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大佛一丈六尺以上之巨大佛像。又作大像。材料多為巖石、金屬,或木石塑漆等。依高僧法顯傳所載,北天竺陀歷國有高達八丈之木雕彌勒菩薩像,造於佛陀涅槃後三百年,佛教之宣流即始自此像之造立。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卷八摩揭陀國條、卷十一摩訶刺侘國條等亦有三十尺至七十尺高之大佛像之記載。今印度聯合州迦斯阿(Kasia)西南之涅槃堂尚有長約六點五公尺之大涅槃像,依其銘文及造像手法推定,約為五世紀左右所雕造。另於孟買甘赫瑞(Kanheri)窟殿之壁上,亦保存一座約七公尺高之立佛像,右手下垂,左手持法衣置肩,面容端嚴,身軀雄偉,為七世紀頃之作品。在錫蘭,保存完善之古代大佛像甚多,其中以阿烏卡那(Awkana)石像最壯大,係就斷崖而雕造成者,高約十五公尺,右手上舉,伸五指,左手執衣端置肩,立於蓮花上,姿勢優美,毫無硬直之感,衣紋之雕法亦生動有緻,推定為笈多王朝時期所造立。此外,北印度之犍馱邏(梵 Gandhāra)本是佛像藝術之搖籃地,然由近年所發掘之古代遺品,大多為小佛像,而罕見大像之殘片,或此地並未流行大佛之雕造。至於西域,今阿富汗之巴米安(Bamian)大磨崖存有二大佛立像,各高五十六、三十六點八公尺,皆為二世紀頃之作品,惜已剝落,不復舊觀。 我國大佛塑造,至遲始於東晉康帝建元二年(344),曇順於南林寺造立丈八之像,其事載於法苑珠林卷五十二。梁天監十五年(516)竣工之彌勒石佛,坐高五丈,立形十丈,更是壯觀,世稱剡縣大佛。北魏則向有造石佛之風,文成帝和平初年,應沙門統曇曜之請,於武州山石壁鑿窟五所,各鐫一佛,最高者七十尺,雕飾奇偉,為當時之冠;其後三十年間陸續開鑿二十窟,所造佛像均達數十尺以上,此即著稱於世之大同雲岡石窟。唐以後,大佛造立之風更盛,如四川凌雲寺三十六丈之彌勒大佛、邠州慶壽寺十丈許之大佛、普濟寺百尺之彌勒像、洛陽龍門奉先寺三十五尺之盧舍那佛等均是。由宋至今,此風不墜。臺灣之大佛像,即有基隆大佛寺之觀音立像、彌勒坐像、臺中寶覺寺之彌勒坐像、彰化八卦山之釋迦佛坐像、高雄佛光山之接引大佛立像等。 韓國最大佛像為忠清南道灌燭寺之石造彌勒菩薩像,前後歷三十九年(968~1006)始竣工,全高約六十五尺。日本較著名之大佛則有奈良大佛、鎌倉大佛、京都大佛及豐後、佐貫二地之磨崖佛等。〔高僧法顯傳師子國條、法苑珠林卷十四、卷三十三、卷三十九、佛祖統紀卷四十、卷五十三、釋迦方志卷上、卷下、魏書卷十四、卷一一四、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九十三〕 p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