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塑像指用土塑造之佛像或其作法。係緣自西域,然更早之印度部派佛教時期即有塑像之記載,如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一所載(大二四‧二五五中):「譬如塑師或彼弟子,先用木鞭作其相狀,次以繩纏,後安諸泥以成形像。」另於釋迦方志卷上梵衍那國條亦載(大五一‧九五三下):「寺有涅槃臥素佛,長千餘尺,亦金寶莊之。」近年於中央亞細亞亦發現大量的塑像遺品,其中有造於二三世紀頃之諸天部頭像、七八世紀間所造之立佛像、菩薩像。我國最早有塑佛像之記載見於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上有「宋明帝陳太妃造法輪寺大泥像并宣福臥像記」等十九字。其後,歷代塑像之風頗盛。於今敦煌千佛洞中,即遺有多數唐宋時代所塑之佛像。於日本,天平年間為塑像之最盛時期,傳留至今,較著名之遺品有法隆寺五重塔內之塑像群、東大寺三月堂之日光、月光兩菩薩及執金剛神、新藥師寺之十二神將等。 塑像之作法大多先以木竹等為骨架,其外塗以厚土。於裡層土中,雜以粗糙之紙草(papyrus);於表面者,則多混以雲母土,俾令細緻勻稱。如遇手指等細膩部分,則以金針卷上麻絲,作為中心而製成。佛像粗成後,再於乾燥之表面上塗漆、貼箔,並髹以彩色,此法頗適於製作寫實之佛像。以此類方法完成之塑像,又稱泥像、土像、塐像、捻像、[土*聶]像。此外,塑造常與雕刻並舉,而稱作雕塑。〔洛陽伽藍記卷一昭儀尼寺、西域記(惠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九十至第九十四、支那美術史彫塑篇〕 p5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