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大乘所立。仁王經上曰:「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又曰:「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位為三賢。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薩為十聖。至初地而初會於理,故得聖之名。俱舍論寶疏二十二曰:「依仁王經,地前為賢,地上名聖。經云三聖十聖故。」
(名數)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賢,初地乃至十地為十聖。賢者發似解而伏惑之位。聖者發真智而斷惑之位。於此該收菩薩乘之因位。仁王經上曰:「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
(名數)大乘小乘也。一切經自教義之上分此二者,以對於小機說羅漢之道。為小乘,以對於大機說作佛之道為大乘。四部之阿含經等為小乘,法華經維摩經等為大乘。智度論百曰:「阿難知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不於聲聞人中說摩訶衍。(中略)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他人之別,是故有大小乘差別。」法華遊急下曰:「佛教雖復塵沙今以二義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稱為大乘。」傳燈錄曰:「禪有深淺階級,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吾法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柳宗元文曰:「儒以禮行,覺以律興,一歸真源,無大小乘。」
(術語)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攝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涅槃經中說為半字教,滿字教,智度論判為聲聞藏,摩阿衍藏者是也。自經本上論之。四阿含經為小乘。其餘諸經為大乘。以八宗配之。則俱舍成實為小乘。律宗以上為大乘。若依諸家之教判。則天台之三藏經,華嚴之愚法小乘教,法相之初時有教,天台之通教以上,華嚴之始教以上,法相之第二時空教以上。皆為大乘。問曰四阿含經中。有六度萬行之菩薩乘。俱舍成實之宗中亦有釋迦佛有彌勒菩薩。何聲聞緣覺之為二乘耶?答曰:以小乘為本位而論之。則本有三乘。見三乘條。然自大乘上論之。則彼小教中說佛菩薩之大乘法。實非對菩薩之機而說菩薩之法。為使二乘信能化之佛。而說佛之自行即菩薩之大法而已。推其意。惟在度二乘。故其所說之佛果。亦無異於二乘之所證,惟與彼等同斷見思二惑而脫離三界之生死,依析空觀僅證但空偏真之理而已。所不同者。在依長劫之修行,斷不染污無知,而自在度一切眾生。八十而住世之緣盡,則與彼等同歸無餘涅槃,而法界中減一有情也。此小乘中所說之大乘佛果也。假說如是淺近之佛果。畢竟為度彼等二乘。故抑就所化之人,總為此二乘(即小乘)也。例如天台之通教,華嚴之始教。為欲化菩薩兼不愚法回心之二乘,雖說聲緣之二乘。其本意為欲度菩薩。且使彼二乘向大。故總稱之曰大乘。問曰:小乘教中。雖有菩薩乘。而為二乘之菩薩乘。則從二乘而為小乘教。大乘教中雖有二乘。而為菩薩乘之二乘。則從菩薩而為大乘教。然則大小乘之別。止就所化之人而差別。於教義上,無有深淺。何也?答曰:於教義大有深淺,例如瑜伽雜集論等,說聲聞等之教行住果及斷惑之分齊。與婆沙俱舍等不同,是也。又天台以觀法判之。凡大乘有獨菩薩法。有通三乘法。通三乘法,即天台之通教。獨菩薩法,即天台之別圓二教。此中獨菩薩法。以中道為觀法。通三乘法。以空理為觀法。觀此空理,有析空與體空之二。分析諸法而悟空理為析空。知諸法如夢如幻,而體不壞悟其空理,為體空。以此析體二空為大小之區別。小乘之聲緣菩均為析空。大乘之聲緣菩均為體空。由是可知教義之深淺也。止觀三曰:「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析於心色。(中略)大者大乘也。智慧深利,修不生不滅體法止觀,大人所行,故名大乘。中論明即空者,由摩訶衍。摩訶衍即大也。衍中云:欲得聲聞當學般若者。元此是菩薩法。大能兼小,傍狹聲聞。譬如朱雀門,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防群小由之出入。雖通小人,終是天門。今摩訶衍亦如是。正為菩薩體法入空。雖有小乘,終為大。例如三藏析法,雖有佛菩薩,終是小乘。」
(術語)法無生滅變遷謂之常住。常住有三種。見三種常條。又常住物之略,又常住之果有七種。見七常住果條。
(術語)常住者無生無滅不遷不變之謂,在修曰因,在證曰果,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果也。此有七種。見七常住果條。
(術語)又作極七有,極七生。預流之聖者,不斷修惑者。於欲界之人與天,七返往來受生中,必聖道成就,證羅漢果,故謂之極七返。此七往來中,於人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於天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合有二十八生,而七之數同,故略云極七生。猶言七處善,七葉樹。但云二十八生者,除最初得道之身,蓋若於人趣得預流果者,七生天上,有七之中有與生有,又七生人中,有七中有,七生有,於其最後之人中生有入於涅槃,又於天趣得預流果者,下生於人,有七中有,七生有。上生於天,有七中有,七生有,於其最後之天上入於涅槃。故知除最初得道之身也。若取之,則為二十九生。問:何故限於七生而無第八生?答曰:是以身之相續限於七生而所有之聖道成就故也。聖道之力,法爾而然,猶如七步蛇,第四日瘧。而此極七生乃言預流果之最鈍根者,至其利根者,有一生而直證阿羅漢果者。俱舍論二十三曰:「頌曰:未斷修斷失,住果極七返。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斷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往七返故。(中略)彼從此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中略)若於人趣得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緣彼無受第八有?相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十住論曰:「初果聖者,睡眠懶惰,不至二十九有。」
一種(ekabījin)(巴),不還向之中,若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餘一品或二品者,須於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稱為一種,又稱一間。參見雜阿含卷二十九第八三三經及增支部(A. 3. 86.)。
