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又作禮拜、拜。即對佛、菩薩、尊者、長者、佛塔等表達敬意之行為。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印度禮法有九種,稱為天竺九儀,即:(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等九種,依次顯示自輕至重之禮法。大智度論卷十則舉出揖、跪、稽首三種,依序為下、中、上之禮。同論卷一○○亦舉出禮有三種,即:(一)口禮。(二)屈膝,頭不至地。(三)頭至地,為最上禮。

跪之禮法有多種,以右膝著地禮拜,稱為「右膝著地」。據禪林象器箋禮則門禮拜條引涅槃經疏之說,因右膝有力,故跪能安久,起止便易,又右膝躁動,故著地令安。如互跪,即右膝著地而豎左膝之禮,主要為比丘所行之禮法。長跪,指兩膝著地,足尖支地而行禮,此禮較互跪為易而節省體力,主要為比丘尼所行之法。至於胡跪,原指胡人之跪拜,用以總稱印度、西域等地所行之跪拜禮,如上記之長跪、互跪等均屬胡跪,故胡跪之相,不一而足。

五體投地,為各種禮法中表達最高敬意之禮。其作法為先併雙足,正身而立,合掌垂首,手輕撩衣下擺,初右膝,次左膝、兩肘,依序著地;再伸兩掌,掌心朝上,觀想如觸受禮拜對象之足,並以頭額觸地一拜。此法以兩膝、兩肘與頭頂著地,故稱為五體投地、五輪投地、舉身投地。又以身體最上部之頭觸接受禮者最下部之足,故稱接足作禮、頭面禮足、頂禮雙足、接足頂禮、稽首禮足,或簡稱為頂禮、禮足。如禮拜對象為佛,特稱佛足頂禮。又若單稱稽首或稽首禮,則指屈頭至地之禮法。又稽首與歸命有輕重之別,稽首屬於身業,故意義較輕;而歸命屬於意業,故意義較重。此外,將佛像或經典戴於頭上禮敬之情形,稱為頂戴、頂受,與頂禮同表尊敬之極,蓋因五體中以頭為最尊貴之故。

在印度,信徒對佛及塔必先行一禮,其次依右轉方向繞巡禮拜,稱為繞佛(或稱行道)、右繞、旋右、旋匝。或繞一周,或繞三周,後者稱為右繞三匝。叉手亦為禮法之一種,印度稱為金剛合掌。即兩手合掌,左右兩手指頭相互交叉。在我國禪僧間所行之叉手禮,係以左手握抓右手,又稱拱手。

此外,我國於過去禪林間行敷展坐具禮拜者,稱為展拜。完全展開坐具三拜者,稱為大展三拜;同法行九拜者,稱為大展九拜;僧眾齊展三拜,稱為同展三拜。又有不展坐具,執坐具正半四折,當額其上之禮法,稱為觸禮。而禮拜在印度通常僅行一拜,我國一般則行三拜,甚至九拜、十八拜、百拜。

此外,另有「和南」(梵 vandana)之禮法,即對長上表示敬意而行問訊禮,為常見之禮法,又作婆南、槃那寐、槃荼味等,意譯為禮、歸禮。據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七載,和南有身、口、心三種,即:(一)身行頭面作禮,(二)口稱「和南」,(三)心存恭敬。其中,口稱「和南」即為和南最原始之形式。

又派遣他人代替自己去禮拜時,先自行禮拜(即傳拜),此稱代禮。〔文殊師利問經卷上不可思議品、梵網經卷下、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十住毘婆沙論卷十、釋氏要覽卷中、敕修百丈清規卷上尊祖章〕(參閱「和南」3125、「禮拜」6583)p6582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