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願梵語 pranidhāna。心中欲成就所期目的之決意,特指內心之願望,如心願、志願、意願、念願等。據放光般若經卷三問僧那品、無量壽經卷下等載,佛菩薩皆於發心之初,志求無上菩提,欲度一切眾生。此類誓願稱為弘誓,又稱為總願,如四弘誓、二十大誓等。同時,佛菩薩亦發願清淨佛土、成就眾生,此類誓願雖通於一切佛菩薩,然依眾生之意樂而有所不同,故稱為別願,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等。蓋「果」雖由「行」所招至,然若無「願」,則其行亦無法到達所期之目的。 又佛菩薩欲達成佛教之最高目的,再入於「因位」之願,稱為本願、因願,或宿願;其本願之力或作用,稱為願力。故知凡佛菩薩修佛道,一心誓願成佛者,則不可或缺「願作佛心」;若誓願教化眾生,則須具有「度眾生心」;合上記之二種心,略稱為願作度生。 此外,有關「願」之成語尚有多種,如:願巧,巧妙之本願;上願,謂勝上之願;悲願,謂慈悲之願;願事,指所願之內容;願主,指發願之人;而特別發願行使某事,即稱為行願。〔道行般若經卷六、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四、菩薩地持經卷九、大智度論卷七、成唯識論卷九、發菩提心經論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三〕 p6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