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金閣寺

(一)位於山西五臺山南臺西北。為五臺山著名佛寺之一。據廣清涼傳卷上載,五臺山中,今之北臺即古代之中臺,中臺即南臺。故或謂本寺位於五臺山之中臺。唐開元二十四年(736),由道義草創,不久代宗命澤州僧道環起工事。時大興善寺不空亦資助此舉,大曆二年(767)落成,代宗敕賜予不空,作為密教弘布之道場。大曆五年(770),始稱金閣寺。以該寺鑄銅為瓦,塗金於瓦上,飾佛閣為金閣,故稱金閣寺。今寺內大部分建築物,如大殿、講堂等,係清朝後所建造。寺內有代宗李豫之像,雖經後人重裝,仍不失唐風。寺內布局,幾經重修,仍以觀音閣為主體。山門前石獅雄健,庭院內高閣聳立。閣身二層,寬七間,深六間,四周圍廊,閣內供奉高十七公尺之觀音銅像,觀音兩側,二十四諸天環侍。閣背面有毘盧殿、彌陀殿、觀音殿、地藏殿、菩薩殿、藥王殿等,塑像滿布,有近千尊之多,最後為大雄寶殿。

(二)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北山。為本名鹿苑寺之俗稱。又作鹿園寺。號北山。屬日本臨濟宗。應永四年(1397)開始建造,十五年足利義滿歿後,改其別邸之北山亭為禪寺,而請夢窓疎石開山,立名鹿苑寺,蓋取印度鹿野苑之名而來。金閣共三層,下層為宸殿造,中層為武家造,上層則為唐式之變化,臨於水池。該寺佇於林泉之中,可眺望衣笠山,為室町時代建築之代表。昭和二十五年(1950)一度燒毀,後又依原式重建。 p3587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