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石窟寺位於河南鞏縣城西北一公里。背邙山,臨洛水。因在砂岩石之斷崖鑿有多數石窟,故名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淨土寺」,清代改今名。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相繼於此造窟鑿像。現存五窟,七七四三尊佛像和數十篇題記。 第一窟最小,約四公尺平方,門內兩側雕有「帝后禮佛圖」,餘三壁雕佛像和佛傳故事。於壁角雕神王、怪獸、樂伎等。帝后禮佛圖分為三層六組,每層由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導,帝后、侍從,前呼後擁,反映皇室之宗教信仰。此等雕像多已破損,且經後世加塑補彩,大抵失去本來面目,然其構圖簡練生動,是我國現存浮雕中較為完整者。 第二、第三兩窟,由其構造判斷,殆為同一人之作品,中央方柱之每面作有三尊佛、兩羅漢等之佛龕,四面壁上並雕有千體佛像、奏樂天人及供養行列等。 第四窟係由東、西二窟組成。東窟有北魏所造之三尊佛,上有唐咸亨元年(670)十月之銘文,其左右並有二佛龕。西窟前面西方之側壁上亦有大小之三佛龕,其一即刻有唐乾封二年(667)八月之銘文。又東西二窟之界壁上,尚有三層之佛龕,佛像中並有唐龍朔二年(662)及三年之銘文。蓋此等石窟之最初,只刻三尊佛而已,至唐代開始開鑿更多之佛龕。 第五窟呈方形,面積最大,縱橫及天井高各約七公尺。外壁入口之左右安置金剛力士像。入口東方之側壁已崩壞,西方則有小佛龕,刻有唐延載元年(694)、久視元年(700)、咸通八年(867)等之銘文。中央有約三公尺之方柱,其四面各刻有大佛龕,窟內東西北三壁上,各開四佛龕,安置三尊佛,上部並造千體佛。前面入口之左右壁同於第二、第三窟,三層浮雕上,刻有供養人物行列之圖,上面亦有千體佛。四壁之腰壁如同第二、第三窟,其前面及左右均刻有天人奏樂之圖。 總之,五窟共同之特色,係在各窟內築造大方柱,觀其手法,則是承雲岡、龍門之後,於北魏開鑿而成。然或因年久破損,或經塗抹塑土,故現在第一窟除存有東魏天平三年(536)之造像銘外,其他之北魏銘刻已不見。第四、第五窟巖壁間有佛龕,內置三尊摩崖大佛像,其巨大之佛龕大半破壞,左脅侍菩薩已失;右脅侍菩薩之頭部亦損,然頗能顯出北魏雕刻之特質;本尊為釋迦立像,表現北魏風格,惟膝以下埋沒地中。此外,本寺大殿之外壁間所嵌入之碑中,保存有唐代禪宗大德演公(明演)之塔銘并序,寺之前庭亦存有宋紹聖三年(1096)十二月建立之淨土寺寶月大師(惠深)碑。〔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四三四〕(參閱「石窟」2118、「鞏縣石窟」6198) p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