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隨一不成過因明用語。隨一不成,梵語 anyatarāsiddha。因明三十三過中,因十四過之一。即在因明對論中,立(立論者)、敵(問難者)任何一方以對方不承認之因(理由)來立量(論式)時所造成之過失。與兩俱不成、猶豫不成、所依不成,共稱「四不成過」。蓋因明之法規定,宗、因、喻三支之中,「因」必須是立、敵雙方共同認可始可成立。今有聲顯論師,主張聲為本有,遇緣即顯現,而反對聲為「所作性故」之說,故若有勝論師對聲顯論師立一論式,以「所作性」為因,則犯隨一不成過。 又此一過誤,復分為兩種情形:(一)若立論者自身認可其因,而他方不予承認,稱為「他隨一不成過」(梵 Parato siddhah),上例所舉,即屬此過。(二)若立論者自身不認可其因,而他方予以承認,則稱「自隨一不成過」(梵 svato siddhah)。此二過皆可因冠上簡別語而免除之,如「他隨一不成過」用「我許」之簡別語以作自比量,「自隨一不成過」用「汝許」之簡別語以作他比量,即不犯此過。〔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參閱「三十三過」513) p6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