‧七‧一三)


攝僧自然界中蘭若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蘭若界分齊、蘭若界分齊

子題:無難蘭若、七槃陀、一槃陀、槃陀、一拘屢奢、拘屢奢、有難蘭若、不同意

行事鈔‧集僧通局篇:「(一、標簡)明蘭若者,統明蘭若,乃有多種。謂頭陀、寄衣、盜戒、僧界、衣界、難事。且明僧界,餘下隨明。(二、正明)(一﹑無難蘭若一界,諸部不定。多言僧界盡一拘盧舍。明了論疏云,一鼓聲間。雜寶藏中,翻為五里。相傳用此為定。(二﹑有難蘭若)若有難者,如善見云,阿蘭若界者,極小方圓七槃陀槃陀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於外得作法事。計有百九十六肘,肘各尺八,總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

資持記釋云:「蘭若,上略阿字,亦云阿練若,即空靜處。有六不同,恐名相濫,故先標簡。六中寄衣,即三十恐怖離衣戒;僧界有二,如此所明;難事,即提舍末戒;餘可知。無難中,初示不定。疏云諸部皆云一拘盧舍,而互說不定,大則二千弓,弓長五肘。出僧祇計十里小則五百弓,弓長四肘。出十誦,計六百步為二里。注引了疏,翻同本律;然鼓有大小,聲有遠近,亦不可準。雜下,明今取。彼經云一拘屢,注云秦言五里。有難中,初引文示。言於外者,謂訶法人不同界也。計下,示數。百九十六肘,總三十五丈二尺八寸,三十丈為五十步,四丈八尺為八步,所餘如數。問:『何名有難〔蘭若〕?』答:『昔人但云惡比丘作留難,故多妄解。今須簡定。此謂本界得訶之人,心不同忍,故來訶法,令事不成,故名難耳。即善見云不同意者。豈不明乎?有以鄰寺難集而名有難,謬矣』問:『有難一種,何法用之?』答:『此局三小,不通餘法,故知有難從三小得名。疏釋三小集僧文云,既有難緣,不比常途,宜用善見七槃陀集。豈非明據?此是定義,不勞驚惑。有人不肯,請以結界篇中三小對之,是非可見,若不爾者,有難自然為行何法?思之。(事鈔記卷四‧一四‧一四)


攝僧自然界中道行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道行界分齊、道行界分齊

子題:拘盧舍界、六百步為拘盧

行事鈔‧集僧通局篇:「道行界者。薩婆多云,比丘遊行時,隨所住處,縱廣有拘盧舍,此中不得別食別布薩。亦不明大小。此論解十誦。律文云,六百步為拘盧舍」資持記釋云:「道行中二,初引云文出別眾食戒。若論別眾,道行不犯。今云不得者,此約停住為言,無別所以,至隨相為辨。亦下,定量,初句指論通漫。此下,引律會釋。問:『蘭若、道行,並一拘盧,而大小別者?』答:『蘭若諸部既別,宜取其中。道行止出多宗,理同彼律;疏云部別有由,當取十誦是也。』」(事鈔記卷四‧一六‧一)


攝僧自然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四別、自然界六相

子題:聚落界、蘭若界、道行界、水界、六相、不可分別聚落、七樹六間、可分別聚落、僧坊界、無難蘭若、一拘盧舍、弓長五肘、俱盧舍、一鼓聲間、有難蘭若、七槃陀、槃陀、一槃陀、種樹法、七弓、一樹、鞞、鼓、一拘盧奢、拘盧奢、不同意、百弓、五百弓、里、一里、[石*奠]、

