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辭典

瑜伽八十九卷七頁云:內懷怨結,故名為恨。

二解 顯揚一卷七頁云:恨者:謂於過去違緣,結怨不捨為體。能障無瞋為業。乃至增長恨為業。

三解 廣五蘊論十頁云:云何恨?謂忿為先,結怨不捨為性。能與不忍所依為業。

四解 成唯識論六卷十五頁云:云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恨相用故。

五解 雜集論一卷十六頁云:恨者:自此已後,即瞋一分,懷怨不捨為體;不忍所依為業。自此後者:謂從忿後。不忍者:謂不堪忍不饒益事。

六解 五蘊論四頁云:云何為恨?謂結怨不捨為性。

七解 俱舍論二十一卷五頁云: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

八解 法蘊足論八卷七頁云:云何恨?謂有一類,作是思惟:彼既於我欲為無義;廣說如前我當於彼亦如是作。此能發忿,從瞋而生,常懷憤結,諸恨、等恨、遍恨、極恨、作業難迴,為業纏縛,起業堅固,起怨、起恨、心怨恨性,總名為恨。

九解 品類足論三卷二頁云:恨云何?謂心結怨,已正當恨,是名為恨。

十解 界身足論上三頁云:恨云何?謂心結恨,等遍結恨,心怨結性,是名恨。

十一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四頁云: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

 


法相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