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譯經

即指翻譯經典。又作翻經。廣義而言,並不限於經藏,如律、論之翻譯亦皆稱為譯經。蓋以印度各種方言流傳之佛典(經、律、論三藏),被整理為梵語、巴利語之原典,及至佛教傳來東方諸國,遂逐漸譯成各國語言。現今之漢譯佛典有直接由梵本譯出,亦有由西域地方之胡語重譯者。

在我國古代之譯經,大多由朝廷保護設置譯經院以完成譯業,此類譯經,稱為奉詔譯,故於現存之諸經中,未題為「奉詔譯」者極少。又精通梵漢語言,從事譯經之法師,稱為譯經三藏(略稱三藏),或三藏法師。然譯經之大業,古來即罕有獨自一人完成者,而係於譯經三藏下,另有眾多輔助者從旁協助譯業,其後乃有專為譯業所設之種種官制。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載,譯場所置之譯官有下列九職:(一)坐於正面宣述梵文者,稱為譯主。(二)坐於譯主之左,評量(批判、審查)梵文者,或判斷譯文正確與否者,稱為證義。(三)坐於譯主之右側,審查譯主所讀梵文之正誤者,稱為證文。(四)聽受梵文而將梵音如實寫成漢字者,稱為書字梵學僧。(五)將梵音翻譯成漢文者,稱為筆受。(六)連綴文字成句者,稱為綴文。(七)對照梵文與漢文之正誤者,稱為參譯,或稱證梵語。(八)削刪冗長之文以定句義者,稱為刊定。(九)坐於南面潤飾譯文者,稱為潤文。

譯經中,僅譯出一次者,稱為單譯、一譯。翻譯二次以上者,稱為重譯、異譯、同本異譯。譯者名稱不明之經典,稱作失譯經;後世之譯經,常於經首或卷尾署明譯者之名,而在古代,譯經者多不署名,故所謂之失譯經特多。又唐代玄奘及其以後之翻譯,稱為新譯;玄奘以前所譯者,稱為舊譯;或謂姚秦鳩摩羅什以前之譯經為古譯。

東晉道安漢譯經典時,提出「五失三不易」之說,謂漢譯經有五種情形易失原意,而有三種難譯之情形。五失,又作五失本,即:(一)由於文法相異,原語與漢語之文詞顛倒。(二)原典之文體質樸,較少修飾語;漢語好文飾。(三)原典常有數度重覆相同之語句,極為繁瑣;漢譯則多略去此類重覆語。(四)原典經文中夾雜注解,語詞頗有錯亂之嫌;漢譯文體多略去此類夾雜之注解。(五)原典於說畢一事再接敘次事之時,常有重覆前述文詞之嫌;漢譯則多省略重覆之部分。此即漢譯經典五種易於失去原意之情形。

三不易,即:(一)聖典係依當時之風俗、語言等而立,但物換星移,時俗既變,若期以適合現代,則翻譯不易。(二)不拘聖人與凡夫之距離多大,而欲令遠昔聖人微妙法音,適合後世凡愚之風俗,則翻譯不易。(三)阿難出經,距佛世不久,再經無數聖者點校記載,從而乃有聖教流傳,後世之人若以淺見從事譯經,縱然審慎萬分,亦恐有所訛誤,則知翻譯不易。

此外,玄奘亦有五種不翻之說,即:(一)祕密故不翻,如陀羅尼。(二)含多義故不翻,如婆伽梵。(三)此方無故不翻,如閻浮樹。(四)有古譯故不翻(從前已經音譯,且為一般所知),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令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聞之則生信念,若譯作智慧恐生輕薄,以尊重故不翻。

另據續高僧傳卷二、翻譯名義集卷一等載,隋代彥琮著辯正論,舉出八備十條之說。所謂八備,乃譯經者應具備之八種資格,即:(一)誠心愛法,志願益人,不憚久時。(二)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三)筌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闇滯。(四)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五)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六)沈於道術,澹於名利,不欲高衒。(七)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八)薄閱蒼雅,粗諳篆隸,不昧此文。十條,則為譯經十項要例,即:(一)字聲,(二)句韻,(三)問答,(四)名義,(五)經論,(六)歌頌,)(七)咒功,(八)品題,(九)專業,(十)異本。

贊寧之宋高僧傳卷三亦舉出翻譯之六例,即:(一)譯字譯音,分為譯字不譯音、譯音不譯字、音字俱譯、音字俱不譯等四種情形。(二)胡語梵語,說明原典有胡語與印度純梵語之別,於純梵語之中,依五天竺地域之別,各地梵語亦不儘同;胡語之中,有豎讀之胡語(如羯霜那國),亦有橫讀之胡語(如吐貨羅、迦畢試等);此外,如龜茲語則是亦胡亦梵之語。(三)重譯直譯,直接從印度之梵篋譯成漢語者,稱為直譯;一度譯為胡語後,再度轉譯成漢語者,稱為重譯;此外,譯者來華之途中,經歷諸胡國時所譯之經典,譯語之中常夾帶胡語,此則屬亦直譯亦重譯。(四)粗言細語,印度之語言有所謂平常言詞之口語與典正言詞之文言,其中,佛陀說法時大多採用口語;又佛陀之言音可概分兩類,即分明典正之全聲(細語),與不分明訛僻之半聲(粗語)。此外如法護、寶雲、玄奘、義淨等所譯之梵本皆採用中天竺之細語。(五)華言雅俗,謂譯成之漢語亦有雅俗之別。(六)直語密語,謂梵語涉俗者為直語,涉真者為密語。〔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一之一、佛祖統紀卷五十三、法苑珠林卷一○○、大宋僧史略卷上、出三藏記集卷六至卷十一〕p6806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