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右繞

(術語)敬禮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繞於右也。無量壽經上曰:「稽首佛足,右繞三匝。」象器箋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邊,左行過,護塔神瞋。佛言:不應左行過,應右繞塔而過。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右繞者順佛法故,所以右繞。」寄歸傳三曰:「言旋右者,梵云喇特崎拏Pradakia,喇字緣,乃有多義。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拏。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然解右繞之古義甚多,依南山,義淨之意,則向尊者右手邊而旋,出於其左手邊,是為右繞。反之即為左繞。南山之歸敬儀曰:「右繞者面西北轉,右肩袒侍,向佛而恭。比見有僧,非於此法,便東迴北轉,此為右繞。西竺梵僧,闐聚京邑,經行旋遶,目閱其蹤,並乃西迴而為右繞,以順天道,如日月焉。」是以尊者之左手為東,其右手為西者。義淨之寄歸傳三曰:「但可依其梵本,並須杜塞人情,向右邊為右繞,向左邊為左繞。斯為聖制,勿致疑惑。」是亦以尊者之左手為左邊,尊者之右手為右邊者。然南山之感通傳曰:「戒壇之舉,住持之式相也。眾僧說戒受戒,盡往登之,事訖東迴左轉,南出而返也。」此左旋也。此相違者元照解之,曰歸敬儀示繞佛之儀,感通傳示繞壇之義者也。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然諸經論,皆令右繞。古今諍論,紛紛不息。都緣不曉繞佛遶壇兩儀自別。(中略)遶佛者本乎致敬,遶壇者便於行事。致敬則必須右遶,表執持之恭勤。行事則必須左遶,使上下而倫序。」象器箋十曰:「忠按:禪林巡堂者,左遶而准繞壇儀。尋常行道者,右繞而准繞佛儀。」又慧琳音義二十一示萬字形與白毫右旋之圖。右繞左繞由我以尊者之左右為標准也。


四種相承

(名數)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時,摩醯首羅(又云商羯羅天,初禪之梵天也)與毘被劍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藍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說四韋陀。後面所說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聲明也。後人更造六論以釋四韋陀,其一名毘伽羅論,釋後面所說之阿闥婆陀,而辨聲明之法。婆藍摩又云造書天。有三兄弟,造三行之書,梵王造左行之梵書,伽婁仙人造右行之伽書,季弟倉頡作下行之篆書。所云梵王之所說者,根本四十七言。字記所謂南天相承摩醯首羅文字是也。二龍宮相承,又云中天相承。釋尊滅後七百年中龍樹入海探得大乘所傳字記。所謂中天兼以龍宮文字是也。三釋迦相承,前引諸經中,除大日經金剛頂經外之經說是也。四大日相承,即大日經金剛頂經所說,金剛薩埵之結集者是也。見悉曇藏一。


金剛薩埵形像

(圖像)理趣釋金剛薩埵初集會品曰:「首戴五佛寶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左手作金剛慢印者,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歸順道也。右手抽擲五智金剛杵作勇進勢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順佛道念念昇進,獲得普賢菩薩之地。」作拳安於腰側,是曰金剛慢印。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曰:「左拳安腰側,右羽抽擲杵。」秘藏記末舉之以為胎藏界之金剛薩埵。理趣釋毘盧遮那理趣會品曰:「金剛薩埵菩薩,背月輪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鈴,半跏而坐。」五秘藏訣曰:「以五佛為冠,背倚月輪,坐白蓮華,右手持五智金剛杵安於心上,左手執般若波羅蜜金剛鈴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剛杵安於心上者,此金剛薩埵主一切如來金剛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種煩惱故。(中略)左手持鈴者,表以般若波羅蜜清淨法音驚覺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剛潔白無染。」祕藏記末舉之以為金剛界之薩埵。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印度

佛教的發源地。為位於亞洲大陸中央南方的大半島名。又稱身毒、申毒、天竺、天篤、乾篤、賢豆、身豆、天豆、度、印土、印第亞、印持伽羅、印特伽、印特羅、因陀羅婆他𨚗、阿離耶提舍、末睇提捨、婆羅門國、沐胥、榜葛剌等。

關於印度的名稱由來、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分述如下︰

〔名稱由來〕 有關印度的名稱,諸說紛紜,《史記》〈大宛列傳〉卷六十三載為「身毒」,《後漢書》〈西域傳〉卷七十八載為「天竺」。魏晉以來的佛典多用「天竺」之名,唐代以後則改稱「印度」。其起源有數說︰

(1)《大唐西域記》卷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中)、《希麟音義》卷二、卷三謂「印度」之稱起源於月。