一種(ekabījin)(巴),不還向之人,已斷七品乃至八品之惑,唯因有第九品之惑被間隔而不能住果,稱為一間或一種。參閱增支部(A. vol. 3, p. 235)、中阿含第一二七經福田經(佛光二‧一○二○)。
指十八種有學之聖人。又作十八學人。即: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家家、一間、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即作此說,其中於「見道」之階段中,鈍根者為隨信行,又稱信行;利根者為隨法行,又稱法行。隨信行者入修道位稱為信解,隨法行者入修道位稱為見至,又稱見到或見得。不還果中得滅盡定者稱為身證。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之三品乃至四品者,稱為家家。不還向中,已斷七品乃至八品之惑,唯為第九品之惑間隔住果者,稱為一間,又稱一種、一種子。有學之三向三果,稱為預流向乃至不還果。七種不還中,色界生之五種聖者稱為中般乃至上流般。
大乘義章卷十七本以初之隨信、隨法、信解、見至四種統攝一切有學之人,謂餘者悉從此四種開出。然諸經論所舉互有差異,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之本中,除去隨信、隨法,加極七返有、阿羅漢向。順正理論卷六十五除去身證加入阿羅漢向,所列順序初為四向三果,次揭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中般乃至上流般,此為說一切有部所說。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列舉隨信行、隨法行、隨無相行、須陀洹、行斯陀含、斯陀含、行阿那含、阿那含、中陰滅者、有生有滅者、有不行滅、有行滅者、有上行至阿迦尼吒滅者、有至無色處者、有轉世者、信解脫、見得、身證,為十八有學。〔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二十四〕(參閱「有學」2458) p351
佛法僧三寶有六種類別,即:(一)同體三寶,又作一體三寶。謂佛法僧名雖有三,然體性是一。即三寶同以淨法界真如法身為其體。(二)別體三寶,又作別相三寶、化相三寶。謂三寶之體相各別,非為一體。佛以三身佛為自性,五蘊之假者及法身亦隨其所應,皆名佛寶;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為自性;僧以三乘之聖眾,具足理事之和者為僧寶。(三)一乘三寶,謂一乘所有之三寶,即不定種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為佛寶,一乘之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四)三乘三寶,謂通於以三乘之三寶為所歸之體。即為三乘者所現之佛之三身為佛寶,三乘之法為法寶,三乘之眾為僧寶。(五)真實三寶,謂依三乘真實之教旨,而論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寶之實義。即以三身為佛寶,一切無漏之教、理、行、果為三乘之法寶,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聖眾為僧寶。(六)住持三寶,以舍利遺形及木像等為佛寶,以示住世不絕;以貝葉文字為法寶,即今之大藏經、一切經等,以示住世不滅;以剃髮染衣為僧寶,以示流通佛法。〔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 p1300
梵語 adhimukti,巴利語 adhimutti。音譯阿毘目底。(一)依信而得勝解者。又作信勝解。為鈍根者修行階位之名,乃七聖之一,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與「見至」相對。俱舍論卷二十三(大二九‧一二二下):「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此謂諸鈍根者於見道位中,本稱為隨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則稱信解。〔大毘婆沙論卷五十四、卷九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 (二)起信生解之意。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大一七‧九○九上):「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大日經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二〕 p3721
諸佛所證法身之七種果德。出自《楞嚴經》卷四。「常住」者,無滅無生、不遷不變之謂;「果」者,所證之境界。蓋諸佛所證法身之果德,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故名常住果。
所謂七常住果,即︰(1)菩提,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2)涅槃,即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3)真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4)佛性,即諸佛所證真覺湛明之性。(5)菴摩羅識,即諸佛清淨本源之心體。(6)空如來藏,即諸佛所證清淨法身之體。(7)大圓鏡智,即諸佛所得本有圓明覺照之智。
此七果之中,佛性與空如來藏二者是否可視為果德,今人呂澂有異說,認為「佛性、如來藏本就因位得名,如《勝鬘經》說在纏如來藏,出纏法身,《涅槃經》說佛性是諸佛無上菩提中道種子。」(《楞嚴百偽》四十三)因此主張此二者不得並列為果。
三賢與十聖的併稱,為大乘佛教之菩薩修行階位。
(一)三賢︰賢謂賢善調和,即指修善根而制伏煩惱,使心調和的三種修行階位。大小乘所說的三賢位有所不同。
(1)大乘三賢︰指地前的菩薩位有三階三十心之別。又稱三十心。相對於「十聖」而言。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述,三賢的菩薩制伏三界煩惱、粗業道、粗相續果,亦不起粗。該經又云(大正24‧1016a)︰「修三賢法入聖人位。」
關於三賢三十心的名稱,有多種說法。《菩薩瓔珞本業經》以十位、十行、十迴向為三賢;《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以十信十種性、十止性種性、十堅心道種性為三賢;《梵網經》卷上則以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為三賢。以上諸說雖有不同,但一般係依《瓔珞經》及華嚴之說,以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為三賢。而相對於外凡,則稱三賢為內凡。天台宗談四教中之別教時,認為十信位伏界內之見思惑,十住位斷界內之見思惑及界外上品之塵沙惑,十行位斷中品之塵沙惑,十迴向位則斷下品之塵沙惑,並伏無明。
