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法住寺

(一)位於韓國忠清北道報恩郡俗離山。韓國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全國五大寺剎之一。又稱俗離寺、小金剛。於新羅真興王十四年(553),義信和尚自天竺求法歸國,以白騾馱經來住,乃創建堂舍,定名法住寺。忠烈王七年(1281),元世祖東征日本時,高麗亦出兵加入。王親幸金海餞別,歸途駐蹕本寺,於珊瑚殿拜香祈勝。其後,慈恩寺碩學子安來住,力闡法門,忠肅王十四年(1327),子安於本寺示寂,建塔於珊瑚殿之東隅。

日本豐臣秀吉入侵之時(1592),全寺燒燬殆盡。至李朝仁祖王二年(1624),碧巖大師始仿舊制重建。後因歷朝尊信,寺運大振,堂塔甚多。今有大雄寶殿、捌相殿、能仁殿、圓通殿、舍利閣、大香閣、凝香閣、拈華室等,還有馳名之巨大彌勒石佛。其中,彌勒石佛完成於一九六四年,佇立於俗離山大絕壁前。大雄寶殿供奉法身毘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化身釋迦牟尼佛,該殿與無量寺之極樂殿、華嚴寺之覺皇殿並稱韓國三大佛殿。捌相殿創建於新羅真興王時代(536~575),現存者乃李朝仁祖四年所建,其五重木塔之造型,顯示多層建築構造之典型,與法住寺境內之石蓮池、雙獅子石燈、四天王石燈及寺左側墜來岩岩面磨崖雕刻佛像,均為韓國國寶。〔朝鮮寺剎史料卷上、朝鮮金石總覽下、高麗史卷四十〕

(二)位於日本京都市。永延二年(988),右大臣藤原為光所建。長元五年(1032),堂宇遭火焚燬。其後,鳥羽、後白河二法皇擴大此地,作為離宮。於內建寺塔,沿舊名,稱為法住寺殿,規模宏壯。建久三年(1192),後白河法皇崩後,離宮、寺塔等悉成廢墟。 p3349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