(2)或謂由信度河(Sindhu)而得名。Sin-dhu原為「川」義,太古時代,雅利安民族移居此流域,遂定為河名。後因波斯人、希臘人訛傳,而稱印度(Indu)。

(3)《續高僧傳》卷二〈闍那崛多傳〉、《玄應音義》卷二、卷十八、卷二十四等認為係源於因陀羅(Indra)。

〔地理位置〕 印度半島狀如三角,介於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之間。北有喜馬拉雅山與西藏為界,西北有蘇里曼(Suleiman)、基爾達(Kirthar)等山與亞洲大陸毗連。地形北廣南狹。中有呈東西走向的文底耶(Vindhya)山脈相隔,北為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所匯聚而成的印度平原。雖西有沙漠,但土壤可謂肥沃。其中,恆河流域是全印度最熱的地區,雅魯藏布江下游則是世界雨量最多之處。南與西高止(W. Ghats)山、東高止(E.Ghats)山形成德干高原。此高原標高二千至三千呎,有哥達維利(Godavari)、基斯特那(Kistna)等河流經其境。半島東南有錫蘭島。中古時,印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區,稱為五天竺、五印度、五天、五竺或五印。

〔歷史文化〕 西元前2500年印度河文明興起。農業、畜牧業、手工業與棉織業蓬勃發展。並已有具水利灌溉、公共浴室、排水系統、計劃街道等現代設計觀念的城巿。發掘自西元1921至1922年的莫汗佐達羅(Mohenjo-daro)與哈拉巴(Harappa)二古都即是此期的代表。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原住民達羅毗荼人(Dravidians,非洲黑人與蒙古人的混合種),逐漸建立社會組織。而形成︰婆羅門(Brahmans,祭司)、剎帝利(Kshat-riyas,王侯、武士)、吠舍(Vaisyas,農人、商人)、首陀羅(Sudra,奴隸)四種姓,以及不屬四種姓的賤民,而成為奴隸制國家。由於雅利安人信奉自然,認為自然是神聖的而且有多種生靈,因此崇拜多神的婆羅門教乃漸盛行。其聖典《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梵書》、《奧義書》等亦相繼完成。

西元前六世紀左右,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大雄創耆那教,以革新婆羅門教的腐敗。此時印度分裂成十六大國,其中以斳鏽劂P摩揭陀二國最為有名。爾後,中印度塞蘇那格(Śaiśunāga)王朝阿闍世王統治摩揭陀國,控制恒河谷地,雄霸中央,佛教受其保護,乃廣行於全印度。繼之而起者為難陀(Nanda)王朝。在此王朝期間,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佔有印度河上游。難陀族青年旃陀羅笈多(Candragupta)王遂趁此動亂,平定北印度,並以摩揭陀國華氏城(Pāṭali-putra)為都,建立孔雀王朝(Maurya)。從此希臘、印度間之交通大開,文化融合,而產生所謂「希臘印度式藝術」。至其孫阿育王即位,崇信佛教,致力護法,更派遣傳教師往各國弘法,因而形成佛教的盛世。其後續有熏伽(Sunga)王朝、康瓦(Kanva)王朝、薩哈(Sāh)王朝先後興起。

西元三百年左右,笈多(Gupta)王朝成立。此時文學、藝術、科學、建築等均十分發達。其時,融合婆羅門教及民間信仰的印度教再度凌駕佛教,是為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代。在笈多王朝末期,小邦林立,其中之一邦建立戒日王朝。西元606年,戒日王即位,統一北印度,推行佛教保護政策。唐僧玄奘西遊印度時,即為此王在位之時。

南印度於西元前220年左右,有案達羅(Andhrabhṛtya)王朝崛起。至西元三百餘年,國勢仍盛。此時婆羅門教勢力逐漸恢復,與佛教形成對峙局面,且二教有互相汲取教義的傾向。另一方面,於西元前一百餘年入侵西北印度的月氏族,開啟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勃興的契機。而佛教亦產生大乘思想,提倡高深的教理。其後印度教漸趨興盛,佛教則逐漸式微。

從西元1001年回教王馬穆德(Mahmud)侵入印度。至1526年蒙兀兒(Mogul)帝國建立,乃形成印度史上的回教時代。在此期間印度教與佛教的寺院、聖地及僧尼,均遭嚴重破壞和虐殺,導致二教的滅亡。十七世紀,印度又成為英、荷、法、丹麥等國海外殖民的爭逐地。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逐漸取得控制權。1858年,為英國政府直接管轄。此時印度民族主義已蓬勃蔓延。二次大戰後,因甘地所倡「不合作運動」蔚成風潮,乃於1947年八月獨立。同年分裂為印度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回教國。1972年一月,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附一︰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總敘〉第一節(摘錄)

印度之國土,乃印度人文發展之舞臺也。印度國土之形狀,通例雖視為三角形,實際則為不正四角形。蓋其大體之輪廓,西北方以斯利曼連峰,鄰於阿富汗斯坦及俾路芝斯坦,東北方以雪山系接於西藏,西南可望阿剌伯海,東南可望孟加拉灣。以此境線相圍而成全土,故四方皆以山海圍之,與他國全然隔絕。此種狀態,在理解印度文明上,實為要點。(中略)多伊森氏(Paul Deussen)由文明史上之見地,曾用一種有趣味之方法,將此不正四角形之國土,分別研究︰先由注入阿剌伯海之印度河河口為起點,向注入孟加拉灣之恆河河口,畫一直線,則此線為不正四角形之對角線,而分為南北兩三角形。即北方為痕都斯坦(Hindustan)平原地方,南方為由德干(Dekhan)高原至科末林岬之半島地方。

