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淨土教美術

隨著淨土思想之發展,造形美術如繪畫、彫刻等亦盛行。有關阿彌陀造像之文獻,最早出現於四世紀,至六世紀初,河南龍門之無量壽佛已聞名於世。至七世紀,在善導之倡導下,淨土教一時蓬勃,以阿彌陀住西方極樂淨土為中心主題之淨土變亦告問世。寺院壁畫,如長安淨土院之西方變(吳道子畫)、雲花寺之淨土變(趙武端畫)、洛陽大雲寺之淨土經變(尉遲乙僧畫)、敬愛寺大殿西壁之十六觀(劉阿祖畫)等,皆出自名家手筆,然現今皆不存。敦煌壁畫存有自唐至宋之阿彌陀淨土變(第三十三、七○、一一四、一三九A洞)或西方變不在少數。就其圖樣,一般可分為阿彌陀淨土變與觀經變相兩種(西方變通指此二種),前者繪阿彌陀說法之西方極樂淨土莊嚴相,後者則以觀無量壽經為根據,背景繪極樂淨土莊嚴美麗之樓閣,中畫阿彌陀、觀音、勢至三尊,周圍繞以聖眾,前景則有蓮池。畫之左右二邊及底部,亦有添加經之序或十六觀。另敦煌一三○洞遺有九品來迎圖。又中亞亦有淨土變相、來迎圖之遺品。

日本之淨土教美術受我國影響,經韓國傳入,今之平等院鳳凰堂、淨琉璃寺阿彌陀堂、白水阿彌陀堂之壁畫均係平安時代之代表作。奈良時代,受隋、唐之影響,今仍存有智光曼荼羅及自唐請去之當麻曼荼羅。 p4690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