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四吠陀

梵語 catur-veda。又作四韋陀、四圍陀。為古印度傳統之正統思想,亦為婆羅門教之根本聖典。吠陀,又作皮陀、韋陀、薜陀、毘陀論經,意譯作智論、明論、無對。吠陀與古印度祭祀儀式具有密切不可分之關係。以職掌之不同,分吠陀為四種,即:(一)招請諸神降臨祭場並讚唱諸神之威德者,屬作燒施(梵 hotr)祭官之「梨俱吠陀」(梵 Rg-veda),又作黎俱吠陀。(二)祭祀時配合一定旋律而歌唱者,屬詠唱(梵 udgātr)祭官之「沙摩吠陀」(梵 Sāma-veda),又作娑摩吠陀。(三)唱誦祭詞,擔當祭儀、齋供等祭式實務者,屬供犧(梵 adhvaryu)祭官之「夜柔吠陀」(梵 Yajur-veda),又作夜殊吠陀。(四)於祭儀之始,具足息災、增益本領,並總兼全盤祭式者,屬總監祭式(梵 brahman)祭官之「阿闥婆吠陀」(梵 Atharva-veda),又作阿達婆吠陀。前三者又稱三吠陀,或三明(梵 trayi-vidyā)。

四吠陀之中,梨俱吠陀編纂最早,故其內含有古印度文化之開發者雅利安人尚未南進印度之時代所成之讚歌。梨俱吠陀之後,為夜柔、娑摩二部之編成,而阿闥婆吠陀之成書時代則與以上三部吠陀遙隔甚久。故摩奴法典中僅舉出三吠陀之名,據該書第一章第二十三節記載,謂創造神從火而得梨俱吠陀,從虛空而得夜柔吠陀,從太陽而得娑摩吠陀。此外,若詳加考察四吠陀之內容,由阿闥婆吠陀所異於三吠陀之獨特組織結構觀之,亦可判定其成書年代必然相隔甚遙。

四部吠陀大致可區別為讚誦(梵 sajhitā)與實際儀式作法(梵 brāhmana)兩大部分,前者多用以供養或歌頌火焰、太陽、大氣、虛空、風等神格化之自然現象,內容係有關祈求健康、財富、長壽、家畜、子孫、勝利、滅罪等之祈禱文。以此類讚誦多屬對神德之讚歎,且多由感念沐浴神之恩寵而自然湧現的祈願之詞,故又稱讚歌(梵 mantra)。作法方面則揭示祭典典例、供犧之由來、讚歌之用法等有關儀式作法之解說。

蓋四部吠陀向來皆被視為天啟(梵 śruti)文學,婆羅門教徒以之為神之啟示,而非出自於人類之思惟創作,編纂者僅為神意傳述至人間之導體而已,故吠陀於婆羅門教傳統中,一向具有絕對之權威性與恆久性。由是,四吠陀自古僅可由婆羅門以口誦代代相傳,而嚴禁形之於筆墨紙張;且於印度社會四種姓之中,僅准許前三階級諷誦,而絕對禁止最下種姓(即奴隸階級)之首陀羅學習。

此四吠陀並非首尾一貫之四部作品;廣義之吠陀計包括下列四部分:(一)集錄讚歌、咒句,與祭詞之本集(梵 Sajhitā)。(二)詳說由來、意義、用法等散文部分之梵書(梵 Brāhmana)。(三)彙集森林中讀誦傳授極祕密之祕法、祕義之森林書(梵 Āranyaka)。(四)主張宇宙萬象之根源以「梵(梵 Brahman)、我(梵 ātman)一如」為根本原理,此即吠陀時期哲學思想最高潮之哲學名著奧義書(梵 Upanisad),或稱吠檀多(梵 Vedānta,意即吠陀之終極)。

於四吠陀中,沙摩吠陀包含歌詞集(梵 ārcika)與歌曲集(梵 gāna)。前者之歌詞多半為梨俱吠陀之重覆,缺乏獨立價值。後者為伴同樂譜之歌曲集,含有抑揚、旋律、歌詠等母音變化之輻輳。夜柔吠陀則為規定從準備祭式起,至終了為止等實際行法之儀軌,分黑夜柔、白夜柔兩種。前者咒文與解說不分,即合糅本文與梵書而成;後者咒文與解說分開,文句較短,雖乏文學價值,然卻為了解印度社會狀態之重要資料。〔六波羅蜜經卷十、摩登伽經卷上、大唐西域記卷二、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翻譯名義集卷五、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七〕(參閱「吠陀」2820) p1695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