行事鈔‧集僧通局篇:「若論自然,隨處遠近,則有四別。謂聚落蘭若道行水界。皆不為物造,隨人所居即有分局,故曰自然。當律無文,諸部詳用。」資持記釋云:「明自然,初科分二,初示相。四中,聚蘭各二,則為六相。皆下,釋名。對彼作法,緣搆成故。當下,標所出。問:『所以當律都不立者?』答:『止是闕略,義必具之。準三小界,明指集處,疏云雖當部中無自然界,異處下道,即是誠文,道是一界,下是蘭若。今言無者,或非明文,或無分齊故也。』」(事鈔記卷四‧一一‧七)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自然界四種分之。當部無文,通取諸律。四名如列,各解可知。(一、)聚落為二,謂通局也。(一﹑)初不可分別〔聚落〕者,或約僧之來去難可知者,或約處所散落,不知際域。故僧祇云,若城邑聚落界分散亂,不可知者,以五肘為弓,七弓種一樹,齊七樹為量,相去作法,雖有異眾各不犯別。約相步之,則有六間,六十三步。……二﹑可分別〔聚落〕,亦有二緣。僧則在無易委,聚亦周院可悉。故十誦云,若無僧坊,聚落中初結界者,齊聚落界僧坊界,此內共布薩羯磨,不得別作。縱彼文中齊行來處,此制通攝,恐妨界內,必作法時,身在門外,亦得兩成。故彼文云約以籬塹集。二、蘭若者亦有兩相。若無難者,諸部皆云拘盧舍,而互說不定。大則二千弓,弓長五肘;小則五百弓,弓長四肘。四分俱盧舍一鼓聲間。驗鼓則鞞鼓不一,故其聲亦有遠近。皆是中國行李驛亭,長短隨處,故致殊耳。大約雜寶藏五里為候也。二有難者,如善見中,蘭若極小方圓七槃陀量。槃陀者乃量之總名,一槃陀有二十八肘,通計為七,則百九十六肘,肘各尺八,六尺為步率之。故彼文云,若不同意,自七之外,各行不妨。故知涉難也。三、道行界者,如薩婆多云,隨比丘行,有縱廣拘盧舍界,不得別食別布薩。然部別有由,當取十誦。故云拘盧舍者,長五百弓,弓長四肘,則七尺二寸。如是率之,則六百步。四、明水界善見云,水中不得結作法界。若自然界者,眾中有力人擲砂水所及處。外有比丘,不妨內法。取水常流處,深淺俱得;潮水不合。以乍溢故。若船上布薩應下[石*奠](碇),若下橦(樁)。不得繫岸及水中樹石,以與陸地相連故。此論不得結作法者,以水虛浮,相體難識故也。今則約岸分標,義亦可得,如四分合河而結,除無船橋,即是明證。故五百問云,水中住船得結。」

濟緣記釋云:「不可分中,初科為二,初列相。即人處二種,不可別知,或俱或互,並是此收;二俱可分,則屬後攝。故下引示。文唯約處,義必兼人。彼因婆羅門問種樹,佛言,以五肘弓量,七弓種一樹,能令根莖堅固,扶疏生長,不相妨礙。時優婆離白佛,已聞種樹分齊,今復問若有處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若欲羯磨,應齊幾許,使異眾各各相見而得成就,不犯別眾耶?文中上是請問,以下即佛答。五肘九尺,七弓六丈三尺,一得十步半。……僧祇二千弓,計有十里。十誦五百弓,約有二里。四分鼓聲,則無數量。是小鼓,即大鼓。皆是等者,總示諸部不同所以。大下,次明今所取。雜寶藏經云,一拘盧奢,注云秦言五里。候猶準也。次有難中,初引示。槃陀,梵言,此方無譯,二十八肘,有五丈四寸。百九十六肘,共三十五丈二尺八寸,則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不同意者,謂眾不和合,即同本律三小之緣,故云有難;唯三小界,局在蘭若,依此集僧;相傳但云惡比丘作難者謬矣。道行中,初引示。即彼論中別眾食文,道行不住,則開別眾。今此停止,故有制約。委如鈔記。然下,定量。以多論正解十誦,故云部別有由等。百弓有七十二丈,共一百二十步,五百弓總六百步,即為二里,大約三百步為也。水界中,初引示。砂水者,或擲砂,或灑水,準鈔計有一十三步。[石*奠]合作碇,即碇石也音幢,合作樁,橛也。水中樹不與地連,準應得繫。」(業疏記卷四‧一六‧一六)


