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薩婆多宗所立。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之七方便位為七賢。信行,法行(初果),信解,見得(第二果第三果),身證(第四向),慧解脫,俱解脫(第四果)之人為七聖。
(名數)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賢聖之數也。七賢如前,七聖者,俱舍論,四教儀之目也。華嚴孔目章謂之七士夫,七大夫,七聖人。聖者正也,以正智照見真理,故名。見道以上者是也。差別其聖者之位次,有八聖,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鈍之根性差別其聖者,則為七聖: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俱舍論二十五曰:「學無學位有七聖者。一切聖者皆此中攝: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四教儀三曰:「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羅漢,七不時解脫羅漢。」止觀三下曰:「若析法入空,有無二門所斷三道,如毘曇所明七賢七聖四沙門果,成論所明二十七賢聖等,差別位次。」大乘義章十七本曰:「或分十四,如毘曇說,見諦道前說七方便(七賢),見諦道中信行法行,修道位中有信解脫及與見到,通前十一。阿那含中得滅定者名為身證,通前十二。無學位中說慧解脫及俱解脫,通前十四(七聖)。」
(雜語)法華玄贊五論三同七異,謂三同者:一、同斷煩惱障,二、同悟生空之理,三、同得假之擇滅無為。七異者:一、聲聞根性鈍,緣覺根性利,二、聲聞依佛而出離,緣覺自覺而出離,三、聲聞藉聲教,緣覺觀法理,四、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五、聲聞分四果,緣覺唯一果,六、聲聞練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緣覺練根四生乃至百劫,七、聲聞為說法,緣覺現神通。大乘義章十七末辨五同六異,謂五同者:一、見理同,同見生空之理也。二、斷障同,同斷四住之惑也。三、修行同,同修行三十七道品也。四、得果同,同得盡智無生智之果也。五、證滅同,同證有餘無餘之涅槃也。六異者:一、根異,利與鈍也,二、所依異,依師與不依師也。三、藉緣異,藉教法與藉事相也。四、所觀異,四諦與十二因緣也,五、向果異,四向四果與一向一果也。六、通用異,神通之境界狹與廣也。法華嘉祥疏八判七同十一異,謂七同者:一、斷惑同。同斷見思之二惑也,二、出義同,同出三界也。三、智同,依大品則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則同得盡智無生智也。四、涅槃同,同得有餘無餘之涅槃也。五、見同,同見四諦之理也。六、同知,同知過去未來八萬劫之事也。七、同名。同名小乘也。十一異者:一、根有利鈍,二、修因有短長,三、時有異,聲聞與佛同世,緣覺不然,四、有悲無悲,聲聞如鹿,但見自身,故無悲,緣覺如羊,顧念其子,故有少悲,五、福德厚薄,聲聞之身或有相好,或無相好,緣覺之身,必有相好,六、印字有無,緣覺手中有十二因緣之因字,聲聞手中無四諦之印字,七、現通說法異,緣覺為人現通,聲聞為人現法,八、利益淺深,聲聞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賢七聖,緣覺之化度,不能使人得煗法已上之益,其所以然者,聲聞與佛同世,眾生福德利根,緣覺出於無佛世,眾生薄福鈍根,且不堪多說也。九、神通之境界,聲聞狹而緣覺寬,十、出處異,聲聞出於人世而緣覺隱處山林,十一、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緣覺頓證一果。法華文句七,明六同十異,謂六同者:一、同出三界,二、同證盡智無生智,三、同斷見思之正使,四、同得有餘無餘之涅槃,五、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十異者:一、行因之久近,二、根之利鈍,三、從師與獨悟,四、悲之有無,五、相好之有無,六、觀之略廣,謂四諦與十二因緣也。七、利益之淺深,聲聞使人得四界,緣覺不能得煗法,八、一在佛世,一不然,九、緣覺頓證一果,聲聞漸證四果,十、緣覺多現通,少說法,聲聞不定也。
(名數)一聲聞僧,修小乘三學,剃頭染衣,出家沙門之形相也。二菩薩僧,修大乘三學,有髮俗衣,在家之形相也。見智度論三十四。
又一應供僧,在檀越可供養者。二三歸僧,三寶中之僧寶而可歸依者。唯限於聲聞人中之四向四果。見大乘義章十。
(名數)聲聞乘之四向四果也。見諸儀軌訣影二。
(名數)聲聞乘之四向四果也。仁王經上曰:「七賢八聖。」同天台疏上曰:「八聖謂四果四向也。」
又八聖道也,與八正道同。三藏聖教序曰:「發揮八聖,固先聖之丕業。」
(名數)四向四果之聖者也。
(術語)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諸法相同之因名為同分。是為一實法,由有此實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種:一名眾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謂之眾生同分,有情同分。蘊處界等之法相同,名為法同分,又眾生同分分二類:一為無差別同分,一切有情,一類同等,異於非情上之同分也。二為有差別同分,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羅門剎利等之稱,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別之同分。又法同分有無差別有差別。俱舍論五曰:「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為眾同分。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中略)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
又分別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門,同分之義稍異。見彼同分條。
(名數)小乘四向四果之聖者也。向果為一雙,四種之一雙即八輩也。
福田(dakkhineyyā)(巴),出世聖者受人、天供養,可作人、天種植福德、功德之田,令供養者植福。
福田(puññakkhetta)(巴),謂能生福之田。如田能生物,施之可生福,比喻佛、菩薩、四向四果等為世之福田,供養之能得福。參閱中阿含第一二七經福田經(佛光二‧一○二○)。
即四雙八輩,指四向四果。
四向四果中之前七者稱為「學人」或「有學」,謂其尚有可學之處;後一者阿羅漢果則稱「無學」,謂其已具足八正道跡,成就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並已達無須再學習之階段。參見雜阿含卷二十八第七七三經(大正‧卷二十八‧七六一經)及卷四十二第一一二八經(大正‧卷四十二‧一一四五經)。
學地(sekha)(巴),又譯「有學」,即尚有煩惱未斷,必須有待修行、學習。四聖果之前三果均為有學果位,第四阿羅漢則為無學位。
學地(sekha)(巴),一譯「有學」,因尚有煩惱未斷,必須有待修行、學習。即尚有可修學之道,故稱「有學」。
即有學(sekha)(巴),非漏盡阿羅漢之學人。參閱雜阿含卷八第二一四經(大正‧卷八‧二一二經)。
學地(waiksa-bhūmi)(梵),居於有學之階段。四向四果中之前七者稱為「學人」或「有學」,謂其尚有可學之處。雜阿含卷二十八第七七三經(大正‧卷二八‧七六一經):「何等為學?謂學正見成就,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為學。」
四雙八輩(cattāri purisa-yugāni attha purisa-puggalā)(巴),即指四向四果之聖眾。四雙:預流「向」及預流「果」為一雙,如是一來、不還、阿羅漢各一雙。八輩: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佛世時,教團即四雙八輩之集合,故四雙八輩亦 指教團之賢聖眾。
四雙八輩(cattāri-purisa-yugāni attha purisa-puggalā)(巴),又作 四向四果。為聲聞進修之四項次第和四種果位。向、果為一雙,共四雙,即八輩。八輩指預流向(須陀洹向)、預流果(須陀洹果)、一來向(斯陀含向)、一來果(斯陀含果)、不還向(阿那含向)、不還果(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參閱增一阿含地主品第一九五經(佛光二‧四四九)。
四向四果之弟子能趣向涅槃之道,稱為如來聖眾。
梵語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又作斯陀含向。乃聲聞四向四果之一。斯陀含果又稱一來果,為聲聞四果之第二,係已入預流果,既已斷滅欲界六品之修惑,尚須自天上至人間受生一次方可般涅槃之聖人。一來向,則指趨向斯陀含果之因位,乃行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參閱「四向四果」1683、「斯陀含」4978) p47
謂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種聖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後阿羅漢果之九無學,合稱二十七賢聖。此為成實論、中阿含福田經所說。成實論所說即:隨信行、隨法行、無相行、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樂慧、樂定、轉世、現般、信解、見得、身證、退法相、守護相、死相、住相、可進相、不壞相、慧解脫相、俱解脫相、不退相。中阿含福田經所說即:信行、法行、信解、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成實論賢聖品、四教義卷三〕 p169
(一)聲聞僧與菩薩僧。(一)聲聞僧乃以出家沙門形像,修小乘三學者。(二)菩薩僧則指以在家帶髮之形像,修大乘三學者。〔大智度論卷三十四〕
(二)應供僧與三歸僧。(一)應供僧係自佛以下以迄凡夫沙彌皆是。以其皆可為檀越供養,故稱應供。(二)三歸僧則指聲聞人中已得四向四果者。凡夫比丘無德可歸,是以不取。此二類僧,為毘曇法中所分者。〔大乘義章卷十〕 p237
(一)指聲聞乘之四向四果。又作八輩。即須陀洹向(梵 srotāpatti-pratipannaka)、須陀洹果(梵 srotāpanna)、斯陀含向(梵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斯陀含果(梵 sakrdāgāmin)、阿那含向(梵 anāgāmi-pratipannaka)、阿那含果(梵 anāgāmin)、阿羅漢向(梵 arhat-pratipannaka)、阿羅漢果(梵 arhat)等。〔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仁王經疏卷上〕(參閱「四向四果」1683) (二)指八聖道而言,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三藏聖教序〕(參閱「四向四果」280)
乃小乘行人所修之十種法。此十法能生聖者,又為聖者所依,故稱聖處。即:(一)斷五法,指斷五上分結,得阿羅漢。(二)成六法,指成六妙行。(三)守一法,指繫念而觀身之無常、苦等。(四)依四法,指依四聖種,盡形乞食乃至有病僅服陳棄藥。(五)捨偽諦,指能達實相,斷一切見,證得初果。(六)捨諸求,指捨棄欲求(求欲界法)、有求(求上二界)、梵行求(求學道),得無學果。(七)不濁思惟,指滅欲界中修道之煩惱,得前之三果。(八)離身行,指除欲界之結,獲得四禪。(九)善得心解脫,指得盡智。(十)善得慧解脫,指得無生智。(一)、(二)聖處乃從阿那含得阿羅漢,(三)、(四)、(五)、(六)聖處乃從外凡夫次第增進得阿羅漢,(七)、(八)、(九)、(十)聖處乃從須陀洹果終得阿羅漢。〔雜阿含經卷三、成實論卷二、大乘義章卷十四「十聖處義」〕(參閱「五上分結」1055、「四向四果」1683、「四聖種」1787) p479
