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有五種(一)金光明經所說。一理法身,本覺之理性,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無明隱沒,在諸佛為始覺之智顯現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覺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覺之智究滿,與本覺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經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如者平等之義)。(二)菩薩瓔珞經所說。一果極法身,即法性法身也。二應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瓔珞經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亦常。」(三)瓔珞經所說。一自性法身,即前之真身也。二應化法身,即前之應身也,以應化而名法身者,全攬法身為應化也。是依理事不二之大乘實相。瓔珞經上曰:「從初地至後一地,有果報神變二種法身:一法性身,二應化法身。」(四)曇鸞所立。一法性法身,證得法性理體之佛之真身也,攝於三身中之法身報身中。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現眾生化益方便之佛之應化身也。此二法身即真應之二身,法性生身之二身也。論註下曰:「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五)元照所立。一理法身,如來所證之真理也。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也,是大小二乘相對之二法身也。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身亦二:一理法身,即所證理顯。二事法身,即五分德圓。」
(名數)有種種。見法身條。
(經名)勝論六句義中之說大有句義者。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起信論曰:「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外道經說。」良賁仁王疏中一曰:「若言界外有眾生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義中大有經說非佛教也。」
(術語)滿果極成之法身也。對於應化法身而言。與法性身同義。瓔珞經卷下因果品所謂「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是也。
上力賞反二也正作兩也下卷云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
(一)指二種佛身。有多種分法:(一)謂生身與化身。生身即降生王宮,修行成道之佛身。化身為佛顯神通力,變化鬼、畜等之身。
(二)生身與法身。小乘之說,以王宮所生之身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為法身。大乘之說,則以隨機現生之應化身為生身;理智冥合之真身為法身。即於法、報、應三身中,合法、報二身為法身,應身為生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九〕
(三)法身與解脫身。法身乃無量殊勝功德所依者;解脫身為離煩惱之縛者。〔解深密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
(四)法性身與應化法身。又稱二種法身。此通於佛身及初地以上之菩薩。法性身乃法性所流之實智;應化法身為由此所應現之一切身。〔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五)寂靜法界身及為得此之因身。
(六)法性身與父母生身。又作法性生身與隨世間身、法性生身佛與隨眾生優劣現化佛、真身與化身。指佛有二種身,法性身相好莊嚴,有無量光明及音聲。父母生身乃為度眾生而受諸罪報之生身。〔大智度論卷九〕
(七)言說法身與證得法身。法身本無相,離言說,然不由言說則不顯,故稱言說法身。法身本具足,因迷故不顯,依造修而證得,故稱證得法身。〔金剛般若經論卷上〕
(八)真佛與非真佛。指法身與應化身。法身為本佛,應化身為末佛,故分真、非真之名。〔金剛般若經論卷上〕
(九)如流星身與如日身。前者乃往他方世界;後者處虛空,於一切處一時遍照。〔十地經論卷一〕
(十)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說出自曇鸞之往生論註。
(十一)實相身與為物身。佛自證之身,及為化他之身。此說出自往生論註。(參閱「實相身為物身」5788)
(十二)真身與應身。自德稱為真,隨他所現稱為應。前者即為法身,後者又稱共世間身,即真身為度脫眾生而化現之世間色身。〔大乘義章卷十九、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三〕
(十三)理法身與智法身。理即性德,謂性淨明之體本來離念,等虛空界,諸佛眾生皆同一相,稱為理法身。智即修德,謂究竟始覺之智,契合清淨本覺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之智所現,故稱智法身。〔大明三藏法數卷四〕
(二)指眾生所受之分段身、變易身。前者乃分段生死之身;後者為變易生死之身。(參閱「生死」2059)p199
於佛、菩薩之法身所立之理法身、智法身二種;在諸經論中,其種類及名稱有下列數種:
(一)據華嚴經疏卷十、金光明經所舉之二種:(一)理法身,理即性德;謂本覺之理性,性淨明體,本來離念,等同虛空界,無所不徧,諸佛與眾生皆同一相,但在眾生為無明所隱沒、在諸佛為始覺之智所顯現者,稱為理法身。(二)智法身,智即修德;謂究竟始覺之智,契合清淨本覺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現故,稱智法身。
(二)據金剛般若論卷上載,即:(一)言說法身,法身無相,本離言說,雖離言說,非言莫顯,故稱言說法身。(二)證得法身,法身體徧,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顯,故以始覺之心契於本覺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覺,故稱證得法身。
(三)前之證得法身又分二種,即:(一)智相法身,指具足智慧,善能演說諸法,為智慧之相:由此智慧之相得至法身住處,故稱智相法身。(二)福相法身,指受持演說教法之福相勝於七寶布施,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處,故稱福相法身。〔金剛般若論卷上(無著)〕
(四)曇鸞所立之二種,即:(一)法性法身,謂證得法性理體之佛之真身,攝於三身中之法身、報身中。(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現眾生化益方便之佛之應化身。〔往生論註卷下〕
(五)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之說,即:(一)法性身,指法性所流之實智。(二)應化法身,由法性身所應現之一切身。
(六)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之說,即:(一)果極法身,即法性法身。(二)應化法身,即方便法身。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亦常。
(七)寶性論卷四之說,即:寂靜法身及得寂靜法身之因身。
(八)元照所立之二種,即:(一)理法身,如來所證之真理。(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此為大小二乘相對之二種法身。〔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三〕 p228
梵語 sāmānya-padārtha。又作總相諦、總諦、大有性、同句義、有句義。音譯作三摩若。為勝論學派所立,乃六句義、十句義之第四。謂諸法均具有其共同之存在性。相當於現代語彙中之「共相」一詞。勝宗十句義論(大五四‧一二六三下):「何者為有性?謂與一切實、德、業句義和合,一切根所取,於實、德、業有詮智因,是謂有性。」即諸法之實體(實)、相狀(德)、作用(業),其存在性得以成立之原因;此一存在性,乃非所作,而為常住,無有動作,不可細分。此係勝論學派所說,蓋勝論學派所持者,乃一「實在論」之共相觀點。然以佛教立場觀之,則不承認諸法具有實體性之共相,而僅有「共名」而已。以「牛」之概念比喻之,勝論學派主張所有的牛,自其實體、相狀、作用而言,均具有共同的存在特質,而呈現於各個不同之個體中;佛教則謂,牛之所以稱為牛,並非它們保有共同之本質,而僅因牛不同於其他非牛之動物而已,故知「牛」僅有共名,而無共相。蓋佛教之基本立場,反對諸法具有常恆不變之本質,故「共相」一詞自然不具實際上之意義與內涵。
又佛教經論中,每以勝論學派六句義中論及「大有」句義者,稱為「大有經」,如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大八‧八二六下):「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中略)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故知「大有經」並非一經之名,而係指六句義中之「大有」句義。勝論學派既謂諸法具有實質之共相,故被佛教斥為外道。〔外道小乘涅槃論、仁王經疏卷中一(良賁)、印度六派哲學(李世傑)、印度哲學綱要(李志夫)〕(參閱「十句義」409、「六句義」1254) p781
華嚴宗於所判之五教各別立有佛身,稱為五教佛身。五教指小乘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一)小乘教立生身、化身二種。(二)始教立法、報、應三身,又立生、法二身,及法、自受用、他受用、應化等四身。(二)終教立法、報、應三身,又立自性法身、應化法身等二身,自性、法、報、應等四身,及應化、功德、智慧、如如等四身。(四)頓教唯立一實性身。(五)圓教立解境十佛與行境十佛。 p1148
梵語 buddha-kāya,巴利語同。指佛之身。有關佛陀生身之殊勝及其實身之種種考察,稱為佛身論。溯自釋尊在世或滅後不久,世以釋尊非為常人,其身超越常人而圓滿、清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具有殊勝之能力(十力、四無所畏)。此後至部派佛教時代,分別論者與大眾部主張佛身無漏之說,其壽量、威力皆具有無限性;此或指佛之肉身(即生身)而言。然有部提出異論,主張佛之生身亦為煩惱之果,故仍屬有漏;但承認佛所成就之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法,或佛之教法盡屬無漏,此稱為法身(梵 dharma-kāya)。法身者,乃佛之所以為佛之根據,即非肉眼所能見之理佛,如此之法身與生身合稱為二身。有部等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者為五分法身,如此之功德法亦稱作法身。