(2)小乘三賢︰指植育順解脫分之善根(即修有漏善根)三位,即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三位。此是七方便中的前三位;相對於四善根稱為內凡,此三位則稱外凡,又總此七位而稱七賢。(1)五停心觀,謂相應修定者不同的根機,依五種禪定方便統一精神。(2)別相念住,指個別觀察身、受、心、法等四念住。(3)總相念住,即總觀四念住。
綜言之,大小乘皆認為三賢乃指修行者中的凡夫位,是十聖等聖者位以前的階位。
(二)十聖︰指十地位的聖者。十地菩薩皆已斷惑,證會正性,故稱十聖。「三賢」之對稱。《大乘義章》卷十七(本)云(大正44‧788b)︰「見道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中,地前并名為三賢,地上菩薩說為十聖。」
此外,對此三賢十聖,《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教化品〉謂(大正8‧827b)︰「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中略)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仁王般若經合疏》卷中謂,三賢十聖是因位,故名忍中行;佛居果地,窮原盡理,故名能盡原;三賢即地前三十心,十聖即十地菩薩。
〔參考資料〕 (一)《四教義》卷五;《菩薩瓔珞本業經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華嚴探玄記》卷五;《四念處》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中。(二)《法華經玄義》卷五(上);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卷中。
指佛所居住、所教化的國土。又稱佛國、佛界、佛剎,或稱淨國、淨剎、淨土。智顗《維摩經略疏》卷一云(大正38‧564a)︰「佛所居域,故名佛國,譬如王國雖臣民共住,而從王受稱名某王國。今佛雖與有緣共居而從佛受名,名某佛國。佛身所依,名為佛土。佛住界分名佛世界,佛所居止萬境不同,亦名為剎。」
對於佛土的解說與能居佛身的規定,大小乘諸家所說不同,玆略述如下︰
(一)小乘家所說︰依薩婆多部等小乘部派之意,佛土係佛誕生之土之謂。佛誕生於娑婆世界中的南閻浮提,此娑婆世界係有漏雜穢之土,故佛土是穢而非淨。小乘人厭色心、依正,樂求灰身滅智。故不論淨穢,均無須立界外受生之土。但大眾部等部派則立佛身無漏之義,故謂佛所居之土應是無漏。
(二)三論家所說︰吉藏在《大乘玄論》卷五,將佛土分為不淨、不淨淨、淨不淨、雜、淨等五類。不淨土是造惡眾生所感之穢土。不淨淨土是不淨緣盡,清淨眾生來生,國土轉為清淨。淨不淨土是初為淨土,但淨緣盡了,惡眾生來生,國土轉為染穢。雜土是起善惡二業的眾生所感的淨穢雜土。淨土,是指以善緣構成的純淨之土,此有四類︰{1}凡聖同居土,是凡夫與聖者同居之土,如彌勒出世時,凡聖共居住在淨土之內。{2}大小同居土,是羅漢與辟支佛及大力菩薩捨三界分段身而生的界外淨土。{3}獨菩薩所住土,是不共二乘,純屬菩薩所居之淨土,如香積世界等。{4}諸佛獨居土,是唯佛與佛的自境界,如《仁王經》卷上所載(大正8‧838a)︰「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
以上五土,若依眾生因業所感而言,可稱為眾生土,但若依佛有王化之功而言,應名之為佛土。
(三)唯識家所說︰唯識家將佛土分為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又於受用土中分自受用與他受用。法性土是自性身所居之土,亦即法性如如之理。原本身土不二無別,此僅依義而暫分身土。自受用土是自受用身所居之土。此土係以佛果無漏第八識所變無漏色蘊為體,周圓無際,眾寶嚴飾,非因人所能測知之境界。他受用土是他受用身所居之土。此土係佛依平等性智為十地菩薩所變現,應機之勝劣而大小不同等;雖極其廣大,非地前凡夫所能測知,但還是有其界限。摩醯首羅大自在宮就是他受用土之一。變化土是變化身所居之土。此土係佛依成所作智為未登地菩薩、二乘、凡夫所變現。此有長時與暫變之別。
佛變現他受用、變化之土時,眾生以佛所變為增上緣,而見自心變現的佛土。佛所變的他受用、變化皆是無漏,但眾生所變不然,亦即在他受用土,菩薩所變通漏、無漏。而變化土則係凡夫唯有漏,二乘通無漏。由此可見,眾生雖可感見自心所變的佛土,但彼土若無佛所變亦不存在。因此,其自心所變之土亦不失佛攝化悲用之義。
(四)天台家所說︰天台家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等四土。{1}凡聖同居土是指凡夫與聖者雜居的國土;有淨穢之別,淨者如西方極樂世界。{2}方便有餘土,是指修方便道的空假二觀,斷見、思惑,出三界分段生死,但未斷無明之惑,更於界外受變易身的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別教三十心等人所生之土。{3}實報無障礙土,是指修真實法的中道妙觀而斷無征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所居色心無障礙之果報土。{4}常寂光土是指無明全盡,離二種生死的妙覺極果佛所遊居的真常究竟之土。這是唯佛與佛能至的境界,乃身土不二之土。亦即以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為體,理智冥合,寂照自在的境界。亦即係如如法界之理。
(五)華嚴家所說︰華嚴別教一乘所談,是約因果二分而區別國土;稱果分不可說之土為國土海,稱因分可說之土為世界海。
世界海有三類,即蓮華藏世界、十重世界、無量雜類世界。此三者依次是證入生、解行生、見聞生等三生的世界。也就是蓮華藏世界雖屬果分不可說,但因列於三類之一,故屬於可說;是與不可說無異的可說,並不是一相孤起的世界。而是主伴具足,帝網無礙,相當於十佛的境界。十重世界,有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輪、世界圓滿、世界分別、世界旋、世界轉、世界蓮華、世界須彌、世界相等十類。這是解行生的世界。無量雜類世界是指眾生形、須彌山形、河形、轉形、旋流形、輪形、樹形、樓觀形、雲形、網形等雜類無量。這是見聞生的世界。
以上三類世界,其體並非別存。亦即因見聞、解行、證入三生人所見不同,而就其所見世界而分本末粗細,別為三類。然其本末粗細鎔融無礙,係蓮華藏世界之一類。因而成為十身具足的毗盧舍那如來所攝化之境土。
(六)真言家所說︰真言家將佛土分為密嚴佛國,十方淨土、諸天修羅宮等三類。其中,第一類是法身所居,第二是報身所居,第三是等流身所居。此三者依次是得上中下三品悉地者所居之土,其體無性不可得,但又能於無淺深處現淺深之相。由於此宗主張於父母所生之身上即可證大覺位,因此,凡夫所見穢土之當體,就是密嚴佛國。
(七)淨土門所說︰就阿彌陀佛有法、報、應三身而立有法身土、報身土、應身土等三土。西方淨土即是報身所居的報土。
〔參考資料〕 《大集經》卷一〈瓔珞品〉;《德護長者經》;《大寶積經》卷一0一〈功德寶華敷菩薩會〉;《大般若經》卷一〈緣起品〉;《稱贊淨土佛攝受經》;《釋淨土群疑論》卷五;《淨土思想》(《講座‧大乘佛教》{5});矢吹慶輝《阿彌陀佛の研究》。