(一)又作三聚。指惑道、業道、苦道;此三者為生死流轉之因果。(一)惑道,又作煩惱道,迷惑惱亂諸法事理之妄心。(二)業道,由妄心所發,乃身口意三業所作。(三)苦道,以惑業為因,招感三界六道之果。道有能通之意,此三者乃由惑起業,由業感苦,於苦復更起惑,輾轉相通,生死不絕,故稱三道;或以輪轉之義,三者輪轉不絕,故亦作三道。金光明玄義卷上以十二因緣配當三道,而謂過去之無明、現在之愛、取等三支為煩惱道,過去之行、現在之有等二支為業道,現在之識、名色、六入、觸、受,及未來之生、老死等七支為苦道。又天台宗就分段、方便、實報等三報而各說三道之別,即以見思之惑為煩惱道,煩惱潤業名為業道,招感界內之生為苦道,此係分段三道;以塵沙惑為煩惱道,無漏之業名為業道,變易生死為苦道,此係方便三道;以無明惑為煩惱道,非漏非無漏之業為業道,彼土變易為苦道,此係實報三道。另據天台圓教之說,三道與法身、般若、解脫等三德,及真性、觀照、資成等三軌,彼此融通,圓妙自在,而共成三千三諦圓具之妙法。〔俱舍論卷九、雜阿毘曇心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法華玄義卷五下〕
(二)聲聞、菩薩道位之三階次第,即見道、修道、無學道。(一)見道(梵 darśana-mārga),又作見地。即初見諦理而斷除見惑之階位。(二)修道(梵 bhāvanā-mārga),又作修地、分別地。即數數修習而斷除修惑之階位。(三)無學道(梵 aśaiksa-mārga),又作無學地。即斷盡諸惑,解脫繫縛之階位。其中,前二道亦稱有學道,見道唯無漏,修道通有漏、無漏。若以此三者配當四向四果,則見道為預流向,修道為後三向及預流、一來、不還三果,無學道即阿羅漢果。若以之配唯識五位,則依序為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若以之配十地,則依序為初地、第二地至第九地、第十地及佛地。〔俱舍論卷二十一、卷二十五、彰所知論卷下、大乘義章卷十、華嚴五教章卷三〕(參閱「五位」1087、「四向四果」1683)
(三)十地經論卷十所立之證道、助道、不住道。(一)證道,謂證悟實性之理。「證」有「知得契會」之義;心冥實性,無有分別,契會平等,故稱為證。(二)助道,謂六度等資助之行。「助」有「扶佐資順」之義;扶助諸度等行,而資順菩提,故稱為助。(三)不住道,謂方便、智慧並立,不偏不倚。「不住」有「離著」之義;巧慧雙修,不凝滯於任何一處而遊行在,故稱不住。〔大乘義章卷十〕 p644
(一)梵語 tisrah śiksāh,巴利語 tisso sikkhā。乃學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學。又作三勝學,全稱戒定慧三學。(一)增戒學(梵 adhiśīla),又作戒學、增上戒學。戒可修善,並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二)增心學(梵 adhicitta),又作定學、增意學、增上意學、增上心學。定可攝散澄神、摒除雜念,見性悟道。(三)增慧學(梵 adhiprajñā),又作慧學、增上慧學。慧能顯發本性,斷除煩惱,見諸佛實相。此三者為佛教實踐綱領,即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故菩薩地持經卷十以六度配三學,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四波羅蜜為戒學,禪波羅蜜為定學,般若波羅蜜為慧學。蓋三學實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門盡攝於此,故當精勤修學。三學若加上解脫與解脫知見,則成所謂「五分法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本事經卷六、四分律卷五十八、摩訶僧祇律卷二、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定慧」2908)
(二)就學習之滿、未滿而分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種之人。據大智度論卷十八、俱舍論卷二十四之解釋:(一)有學(梵 śaiksa),指四向三果。「有學智」則指苦法智忍之慧,乃至向阿羅漢第九無礙道中之金剛三昧慧。「有學法」指無漏有為的有學之五蘊。(二)無學(梵 aśaiksa),指阿羅漢果。「無學智」則指阿羅漢第九解脫智。「無學法」指無漏有為的無學之五蘊。(三)非學非無學(梵 naivaśaiksa-nāśaiksa),指異生(即凡夫)。「非學非無學智」則指乾慧地之不淨、安那般那、欲界繫之四念處、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等。「非學非無學法」指有漏之五蘊及無為法。〔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四、俱舍論光記卷四〕(參閱「四向四果」1683、「異生」5151) p683
梵語 prthag-jana。音譯作必栗託仡那,意譯為異生。略稱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階位而言,則未見四諦之理而凡庸淺識者,均稱凡夫。大日經疏卷一載,凡夫以無明之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於諸趣之中,遂產生種種類別之眾生,故應正譯為異生。然菩提流支、真諦、笈多等則各譯為毛道凡夫、嬰兒凡夫、小兒凡夫,後二譯名源於梵語 bāla-prthag-jana(音譯婆羅必栗託仡那),婆羅有愚之義。又對四向四果之聖者而言,其餘未見道者概稱為凡夫,其中,俱舍宗以四善根為內凡,三賢為外凡,三賢以下為底下凡夫;大乘則以初地以前為凡夫,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為內凡,十信為外凡。外凡以下稱為凡夫。又對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四聖而言,凡生死流轉於六道者,皆稱為六凡,即地獄之有情以至天界眾生皆是。
凡夫之內涵意義,稱凡夫性、異生性,略稱凡性。犢子部認為其體乃欲界之見惑;有部指其乃聖道之非得而言;經部不別立其體,但以此乃聖法相續之分位差別;唯識宗認為係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且是分別而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作用之假立者。〔法華經卷二譬喻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梵網經卷上、佛性論卷三〕(參閱「異生」5151) p730
據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卷上,小乘之三寶即:(一)小乘佛寶,指如來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所示現之丈六紫金相。蓋如來以此相應聲聞、緣覺、人、天等各類根機,故稱小乘佛寶。(二)小乘法寶,指阿含等經。蓋如來為聲聞說四諦教,為緣覺說十二因緣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聖,故稱阿含等經為小乘法寶。(三)小乘僧寶,即依四諦、十二因緣修,而斷見思惑,證真空理,成聲聞四向四果及緣覺之僧,稱為小乘僧寶。 p935
梵語 anāgā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為聲聞乘四向之一。向,趣向之義。聲聞四果之第二果為一來果,彼等一心趣向不還果,更加修行,而至斷滅欲界七、八品之修惑,稱為不還向。〔中阿含經卷三十福田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參閱「四向四果」1683) p997
梵語 anāgāmin。音譯作阿那含。指聲聞第三果之聖者。彼等已斷滅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還至欲界受生,故稱不還。又分為七種不還、九種不還、七善士趣等。〔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二十四〕(參閱「四向四果」1683) p997
不繫,謂無繫縛,指無漏之出世間。不繫定,即指出世間之無漏定。對三界世間之禪定而言,四向四果聖者之無漏四禪四無色定即為不繫定。〔清淨道論三〕 p998
梵語 catvāri pratisaranāni。指四種依止之項目。依,依止、依憑之義。於經論中約分五類,即法四依、行四依、人四依、說四依、身土四依。
(一)法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種正法。又稱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與四不依,即:(一)依法不依人(梵 dharm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j na pudgala-pratisaranena),又作隨法不隨人、歸於法而不取人。謂修道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若其人雖為凡夫,或外道,而所說之理契合於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雖現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說者不契合於正法,則自當捨離而不可以之為依止。(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梵 nītārtha-sūtr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j na neyārtha-sūtra-pratisaranena),又作隨了義經不隨不了義經、歸於要經不迷惑。謂三藏中有了義經、不了義經,修道者當以明示中道實相義之決定了義經為依,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三)依義不依語(梵 arth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j na vyañjana-pratisaranena),又作隨義不隨字、取義不取語。謂修道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之表現為依。(四)依智不依識(梵 jñān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j na vijñāna-pratisaranena),又作隨智不隨識、歸慧不取所識。謂修道者當以真智慧為依,不可以人間情識為依。〔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六、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九、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七、大智度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大乘義章卷十一、釋門歸敬儀卷上〕
(二)行四依:修行者所依止之四種行法。又稱四依法。此四種行法,是入道之緣,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稱行四依。又以能生聖道,為聖道之種子,故稱四聖種。即:(一)著糞掃衣。(二)常行乞食。(三)依樹下坐。(四)用陳腐藥。陳腐藥,又作腐尿藥,係指由排泄物製成之藥物,或將牛尿與大黃果埋入土中,待發酵後再食用,為比丘發病時所依用之藥物。或謂陳腐藥乃指人所捨棄不用之各類藥材。若依止此四者而修行,能令人安於不貪愛、無執著之生活。(參閱「四聖種」1787、「陳棄藥」4823)
(三)人四依:為眾生所信賴而堪於依止之四種人。又稱四依大士、四依菩薩。即:(一)出世凡夫,指具煩惱性之人(三賢四善根)。(二)須陀洹(預流果)、斯陀含(一來果)之人。(三)阿那含(不還果)之人。(四)阿羅漢之人。此四種人能利益世間、安樂人天,故能為眾生所依止。大乘諸師對四依菩薩與大乘修行階位之配列,有多種說法,如法華玄義卷五上載,五品、十信之人為初依,十住之人為二依,十行、十迴向之人為三依,十地、等覺之人為四依。又據涅槃論載,初歡喜地為初依,六地為二依,八地為三依,第十法雲地為四依。〔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六、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一、大乘義章卷十一〕(參閱「四向四果」1683)