大乘佛教興起後,佛身論隨之急速開展。先是法身內容之變化,謂法性真如為法身。據無著之金剛般若論卷上載,經典即言說法身;對此,依修行證得始示現之法身,稱證得法身。故大乘佛教興起後,始稱真如理體為法身,更進而稱生身為應身(梵 nirmāna-kāya),並在兩者之間別立報身(梵 sajbhoga-kāya),故在十地經論卷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下等成立法、報、應三身說:(一)法身,又作法佛、法身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實佛、第一身、真身。大乘佛教雖完全承受有部之法身說,但其特色在以常住真實普遍平等理體之真如法性為法身,指佛陀之本身,或立如來藏為法身。(二)報身,又作報佛、報身佛、受用身、受法樂佛、受樂報佛、食身、應身、第二身。指悟真理而有功德(因行果德)之具體普遍之身。此身既非永遠的真理之身,亦非無常的人格之身。在菩薩因位時所立之願與修行,其結果顯現受樂之佛,即為報身,如阿彌陀佛。報身以大慧、大定、大悲為體,具足無量之色相、功德與樂相,佛之淨土係以此報身為因而成立,菩薩在淨土受法樂,亦以報身為因。大智度論稱之為法性身、真身、法性生身,而梁譯攝大乘論卷上則稱此為應身。(三)應身,又作應佛、應身佛、應身如來、應化身、應化法身。即佛陀之現身,乃為救濟眾生,應眾生之根機(受教者先天之能力與性格)所顯現之人格身,如釋迦牟尼佛,通常其身長為一丈六尺(即丈六)。此三身之關係,如月之體、光、影,稱為一月三身。具體言之,法身之理體是唯一、常住不變,故以月之體為喻;報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體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為喻;應身具變化之作用,從機緣而現,故以月影映現水面為喻。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謂(大三一‧二四九下):「如來身亦有二種得: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得,是應化兩身。為顯異人功所得,故立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謂淨土清淨及大法樂。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於他修行地中,由佛本願自在力故,彼識似眾生變異顯現,故名變化身。」佛地經論卷七分受用身為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二種,合前之法身、應身,共稱四身。大乘入楞伽經卷六偈頌品,分法(自性)、報(受用)、化(變化)、變化(等流)之四身說。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分化佛、報佛及如如平等智慧佛等三佛,其他合部金光明經卷一、解深密經卷五等亦各有三身之說。
佛身論之問題,起於佛滅後,至部派時代乃生起論議,上座部基於現實立場而反對,大眾部則尚理想。後大乘佛教興起,更盛行菩薩成佛之說,對佛陀之考察漸次進展,以般若為始,維摩、首楞嚴、法華、涅槃、華嚴、大日等諸大乘經典皆發表深遠之佛陀觀,隨而促進有關佛陀所說法及所住國土之理論,構成佛教教義之重要部分。〔雜阿含經卷二十六、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卷一七三、異部宗輪論、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卷九十三、成唯識論卷十、佛性論卷四、般若燈論釋卷十三〕(參閱「二身」199、「三身」555、「化身」1324、「四身」1699、「生身」2063) p2629
為「應化法身」之對稱。指滿果極成之法身,亦即證得法性真理之身。與「法性身」同義。〔瓔珞經卷下因果品〕(參閱「應化法身」6430) p3324
指三界外之國土。乃斷盡三界之惑者所生之國土。在小乘中不言三界外之國土,但大乘經論則敘說不少。佛地經(大一六‧七二○中):「無量方所,妙飾間列,周圓無際,其量難測,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最極自在,淨識為相,如來所都,諸大菩薩眾所雲集。」大智度論卷九十三(大二五‧七一四上):「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攝大乘論釋(梁譯)卷十五(大三一‧二六三中):「論曰:出過三界行處。釋曰:三界集諦為行,三界苦諦為處,淨土非三界苦集所攝,故言出過三界行處。」此皆指界外之淨土。然仁王般若經卷上(大八‧八二六下):「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此則說明三界外無土。智顗之仁王般若經疏卷四、柏庭之仁王般若經疏神寶記卷三等,皆就有無而會通如下:主張界外無眾生者,乃謂受分段生死之眾生者無;主張有者,則謂受變異生死之眾生之有而不相違。若斷界外眾生之有,乃外道之見;若謂無,則無異於二乘之見而不盡共;若依菩薩之見,乃為不有不無。〔大智度論卷三十八、法華玄義卷六、卷七、法苑義林章佛土章〕 p3891
梵語 nirmāna-kāya。又稱應佛、應身佛、應化身、應化法身。即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有數種分類:(一)二身之一。為「真身」之對稱。大乘義章卷十九分佛身為真身、應身二種,而以隨化所現之身,稱為應身,其形有所在,故生彼此之別,諸根相好各有分限。故知此處乃統稱應、化二身為應身。〔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參閱「二身」199)