指酬報因業所得的果。又稱為報果。與「異熟果」同義。《中阿含》卷四十七〈瞿曇彌經〉云(大正1‧723a)︰「信業信果報,此施善人稱。」《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云(大正9‧47c)︰「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教化品〉亦云(大正8‧828a)︰「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即其例也。
舊譯多稱異熟果為果報,如真諦譯《俱舍釋論》卷二云(大正29‧169a)︰「是業至果報熟時,說名果報。」或認為「果」與「報」並非同義,而稱由同類因所生的等流果為「果」,由異熟因所生的異熟果為「報」。如《法華經玄義》卷二(上)云(大正33‧694a)︰「習果為果,報果為報。」《摩訶止觀》卷八(下)云(大正46‧112b)︰「後生起煩惱名習果,苦痛名報果。」即為此意。
〔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二);《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註解》。
指法身所居的真如法性之土。三土或四土之一。又稱法性淨土、法身土或法土。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所述,一切眾生乃至無垢地盡非淨土,住果報故;唯佛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大乘義章》卷十九說有三種淨土,即法性土、實報土、圓應土;法性土是諸義同體、虛融無礙的本性之土。又據《華嚴經孔目章》卷一、《法苑珠林》卷十五所述,法性土係以真如為其體。但據《成唯識論》卷十(末)所述,法性土係自性身之所依,身、土皆以真如為其體,但相性義異,故以相屬佛,名自性身,以性屬土名法性土。
〔參考資料〕 《華嚴經孔目章》卷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華嚴經探玄記》卷三;《釋淨土群疑論》卷一。
(一)謂依信而得勝解︰乃小乘佛教修行階位之名。又名信勝解。七聖之一,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即鈍根者入修道位之名。《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四云(大正27‧280a)︰
「問︰何故名信勝解﹖答︰由彼依信得信勝解,故名信勝解。謂依見道所攝信,得修道所攝信勝解,依向道所攝信,得果道所攝信勝解。復次,由彼補特伽羅以信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信勝解。」《俱舍論》卷二十三云(大正29‧122c)︰「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此謂於見道位中,諸鈍根者原名隨信行,後至修道住果之位,則改名信解。
(二)起信生解之意︰又作勝解。《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云(大正17‧909a)︰「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大日經》卷一云(大正18‧2a)︰「住此除一切蓋障菩薩,信解力故,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法。」
〔參考資料〕 (一)《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顯揚聖教論》卷三;《俱舍論》卷二十五;《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二)《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大日經疏》卷一。
(一)佛淨土之一︰菩薩在完成其所立之誓願時,因其往昔所發之誓願而得成佛。報土即指此報身佛所住之處所。
(二)指阿彌陀佛因本願成就而成立的西方極樂淨土︰即法藏菩薩(阿彌陀佛的因位)依其四十八本願之行踐,成為報身佛後所住的淨土。也稱為受用土。可分為自受用土與他受用土二種。在「自受用土」,阿彌陀佛自己受用法樂;在「他受用土」,阿彌陀佛使住在其淨土世界的眾生也可享受法樂。
(三)眾生依自業所感而往生的國土。
◎附︰〈報土〉(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報土指酬報因業的國土。計分兩種,即眾生依自業而感的依報國土,及酬報菩薩因位願行的清淨佛土。茲分述如次︰
(1)眾生自業所感之報土︰又名果報土。據《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教化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所述,唯佛所居稱為淨土。除了佛之外,其餘的三賢十聖乃至一切眾生所居之土,皆是惑業所感,皆名之為果報土。
吉藏《淨名玄論》卷八云(大正38‧906a)︰
「夫淨穢諸土,不出三界內外,而佛既無三界內外惑業,故無復土。今有土者,皆是應物,名為應土。故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明三賢十聖有三界內外報土,佛則無也。」
又,《大乘玄論》卷五說佛土有淨土、不淨土、不淨淨土、淨不淨土、雜土等五種。並說此五種土皆是眾生自業所起,應名之為眾生土。但因佛有王化之功,故名為佛土。報土既然有五種,應土也應如此。「報」係據眾生之業感,「應」係就如來所現。也就是說,眾生自業所感的報土,有淨、不淨等五種差異;而佛並無三界內外的惑業,故無土,唯入眾生報土施化,故名為應土。合報應之土,可成十土。據吉藏《華嚴經遊意》所述,此五土之說,係僧叡所唱。凝然在《維摩經疏菴羅記》卷七另舉五種報土之說,即流轉門之報土、發趣門之報土、解行願之報土、有相門之報土、無相門之報土。
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說淨土有事淨、相淨、真淨等三種。智《維摩經略疏》卷一則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等四種土。吉藏《大乘玄論》卷五等也揭舉凡聖同居土、大小同住土、獨菩薩所住土、諸佛獨居土等四土。元曉《無量壽經宗要》說淨土有因果相對、一向不一向相對、純雜相對、正定非正定相對等四類。此中,智及吉藏之前三土、元曉之後三土、慧遠之前二土與真淨土中之離妄淨土,皆相當於今之果報土。慧遠真淨土中之純淨淨土、智顗及吉藏之第四土、元曉之初土是唯佛一人所居之真淨土。
(2)佛報身所居之土︰又名實報土、真實報土。與受用土相同。據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法華經論》、《大乘義章》卷十九所述,佛之報土是因位無漏行業所熏發而顯現之無量莊嚴清淨剎土,屬第一義諦。世之劫火所不能燒盡。
由於佛之報身有自受用、他受用之別,故其所居之土也有兩種。吉藏《法華義疏》卷十云(大正34‧609c)︰