(四)說四依:佛說法之四依,即依於令入、相、對治、轉變等四種密意而說法。玄奘譯之攝大乘論本稱之為四秘密。(參閱「四祕密」1752)
(五)身土四依:佛身之四依,即:(一)色身依色相土,(二)色身依法性土,(三)法身依法性土,(四)法身依色相土。〔華嚴經疏卷十〕(參閱「身土四依」3016) p1702
指小乘聲聞修行所得之四種證果。其階段依次為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或僅指第四之阿羅漢果。此外,俱舍論卷六列舉之安立果、加行果、和合果、修習果等,亦稱四果。(參閱「四向四果」1683) p1713
(一)指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四聖乃十界中上四界之聖者,彼等已離煩惱,斷輪迴之苦。其餘迷於地獄等六道之眾生,則稱六凡。二者合稱六凡四聖。
(二)指聲聞四果,即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無學果(阿羅漢果)。(參閱「四向四果」1683)
(三)指禪宗禮佛時所請念之四尊,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海眾菩薩。〔禪林象器箋諷唱門〕
(四)指後秦時鳩摩羅什門下最優秀之四人,亦即道生、僧肇、道融、僧叡等。 p1785
(一)指得四果之聖者,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種人。〔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六〕(參閱「四向四果」1683)
(二)指從冥入冥、從冥入明、從明入冥、從明入明等四種死生之人。(參閱「四種死生」1800)
(三)指粗人、濁人、中間人、上人。
(四)指順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成實論卷二(大三二‧二四九中):「又四種人:有順流者,有逆流者,有中住者,有得度者。若人一心聽佛法者,是人即能除滅五蓋,修七覺意,是故此人截生死流,名逆流者,亦名為住,亦名得度。」
(五)指常沒、暫出還沒、出觀、得度等四種。(一)常沒,謂人不能修習涅槃法,則常沒流轉,而不得出離生死大海。(二)暫出還沒,謂人生於世間,於信、精進、念、定、慧等五種善根不能堅固,還復退失,而流轉於生死。(三)出觀,謂人雖沒於生死大海,然能隨順涅槃之法,欲求出離。(四)得度,謂人具足修習涅槃之法,則能截生死流,至涅槃岸。〔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六〕 p1791
(一)僧侶依其品位可分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實僧四種。(一)有羞僧,又作慚愧僧,指持戒不破,身口清淨,能別好醜之有羞恥心,慚愧心之僧。(二)無羞僧,又作破戒僧,指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之無羞恥心之僧。(三)啞羊僧,又作愚癡僧,指愚癡無智如啞羊之僧。(四)實僧,又作真實僧,即真實之僧,指學、無學之聖者。〔大智度論卷三、法華文句卷一、維摩經略疏卷一〕
(二)指勝義僧(第一義僧)、世俗僧(淨僧)、啞羊僧、無慚愧僧四種。(一)勝義僧,指諸佛世尊及諸菩薩、緣覺、聲聞等眾,其德尊尚,於一切法通達無礙而得自在,故稱勝義僧。(二)世俗僧,謂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儀,並持佛禁戒,於世俗求清淨之僧。(三)啞羊僧,謂愚昧魯鈍,不知輕重,且於微小之罪不能發露懺悔者。(四)無慚愧僧,謂於破戒、毀犯無慚愧之心者。〔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五、法苑義林章卷六〕
(三)指菩薩僧、聲聞僧、凡夫僧、一類凡夫僧四種。(一)菩薩僧,指如文殊、彌勒等之大士。(二)聲聞僧,指如舍利弗、目犍連等之聖者。(三)凡夫僧,指有智凡夫成就出家威儀,具足一切正見,為有情開示演說聖道法門之僧;與上述之有羞僧或世俗僧相當。又供養此三種僧,可獲無量之福,故此三種僧又稱三種真福田僧。(四)另有一類凡夫僧,指戒品不全,隨犯隨悔,但恭敬三寶,不生邪見,深信因果,讚詠一乘微妙之法,消除業障之凡夫僧。此類凡夫僧雖較前三種僧為劣,然與各種外道相比,乃勝百千萬倍,亦勝於四種轉輪聖王。以上四種僧,可總稱為四類聖凡僧寶,乃為世間之良福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
(四)指勝道沙門(梵 mārgajinah)、說道沙門(梵 mārgadeśikah)、活道沙門(梵 mārgajīvī)、壞道沙門(梵 mārgadūsī)四種。又稱四種沙門、四沙門、四輩。(一)勝道沙門,指得殊勝道之沙門,如佛、菩薩、聲聞、緣覺等聖者。又稱行道殊勝、為道殊勝,或稱道生、畢竟到道。(二)說道沙門,指向眾人說示開演殊勝道之沙門,如舍利弗等傳法者。又稱示道、善說道義、解道能言。(三)活道沙門,指依道生活,以道為其生命之沙門。又稱命道、道活、依道生活、受道。(四)壞道沙門,指破戒無慚,污穢破壞聖道之沙門。又稱污道、為道作穢。〔長阿含經卷三、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七、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俱舍論卷十五〕
(五)指預流、一來、不還、無學四聖者,又作四沙門。合其因位、果位則稱四向四果。四沙門即得四果之聖者,故又稱四沙門果。〔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參閱「四向四果」1683)
(六)指形服沙門、威儀欺誑沙門、貪求名聞沙門、實行沙門四種。(一)形服沙門,又稱色像沙門、行色相沙門、形容被服像如沙門。指披著沙門之服,剃除鬚髮,現沙門之形,並執持沙門之器,然三業不清,不守四威儀,慳嫉懈怠,破戒行惡之沙門。(二)威儀欺誑沙門,又稱詐威儀沙門、密行虛誑沙門、外如沙門內懷媮。指於持守三業、四威儀無所缺失,並修習四聖種之法,然於空、無相、無願等深法,生起怖畏之心,而不稱善淨之沙門。(三)貪求名聞沙門,又稱名譽沙門、求名聞稱讚沙門、求索嘩名自貢高。指但圖名聞利養,無真正出離心之沙門。(四)實行沙門,又稱真實沙門、行不犯真沙門。指實行佛道,斷諸妄執,住於空、無相、無願之法,見諸法本真之理,如說修行之沙門。〔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大寶積正法經卷四、摩訶衍寶嚴經、遺日摩尼寶經〕
(七)指名字比丘(梵 sañjñā-bhiksuh)、自言比丘(梵 pratijñā-bhiksuh)、為乞比丘(梵 bhiksuta-iti-bhiksuh)、破煩惱比丘(梵 bhinnakleśatvād-bhiksuh)四種。(一)名字比丘,指有名無實之比丘,或指剃髮而未受戒之比丘。又稱名想比丘、名比丘。(二)自言比丘,指非比丘而自稱是比丘者。又作自稱比丘。(三)為乞比丘,指如同俗人之乞食為生者,如婆羅門從他乞食時,亦謂己為比丘;或指順教法而乞資離邪命者。又稱乞求比丘、乞匃比丘、乞者比丘。(四)破煩惱比丘,指斷諸煩惱之比丘。又稱破惑比丘。另於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以上記四種比丘加上「白四羯磨圓具比丘」,稱為五比丘。〔十誦律卷一、俱舍論卷十五〕 p1817
即四向四果。聲聞依其修行之淺深而分四階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等四對八種。向與果合則為四雙,分則為八輩。〔增一阿含經卷二、大集經卷十五虛空藏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一〕(參閱「四向四果」1683) p1849
梵語 śaiksa,巴利語 sekha。又稱學人。即指為斷盡一切煩惱,而修學無漏之戒、定、慧,及擇滅之理者。亦即佛弟子雖能知見佛法,然尚有煩惱未斷,必須有待修行學習戒、定、慧等法,以斷盡煩惱,證得漏盡,以其尚有法可修學,故稱有學。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聖者為有學,惟證得阿羅漢果之聖者,以其無法可修學,故稱為無學。
有學共有十八類,稱為十八有學或十八學人,據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所舉,即: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家家、一間、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等十八類。此外,於成實論等經論中,尚有不同之分類。〔俱舍論卷二十四、成實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十五、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十八有學」351、「四向四果」1683、「無學」5138) p2458
又作次第斷。小乘聲聞之人,為證得阿羅漢果,而順序經四向四果之階位,稱為次第證。反之,未經四向之階位,超越初果乃至三果,而證得阿羅漢果者,稱為超越證、超越斷,略稱超證。在見道以前之凡夫位,由於修持有漏之六行觀,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之程度不同,而產生次第證與超越證之差異。
據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載,已斷除欲界修惑前五品與未斷者同入於見道,稱為預流向;但斷至六、七、八品者,即成為一來向;斷至第九品以及色界、無色界(除有頂地之外)之修惑皆斷者,即為不還向;至見道終了之第十六心時(即入修道之際),分別證得一來果、不還果,此等聖者即稱為超越一來或超越不還。同時依其捨離欲界中貪等煩惱之程度,而有不同之稱,超越一來之聖者稱為倍離欲,超越不還之聖者稱為全離欲。所謂倍,即捨離欲貪倍於次第證者;全,則指完全捨離欲界之煩惱。〔俱舍論卷三、卷二十一〕(參閱「超越證」5284) p2465
梵語 darśana-mārga。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密教以始生淨菩提心之位,稱為見道。以無漏智明白判斷道理者,稱為決擇(決斷簡擇),見道為決擇之一部分,故稱為決擇分。
又悟入涅槃之境界或欲達到涅槃之聖道皆是正性,故特稱見道為正性。又因所有之聖道皆令離煩惱,稱為離生,見道令離異生(凡夫)之生,故特稱見道為離生;是故見道又稱正性離生、正性決定(決定必趣涅槃之意)。見道所斷(又作見道斷、見所斷)之煩惱,略稱見惑;修道所斷(又作修道斷、修所斷)之煩惱,略稱修惑。
(一)在一切有部,現觀見道苦、集、滅、道四諦之無漏智有二種,即能斷見惑之無間道智與證斷四諦真理之解脫道智。以其所觀察之對象,復可分為八忍八智之十六心,即觀欲界苦諦所得之苦法智忍(無間道之智)、苦法智(解脫道之智),觀色界、無色界苦諦所得之苦類智忍、苦類智;觀欲界集諦所得之集法智忍、集法智,觀上二界集諦所得之集類智忍、集類智;觀欲界滅諦所得之滅法智忍、滅法智,觀上二界滅諦所得之滅類智忍、滅類智;觀欲界道諦所得之道法智忍、道法智,觀上二界道諦所得之道類智忍、道類智。以此十六心(剎那)現觀諦理,稱為聖諦現觀。其中以前十五心屬於見道,特稱見道十五心;道類智已一度觀遍四諦法,故屬於修道之範圍(如表)。對於三界九地之修惑,修道各分上上品、上中品,乃至下下品等九品,合為八十一品,乃指斷修惑之修道過程。對於次第證者而言,見道為預流向,故於第十六心(道類智)證初果(預流果);然對異生位(凡夫位)之超越證者而言,彼等以世俗智修有漏之六行觀,業已斷除修惑之一部分,故應其程度可於第十六心證得初果、第二果(一來果),或第三果(不還果)。修道,則指以上之果位乃至阿羅漢向之間之階段。
無學道,即證得阿羅漢果位,依其能力根機之高低,可分退法乃至不退法等七種阿羅漢,此外再加獨覺、佛,或慧解脫、俱解脫二者,稱為九無學。再者,無學之人可完成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等八聖道,以及無學解脫、無學正智等十種無漏法(十無學支)。又鈍根者於見道稱為隨信行,於修道稱為信解,於無學道稱為時解脫;利根者於見道、修道、無學道則分別稱為隨法行、見至、不時解脫。
(二)經量部或成實論,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全屬見道,故主張十六心見道(又作十六心見諦)之說。而犢子部認為每一諦皆具有法智、法忍、類智三心,故主張十二心見道之說,至於第十三心,則指最後之道類智於前剎那再續起者,或於一剎那之際,再觀所有四諦之心,故第十三心以後為修道。此外,大眾部立頓現觀之說,即於一剎那間遍觀四諦,或立一時頓現觀說,先總括而觀,其次詳觀,故生二剎那之悟境;相對於此,有部說漸現觀。
