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羅摩梵名 Rāma。(一)係古印度大敘事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na)之主角。為憍薩羅國(梵 Kauśala)國王達薩拉塔(梵 Daśaratha)之長子,為遵守父王之諾言,放遂南印度森林中十四年,隨行之妃子私多(梵 Śītā)為魔王所劫掠,因而引起戰爭。後得猴神哈奴曼(梵 Hanumat)之幫助,夫妻團聚,返憍薩羅國為王。此於雜寶藏經卷一之十奢王緣及六度集經卷五均有記述。 據傳羅摩為毘濕奴神之第七次化身,因受諸神之託,乃誕生地界以降伏惡鬼。其與愛妃私多共同展開絢爛、勇武之生涯,充分顯現印度古代浪漫、倫理之理想,遂成為廣受膜拜之人格化神。羅摩尤成為王族、勇士、武夫之最高典型,而普遍受到印度民眾狂熱之尊敬。 蓋印度人視羅摩為民族英雄,亦即視為毘濕奴神之化身而加以崇拜,為常住之最高「梵」,因而形成印度教中之一派,稱為羅摩派。此派教理之確立,約肇始於西元十三、十四世紀頃之阿底亞特瑪羅摩耶那(梵 Adhyātmarāmāyana)一書。此書係為解決羅摩耶那史詩中新古兩部分間之矛盾而作,採取吠檀多學派不二一元說,兼性力派(梵 Śakti)所說,主張私多為羅摩永遠之配偶神,只要對羅摩有絕對歸依之熱誠,必定能得解脫。此書後來被譯為各種方言,該派主要盛行於南印度,後由羅摩難陀將之流布北方。〔大乘入楞伽經卷七、佛本行集經卷七〕 (二)印度教神名。為婆羅門出身之勇士,使一柄大斧,稱為持斧羅摩(梵 Paraśurāma),傳為毘濕奴之第六次化身。 (三)為吉栗瑟拏(黑天)之兄,以耕田之犁作武器,稱為大力羅摩(梵 Balarāma)。 p6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