「應身有二種︰(一)內,(二)外。內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法華論云,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攝。故此即是報身土也。若外應之義名為報身化大菩薩於淨土成佛。此以寶玉為淨土。此土乃不為劫火所燒而終有盡滅。所以然者,今開身有常無常三句。一者法身但常非無常,二化身但無常非常,三者應身亦常亦無常。內應身義名之為常。外應之義名為無常。身既三種,土亦例然。法身之土但常非無常;化身之土,但無常非常。應身之土亦常亦無常。內應身土,此即是常。外應身土,此即無常也。」
此中,內應外應二土,相當於《佛地經論》卷一所說的自受用、他受用二土。其中,「內應自受用身土」常住而不毀壞,「外應他受用身土」則係無常而終將毀滅。
迦才於《淨土論》卷上舉出二種報土。即(大正47‧84a)︰
「報身淨土者,有其二種︰一者實報土、二者事用土。實報土者,亦人土同體。謂始起萬德為其土體。如攝大乘論,十八圓淨中云︰大空無相等為門,三慧為路也。及維摩經中,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等也。若論能住人者,即總攬萬德,成一佛人也。此人及土,一切下位乃至金剛心菩薩,亦不得見,唯佛與佛自相見耳。言事用土者,此即人土別體,謂頗梨柯蓮華藏世界等。為所住土體,故攝大乘論云︰淨土以蓮華王為依止也,大定大悲妙色相好等。為能住人體,故攝大乘論云︰應身以大定大悲,為體也。此人及土,初地已上菩薩隨分得見,乃至十地,見皆不同。謂地即上下之別,見亦麁妙之異也。」
此外,智儼《華嚴經孔目章》卷一〈十種淨土章〉、《法苑珠林》卷十五、《遊心安樂道》等也說報土有實報、事用等兩種差別。但慧遠將離妄真淨等三土分為菩薩所感之土及佛所得之報土。也就是以離妄真淨為菩薩所感之土,而將佛所得之純淨土之中,分法性、實報、圓應等三土。又智顗《維摩經略疏》卷一說凡聖同居土及方便有餘土是應佛所居,實報無障礙土是報佛所居,常寂光土是法身所居;並說除菩薩所感之實報之外,別無報佛所居之淨土。而吉藏《淨名玄論》卷八亦說應土是報土,謂(大正38‧906a)︰「如來昔日起於佛行,以土應物。今成佛果,遂能以土應物,當知此土即是報土。」
〔參考資料〕 《金剛仙論》卷五;《略論安樂淨土義》;《成唯識論》卷十;《法華經玄義》卷七(上);《法華文句》卷十(上);《仁王經疏》卷下(末);《大乘玄論》卷五;《維摩經疏菴羅記》卷七。
此處之「聖人」一詞,係取其佛教思想體系下之涵義,故與儒家意義之「聖人」並不相同。在佛教內,「聖人」是指證得聖智,在見道位以上之人。又稱聖者、聖。《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述及佛菩薩何以名為聖人,謂(大正 12‧675b)︰
「如是等人有聖法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故名聖人。有聖戒故,故名聖人。有聖定慧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覺故,故名聖人。」
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云(大正8‧753b)︰「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金剛仙論》卷四釋之,謂初地以上聖人皆證真如無為法故,斷除二障,得聖人名。此等所說,係稱成就見道以上之無漏聖智者為聖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俱舍論》卷二十二等,將梵語arya-pudgala譯為聖人、聖賢、賢聖,而不立賢與聖之別。然而《仁王般若經》卷上〈菩薩教化品〉云(大正8‧828a)︰「三賢十聖住果報。」《大乘義章》卷十七(本)舉五義廣論賢聖之別,其中第五約位而言(大正44‧788b)︰「見道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
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三就心苦、身苦,論聖人與凡夫人之別,文云(大正25‧230a)︰「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中略)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四則立有學聖人、無學聖人之別;卷十四更謂菩薩階位中,十信已還稱為凡夫,十解(十住)已上為聖人。
此外,「聖人」一詞亦有敬稱之意。如印度尊稱諸論師為「聖者」或「聖」,《十住毗婆沙論》署為「聖者龍樹造」,《緣生論》署為「聖者鬱楞伽造」,《廣百論本》題為「聖天菩薩造」。又被轉用為「上人」(對人師的尊稱)的代用語。如《南海寄歸傳》卷四〈古德不為〉云(大正54‧231c)︰「斯二師者,並太山金輿谷聖人朗禪師所造神通寺之大德也。」《宋高僧傳》卷五〈一行傳〉云(大正50‧733a)︰「帝不覺降榻,稽首曰︰師實聖人也!嗟歎良久。」日本真宗、日蓮宗於其宗祖,亦敬稱為聖人,如稱親鸞聖人。
◎附︰〈聖眾〉(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聖眾,指佛及菩薩、聲聞、緣覺。以佛、菩薩、聲聞、緣覺之群集,故稱聖眾。《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云(大正2‧792a)︰「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其福不可稱計,當供養聖眾。」文中之「聖眾」係指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
淨土宗人所謂之「聖眾」,涵義與上述稍異,係指附隨於本佛(主)的眾多聖者(伴)而言。《阿彌陀經》述及安樂淨土之聖眾,云(大正12‧347b)︰「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亦復如是。(中略)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曇鸞《往生論註》卷上依《無量壽經》謂(大正40‧833a)︰「阿彌陀佛國有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如觀世音、大勢至等。」此即淨土聖眾。又,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聖眾從淨土來迎,稱為「聖眾來迎」;描繪來迎相狀之圖,稱為「聖眾來迎圖」。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十二〈天使經〉、卷十九〈迦絺那經〉;南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成實論》卷三、卷十五;《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三十四。
