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四種不善俱舍論卷十三謂諸法之善與不善可由勝義、自性、相應、等起四種因素以決定。其中之四種不善,即:(一)勝義不善,謂由真諦之實義定不善之義,則知一切之有漏生死法,總為不善。蓋此中雖有善、有不善,但皆以苦為自性,猶如痼疾,極不安穩。(二)自性不善,指無慚、無愧,及貪瞋癡三不善根。蓋有漏法中,此五法之自體不善,猶如毒藥。(三)相應不善,指與無慚、無愧、貪瞋癡相應,而同時俱生之一切心、心所。蓋由相應方成不善之性,若不相應,則不然,猶如摻雜毒藥之水。(四)等起不善,為自性不善與相應不善所引起之身、語二業與不相應行法。蓋依善起善,依惡起惡,能起與所起同等,故稱等起不善,如飲毒藥汁而生之乳。(參閱「四種善」1814) p1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