再在上方三角形中,以興都克什山(Hindukush)為頂點,向其底邊畫一垂線,此垂線遂貫通馬爾斯他拿(Marusthala)沙漠;此沙漠之西方,為五河地方(Pañjāb ,般遮布),東方為恆河平原地方,遂作成東西兩三角形;於是全印度之形,遂分為三個三角形。

第一、為以西方印度河為中心之五河地方,第二、為東南恆河平原地方,第三、為頻闍耶山(Vindhya)以南之半島地方,此乃印度文明發達之三大中心地。印度文明,初興起於五河地方,東漸而移入恆河地方達於全盛,終乃由半島地方移殖於錫蘭(Ceylon)島。

今試就此三地方略述文明曳z的特色。第一三角形地方,其邊疆雖亦有不毛之地,但印度河為最終之決口,眾流注之,故其地富於水利,土地肥沃,頗有適於農牧者。加之氣候溫和,不似寒帶熱帶之猛烈,此即雅利安民族所以由印度西北之狹路,侵入此地,定五河為永住地,藉天然之恩寵而勇以開拓其文明者也。

此地既名五河,則河川之多可知。河川中之主要者為印度河(Indus)。印度河發源於西藏,沿印度西境而走,兩岸汲引幾多河流,注入阿剌伯海,印度國名實由此河而來。蓋初次移住之民,感嘆水勢之雄大,汎稱之為「信度」(Sindhu,水或海之意),此後遂為此流域之慣稱,終乃為全印度之名稱。其所以讀為「印度」者,因Sindhu在古代波斯語中,讀如Hindhu,後更與希臘語化合而轉為Indu(印度)者也。

中國之「身毒」、「賢豆」、「印度」等譯音,蓋轉譯各方之音者。玄奘《西域記》謂Indu即月之意,義淨《南海寄歸傳》已指摘其為附會的俗說。印度人自身,實未嘗用此語為全印度之名,而以「馬拿他」(Bharata)或「閻浮提」(Jam bu-dvipa)之名表其全土。由此察之,「印度」之名,殆古代波斯人呼對岸地方之總名,其後希臘人襲用之,遂一般化者歟﹖

注入印度河之各支流中,有由阿富汗斯坦方面來者,其中主要者,為迦布爾河。有由本土方面來者,其數頗多,其中最著名者,即所謂五河也。「般遮布」之名亦由此而來,「般遮布」乃古代波斯語,為五(Panj)河(āb)之意,梵語通常稱為Pañca-nada(五河)。此河與古代文明,關係非常之深;《梨俱吠陀》,固不待言,希臘語中亦傳此名,今試由北向南次第數之,以與今名對照如左︰


┌───────────┬──────────┬───────┐
│梨俱吠陀名 │希臘名 │今名 │
├───────────┼──────────┼───────┤
│1.Vitasta │Hydaspes(Bidaspes) │Jhelum(Bihat) │
├───────────┼──────────┼───────┤
│2.Asikni(Candrabhaga) │Accsines │Chenab │
├───────────┼──────────┼───────┤
│3.Parusni(Iravati) │Hydrastes │Ravi │
├───────────┼──────────┼───────┤
│4.Vipasa │Hyphasis │Beas │
├───────────┼──────────┼───────┤
│5.Sutudri(Satadru) │Zadadres │Sutlej │
└───────────┴──────────┴───────┘


此外又有七河之名,其解說亦頗多,蓋五河之外,加阿富汗河(Kabūl)、印度河自身者。或謂云五云七,不必為定數之意,只可解作多數之意云。要之此地方之河川,關係於古代民族之生活,非常之大,與美索不達米亞之於巴比倫文明,尼羅河之於埃及文明,關係相同。此乃吾等所不可忽者也。

第二三角形地方,即東南地方;其種種方面,有與前述之地方異趣者。由氣候言之,南下則漸入熱帶地,炎熱漸烈。由地勢言之,除東北邊境之雪山外,地概開闊,沃野千里,然雖適於農作,而水旱時至,風景概簡單而無味。(中略)

此地方河川之最重要者,為兢伽河(Gaṅ-ga)即恆河也,其在文明史上的價值,殆勝於印度河。蓋恆河發源於雪山,注入孟加拉灣,途中集無數支流,兩岸開發廣大平原也。假令印度無恆河,恐婆羅門文明佛教文明皆無從發生。恆河支流之中最大者為閻牟那河(Yamu-na),其水量甚大,殆可謂為恆河之本流。此河上流與薩特雷治河(Sutlej)間之地域,即所謂拘羅地方(Kurukṣetra),實婆羅門文明之根源地也。婆羅門所謂中國(Madhyadeśa)者即此地,故又稱為婆羅門國(Brahmā-varta),或雅利安國(Aryāvarta)。恆河中流域有所謂摩迦陀地方,即佛教時代所謂中國(Madhyadeśa)之中心也。

第三三角形,即半島地方,概多山嶽,大部分為高原,只兩海岸地方有平地,因而在人文開發方面,概不適宜。但其間亦有適於構成有特色之文化者,不可忽視;蓋介在山嶽間諸民族,因交通不便,遂自行開發獨自之文咒也。且此地已入熱帶,隱遁山間者,採天然之果實,衣食無憂,為最適於靜思之地。故此地方開化雖遲,但其間實產生有特色之一般文化與偉大思想,此實印度文明史上之事實所明示者。