瑜伽二十六卷一頁云: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有二十八種。云何二十八?謂鈍根者、利根者、貪增上者、瞋增上者、癡增上者、慢增上者、尋思增上者、得平等者、薄塵性者、行向者、住果者、隨信行者、隨法行者、信勝解者、見至者、身證者、極七返有者、家家者、一間者、中般涅槃者、生般涅槃者、無行般涅槃者、有行般涅槃者、上流者、時解脫者、不動法者、慧解脫者、俱分解脫者。
瑜伽七十卷二頁云:復有三種梵志。一、趣向梵志。二、住果梵志。三、到究竟梵志。
瑜伽一百卷二十頁云:復有三種一切行相住果者根。一、未知欲知根。是行預流果向者根。二、已知根。是預流果已上,乃至行阿羅漢果向者根。三、具知根。是住阿羅漢果者根。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二卷十二頁云:未知當知根、於未見諦而見諦增上。已知根、於已見諦除煩惱過增上。具知根、於已除煩惱過得現法樂住增上。
三解 俱舍論三卷六頁云:意、樂、喜、捨、信等五根,如是九根,在於三道,如次建立三無漏根。謂在見道,依意等九,立未知當知根。若在修道,即依此九,立已知根。在無學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謂在見道,有未曾知,當知行轉,故說彼名未知當知。若在修道;無未曾知。但為斷除餘隨眠故;即於彼境,復數了知。是故說彼,名為已知。在無學道,知己已知;故名為知。有此知者,名為具知。或習此知已成性者,名為具知。謂得盡智無生智故;如實自知我遍知苦,不復遍知。乃至廣說。
瑜伽四十三卷二十一頁云: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廣說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無上正等菩提、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此中所有難行施、難行戒、廣說乃至難行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成就無等希奇法果。此中所有一切門施、一切門戒、廣說乃至一切門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一切最勝有情天人所供養果。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廣說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於諸有情、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以非想非非想處,於此一切有情類中最尊勝果。此中所有一切種施、一切種戒、廣說乃至一切種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無量殊勝福德所攝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身果。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廣說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惱觸、不傾動果。此中所有此世他世樂施、此世他世樂戒、廣說乃至此世他世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最勝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樂果。此中所有清淨施、清淨戒、廣說乃至清淨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四一切種清淨果。謂所依淨、所緣淨、心淨、智淨。亦感如來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極清淨果。如是菩薩施等善法,能感無上到究竟果。當知亦感生死流轉順菩薩行所餘無量無邊可愛無罪勝果。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五卷十一頁云:問:何故色界,無男女根?答:非其田,非其器。乃至廣說。有說:為欲棄捨男女根故;修諸靜慮,往色界生。若彼亦有男女根者;則應無有求生彼界。若法,下地所有,上地亦有者;應不施設有漸次滅法。若無漸次滅法。亦應無畢竟滅法,以漸次滅法,能引畢竟滅法故。若無畢竟滅法;應無解脫。若無解脫;應無出離。勿有如斯眾多過失,故於色界,無男女根。有說:男女二根,段食所引。如契經說:劫初時人,無男女根,形相不異。後食地味,男女根生。由此便有男女相異。色界離段食,故無此二根。有說:男女二根,欲界有用,非於色界。是故彼無。問:鼻舌二根,於彼無用,云何得有?答:鼻舌二根,於彼有用。令端嚴故。非男女根有端嚴義。可慚鄙故。問:色界天眾、為女為男?設爾;何失。若是女者;應有女根。若是男者;應有男根。若非二者;便違經說。如說女身不得作梵王等;而不遮男?答:應作是說:彼皆是男。問:豈不彼類不成就男根耶?答:雖無男根;而有餘丈夫相,又能離染,故說為男。如契經中說諸果向皆名丈夫;非無女人行向住果。當知亦以能離染故,說為丈夫。毗奈耶中亦作是說:佛以兩手捧大生主骨,告苾芻眾:汝等諦聽:一切女人,其性輕轉,多諸嫉妒諂媚慳貪。惟大生主,雖是女人;而離一切女人過失。作丈夫所作,得丈夫所得;我說是輩名為丈夫。色界諸天、理亦應爾。能離染故;說為丈夫。由此應作四句分別。有是男子、不成就男根。謂色無色天、大生主等。有成就男根、而非男子。謂二形是。有是男子、亦成就男根。謂一切丈夫、成就男根者。有非男子、亦不成就男根。謂除前相。諸是女者、必成就女根。有成就女根、而非是女。謂二形者。若依所引毗奈耶義;女亦四句,應推廣說。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四卷十二頁云:如契經說:佛告摩納婆!世間有情、皆由自業,皆是業分,皆從業生,業為所依,業能分判諸有情類彼彼處所高下勝劣。契經雖作是說;而未廣辯自業之義。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尊者世友說曰:世間有情皆由自業者:謂自作業,還自受異熟。皆是業分者:謂如所作業,受如是異熟。皆從業生者:謂業為生因,取異熟果,生於彼彼所應生處。業為所依者:謂業為依因,受彼彼有具。業能分判諸有情類彼彼處所高下勝劣者:謂如前說彼彼生處,由業分判高下勝劣。云何自業?答:若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若業、已得今有異熟者,此句顯示順中有受業。及業異熟已生正受者:此句顯示順生有受業。如順中有受,順生有受;應知順起受異熟、順生受異熟,順起受果、順生受果,順細果、順麤果,業亦爾。問:為由因故名自業?為由果故名自業耶?若由因故名自業者:後句所說,當云何通。後句說言及業異熟已生正受。若由果故名自業者:前句所說,當云何通。謂業已得今有異熟。有作是說:但由因故名為自業。由前句故。有作是說:但由果故名為自業。由後句故。如是說者,但由因故名為自業。問:若爾;何故復說及業異熟已生正受?答:於住果位,彼因方得自業之名。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若愛非愛果,已起現前;彼業爾時名為自業。非未造業及造業時,有能現前受異熟果。要業滅已;果方起故。自業是何義?答:是得自果,自等流,自異熟義。此中有說:自果者:士用果。自等流者:等流果。自異熟者:異熟果。有說:諸句皆顯異熟果。此中說感異熟業名自業故。有處、等流、以異熟聲說。如說何等名受異熟?答言愛是。有處、異熟、以等流聲說。如此中說。復次此業所招異熟,於自相續,現熟非餘;故名自業。問:為此造業、即此受果?為異造業、異受果耶?答:有緣故說此造此受。有緣故說異造異受。有緣故說無造無受。有緣故說此造此受者:謂蘊處界展轉相續。剎那雖異;可說一故。有緣故說異造異受者:謂人趣造業餘趣受果。餘趣造業亦爾。有緣故說無造無受者:謂一切法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特伽羅,空無內士夫,離作者受者;惟有生滅諸行聚故。於自相續,養、隨養,育、隨育,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故名自業。如彼卷十二頁至十七頁廣說。
