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智顗(538~597)為我國天台宗開宗祖師(一說三祖,即以慧文、慧思為初祖、二祖)。隋代荊州華容(湖南潛江西南)人,俗姓陳。字德安。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願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後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陳天嘉元年(560),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於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觀之基礎。 陳太建七年(575),入浙江天台山,於佛隴之北建寺居之。九年,帝敕賜「修禪寺」之號。至德二年(584),陳後主率后妃從師受菩薩戒,三年奉敕出山,寓金陵靈曜寺,未久,於太極殿宣講大智度論、仁王般若經,又於光宅寺講法華經等。及隋軍攻破金陵,師西遊荊土。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煬帝)累請東返,師鑑其誠,乃至揚州為授菩薩戒,王敕賜「智者」之號。其後西行,至當陽玉泉山建寺,開皇十三年於寺講說法華玄義,文帝乃敕賜「玉泉寺」之額。翌年又宣講摩訶止觀,十五年復應晉王之請,東返金陵,撰淨名義疏。開皇十七年,坐化於山中大石像前,世壽六十,戒臘四十。生前造大寺三十六所(一說三十五所),度僧無數,傳業弟子三十二,其中著名者有灌頂、智越、智璪等。師入寂後,楊廣派人依其所遺圖畫於天台山下建寺,大業元年(605),即位後並親賜「國清寺」之額。後周世宗時追諡「法空寶覺尊者」。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又加諡「靈慧大師」。 師之思想,係將法華經精神與龍樹教學,以中國獨特之形式加以體系化而成。又將佛教經典分類為五種,將佛陀之教化方法與思想內容分為四種,此綜合性之佛教體系的組織,被視為具有代表性之教判。依禪觀而修之止觀法門,為師之最具獨創性者。生平撰述宏富,少部分為親自撰寫,大部分由弟子灌頂隨聽隨錄整理成書。有法華疏、淨名疏、摩訶止觀、維摩經疏、四教義、金剛般若經疏、禪門要略、觀心論等數十種。 師之著述,建立了天台一宗之解行規範,其中法華經玄義、法華經文句、摩訶止觀,世稱為天台三大部;又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觀無量壽佛經疏,稱為天台五小部。其特點在於教觀雙運、解行並重。其學說影響中國佛教頗鉅。〔續高僧傳卷十七、大唐內典錄卷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天台九祖傳、佛祖統紀卷六、卷二十五、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卷四十九、智者大師別傳註〕 p5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