今欲敘述立此舞臺上產出文明之民族,先在種種形跡上觀之,似當太古時代,曾有數種民族,數次侵入印度;即如達羅維荼(Dravi-ḍa)人種、科羅利耶(Kalaria)人種,亦其一例也。此等人原皆劣等人種,但亦自有一種文明;其後受雅利安文化之影響,遂產出高尚而有特色之文化,故南印地方之文明,實可謂彼等所開創者。然無論如何立論,開發印度大文明者,實為雅利安人種。若稍極端以言之,印度文明,至少亦可謂當其初期全由雅利安(Arya)種族一手所開拓者。茲稍就其人種述之,雅利安人種何自來乎﹖據近時學者所想像,蓋在某時期,此人種原在中央亞細亞一地方,作團體生活;其後乘世界人種移動之風潮,乃分向東西移動。當西元前三四千年以前向歐亞之一團,更進而入歐洲,為大部分歐洲人祖先。其東向者為波斯人(伊蘭人種)、印度人(雅利安人種);其向東方之一團,復進向東南,越興都克什山西方之嶮,渡迦布爾河谷即開伯爾山隘(Khyberpass)之後,恐曾在阿富汗之哈拿富瓦底河(Harahvati)與五河之維他斯他河間,曾先停足;然此恐與宗教上之意見相違,故又想其曾分為二,一方再返於西,又南轉而在伊蘭(Iran)高原,開拓所謂波斯文明,成為伊蘭人種。一方益進向東南,以五河地方全部為舞臺而開拓文明,成為印度雅利安人種。

如是則印度雅利安人種,在入般遮布地方以前,其歷程中,當已經過印度、歐羅巴共住時代(略稱為印歐時代),印度、伊蘭共住時代(略稱為印伊時代)二時期矣。

◎附二︰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總敘〉第二節(摘錄)

印度文明之發達,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殖民於五河地方時代;第二期為移住恆河地方時代;第三期為開拓南隅時代,又為全印度時代。以下即順此次序,述其概況。(中略)

第三期 此時期,雅利安人種不獨占恆河一帶地域,更推廣至僻陬之地,雖高原濱海地方,殆亦有其人之足跡矣。此即雅利安民族文明,涉於印度全體之時期,其年代則自西元前五、六世紀始,以至於今。《羅摩耶那詩篇》(Rāmāyaṇa)中所傳歷史的事實,曾確示南進之初期狀態;大意謂阿尤第耶(Ayadhya]Oude)皇子羅摩,因事謫居於頻闍耶山地方之仙窟,而被楞迦島(Laṅkā;Ceylon)之巨人拿瓦那(Rāvaṇa)奪其妃西他(Sitā),乃與南濱山地之蠻民同盟,侵入楞迦島,恢復名譽。此雖只一篇詩話(kāvya),實明示中國地方之皇子,初放浪於頻闍耶山地方,繼與南濱蠻族同盟,遂渡海而侵入錫蘭島者。則雅利安人種開拓南方之次序及其方法,已大略可知。韋柏(Weber)氏謂西他乃田疇之人格化者,即暗示雅利安人種之耕作法傳入錫蘭故事而詩化者云。要之雅利安民族,以種種之努力,將其文明移植於錫蘭島,始開印度全體文明史之幕。當此時期之初,賴佛教興起之光明,始令黑暗之印度歷史稍為明瞭,故在嚴正意義上言之,自此時期,印度始入歷史時代。