二解 發智論十二卷十二頁云:云何自業?答:若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自業是何意?答:是得自果、自等流、自異熟義。復次此業所招異熟,於自相續,現熟非餘。於自相續,養、隨養,育、隨育,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故名自業。
俱舍論二十四卷十六頁云: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經說: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乃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涅槃故。非真沙門。
二解 大毗婆沙論六十六卷六頁云:問:如上所引三種經中所說沙門、有何差別?有作是說:師子吼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善賢經中說沙門者、謂行四向。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及諸行向。有餘師說:師子吼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善賢經中說沙門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具足攝一切沙門。或有說者: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住果向一切沙門,復有說者: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學無學。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學無學及非學非無學。有作是言: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諸聖者。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諸聖者及諸異生。復有說言: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持戒者。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持戒者及犯戒者。或復有說:此三經中所說沙門、義無差別。問:前二經說有四沙門。汙道沙門、豈四所攝?答:亦四所攝。謂預流向。然預流向、有近有遠。近、謂見道。遠、謂此前順決擇分順解脫分、乃至正信而出家者。如契經說:有四種預流支。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支因向名,義無差別。問:善賢經說:若此處有八支聖道;當知四處有四沙門。汙道沙門、豈此所攝?答:亦此所攝。以聖道支有實有假。實、謂無漏正見等八。假、謂有漏正見等八。汙道沙門、亦得成就有漏正見,故彼亦是初沙門攝。復有說者:前二經說四種沙門、即是第三契經所說勝道等四。非預流等。故此三經、所說無異。問:初經所說、當云何通?唯我法內有四沙門,佛於眾中正師子吼。世尊豈說唯我法內有毀犯戒而師子吼?答:說亦無失。所以者何?汙道沙門、雖復破戒;而不破見。雖破加行;不破意樂。設有問言:汝犯戒惡、為善?為不善?彼言:不善。為應作?為不應作?彼言:不應作。為有異熟?為無異熟?彼言:有異熟。為得可愛果?為得不可愛果?彼言:得不可愛果。為惡趣受?為善趣受?彼言:惡趣受。為自身受?為他身受?彼言:自身受。為是師過?為是教過?為是自過?彼言:非師過,亦非教過。是我之過。彼有如是有漏正見,信有因果,不愚因果。如是正見、九十六種外道所無。故佛眾中正師子吼、依彼而說,亦無有過。
瑜伽九十八卷十八頁云:復次依第一義所有沙門、安立如是八支聖道為沙門義。為此義故;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假名出家,受沙門性。又此畢竟無失壞故;名第一義。其假名者、即不如是。諸有成就此第一義沙門性者,當知亦名勝義沙門。又彼追求此沙門果、貪瞋癡等畢竟斷義;是故說彼名沙門義。此沙門義、復有二種。一、無差別,總相建立。二、若有所作,若無所作,行向住果差別建立。如是一切,總有四種。一、沙門性,二、是沙門,三、沙門義,四、沙門果。其婆羅門差別道理、當知亦爾。
俱舍論二十三卷十五頁云: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諸鈍根者、先名隨信行,今名信解。諸利根者、先名隨法行,今名見至。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標信解見至名別。
大毗婆沙論六十七卷十二頁云:尊者佛護、作如是說: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有六事不共。一者、在欲界;不在色無色界。二者、依靜慮;不依無色定。三者、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四者、用法智;不用類智。五者、是已退,非未退。六者、住果;非住勝果道。問:彼何故在欲界、非在色無色界耶?彼作是答:由說法力,方能轉根。唯欲界中有說者故。問:彼何故依靜慮、不依無色定耶?彼作是答:學位練根、要依得果地。無依無色定、得學果者。故學轉根、不依無色。問:彼何故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耶?彼作是答:要猛利道、方能轉根。世俗道鈍,故彼不用。問:彼何故唯用法智、不用類智?彼作是答:要生欲界,方能轉根。欲界唯得法智自在,故彼不用類智轉根。問:彼何故是已退者,非未退者?彼作是答:厭患退者,方求練根。要曾退已,而有厭患。故未退者、無轉根義。問:彼何故住果、非住勝果道?彼作是答:若住勝果道而練根者;應練根時、捨多道,得少道。彼應名退,不應名進。故唯住果、有轉根義。以練根時、唯得果故。阿毗達磨諸論師言:學轉根時,於彼六事,三事應理;三事不可。謂彼所說學位轉根在欲界非在色無色界者,此事應理。唯欲界有轉根義故。又彼所說彼依靜慮不依無色定者,此亦應理。唯依靜慮得學果故。又彼所說彼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者,此亦應理。學位練根、如見道故。然彼所言彼用法智不用類智者,此事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生欲界,或有於法智得自在,非類智,或有於類智得自在,非法智故。又彼所言是已退者非未退者,此亦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或已退。或復未退,然怖畏退,或求勝根而練根故。又彼所言彼住果非住勝果道者,此亦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學練根、或住果位,或住勝果道。求利根故。或畏退故。問: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捨多道,得少道;豈非退耶?答:彼求利根,不求多道;故無有失。如多銅鐵,貿少金銀;豈名失利。