攝僧自然界體

亦名:自然界體

子題:隨分自然、異界自然、比丘隨遊行處有縱廣自然界、自然界中不定方圓、方

行事鈔‧集僧通局篇:「若論自然,則有不定。(一,可分別)若聚落中,界分可知。隨其分齊,亦無方圓。(二,不可分別)不可分別,人解不同。(一、步量通局)問:『為身四面各取六十三步,為身一面取三十一步半耶?』答:『四面各取六十三步。故彼文云,七樹之間,異眾相見,而不犯別。此二眾相望,不論界相。』(二、克定廣狹)問:『彼此俱秉羯磨,自然定量,若為廣狹?』答:『諸說不同,(一﹑定量廣狹)。今解,彼此二眾,各一面有三十一步半,通就二眾,則六十三步。此自然常有,不問秉法不秉法,界恆隨定。故僧祇中,異眾者,望二處比丘身也。(二﹑約人有無)今若界外無人,則身面各三十一步半,是隨分自然;若有人者,但令異界自然,在我自然界外,無錯涉之過,並成法事。(三﹑行事倍集)今行事之家,恐有別眾,但為深防,故於方面各半倍之。實而言之,各半減是。故薩婆多云,比丘隨遊行住處有縱廣自然界(三、證成方圓)問:『自然界者,為方圓耶?』答:『(一﹑牒斥)昔云定方。今解不然,若界方者,四維有餘,則無教可準。(﹑顯正)今言自然界中不定方圓。若四面四維各無異界,此界定圓。若有別界,則尖斜不定。(三、引證)((一)遮妄執)故十誦云,方各一拘盧舍者。謂身面所向之方,非謂界形畟方也。文云,弟子隨師方面遊行,可亦不得四維也。((二)、會正解)五分亦云,去身面拘盧舍也。善見亦云,方圓七槃陀界,文自明矣。乃至結大界以三由旬為量。明了論云,合角量取三由旬也。((三)結勸)故廣引誠證,定方須廢。』」

資持記釋云:「正解中,引文有三:初引五分證不局方。但云身面,可決十誦。次引善見證必須圓。言方圓者,方指四向,圓即界體。乃下,引了論證取四維。然彼是作法,今明自然,但量法不殊,故得引證。合猶和也。角即四隅,論中正遮取方餘角故。」(事鈔記卷四‧一七‧一六)


攝衣界礙

亦名:離衣宿戒四礙、四礙、衣人異礙、衣界四礙

子題:染礙、隔礙、情礙、界礙、失衣、不失衣、離衣、界有兩種、作法衣界、自然衣界、別界、自然界十五種、僧伽藍界、村界、若干界、同界、異界、樹界、林界、場界、車界、船界、舍界、聚落界、族界、家界、一界、堂界、庫界、倉界、蘭若界、道行界、洲界、水界、井界、十五種自然界、勢分

