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諂梵語 māyā 之意譯。心所(心之作用)之名。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即為網取他意,而無法如實顯表自己之精神作用。亦即心曲不真,將自己本心隱藏而對他人卻故意裝出順從之心理作用。與「討好」、「阿曲」、「諂曲」同義。即大乘廣五蘊論所謂(大三一‧八五三中):「矯設方便,隱己過惡,心曲為性,謂於名利,有所計著,是貪癡分,障正教誨為業。」又以諂所生之身、口、意業,稱為曲業。 在俱舍宗,此心所與少分染污法相應,隨根本煩惱而起,故為隨煩惱之一,小煩惱地法之一,六垢之一。與「誑」同為欲界及初地所繫,與諸受中之憂喜相應,而自在生起,故僅屬於「修所斷」。在唯識宗,為小隨惑之一,與貪、癡等,同屬於假有。然與苦受不相應。〔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雜阿毘曇心論卷四、俱舍論卷四、卷二十一、成唯識論卷六、順正理論卷十一、卷五十四、顯揚聖教論卷一〕 p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