(三)唯識宗分見道為真見道、相見道二種。真見道證唯識理,可引生根本無分別智,證悟真如之理,為斷煩惱障、所知障之分別隨眠煩惱之位。以上謂一心真見道說(又作頓證頓斷說),以此為正義。相見道證唯識相,為於真見道後生後得無分別智,再觀真如理之位,分為三心相見道與十六心相見道二種。三心相見道,即作三心,觀非安立諦(觀二空真如,非觀四諦差別)之境,即:(1)觀察自己之肉體,體證我空。(2)體證法空,證諸法皆無實體。(3)觀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體悟我空與法空之理。十六心相見道,即作十六心,觀安立諦(觀四諦之別相)之境。三心相見道含攝於真見道,故稱三心真見道說(又作漸證漸斷說)。見道行人已斷見惑,得無分別智,然仍殘留餘障,故須於修道位再經數度修習無分別智,依序斷除十重障,以至於第十金剛無間道斷盡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而證得無學果。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則見道當配於通達位,修道當配於修習位,無學道當配於究竟位。〔俱舍論卷二十三、大毘婆沙論卷三、卷五十四、卷七十五、成實論卷一、卷十五、雜阿毘曇心論卷五、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七十三、成唯識論卷六、卷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十七、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三道」644、「四向四果」1683、「有學 」2458、「見惑」2997、「阿羅漢」3692) p3001
(一)指二種教法︰乘,運載之義。諸佛所說之教法,係運載行者從迷至悟,故稱之為乘。有多種涵義,茲分述如下︰
(1)聲聞乘與緣覺乘︰聲聞乘又稱弟子乘,緣覺乘又稱獨覺乘。《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云(大正27‧906a)︰「若聲聞、獨覺亦得無礙解,(中略)若不爾者,二乘亦應不得無學。」即聲聞乘,謂運載聲聞行者,令進其行位,遂至灰滅涅槃之果地;緣覺乘,謂運載緣覺行者,令進其行位,亦至灰滅涅槃之果地。總言之,前者係四諦法,後者指十二因緣法。
大乘經典則以為此聲聞、緣覺二乘並未究竟,如《菩薩本行經》卷上云(大正3‧113b)︰「亦不求二乘之證,持是功德願求無上正真之道。」南本《涅槃經》卷十四云(大正12‧698b)︰「然(燃)大乘燈,離二乘燈。」因此,後世大乘論師也從二乘未究竟之見地持論。如無著《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云(大正30‧701c)︰「然彼二乘,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乘以為根本,(中略)如聲聞乘。獨覺亦爾,出無佛世而證正覺。」龍猛《菩提心論》云(大正32‧573a)︰「二乘之人,聲聞執四諦法,緣覺執十二因緣。(中略)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
由此可見,自大乘立場而言,聲聞、緣覺二乘是不究竟的。因此,大乘家多將聲聞、緣覺一齊視之為小乘。
(2)小乘與大乘︰小乘,謂狹小的交通工具,即運載聲聞、緣覺至灰滅小果的人空、自利之教法。大乘,即大型的交通工具,指運載菩薩至涅槃大果的二空、二利之教法。《大智度論》卷九十三云(大正25‧711b)︰「佛法有二種︰小乘、大乘。」《攝大乘論》(真諦譯)卷中云(大正31‧121b)︰「譬如於大小乘中,佛世尊說人法二種。」
小乘的稱呼,原起自大乘家的貶稱,因此,亦有稱小乘為下乘,稱大乘為上乘或上衍。如《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大正30‧740a)︰「於下乘希求大乘,(中略)於大乘希求下乘。」《攝大乘論釋》(玄奘譯)卷一(大正31‧321c)︰「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
另有以「聲聞乘」一語稱呼小乘,以「佛乘」或「菩薩乘」、「一乘」之語表大乘者。如《大智度論》卷四云(大正25‧85b)︰「欲辨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狹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益一切。復次,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中略)摩訶衍如海,小乘牛跡水。」論中又立有聲聞道、菩提薩埵道二道,此亦是小乘道、大乘道之意。
又,《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云(大正30‧733b)︰「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中略)於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此種將大乘直稱為一乘,原出自《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大正16‧708a)︰「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以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大正16‧508b)︰「唯說一乘法,是則為大乘。」
此外,小乘之中可區別為聲聞乘與緣覺乘,若再加上大乘,則可合稱為三乘。
(3)別教一乘與三乘︰此是華嚴宗所說。即法藏《華嚴五教章》卷一所云(大正45‧477a)︰「別教一乘別於三乘。如法華中,宅內所指門外三車,誘引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大白牛車,是一乘教也。」此中之別教一乘,指一佛乘。三乘則指聲聞、緣覺與菩薩等三乘。
(二)指上列二乘的修行者︰詳稱為二乘人或二乘機。此有二類︰(1)以聲聞乘、緣覺乘為所乘的聲聞人、緣覺人二乘。(2)以聲聞乘(小乘)、菩薩乘(大乘)為所乘的聲聞人、菩薩人二乘。
關於聲聞人、緣覺人之二乘的同異,慧遠於《大乘義章》卷十七(末)列出五種同、六種異。依其意,相同之五種即︰(1)見理同,即聲聞、緣覺二種人同見生空。(2)斷障同,即二種人同斷四住惑、離分段身。(3)修行同,即二種人同修三十七道品法。(4)得果同,即二種人同得盡智無生智果。(5)證滅同,指二種人同證有餘、無餘二涅槃。
六種差異即︰(1)根異,聲聞為鈍根,緣覺是利根。(2)所依異,即聲聞依師而緣覺不依。(3)藉緣異,聲聞藉教法之緣而得道,緣覺藉事相之現緣而開解。(4)所觀異,聲聞觀察四諦之法,緣覺則觀察十二因緣。(5)向果異,聲聞是四向四果,緣覺是一向一果。(6)通用異,聲聞以二千國土為神通境界,緣覺以三千國土為其境界。
此外,就二乘之異同,智顗 4《法華文句》卷七(下)列有六種相同︰同出三界、同盡無生、同斷正使、同得有餘、同得一切智、同名小乘。以及十種差異︰行因久近、根利鈍、從師獨悟、無悲鹿羊、有相無相、觀略廣、能說得四果法不能說法得煖法、在佛世不在佛世、頓證漸證、多現通少說法聲聞不定。
謂未見四諦之理的凡庸淺識者。音譯必栗託仡那,意譯異生、凡夫,略稱凡。與「凡愚」同義。例如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云(大正8‧752a)︰「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法華經》卷二〈譬喻品〉云(大正9‧15b)︰「憍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
依《大日經疏》卷一所釋,凡夫因無明,故而受報,不得自在,墮種種趣中,色心像類各有差別,所以正譯應為異生。但是,此上所引二經均僅譯為凡夫,菩提流支譯作毛道凡夫,真諦譯為嬰兒凡夫,笈多譯作小兒凡夫。後二譯名源於梵語bala-pṛthag-jana(音譯婆羅必栗託仡那)。bala有「年幼」或「愚」之義,故譯為愚異生,或嬰兒凡夫、小兒凡夫均為正譯。然譯為毛道則屬誤譯,此係將bala與vala(音譯嚩囉)混淆所致。
對四向四果之聖者而言,未見道者,總名為凡夫,此中,四善根是內凡,三賢為外凡,三賢以下是底下凡夫,又稱信外輕毛的凡夫。又對十界中聲聞緣覺菩薩與佛之四聖而言,凡於六道中生死流轉不已者,名為六凡。
〔參考資料〕 《大威德陀羅尼經》;《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一;《佛性論》卷三;《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梵網經》卷上;《玄應音義》卷三;《釋氏要覽》卷中;《大乘義章》卷六;《西方要決》;《止觀輔行》卷一之五、卷五之二。
為日本弘法大師空海之判教論。十住心者,不僅適用於判教,同時也是顯示真言行者之自心實相與淨菩提心之開發次第,以及大日如來普門之德之差別相。「十住心」一詞,出自空海之《十住心論》及《祕藏寶鑰》。但同一住心,其用法之目的有異。《十住心論》係以大日如來之萬德,歸納於十種來說明。而《祕藏寶鑰》則用來作為判教理論。此十住心之內容,略如下列︰
(1)異生羝羊心︰異生(pṛthag-jana)者,異類萬殊而生之義,為凡夫之別名。羝羊為畜生中之最愚劣者。蓋指人類中之無知蒙昧,恰如羝羊之凡夫心之狀態,即無微少善心萌櫱者之精神狀態。《祕藏寶鑰》卷上(大正77‧363c)︰「異生羝羊心者何﹖凡夫狂醉不辨善惡,愚童癡暗不信因果之名也。凡夫作種種業,感種種果,身相萬種而生故名異生。愚癡無智均彼羝羊之劣弱,故以喻之。」
(2)愚童持齋心︰不辨東西之愚童凡夫,略現善心之萌芽。有時因其祖先,而起持齋追薦之志願。蓋指此輩之精神,又彼等所喜承受之教,如孔子之教,又如授以佛教之五戒、八齋戒、十善戒之人道教當之。《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云(大正18‧2b)︰「愚童凡夫,類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法想生,所謂持齋,彼思惟此少分,發起歡喜,數數修習。」
(3)嬰童無畏心︰嬰童以生母為唯一之依賴,不見生母時,則心生恐怖,見生母時,則引起無畏安穩之感想。信天道之教,蓋指其所起絕對倚賴之信仰心之狀態,是名嬰童無畏。又所謂天道教者,與佛教中之天道教、婆羅門教、基督教,及老子教之類相當。《祕藏寶鑰》卷上(大正77‧364c)︰「脫小分厄縛,故無畏;未得涅槃樂,故嬰童。」
如上普通稱為世間三種住心,世間一般之教訓屬之。至如次之第四住心以次,則以示佛教內之教義淺深也。
(4)唯蘊無我心︰佛道修行者,熟察自己之肉身,如實知為自色、受、想、行、識之五蘊所成立。同時覺知自己並無本質,對於自己愛著之念,遂以薄弱。由是體達無我之理,是為聲聞眾。於阿羅漢果位,證成人空無我之理,以示聲聞眾之教,寄於此住心。又吾人之肉體及精神,當綿密觀察之時,雖可得知為五蘊和合之體。惟於吾人之平常生活,則嘗以此為真實,為常住不變之實體,而生愛著。循茲愛著,爰起保護自身之念,由此思念,遂為種種煩惱罪惡。今依此無常苦空無我之觀,而了解我之身心,本來無我,且為無體之物。吾人之身心,乃以示因緣相結,亦五蘊假和合之相,一朝因緣分解之時,五蘊離散以去,自己心身,歸於空際,至是惟有五蘊留存。如斯教義,即與此住心相當,所謂聲聞乘之教,即此是。《十住心論》卷四(大正77‧329b)︰
「遮生空於唯蘊,譬我倒於幻炎,二百五十戒防身口非,三十七菩提習身心善,告時則三生六十,示果則四向四果。說識唯六種,攝法則五位,四諦四念瑩其觀,六通八解得其證,厭怖生死灰滅身智,欣仰湛寂等同虛空,是則聲聞自利之行果,羊車出欲之方便。」
(5)拔業因種心︰無明為起種種惑業之種因,依於惑而起業,依於業而於未來招其相當之生涯。人界者苦世界也,迷世界也。因謀脫離此之迷與苦,當使不受生於人界。蓋受生之因為業,業之因為惑。此惑與業,由無明發生。若無無明,則為拔去業因之種。是乃緣覺阿羅漢果之聖者,觀於十二因緣所覺知。緣覺乘之教,即當此第五住心。《十住心論》卷五(大正77‧334a)︰
