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尼泊爾佛教尼泊爾,唐時稱為尼波羅(梵 Nepāla),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北界西藏,東鄰西孟加拉、錫金,南接印度。東西長千里,南北寬二百里,呈帶狀,全國可分低地(一千二百公尺以下)、中間地(一千二百至三千公尺)、高山地(三千公尺以上)三區。尼泊爾與佛教之關係,可追溯至釋尊時代,釋尊出生之迦毘羅衛國即今尼泊爾西部之一部分及南方毗鄰印度之邊境一帶。據傳,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巡拜佛蹟時,曾於此國小住,並建五座塔(梵 caitya,音譯支提),今為此國所存最古之遺蹟。 依玄奘之大唐西域記所載,此國自七世紀以來,佛教即與印度教並盛,迄今依然。義淨於求法高僧傳卷上曾描述此國之天王寺,並稱文成公主乳母之子出家住於此,且寺中僧侶擅長梵語、梵書,可知梵語教育頗盛行於彼時(七世紀末)之寺院,其時西藏亦有僧侶遊學於尼泊爾。 七世紀至九世紀,此國隸屬西藏,其後獨立。十三世紀初,佛教於印度受到迫害,不少僧侶避難尼泊爾,同時攜入大量經典,造成此地佛教之全盛時期。惜此等經典卻未受珍視,致受蟲蠹,直至十九世紀初葉,方由英國學者荷吉森(B.H. Hodgson)發現梵語佛典,發表後(1826)震驚學界,使保存於尼泊爾之梵語佛典,得以為世人所知。當時共搜集梵語寫本三八一部,因其中有重複者,故分至加爾各答、牛津、倫敦、巴黎等地予以研究。法人布諾夫(E. Burnouf)因而著有印度佛教史序說(Introduction à l'histoire du Bouddhismeindien)、法譯妙法蓮華經(Le Lotus de la Bonne Loi; tr. du sanscrit)等二書。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六年間,英國劍橋大學又得三二五部。更有法人萊維(Sylvain Lévi)歷數次方得珍貴之梵文寫本,日人河口慧海、高楠順次郎、榊亮三郎等亦獲有梵本寫經,分別收藏於東京大學及京都大學。 尼泊爾佛教自八世紀以來即與印度教、民間信仰混合,成為密教形式之大乘佛教,加以歷代大臣多信奉印度教,致使佛教日衰,部分僧侶墮落,寺院常成為娛樂場所,民間所信仰之佛教,亦徒存形式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推行民主政治,政府支援佛教,佛教始漸復甦。一九五六年第四屆世佛友誼會即於此召開。現存佛教建築中,以加德滿都之斯瓦揚普那多寺(梵 Svayambhū-nātha)最著名,佛陀那德塔廟(梵 Buddha-nātha)則是尼境藏人最尊崇者,最美觀者則首推建於西元一七○三年之健額那拉央塔(Changu Narayan);諸塔宇雖保有古式風格,然因屢經增修,已不能回溯到十五世紀以前。此外,尼泊爾人盛行紀念佛陀、文殊菩薩之足跡;崇拜具有印度教色彩之金剛杵(梵 vajra)、鈴(梵 ghantā),金剛杵象徵男根(梵 livga),表示佛陀,鈴象徵女根(梵 yoni),表示般若(智慧)。二者亦象徵密教金剛界、胎藏界曼荼羅,而充分顯現密教之特色。〔大唐西域記卷六、卷七、尼泊爾國之佛教(萊維,現代佛教學術叢刊(83))、D. Wright: History of Nepal, Cambridge 1877;Encyclopaedia Britanica vol. 16 Nepal; R.N.W. Bishop: Unknown Nepal, London 1952〕 p1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