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章嘉呼圖克圖

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之最大轉世活佛。四大呼圖克圖之一。原為青海互助佑寧寺活佛之系統。章嘉,為西藏名 Lcav-skya 之音譯,又作張家、章佳,原係西藏地名;呼圖克圖,為蒙古語 Xutuqtu 之音譯,又作胡土胡圖、胡土克圖等,聖者之義。章嘉呼圖克圖,為章嘉地方的聖者之意。通稱為章嘉格根(Lcav-skya gegen)或格根(gegen,為蒙古語「光明者」之義)。被視為文殊化身,與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並稱蒙古二大喇嘛。

至清初之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藏 Vag-dbav blo-bzav chos-ldan, 1642~1715)方確立章嘉呼圖克圖為內蒙古喇嘛黃教統轄者之地位,故其應為此職位之實際鼻祖;相傳在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之前有十三世轉世傳承,故師通常被稱為第十四世章嘉呼圖克圖。關於十三世之世代,歷來有多種說法。據妙舟之蒙藏佛教史第五篇之說,前十三世之轉生傳承如下(其中前三世之傳說色彩極濃):(一)森泰葛根(藏 Cunda-gegen)。(二)奈遜奈(藏 Nasuna),轉生於印度,精通群經,歸依者極多。(三)達巴保阿闍梨(Darban-ācārya),亦轉生於印度,常持經咒,住世長達一千二百年之久,為傳說中之人物。(四)革那巴拉森(藏 Ska-ba dpal-brtsegs),為吃[口*栗]雙提贊王(藏 Khri srov-lde-tsan)時代之著名譯經家。(五)騷坡苦巴(藏 Sgro-phug-pa),為喇嘛舊教寧瑪派之喇嘛。(六)司寒龍瓦。(七)朗足通瓦。(八)發思巴(藏 Hphags-pa),為元代初期之國師。(九)羅布桑(藏 Blo-bzav),以持律精嚴與講說弘法著稱。(十)甲卿曲吉(藏 Byams-chen chos-rje),即西藏佛教之大改革者宗喀巴之弟子釋迦也失(藏 Śā-kya-ye-śes)。(十一)求基迦勒薩(藏 chos-kyi rgyal-mtshan),晚年駐錫於蒙古。(十二)突巴粒迦托爾珠(藏 Dpal-hbyor lhun-grub),轉生於西藏東北之唐克托(Tangut),晚年遷居拉薩,禮謁達賴喇嘛五世。(十三)禪克巴朗塞粒(藏 Grags-pa hod-zer),轉生於唐克托之格倫札巴里寺(藏 Dgon-luv byams-pa gliv)之傍,後即長居於該寺研讀自藏州傳來之密典,世稱章嘉呼圖克圖羅伯卿(藏 Slob-chen,意指大學者)。

至十四世開始,即進入清代之治世。大抵而言,清代對掌握內蒙黃教首領地位之章嘉呼圖克圖甚為禮遇,不僅授與管理宗教事務之權,並令參與內蒙行政大事,於京師更居上位,支給月廩,夏秋二季避暑於五臺山或多倫諾爾(藏 Dolon-nor),於高宗時所設之大活佛抽籤金瓶亦委其保管,故其權勢漸增,清朝中期以後,勢力更擴及熱河、遼寧、陝西、甘肅、青海等處。

第十四世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轉生於宗喀巴之生地宗喀(藏 Btsov-kha),九歲,住入格倫札巴里寺,後至衛州研習般若。二十三歲,從達賴喇嘛五世受具足戒,並居留藏州、衛州廣習諸學,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歸返宗喀。康熙三十二年,奉敕駐錫北京法源寺。三十六年,達賴喇嘛六世立,師奉命入藏送敕印。四十五年,受封「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之號。五十二年,聖祖巡幸多倫諾爾,授予掌管西藏以東之教權(黃教)。五十四年,示寂於多倫諾爾,聖祖親送其龕座至西寧。