瑜伽八十七卷九頁云: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
二解 俱舍論二十三卷十六頁頌云:未斷修斷失,住果極七返。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斷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故契經說:極七返生。是彼最多七返生義。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顯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此預流名、為目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此預流名、目初得果。然依遍得一切果者、初所得果,建立此名。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何緣此名不目第八?以要至得道類智時,具得向果無漏道故。具得見修無漏道故。於現觀流,遍至得故;名預流者。第八不然。故預流名、不目第八。彼從此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毗婆沙師、所說如是。若爾;何故契經中言:無處無容見圓滿者、更可有受第八有義?此契經意、約一趣說。若如言執;中有應無。若爾上流極有頂者、亦應一趣,無第八生。依欲界說,故無此過。此何為證?為教為理?以何證彼於人天中各受七生,非合受七。以契經說:天七及人。飲光部經、分明別說於人天處各受七生。由是此中、不應固執。若於人趣得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緣彼無受第八有?相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又彼有餘七結在故。謂二下分五上分結。中間雖有聖道現前;餘業力持,不證圓寂。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有言:彼往餘道出家。
三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六卷十二頁云:問:為初得道故名預流?為初得果故名預流?設爾;何失。兩俱有過。若初得道故名預流;則第八聖、應名預流。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之,是第八故。彼最初得無漏道故。若初得果故名預流;則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爾時證得四聖果中最初果故。有作是說:以初得道故名預流。問:第八聖者、應名預流?答:若初得道、具緣道智,乃名預流。第八聖者、雖初得道;而未具得緣道智故;不名預流。復次若初得道是道類智修道果道所攝道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具三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捨已得道者:謂捨見道。得未得道者:謂得修道。得結斷一味得者:謂得三界見所斷結一味斷得。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具五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已斷一切見所斷結無事煩惱忍所斷惑見邪性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有相有施設,可共談論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容死生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有餘師說:以初得果故名預流。問: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答:若初得果、是漸次,非超越;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證初解脫,是初得度,住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證欲界法六品斷或九品斷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向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地道俱定者,乃名預流。謂一來果、地雖定而道不定。有漏無漏道俱能得故。不還果、地道俱不定。依六地有漏無漏道皆能得故。阿羅漢果、道雖定而地不定。依九地皆能得故。預流果、地道俱定。唯依未至定無漏道得故。復有說者:不以初得道故名預流。亦不以初得果故名預流。然以成就預流果故;名預流補特伽羅。名依法立,如酥油瓶、藥水等故。問:以何義故名預流耶?答:流、謂聖道。預者、謂入。彼入聖道,故名預流。問:一來、不還、及阿羅漢、亦入聖道,應名預流?答:若依此義,亦不遮彼。然預流果、初得受名。餘依別德,更立異稱。
瑜伽二十六卷十一頁云:云何由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行四向者:一、預流果向補特伽羅,二、一來果向補特伽羅。三、不還果向補特伽羅,四、阿羅漢果向補特伽羅。住四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若於向道轉;彼名行向者。由向道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若得沙門果;彼名住果者。由道果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如是名為由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瑜伽八十四卷四頁云:應理行者:住果有學。又應理行者:是其正道,及果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