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對於具足戒二百五十而該稱其他細行曰威儀三千。三千者顯數之多,如三千威儀經。法數者強鑿成三千之數量。
(術語)細別比丘之威儀作法者也。大部輔注十一曰:「三千威儀,約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儀(行住坐臥),合為一千,循三世轉為三千威儀。」案是不過鑿說,三千者極言其多也。藏中大比丘三千威儀有二,明一千百八十二事。楞嚴經曰:「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六祖壇經曰:「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又經名。大比丘三千威儀之略名。
(術語)持戒密行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眾不知,唯我知之能行,故云密,即以羅睺羅為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天台之意,則密行有大小乘之異,微細之護持為密行者小乘之意也,法華之意,彼原為法身之菩薩,住於圓頓之妙戒,今現聲聞之身,持小乘之麤戒,秘本地妙戒,故云密行。法華經人記品曰:「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釋籤曰:「羅睺羅密行者,小乘亦云羅睺羅密行,與法華何別?然大小不同,小乘以微細護持為密。(中略)今法華中約其發迹,即以迹覆本,名之為密。」淨心誡觀中曰:「聖賢密行,內智外愚。」同發真鈔中末曰:「密行謂蘊己善行,不欲彰外也。」
為唐代永嘉禪師求法得悟之故事。一宿,即一夜之意。永嘉玄覺參訪六祖慧能,一宿之間,論說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因而徹底大悟,遂蒙授心印,禪林中傳稱為一宿覺。〔景德傳燈錄卷五〕 p65
為佛弟子持守日常威儀之作法。坐作進退有威德儀則,稱為威儀。比丘所應持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住坐臥四威儀,合為一千戒,循轉三世(一說三聚淨戒),即成三千威儀。再配以身口七支(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瞋癡三毒及等分等四種煩惱,共成八萬四千。諸經舉其大數,但稱八萬細行;淨心誡觀法以小乘、大乘之不同著眼,而謂菩薩戒有八萬威儀,聲聞戒有三千威儀。又八宗綱要卷上謂僧戒與尼戒不同,僧有二百五十戒,即三千威儀,六萬細行。尼有三百四十戒,即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考諸文獻,最早採用三千威儀之名目者,或即襲用自我國古代成語,即中庸之「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法華三大部補注卷十一、大藏法數卷六十八〕 p524
梵語 catur-vidhā īryā-pathāh,巴利語 cattāro iriyā-pathā。指行(梵 gamana,巴同)、住(梵 sthāna,巴 thāna)、坐(梵 nisadyā,巴 nisajjā)、臥(梵 śaya,śayana,巴 sayana)四種威儀。為比丘、比丘尼所必須遵守之儀則,亦即日常之起居動作須謹慎,禁放逸與懈怠,以保持嚴肅與莊重。佛教中之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一般以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之四威儀,最為重要。
關於四威儀之法規定制,於各經論及諸師多有戒制,茲就行、住、坐、臥四者而論: (一)行:據道宣之教誡律儀載,行走之時,不得垂手及左右顧視,必須直視前方七尺之地,勿踏蟲蟻及急行,並不得與女子、醉酒者同行等。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於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此外,於一定區域內反覆往返之行走,稱經行,係於飲食之後所行,藉以資養身心。
(二)住:據教誡律儀之在師前立法條載,不得直立於師前後,不得距離太近或太遠,並不得立於高處、上風處,必須側立於師之額角七尺許處。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非時不住,於住時,隨所住處常念供養三寶,讚歎經法,廣為人說,思惟經義,此為如法而住。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舉出鬧門間、屠殺處、祠祀處、橋下、橋頭、四徼道、空閑處等七地,為惡鬼之住處,故不宜居住。