第十五世章嘉呼圖克圖為羅賴畢多爾吉(藏 Rol-pahi rdo-rje,意譯遊戲金剛,1717~1786),又稱耶喜忒皮嚼鈉曼伯拉森波(藏 Ye-śes-thob-pahi bsod-nams dpal-bzav-po,意譯智慧教燈),轉生於甘肅涼州。四歲住入格倫札巴里寺。八歲,奉召赴北京,先後住於旃檀寺、崇祝寺(舊稱法源寺)。雍正九年(1731),世宗於多倫諾爾彙宗寺之西營建善因寺,召師駐之。十二年,受封「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之號。同年入藏,從達賴喇嘛七世研習梵典,復從班禪五世受具足戒。乾隆元年(1736),高宗頒賜「管理京師寺廟喇嘛札薩克達喇嘛」之印。十六年,受封「振興黃教大慈大國師」之號。乾隆五十八年示寂。師精通藏、滿、蒙、漢等文,著作豐富。曾與碩莊親王共同纂修「欽定同文韻統」八卷,並以此書為底本,編纂「滿漢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八十八卷。其他另有首楞嚴經之編校、蒙古譯甘珠爾之校正、蒙古譯丹珠爾之翻譯、造像度量經之釐訂、喇嘛神像集之編纂、滿文藏經之整理等,多被奉為蒙藏佛典之圭臬。

第十六世伊希丹畢札拉參(藏 Ye-śes bstan-pahi rgyal-mtshan,意譯智慧教幢,1787~1846),轉生於青海宗江之北方。八歲入京朝覲。十四歲時受仁宗之諭旨,入藏求學,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又歸返北京。嘉慶二十四年(1819),任「管理京都喇嘛班第札薩克達喇嘛常印喇嘛」。道光十四年(1834),受賜大國師之金印。於六十歲誕辰之際受恩旨管理彙宗、善因二寺,及自康熙五十三年至雍正九年間所營建之諸寺,然於同年即示寂。

第十七世為治熙但璧呢瑪(藏 Ye-śes bstan-pahi ñi-ma,意譯智慧教日,1849~1875),亦轉生於青海宗江之北方。八歲入宮。咸豐八年(1858)謁見文宗。後赴內外蒙古之王公貴族等之迎請而至多倫諾爾,又轉往甘肅。後值文宗崩逝,遂歸北京。同治元年(1862)入藏修學,窮極顯密之旨。二十歲受具足戒。翌年回北京,受封大國師號。同治十年,受賜管轄彙宗、善因二寺之印信。光緒元年(1875),自五臺山歸返北京時,示寂於城外之天寧寺。

第十八世為羅藏丹森講索(藏 Blo-bzav bstan-hdsin rgya-mtsho,意譯善慧智教海,1878~1888),轉生於西寧。光緒十二年,謁見德宗。十四年經五臺山至多倫諾爾,然於同年即示寂。

第十九世為靂迎葉錫道爾濟(藏 Ye-śes rdo-rje, 1891~1957),又稱桑結札布(藏 Savs-rgyas-skyabs)、羅桑班殿丹畢蓉梅(藏 Blo-bzav dpal-ldan bstan-Pa'i Sgron-mc,意譯善慧吉祥教燈),光緒十七年轉生於唐克托地方(一說光緒十五年轉生於青海大通縣之拉路塘)。光緒二十二年,行坐床典禮。二十五年入京謁見德宗,翌年受「札薩克達喇嘛」號,駐錫北京。三十年,奉旨管理北京之嵩祝、法淵、知珠、法海等四寺,五臺山之鎮海、普樂等諸寺,多倫諾爾之彙宗、善因二寺,及西寧之廓隆、廣濟等二寺,並受賜「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之印。民國肇立,章嘉受政府尊崇如故,為民國四大喇嘛、黃教四大呼圖克圖之一。先後受封宏濟光明、昭因闡化、護國淨覺輔教等大師德號。歷任蒙藏委員會委員、蒙旗宣化使、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大陸變色,隨政府來臺。四十一年代表參加在日本召開之第二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向日本政府交涉,請回玄奘大師之頂骨,而於南投日月潭建塔供奉之。四十六年示寂於臺北,世壽六十八。〔大清一統志卷四○九之二、蒙藏新誌(黃舊生)、蒙古喇嘛教史、聖武記卷三之五、青海佑寧寺及其名僧(韓儒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9)、中國佛教近代史(東初)〕 p4837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