戒本疏‧三十捨墮法:「須識四礙,方知攝護。一﹑者染礙明失。如多論中,所以除村,為護梵行為止譏嫌等五義。比丘與女,性非親好;動即相染,譏過隨生。故使戒中制約非少。說法取衣同行同坐;無論屏露,未約親疏;但使與取,皆制其犯。若衣在此,往會是難;故名染礙。二﹑者隔礙。如僧祇中,人在門外,須捉戶鑰等。三﹑情礙。如僧祇中,兄弟分齊等。如多論中,王來入寺,取水處、大小便處、近王左右,盡非衣界;又有幻人、戲樂人入來亦爾。四﹑就界礙。如律十一是。今依四分,具有此四。」戒疏記卷一一‧九‧一四)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衣人異礙。四分他部相成有四,即染、隔、情、界也。上之三礙,通界並有。若論界礙,彼此不通。故文云,失衣者,僧伽藍裏有若干界。謂上三礙在伽藍院內,故衣則有多界不失衣者,僧伽藍裏有一界。謂無上三礙也。(一,染礙)初明染礙者。律云,比丘脫衣在俗人處形露,佛令除村。村有五義,謂誹謗,生疑,為護梵行等。即此女人與比丘同處,性相乖忤,多致譏 。佛不許同宿、同坐、同行、同住,並生染故。若取衣持,恐壞梵行。必與同處,衣須隨身。(二,隔礙)二者隔礙。律云,若水陸道斷澀(嶮)難等,離衣開無有過。僧祇,寺門外不捉戶鑰,無十二桄梯,是名離衣。(三,情礙)三者情礙。律云,若奪想失想若賊惡獸命梵等緣。僧祇,兄弟分齊之處。多論,王來界內大小行處,近王左右,並非衣界;及以作幻作樂人等入界,亦如王法。以情隔故,妨於來往,故名失衣。(四,界礙)四者界礙界有兩種,自然、作法。上之三礙,入此二界,通界失衣,並非衣界。若無三礙,二界各別,通得護衣。五分云,若作法衣界,及自然衣界,比丘於中不得自在往反,是名別界。反上同界。(一、指略標示)若論作法,下卷明之,今明自然有十五界。(二、引教廣釋)四分有十一種。一﹑僧伽藍界。二﹑者村界。各有四種。謂周匝垣牆、柵籬、籬牆不周、四周有屋也。此等諸相不周,伽藍相壞,樹車等界叢生,故云若干界。此止是別界,不名僧村二所。今言若干界者,有上三礙互生,來往譏難,故失衣也。僧祇,五分中,同者,僧羯磨作不失衣界,於中得自在往反。異界者,不得自在往反是也。乃至舍屋尼寺聚落重屋車乘場露地道行界亦爾。三﹑樹界者。與人等,足蔭覆加趺坐。如此樹相已上,乃有衣界可護也。此但明其小相。十誦,不相接樹,取日正中時陰影覆處,若雨墮時水不及處,置衣在此樹,身在餘處,若不取衣等皆犯。若相接樹,乃至一拘盧舍者,隨所著衣無犯。善見,日正中時影覆處,同上。若樹枝偏長,衣在陰頭,人在樹根,亦不失衣。林界者,衣在林中,十四肘中不失衣。此林有人來往,無衣界,應隨身,不隨者失。上十誦林界一拘盧者,謂是大林無難。此言十四肘者,謂四樹相連,勢非廣及,故衣界狹小也。僧祇,蒲萄蔓架一切爪瓠等架,各四相取二十五肘,名衣界。明了論解,若衣在樓樹下,身在上者失衣。若衣在上,身在樓樹下,不失,以上得落下故。四﹑場界者。律云於中治五穀處也。謂村外空靜處。五﹑。六﹑船界。並俱在陸地。律云,若車船迴轉處。此但明住車。十誦,行車者,前車向中車杖所及處,中車向前後車杖所及處,後車向中車杖所及處,若不及者,是名異界。僧祇,載船水中,有多住處,若自在往反不會無犯,反上即犯。七﹑舍界。四分無相。此謂村外別舍。若據村聚相,後當廣說。僧祇,若樓閣梯蹬道外二十五肘名衣界。