(三)坐:據教誡律儀載,未喚坐,不得輒坐,不得同床共坐,若坐時腳未著地,則不得坐等。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跏趺宴坐,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端肅威儀,此為如法而坐。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不得與女人連席而坐,於床上時,不得思念歎息世間事等。在佛教中,坐時必須陳敷坐具,通常皆用結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坐法,若疲勞時,可伸展一腳,但不得舒展兩腳。然於密教,尚有多種坐法之說。
(四)臥:據教誡律儀、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等載,臥時必須敷鋪臥具,並以右手為枕,右脅向下,左手伏左膝,兩足相疊,面當看外,不得看壁,且不得赤體、思惟惡事等。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非時不臥,為調攝身心乃暫臥,臥時右脅而宴安,不忘正念,心無昏亂,此為如法而臥。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五舉出,仰臥為阿修羅之臥法、伏臥為餓鬼之臥法、左脅臥為貪欲人之臥法,三者應制止,僅准許右脅臥;若有惡眠、老病、右脅癰瘡者,則不在此限。又右脅臥受到認許,乃因佛陀入滅之際,係頭向北而面向西之右脅臥,故以此式為最上之臥法。上記之行、住、坐、臥四威儀,加上語、默二項,則為「六作」。
此外,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載,於行、住、坐、臥間,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之名號,念念不捨,稱為正定業。〔中阿含卷十一頻鞞娑邏王迎佛經、菩薩善戒經卷五、卷八、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十二、十誦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四、摩訶止觀卷二之二、南海寄歸傳卷三〕(參閱「經行」5551) p1728
即四威儀。乃人類生活起居之四種基本動作,引申為日常之生活舉止。佛教為誡比丘、比丘尼慎其行狀,令勿放逸懈怠,故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以規定行、住、坐、臥之儀則。(參閱「四威儀」1728) p2554
即微細護持戒行。亦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悉能持守無缺。一如羅睺羅即以持戒堅固而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天台宗之意,密行有大、小乘之別,微細之護持為密行者,為小乘之意;若據法華之意,羅睺羅原為法身之菩薩,住於圓頓之妙戒,然今示現聲聞之身,持小乘之粗戒,而隱密本地之妙戒,故稱密行。〔法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法華玄義釋籤卷八〕 p4475
即三千威儀與八萬細行之併稱。謂細分威儀,則成三千種威儀、八萬種細行。指有關比丘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所應注意的細行。《楞嚴經》卷五云(大正19‧127a)︰「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楞嚴經文句》卷五(卍續20‧609下)︰
「言三千威儀者,行住坐臥各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以對三聚,即成三千。言八萬微細者,以三千威儀歷身口七支,共成二萬一千,約貪分瞋分癡分等分煩惱以論對治,故有八萬四千,今特舉大數耳。」
此即以四重禁、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尼薩耆、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學及七滅諍等二百五十戒,各別與行住坐臥四威儀並三聚淨戒(一說三世)配對,而成三千威儀。此三千威儀又各配於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復各別與貪、瞋、癡、等分四煩惱相配對,則成八萬四千。今言八萬細行,乃取其大數。
另外,《淨心誡觀法》謂此有大乘小乘之別,即菩薩戒有八萬威儀,聲聞戒有三千威儀。《八宗綱要》卷上則謂僧尼有別,謂僧戒有三重,廣則無量,中則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略則二五○戒。尼戒有三重,廣則無量,中則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略則三四○戒。
〔參考資料〕 《六祖壇經》;《首楞嚴經義疏注經》卷九;《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五;《法華三大部補注》卷十一;《大藏法數》卷六十八;《圓戒指掌》卷中、卷下;《寂照堂谷響集》卷八;《圓戒膚談》卷三。