「拔業因種心者,麟角之所證,部行之所行。觀因緣於十二,厭生死乎四五。見彼華葉覺四相之無常,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言。業惱株杌猶此而拔,無明種子因之而斷。爪犢遙望不近,建聲何得窺窬,游泳湛寂之潭,優遊無為之宮。自然尸羅無授而具,無師智慧自我而獲,三十七品不由他悟,蘊處界善不待藍色,身通度人不用言語。大悲闕無方便不具,但自盡苦證得寂滅。故經云︰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又云︰是中辟支佛復有小差別,謂三昧分異,淨除於業生」。
(6)他緣大乘心︰他緣,或曰無緣之義。雖於眾多無緣之人,亦慈愛普及之大乘菩薩心。此雖僅以表示大乘菩薩慈愛心之廣大,然唯識法相之宗義,與之相當。唯識宗者,佛教之唯心論。蓋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唯此自心之相,自心以外,別無何物存在。此宗宗義,說為聲聞、緣覺、菩薩之教義,故亦名為三乘教。《十住心論》卷六云(大正77‧337a)︰「緣法界有情,故他緣;簡聲獨羊鹿,故大名;運自他乎圓性,故曰乘。」
(7)覺心不生心︰以自心實相,為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即依於八不中道之義而了知之教義,三論之宗義,與此相當。《祕藏寶鑰》卷下(大正77‧370b)︰
「故大日尊告祕密主言︰祕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何以故﹖祕密主!心前後際不可得故。釋曰︰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滯有無,故心無罣礙,所為妙業隨意能成,故云心主自在。心王自在明即是淨菩提心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前劫也。心王猶如池水性本清淨,心數淨除猶如客塵清淨,是故證此性淨時,即能自覺心本不生。」
(8)如實一道心︰闡明如實了悟一道清淨,妙蓮不染之心的天台教義,即與此相當。天台大師依於空假中三觀,觀照諸法之實相,以謂三千諸法,悉不外為吾儕凡夫一念心之相。但一切萬有,依於因緣,假現實在之相。蓋原為因緣假和合之體,而無真實之存在,其無真實存在之物,則觀之為空,是即空觀。萬有之真實相,雖謂為空,然現為吾人經驗之對象,莫能絕對否定其存在,是名假有,觀此假有之相,即為假觀。然諸法之實相,原非僅有,亦非空非中觀於即有、即空、即中,方可謂為諸法之真實相,正當適中觀察之方法。以此空假中之三觀,觀察經驗界之萬有,是謂天台一心三觀之宗義。《祕藏寶鑰》卷下(大正77‧371a)︰「故大日尊告祕密主云︰祕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祕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
(9)極無自性心︰諸法極軌之法性,為隨緣轉變。由此一真如法性,歷展無盡法寶,罔知所屆。以暫住於真如自體之性,而說為無。似此諸法法界,悉皆為真如法性之發現。此華嚴宗之宗義也。《祕藏寶鑰》卷下(大正77‧372a)︰「故大日如來告祕密主言︰所謂空性離於根境,無相無境界,越諸戲論等同虛空,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生。」
(10)祕密莊嚴心︰依於法身如來身、口、意三祕密之加持感應,開顯吾人心中原始潛在祕密莊嚴之曼荼羅。陳說此種教義之真言宗,即與此住心相當。《十住心論》卷十云(大正77‧359a)︰「祕密莊嚴住心者,即是究竟覺知自心之源底,如實證悟自身之數量,所謂胎藏海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荼羅,金剛頂十八會曼荼羅是也。」
茲將此十住心列表如下︰
(1)異生羝羊心 凡夫─┐
(2)愚童持齋心 人乘─┼───世間心─┐
(3)嬰童無畏心 天乘─┘ │
(4)唯蘊無我心 聲聞乘┐小乘┐ │
(5)拔業因種心 緣覺乘┘ │ │
(6)他緣大乘心 法相宗┐ │ ╞═顯教
(7)覺心不生心 三論宗┤ │ │
(8)如實一道心 天台宗┼大乘┼出世間心│
(9)極無自性心 華嚴宗┴──┼────┘
(10)秘密莊嚴心 真言宗─佛乘┘ ═════密教
此中,前三者為世間住心,後七者為出世間住心。出世間住心中,前二為小乘教,後四為大乘教。小乘教中之唯蘊無我心與拔業因種心,兩者分別是聲聞、緣覺之住心;大乘教中,他緣大乘心、覺心不生心、如實一道心、極無自性心、祕密莊嚴心等,分別是法相、三論、天台、華嚴、密教之住心。
按空海創彼真言宗之際,主要依據《大日經》〈住心品〉及《大日經疏》所說,並依《金剛頂經》、《菩提心論》等,以完成此十住心之論。此十住心之說法,不僅用以表明真言行者心品開展之次第,亦兼用以判攝一代諸教所說之深淺;即以前九住心為顯教,第十祕密莊嚴心為密教,藉此以凸顯真言一宗之特勝。故古來謂此為九顯一密之教相;《十住心論》則謂以彰顯真言行者上轉進昇之相為主,故又有稱十住心為九顯十密之法相者。
空海以十住心判攝顯密二教一事,古來日本之天台、淨土諸家對此頗加非難。綜合諸家所論,主要在非難其說相違背《大日經》及《義釋》等。然對於此等非難,真言宗之聖憲、宥快等亦各有所述,以翼贊祖說。
〔參考資料〕 《大日經指歸》;《真言宗教時問答》卷二;《法然上人行狀畫圖》卷五;《法華真言勝劣事》;《大日經住心鈔》卷六;《大經要義鈔》卷三;《宗義決擇集》卷十二;《一期大要祕密集》;宇井伯壽《佛教汎論》第二編第二部。
指為斷盡一切煩惱,而修學無漏之戒、定、慧及擇滅之理者。因尚有可修學之道,故稱「有學」,又稱「學人」。於聲聞四向四果中,唯阿羅漢果是「無學」,其餘之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等四向三果之聖者,稱為有學。《俱舍論》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7a)︰「四向三果皆名有學,何緣前七得有學名﹖為得漏盡常樂學故。學要有三︰(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以戒、定、慧為三自體。」
又,異生凡夫亦修學戒、定、慧,然因彼等未如四向三果之聖者如實了知四諦之理,從而於後時或有退失正學之時。因此不稱為有學。
「有學」有十八類之別,稱之為「十八有學」。即四向三果之外,另加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等十一位。
◎附︰《俱舍論》卷二十四(摘錄)
前來所辯四向三果,皆名有學;何緣前七,得有學名﹖為得漏盡;常樂學故。學要有三。(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以戒定慧為三自體。若爾;異生應名有學﹖不爾。未如實見如諦理故。彼容後時失正學故。由此善逝再說學言。如契經中,佛告憺怕,學所應學。學所應學,我唯說此名有學者。為令了知學正所學,無有退失,名有學者;故薄伽梵,重說學言。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學意未滿故。如行者暫息。或學法得常隨逐故。學法云何﹖謂有學者,無漏有為法。無學法云何﹖謂無學者,無漏有為法。云何涅槃不名為學﹖無學異生,亦成就故。此復何緣不名無學﹖有學異生,亦成就故。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成實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十五;《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四;《大乘義章》卷十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
又稱有學道。三道之一,即修行三階段(見道、修道、無學道)的第二階段。指在完成見道位之對事惑的斷除後,進入為斷除一切情惑而修習的階段;也指已斷情惑的境界。
關於修道,依修行者之能力及其修行程度可分成許多階段。對此,小乘以為修道是指在見道位起無漏智,初證四諦真理之後,於此真理中更加修習之謂。修道之終極,可斷盡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一云(大正27‧267a)︰「修道是不猛利道,數數修習,久時方斷九品煩惱。」在四向四果中,相當於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
大乘則以初地住心以後至第十地之金剛無間道為修道。《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本)云(大正43‧573b)︰「今此修道除初入地心出相見道已住,出地心乃至第十地終金剛無間道來,並名修道。」
在修道位期間,可廣斷見道所斷(分別起的二障)以外的餘障,也就是斷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種子,為證得二轉依的妙果,屢屢修習無分別智。此相當於資糧位等五位中,第四的修習位。又相當於三僧祇修行中,第二、第三僧祇的泰半。
此外,《大乘義章》卷六曾論及大小乘修道之差別云(大正44‧584b)︰「次分見修,如毗曇中苦忍已去,十五心來名為見道,須陀已上,終至無學名為修道。若依成實總相觀諦,不得說言苦忍已去,但得說言無想位中名為見道,修道如前。大乘法中初地見道,二地已上名為修道。」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二十三;陳譯《攝大乘論釋》卷七;《雜阿毗曇心論》卷五;《順正理論》卷六十四、卷七十四;《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三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九、卷十四;《四教義》卷三;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
「迷」的對稱。意為由迷夢而覺醒,是佛教徒修行的目的。菩提與涅槃,是所悟之智及理。亦即菩提是能證之智慧,涅槃是所證之理,佛及阿羅漢是證涅槃的人。佛教中因教理深淺的不同,所傳達的悟界之消息亦有差別。小乘之悟是斷三界煩惱,證擇滅之理。在大乘唯識家,是悟入唯識之理。在三論宗,則是到達「不可得空」之境。華嚴宗是證入十佛之自境界。天台宗是證入諸法實相。在禪宗是見性成佛。
要言之,小乘的悟界,是歸於空寂。大乘的悟界是證見真理,斷破煩惱的擾亂,同時圓具無量妙德,有應萬境而施自在妙用的妙相。若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依迷悟加以區分,前六是迷界,後四是悟界。此稱為六凡四聖。但若是作九一相對時,則前九界是因,後一為果,圓滿的悟界只有佛界。
此外,依開悟程度之深淺而言,悟入一部分的是小悟,全部開悟是大悟。若依時間之遲速,又有漸悟、頓悟之別。另有依智解而悟知其理的解悟,及依修行而體證其理的證悟。
◎附一︰〈悟〉(摘譯自《佛教大事典》)
悟,指體悟真理的「體驗性的智慧」。悟有頓悟與漸悟之分。在迷界若具有佛智,即如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就是從迷解脫的悟界。「涅槃」是nirvāna或nibbānah之音譯,指迷火止熄之狀態。煩惱指心之染污不淨。而「即」,即指佛智之功用。這就是「頓悟」。所謂「頓」,是指不經階次,直超而至之謂。
與此頓悟相對的,是漸悟。小乘佛教說四向四果,訂出修行的目標及境地,大乘佛教有五十二位的修行階次。這就是「漸悟」。四向四果的最後,是得阿羅漢果,五十二位的最後,是得等覺、妙覺之位。
關於頓悟與漸悟,在五世紀時,由於對《涅槃經》的解釋,中國佛教界曾有過一場大論辯。在中國禪宗史上,唐代的禪宗也有南頓北漸之分。但是所謂的頓漸,應是指眾生根機之類別,不應據此而論斷其優劣。
關於悟的意義,大乘佛教所說的悟,指的是成佛。其內涵並不只是自利,同時也包含利他。而小乘佛教的悟,則較偏向自利,只是個人的。可見大小乘這兩種悟的意義頗為不同。大乘佛教通常將偏於自利者稱為阿羅漢。依據大乘教法,「自利」與「利他」之二德目雖似是矛盾與對立,但若能圓滿地完成二者,則可成佛。使矛盾成為圓滿的,正是佛智的功用。
又,獨坐深山幽谷,只在心理上獲得法喜,這只是自利性的,是隱遁者的悟。雖然悟只是一種境界,但發而為用,則是利他性的,其中具有奉獻社會的慈悲心,並不是純然的獨善。
◎附二︰虛雲和尚的悟境(摘錄自岑學呂撰《虛雲和尚年譜》〈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歲〉條)