若著衣在閣上,下宿,有梯通,無犯。準四分庫倉界,據明內為言。兩無任得。對上舍界,因解聚落。四分云,村界。善見,無市云村,有市名聚落。薩婆多論,四句相對:一是聚非家界,如二聚落各有一家。二是家非聚,如一大聚落,更無異聚而有多家。三亦具二界,聚落有二,各多家是。四俱非者,蘭若界也。聚落者,十誦多論,人民共住,名聚落界。言別界者,雞飛不及,棄糞掃外,箭射及外,名為異界。言同界者,四邊聚落,各有一家,若有車梯迴轉相及,得登出入,身在梯根下臥,置衣在四聚落,不失衣。以梯梁相接,無隔礙故。聚落止有一家,衣在家內,車梯上下臥,不失衣。以無別家可對故也。若自然界內,箭射及處,至明相出,不失衣。若衣在外,身在家中,亦爾。若眾多家,衣在家內,身在梯車下,失衣。以家界各別故。家有一界別界。別界者,父母兄弟兒子若異食異業,雖同一處,事各不同,是名族界。若同食業,名一家界。族亦有一界別界。各有住處,是一界。別界者,若作食處,取水處,便利處是;若在二處,皆失衣。僧祇,四聚相接,衣枕頭臥,頭及手腳各在一界,衣在頭底,明相出,衣離頭,犯捨。若手腳至衣所,不犯。十誦多論云,若安衣二界中,在二界上臥,不失衣。各有身分故。十誦,舍界者,若外道舍,門屋食堂中庭廁處,衣在一外道舍,身在餘舍者,失衣。若同見同論,不犯。若諸戲笑人,遊行營處,如前取水處等,失衣。若同屬一主,不犯。此謂情礙。多論,重舍屬一主,人衣互上下重,不失。若是異主,衣人上下,中間不通,故失。上並四分無文,理須通允。八﹑堂界者。律云,多敞露。九﹑庫界者。積藏諸車乘販賣物。十﹑倉界者。儲積穀米處。十一﹑阿蘭若界。律云,蘭若者,無界謂迴在空野,無別諸界,假以樹量大小;八樹中間。一樹間七弓,弓長四肘,通計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兼其勢分,七十有餘。次明不足者,取外部成用。十二﹑道行界者。十誦,比丘與師持衣道中行,前後四十九尋內,不失。多論,縱廣亦得四十九尋,不失。僧祇,道中臥,持三衣枕頭,明相出,衣離者犯。準應身在樹界蘭若也。善見,若使沙彌俗人持衣前入界,比丘後入不知,謂言界外,明相出,謂失。不失衣。依止亦爾。律云失想,界外為言。若弟子夏未滿,為師持衣,值人說法,貪聞法故,明相出,不犯離師。和尚得離衣罪。明了論,小便等所偪事,由他加行難,所作憐愍。此義轉車界中廣說。解云,大小便病怖畏難偪,夜出界,未得還而曉,亦不失衣。又二人共宿,三衣同置一處,一人急事須夜行,不持自衣,誤持住人衣去。至曉行人失衣。由行人誤取故失,不由住人,故不失衣。行人意晟,故言加行;猶此住人是難。許此難不失衣。十三﹑洲界者。善見云,十四肘內不失衣。若有人來往,衣不隨身者失。十四﹑水界。善見云,蘭若處坐禪,天欲曉患睡,脫衣置岸,入池洗浴,明相出犯捨。毗尼母云。著衣岸上,入一腳水中者,不犯失衣。僧祇,水中道行界者,二十五肘,若船上者,入水即捨。十五﹑。僧祇。道行露地井闌旁宿,置衣在二十五肘內,身在外者,失衣。衣在井中,應繩連。垂手繩井中,得會衣。與井上界別也。以此例餘坑窨窖等。(三、勢分有無)此十五種自然界,大小如上。若準四分加於勢分。文云。僧伽藍界者,在伽藍邊,中人若用[專*瓦]石擲所及處,是名界。乃至庫藏界亦如是。諸部並無勢分。」(事鈔記卷二○‧一一‧一四)