此時期之全體,約二千五百年,其文明發達之狀況,究不可以簡單概括之語述之,今特就其初期,述其特色。

先由政治方面言之,此時代之王者權力,非常增長,一切文明施設,悉出於王者之方針。據《奧義書》觀之,自前期之終,已見此傾向,但在精神界方面,尚不及婆羅門之權力。迨此時期,因王族支配權之擴大,其意志頓能左右一代風潮,在教學之點上,亦常占婆羅門以上之地位。由此言之,前期之文明可稱婆羅門文明,此時期之文明,可稱剎帝利文明。故起伏於此時期之王朝系統,在理解文明發達上,亦頗重要,今試略述其大概。據佛教記錄,當佛陀時(西元前五、六世紀)印度以摩迦陀之醯須那伽王朝(Śiśunāga)為中心,分十六大族及無數小族,互相攻伐,各國皆欲握其霸權。彼轉輪王(Cakravartin)之理想,亦由此種形勢而起者,即王者每以武力與正義統一四海為最大理想也。此種理想,竟以亞歷山大王侵入印度(西元前327)為動機,至西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Aśoka,西元前259~222)而實現。阿育王為摩迦陀之孔雀王朝(Maurya)高祖旃多崛多(Candragupta)之孫,旃多崛多於歷山王死後奪取希臘所領之五河地方,攻略四方,南自羯陵迦(Kaliṅga)錫蘭島,北至阿富汗斯坦俾路芝斯坦皆入其版圖,而握所謂全閻浮提(Sakalajambudvīpa)統治權。阿育王又為有名之佛教信者,篤信三寶,布慈悲寬容之德政,所派佛教傳道師,殆遍於全印度。兼備武力與正義二者以號令四海,完全為轉輪聖王式。故此時代,在文明史上,在政治史上,皆為印度空前絕後之盛時。然此種盛時,自王之晚年而漸衰;及王死後,大印度又復分裂,所在有小國對立。就中最有力者,南方有自安特拿(Andhra)族崛起之安特拿王朝,自西元前一世紀頃,奮其勢力,征服摩迦陀,張其勢力於南方,直至西元後五世紀頃,仍保持其勢力。北方則自西元前一世紀頃,希臘人美蘭特諾斯(Menandros)即佛教所謂彌鄰陀王(Milin-da)者,脫卻當時希臘殖民地政廳大夏(Bac-tria)之支配自稱五河皇帝而振武威於四方。其次為有名之大月氏族迦膩色迦王(Kaniṣka),都犍陀羅(Gandhara)勢力風靡中央亞細亞及印度內地。王之年代,學者間雖頗有異論,大略認為西元後二世紀,當無大差。彌鄰陀、迦膩色迦,在印度皆所謂外國人,及入印度,皆奉佛教;迦膩色迦王尤足與阿育王匹敵,興隆佛教,不遺餘力。其後稱雄於此方者,有由波斯地方侵入之薩王朝(Shah)都於古嘉樂德,屢與印度內地諸王交戰,繼續至西元五世紀頃。又純粹之雅利安人種,稱霸於中天竺者,有笈布多(Gupta)王朝(西元300~450)之超日王(Vikramāditya,西元400)、戒日王(Śilāditya Harśa vardhana,西元620~645)等,皆獎勵文學技藝,保護佛教婆羅門教,大助精神文明之進步者也。法顯三藏往印度時,即笈布多王朝。玄奘入印度時為戒日王時。其後二三世紀,缺有力之王統,至第十世紀,拉吉普特族(Rājiputta)得勢,管領中北印度地方,一時極其盛大。此時期,為奉回教之蒙古人將侵入印度之時代,故拉吉普特族互相聯合,排斥佛教而採用婆羅門教,以圖信仰之一致而抵抗回教徒之侵入。然自十世紀至十一世紀,阿富汗王馬默德(Mahmud)攻略印度至十七次,於是伊斯蘭(回教)教徒之勢力,次第盛大。至十六世紀,亞格伯大帝出,建設莫臥兒帝國(Mogul empire)。於是拉吉普特諸王國及全印度,殆全歸其管領。但此大帝又不能久持其勢力。至十五世紀以降,歐洲人遂殖民於此,葡萄牙人、荷蘭人、法人、英人等陸續而來,持其本國之力,次第發展。至十八世紀之初,大帝國遂瓦解,於是大部分歸英人之手。

此期間文明之大勢,先由教學之點觀之,一般學問,皆離教權之束縛而得自由攷究。從前對於諸問題雜亂處理者,至此已次第有分科之組織,是為此時期之初之特色。前期雖亦有若干分科學問,如《奧義書》(優婆尼沙曇)亦有自由考察者,但總未脫婆羅門主義之束縛,其處理法亦未脫混沌之域。及至此時期,對於宗教、哲學、科學,皆視為自身獨立之問題而論究之矣。蓋前期之婆羅門教,已不能滿足人心;傳承束縛比較為少之剎帝利種,已得勢力;學問範圍既廣且深,已知不研究專門不能究其蘊奧;諸種原因,互相湊集故成此事態也。而宗教哲學上亦發生主義信仰相異之無數流派,其中由王族出身之佛陀,開創佛教,歷千數百年以來,不獨為印度思想界之光明,並進而開全世界光明之端,是乃此時期最堪注目之現象。由此意義言之,在哲學宗教史上,此時期對於前二期之無學派時代,可總稱為學派時代,或佛教時代。又此時期之科學進步頗大,自昔存在之天文學,受希臘之影響益臻精緻;醫學亦非常發達,而創成諸種醫典(Ayur-veda);音樂亦盛行研究,至編有所謂《乾闥婆吠陀》(Gandharvaveda);軍學亦次第精巧,著有軍典(Dhanur veda);數學研究亦甚精密,而成數經(Śulva sūtra)。此外工學、辯論學等,亦早於西元前分科發達矣。然而印度熱帶國也,生活上不感多大困難;故由生活上之必要而發達之形而下之學問,至其後仍無進步,誠為遺憾。