(上略)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一夕,夜放晚香時,開目一看,忽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澈。隔垣見香燈師小解,又見西單師在圊中。遠及河中行船,兩岸樹木種種色色,悉皆了見。是時纔鳴三板耳。翌日,詢問香燈及西單,果然。予知是境,不以為異。至臘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冲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於黃河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甚麼。若果當時踏翻鍋灶,看文吉有何言語。此次若不墮水大病,若不遇順攝逆攝,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曰︰「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又偈︰「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參考資料〕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觀無量壽經》;《法華經》卷八(下);《古尊宿語錄》卷三十。
「有學」之對稱。又稱無學位、無學果、無學道、無學地。指斷盡一切煩惱,已得阿羅漢果者。若已知佛之教法,但未斷惑,尚有所學者,稱為「有學」。反之,已究佛之教法,無惑可斷,亦無可學者,則稱為「無學」。聲聞四向四果中,唯阿羅漢果為無學,餘四向三果為有學。《俱舍論》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c)︰
「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
此即將解脫一切煩惱,證盡智、無生智,更無可學的阿羅漢果稱為無學。又,阿羅漢依根之利鈍分為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不退法等七種,又依所離之障而分慧解脫、俱解脫二種。總共合稱「九無學」。此外,也有人將前者加上緣覺及佛,而合稱九無學。因為緣覺及佛亦斷盡一切煩惱,無可學,故亦稱無學。
◎附︰〈十無學支〉(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十無學支,指得阿羅漢果的無學人所成就的十種無漏法。又名「十無學法」。即(1)無學正見︰指與無漏作意相應之慧。(2)無學正思惟︰指與正見俱起之思惟。(3)無學正語︰指依無漏作意所生的四種語業。(4)無學正業︰指依無漏作意所生的三種身業。(5)無學正命︰指遠離諸邪命,如法活命。(6)無學正精進︰謂欲樂正勤,勇猛堪任。(7)無學正念︰指心中明了,於諸法不忘失。(8)無學正定︰謂心住、安住、近住等住,心無散亂。(9)無學正解脫︰指離煩惱之束縛的有為解脫。(10)無學正智︰指盡智及無生智。此中,金剛喻定之後,知諸漏盡滅名盡智;依諸漏斷盡,緣後有之無生,名無生智。凡此,前八支即八正道,加上至無學位始得的解脫與正智,合稱為無學之十支。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則將此十支依止於無學之五蘊,以正語、正業、正命為無學之戒蘊;正念、正定為無學之定蘊;正見、正思惟、正精進為無學之慧蘊;正解脫為無學之解脫蘊;正智為無學之解脫智見蘊。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一、卷九十四、卷一0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五;《顯揚聖教論》卷三;《俱舍論》卷二十五;《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大乘義章》卷十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
法的同類性。為說一切有部所說的十四不相應行之一。略稱同分。在佛典中,指有情的共通性。即能令同類眾生相似的要素。亦即指︰使有情之間成為有共同相似點之同類有情的原理。由於有此眾同分,因此「人」與「人」相似,「猿」與「猿」相似。
《俱舍論》卷五謂同分有「有情同分」(sattva-sabhāga)與「法同分」(dharma-sabhāga)二種,其文云(大正29‧24a)︰
「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名眾同分。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性、男、女、近事、苾芻、學、無學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同分者,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覺及施設不應得有,如是蘊等,等無差別,覺及施設如理應知,頗有死生不捨,不得有情同分。應作四句,第一句者,謂是處死還生是處;第二句者,謂入正性離生位時,捨異同分,得聖者同分;第三句者,謂是趣死生餘趣等;第四句者,謂除前相。」
此意謂眾同分可分為「有情同分」與「法同分」兩大類。而有情同分又可分為無差別與有差別兩種。亦即能令一切有情彼此相似的,就是無差別同分;能令有情依其界、地等不同,而分別使各類有情,各各相類的,就是有差別同分。又,在有情所依的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能令各類的法,與同類的法相似的,就是法同分。
說一切有部謂同分別有實體,經部及大乘則謂同分為假法,如《俱舍論》卷五舉經部所說,文云(大正29‧24b)︰「所說同分是何﹖即如是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如諸穀麥豆等同分。」又如《成唯識論》卷一云(大正31‧5b)︰「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別,假立同分。」
眾同分近似十句論義之同句義。此同句義,其體為一,貫多法。眾同分為多體,即各別存在於眾多有情。此為二者相異之處。
◎附一︰《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七(摘錄)
云何眾同分﹖謂有情同分。猶如命根,體是一物;遍與一切身分為依,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唯無覆無記性,唯有漏,通三界。
問︰此眾同分,為長養﹖為等流﹖為異熟﹖答︰是異熟及等流。非長養,非色法故。異熟者,謂趣同分等。如地獄趣,有情展轉相似,乃至天趣等有情亦然。等流者,謂界同分等。如欲界有情展轉相似,乃至無色界等有情亦然。
有說︰異熟者,謂初生時得。如與父母等,展轉相似。等流者,謂後時方得。如與沙門、婆羅門等,展轉相似。洲渚方土及族姓等有情同分,如理應知。
有餘師說︰有情同分,通善不善無記性攝。謂四向四果有情同分是善性攝;造五無間業有情同分不善性攝;諸餘同分無記性攝。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法雖有三種,而有情同分唯無記攝。由此應知前說為善。
問︰若得眾同分,彼捨眾同分耶﹖答︰應作順前句。謂若得眾同分,彼定捨眾同分。有捨眾同分而不得眾同分。謂阿羅漢般涅槃時。
問︰若死此生彼時,定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耶﹖答︰應作四句。有死此生彼,而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如地獄死,還生地獄;乃至天死,還生天等。有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而非死此生彼。謂入正性離生等位。有死此生彼,亦捨眾同分,亦得眾同分。謂地獄等死,生異趣等。有不死此生彼,亦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謂除前相。
◎附二︰《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二(摘錄)
復次云何眾同分﹖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31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分。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界。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趣。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生。或有有情,由類同分,說名同分。謂同一種類。或有有情,由分位體性容色形貌音聲覆蔽養命同分,說名同分。或有有情,由過失功德同分,說名同分。如殺生者望殺生者,廣說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者,從預流者乃至阿羅漢獨覺、望預流等,菩薩望菩薩,如來望如來,如是更互說名同分。
〔參考資料〕 《發智論》卷二;《俱舍論》卷四;《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七;《俱舍論光記》卷四、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成唯識論演祕》卷二(本)。
「次第證」的對稱。又稱超越證、超果。小乘聲聞為證阿羅漢果,在四向四果的階次中,未依次第證入前果,而是超越前果直接證入者,稱為超證;若順次證入則稱「次第證」。
依《俱舍論》、《大毗婆沙論》載,超證為從凡夫直證第二果、第三果,此謂超前三果。若依大乘法相宗之說,超證也超中二果,初果行者可直接超越第四果;即《雜集論》卷十三、《唯識論述記》卷十(末)、《唯識論了義燈》卷二(本)等所說。又依《菩薩處胎經》卷五、《摩訶摩耶經》所說,也有從凡夫地超證羅漢果者。
天台宗之《摩訶止觀》卷六(上),總括此上所述而立四種超果之義,即︰
(1)本斷超︰超前一果、前二果。謂原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觀斷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見道於第十六心斷見惑已,超預流果、一來果,直證第三不還果。
(2)小超︰超中一果、中二果。謂聖弟子於見道之第十六心證預流果,後更修無漏道,斷三界之思惑,或斷欲界之九品,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還果;或一時斷下八地(除有頂地)之惑,超中間第二果、第三果直為阿羅漢向;或一時斷盡上九地之惑,直證阿羅漢果。
(3)大超︰超前三果,直證第四果。如佛世時之凡夫外道,聞佛說法,直證阿羅漢果。
(4)大大超︰無關四果者。謂三藏教之菩薩於三十四心斷一切煩惱而成佛果。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三、卷五、卷二十一、卷二十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五;《順正理論》卷九;《俱舍論光記》卷三、卷五、卷二十四;《華嚴五教章》卷三;《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一;《觀經疏》〈玄義分〉。
佛典中之一種解脫者。此種解脫者並未隨佛聞法,而係獨自悟道,且性好寂靜孤獨,不事說法教化,故又稱獨覺。此種解脫者,與聲聞合稱二乘,若再增菩薩,則名為三乘。音譯鉢剌醫迦佛、畢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辟支佛、貝支迦佛。此外,又稱為緣一覺、因緣覺。《大乘義章》卷十七云(大正44‧807a)︰
「言緣覺者,外國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中略)緣覺名義解有兩種︰. 一約所觀法門以釋,緣者是其十二緣起,始從無明乃至老死,觀斯悟解,從緣得覺,故號緣覺。(二)就得道因緣以釋,如辟支佛得道因緣經中廣說,如拂迦沙思風動樹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現事緣而得覺悟,故曰緣覺。」
然天台宗謂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於無佛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而成道者為獨覺。《慧苑音義》卷上亦云(大正54‧436c)︰「辟支,梵言具云畢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者,譯人謬失。」
