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太平興國寺

(一)位於蔣山(江蘇鍾山)。本寺肇建於六朝,初名道林寺。梁天監(502~519)年中,保誌禪師寂於此,武帝為立塔寺,改稱開善寺,為當時義學之樞府。咸通年中,又改名寶公院,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改今名。元泰定年間毀於薪火,守忠禪師復之。明洪武初年,為築孝陵乃移建其東之獨龍岡,賜名靈谷寺。至清代,一度焚於太平軍火,亂平後復建之。民國十八年(1929)北伐成功,政府為追念有功將士,遂改為革命先烈紀念館。

(二)位於翼城縣(山西河東)。建於唐貞元三年(787),時稱慶國寺,規模雄大。本有大雄、天王、南羅漢、北羅漢、西羅漢、華嚴、上生、觀音、文殊、慈氏、經藏、鐘樓等十二院,明洪武年間於此置僧會司,弘治年中一度重修,今僅存大雄、華嚴、經藏等數堂。

(三)位於袁州(江西宜春縣南)。原名棲隱寺。寺在大仰山集雲峰下,山徑縈迴,懸泉飛瀑,景色幽雅,宿負盛名。寺為唐末慧寂禪師創置,時稱仰山禪院。五代時門庭轉盛,遂分為五院。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詔改太平興國寺,然當地土人猶稱為仰山寺。〔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三十一〕

(四)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重建河南開封之龍興寺,而以年號易為寺名。翌年,復將「太平興國」之寺額,敕賜予天下無名之寺,例如江西省袁州、山西省平陽府、太原府五臺山、江蘇省鍾山、河北省開州、河南省開封府中牟縣、河南省開封府尉氏縣等地,皆有太平興國寺。首都開封之太平興國寺造有譯經院(後稱傳法院),迎請天息災、施護、法天等從事經典翻譯。後又造印經院,從事經典刻版印行。日本留學僧一度參訪本寺。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堂宇衰頹,今已不存。〔佛祖統紀卷四十六、參天台五臺山記卷四〕

(五)位於五臺山樓觀谷。本名白鹿寺,沙門睿見住此,持律精嚴,緇白歸信之。宋太宗聞師道行,乃詔令建寺,一時頗具盛觀。〔參天台五臺山記卷五〕 p1371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