唐代僧。即「永嘉證道歌」之作者。溫州(浙江省)永嘉人。俗姓戴,字明道,號永嘉玄覺。八歲出家後,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四威儀中常行禪觀。與天台宗五祖左溪玄朗道交篤厚。初住溫州龍興寺,尋自構禪庵,獨居研學。曾閱《維摩經》,心地發明,遂與東陽玄策共遊方學道。
旋至韶陽,詣六祖慧能,振錫攜瓶,繞能三匝。能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師答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能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師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慧能遂予以印可。師具威儀參禮,須臾告辭。慧能留住一宿,翌日即歸龍興寺。時人因稱之為「一宿覺」。其後,學者輻湊,號「真覺大師」。時,左溪玄朗貽書,邀師棲隱山林。師覆函告以「山世一如、喧靜互用」而辭之。先天二年趺坐而寂。世壽四十九。敕諡「無相」。
法嗣有惠操、惠特、等持、玄寂等人。著作有《禪宗永嘉集》十卷(慶州刺史魏靖輯)、《證道歌》一首、《禪宗悟修圓旨》一卷等。其中,《證道歌》以詩歌形式闡述禪思想,通俗平易,影響後世頗大,如宋儒朱熹在論證其「理一分殊」思想時,所引用的「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即出自此歌。
玄覺
◎附︰玄覺〈觀心十門〉
第一言其法爾︰夫心性虛通,動靜之源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源不狀,鑒之則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銷,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常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
第二出其觀體︰只知一念,既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第三語其相應︰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
第四警其上慢︰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第五誡其疎怠︰然渡海應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第六重出觀體︰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第七明其是非︰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之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
第八簡其詮旨︰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則觀之未深。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旨宗既其明會,旨觀何得復存耶﹖
第九觸途成觀︰夫再演言詞,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方移,方移則言理無差,無差則觀旨不異。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胤耳。
第十妙契玄源︰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五)
〔參考資料〕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宋高僧傳》卷八;《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十五;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
具足戒中的一部分,即僧戒八段中的第七。係有關服裝、食事、威儀的規則。因其數甚多,且應常加學習,故云「眾學」。《四分律》(曇無德部)以其有百戒,故亦稱百眾學法。又稱尸叉罽賴尼、式叉迦羅尼,《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六解「尸沙」為學,「迦羅尼」為應學作。道宣在《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四(下)云(卍續62‧985下)︰「言式叉迦羅尼者,見云,式沙是學,迦羅尼者云應當作,語倒故言應學也。」
此亦即《薩婆多論》卷九說此篇獨名「應當學」之緣由,蓋餘戒易持難犯,而此等戒,難持易犯,故誡以常應念學而不列罪名,但云應當學。