文學史上亦有當注意者,由此時代之初,盛行使用文字。華文體,即梵文(Saṁskṛt)之文體亦經制定。使用文字一事,在前期似已有之,但未有確證;及至此期,至遲已可於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Aśoka)之刻文,明見其形跡。阿育王刻文,殆以布告全印度各領土之意義而建設者,則當時一般人士,可以了解此文,亦可知矣。但其字體,則非必一樣,每隨地方而稍異。蓋印度所行之字體有二類,有左行者,有右行者;左行曰驢唇字(Kharoṣṭhi),右行曰梵字(Brāhmī),其初皆為閃族輸入之文字,及年代既久而變化者。言語當初在五河地方時代,同種族間似亦略同,其後則隨時與地而大有變化,至此時期,到處有相異之方言,動輒不能相通,此名自然語(Prākṛ-ta),即俗語也。在此情形之下,俗語以外,自有別定一種標準語之必要,此即制定「華文體」之動機也。於是遠據《吠陀》之語法,近據《梵書》、《奧義書》之語法以整理之,而定一種文體(嚴密言之則為語法)。自西元前五世紀之《耶斯卡》(Yāska)始,至前四世紀之《巴尼尼》(Pāṇini)而完成,相對於俗語,稱為華文,即完成語(Saṁskṛta)也。此為全印度公認之文體,此種文體之制定,為文學史上非常顯著之事件,通例印度文學史家,以此定文學史之大區別,稱前二期為吠陀文學時代,稱第三期以後為華文時代。

文體既定,文字亦盛行使用,故此時期,撰成幾多重大著述,亦自然之勢也。婆羅門主義之聖典固不待言,佛教亦以梵語撰諸經論;其製作之年時雖各別,而其數則至多。純文學方面亦大發達,而以《摩訶婆羅多》、《羅摩耶那》等大敘事詩為其先驅,或為古傳文學(Purāṇa),或為種種戲曲,而盛行於印度文學界。其尤著者,為印度文學界先覺馬鳴菩薩(Aśvaghoṣa)之雄篇,命世詞宗伽利陀娑(Kālidāsa)之名劇,雖至千歲以下,尚令世人嘆羡不置焉。

此時期隨佛教而勃興者,為印度美術思想,此在文明史上亦大堪注意者也。印度原為思想之國,以文字顯示聖教,尚為婆羅門之所忌;況建殿堂而崇拜神像,更為從前所未曾有。及至佛教興起,崇拜佛陀遺物之風起,處處建卒堵婆,於是採用波斯式美術、希臘式美術,遂有佛之本生現生佛像、菩薩像、天像等雕刻。吾人於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所建紀念佛之大石柱雕刻可見有波斯式之影響。於犍陀羅式之美術,可認有希臘式之風氣。由是或為笈布多王朝之美術,或為波羅王朝之美術,皆以佛教為中心而大發達,漸成為印度特有之法式。中國日本之佛教美術,亦受其影響者也。

建築方面,在前時期,除住家城郭之外,別無寺社等聖殿之設備;至此時期,佛教之卒堵婆及僧庵制乃大發達,次第成為堂皇之大建築。如山第之塔,佛陀迦耶之大塔,巍然聳於雲間,阿姜他及卡利(Karli)之大石窟寺院等,有可驚之結構皆是。此種佛教的藝術,始於阿育王時代,至西元六、七世紀而完成。佛教藝術之影響,未幾並及於印度教,雖至佛教衰頹之後,尚盛生諸種宗教的藝術品,以長久維持印度美術之命脈焉。不幸回教侵入,是等藝術品,多遭毒手而消失。但亦有足以補償者,即到處有回教式之大建築代之也。

再觀此時期之社會制度︰前期成立之四姓制度,於佛教提倡平等主義以後,理想上雖已緩和,事實上亦尚有勢力;在種種方面,皆成為社會的慣例。且因抵制佛教之故,較之前期,反主張嚴格確守婆羅門主義聖典,犯之者以大罪論。據西元前第四世紀留居摩迦陀之希臘人美加斯忒尼斯(Megastṅenes)之報告,當時社會階級,有學者、文官、武官、警官、農民、牧畜者、工術者七種;其後區分更多,如理髮、洗濯業、汲水業、廚師等,亦為父子世襲之職業,在社會上自成為一種階級。此種風習,今日依然存在,各自恪守其職業而不能著手於他業。至十世紀以後,回教基督教等侵入,對於宗教的信仰,在某種意義上亦成社會的區分。回教信徒(Mohamedan)、基督教信徒、印度教信徒(Hindū)間,殆有不可犯之界限。印度人所以在政治上不能一致團結者,實因階級的制度過於繁雜,以宗教的信仰,作社會的區分使然也。試觀以平等主義之佛教為國教之阿育王時代,及迦膩色迦王時代,印度國勢最臻隆盛,即其反證。

〔參考資料〕 《慧琳音義》卷十;《翻譯名義集》卷七;《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中村元《イント思想史》;《Early History of India》;《A ClassicalDictionary of Hindu Mythology》;D. L. Ramteke《Revival of Buddhism in Modern India》。


右繞

佛教禮儀之一種。又作右遶、右旋。音譯作鉢喇特崎那、鉢喇特崎拏。即向右旋繞佛像以表禮敬之意。印度自古即行此禮法,藉以表示對佛、塔、尊宿等之敬意。《無量壽經》卷上云(大正12‧267a)︰「稽首佛足,右繞三匝。」《禪林象器箋》〈禮則門〉云︰「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邊左行過,護塔神瞋。佛言︰不應左行過,應右繞塔而過。」至於右繞之數,或一周,或三匝,或七匝,乃至百匝、千匝不等,皆從禮敬者之意。而右繞的對象,不僅限於佛像、佛塔及尊者,也有人對恆河之類行右繞之法。

