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十無畏

全稱十種無畏。又作十無所畏。即十迴向中,法界無量迴向位之菩薩所具有之十種無所畏。(一)聞持無畏,菩薩聞持一切疑難,悉能解答,斷其疑惑,無微畏之相。(二)辯才無畏,菩薩得如來之灌頂無礙辯才,答辯一切問難斷其疑惑,安住於無畏。(三)二空無畏,了達二空之理,離諸邪見,心如虛空而無畏。(四)威儀無缺無畏,由佛之所護,成如來之威儀而不轉易,於大眾中說微妙法而無畏。(五)三業無過無畏,菩薩之三業清淨,無可訶責之處,故心得無畏,能度眾生。(六)外護無畏,常為八部眾等諸善神侍衛,於眾魔障礙無所畏。(七)正念無畏,即離癡而住於正念,故受持正法無忘失之畏。(八)方便無畏,即依悲願而住,故示現生死,但無少許貪著,修禪定解脫及諸三昧總持辯才,不廢菩薩道法,故於煩惱無惑亂之畏。(九)一切智心無畏,即菩薩住一切智,故示同二乘之威儀,而無墮二乘之畏。(十)具行無畏,即隨應度眾生,善現如來之境界,而亦無斷菩薩願行之畏。

大乘義章卷十四辨此十無畏及四無畏(總持說法無畏、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善能問答說法無畏、能斷物疑說法無畏)之同異,認為聞持無畏即四無畏之第一、第三無畏,辯才無畏即四無畏之第四無畏,二空無畏、正念無畏、一切智心無畏即四無畏之第二無畏,而餘皆不同。〔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九離世間品、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六、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參閱「四無所畏」1773) p474

 


佛光大辭典