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受食(一)一般以僧眾受檀越之施食,稱為受食。〔四分律卷十五、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下〕 (二)禪林中之受食,指晨、午、夕等之食事,即晨朝之粥、午時之飯,皆展而食,夕食則為藥石。又受食之規炬,稱為受食法,即受食之際須態度恭謹,雙手持鉢平舉,以便於配食者授食。受食時所憶念之偈文,稱受食偈文,如人眾日用清規(卍續一一一‧四七二下):「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日僧面山瑞方著有受食五觀訓蒙一卷,將禪僧受食時所憶念之「五觀偈」,加以平易之注解。五觀偈原為宋代山谷居士黃庭堅所作,其文上承道宣律師所撰觀文之要旨,就釋氏之法,為士大夫而作。其後,長蘆宗賾將此偈文編入禪苑清規卷一赴粥飯之項內(卍續一一一‧四四一上):「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應受此食也。」世人即以此偈為禪僧專用,然推究其始意,乃通於僧俗之食事。 p3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