關於右繞的行法,眾說紛紜。依道宣、義淨之意,則向尊者右手邊而旋,出於其左手邊,是為右繞。反之,即為左繞。如《釋門歸敬儀》卷下云(大正45‧864a)︰
「面西而北轉,右肩袒侍而為敬也,比見有僧非於此法,便面東而北轉為右繞也。天竺梵僧填聚京邑,經行旋繞,目閱其踪,並從西迴而名右轉,以順天道,如日月焉。」

然據《道宣律師感通錄》所說(大正52‧441c)︰「東迴左轉,南出而返。」是為左旋之意。對於此相違之處,元照解釋為︰《歸敬儀》示繞佛之儀,《感通錄》則示繞壇之義;《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亦云(大正40‧395c)︰
「諸經論皆令右遶,古今諍論紛紜不息,都緣不曉遶佛遶壇兩儀自別。(中略)遶佛者本乎致敬,遶壇者便乎行事。致敬則必須右遶,表執侍之恭勤;行事則必須左遶,使上下而倫序。」

依此可知,所謂右繞、左繞,係以尊者之左右為標準而繞行。

此外,有關右繞之功德,依《提謂波利經》所載,右繞佛像可得五德,即︰(1)於後世得端正美色之相;(2)音聲清妙;(3)得以升天;(4)生於王家,其位尊貴;(5)終入泥洹道。

〔參考資料〕 《南海寄歸傳》卷三;《大智度論》卷六十七;《右繞佛塔功德經》。


金剛薩埵

略稱金薩。真言宗付法第二祖。金剛是「跋日羅」之意譯,「薩埵」是梵語,意指有情。又,《大日經》的對告眾執金剛祕密主亦名為金剛薩埵。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云(大正18‧250c)︰「一切眾生所有心,堅固菩提名薩埵,心住不動三摩地,精勤決定名金剛。」這是說,凡夫本具的淨菩提心含有堅固不壞之德。即謂密教的對機皆為金剛薩埵。由此看來,此尊的本誓具多方面。如,在金剛界曼荼羅中示現為阿閦如來四親近之一,令一切眾生滿足普賢行,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於理趣會中,以欲、觸、愛、慢四煩惱的妄體為別德,示現煩惱即淨菩提心的妙趣;在五祕密曼荼羅中所顯,亦為此意。在胎藏界曼荼羅中,是金剛手院的主尊,以摧破為本誓,故稱為金剛手、金剛持或執金剛。此尊形像係右手持五股杵當胸,左手持金剛鈴當腰。五股杵表徵五佛三昧,鈴象徵能令一切長眠眾生覺醒。此尊密號真如金剛或大勇金剛。

◎附︰〈金剛薩埵〉(摘譯自《密教大辭典》)
金剛薩埵為密教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十六大菩薩之一。在成身會、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中為阿閦佛四親近之一,位於阿閦佛前。在四印會中位於大日如來之東方。在理趣會中為主尊,位於中央。在胎藏現圖曼荼羅中,係金剛手院之主尊,位列第一行中央。

梵名音譯為縛日羅薩埵縛。「縛日羅」意謂金剛,「薩埵縛」具「勇猛」、「有情」等義。金剛薩埵為音義合譯之語。或稱執金剛、金剛手祕密主、持金剛具慧者、金剛勇大心、普賢金剛初、金剛上首。《不思議疏》卷上云︰「執金剛者,金剛薩埵是也。」

《理趣釋》卷上釋金剛手云︰「金剛手菩薩者,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又釋金剛薩埵云︰「金剛勝薩埵者金剛義菩提心是也。『勝』謂最勝,『薩埵』名勇猛。」《略出經》卷四云︰「一切眾生所有心堅固菩提名薩埵,心住不動三摩地,精勤決定名金剛。」此等所說皆謂︰金剛薩埵意指眾生堅固之菩提心。又有視此尊與普賢菩薩同體者。如《五祕密軌》云︰「金剛薩埵者是普賢菩薩,即一切如來長子,是一切如來菩提心,是一切如來祖師。」經軌中持此論者頗眾。

此尊密號為真如金剛、大勇金剛。淨菩提心堅固不動,勇於降伏左道左行之有情,故謂大勇。淨菩提心為恒沙功德之根本所依體,故名真如。

密教經軌提及此尊者,為數不少,故其本誓亦有多說。

(1)金剛界阿閦佛四親近之一︰表眾生淨菩提心堅固不動意。如《聖位經》云︰「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薩埵菩薩形,住阿閦如來前月輪。」

(2)理趣會之尊︰表煩惱即菩提之理趣。《五祕密軌》以金剛薩埵為五佛,欲、觸、愛、慢為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因此,一切諸佛不外此四尊,欲觸愛慢不外金薩。欲觸愛慢四煩惱即淨菩提心之金薩,故若達煩惱即菩提之理趣,則可契達一切諸尊之果。

(3)胎藏曼荼羅金剛手院之主尊︰表佛蓮金三部中如來金剛部之德,即眾生本有之智慧。

(4)大日如來內眷屬之上首︰相對於三重曼荼羅之第二重是外眷屬(即大眷屬),第一重為內眷屬,其上首為對告眾。《大日經》云︰「彼菩薩普賢為上首,諸執金剛祕密主為上首。」

