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義,即:(一)揀別善與惡。原謂汰除米內所摻雜之沙、石等物;轉指揀別善惡而排除之。碧巖錄第十三則(大四八‧一五四上):「西天欲論議,須得奉王敕,於大寺中,聲鐘擊鼓,然後論議。於是外道於僧寺中,封禁鐘鼓,為之沙汰。」(二)議論事理而定其是非,即裁斷之義。通常多指官府對僧尼之善惡作裁斷,迫令惡僧尼還俗。(三)朝廷之命令或官府之指令。例如會昌法難時,朝廷沙汰僧尼。(參閱「沙汰僧尼」2972) p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