羯磨十緣第四僧集約界

亦名:僧集約界、僧集差別、界有二種、二種界

子題:作法界三種、三種作法界、自然界四別、四種自然界、聚落有二種、二種聚落、不可分別聚落、可分別聚落、蘭若有二種、二種蘭若、無難蘭若、有難蘭若、難事蘭若、道行界、水界、自然界六相、六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四僧集差別。須知用僧進止,簡德優劣。」資持記釋云:「四中,差別之言,須通人處,文但明人,人分四位,隨事用舍,故云進止。選取堪能,秉御證正;已外隨喜,多少從之;故云優劣。然須更知處之差別。作法三種,自然六相,各攝分齊,並如前〔集僧通局〕篇。」事鈔記卷五‧二七‧五)

隨機羯磨‧集法緣成篇:「夫界有二。若作法界則唯三種:謂大界、戒場、小界。若論小界,無外可集;若戒場、大界,並盡唱制限集之。若自然界,則分四別:謂聚落、蘭若、道行、水界。初言聚落,則有二種:若聚落界分不可分別,準僧祇七樹之量,通計六間六十三步,若無異眾,得成羯磨;若可分別聚落者,準十誦律盡聚落集之。二﹑言蘭若有二種:若無難,諸部多云一拘盧舍,按雜寶藏云五里是也,相傳以此為定;若難事蘭若,如善見論七槃陀之量,相去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得作羯磨。三﹑道行界,準薩婆多十誦律縱廣六百步。四﹑明水界,如五分律,船上眾中有力人,以水若砂四面擲所及處。此之六相(即不可分別聚落、可分別聚落、無難蘭若、有難蘭若、道行界、水界),皆謂身面所向方隅限齊之內集僧,無人方可應法。」(隨機羯磨卷上‧四‧二)


蘭若

亦名:阿蘭若、遠離處、空靜處

子題:肘量、一肘、僧寺在城外、尼寺在城內

行事鈔‧頭陀行儀篇:「阿蘭若處者,智論,名遠離處;最近三里,能遠益善。餘諸雜行,如第六十八卷中。四分云空靜處,去村五百弓。弓長四肘,用中肘量也,則一長一尺八寸,六尺為步,積之便有若干里也。中國僧寺並在城外尼寺城內。十誦云,繞祇桓虎吼,此寺去舍衛城南千二百步。薩婆多云,去村一拘盧舍此云一鼓聲,謂蘭若閑靜處;不令聞村中鼓聲,恐亂諸坐禪比丘。」資持記釋云:「智論,遠離處者,對村聚為名;三里極近,減則不成。指雜行者,論云,得身遠離已,亦當令心遠離五欲五蓋等,及廣明十二上行,尋彼看之。文見六十七,此間藏經分卷不定。四分,空靜者,就當體為名。若干里者,弓有七尺二寸,百弓七十二丈,五百弓計三百六十丈;六尺為步,六十丈為百步,三百六十丈為六百步,即為二里。中國下,引十誦,初示彼土寺法。尼恐陵辱,故須城內。十下,次引證。繞寺虎吼,可驗遠城。千二百步,三百步為里,則四里也。多論,一鼓聲間,準集僧中解,即有二里;頗同四分。然諸文不同,宜以本宗為準;如前智論,能遠益善。」(事鈔記卷三六‧一七‧八)


[法相辭典(朱芾煌)]
日月星宿漸漸而起

瑜伽二卷十四頁云:又彼依止光明既滅;世間便有大黑闇生。日月星宿漸漸而起。其日輪量,五十一踰繕那。當知月輪、其量減一。日輪,以火頗胝所成,月輪,以水頗胝所成。此二輪中,月輪行速及與不定。又彼日輪,恒於二洲俱時作明,復於二洲俱時作闇。謂於一日中,於一,日出;於一,夜半;於一,日沒。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歷蘇迷盧處半而行。與持雙山、高下量等。又復日行,時有遠近。若遠蘇迷盧,立為寒分;若近蘇迷盧,立為熱分。即由此故;沒有遲速。又此月輪,於上稍欹,便見半月。由彼餘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見。如如漸側,如是如是漸現圓滿。若於黑分,如如漸低,如是如是漸現虧減。由大海中有魚鱉等,影現月輪;故於其內有黑相現。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盧舍量;中者、十拘盧舍量,最小者、四拘盧舍量。


[國語辭典(教育部)]
阿蘭若

ㄚ ㄌㄢˊ ㄖㄜˇ
無諍處、寂靜處、林野。為梵語Aranyaka或Aranya的音譯。原指遠離村落的人住處,後指一般佛教寺院。《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四》:「阿蘭若者,去村一拘盧舍,有僧住處。」也作「蘭若」、「阿蘭那」、「阿練若」、「阿練兒」。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