(5)付法第二祖︰《付法傳》云︰「親對法身如來海會受灌頂職位。(中略)毗盧遮那如來言︰汝等將來於無量世界為最上乘者,令得出世間悉地成就。」

此上皆以金剛薩埵表菩提心,且延伸為表企求佛果者。要言之,「大日」為覺者之總體,「金薩」指迷者之總體。或以大日、金薩之種子交互使用,此時表二尊之本誓融會、生佛不二之義。

〔形像〕 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成身會、微細會之尊,身肉色,頂戴五佛冠,右手不縱不橫持五股金剛杵於胸前,左手把金剛鈴置於腰間,結跏趺坐於蓮花上。《聖觀音儀軌》載,身白月色。金剛界供養會之尊,兩手持上立金剛杵之蓮花。

胎藏曼荼羅金剛手院之尊,身肉色,右手橫持三股杵於胸前,左手握拳、大指向前當胸,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攝無礙經》所說與此相符。《大樂儀軌》謂,身白月色。《理趣釋》卷上謂,頭戴五佛寶冠,左手作金剛拳置腰際,右手抽擲金剛。《蓮華部心軌》所載與此大抵相同。《大日經疏》卷五載,身淡黃色或虛空色,左手執有光焰圍繞之五股金剛,頭戴三峰寶冠,以種種雜寶莊嚴其身。《不空羂索經》卷八謂,執金剛祕密主菩薩左手執獨股金剛杵,右手把白拂,結跏趺坐。卷十五謂身青色,卷九另有左手執三股金剛杵、右手持白拂與左手豎持三股金剛杵、右手揚掌之二像說。

綜合此上經軌之說,此尊為身白月色或青色,戴寶冠,右手持五股或三股、獨股金剛杵,左手作金剛拳或把鈴置腰間。也有左手持金剛杵者,而持白拂或揚掌則屬例外。身色黃白色或虛空色表本有智體不壞之義,持五股金剛杵表具如來五智,抽擲金剛杵表令自他順佛道念念昇進之義。《大日經疏》卷五(大正39‧632c)︰
「以淨法界色與金剛智體和合,是故其身黃白。如是智身猶若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降伏之者,故用虛空顯色以為標幟。(中略)所持密印即是五股金剛也。五如來智皆兼權實二用,而以金剛慧手執持其中。」

金剛慢印即握拳置於腰際,表降伏左行左道之有情,使歸順道之義。金剛鈴表法音,意指由說法教化以開發菩提心,或法喜充滿。持三股金剛杵或獨股杵,表執持眾生本有的淨菩提心(即諸佛智體)。

〔三昧耶形〕 五股杵或三股杵。《大日經疏》卷十六︰「蓮上畫金剛,謂或畫本尊形,或畫五股印。」卷十三︰「南方金剛手等,或作形,或作印,謂三股拔折羅。」

〔種子〕 (1)吽(𤙖,hūṃ)︰《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持以𤙖字聲,勝妙種子字。」《大日經疏》卷十六︰「若畫形者,心上安種子字,謂吽字也。若畫印者,想𤙖字誦而加持之也。」並釋吽字為真言之體,無怖畏義。《理趣釋》卷上謂︰「吽字者因義,因義者謂菩提心為因,即一切如來菩提心。」吽字具能破、無恐怖、菩提心等義,與發堅固菩提心、降伏難調義相應,所以以吽字為種子字。

(2)阿(a)︰《金剛頂經》︰「阿字為金剛薩埵種子。」表不生不滅之義,與本有淨菩提心之堅固不變相應。

此外,另有唵(oṁ)、縛(嚩,baḥ)、鍐(vaṁ)等種子字。

〔功能〕 此尊僅抽象性地言及利益有情,並未具體提及世間利益。因此欲息災及追福時可修此法。

〔參考資料〕 《大日經疏》卷五;《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理趣釋》卷上;《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中;《瑜伽瑜祇經》〈序品〉;Shashi BhushanDasgupta《An Introduction to Tantric Buddhism》。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三行

(二)ㄙㄢ ㄏㄤˊ, 1.晉本有上、中、下三軍,後增設中行、右行、左行三支步兵,稱為「三行」,為的是避天子用六軍之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禦狄。荀林文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晉.杜預.注:「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

2.三排、三列。唐.柳宗元〈段九秀才處見亡友呂衡州書跡〉詩:「袖中忽見三行字,拭淚相看是故人。」


歲陰

ㄙㄨㄟˋ ㄧㄣ, 1.古代配合天干、地支以紀年。其中十二地支稱為「歲陰」。《史記.卷二六.曆書》唐.司馬貞.索隱:「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2.太歲。《史記.卷二七.天官書》:「以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歲星右轉居丑。」

3.歲暮、年終。唐.太宗〈除夜〉詩:「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右行

(一)ㄧㄡˋ ㄏㄤˊ, 1.古代軍制名。《左傳.僖公十年》:「左行共華,右行賈華。」

2.右邊的行列。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