(二)三身之一。(一)法、報二身之對稱。同於變化身。大乘同性經卷下分佛身為報身、應身、真身三種,而以穢土成佛、當成佛、兜率以下,乃至住持一切正、像、末法所顯現者,皆稱為應身。此外,如攝大乘論(魏譯)卷上以之與真身、報身共為三身,十地經論卷三以之與報身佛、法身佛共為三身佛。另天台宗於藏、通、別、圓之化法四教謂有能說之教主,乃立四佛。其中藏教之教主稱劣應身,現丈六卑小之身,住於凡聖同居土;通教之教主稱勝應身,又作帶劣勝應身,乃丈六之佛,具神通變現自在,住於方便有餘土。(二)法、化二身之對稱。即指八相成道之佛,此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隨機化現,忽有忽無。(三)法、化二身之對稱。指為十地菩薩說法之佛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梁譯攝大乘論卷上、觀經疏玄義分(善導)〕
(三)四身之一。法、報、化三身之對稱。即為地前諸菩薩而現之佛身,此佛身係依定力而現起者,故不攝於五趣。〔合部金光明經卷一〕 p6432
(一)指應眾生機根而示現之身︰又稱應佛、應身佛、應身如來、應化身、應化法身、化身、變化身。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云(大正44‧838a)︰
「應身佛者,感化為因,感化之中,從喻名之。是義云何﹖如似世間有人呼喚則有響應,此亦如是,眾生機感義如呼喚,如來示化事同響應,故名為應。應德之體,名之為身。」
由於眾生之機感千差萬別,故能應之身亦不可一概而論。故有示現於淨土的勝妙身,亦有出現在穢土而示現八相的釋尊。或從其應身暫時變現化佛,亦有於人、天、鬼、畜等隨類應同的非佛形身。
由於經論分別佛身之說頗為紛歧,因此應身之意義亦有寬狹之別。如《大乘義章》卷十九將佛身分為真身、應身二種,真身平等,形無所在,即法報未分之時稱為真身;應身則為隨化所現之身,形有所在,即指應化二身。
又,《大乘同性經》卷下將佛身分為報、應、真等三身,以穢土之現成佛、當成佛、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像末法所顯現者,皆為應身。《合部金光明經》卷一、《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謂如來有化、應、法等三身,其中,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項背具足圓光者,為應身。智顗《摩訶止觀》卷八(上)則謂有法、報、應、化四身。此外,天台宗將應身分別為勝、劣二種,劣應身出現於凡聖同居之穢土,係未斷惑之凡夫所見者,勝應身示現於方便有餘土及凡聖同居之淨土,為凡夫、二乘、三賢等所見。
(二)指由過去修行之果報所得的佛身︰又稱受用身。同於報身。《攝大乘論》曾提出三種佛身,梁‧真諦譯作自性身、應身、化身;魏‧佛陀扇多則將其中的應身譯作報身。善導《觀經疏》〈玄義分〉云(大正37‧250b)︰
「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
(三)指凡夫與二乘所感受的佛身︰即凡夫、二乘不知此佛係由自己之轉識所現,錯覺為從外而示現者。《大乘起信論》云(大正32‧579b)︰「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附一︰〈勝應身〉(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勝應身又稱尊特身。天台宗將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所見之佛身,分為勝應身及劣應身二種。藏教之人所見為劣應身,即現丈六之相,居於凡聖同居土;通教之人所見為勝應身,雖亦為丈六之身,但能神通變現,隨意自在示現十里乃至百億里之相,居於方便有餘土。
通教之中,有已徹見「不但空」之理的利根者,以及僅見「但空」之理的鈍根者。《金光明文句記》卷一(上)嘗述及通教利根得見勝應身之所以,文云(大正39‧86b)︰「觀既體法顯二種空,謂但不但(中略)若利菩薩受別圓接解不但空,空是本覺中實之體,是妙色心佛位證得所有身智,稱體無邊,故名尊特,尊崇奇特,亦名報身。(中略)若利人見丈六八尺,既依中道亦無分齊。」
此外,又說通教鈍根者所見的佛身,與藏教之人所見相同。
◎附二︰〈劣應身〉(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劣應身於四教四佛之中,為藏教之教主,為丈六佛身,居於四土中的凡聖同居土。又稱丈六身佛、劣應丈六身佛。此身係藏教之人所見之佛身。由於藏教三乘專用析空觀,見但空之理,而此析法之空並不含「中」,故所見佛身唯是丈六。《法華文句》卷一(上)敘述此劣應身云(大正34‧4c)︰「身長丈六,壽八十老比丘像,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即三藏佛自覺覺他。」
就藏教本身而言,此丈六身佛絕非所謂劣應身,而是最勝無上之尊體。然而今說為劣應身者,乃相對於大乘之勝應身而言。再者,丈六之身高亦是權且依釋迦之劣應身而定者,並非小乘之佛皆身高丈六。譬如就彌勒佛而言,則其身高即有十六丈之多。
〔參考資料〕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法華經論》卷下;《金剛仙論》卷二卷八、卷九、卷十;《法華玄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本)。
1.金光明經所說的理法身和智法身。理法身者,諸佛與眾生同具的本覺理性,在眾生為無明所隱沒,在諸佛則為始覺之智而顯現;智法身者,始覺之智究竟,與本覺之理契合。2.菩薩瓔珞經所說的果極法身和應化法身。果極法身就是法性法身;應化法身就是方便法身。3.瓔珞經所說的自性法身與應化法身。自性法身就是真身;應化法身就是應身。4.曇鸞所立的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證得法性理體之佛的真身,攝在三身中之法身與報身中;方便法身即是由法性法身而示現的種種方便化益眾生的應化身。5.元照所立的理法身和事法身。理法身就是如來所證的真理;事法身就是戒定慧等五分功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