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吃雙提贊(742~797)西藏名 Khri-srov lde-btsan。又稱乞黎蘇籠臘贊、赤松德贊、乞[口*栗]雙提贊。古代西藏三代護教王之一,為金城公主之子。係奠定吐蕃全盛時代基礎之名王。十三歲即位,宰相馬相(藏 Ma-shav)欺其年幼,故趁機摧毀佛教,驅逐學僧,埋燒經卷,並將拉薩(藏 Lha-sa)大聖佛殿之釋尊像撤回,而將聖殿供作屠殺場。直至吃[口*栗]雙提贊王年長後,始盡力扶助興隆佛教,成為佛教之護法者。西藏佛子以王為文殊菩薩之化身。王與棄宗弄讚王、徠巴贍王並稱護教三王。 西元七九二年至七九四年,印度僧蓮華戒(梵 Kamalaśīla)與我國大乘和尚於王前舉行佛教之論辯,王裁定由印度僧人獲勝,遂確立印度密教在西藏之基礎。〔舊唐書卷一四六、新唐書卷一四一、西藏王統記(王沂暖譯)〕 p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