關於獨覺的種類,《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諸論分為部行獨覺、麟角喻獨覺(麟喻獨覺)二種。部行獨覺係因其人曾為聲聞。於其時組織部黨,行團體生活,故而得名。此等人在聲聞修行時已得不還果,然證阿羅漢果時,即脫離佛之教導而自修自覺。一說謂其人原為須陀洹等聲聞;一說謂其人先是異生,曾修聲聞之順決擇分,今自證道而得獨覺之名。
麟喻獨覺係因獨自在山間、林下修行,不結伴侶,故以麟角為喻而得名。指獨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積足善根功德之覺者。
《大智度論》卷十八謂辟支佛有獨覺、因緣覺二種。前者(獨覺)可再分二類︰(1)小辟支迦佛︰本為學人,於受生七次須陀洹後生於人間,在無佛之世自證成道,相當於部行獨覺中之得果聲聞。(2)大辟支迦佛︰於百劫中作功德,增長智慧,得三十二相、三十一相乃至一相,常樂獨處者,相當於麟角喻獨覺。
至於因緣覺,則係由於先世福德願行之因緣,出無佛之世,不必從他人聞法,而自思惟世間無常變壞之事,生無漏道心,斷諸結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者。
另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所列三種獨覺之道中,第一種相當於大辟支迦佛;第二種相當於因緣覺;第三種相當於小辟支迦佛。《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亦謂緣覺有三種,即︰(1)緣覺之緣覺︰指於因地即修緣覺行而證果者。(2)聲聞之緣覺︰「因」係聲聞,「果」為成緣覺者。(3)菩薩之緣覺︰「因」乃菩薩,「果」為緣覺者。
《大乘義章》卷十七(末)就緣覺與聲聞之異同,分析如次︰(1)為聲聞而非緣覺,即聲聞人。(2)為緣覺而非聲聞,即麟角喻人。(3)為聲聞亦為緣覺,即部行。(4)為緣覺亦為聲聞,即因緣覺。或謂二者有見理同(同見生空之理)、斷障同(共斷四住之煩惱)、修行同(共修三十七道品)、得果同(同得盡智、無生智)、證滅同(共證有餘、無餘涅槃)等五同,以及根異(聲聞為鈍根,緣覺為利根)、所依異(聲聞依師,緣覺不依師)、藉緣異(聲聞以教法為緣,緣覺則藉事相之現緣)、所觀異(聲聞以四諦為所觀,緣覺以十二因緣為所觀)、向果異(聲聞為四向四果,緣覺為一向一果)、通用異(聲聞以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以三千國土為通境界)等六異。
若緣覺與菩薩相較,則有一同十異。一同即同入於聖道而永不退轉。十異即︰
(1)因異︰緣覺之宿善狹少,菩薩則廣大。
(2)根異︰緣覺為鈍根,菩薩為利根。
(3)心異︰緣覺畏苦,疾求取滅;菩薩不畏苦,常樂處世。
(4)所解異︰緣覺觀十二因緣之法,僅悟生空;菩薩普觀一切法,具解二空。
(5)起行異︰緣覺但修自利之道;菩薩修六度,自他俱利。
(6)斷障異︰緣覺僅斷煩惱障,菩薩俱除煩惱、所知二障。
(7)得果異︰緣覺得小涅槃,菩薩得大涅槃。
(8)起化異︰緣覺僅現神通而不說法,菩薩能現神通,亦能宣說。
(9)通用異︰緣覺同於聲聞,僅一心一作,不能眾心眾作;諸佛菩薩能於一時化現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身等而施化用。
(10)體義異︰緣覺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為無常、苦、無我、不淨;菩薩之涅槃則為常、樂、我、淨。
按,上述之比較皆為大乘家所說,在小乘家,不論聲聞、緣覺、菩薩等,最後均歸於「灰身滅智」的狀態。
由於緣覺之根機較聲聞利,而較菩薩鈍,故舊譯《華嚴經》卷六等稱其為中乘,以相對於聲聞之為小乘、菩薩之為大乘。其階位稱辟支佛地或支佛地,在大品十地中,居已辦地之上,菩薩地之下。
◎附︰印順《成佛之道》第四章(摘錄)
頌文︰「或不由他覺,從於遠離生,名辟支迦佛,合說為二乘。」
解說︰三乘共法的教化主機,是聲聞乘。第二是緣覺乘。從證真斷惑的地位來說,緣覺與聲聞是一樣的。但他的主要不同處︰
(1)是「不由他覺」,也就是無師自悟的。傳說︰有一國王,遊覽王家花園,見香花盛開,非常歡喜。不久,一群宮女來採花,那棵絢爛的花樹,一下子被折得不成樣子。國王見了,深深的受到無常的感覺,就靜坐思惟,由無常而悟入了緣起的寂滅,成了聖果。因為是無師自悟的,雖不能如佛那樣的大轉法輪,但比起聲聞弟子來,要依師長教誨,到底略勝一著。所以緣覺的根性,比聲聞要利一點。
(2)不由他覺的智慧,是「由於遠離」而「生」的。遠離,是遠離憒鬧,遠離人事。他在因中,在證果以後,都是獨往獨來的,厭離人事的。他過著精嚴的十二頭陀行,孤居獨處,沒有師長,沒有同學,他沒有弟子。據說︰這都出於沒有佛法的時代,現乞食的出家相,但不會說法,只是現神通而已。傳說中,也有大眾共住的緣覺,但這本是聲聞根性,緣熟了自然證阿羅漢果,不過出於無佛的時代,所以也叫做緣覺而已。
這一類聖者,「名」曰「辟支迦佛」,譯義是獨覺,也作緣覺,是由於觀緣起而成道的緣故。證得辟支佛果的,與聲聞乘的阿羅漢果,地位相同。所以,辟支佛與聲聞,常「合說為二乘」。如與發菩提心的大乘相對論,就叫做小乘。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十二;《大毗婆沙論》卷七;《大智度論》卷十九;《辟支佛因緣論》;《出三藏記集》卷一。
以有漏智修善根的人,稱為賢者;起無漏智證見正理的人,名為聖者。大乘、小乘俱云見道以上者是聖,見道以前為賢。「賢」是賢善調和義,修善根伏煩惱,心調和之意。「聖」是聖正義,意指起無漏智,正證聖理。
《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二說,賢謂賢和,聖謂聖正。《大乘義章》卷十七〈賢聖義〉說,善和曰賢,正會名聖,正謂理,理無偏邪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
關於賢聖之數量,大乘立三賢、十聖。稱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十位為地前三賢位;稱初地入見道以後的十地菩薩為十聖。此等因位賢聖復加果位的佛果,因果通合即是五位,可開為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四十一位者,係將五十二位中之十信攝於初住,等覺攝於第十地。若圖示其關係,則如下所示︰
(五十二位)(四十一位)(五位)
┌─十 信─┐
├─十 住─┴十 住┐┌資糧位┐
├─十 行──十 行┼┤ ├三賢
因位─┼─十迴向──十迴向┘└加行位┘
├─十 地─┐ ┌通達位┐
└─等 覺─┴十 地─┤ ├十聖
└修習位┘
果位───妙 覺──妙 覺──究竟位─佛果
在三乘共通之十地(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辨地、支佛地、菩薩地、佛地)之中,前二地是賢,後八地為聖。
小乘立七賢、七聖,及二十七賢聖。所謂「七賢」,是指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者是三賢,屬順解脫分;後四是四善根,屬順決擇分。「七聖」,是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時解脫、不時解脫。若配於三道,前二是見道,次三是修道,後二是無學道;若配於四向四果,則初二有預流向,次三有三向三果,後二是阿羅漢果。其關係如下圖。
┌─五停心──┐
├─別相念住 ├─三賢────順解脫分
├─總相念住─┘
七賢─┼─煖法───┐
├─頂法 │
├─忍法 ├─四善根───順決擇分
└─世第一法─┘
┌─隨信行─┐
├─隨法行─┴──見道────預流向
│ ┌─預流果
├─信解─┐ ├─一來向
七聖─┼─見至 ├───修道──┼─一來果
├─身證─┘ ├─不還向
│ ├─不還果
├─時解脫─┐ └─阿羅漢向
└─不時解脫┘ 無學道───阿羅漢果
至於「二十七賢聖」,則與「七賢」與「七聖」之分別賢、聖者不同,而是將賢當作聖的形容詞用,亦即將二十七賢聖皆視為聖位。並可再區分為十八有學與九無學。對此,說一切有部與成實家所說稍有不同。依說一切有部所述,十八有學是︰(1)預流向,(2)預流果,(3)一來向,(4)一來果,(5)不還向,(6)不還果,(7)羅漢向,(8)隨信行,(9)隨法行,(10)信解,(11)見至,(12)家家,(13)一間,(14)中般,(15)生般,(16)有行般,(17)無行般,(18)上流。九無學是︰(1)退法,(2)思法,(3)護法,(4)安住法,(5)堪達法,(6)不動法,(7)不退法,(8)慧解脫,(9)俱解脫。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四;《俱舍論》卷二十三;《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成唯識論樞要》卷上(本);《大品般若經》卷十七〈燈炷深奧品〉;《大智度論》卷七十五;宮本正尊《大乘と小乘》。
以佛法名相,依轉迷開悟之理所繪製成的遊戲圖。又稱名目雙六或佛法雙六。作此遊戲時,須鋪此圖而以投擲骰子進行。
以近世所流行的「證果增進圖」為例,圖的上方列法身、報身、應身、等覺、金剛心。其次設十地、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四向四果、無色天、四禪天、六欲天、四洲、鬼眾、八寒地獄、八熱地獄等階次。骰子刻貪、瞋、癡、戒、定、慧六字,出發點設在南贍部洲。法身是最好的落點,若投在無間地獄則不得再投。
此與淨土雙六、道中雙六、官位雙六等,都是為了使幼童學習佛法名目而設的一種遊戲方法。通常淨土雙六、道中雙六都是用畫的,但是佛法雙六則是在三尺見方的紙上劃分區域,配列名目。
禪家有十牛圖雙六,這也可說是佛法雙六的一種。雖然同樣稱為雙六,但所用的盤並不相同。
我國自宋、元年間即開始流行選佛圖;西藏古來也有此種佛法雙六。有人推測這種遊戲方式可能是自印度傳進來的。
大毗婆沙論七十九卷二頁云:復次為令永斷生死道路,故佛唯說應遍知苦。謂有身見、是六十二見趣根本。見趣是餘煩惱根本。諸餘煩惱、是業根本。諸業、復是異熟根本。依止異熟,生長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由此輪轉、生死無窮。遍知苦時,斷有身見。身見斷故,生死路絕。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為令永斷五我見十五我所見,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為令永斷有身見、邊執見、及唯證得空無願三摩地,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從無始來、諸有情類、於五取蘊,起我、有情、命者、生者、及養育者、數取趣想。誰能斷此諸惡倒想,令得法想?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從無始來、於苦非常空非我蘊、起常樂我淨想。誰能斷此諸顛倒想,令得無顛倒想?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從無始來、諸有情類、雖為諸蘊損惱逼切、如荷重擔;而於諸蘊、希求貪著。如諸嬰兒、雖為乳母打罵逼切;而歸附之。欲令有情、斷蘊貪著,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從無始來、諸有情類、由諸煩惱惡行顛倒,令心心所、於境邪曲。誰令正直?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便能安住無倒想心。設彼現觀苦聖諦已;於餘聖諦,不復現觀。有人問言:此五取蘊、為苦為樂?答言:唯苦、如熱鐵團。復問:取蘊為常非常?答言:非常。一剎那後、決定不住。復問:取蘊為淨不淨?答言:不淨。如糞穢聚。復問:取蘊有我無我?答言:無我。作者、受者、皆不可得。唯空行聚。此無顛倒,由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取蘊如病,性不調適。取蘊如癰,性能逼惱。取蘊如箭,性能損害。取蘊如刀,性能傷切。取蘊如毒,性能殺害。取蘊如火,性能焚燒。取蘊如怨,性不饒益。取蘊如邊城,恆為種種業煩惱賊之所侵擾。能知此者,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遇真佛出現世間,名入勝義如理正法,名真出家,名真受用正法財寶,得無障礙。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捨曾緣,得未曾緣。名捨共,得不共。名捨世間,得出世間。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開未曾開聖道門故;能捨未曾捨異生性,能得未曾得聖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捨名、得名,捨界、得界,捨性、得性,捨名得名者:謂捨異生名,得聖者名。捨界得界者:謂捨異生界分,得聖者界分。捨性得性者:謂捨異生種姓,得聖者種姓。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得心、不得心因。得苦、不得苦因。得明、不得明因。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捨五同分,得八同分。五同分者:謂五無間業同分。八同分者:謂四向四果同分。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則捨如柳絮異生性,住如帝幢佛法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為最初得法證淨。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最初得無有是處。如契經說:無有是處、見聖諦者、故斷他命,越所學處。乃至廣說。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為最初入大法海,登大法山,摧大怨敵,昇大法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苦應遍知。非皆永斷。集應永斷。不應唯遍知。滅應作證。不應唯遍知。道應修習。不應唯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復次於四聖諦,皆應遍知。苦在最初,故唯說苦。
