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南方十四公里處之伊河入口兩岸之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為伊河東西兩岸的石窟群之一。龍門山岩屬大理石,堅硬細密,極難雕琢,但不易風化。因山谷成門闕狀,因而古時稱其為伊闕石窟。係將岩石開鑿為洞窟,在窟內刻龕及佛像,故又稱龍門龕、伊闕佛龕。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我國古代佛教石窟之藝術三大寶庫。北魏初期,首於大同雲岡石窟大事雕刻,至太和十八年(494),自大同遷都洛陽後,為追念先帝之遺緒,石窟之建造自然由雲岡轉移至龍門,乃於龍門大興土木,營造石像。 歷經東魏、西魏、北周、北齊、隋、唐,及五代、北宋、金,直至清末,先後營造達一千多年,造像作品中,北魏佔百分之三十,唐代佔百分之六十,分布於東、西兩山之崖壁上。洞窟較大者有三十餘處,且大部分在西山。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造像十萬餘尊,題記碑碣二千七百多塊,並有佛塔四十多座。其中,以唐開元(713~741)前,尤其武則天時期之作品為最多,然目前唐代之石窟,只剩下七處。 又多數之石窟均與帝王之祈求冥福有關,茲分別概述西山、東山之石窟群。西山以創設於北魏太和年間之古陽洞年代最古。又稱老君洞。係由一批支持北魏孝文帝遷都之王公貴族及高級將領所開龕鑿像之集中地。廣約七公尺,高、深各約十公尺,洞之後方呈半圓狀。左壁有一刻於太和十九年之彌勒像龕,其中之刻銘,為龍門現存最古之銘文。 賓陽洞,係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營造者。廣約十二公尺,深約十一公尺。後壁之本尊釋迦坐像,面帶微笑,相好威儀,背光呈圭形,並以忍冬、蓮花、天人及火炎莊嚴之,日本法隆寺金堂所安置之釋迦佛像,即與本尊近似;另外,金堂天蓋之垂帳,亦與本洞天井周緣之寶帳吻合。中壁之內壁雕有釋迦五尊坐像、三尊立像,洞頂飾有蓮花紋、飛天神像,地面亦刻有蓮花紋、龜甲紋,其前壁上雕刻皇妃祭祀行列圖等,規模宏大,雕飾壯麗,不愧為豪華之皇室建築。又入口外壁左右之仁王像,氣象雄偉。 伊闕洞,俗稱蓮花洞,廣約六公尺,深約十公尺,後方亦如古陽洞之呈半圓形。其天井中央有六飛天環繞之大蓮花,手法精麗,蓮花洞即由此而得名。 奉先寺,為今規模最壯大之無蓋石窟,分內、外二陣,內陣廣約三十八公尺,深約二十三公尺;外陣廣約三十六公尺,深約十四公尺,為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且具代表性之重要石窟。其後壁中央鐫刻盧舍那佛坐像,高約十六公尺,相好莊嚴,軀幹雄偉,頭髮成波狀,衣紋細膩,然今兩手已失,兩足亦破損;臺座並列三重蓮花,蓮瓣各刻有小佛,表示蓮花藏世界;背後中央之蓮花,周緣為化佛、飛天及唐草、火炎等陽刻,極其豐麗;為龍門最大、最優之佛像。侍立於大佛兩旁之菩薩、迦葉、阿難,高十一公尺餘,又菩薩之寶冠、瓔珞等,豐美纖巧。左右兩壁有高約十公尺之金剛力士,又有高達十一公尺之兩神王,雄渾豪宕,氣宇橫溢,頗富真實性。綜言上記諸窟之風格特點,乃窟形單純、變化少,題材趨向於簡明集中以突出主題。 除上述諸窟之外,尚有藥方洞、敬善寺洞、大洞、破洞、塔洞、永隆洞(萬佛洞)、南極洞等窟。東山諸窟中,以石窟寺較為著名,分左、右二窟。左窟廣約九公尺,深約六公尺餘;右窟廣約七公尺,深約六公尺。均屬唐代之作品。此外,東山之北半部,尚有著名之香山寺,白居易曾在此住過。 蓋龍門屬堅緻之大理石岩質,適宜細工,加上傾斜約三十度,致難以掘成大窟,故天井均作穹窿狀造像形式,乃受印度犍陀羅、笈多之影響,而融以中國風尚。如北朝之石窟主要佛像為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及釋迦與多寶如來並坐像,三世佛和七佛;佛像大抵魁偉,厚唇、高鼻,雖表現拓跋氏之風貌,然已較大同石窟傾向漢人形貌。隋唐時,坐像多為阿彌陀佛、彌勒佛、盧舍那佛、藥師佛等,反映唐代淨土宗之興起與石窟造像藝術世俗化之趨向;同時散於各窟中之大量碑碣石銘,為我國書體演變之重要資料,亦為一部石窟資料之編年史;此期之佛像面貌豐麗,衣紋細膩,佛髮多作渦狀,甚少波形;又本尊像之脅侍,多為二羅漢、二菩薩;凡此,均可見隋唐雕刻之特色。又北魏以迄唐代中期,佛教藝術對日本佛教美術亦有很大之影響。 近代因遭受帝國主義破壞,加上無智之人貪利而盜像賣予外人;致小型佛像十之八九均失去頭部,賓陽洞中著名之兩塊北魏「帝后禮佛圖」浮雕,亦被竊走。〔佛祖統紀卷三十九、卷四十四、卷五十三、洛陽伽藍記卷五、廣弘明集卷二、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六十一、支那佛教史蹟卷二、佛教藝術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 p6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