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樂(一)梵語 sukha,巴利語同。為「苦」之對稱。即身心適悅之感覺。三受之一,又作樂受;亦為五受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故又作樂根。若由身、心上區分之,於身之適悅感受稱為樂受;於心則稱喜受。樂總為一切善業所引生之果報,故其業亦稱順樂受業。樂有多種分類,即:(一)三樂:(1)天樂,修十善,生於天界所受之樂。(2)禪樂,入禪定境界之樂。(3)涅槃樂,又作寂滅樂,得涅槃之樂。三樂另有:(1)外樂,指眼等前五識所生之樂。(2)內樂,指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意識所生之樂。(3)法樂樂,由無漏之智慧所生之樂。 (二)四樂:(1)出離樂,又作出家樂,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脫之樂。(2)遠離樂,指初禪之樂,即遠離欲與惡不善法之樂。(3)寂靜樂,為第二禪以上之樂,即止息尋、伺等精神作用之樂。(4)菩提樂,遠離煩惱而獲真實智之樂,即得菩提之樂。此四種樂又稱四味、四無罪樂,乃超越世間之寂靜世界所具有之四種樂味。四種樂加上涅槃樂,則為五種樂。〔大毘婆沙論卷十四、卷七十八、俱舍論卷三、卷十五、成唯識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卷十五、華嚴經探玄記卷七、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十六〕 (二)以樂器奏出音曲。有聲樂、器樂、舞樂三類。經中之言「樂」,多為器樂之意。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上):「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即是其例。據梵文楞伽經(Lavkāvatāra sūtra)第一章所記,印度有七全音,即具六(saharsya)、神仙曲(rsabha)、持地調(gāndhāra)、明意(dhaivata)、近聞(nisāda)、中令(madhyama)、雞尸迦(kaiśika)。亦有以等五(梵 pañcama)替代雞尸迦,稱為七全音者。在南印度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塔之欄楯彫刻中,刻有琵琶及橫笛類之樂器。又無量壽經鈔卷五解釋無量壽經所說之五音,以為即宮、商等五聲。 在中國,以五聲八音為樂,五聲為音階,即宮、商、角、徵、羽。八音為器樂之分類,即塤、笙、鼓、管、絃、磐、鐘、柷等。其後印度、西域等地之樂傳來,五聲乃加變宮、變徵而成七聲,樂器種類亦有增加。蓋佛教禁止以娛樂為目的之歌舞音曲,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中,列舉伎樂之六失;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以禁止作倡伎樂為八關齋法之一;五分律卷二十六禁止比丘自以歌舞供養於塔。然據法華經玄贊卷四末(大三四‧七二七中):「發菩提心經云,音樂、女色,不以施人,亂眾生故。此供養佛,故不相違,如金藏中音樂供養事。」即准許以音樂、歌舞等供養於佛。〔發菩提心經論卷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三、前漢書卷二十一下、隋書卷十四〕(參閱「佛曲」2626) p6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