瑜伽十二卷十一頁云:復次云何眾同分?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分。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界。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趣。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生。或有有情、由類同分,說名同分。謂同一種類。或有有情、由分位體性容色形貌音聲覆蔽養命同分,說名同分。或有有情、由過失功德同分,說名同分。如殺生者、望殺生者;廣說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者;從預流者乃至阿羅漢獨覺、望預流等;菩薩望菩薩;如來望如來;如是更互說名同分。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二頁云:問:依何分位,建立眾同分?此復幾種?答:依諸有情相似分位,立眾同分。此復三種。所謂種類同分,自性同分,工巧業處養命同分。
三解 顯揚一卷十五頁云:眾同分者:謂諸有情互相似性。
四解 雜集論二卷二頁云:眾同分者:謂如是如是有情、於種種類自體相似,假立眾同分。於種種類者:於人天等種類差別。於自體相似者:於一種類性。
五解 五蘊論六頁云:云何眾同分?謂諸有情、自類相似為性。
六解 廣五蘊論十三頁云:云何眾同分?謂諸群生、各各自類相似為性。
七解 俱舍論五卷一頁云:論曰: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名眾同分。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姓男女近事苾芻學無學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
八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七卷四頁云:云何眾同分?謂有情同分。猶如命根,體是一物;遍與一切身分為依。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唯無覆無記性。唯有漏。通三界。問:此眾同分、為長養?為等流?為異熟?答:是異熟、及等流。非長養。非色法故。異熟者:謂趣同分等。如地獄趣、有情展轉相似;乃至天趣等有情亦然。等流者:謂界同分等。如欲界有情、展轉相似;乃至無色界等有情亦然。有說:異熟者:謂初生時得。如與父母等、展轉相似。等流者:謂後時方得。如與沙門婆羅門等、展轉相似。洲渚方土及族姓等有情同分、如理應知。有餘師說:有情同分、通善不善無記性攝。謂四向四果有情同分、是善性攝。造五無間業有情同分、不善性攝。諸餘同分、無記性攝。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法、雖有三種;而有情同分、唯無記攝。由此應知前說為善。問:若得眾同分;彼捨眾同分耶?答:應作順前句。謂若得眾同分;彼定捨眾同分。有捨眾同分,而不得眾同分。謂阿羅漢般涅槃時。問:若死此生彼時,定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耶?答:應作四句。有死此生彼,而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如地獄死,還生地獄;乃至天死,還生天等。有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而非死此生彼。謂入正性離生等位。有死此生彼,亦捨眾同分,亦得眾同分。謂地獄等死、生異趣等。有不死此生彼,亦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謂除前相。
九解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眾同分云何?謂有情同類性。
十解 入阿毗達磨論下十頁云:諸有情類、同作事業,同樂欲因,名眾同分。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皆有我愛,同資於食,樂欲相似。此平等因、名眾同分。一一身內、各別有一。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姓男女近事苾芻學無學等種類差別,一一身內、有同事業樂欲定因、名眾同分。此若無者;聖非聖等,世俗言說,應皆雜亂。諸異生性、異生同分,有何差別?同樂欲等因,說名彼同分。異生性者、能為一切無義利因。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我說愚夫無聞異生,無有少分惡不善樂,彼不能造。又世尊說:若來人中、得人同分。非異生性、於死生時,有捨得義。故異生性、與同分別。
瑜伽八十七卷九頁云: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
二解 俱舍論二十三卷十六頁頌云:未斷修斷失,住果極七返。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斷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故契經說:極七返生。是彼最多七返生義。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顯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此預流名、為目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此預流名、目初得果。然依遍得一切果者、初所得果,建立此名。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何緣此名不目第八?以要至得道類智時,具得向果無漏道故。具得見修無漏道故。於現觀流,遍至得故;名預流者。第八不然。故預流名、不目第八。彼從此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毗婆沙師、所說如是。若爾;何故契經中言:無處無容見圓滿者、更可有受第八有義?此契經意、約一趣說。若如言執;中有應無。若爾上流極有頂者、亦應一趣,無第八生。依欲界說,故無此過。此何為證?為教為理?以何證彼於人天中各受七生,非合受七。以契經說:天七及人。飲光部經、分明別說於人天處各受七生。由是此中、不應固執。若於人趣得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緣彼無受第八有?相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又彼有餘七結在故。謂二下分五上分結。中間雖有聖道現前;餘業力持,不證圓寂。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有言:彼往餘道出家。
三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六卷十二頁云:問:為初得道故名預流?為初得果故名預流?設爾;何失。兩俱有過。若初得道故名預流;則第八聖、應名預流。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之,是第八故。彼最初得無漏道故。若初得果故名預流;則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爾時證得四聖果中最初果故。有作是說:以初得道故名預流。問:第八聖者、應名預流?答:若初得道、具緣道智,乃名預流。第八聖者、雖初得道;而未具得緣道智故;不名預流。復次若初得道是道類智修道果道所攝道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具三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捨已得道者:謂捨見道。得未得道者:謂得修道。得結斷一味得者:謂得三界見所斷結一味斷得。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具五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已斷一切見所斷結無事煩惱忍所斷惑見邪性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有相有施設,可共談論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容死生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有餘師說:以初得果故名預流。問: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答:若初得果、是漸次,非超越;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證初解脫,是初得度,住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證欲界法六品斷或九品斷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向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地道俱定者,乃名預流。謂一來果、地雖定而道不定。有漏無漏道俱能得故。不還果、地道俱不定。依六地有漏無漏道皆能得故。阿羅漢果、道雖定而地不定。依九地皆能得故。預流果、地道俱定。唯依未至定無漏道得故。復有說者:不以初得道故名預流。亦不以初得果故名預流。然以成就預流果故;名預流補特伽羅。名依法立,如酥油瓶、藥水等故。問:以何義故名預流耶?答:流、謂聖道。預者、謂入。彼入聖道,故名預流。問:一來、不還、及阿羅漢、亦入聖道,應名預流?答:若依此義,亦不遮彼。然預流果、初得受名。餘依別德,更立異稱。
聲聞乘四向之一。見四向四果條。
1.指聲聞乘的四向四果。2.即八聖道。
指四向四果的聖人。
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向是正向其果位邁進的意思。見四向四果條。
ㄙˋ ㄕㄨㄤ ㄅㄚ ㄅㄟˋ
佛教修行者的八種果位。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向是指還在過程的階段,果是已證得的階位,合一向一果是一雙,故稱為「四雙八輩」。《長阿含經.卷二》:「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聖之眾。」也稱為「八賢聖」、「四向四得」、「四向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