大抵說來,任何戒無不應當學,但有關動靜四威儀的細則輕戒,有時因輕視反而造成大過,必須特別注意,因此將彼等之戒附上此稱。道宣所論之意亦在於此。
巴利律的眾學法有七十五戒;《翻譯名義大集》列一0六戒。我國及日本所通行的《四分律》,則有百眾學法。此一百種戒相,如下所列︰
(1)著內衣戒,(2)著三衣戒,(3)反抄衣戒,(4)反抄衣坐戒,(5)衣纏頸戒,(6)衣纏頸坐戒,(7)覆頭戒,(8)覆頭坐戒,(9)跳行戒,(10)跳行坐戒,(11)蹲坐戒,(12)叉腰戒,(13)叉腰坐戒,(14)搖身戒,(15)搖身坐戒,(16)掉臂戒,(17)掉臂坐戒,(18)覆身戒,(19)覆身坐戒,(20)左右顧視戒,)21)左右顧視坐戒,(22)靜默戒,(23)靜默坐戒,(24)戲笑戒,(25)戲笑坐戒,(26)用意受食戒,(27)溢鉢受食戒,(28)溢鉢受羹戒,(29)羹飯等食戒,(30)以次食戒,(31)挑鉢中食戒,(32)索羹飯戒,(33)飯覆羹戒,(34)視比座鉢戒,(35)繫鉢想食戒,(36)大揣食戒,(37)張口待食戒,(38)含食語戒,(39)遙擲口中戒,(40)遺落食戒,(41)頰食戒,(42)嚼食作聲戒,(43)噏飯食戒,(44)舌舐食戒,(45)振手食戒,(46)把散飯戒,(47)污手捉飯器戒,(48)棄洗鉢水戒,(49)生草上大小便戒,(50)水中大小便戒,(51)立大小便戒,(52)反抄衣說法戒,(53)衣纏頸說法戒,(54)覆頭說法戒,(55)裹頭說法戒,(56)叉腰說法戒,(57)著革屣說法戒,(58)著木屣說法戒,(59)騎乘說法戒。
其次之二十六戒,是道宣所說的敬佛威儀行二十六戒。即︰
(60)佛塔中宿戒,(61)藏物塔中戒,(62)著革屣入塔戒,(63)捉革屣入塔戒,(64)著革屣繞塔戒,(65)著富羅入塔戒,(66)捉富羅入塔戒,(67)塔下坐留食戒,(68)塔下擔死屍戒,(69)塔下埋屍戒,(70)塔下燒屍戒,(71)向塔燒屍戒,(72)塔四邊燒屍戒,(73)持衣床塔下過戒,(74)塔下大小便戒,(75)向塔大小便戒,(76)塔四邊大小便戒,(77)持佛像至大小便所戒,(78)塔下嚼楊枝戒,(79)向塔嚼楊枝戒,(80)塔四邊嚼楊枝戒,(81)塔下涕唾戒,(82)向塔涕唾戒,(83)塔四邊涕唾戒,(84)向塔舒腳坐戒,(85)安佛下房戒。
此二十六戒,唯見於《四分律》,餘部缺此。其次之十五戒是尊重三寶戒,即︰
(86)人坐己立說法戒,(87)人臥己坐說法戒,(88)人在座己在非座說法戒,(89)人在高座說法戒,(90)人在前行說法戒,(91)人在高經行處說法戒,(92)人在道說法戒。此七戒係有關說法的規矩,可攝屬於前文的敬法威儀行。(93)攜手道行戒,(94)上樹戒,(95)杖絡囊戒,(96)持杖人說法戒,,(97)持劍人說法戒,(98)持矛人說法戒,(99)持刀人說法戒,(100)持蓋人說法戒。
以上一百戒,與敬僧有關的,有五十四戒,與敬法有關的,有二十戒,與敬佛威儀有關的,有二十六戒。高麗本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中,敬僧有五十戒,敬法有十六戒,總計是六十六戒;但宋、元、明本之該律均多敬僧一戒,故為六十七戒。
薩婆多部的《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敬僧有九十二戒,敬法有二十一戒,總計為一一三戒,但其廣律作一0七戒。《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作一一二戒;《善見律》卷十六中,有關敬佛的眾學法,有二十二條。彌沙塞部的《五分戒本》,敬僧威儀有八十七戒,敬法威儀有二十一戒,共計一0八戒。但《五分律》卷十分之為二十一項,並加以詳述。迦葉遺部的《解脫戒本經》,敬僧威儀有七十七戒,敬法威儀十九戒,合計有九十六戒。又,《優波離問佛經》的敬僧威儀是五十八戒,敬法十六戒,合為七十四戒。《翻譯名義大集》中,敬僧八十一戒與敬法二十五戒,合計為一0六戒。
以上諸戒,除病者外,餘人皆應受持。若不然,犯突吉羅。將具足戒分類1為五篇、六聚時,此眾學法與二不定、七滅諍皆屬突吉羅攝,乃諸戒中最輕小之戒。《行事鈔》卷中之一,明此犯罪果報云(大正40‧49b)︰「如目連問罪報經云︰若比丘、比丘尼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突吉羅眾學戒罪,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
以上係專就比丘戒所論,至於比丘尼戒,諸部所說大致相同,但犯相稍有小異。
總的說來,眾學法相當於大乘戒中的輕戒。行者於此眾學法若能遵守,則可具足成就八萬細行、塵沙威儀。
〔參考資料〕 《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六;《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卷下;《四分律行事鈔》卷中之一、卷中之三;《四分律資持記》卷中一、卷中三;《四分律疏》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